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1a 页 WYG0007-06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周易集解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鼎
祚唐书无傅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
官为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清容居士集载
资州有鼎祚读书台知为资州人耳朱睦㮮
序称为秘阁学士不知何据也其时代亦不
周易集解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撰鼎
祚唐书无傅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
官为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清容居士集载
资州有鼎祚读书台知为资州人耳朱睦㮮
序称为秘阁学士不知何据也其时代亦不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1b 页 WYG0007-0603b.png
可考旧唐书经籍志称录开元盛时四部诸
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
唐书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
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亡失岂后人
并之耶经义考引李焘之言则曰鼎祚自序
止云十卷无亡失也朱睦㮮序作于嘉靖丁
巳亦云自序称十卷与焘说同今所行毛晋
汲古阁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称王氏略
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
唐书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
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亡失岂后人
并之耶经义考引李焘之言则曰鼎祚自序
止云十卷无亡失也朱睦㮮序作于嘉靖丁
巳亦云自序称十卷与焘说同今所行毛晋
汲古阁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称王氏略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2a 页 WYG0007-0604a.png
例附于卷末凡成一十八卷与诸家所说截
然不同殊滋疑窦今考序中称至如卦爻彖
象理涉重元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
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云云则集解
本十卷附略例一卷为十一卷尚别有索隐
六卷共成十七卷唐志所载盖并索隐略例
数之实非舛误至宋而索隐散佚刋本又削
去略例仅存集解十卷故与唐志不符至毛
然不同殊滋疑窦今考序中称至如卦爻彖
象理涉重元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
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云云则集解
本十卷附略例一卷为十一卷尚别有索隐
六卷共成十七卷唐志所载盖并索隐略例
数之实非舛误至宋而索隐散佚刋本又削
去略例仅存集解十卷故与唐志不符至毛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2b 页 WYG0007-0604b.png
氏刋本始析十卷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
又改序中一十卷为一十八卷以合附录略
例一卷之数故又与朱睦㮮序不符盖自宋
以来均未究序中别撰索隐一语故疑者误
疑改者误改即辨其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
唐志称十七卷之故致愈说愈讹耳今详为
考正以祛将来之疑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见
则姑仍以毛本著录盖篇帙分合无关宏旨
又改序中一十卷为一十八卷以合附录略
例一卷之数故又与朱睦㮮序不符盖自宋
以来均未究序中别撰索隐一语故疑者误
疑改者误改即辨其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
唐志称十七卷之故致愈说愈讹耳今详为
考正以祛将来之疑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见
则姑仍以毛本著录盖篇帙分合无关宏旨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3a 页 WYG0007-0604c.png
固不必一一追改也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
序卦傅散缀六十四卦之首盖用毛诗分冠
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
荀爽郑元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
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
才翟元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
(案卢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觐伏曼容孔颖达(案以上/三十二)
(家朱睦㮮/序所考)姚规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经义)
序卦傅散缀六十四卦之首盖用毛诗分冠
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
荀爽郑元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
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向秀王凯冲侯果蜀
才翟元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
(案卢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觐伏曼容孔颖达(案以上/三十二)
(家朱睦㮮/序所考)姚规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经义)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3b 页 WYG0007-0604d.png
(考所/补考)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刋辅嗣之野
文补康成之逸象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
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
书之存矣是真可宝之古笈也乾隆四十五
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文补康成之逸象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
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
书之存矣是真可宝之古笈也乾隆四十五
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4a 页 WYG0007-0605a.png
周易集解原序
序曰元气氤氲三才成象神功浃洽八索成形在天则
日月运行润之以风雨在地则山泽通气鼓之以雷霆
至若近取诸身四支百体合其度远取诸物森罗万象
备其工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范围天地
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仁者见之以为仁知者见之
以为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斯乃显诸仁
而藏诸用神无方而易无体巍巍荡荡难可名焉逮乎
序曰元气氤氲三才成象神功浃洽八索成形在天则
日月运行润之以风雨在地则山泽通气鼓之以雷霆
至若近取诸身四支百体合其度远取诸物森罗万象
备其工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范围天地
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仁者见之以为仁知者见之
以为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斯乃显诸仁
而藏诸用神无方而易无体巍巍荡荡难可名焉逮乎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4b 页 WYG0007-0605b.png
天尊地卑君臣位列五运相继父子道彰震巽索而男
女分咸恒设而夫妇睦人伦之义既阐家国之教郁兴
故系辞云古者庖牺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以通神明
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
诸离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
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人聚天下
之货交易而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通其变使人不倦神其化使人宜之刳木为舟剡木为
女分咸恒设而夫妇睦人伦之义既阐家国之教郁兴
故系辞云古者庖牺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以通神明
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
诸离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
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人聚天下
之货交易而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通其变使人不倦神其化使人宜之刳木为舟剡木为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5a 页 WYG0007-0605c.png
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盖取诸随古者穴居而野处后代圣人易之以宫室盖
取诸大壮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
取诸睽上古结绳为政后代易之书契百官以理万人
以察盖取诸夬故圣人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
物宜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触类而长之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能事毕矣其旨远其辞文其言
曲而中其事肆而隐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终日乾
盖取诸随古者穴居而野处后代圣人易之以宫室盖
取诸大壮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
取诸睽上古结绳为政后代易之书契百官以理万人
以察盖取诸夬故圣人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
物宜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触类而长之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能事毕矣其旨远其辞文其言
曲而中其事肆而隐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终日乾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5b 页 WYG0007-0605d.png
乾夕惕若厉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者也至于损以远害说以先之定其交而后求安其身
而后动履和而至谦尊而光能说诸心能研诸虑是故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蓍
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乎蓍龟神以知来智以
藏往将有为也问之以言其受命也应之如响无有远
迩幽深遂知来物故能穷理尽性利用安身圣人以此
者也至于损以远害说以先之定其交而后求安其身
而后动履和而至谦尊而光能说诸心能研诸虑是故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蓍
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乎蓍龟神以知来智以
藏往将有为也问之以言其受命也应之如响无有远
迩幽深遂知来物故能穷理尽性利用安身圣人以此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6a 页 WYG0007-0606a.png
洗心退藏于密自然虚室生白吉祥至止坐忘遗照精
义入神口僻焉不能言心困焉不能知微妙玄通深不
可识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斯之谓矣原夫权舆三教钤
键九流实开国承家修身之正术也自卜商入室亲授
微言传注百家绵历千古虽竞有穿凿犹未测渊深唯
王郑相沿颇行于代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且
易之为道岂偏滞于天人者哉致使后学之徒纷然淆
乱各修局见莫辩源流天象远而难寻人事近而易习
义入神口僻焉不能言心困焉不能知微妙玄通深不
可识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斯之谓矣原夫权舆三教钤
键九流实开国承家修身之正术也自卜商入室亲授
微言传注百家绵历千古虽竞有穿凿犹未测渊深唯
王郑相沿颇行于代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且
易之为道岂偏滞于天人者哉致使后学之徒纷然淆
乱各修局见莫辩源流天象远而难寻人事近而易习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6b 页 WYG0007-0606b.png
则折杨黄华嗑然而笑方以类聚其在兹乎臣少慕玄
风游心坟籍历观炎汉迄今巨唐采群贤之遗言议三
圣之幽赜集虞翻荀爽三十馀家刋辅嗣之野文补康
成之逸象各列名义共契玄宗先儒有所未详然后辄
加添削每至章句佥例发挥俾童蒙之流一览而悟达
观之士得意忘言当仁既不让于师论道岂惭于前哲
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
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其王氏略例得失相
风游心坟籍历观炎汉迄今巨唐采群贤之遗言议三
圣之幽赜集虞翻荀爽三十馀家刋辅嗣之野文补康
成之逸象各列名义共契玄宗先儒有所未详然后辄
加添削每至章句佥例发挥俾童蒙之流一览而悟达
观之士得意忘言当仁既不让于师论道岂惭于前哲
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
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详之明矣其王氏略例得失相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7a 页 WYG0007-0606c.png
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仍附经末式广未闻凡成一十
八卷以贻同好冀将来君子无所疑焉秘书省著作郎
臣李鼎祚序
八卷以贻同好冀将来君子无所疑焉秘书省著作郎
臣李鼎祚序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8a 页 WYG0007-0607a.png
周易集解序
予观唐艺文志称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据鼎祚自
序云十卷而首尾俱全初无亡失不知唐史何所据而
云十七卷也崇文总目及邯郸图书志亦称七篇逸盖
承唐史之误耳鼎祚解经多避唐讳又取序卦冠于各
卦之首所引有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
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
予观唐艺文志称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据鼎祚自
序云十卷而首尾俱全初无亡失不知唐史何所据而
云十七卷也崇文总目及邯郸图书志亦称七篇逸盖
承唐史之误耳鼎祚解经多避唐讳又取序卦冠于各
卦之首所引有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郑玄刘
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玄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8b 页 WYG0007-0607b.png
驎士卢氏崔觐伏曼容孔颖达凡三十二家又引九家
易乾凿度诸说义有未详鼎祚乃加增削予尝综其义
例盖宗郑学者也自商瞿之后注易者百家而郑氏玄
王氏弼为最显郑之学主象数王之学主名理汉晋以
来二氏学并立至刘宋初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时
陆澄王济辈皆以为不可自是河汾诸儒多主于郑江
左及青齐多主于王唐兴孔颖达受诏撰定五经正义
于易独取王传而郑学遂废先代专门之业亦复不传
易乾凿度诸说义有未详鼎祚乃加增削予尝综其义
例盖宗郑学者也自商瞿之后注易者百家而郑氏玄
王氏弼为最显郑之学主象数王之学主名理汉晋以
来二氏学并立至刘宋初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时
陆澄王济辈皆以为不可自是河汾诸儒多主于郑江
左及青齐多主于王唐兴孔颖达受诏撰定五经正义
于易独取王传而郑学遂废先代专门之业亦复不传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9a 页 WYG0007-0607c.png
可胜叹哉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世之言理义之学者
以其辞耳象变与占其可阙乎昔吴季札之鲁观乐见
易象喜曰周礼尽在鲁矣是故象者易之原也象成而
后有辞辞著而后有变变见而后有占若乃颛尚文辞
不复推原大传天人之道岐而为二可乎康成去古未
远其所纂述必有所本鼎祚恐其失坠以广其说均之
为有裨于易者也是编刻自宋季人间希有存者顷岁
予得之李中麓氏复用校梓以传欲使圣人之道不致
以其辞耳象变与占其可阙乎昔吴季札之鲁观乐见
易象喜曰周礼尽在鲁矣是故象者易之原也象成而
后有辞辞著而后有变变见而后有占若乃颛尚文辞
不复推原大传天人之道岐而为二可乎康成去古未
远其所纂述必有所本鼎祚恐其失坠以广其说均之
为有裨于易者也是编刻自宋季人间希有存者顷岁
予得之李中麓氏复用校梓以传欲使圣人之道不致
周易集解 提要 第 9b 页 WYG0007-0607d.png
偏滞而自汉迄唐三十家之言亦不至埃灭弗闻也鼎
祚资州人仕唐为秘阁学士以经学称于时及阅唐列
传与蜀志俱不见其人岂遗之耶抑别有所载耶因附
论著于此以俟博雅者考焉嘉靖丁巳冬十二月望日
后学汴上睦㮮序
祚资州人仕唐为秘阁学士以经学称于时及阅唐列
传与蜀志俱不见其人岂遗之耶抑别有所载耶因附
论著于此以俟博雅者考焉嘉靖丁巳冬十二月望日
后学汴上睦㮮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