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013-059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义海撮要卷十二   宋 李衡 撰
   杂论
    论易三名
易者其德也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易纬乾/凿度)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易则易知简
则易从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013-0599b.png
此言顺时变出入移动者也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
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言张设布列不
易者也(郑玄易赞崔觐刘/贞简等并用此义)
易者易(音/奕)也不易也变易也易者有无相代不易者常
体之名变易者变改之名(周简子张氏何/氏并用此义)
圣人初画八卦设阴阳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
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
言之存乎器用以变化言之存乎其神以生成言之存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013-0600a.png
乎其情以气言之存乎阴阳以质言之存乎爻象以教
言之存乎精义以人言之存乎景行(云云/)今之所用同
郑玄音难易之易(孔颖/达)含三之义后人之曲说也易字
篆文日下从月取日月二字交配而成而日往月来迭
相为易之义言易则万物变化之用尽在其中矣(陆秉/)
按扬子曰阴不极则阳不生乱不极则德不形又系辞
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又曰生生之谓易是大易
之作专取变易之义伏羲画卦文王重之又从而为之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013-0600b.png
彖辞至周公又为之爻辞仲尼又十翼之数圣相继道
备于周故曰周易(胡/瑗)易者尽天下之变极天下之动神
妙不测变化无穷之称八卦相荡至于六十四六爻相
推至于三百八十四凡泰极则否来剥尽则复来此易
之道也
夫易万世之大法岂因河图之始作伏羲时禽兽与人
相居虎豹与人相食无君臣父子男女之别天下大乱
伏羲乃作网罟以佃以渔以服禽兽制君臣父子夫妇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013-0600c.png
男女之法以止其乱盖圣人虑其既没之后天下复乱
是时无文字乃画八卦以见君臣父子男女之位为天
下之大本作易之始意也若谓河图出而作易不出则
已矣系辞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
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
画卦之本意也孔子岂云因河图而作易然系辞有河
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诸儒引以为證予为系所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013-0600d.png
云统纪圣人所受图之事非因此而作易(石介/)
此书既是文王所演遂革去乾坤之号而加周字配伏
羲易名之上其犹尧典出于尧时而载于虞书又如诗
颂起于商周而加毛字之类此书之名共有七号周易
二字义有两般伏羲定八卦其名曰卦一也后至得蓍
求爻变爻演易故名曰易二也神农时名连山三也黄
帝时名归藏四也五帝时名八索五也坤三索于乾而
得三男乾三索于坤而得三女遂成八卦八八相索广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013-0601a.png
生六十四也在汤时名乾坤六也言万物负阴抱阳故
以坤卦冠经乾卦为次唐卫元嵩作周易元包易以坤
卦为首乾卦后之盖宗于此今从周易为定制七也周
之一字一取代号之称二取周普之义(句微/)
谓一义而含三名则非谓一名而含三义何损于易哉
(袁建/)
    论重卦之人
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郑玄之徒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013-0601b.png
禹史记以为文王案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诸益与
噬嗑此言夏禹文王者不攻而自破矣其言神农重画
亦未为得说卦云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凡言作者创造之始神农之后便是修述不可谓之作
也则幽赞用蓍为伏羲矣故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羲上
系论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既言圣人作易十
有八变而成卦明用蓍在六爻之后非三画之时伏羲
用蓍即是时卦已重矣说卦又云兼三才而两之故易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013-0601c.png
六画而成卦既言圣人作易兼三才而两之则非神农
明矣又上系云易有圣人之道四三画之时未有彖象
不得有尚其辞因而重之始有变动三画不动不得有
尚其变揲蓍布爻方用之卜筮蓍起六爻之后三画不
得有尚其占自然中间制器尚象亦非三画之时伏羲
结绳以为网罟则是制器明伏羲已重卦矣又周礼小
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明三皇时已有书也下系云上古
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夬既象夬卦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013-0601d.png
而造书契伏羲有书契则有夬卦矣
孔安国序书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
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
坟是也又八卦小成爻象未备重三成六能事毕矣若
重卦起自神农其为功也岂比系辞而已哉易纬等数所历
三圣但云伏羲文王孔子竟不及神农明神农但有盖取诸
易不重卦矣伏羲之时道尚质素画卦重爻足以垂法后
世浇讹德不如古爻象不足以为教故作系辞以明之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013-0602a.png
(孔颖达/)
盖取诸益取诸睽凡此一十三卦盖各举象类原圣人
备物致用之所始作易者稽之以取卦名为因有某象
遂取某卦之名皆是事物居先名卦在后若耒耜起神
农之时是有益之事故后时作易者遂取之以名其卦
故曰盖取诸益非谓先有卦名乃作某事若谓先有卦
象乃立器用则冠盖(缺/) 取何卦象然后作之乎夫卦
或以人事或以物象广(缺/)  若家人无妄谦比鼎履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013-0602b.png
之类皆是也系辞曰以制器者尚其象是用制器之义
尚是取之以名卦象耳矧网罟佃渔已取诸离系辞云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
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此又当宜在伏羲前取之
邪后取之邪将伏羲时自取之邪将与佃渔同取之邪
孔安国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则于是时已
有文字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盖取诸夬则于伏羲神农黄帝之时固宜有以取之者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013-0602c.png
矣何不言之但云后世圣人盖取诸夬系辞云圣人有
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则是取物宜之象而立卦故谓之象也盖之为言犹曰
故所以取某卦之名云耳以此参之颖达之言反自破
矣讨论归趣必不如是圣人赞易道取象合卦触类而
发若执众说以质圣人之经盖未可也愚谓重卦之起
必自文王为密何以言之如孔子论阴阳之象惟先本
乎八卦未见内外之画故系辞云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013-0602d.png
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
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此乃论三画
之象体六子之用本八卦小成之时非六位之有也是
八卦之象未重之旨明矣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
论始于太极成于八卦吉凶终于重卦为易而生大业
也然则太极者未有之所先也其神无从是生太极太
极之神生两仪两仪之神生四象四象之神生八卦八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013-0603a.png
卦之神定吉凶吉凶之神成大业大业之神通万物是
重易本初之辞卒成之终也其于鼓动推变(缺/) 爻象(缺/)
畅幽明之理以极神化之奥系之以辞则无不至矣系
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谓效此三画重之为爻以(缺/)
动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谓像此八卦相索变动以为之
象也又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当文王
与纣之事邪故伏羲言作作起也创造之谓也此言兴
兴亦起也建立之谓也文异而义同耳愚以为重卦不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013-0603b.png
在伏羲而在文王为密者此也(陆秉/)
重卦者圣人也曰经无所明其文予不得以强配也然
则司马迁扬雄古之大儒也迁之言曰西伯拘而演周
易雄之言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今案二贤之言
则重卦乃文王尔岂不信乎曰迁雄诚大儒也余执经
之文则有所不信矣虞书之文曰龟筮协从则筮云者
非八卦之可为也必六十四之然后为筮矣舜禹之际
而曰龟筮协从则何文王重卦之有乎经曰八卦成列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013-0603c.png
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案是而言则重卦
之始其在上古乎(杨绘/)
诸儒多言伏羲重卦窃谓上古世质民淳礼制疏略污
樽抔饮蒉桴土鼓于人事未有需讼否剥之类于器用
未有井鼎之属岂可圣人逆为之象而导民浇薄乎复
有重六十四卦之外更无一辞解说卦象若是则匪惟
圣人能重常人亦可重也或以文王重卦前贤又以舜
史洪范已有龟筮恊从之文然不知古之卜筮果何书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013-0603d.png
也若三代别有卜筮书则文王重卦无疑矣
    论三代易名
周礼太卜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伏羲归藏黄帝(杜子春/)
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
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
周普无所不备(郑玄/)
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013-0604a.png
曰归藏氏既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易纬
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孔颖达/)
乾为君为父坤为臣为母艮为子为少阳圣人设教以
尊为先则顺故周易先乾谓商人先坤夏后先艮是先
列臣子而后君父也故坤乾之说近乎诞妄洪范箕子
时未有周易故不得与周礼所掌同也郑说已不经然
商曰坤乾则归藏之名又何异也易更三圣又无黄帝
成汤之说则杜郑之论皆不可取皋以为周礼及洪范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013-0604b.png
皆有通三代占法故先儒多诞妄以应其名(陈皋/)
    论卦辞爻辞谁作
周易系辞凡有二说一说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案
系辞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
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
之事邪又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羲卦道演德者文成命
者孔通卦验云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准此
诸文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易历三圣只谓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013-0604c.png
此也二以为验又辞多是文王后事升卦六四王用亨
于岐山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
如西邻之礿祭是也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云吾乃知周
公之德周公被谤亦得为忧患也验此诸说卦辞文王
爻辞周公然言三圣不数周公者以父统子业也案礼
稽命徵曰文王见礼坏乐崩道孤无主故说经礼三百
威仪三千其三百三千即周公所制周官仪礼明文王
本有此意周公述而成之故系之文王然则易之爻辞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013-0604d.png
亦是文王本意故易纬但言文王也(孔颖达/)
孔子曰昜之兴也其当商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
与纣之事邪是以知爻卦之辞皆文王所作也且六十
四卦卦辞皆不言文王与纣之事惟直指卦德及吉凶
而已独爻辞有文王与纣之事由是知爻辞亦文王所
作非周公也小过小畜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文王自
言已德之未及施也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此文
王言纣之不道神必不福之也泰归妹曰帝乙归妹帝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013-0605a.png
乙纣之父文王之所君也故文王多引之箕子之明夷
亦文王时事也居商之末周德初盛岂非文王时乎若
周公之时不得为衰世也验此非周公之事明矣或曰
武王克商之后遂追号文王升卦不当云王用亨于岐
山升者将升进其道此文王顺民之心避敌岐山下因
以兴周之事也若以周未克商不当号王文王世子武
王荅文王曰西方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则是文王未
崩时已有君王之称矣又曰武王观兵之后箕子始被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013-0605b.png
囚奴不应预言箕子之明夷且箕子圣贤为纣不用自
晦其明以蒙大难有日矣非因其囚奴而箕子之明夷
也又曰文王之时纣尚南面岂容自言已德受福胜商
又欲抗君之国言东西之相邻邪曰文王自受命即曰
王矣虽纣未灭国人已王之又何疑于相抗哉当纣之
时文王已专征伐既克崇又乘黎矣书曰惟十有一年
大统未集谓文王之十一年也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
国五十年而曰十一年则是计受命之年也其曰王自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013-0605c.png
无嫌矣又曰韩宣子适鲁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
爻辞岂非周公之所作乎曰韩宣子适鲁见春秋之法
故美周公之德见易象故知周之所以王所见各别所
美又殊安得(缺/)而释之哉(陈/皋)
彖与大小象诸卦本同乾卦例皆于六爻后相继而列
之聚为一处至郑康成王弼注时谓彖与大象本论卦
体故置六爻前小象在释爻故各退在逐爻后使人易
晓唯留乾之一卦不移者用存其本体令后世知之(代/渊)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013-0605d.png
    论分上下二篇
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为上下
而象阴阳也夫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
阴道不纯而耦故下篇三十四所以𤼵阴也乾坤者阴
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
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
离为上篇之终也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道
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之主故为下篇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013-0606a.png
之始而贵之也既济未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盛而全
王道也以此言之则上下二篇文王所定夫子作纬以
释其义也(乾凿度/)
分上下二经先儒谓不分之即无损于义分之亦无害
其实但以简帙重大而分之也(胡瑗/)
易有上下经者孔子序二篇之意于乾坤之首则曰有
天地然后有万物是也于咸恒之首则曰有万物然后
有男女是也然题作上下二篇当是文王周公时也孔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013-0606b.png
子之前已有二篇之说后人又自乾至复自泰至观之
类别离为卷由此观之则乾传第一是后人题也(石介/)
    论夫子十翼
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
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郑学之徒并同此(孔颖达/)
彖一大象二小象三乾文言四坤文言五上系六下系
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经有上下理合自分卦有彖
象必非别(缺/)  彖无上下止是一名象有大小本须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013-0606c.png
两见文言则名(缺/) 目系辞则上下分篇先儒上彖下
彖上象下象诚为(缺/)说文言二篇止述乾坤定为一名
岂得遍于六十四卦哉(旦/)
上彖下彖大象小象文言上系下系说卦序卦杂卦(胡/瑗)
先儒有语文王重易为卦辞周公述而为爻辞夫卦辞
即系辞也仲尼赞而为彖象文言始无十翼之说后之
诸儒自为言之耳
案今辅嗣之易乃出于马郑马郑又出于费氏古文易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013-0606d.png
汉成帝时刘向以施孟梁丘京氏易挍之惟费氏与(缺/)
古文易同又班固书云费氏无章句惟以彖象系辞文
言解说上下经此所谓系辞者指卦辞爻辞也于时费
氏之学尚无说卦序卦杂卦之言且今上下系十九章
中有子曰之文多先言何谓后荅之以子曰亦有于章
首先举大义而后引仲尼之言证之故云子曰者又其
篇章文多不贯又如论语撰集仲尼与弟子问荅之言
则是后之诸儒以彖象文言次序于卦中欲以异仲尼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013-0607a.png
之言故加子曰二字又说卦序卦殆非圣人之意某以
为仲尼赞易作彖象其后传易之家既以仲尼彖象文
言以序于上下经复为之章句有系辞说卦序卦杂卦
之文自是学者又尊师法以为易传章句皆祖述仲尼
之言故系之经耳(金君卿/)
    论传易之人
鲁商瞿子木受于孔子其后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
江南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魏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013-0607b.png
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其后京房授于东莱焦贡又
有费直治易至汉遂分田焦费三家田何之学传于孔
子最为详备焦之后无传谓得之隐者专以阴阳为说
今已不取惟费直之易以彖象系辞言解说上下经田
焦之学废已久自费直传易(缺/)其本皆古字号为古文
易以授琅邪王璜璜授沛人高相相授子康及兰陵母
将永故有费氏易行于人间及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
氏易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玄亦作注王弼多取康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013-0607c.png
成旧说为之训解今之易盖出于费直之学也(石介/)
氏易者世有子夏传以为亲得孔子之缊观其辞略而
不甚粹閒或取左氏春秋传语證之晚又得十八占称
天子则曰县官常疑汉杜子夏之学及读杜传见引明
夷对策疑始释然不然班固序儒林何以言易始于商
瞿子木而遽遗卜商也哉自子木蔓而至魏几百馀氏
窃其微则王弼而已孔颖达韪之畅其说由正观距宋
学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道者槩质于二氏焉(孙坦/)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013-0607d.png
    谁加经字
案六经各异其名诗书礼乐春秋则其名也首卷皆不
曰经惟易称上经下经此何人之所加说者以为不知
所起引前汉孟喜易本云分上下二经是孟喜已前已
题经字矣又案钩命诀云曾子问于孔子曰孝经与易
何以得称经则孔子时已称经矣此谶纬之言未必可
信皋以谓孔子始分为二篇因题以记之故有上经下
经之号大凡六经统而言之皆经也别而论之则诗也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013-0608a.png
书也礼也易也扬雄曰文王益易为六十四卦则八卦
相错为六十四自能贯畅意不可分故知孔子始分之
矣谓之乾传泰传者然既称经又何以名传此王弼注
释之时因离为六篇遂以孔子十翼相错故各以卷首
之卦题之曰传凡王者所作即称经昔孔子无位虽圣
人之作止名曰传尚书序云及传论语孝经是也今案
郑康成之本无乾传泰传字辅嗣加之也(陈皋/)
韩氏云凡序卦所明非易之缊也盖因卦之次托以明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013-0608b.png
义耳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夫妇之象莫美乎斯人
伦之内莫先乎夫妇故夫子殷勤深述其义以崇人伦
之始而不系之于离也又曰夫易六画成卦三才必备
错综天人以效变化岂有天道人事偏于上下哉斯盖
守文而不求义失之远矣且康伯既曰序卦非易之缊
盖因卦之次托以明义则上经天道下经人事之说亦
非易之缊盖夫子因分上下经之次托天道人事以明
义必矣又何是此而非彼哉吾窃谓康伯之言自相戾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013-0608c.png
焉呜呼才之难也如是如康伯既能明序卦非易之缊
而反为上下经不可托天道人事且曰夫易六画成卦
三才必备错综天人以效变化此乃言易之缊者也以
易之缊而斥非易之缊岂非自失之远邪(宋咸/)
    易论       吕 陶
乾坤之生六子可得而知也八卦之为六十四其可得
而知乎不牵于数不惑于气而后可知也夫易故有数
而八卦之成列不可以数言也卦固有气而六爻之适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013-0608d.png
变未可以气言也以数而言者求于八卦之先未至于
象也以气而言者得于六爻之后而不归于象也求于
八卦之先而牵于数故谓坎离先天地得于六爻之后
而惑乎气故谓卦气起中孚盖数与象与气于卦之相
生其迹甚近而其理甚微宜乎说者之不能别而纷纭
于其间也譬之于人其智愚寿夭者数也其四体具者
象也其动息语默者气也今目之曰人者将以其智愚
寿夭与其动息语默之如何而称之邪亦以其四体之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013-0609a.png
具而称之也其生而智愚寿夭则置而不言其动息语
默之何如则未议及之盖有生而后有动息语默数之
与象象之与气亦何异于是有数而后有象有象而后
知其气也有数而后得其象是以三画为乾而六画为
坤谓之乾坤而(缺/)   六则卦之相生不可以数言
而可以象言也有象而后知其气是以有复之象而后
明之曰七日来复有临之象而后推之曰八月有凶则
卦之相生可以象言而未可以气言也苟质之于经以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013-0609b.png
乾坤为之始以六子为之次叙不为异端小说之所夺
一本于象以求六十四卦始终之变则其谁曰不然圣
人之言曰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
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
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
得女故谓之少女其言曰震一索而得男巽一索而得
女者犹言曰一索而得震为男一索而得巽为女也此
诸卦相生之法也夫阴阳者相求之物也由其相求而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013-0609c.png
后有生生之用成万物之象焉是以乾坤之位定八卦
之爻重阴必求阳阳必求阴始于一阴一阳之相求六
子以次而生再变而穷十有二卦之象成矣乾之初求
于坤得震而为长男则谓之复坤之初求于乾得巽而
为长女则谓之姤乾之二求于坤得坎而为中男则谓
之师坤之二求于乾得离而为中女则谓之同人乾之
三求于坤得艮而为少男则谓之谦坤之三求于乾得
兑而为少女则谓之履此其一变也乾之四求于坤得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013-0609d.png
震而为长男则谓之豫坤之四求于乾得巽而为长女
则谓之小畜乾之五求于坤得坎而为中男则谓之比
坤之五求于乾得离而为中女则谓之大有乾之六求
于坤得艮而为少男则谓之剥坤之六求于乾得兑而
为少女则谓之夬此其再变而穷也以此而推其中则
二阴二阳之相求六子以次而生起于屯鼎四变而穷
而二十四卦之象成矣又以此而推其终则三阳三阴
之相求六子以次而生起于否泰三变而穷而十有八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013-0610a.png
卦之象成矣与夫求之于数得之于气而涉乎异端之
说之纷纭者孰为简易哉
    易论节      王 弼
乾坤成列震巽始出坎离居中艮兑在末制用之名也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逮写载之形也
形以写载为象名以观象为义故象者意之迹而名者
象之谓也
夫卦以应时治乱时也爻以适时变通时也世有解蹇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013-0610b.png
故功有利害时有济否故业有变通是以大人君子虎
豹其变而通之以尽利也静则象潜龙以遁世动则宜
在田以见德巨则弥纶天地之外细则曲成秋毫之内
物无不丽乎理事无不由乎道道义之门于斯乎存故
二五多功三四多凶违世恶变适时贵中大畜尚积明
夷好昧豫损在进谦益在退为之有才用之有时得失
有地进退有司不诬也夫动得所感虽独不惧静得所
恒虽杂不著故卦有幽明治乱之象也爻有内外贵贱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013-0610c.png
之象也位有刚柔静躁之象也体有乘据会通之象也
感以不义虽近而不可怀也应必以理虽远而不可弃
也刚未必胜失所据也柔未必危得所禦也夫适时之
变不在多离合世之功不待博救统之有无理之有主
善从事者司契而已故言易知行易从也
夫彖者何也统其二象之材以言乎卦断者也卦有晦
明则爻有阴阳之义位有刚柔故材有静躁之宜二五
多誉卦之宗也三四多惧爻失中也苟获其中虽弱必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013-0610d.png
治苟非其正虽强必灾是以大有六五柔非其体在卦
之宗虽柔犹言同人九三刚得其位非爻之中虽刚犹
危强而失正则强不足安弱而得中则弱不足患东邻
百胜而亳社斯丧周虽陶穴而(缺/)有汝坟自此观之断
可识矣知其断者明乎彖者也是故上天下泽谓之履
此称物而言者也见险而止谓之蹇此度(缺/) 言者也
是故义有通塞则事形于出处才有躁静则以见其语
默若困之有言不信乖于时者也节之不出门庭还于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013-0611a.png
出者也违世之怨怨不在细乖时之宜咎不在大匪言
之难处言难也匪行之易知行易也是故虽物之杂而
中爻备其义焉虽象之众而断辞具其才焉必才之具
名不患寡必义之备爻不待众卦之德乾名虽约也而
六龙为之御天品物为之流形位之在五爻虽一也而
天下为之感应群体为之致用静言其要要在乎彖明
者以之大观其思岂云故哉夫象者何也总言一卦之
体因外物以设名者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至赜而拟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013-0611b.png
诸其形容大则包天地以贞观小则备万物以取类是
故言不足多言有遗也象不足异象有外也忘迹者行
之适也舍物者神之全也外其象以求志而理可见矣
遗其言以观象而事可察矣夫贵言者则以文害志而
存象者则以物防情情之所适若循环之无穷理之所
生若转圆之无方千变可为之图万物可为之容触类
而长之备物而象之斯可以观意为足不可以审象为
善也故或相倾以辩或相危以辞此贵口者之累也不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013-0611c.png
为月辰错顺之候止求星历妖异之占此存象者之责
也独不闻圣人之言邪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
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
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
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圣人之言既自如斯分别明
白自谓无外矣而好事者方始为之辞焉卦有震坎之
象爻又有离雷震百里诸侯上公之位也积爻累象有
似高墉坎为弓轮又为隐伏离为龙鸟又为戈兵兵而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013-0611d.png
隐伏藏器之象兵及非鸟获之之义难者犹嫌其阔略
射必(缺/)手而艮象于类不通专自疑惑则彼说滋章圣
人攻乎异端而诬罔始学迷误后昆其游孔门不观其
议议也
夫体义者存乎象变通者存乎爻大人者形与万物接
神与造化偕入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远以观道迩以
瞻器其数无轨而不可既也君子者健以行志非以神
明变通者也故自强不息以行其志君子之道也唯可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013-0612a.png
与于健之体义而未可与于健之变通也故于象称君
子举其体义者也于爻称大人叙其变通者也或有在
爻而称大人者义则尽于象故也若离之为明其何不
照变而通之无所不造故其象云大人继明照于四方
也或有在爻而称大人者义有待于变故也若否卦全
说君子避难不荣于禄与时通塞可以适否而安其身
未足以兼善天下在否而休也惟大人为能休天地之
否达济凝滞开阐幽隔斯谓变否而亨者也故六二云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013-0612b.png
大人否亨而九五云大人休否也夫象赡而爻不足者
离卦之类是也义尽于象而不待于爻也爻备而象不
具者否卦之类是也象所未尽而待爻以备也故象以
体示而爻以变明存斯以考其义则穷通之旨显而开
塞之涂见矣
夫彖者全论一卦之体而象者各举一爻之义一卦所
无世之遗也爻或有焉才之所生也故才生于世所不
足观其逆须以定得失之占察其乖合以明休咎之徵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013-0612c.png
若小畜卦称密云不雨而上九云既雨既处在于不雨
之时独以能雨为德者存乎物之所欲也若履卦称履
虎尾不咥人亨而六三爻云履虎尾咥人凶在于履亨
之时而独以见咥为凶者存乎众之所忌也夫负世之
才虽小无易适时之望虽大无难是以君子洗心知终
将有为也问焉而动每居其适可以旁通而无际矣
夫神以知来来无方也智以藏往往有常也物有常然
犹方之有所止数无常体犹圆之无所穷故蓍之变通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013-0612d.png
以设(缺/) 神之象也卦别爻分辞有典常智之类也智
有所止可以多识前言往行神无所穷可以逆照来事
之会故蓍圆以象神卦方以象智也
    象岁功      陈 皋
圣人拟议通变必推测阴阳周一岁则功乃成是以拟
一岁运行之气而作易也自冬至一阳生为复自复至
乾而六阳夏至一阴生为姤自姤至坤而六阴阴阳各
六则十二月之气矣八卦推荡四时迭来万古一道也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013-0613a.png
孔子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
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由是推之则易之所取止象一
岁之功明矣学者于一岁生成之功尽体乎变化之理
则易之道得矣然而学者传于诞妄不本十易求之异
端谬立五太虚名混沌究天地造始之状为法于人不
亦迂哉且天地之始可以推则天地之终复何如也若
始终可毕则一往之事耳又安得往来不穷谓之通乎
此盖先儒本谶纬而言尔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013-0613b.png
谓太极者有之极而无之称为有象之母既况之无则
无之上复何名乎哉而易纬曰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
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
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溷沌推是而言则太极之义比太
易为二殊不知易明一岁之功不述天地之始何以知
之在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八卦定吉凶则是太极为一气一气分阴阳谓之
两仪阴阳分老少配于四时谓之四象运四象而成八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013-0613c.png
卦八卦相错而吉凶定矣故一气之运阴阳造来而岁
功以成验其始末而三圣无一言造始天地(缺/)
 四时旋相之义由是知五太之妄皋闻之于(缺/)
   在十翼圣人既尽之矣不可取非圣之说以乱
其真
    字例
贞者皆专固之称不可独训以正或专一固守而获吉
或不知通变不当固守之则凶危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013-0613d.png
吉有二义有以功为吉有以免凶获吉
无咎之义有三有善补过而无咎者有过由已作不可
更责咎者有徇节遇凶不可责以咎者
悔者过而知之能自克责之名也故其咎不大系辞曰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悔亡者本皆有悔能自修改其悔乃亡也
无悔之义有三有知几识变防于未然豫能改修而得
无悔者有顽然作非不以为悔者有独善其身高洁其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013-0614a.png
行无与于世以免咎悔者有凶者事本无凶若不知进
退终则有凶圣人逆以示人使蚤为之防者又有必凶
之理其非已形者故特曰凶者必然之凶数之使然祸
成而不可解之谓也
吝者可鄙之名或不能通变或舍义徇利或党比不容
皆曰吝相应者同志之象也初与四俱在一卦之下是
同志于下也二与五同在一卦之中是同志于中也三
与上俱在一卦之上是同志于上也志同则合是以相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013-0614b.png
应然事固多变动在因时故有以有应而得者有以有
应而失者亦有以无应而吉者以无应而凶者夬九三
以援小人而凶剥六三以应君子而无咎咸之贵虚心
而受人故六爻以有应而失所蒙六四以无应而困吝
斯皆时事之使然故不可执一而定论也
    论初上无阴阳定位  金君卿
辅嗣略例谓初上无阴阳定位君卿谓乾之初九易阳
之位但阳德未亨藏其用尔故谓之潜上九易阳之位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013-0614c.png
但以亢阳非君子之位故云无位需之上六以一阴居
卦之极履非君位而为三阳之主故云虽不当位非谓
无阴阳定位辅嗣但以乾需二卦观之故谓诸卦初上
皆无阴阳定位又其辨位之说直以卦下之爻为阴卦
上之爻为阳此又失之远矣夫阴阳本位但以数而言
初三五本奇数乃阳之定位也二四六本耦数乃阴之
定位也至于揲卦爻以时成或动而之变得老阴老阳
少阴少阳刚柔之体各乘其时而来居其位得君臣父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013-0614d.png
子夫妇宾主之象故其间有阴阳得其本位者或有以
阴居阳以阳居阴者或有为之主而非君位者或有得
君位而非为一卦之主者故象有失位得位之文惟初
上是卦体之始末非居中得正之位尔若下系之三章
云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初辞拟
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
备次章始有三与五二与四同功异位之说是亦先论
初上之位矣亦不言无位也又系辞云兼三才而两之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013-0615a.png
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若只以居中四爻为有
位邪则三才之位缺而不备矣又说卦云易六位而成
章文言云六位时成既有六位之说而顾云无位未知
其可也
    辅嗣易论节
夫意以象形象以数分阳卦必奇阴卦必耦卦体既然
爻亦如之所以二卑而柔五尊而刚在耦则阴在奇则
阳阴阳之辨必之乎数以数观位位有常矣若探其义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013-0615b.png
揆其方初则事之草昧物之始萌作事谋始岂易乎哉
苟非刚位不胜其任而负乘鲜不及矣上则道数已革
患在亢悔亢悔之(缺/) 乎极阳阳极必衰靡不有灾是
以柔顺居之仅可以(缺/)       物(缺/)  上
象之中(缺/)          之则当矣二获下
体之中而四居上体之下故以阴而处之则正矣阴阳
之位既已有体则处之之才必有恒然则时不可一俗
不可拘才以统位位以待时或以阴居阳而获吉或以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013-0615c.png
柔处刚而偶凶斯盖存乎世之异同也夫六爻居正阴
阳当位才称于体物值其宜斯可与立矣爻变位异与
世推移要在大通不串于常斯可与权矣故以正为哀
则能以逊为乐以知为否则能以愚为亨其道屡迁则
刚柔相易忘其典要道义有时能观其时所适才虽殊
物而用之有会位虽不当而应之有时能观其时则位
错不足怪能见其会则才异不足忧无忧怪动则时无
虚应事无虚至虽一言可以兴邦虽辞费而无瞻于功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013-0615d.png
请喻其所以得得在知要而已苟识其要则言可忘天
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其要自然不待修营故每
不习而无不利也
    六日七分
乾坤二卦天地阖辟阴阳终始于其间故曰乾坤为易
之门也阳不得阴之助不能任以生物阴不得阳之助
不能任以成物乾坤二卦六阴六阳天地盈虚消长之
道配于四时十二月周而复始若夫坤之纯阴用事十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013-0616a.png
月之卦也上六阴极而阳复故乾之初九来居坤之初
位是为复此乾之一阳用事十一月卦也以至乾之九
二居坤之二位是为临此乾之二阳用事十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三来居坤之三位是为泰此乾之三阳用事
正月卦也又乾之九四居坤之四位是为大壮此乾之
四阳用事二月卦也又乾之九五来居坤之五位而为
夬此乾之五阳用事三月卦也及夫乾之上九来居坤
之上位而夬之上六一阴为五阳夬去故六位纯阳复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013-0616b.png
归于乾纯阳用事四月卦也乾之上九亢极矣阳极而
阴复故坤之初六来居乾之初位是为姤此坤之一阴
用事五月卦也以至坤之六二来居乾之二位是为遁
此坤之二阴用事六月卦也以至坤之六三来居乾之
三位是为否此坤之下体三阴用事七月卦也又坤之
六四来居乾之四位是为观此坤之四阴用事八月卦
也坤之六五来居乾之五位是为剥此坤之五阴用事
九月卦也坤之上六来居剥之上九阴来居阳剥落也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013-0616c.png
故六位纯阴复归于坤坤上六用事十月卦也阴极则
阳来故复归于乾观乾坤六爻之动则十二月阴阳代
谢之功毕矣复一阳生故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
往刚长也临二阳生故曰刚浸而长也姤一阴生故曰
柔遇刚也一阴之来小人道亨故变复为姤遁二阴生
故曰浸而长也二阴之长君子之道消故变临为遁夬
五阳并进上一阴将损众阳之盛君子之道亨以刚决
柔故变剥而为夬夬决也刚决柔也利有攸往刚长乃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013-0616d.png
终也剥五阴并进上一阳将落而众阴之盛小人之道
亨然柔不能以决刚而刚自陨故变夬为剥易曰剥剥
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道长也观夫阴阳相生
刚柔迭用四时之所变化万物之所终始莫不备于斯
矣复卦云七日来复或者谓日当为月言自五月阳剥
而阴长以至于十一月而一阳生是七月而来复也明
矣辅嗣云来复者七日诸儒妄为异端引易六日七分
之说夫六日七分之说以谓一日八十分一卦之内六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013-0617a.png
爻主六日而只馀七分耳即当槩举六日而言之不当
云七日也又况六十四卦以每卦管六日而言之即当
有三百八十四日又每卦益之以七分计有四百四十
八分得五日馀四十八分总其数当有三百八十九日
馀四十八分则当期之数谬矣(缺/)者无所依据故妄以
震离兑坎为四方之卦独不系放(缺/)   云震离兑
坎二至二分用事之月师云用事之日岂(缺/) 系于日
且乾坤于八卦为父母为天地万物之祖何为亦只主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013-0617b.png
六日七分之数如是则一岁四时之中乾坤所主者十
二日一十四分乾坤之用于天地四时之功何其小也
孔颖达云剥卦阳气之尽在于九月之末十月当纯坤
用事坤卦有六日七分坤卦之尽则复卦阳来是从剥
至阳复隔坤之卦六日七分举成数言之故辅嗣云七
日也如颖达之论何不思之甚也夫自五月坤之初六
一阴用事至于十月坤之上六纯阴用事是坤之六爻
于一岁中主六月设只以十月坤纯阴用事言之则一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013-0617c.png
月三十日又岂可云七日而复也设以六日七分之说
为然既云一卦主六日七分则十月一月已隔五卦非
只坤之一卦明矣如以日推之既乾之策二百一十有
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则
是二百六十日乾坤二卦之策已备已卦主六日七分
者汉之易家皆无此说惟京生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
事以候风雨寒温言灾变之术固己妄矣非圣人说卦
垂教之本意也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013-0617d.png
    六子       宋 咸
震以一阳居二阴之下阳刚而动阴柔而顺阴虽二而
不克以制故阳得其震动焉然刚而能动者莫先乎雷
故为雷之象
巽以一阴居二阳之下以柔阴而上承刚阳不可不顺
故巽者顺也巽顺而无所不顺者莫先乎风故为风之

坎者陷也洼闇之所也以一阳而居二阴之中乃洼闇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013-0618a.png
险陷之地险陷而深者莫先乎水故为水之象
兑者悦也以一阴而居二阳之前二阳方进一阴敢为
之事(缺/)             莫先乎泽故
为泽之象
离者丽也以一阴而居二阳之中阴柔顺而阳刚强以
一柔顺之质而当二刚强之间能无丽著乎夫触物而
丽者莫先乎火故为火之象
艮者止也以一阳而居二阴之前阳刚健而阴柔顺二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013-0618b.png
阴方欲进而一阳能止之止而不动者莫先乎山故为
山之象
    子曰
仲尼以易几微之理难明故自为之子曰以设疑问卒
还自释以尽其意岂先儒之所加邪盖子者直谓男子
而已圣人谦之至也圣人既没故门人记诸善言为之
论语亦云子曰盖取诸此
    阴阳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013-0618c.png
夫易生生不穷之谓也夫阳主乎生而阴主乎死言阳
阴则是既生而死不复生矣言阴阳则虽死而复生之
谓犹言晦朔而不云朔晦盖明既晦而又有朔焉亦犹
言死生有命而不言生死盖欲明既死而又有生焉故
圣人序卦先既济而后未济乃曰物不可穷也故受之
以未济终焉此圣人之意也
    互论
夫圣人之作易也假三才日月阴阳寒暑刚柔逮乎万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013-0618d.png
物之象以为之教而已故伏羲之始得奇数于天得耦
数于地以为刚柔二画因而六之以刚为乾天之象也
以柔为坤地之象也既生六子而遂至六十四焉故上
世圣人观画知化而自取足焉后之不能其究也故文
王为之繇周公辞其爻仲尼翼其经且曰夫乾阳物也
刚且健有马之象焉夫坤阴物也柔且顺有牛之象焉
是则既明其乾意曰刚坤意曰柔(缺/)  道矣经曰乾
元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盖言既刚之纯也不可复刚焉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013-0619a.png
必也无首而后得又曰坤元用六利永贞盖言既柔之
纯也不可复柔焉必也永贞而后可辅嗣曰九天之德
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
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
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康伯曰所贵刚者闲邪存诚动
而不失其节者也所贵柔者含洪居中顺而不失其正
者也若刚以厉物则非刚之道柔以卑佞则非柔之义
是以圣人假乾坤刚柔二理以为教而已夫既明乎无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013-0619b.png
首永贞之义则六九可遗而群龙无取矣今徒譊譊曰
六九何数也群龙牛马何类也无乃弃意泥象之甚而
于圣人之意戾邪先儒如虞翻崔憬辈之用互体如京
房郎顗辈之用五行去圣人远矣夫八卦卜成之始以
互体求之可矣既六十有四卦各有序诸卦之辞之象
可验也乾卦止言乾象坤卦止言坤象至于屯蒙需比
师讼逮坎离既济未济各止言屯蒙需比师讼坎离既
济未济之象圣人何常互体言邪仲尼曰臣弑其君子
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0013-0619c.png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易曰履霜
坚冰至此圣人之言履霜坚冰至也又曰颜氏之子有
弗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易曰不远复无祗悔此
圣人言不远复无祗悔也又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
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屦校灭趾此圣人言屦校灭趾无咎也又曰善不
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
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
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0013-0619d.png
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此圣人言何校灭
耳也由是则又何五行之有邪故辅嗣以为一失其源
巧愈弥甚者也彼殊不思圣人为教之意而且务象数
(阙/)   虚誇无稽之文以欺其聋瞽之人吾谁欺

    论初上       陆 秉
略例言初上无定位斯得其言未得其象也夫六位者
六虚之所存也刚柔相易便为阴阳吉凶之物然位有
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0013-0620a.png
得中违中之间故五得中而多功三违中而多凶二得
中而多誉四逼中而多惧初则远而居下上则过而踰
极是以刚柔取之更相为物如乾之上九乃独阳之爻
亢极失中宜曰无位而有悔也若需之上六居独阴之
地踰中履险故云虽不当位亦其宜矣本末无常吉凶
从顺岂有定乎大率二与四非专为阴三与五非专为
阳盖六位次第之序但二与五得中三与四远中虽皆
在有为之地履进退之著诚有贵贱远近而分多功多
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0013-0620b.png
凶多誉多惧也二既多誉则初为事始未甚有为虽或
无誉其于多惧也必且有閒矣三之多凶既其有为则
上之踰极虽不为物制其于多凶也抑亦有是焉五既
得中又居尊盛之位有为之贵莫尚于斯其为多功不
亦宜乎若初与上夫子所以不论者举四位以类推之
斯可知矣
    经中体义     代 渊
六十四卦各主一大时卦内六爻是大时中所谓之人
卷十二 第 43a 页 WYG0013-0620c.png
即逐爻当位得失之小时也本大时以观人之所为合
于时则吉反于时则凶卦内初三五为阳位二四六为
阴位奇画为阳爻耦画为阴爻阳爻居阳位为得位居
阴位为失位阴爻居阴位为得位居阳位为失位得位
则吉失位则凶又初与四为应二与五为应三与上为
应一阴一阳则应俱阴俱阳则不应应则吉不应则凶
此易象本体之大约也然诸卦中或有得位而反凶失
位而反吉者有应而反凶不应而反吉者何(缺/)
卷十二 第 43b 页 WYG0013-0620d.png
  为与卦时合与不合故耳但本时以认之(缺/)
矣此易之应用而(缺/)变也卦有气为阴(缺/)    柔
也有德谓一卦所主之用也至若乾健坤顺震动艮止
之类是也逐卦下所立之名即时与德之本也名下所
属之辞谓之繇辞演一卦德用之旨也六十四卦卦有
六位皆以第五为君位此易之大略也其閒或有居此
位而非君义者有居他位而有君义者斯易之变盖圣
人意有所存即主义在彼不可滞于常例学者详之彖
卷十二 第 44a 页 WYG0013-0621a.png
者本是卦下辞之名先儒亦云繇辞孔子作文言故于
首标之云彖曰盖以广述繇辞统论一卦所主之大义
以断其归趣也大象者取上下二象物象以为义不独
取其形本在取其用以为法其閒有与彖文相反者或
取相须而尽义或取垂教之同归使后人法而象之但
会其极处则知非相反也小象者明逐爻所取物象或
辨其爻中所归之义或足爻中所未尽之意以垂法于
人也易卦初自乾坤而下其閒天地之代运时世之极
卷十二 第 44b 页 WYG0013-0621b.png
变人事之治乱第适其用直终于既济未济复入于初
生生新新循环无际不出此六十四卦之时与天地偕
永苟天地可灭则此理乃亡矣
    原易       陈文佐
易者道之变通也不变不通不足以为道故立仁之道
则通于天下而亲之立义之道则通于天下而宜之仁
义通于天下而民莫不由之所谓道也道可以化可以
教可以制可以权化者神也教者文也制者具也权者
卷十二 第 45a 页 WYG0013-0621c.png
变也善化者法道之神以妙运天下天下之人从而乐
之故谓之乐善教者服道之文以表仪天下天下之人
从而履之故谓之礼善制者修道之具以域限天下天
下之人从而守之故谓之政善权者托道之变以威齐
天下天下之人从而畏之故谓之刑曰礼曰乐曰政曰
刑四者道之偏名者也曰仁曰义二者道之实用者也
曰易一者道之变通者也得其偏名而不济之以实用
不足以为道也得其实用而不济之以变通不足以为
卷十二 第 45b 页 WYG0013-0621d.png
道也故道至于易而天地之德可常运矣日月之行可
常察矣生民之情可常治矣天地常运日月常察生民
常治无一焉而不为易者故道至于易而后可与言通
久矣
    八卦方位      杨 绘
乾坤父母也艮少男也巽长女也而皆处乎偏震坎长
男中男离兑中女少女也而悉居于正何其尊卑之不
论也荅曰乾纯阳也阳主于进故在一阳生之前而处
卷十二 第 46a 页 WYG0013-0622a.png
西北也坤纯阴也阴主于退故在一阴生之后而处西
南也左而旋之者阳也震为长男位正东也艮为少男
位东北也坎为中男位正北也皆左而旋之者也右而
转之者阴也巽为长女位东南也离为中女位正南也
兑为少女位正西也皆右而转之者也震为长男代父
之任故位于生物之地而主其功焉世子宅于东宫盖
取诸此也长阳既主其功则坎艮皆阳也于义为嫌故
列艮于后而坎切于嫌者抑又后之以居空虚不用之
卷十二 第 46b 页 WYG0013-0622b.png
地也佐震而成功者巽离兑皆属阴也言之于国臣之
象欤乾父之处西北也岂徒逸于无为哉抑将防闲于
阴祸也战乎乾言阴阳相薄者则其义焉
    坤兑不言方
以方隅而位八卦者说卦之文也乾曰西北之卦也坎
曰北方之卦也艮曰东北之卦也震曰东方也巽曰东
南也离曰南方之卦也唯坤与兑不言其方噫圣人之
旨微哉夫阳者君子之道也阴者小人之道也阳者主
卷十二 第 47a 页 WYG0013-0622c.png
乎生者也阴者主乎死者也阳生于子而云帝出乎震
何也帝者造化之真(缺/)  而名之者也虽不可得而
名之而生万物之功显(缺/) 故强而名之曰帝出乎震
及释其义则曰万物出乎震而已矣齐乎巽言万物之
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圣人南面而听天下
盖取诸此也柰何离明方盛而杀物之阴已生其一邪
小人之道长于此矣作易者戒于坤之初六曰履霜坚
冰至文言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由
卷十二 第 47b 页 WYG0013-0622d.png
辨之不早辨也阴之所以能消于阳者由不防之于微
而制之于著也小人之所以能胜乎君子者由不虞之
于渐而制之于壮也坤者二阴三阴之位也兑者四阴
之位也阴气之微而渐著故圣人特于坤兑不言其方
所以戒阴于无形也如临卦之彖曰刚浸而长至于遁
之彖曰浸而长也而不言柔者其义同也至于五阴六
阴乾之位也辨之不早疑盛乃动故上六曰龙战于野
文言曰谓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说卦曰战于乾又
卷十二 第 48a 页 WYG0013-0623a.png
曰言阴阳相薄也噫不防于微而至于著不虞于渐而
至于壮凡如此者圣人之旨微哉乾能薄阴而后一阳
生于坎故谓之劳坎也艮位于丑寅之閒得非万物之
终始乎
    释类
或曰易不可为典要其义安可以类求乎曰经不云乎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其为道也屡迁是故不可为典要
唯变所适者此终乎为道也屡迁之义也初率其辞而
卷十二 第 48b 页 WYG0013-0623b.png
揆其方既有典常云者此终乎为道也不可远之义也
然则圣人之辞既有乎典常则安谓不可以类求乎借
初上之位而谕之近取诸身则上为首而初为足远取
诸物则上为角而初为尾故凡以首以角而取象者未
尝不(缺/)   以足以尾言者未尝不(缺/)
 
                 七八九六
之说若老阴少阴老阳少阳其义不取今据刘牧云天
卷十二 第 49a 页 WYG0013-0623c.png
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盖以天一天三天五为九地二
地四为六得生数之本也然亦未尽七八九六成数之
说尔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成数之本也今
虚其十而不息以象易道变通之不息也夫用十则见
其极数而无变通者也以十则有百百则有千千则有
万万则有亿此乃可穷之数也故虚其十而不用焉然
虚其十而不用是亦有用之本也今言其生成之数者
乃金木水火土之谓也若水生一从天一点至地十是
卷十二 第 49b 页 WYG0013-0623d.png
十数也火生二从地二点至天一是一数也木生三从
天三点至地二之类故曰十亦有用也赵岐注关子明
易所谓互围头者是也
 
 
 
 
 周易义海撮要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