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52-04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择言卷一
上元程廷祚撰
上经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正义)伊川程子曰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

卷一 第 1b 页 WYG0052-0458b.png
紫阳朱子曰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文
王以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于筮得此卦而六爻
皆不变者言其占当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后
可以保其终也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
以开物成务之精意馀卦放此
又曰元亨是示其所以为卦之意利贞是因以为戒
次崖林氏曰乾道大通而至正在人容有不正者故
圣人因以为戒
卷一 第 2a 页 WYG0052-0458c.png
(辨正)紫阳朱子曰元亨利贞四字文王本意在乾坤者只
与诸卦一般至孔子作彖传文言始以乾坤为四
德而诸卦自如其旧二圣人之意非有不同盖各
是发明一理耳今学者且当虚心玩味各随本文
之意而体会之其不同处自不相妨不可遽以己
意横作主张也
又曰人只见夫子于乾坤文言解作四德他卦只云
大亨以正便须要于乾坤四德说教大于他卦毕
卷一 第 2b 页 WYG0052-0458d.png
竟本皆占辞也
愚案文言以元亨利贞为四德取义自别后儒无不
承用以释彖辞朱子始谓彖辞与诸卦一例其见
卓矣盖乾虽属天道而卦则为人之用乾道者而
设圣人既言乾之元亨而又以利贞为训见人于
六爻时位之殊非处之各得其正即不能全其元
亨也所谓开物成务之精意在此所谓知者观其
彖辞则思过半者亦于是可见矣
卷一 第 3a 页 WYG0052-0459a.png
(存疑)衡水孔氏曰言此卦之德有此四种圣人当法此卦
而行善道以长万物物得生存而为元也又当以
嘉美之事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当以
义协和万物使物各得其理而为利也又当以贞
固干事使物各得其正而为贞也圣人法乾而行
四德故曰元亨利贞
横渠张子曰乾之四德终始万物
伊川程子曰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
卷一 第 3b 页 WYG0052-0459b.png
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唯乾
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
大利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
矣大矣
蓝田吕氏曰元所以本也亨所以交也利所以成功
也贞所以为主也(案朱子以前并如此说今存其槩如此)
初九潜龙勿用
(正义)吴兴沈氏曰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
卷一 第 4a 页 WYG0052-0459c.png
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君子
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伊川程子曰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乾以龙为象
龙之为物灵变不测故以象乾道变化阳气消息
圣人进退初九在一卦之下为始物之端阳气方
萌圣人侧微若龙之潜隐未可自用当晦养以俟

紫阳朱子曰潜藏也龙阳物也初阳在下未可施用
卷一 第 4b 页 WYG0052-0459d.png
故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
承庵姚氏曰九本能变化而时居于初且宜邃养而
不出故拟其占辞曰潜龙而教之且勿用焉勿用
者勿轻用也非教其终勿用也曰潜即有见之意
曰勿用即有用之意特当潜之时且未可用耳(案此)
(说得勿用正解)
(辨正)承庵姚氏曰朱子以潜龙为象勿用为占予不能无
疑焉夫所谓占不过占彖爻之辞耳今乾之爻辞
卷一 第 5a 页 WYG0052-0460a.png
取象于龙而又取象于龙之潜见云云者圣人开
物而无以启其明故拟象而语之若曰此必如龙
之潜而后可此必如龙之见而后可云耳非上半
为象而下半为占也大传曰居则观其象而玩其
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象指其本体变指其当
动辞指其所系占指其所用非玩占之中又分有
象占之别也(案姚氏此说其理甚长读本义者不可不知)
(通论)紫阳朱子曰易有如是之理便有如是之象与数有
卷一 第 5b 页 WYG0052-0460b.png
理与象数便不能无辞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皆有自然之象不是安排出来如潜龙勿用阳爻
便是龙初便是潜不当事便是勿用见龙在田离
潜便是见出地上便是田(案朱子此言实为不易之论能以此言象则后)
(儒之附会穿凿皆无用矣)
东莱吕氏曰乾之初九曰潜龙勿用坤之初六曰履
霜坚冰至阳者善之类也阴者恶之类也善端初
发且要涵养恶念初生便须剪除
卷一 第 6a 页 WYG0052-0460c.png
隆山李氏曰六爻之象皆取于龙者阳体之健其潜
见惕跃飞亢初终之序而变化之迹也
云峰胡氏曰乾初象潜龙护微阳也坤初象履霜防
微阴也于阳之微则恐其或用勿也者禁之之辞
也于阴之微则虑其必盛至也者危之之辞也
石门梁氏曰乾纯阳之卦而取象于龙则其意多为
圣人而发者故夫子于文言皆以圣人事明之今
观之六爻则象之所示占之所决夫人可用也独
卷一 第 6b 页 WYG0052-0460d.png
圣人乎如初九之潜龙勿用在圣人则方居侧微
也在君子则遁世无闷也在学者则养正于蒙也
以是而推其用何所不可哉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正义)山阳王氏曰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
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
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
二五焉
卷一 第 7a 页 WYG0052-0461a.png
新蔡干氏曰二为地上田在地之表而有人功者也
阳气将施圣人将显故曰利见大人
衡水孔氏曰初之与二俱为地道二在初上所以称
田见龙在田是自然之象利见大人以人事托之
言龙见在田之时犹似圣人久潜稍出虽非君位
而有君德故天下众庶利见九二之大人
紫阳朱子曰九二虽未得位而大人之德已著常人
不足以当之故值此爻之变者但为利见此人而
卷一 第 7b 页 WYG0052-0461b.png
已盖亦谓在下之大人也(朱子又云乾卦他爻皆可作自家身上说惟九)
(二九五作自家说不得即此意)
虚斋蔡氏曰凡大人皆是德位兼全之称九二虽未
得位而大人之德已著所谓居仁由义大人之事
备矣故亦谓之大人
(馀论)紫阳朱子曰六爻不必限定说且如潜龙勿用若是
庶人得之自当不用人君得之也当退避见龙在
田若是众人得之亦可用事利见大人如今所谓
卷一 第 8a 页 WYG0052-0461c.png
宜见贵人之类易不是限定底物
(存异)草庐吴氏曰以三画卦言二为人位九居二故为大

云峰胡氏曰以三画言二与五本人位故九二九五
象大人
愚案以上二说皆非也卦有三才之象若六画之卦
则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非三画可比矣
况如其说则爻之初与上本皆不在人位何以他
卷一 第 8b 页 WYG0052-0461d.png
卦初上两爻多有言君子者而蹇之上六何以曰
利见大人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正义)北海郑氏曰三于三才为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
子之象
衡水孔氏曰九三在忧危之地故终日乾乾言终竟
此日健健自强不有止息夕惕者谓至向夕之时
犹怀忧惕
卷一 第 9a 页 WYG0052-0462a.png
紫阳朱子曰言能忧惧如是则虽处危地而无咎也
蔡氏曰乾乾行事不息也下乾终而上乾继之故曰
乾乾
愚案本义云九三性体刚健有能乾乾夕惕之象又
云故其占如此君子指占者而言象占无别岂二
者理本一贯朱子亦未尝截然以为两事与
(馀论)或问伊川云虽言圣人事苟不设戒何以为教窃意
因时而惕虽圣人亦有此心朱子曰易之为书广
卷一 第 9b 页 WYG0052-0462b.png
大悉备常人皆可得而用初无圣凡之别但当著
此爻便用兢兢戒惕
隆山李氏曰九三言君子人位也要之六爻其象皆
龙其用皆乾其德皆君子(案此言可破一切拘泥之说)
双湖胡氏曰乾九三一爻实居六十四卦人道之首
圣人重人道故象之以君子
云峰胡氏曰六爻惟三四言无咎以人位故也为人
而顷刻不知忧惧动辄有过乾乾夕惕庶乎可以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52-0462c.png
免过云尔
(存异)双湖胡氏曰一卦六位初三五为位之阳二四上为
位之阴则下体初二三之位有离象上体四五上
之位有坎象乃六十四卦之通例○又曰此爻终
日夕分明以离位取象
愚案六位以初三五为阳二四上为阴本旧说相承
之误所当辨者若谓下体皆象离上体皆象坎以
为通例岂经卦惟有坎离二卦重卦惟有既济一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52-0462d.png
卦乎至谓此爻之终日夕为以离位取象又何以
处讼卦上九之终朝既济六四之终日乎学者毋
为所惑可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正义)紫阳朱子曰九四居上之下改革之际进退未定之
时也故其象如此其占能随时进退则无咎也
云峰胡氏曰其位上下之交其时进退未定之际跃
以或言审于进也渊以在言安于退也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52-0463a.png
次崖林氏曰或跃在渊将进而未必于进也未必于
进非不进也审进退之时必时可进然后进也是
谓随时进退
紫峰陈氏曰九四居上之下适当改革之时是其欲
进以有为而商度之未决盖将待时而出见可而
动也有如龙之或跃在渊焉其象如此占者诚能
随时进退则其进也非贪位退也非沽名可以投
事几之会可以免失身之辱何咎之有哉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52-0463b.png
愚案渊者龙之所潜而所以安其身者也九四以卦
画言则由内而至外以爻位言则自下而渐上盖
将离乎其所潜矣而君子敬谨之心于此尤有加
焉言或跃则不主于退言在渊则不主于进而不
敢轻离乎其所潜以少违于时位之正此其所以
无咎也○山斋易氏谓在渊非在田之比在田不
能变而在渊有可变之道案易六爻无不可变易
氏说误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52-0463c.png
(馀论)沙随程氏曰初与二既皆称龙此爻虽不称龙即上
文知其为龙也亦犹大壮九三羝羊触藩羸其角
而九四不言羊知藩决不羸即羊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正义)北海郑氏曰五于三才为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龙
在焉飞之象也
新蔡干氏曰圣功既就万物皆睹故曰利见大人
衡水孔氏曰言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为万物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52-0463d.png
所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上位之大人
诚斋杨氏曰九天德也龙象也五天位也飞而在天
之象也
紫阳朱子曰刚健中正以居尊位如以圣人之德居
圣人之位故其象如此而占法与九二同特所利
见者在上之大人尔
(辨正)平庵项氏曰或谓二利见五五利见二非也熟玩文
言其说自明二曰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又曰见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52-0464a.png
龙在田天下文明皆言二之德盛化神而人利见
之也五曰圣人作而万物睹又曰天且不违况于
人乎皆言五之位尊道行而人利见之也二其孔
子文王之事乎五其二帝三王之事乎他卦利见
大人虽各主一事言之不能如此之广大然亦卑
者暗者利见德位之高明者也(案二利见五五利见二以为推广之)
(说固无碍)
愚案胡云峰以中正纯粹专属九五此说误爻位虽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52-0464b.png
有优劣而处之各得其当即无往而非中正纯粹
故曰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又曰时乘六龙以御天
双峰饶氏谓一爻有一爻之中其论善矣
蜀郡扬氏曰龙之潜亢不获中矣过中则惕不及中
则跃二五其中乎故天下利见之
紫阳朱子曰太祖一日问王昭素曰九五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常人何可占得此卦昭素曰何害若臣
等占得则陛下是飞龙在天臣等利见大人此说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52-0464c.png
得最好此易之用所以不穷也
上九亢龙有悔
(正义)东海王氏曰穷高曰亢知进忘退故悔也
衡水孔氏曰亢龙以人事言之似上居天位久而亢
极物极则反故有悔也文言云知进退存亡而不
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是知圣人本无此悔但九
五天位有大圣而居者亦有非大圣而居者不能
不有骄亢故圣人戒之也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52-0464d.png
紫阳朱子曰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阳极于
上动必有悔故其象占如此
又曰若占得此爻必须以亢满为戒当极盛之时便
须虑其亢如这般处最是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
时致戒
(馀论)梅边熊氏曰乾六画皆阳而一爻有一卦之义初上
之潜亢有复与剥消长之义二见五飞有师比君
臣之义三乾乾四或跃有劳谦由豫之义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52-0465a.png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正义)沛郡刘氏曰总六爻纯九之义故曰用九
紫阳朱子曰用九言凡筮得阳爻者皆用九而不用
七盖诸卦百九十二阳爻之通例也以此卦纯阳
而居首故于此发之
承庵姚氏曰潜见惕跃飞亢群龙随时以变化而无
端倪之可指是谓无首
愚案见群龙无首乃圣人天德之纯凡有所为必待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52-0465b.png
时至事起而不以意必先之所谓不以刚为天下
先者其说如是而已
(辨正)庐陵欧阳氏曰乾坤之用九用六何谓也曰乾爻七
九坤爻八六九六变而七八无为易道占其变故
以其所占者名爻不谓六爻皆九六也及其筮也
七八常多而九六常少有无九六者焉此不可以
不释也六十四卦皆然特于乾坤言之则馀可知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52-0465c.png
紫阳朱子曰用九当如欧公说方有情理某解易所
以不敢同伊川便是有这般处○又曰如欧说盖
为卜筮言所以须著有用九用六若如伊川说便
无此也得
又曰荆公言用九只在上九一爻非也六爻皆用九
故曰见群龙无首吉用九便是行健处
承庵姚氏曰乾坤二用说者谓变刚为柔变柔为刚
向尝疑之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坤天下之至顺也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52-0465d.png
健顺而何取于变耶且用九用六圣人明教人之
以九六为用也而又何以教其刚者变为柔柔者
变为刚耶详观彖象文言诸传恐无是理
愚案九以名阳爻六以名阴爻又独于乾坤言用九
用六者二卦得阴阳之纯言乾之所用皆九坤之
所用皆六也他卦则或九或六不可以言用九用
六矣又古易爻辞系于逐爻之下而无初九六二
之名故于六爻之纯阴纯阳者指言用九用六以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52-0466a.png
明他卦之例也○筮家以九六七八分别变与不
变者自求其所遇之爻而言也若易之为书一卦
自有六爻虽未可以遇言实无不可以变言故曰
爻也者言乎变者也然则以九六名爻之故欧阳
氏之论当矣朱子谓六阳皆变则乾转而为坤以
释用九其说本之蔡史墨案蔡墨虽以用九为乾
之坤而仍举用九之辞初未尝曰此即坤之象也
犹其曰乾之姤仍曰潜龙勿用而不曰系于金柅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52-0466b.png
也于此见变之为言虽在筮家亦无遂舍此而之
彼之意矣若乃刚柔各有性情一成而不可变所
谓刚变柔柔变刚者求之圣经无其文验之天下
无其理姚氏之言岂不信乎
(通论)山阳王氏曰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
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
坤利在永贞
(存异)平庵项氏曰凡卦以初爻为趾为尾终爻为首形至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52-0466c.png
首而终也易中首字皆训终而不训先故既未二
卦之终皆为濡首比之无首为无所终用九之无
首则以六龙尽变不见其终言天道之无终穷也
愚案此说甚谬盖六爻以画之先后言则初为始上
为终以画之既成言则上为首下为足故上爻多
有言角言顶言耳者以其皆在上之属也而安得
以言首为终穷之义乎且群龙乃合六爻而言又
在用九而不在上爻自宜以首训先为不可易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52-0466d.png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正义)山阳王氏曰大明乎终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时而
成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
故曰时乘六龙也
紫阳朱子曰此专以天道明乾义又析元亨利贞为
四德以发明之大哉叹辞元大也始也乾元天德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52-0467a.png
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也又为四德
之首而贯乎天德之始终故曰统天云行雨施品
物流形此释乾之亨也大明终始始即元也终谓
贞也不终则无始不贞则无以为元也此言圣人
大明乾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而乘
此六阳以行天道是乃圣人之元亨也乾道变化
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
命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各正者得于有生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52-0467b.png
之初保合者全于有生之后此言乾道变化无所
不利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以释利贞之义
也首出庶物圣人在上高出于物犹乾道之变化
也万物各得其所而咸宁犹万物之各正性命而
保合太和也此言圣人之利贞也
又曰天人一理人之动乃天之运也然以私意而动
则人而不天矣惟其潜见飞跃各得其所则是以
人当天也不曰当天而曰御天以见迟速进退之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52-0467c.png
在我耳
张氏(治)曰以上下之定位言之谓之六位以阳气之
变化言之谓之六龙
愚案先释卦名而后释卦辞此彖传之通例也先儒
皆以大哉乾元五句为释乾之元亨坤卦亦然是
乾坤二卦之彖传独不以释卦名发端而直释卦
辞不与他传同例其说不无可疑窃意大哉乾元
至乃统天此明乾之所以为健而正释乾之名也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52-0467d.png
云行雨施以下乃释乾之元亨至哉坤元至乃顺
承天此明坤之所以为顺而正释坤之名也坤厚
载物以下乃释坤之元亨发端与他卦之例无二
(乾元坤元之元亦非元亨之元以二卦为道之首而隆其称尔)而细玩传之全文
似亦未尝如文言分元亨利贞为四德但旧说未
有及此者今姑以朱子之说为正义云○自先儒
论乾卦无不以为圣人得天位之事者盖乾为天
德非圣人不足以体天德之全非圣人得天位不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52-0468a.png
足以尽天德之用也而理实有不可以拘执者故
朱子云若使圣人在下亦自有个元亨利贞如首
出庶物不必在上方如此如孔子出类拔萃便是
首出庶物著书立言泽及后世便是万国咸宁首
出二句本义谓言圣人之利贞然未尝指定九五
一爻近日安溪李氏乃有此论且并以时乘六龙
为专指九五与经文潜见惕跃各有其义之旨及
传中六位时成之说殊为违异不可从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52-0468b.png
(通论)广平游氏曰乾曰大哉坤曰至哉大则无所不包至
则无所不尽
紫阳朱子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
生那元字便是生物之仁资始是得其气资生是
成其形到亨便是彰著利便是结聚贞便是收敛
收敛既无形迹又须复生
(馀论)开封耿氏曰统天言乾之体御天言乾之用统如身
之统四体御如心之御五官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52-0468c.png
诚斋杨氏曰云行雨施气之亨也品物流形形之亨

平庵项氏曰推其本统言之则曰乾元极其变化言
之则曰乾道合而归一则曰太和皆元之异名也
始乎乾元终乎太和万物出于元入于元此元之
所以为大也
云峰胡氏曰以二气之分言则变者万物之出机元
亨是也化者万物之入机利贞是也以一气之运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52-0468d.png
言则变者其渐化者其成先言品物流形后言各
正性命物有此形即有此性皆天所命也谓之各
正则命之禀也乃性之所以一定而不易谓之保
合则性之存也又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盖太和
者阴阳会合冲和之气而乾元资始之理固在其
中矣
石涧俞氏曰前言万物后言品物万与品同与异与
元为禀气之始未可区别故总谓之万亨则流动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52-0469a.png
形见而洪纤高下各有区别故特谓之品
虚斋蔡氏曰各正保合虽合为乾之利贞然细分之
各正者利也保合者贞也文言本义云利者生物
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非即此之各正性命乎
贞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在各足非即此之保
合太和乎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正义)紫阳朱子曰天乾卦之象也凡重卦皆取重义此独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52-0469b.png
不然者天一而已但言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而
明日又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
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彊而不息矣
(通论)安定胡氏曰自彊象乾之健不息象乾而又乾诚者
天之道也圣人之无息是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君
子之自彊不息是也
广平游氏曰至诚无息天行健也若文王之德之纯
是也未能无息而不息者君子之自彊也若颜子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52-0469c.png
三月不违仁是也
问天运不息君子以自彊不息朱子曰非是说天运
不息自家去赶逐也要学他如此不息只是常存
得此心则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又曰天运
不息非特四时为然虽一日一时顷刻之间其运
未尝息也
何氏元子曰健而无息之谓乾自彊言不息学者法
天之事耳自彊之法何如曰主敬君子庄敬日彊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52-0469d.png
(馀论)云峰胡氏曰上经四卦乾曰天行坤曰地势坎曰水
荐至离曰明两作先体而后用也下经四卦震曰
荐雷艮曰兼山巽曰随风兑曰丽泽先用而后体
也乾坤不言重异于六子也称健不称乾异于坤

(存异)横渠张子曰行道也所行是道易言天行健天道也
愚案大象第一句皆实指八卦之象而言天行自应
指运行气候之实迹若泛言天道及于穆之命等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52-0470a.png
类及为不切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正义)颍川荀氏曰气微位卑虽有阳德潜藏在下故曰勿

伊川程子曰阳气在下君子处微未可用也
(通论)云峰胡氏曰夫子于乾坤初爻揭阴阳二字以明易
之大义乾初曰阳在下坤初曰阴始凝扶阳抑阴
之意已见于言辞之表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52-0470b.png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正义)陆氏(希声)曰阳气见于田则生植利于民圣人见于
世则教化渐于物故曰德施普也
磐涧董氏曰九二在下而云德施普者如日方升而
其光已无所不被矣
(通论)平庵项氏曰德施普德博而化皆于九二言之此所
谓君德也德施普也以田字言之天下文明以见
字言之时舍也以在字言之君德也以龙字言之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52-0470c.png
石门梁氏曰德施普正孟子所谓正已而物正者也
所谓德施者岂必博施济众乃谓之施乎盖闻其
风而兴起者无非其德之施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进退动息必以道也
紫阳朱子曰反复重复践行之意
愚案九三际下乾之终而未交上乾惧天命之有绝
续而息养瞬存以求合于道故曰反复道也圣贤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52-0470d.png
省身修己之事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正义)徂徕石氏曰进无咎是承或跃在渊而言非决其疑
也盖曰如此而进斯无咎耳
伊川程子曰量可而进适其时则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正义)颍川荀氏曰大人造圣人作而万物睹是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52-0471a.png
(正义)进斋徐氏曰盈释亢不可久释有悔人知其不可久
而防于未亢之先则有悔者无悔矣
(通论)白云郭氏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亢不知变其
能久乎(此论亢有不能久之理经文不可久是戒人之辞当以徐氏之说为正)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辨正)愚案天德不可为首惟左氏传天为刚德犹不干时
一语足用发明以乾卦考之潜见惕跃飞亢一爻
有一爻之定位不可假借然此六爻者莫非时之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52-0471b.png
所为当潜见而潜见当飞跃而飞跃圣人岂容心
于其间哉故彖传曰六位时成又曰时乘六龙以
御天此所谓不为首也若潜而思见跃而欲飞则
不能乘时而出于人心之私是则谓之为首矣天
德不可为首言不能安于时位之正即皆人心之
邪妄而天德岂有是乎程传惟言不可用刚而好
先则专似戒其过刚本义言阳刚不可为物先故
六阳皆变而吉又未免泥于卜筮之说而皆似未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52-0471c.png
合于乘时之义近日安溪李氏知其不然则又以
浑然不可得其端始为训而引阴阳无始动静无
端之语以实之亦未确矣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
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
元亨利贞
(正义)西城何氏曰礼是交接会通之道故以配亨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52-0471d.png
衡水孔氏曰庄氏云元者善之长谓天之体性生养
万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善
之长也亨者嘉之会嘉美也言天能通畅万物使
物之嘉美会聚故云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言天
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贞者事之
干言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物皆得干济
庄氏之意以此四句明天之德而配四时君子体
仁足以长人已下明人法天行此四德则与天同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52-0472a.png

紫阳朱子曰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
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亨者生物
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
礼而众美之会也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
妨害故于时为秋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贞
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在各足故于时为冬于
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干干木之身而枝叶所依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52-0472b.png
以立者也以仁为体则无一物不在所爱之中故
足以长人嘉其所会则无不合礼使物各得其所
利则义无不和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
谓知而弗去者也故足以为事之干非君子之至
健无以行此故曰乾元亨利贞
(辨正)西城何氏曰贞信也君子坚贞可以委任于事故干
事而配信
衡水孔氏曰贞则信也(又云兼信与知)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52-0472c.png
横渠张子曰信一天下之动
紫阳朱子曰伊川说贞字只以为正恐未足以尽贞
之义须是说正而固然亦未推得到知上
又曰干如木之干事如木之枝叶贞固者正而固守
之贞固在事是与立个骨子所以为事之干欲为
事而非此之贞固便植立不起自然倒了(案朱子此论似)
(亦难推到知上)
承庵姚氏曰贞者此理之正当也此理正当自然诚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52-0472d.png
实而完固故下贞固二字不必以智字解
愚案自资州李民辟何氏之说而专以贞配智宋元
诸儒并同其说然张子亦以为信伊川又以为正
是贞之配智终未有定论也朱子解贞固为知正
之所在而固守之而以孟子之知而弗去为證然
孟子自论智之实耳以易论之所重在贞而尤在
于固若增加知字则固字反不见其可重即孟子
所重亦在弗去特因论智之实故不得不言知疑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52-0473a.png
易非彼之比也姚氏言若有理存之
(馀论)紫阳朱子曰元者善之长元亨利贞皆善也而元为
长者是善端初发见处也
又曰亨者嘉之会嘉只是好处会是期会也(又云若只一物)
(如此他物不如此即不可以为会须是合聚来皆如此方谓之会)
又曰利者义之和义疑于不和矣然处之而各得其
所则和义之和处便是利
又曰体仁不是将仁来为我之体我之体便都是仁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52-0473b.png
(又云程传以体为比而效之之谓不是)
厚庵李氏曰文王之占本以元亨利贞为二事夫子
以四者言之然彖传虽特表乾元而以利贞合释
至此则离析四事自成一德也夫子之意实与文
王之意合盖所存者大然后能发用而通是大在
亨之先也处事得宜然后能成就而正是利在贞
之先也仁者德之大而礼则显诸仁义者用之宜
而知则藏诸用二圣之所发明其义精矣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52-0473c.png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
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正义)北海郑氏曰当隐之时不自殊异无所成名也
衡水孔氏曰不成乎名者言自隐默不成就于令名
使人知也
又曰乐则行之忧则违之者心以为乐己则行之心
以为忧己则违之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52-0473d.png
伊川程子曰初九阳之微龙德之潜隐乃圣贤之在
侧陋也守其道不随世而变晦其行不求知于时
自信自乐见可而动知难而避其守坚不可夺潜
龙之德也
(存疑)广平游氏曰不易乎世者用舍在我故遁世无闷不
成乎名者非誉不在物故不见是而无闷(安溪李氏主此)
(说)
草庐吴氏曰乐则行之释上文无闷二字忧则违之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52-0474a.png
释上文不易不成二句乐者谓无闷也行之谓为
之也忧者谓非其所乐也违之谓不为也不求见
于世不求知于人者此其所乐也则为之易乎世
成乎名者此非其所乐也则不为
蒋氏仁敬曰行道而济时者圣人之本心故曰乐则
行之不用而隐遁者非圣人所愿欲也故曰忧则
违之
虚斋蔡氏曰遁世无闷二句尤重于不易乎世二句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52-0474b.png
乐则行之三句更重于遁世无闷二句(以上诸说理皆可通)
(而未定其孰是)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
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庸常也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防闲
邪恶自存诚实为善于世而不自伐其功德能广
博而变化于世俗初爻则全隐遁避世二爻则渐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52-0474c.png
见德行以化于俗也
伊川程子曰正中者在卦之正中为得正中之义
兰氏惠卿曰邪自外入故闲之诚自我有故存之
紫阳朱子曰正中不潜而未跃之时也常言亦信常
行亦谨盛德之至也闲邪存其诚无斁亦保之意
言君德也者释大人之为九二也
又曰庸言庸行盛德之至到这里犹自闲邪存诚便
是无斁亦保虽无厌斁亦当保也保者持守之意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52-0474d.png
西溪李氏曰天理人欲不两存苟闲得一分人欲便
存得一分天理
(辨正)愚案易所谓中者必在二五两爻而言中正又多在
九五盖中指爻位之中而正即谓阳也然中正虽
于爻位发之实借爻位以明自然之理正言行无
所苟中言处得其当也人能如是则无时无地而
不善虽初上三四或刚或柔无不可以谓之中正
者岂必二五哉故解经者无贵于执一也龙德正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52-0475a.png
中程子之说近是朱子以不潜未跃为言亦只就
爻位说而未及爻外之意平庵项氏以正得中位
释之又曰以在下卦而非阳位故不为中位而为
中德云云其说自相牴牾全不明于大易中正之
旨且正中之与中正非有二义比卦否卦随卦九
五皆言正中非下卦也巽卦传言中正小象言正
中岂得谓前后有两义乎
(馀论)明道程子曰存诚不是外面捉一个诚将来存著今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52-0475b.png
人外面役役于不善中寻个善来存著如此则岂
有入善之理只是闲邪则诚自存闲邪更著甚工
夫但惟是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敬只是主
一也
象山陆氏曰言行之信谨二之所以成己者也善世
而不伐二之所以成物者也彼其所谓信谨者乃
其所以不伐者也闲邪存其诚存诸己者也德博
而化德之及乎物者也彼其所以闲而存者乃其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52-0475c.png
所以博而化者也
隆山李氏曰乾画实则诚坤画虚则生敬故乾
九二言诚坤六二言敬诚敬二字始于包牺心画
而实天地自然之理也
厚斋冯氏曰易者理学之宗而乾坤二卦又易学之
宗也子思孟子言诚者天之道先儒谓诚敬者圣
学之源皆出于此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52-0475d.png
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
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正义)衡水孔氏曰九三所以终日乾乾者欲进益道德修
营功业故终日乾乾匪懈也进德则知至将进也
修业则知终存义也
明道程子曰修辞立其诚不可不子细理会言能修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52-0476a.png
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
为伪也修其言辞正为立己之诚意(朱子云伊川解修辞立诚)
(作择言笃志说得来宽不如明道此言)
紫阳朱子曰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诚也修辞
见于事者无一言之不实也虽有忠信之心然非
修辞立诚则无以居之知至至之进德之事知终
终之居业之事所以终日乾乾而夕犹惕若者以
此故也可上可下不骄不忧所谓无咎也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52-0476b.png
问立诚不就制行上说而特指修辞何也朱子曰人
不诚处多在言语上○又曰人多将言语作没紧
要容易说出来若一要实这工夫自是大忠信进
德便见得修辞立诚底许多道理修辞立诚便要
立得这忠信若口不择言逢事便说只这忠信亦
被汨没动荡立不住了
又曰知至至之者言此心所知者心真个到那所知
田地虽行未到而心已到故其精微几密一齐在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52-0476c.png
此故曰可与几知终终之既知到极处便力行到
极处此真实见于行事故天下义理都无走失故
曰可与存义
问修业居业之别曰二者只是一意居守也逐日修
作是修常常如此是守
石涧俞氏曰德与忠信皆主于心者也业与辞皆见
于事者也事已成谓之业修业者业未成则修而
成之也居业业已成则居而守之也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52-0476d.png
虚斋蔡氏曰诚即忠信也忠信就初间存主上说修
辞立诚就后来事到就绪上说
又曰闲邪之外再无存诚工夫故承之曰存其诚修
辞之外再无立诚工夫故承之曰立其诚诚即忠
信向也诚存于心而今则见于事而诚有立矣
次崖林氏曰忠信所以进德是忠信所以至之也何
也凡有所进将必有所至忠信以至之则善心易
长神智日开道之壸奥理之元妙为吾所当至者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52-0477a.png
一时虽未能遽至固已先得之矣故可与几修辞
立其诚所以居业是修辞立诚所以终之也何也
居是居止终是终身居止而不移居之所以终之
也修辞立诚以终之则践履笃实持守坚固事理
之宜吾所当守者可与存之而不失矣义者事理
之宜吾所当守者也(忠信是至修立是终林氏此论极为明确可补先儒所未)
(及)
杨氏文源曰心之存诸中者纯乎忠信而不妄则心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52-0477b.png
无外驰而得于己者日进而不已言之见于事者
致其修省而有实则事皆实理而体诸身者安安
而不迁
厚庵李氏曰因其时释终日之义(案因之为言犹重也)
愚案此节以进德修业为纲而业生于德故又以忠
信为本修辞立其诚立诚即立忠信也知至至之
以忠信至之而德可进也知终终之以修辞立诚
终之而业可居也知至知终二知字轻而至之终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52-0477c.png
之字重程子以知至属致知知终属力行又谓知
至至之主知知终终之主终使上下两知字顿有
同异似觉未安且忠信乃存主之要彻始彻终亦
非致知之所能尽故今仍以孔氏朱子之说为正
(通论)紫阳朱子曰忠信进德修辞立诚与敬以直内义以
方外分属乾坤盖谓健顺二体忠信立诚自有刚
健主立之体敬义便有静顺之体进修便是个笃
实敬义便是个虚静故曰阳实阴虚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52-0477d.png
虚斋蔡氏曰中庸章句云反诸身不诚谓反求诸身
而其所存所发有未实也所存之实即主忠信也
所发之实即修辞立其诚也合进德修业总是中
庸之诚身大学之诚意正心修身
厚庵李氏曰案忠信即二所谓闲邪存诚也修辞立
诚即二所谓言信行谨也二以德言故观于外以
察其心三以学言故主于心而验于事二曰存诚
诚之源也以心言也三曰立诚诚斯立焉以事言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52-0478a.png
也其道则一而已
(存疑)伊川程子曰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后至之
知之在先故可与几所谓始条理者知之事也知
终终之力行也既知所终则力进而终之守之在
后故可与存义所谓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又曰知至则当至之知终则遂终之须以知为本知
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只是知
得浅(此论尤偏)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52-0478b.png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
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

(正义)紫阳朱子曰上下无常进退无恒非为邪枉非离群
类随时而变动静不失其宜乃进德修业之实也
(案此视本义较胜)
平庵项氏曰进退上下不敢自必相时而动所谓自
试也大抵上下之交皆危疑之地故三厉而四犹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52-0478c.png
疑之
石涧俞氏曰上与进释跃字下与退释在渊之义无
常无恒释或之义非为邪非离群欲及时以申进
无咎之义
愚案六爻各有其时即各有其时当然之道而九四
独言欲及时者以四之为位适当可上可进之时
矣而君子于此非再三审慎即生平之德业皆虚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者以德业之盛莫大于不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52-0478d.png
违时怀非时而动之虑非谓德业已备于身而欲
其及时以进也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因大人与众感应故广陈众物相感应
以明圣人之作而万物瞻睹以结之也
紫阳朱子曰作起也物犹人也睹释利见之义也又
卷一 第 43a 页 WYG0052-0479a.png
曰物各从其类圣人人类之首也故兴起于上则
人皆见之
平庵项氏曰圣人先见我心之同然者故为同声同
气之义圣人之于人亦类也故为各从其类之义
草庐吴氏曰先以声气水火云风六句为比而后言
圣人作则人利见之又以物之亲上亲下喻利见
者之亲圣人亦然而又以各从其类一句总结上
文九句也
卷一 第 43b 页 WYG0052-0479b.png
(馀论)伊川程子曰人之与圣人类也五以龙德升尊位人
之类莫不归仰况同德乎(此专以二五言相应非正解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
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九居上而不当尊位是以无民无辅动
则有悔也
紫阳朱子曰贤人在下位谓九五以下无辅以上九
过高志满不来辅助之也
卷一 第 44a 页 WYG0052-0479c.png
谷氏拙侯曰以有位谓之贵以有民谓之高以有辅
谓之贤人在下位其贵而又无位高而又无民贤
人在下位而又无辅者何俱以亢失之也故动而
有悔
厚庵李氏曰崇高之极其志未厌是无位也不得人
心是无民也自贤而不能贤人之贤是无辅也
(存异)诚斋杨氏曰自四以下皆从九五故曰无辅
草庐吴氏曰九三之贤在下而敌体不应是无辅也
卷一 第 44b 页 WYG0052-0479d.png
(以上二说不如本义之确不可从)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
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正义)山阳王氏曰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刚直
放远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则
天下治也(全用刚直则天德纯天德纯则天下岂有不治按此胜刚而能柔之说)
伊川程子曰行事进德修业也
卷一 第 45a 页 WYG0052-0480a.png
紫阳朱子曰自试未遽有为姑试其可
又曰上治居上以治下(盖即首出咸宁之意)
石涧俞氏曰试释跃字与中庸日省月试之试同君
子谨失时之戒而自试其所学盖欲自试其浅深

(存疑)山阳王氏曰见而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孔氏颖达曰舍是通)
(义)
横渠张子曰九二居大中安止之地至于三四则不
卷一 第 45b 页 WYG0052-0480b.png
得所安也
伊川程子曰随时而止也
紫阳朱子曰言未为时用也(依此解则舍当读上声)
平庵项氏曰龙本行天之物不当在田出潜之初时
寓于此故曰时舍
厚斋冯氏曰舍与出舍于郊之舍同适止于位非久
安也
愚案九二龙德正中天下文明非初爻之比若谓未
卷一 第 46a 页 WYG0052-0480c.png
为时用则去潜龙一间矣似无此理张子以为安
止项氏冯氏以为暂止皆未有以见其必然王氏
通舍之义近之而舍于古无训通者阙之可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
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
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正义)伊川程子曰与时偕极时既极则处时者亦极矣
东坡苏氏曰以言行化物故曰文明
卷一 第 46b 页 WYG0052-0480d.png
又曰天以无首为则
紫阳朱子曰或跃在渊离下而上变革之时
又曰天德即天位也盖惟有是德乃宜居是位故以
名之
东莱吕氏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在天之时寒往则
暑来昼往则夜来初未尝息至于人则朝气锐暮
气惰不能终日乾乾者盖梏于血气不能与天地
之气相通故也若与天地之气相通则与时偕行
卷一 第 47a 页 WYG0052-0481a.png
(程朱所解皆不能如此分明)
单氏(沨)曰乾六爻皆天德也而五为天位此天德之
得位者也
草庐吴氏曰则者理之有限节而无过无不及者也
石涧俞氏曰革者变也下乾以终上乾方始犹天道
更端之时也
陆氏君启曰微阳潜藏愈养则愈厚轻用则发泄无
馀矣
卷一 第 47b 页 WYG0052-0481b.png
谷氏拙侯曰则者有准而不过之意用九者有变而
无常之意天道不是变换焉能使春夏秋冬各有
其限圣人不是变换焉能使仁义礼智各有其节
用九正天之准则不过处故曰乃见
愚案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革字应跃字乃字应或字
与在渊字言九四初交外体其跃而不遽离于渊
者以其为乾道初变之时故耳乃革者犹言初革
也○天则者刚健中正之谓也诸儒以变言天则
卷一 第 48a 页 WYG0052-0481c.png
以无首言天则皆非无所见者然不知实义之在
刚健中正则言变言无首已属肤浮又无论天则
矣○潜龙勿用下也两段朱子所谓圣人反覆发
明者最为得之不必依程传言时言义之说
(通论)平庵项氏曰乾辞言用九者四其义皆难遽通连亢
龙章读之则义明矣知居终之有悔则知无首之
当吉知盈之不可久则知首之不可为知穷之足
以致灾则知不穷之足以致治知极为天时之极
卷一 第 48b 页 WYG0052-0481d.png
则知变为天则之变矣
进斋徐氏曰乾以德名爻初曰德之隐二曰德之中
三四皆言进德五曰位乎天德独上不言德者过
中非德亢则有悔故不言德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
下平也
卷一 第 49a 页 WYG0052-0482a.png
衡水孔氏曰不言所利大矣哉者直云利贞不言所
利之事欲见无不利也非唯止一事而已其实此
利为无所不利此贞亦无所不贞是乾德大也
伊川程子曰乾之性情也既始而亨非利贞岂能不
息乎乾始之道能使庶类生成天下蒙其美利而
不言所利者盖无不利非可指名也故赞其利之
大曰大矣哉
又曰亭毒化育皆利也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贞
卷一 第 49b 页 WYG0052-0482b.png
也诗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者贞也
紫阳朱子曰始则必亨理势然也收敛归藏乃见情
性之实始者元而亨也利天下者利也不言所利
者贞也刚以体言健兼用言中者其行无过不及
正者其立不偏四者乾之德也纯者不杂于阴柔
(指刚健言)粹者不杂于邪恶(指中正言)盖刚健中正之至极
而精者又纯粹之至极也
平庵项氏曰自乾元者始而亨至所利大矣哉重释
卷一 第 50a 页 WYG0052-0482c.png
元亨利贞皆不用上文四德之说(此论极确)
云峰胡氏曰性情只是一健字健者乾之性而情其
著见者也
石涧俞氏曰乾始即乾元也元乃生物之始也美即
亨也亨乃众美之会也
愚案程子以不息言性情以无所不利言不言所利
皆直揭理蕴绝去枝蔓之言本义所谓收敛归藏
仍是不息之意然性情之下又益以实字未免辞
卷一 第 50b 页 WYG0052-0482d.png
费矣他以贞下起元神功寂若等语为说者俱非正

汴水赵氏曰刚者一爻阳之称卦具阳爻者有之健
者经卦乾之称卦遇乾者有之二五之谓中九五
之谓正诸卦所同也两卦不杂曰纯八纯卦是也
刚柔不杂曰粹乾坤是也坤之爻二乾之爻一故
精则唯乾所独卦爻之德凡七诸卦不能备独乾
备之此乾之所以为大也
卷一 第 51a 页 WYG0052-0483a.png
(存异)节斋蔡氏曰刚健中正而纯粹精者惟九五足以当
之兼用六爻以发挥其义者欲旁通以尽乎事物
之情也
云峰胡氏曰曲尽其义者在六爻而备全其德者在
九五一爻时乘六龙以下则为九五而言也
愚案以上二说程朱以前所无未见有当近日安溪
李氏主之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
卷一 第 51b 页 WYG0052-0483b.png
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正义)衡水孔氏曰君子以成德为行者言君子之人当以
成就道德为行令其德行彰显使人日可见其德
行之事此君子之常也不应潜隐所以潜者以时
未可见德既幽隐行又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紫阳朱子曰成德已成之德也初九固成德但其行
未可见尔
又曰行而未成只是事业未就
卷一 第 52a 页 WYG0052-0483c.png
承庵姚氏曰成德就已成之德言即龙德也君子以
此成德为行奚待积久指日可见之行事者潜之
为言也其时尚隐而未见虽欲行而未成是以君
子弗用也(以上诸说小有异同而皆可通)
愚案此节似恐人以初九之勿用为无可表见故言
君子操已成之德何难日行之而与天下共见乎
而曷以言勿用也以潜之为时可隐而不可见夫
行则必要其成今方潜而欲行则行而未必成是
卷一 第 52b 页 WYG0052-0483d.png
以宁勿用也而岂君子真无可见哉隐而未见句
连上句读行而未成句连下句读亦可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学聚问辨进德也宽居仁行修业也
紫阳朱子曰盖由四者以成大人之德再言君德以
深明九二之为大人也
草庐吴氏曰理具于心而散于事物事物之理有一
卷一 第 53a 页 WYG0052-0484a.png
未明则心之所具有一未尽必博学周知俾万理
皆聚而无所阙遗故曰学以聚之辨剖决也既聚
矣必问于先知先觉之人以剖决其是否故曰问
以辨之宽犹曾子所谓宏张子所谓大心也居谓
居业之居问既辨矣必有宏广之量以藏蓄其所
得故曰宽以居之仁者心德之全天理之公也既
有以居之矣心德浑全存存不失应事接物皆践
其所知而所行无非天理之公故曰仁以行之
卷一 第 53b 页 WYG0052-0484b.png
又曰学聚之以知其理仁行之以行其事问辨之以
审别所当行于学聚之后宽居之以存贮所已知
于仁行之先宽之所居即学之所聚者仁之所行
即问之所辨者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正义)会稽虞氏曰以乾接乾故重刚位非二五故不中也
衡水孔氏曰上不在天谓非五位下不在田谓非二
卷一 第 54a 页 WYG0052-0484c.png
位也居危之地以乾乾夕惕戒惧不息得无咎也
伊川程子曰三重刚刚之盛也过中而居下之上上
未至于天而下已离于田危惧之地也因时顺处
乾乾兢惕以防危故虽危而未至于咎
愚案三正属人位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人之所得而
进退也夫人之所得而进退者危地也持其危者
莫大于进德修业若九三之因时而惕则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卷一 第 54b 页 WYG0052-0484d.png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伊川程子曰疑者未决之辞处非可必也或进或退
唯所安耳所以无咎也
紫阳朱子曰或者随时而未定也
愚案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则九四之进退
惟在于己矣进退惟在于己而疑之者不敢怀自
是之心而犹虑其未尽合于天道也(如伊尹之翻然而改孟子)
(三宿而后出昼之类)如是而后无咎
卷一 第 55a 页 WYG0052-0485a.png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
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正义)衡水孔氏曰与天地合其德谓覆载也与日月合其
明谓照临也与四时合其序者若赏以春夏刑以
秋冬之类也与鬼神合其吉凶者若福善祸淫也
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违是天合大人
也若在天时之后行事能奉顺上天是大人合天
卷一 第 55b 页 WYG0052-0485b.png
也尊而远者尚不违况小而近者可有违乎
伊川程子曰大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者合乎
道也○又曰若不一本安得先天而天弗违后天
而奉天时○又曰鬼神言其功用天言其主宰
紫阳朱子曰大人即释爻辞所利见之大人也有是
德而当其位乃可以当之人与天地鬼神本无二
理特蔽于有我之私是以梏于形体而不能相通
大人无私以道为体曾何彼此先后之可言哉先
卷一 第 56a 页 WYG0052-0485c.png
天不违谓意之所为默与道契后天奉天谓知理
如是奉而行之(或问又载天地只以形言之说要不及本义之精微)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丧
(正义)衡水孔氏曰言上九所以亢极有悔者正由有此三
事若能三事备知虽居上位不至于亢也
紫阳朱子曰所以动而有悔也
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卷一 第 56b 页 WYG0052-0485d.png
(正义)资州李氏曰再称圣人者叹美用九能知进退存亡
而不失其正
汉上朱氏曰人固有知进退存亡者矣其道诡于圣
人则未必得其正不得其正则与天地不相似
紫阳朱子曰知其理势如是而处之以道则不至于
有悔矣固非计私以避害者也再言其唯圣人乎
始若设问而卒自应之也
紫峰陈氏曰进极必退存极必亡乃理势之自然也
卷一 第 57a 页 WYG0052-0486a.png
知其如是则随时变通而处以是道之当然有收
敛而无弛张有舍弃而无系吝如此则不至于有
悔矣然此唯圣人能之盖圣人乐天知命达理而
能权也常人则明不足以见几心不免于物累故
不能也
愚案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文言以此终篇见圣
人之体天德而造其至发明彖辞利贞之意大易
一书之要指也此之谓不为首此之谓天则此之
卷一 第 57b 页 WYG0052-0486b.png
谓变化而非刚变为柔也资州李氏以为叹美用
九得之
大易择言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