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1a 页 WYG0048-01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函书约存卷三礼部侍郎胡煦撰
原图(太极)
循环太极图
河图之妙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蕴尽归其中其尤妙
者则奇偶回环内外交互之几也圣人察奇偶而辨阴
阳又推本阴阳知其出于太极其妙无过阴阳一交而
万事万物之理已傋先天八卦图天地定位而逆顺往
周易函书约存卷三礼部侍郎胡煦撰
原图(太极)
循环太极图
河图之妙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蕴尽归其中其尤妙
者则奇偶回环内外交互之几也圣人察奇偶而辨阴
阳又推本阴阳知其出于太极其妙无过阴阳一交而
万事万物之理已傋先天八卦图天地定位而逆顺往
卷三 第 1b 页 WYG0048-0110b.png
来则交象也说卦除天地定位句其下相薄通气不相
射皆天地之交象也故有往来之说此图止具阴阳两
象而回旋纠缪莫非交象易首乾坤所交之两象也屯
为序卦之首便曰刚柔始交刚乾也柔坤也既曰始交
则后此之或交于下或交于上或交于中或交多或交
少或半交半不交乌有一卦不从交出乎但知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俱在阴阳方交时俱是用九用六之
机自应知周易全部总是先天
射皆天地之交象也故有往来之说此图止具阴阳两
象而回旋纠缪莫非交象易首乾坤所交之两象也屯
为序卦之首便曰刚柔始交刚乾也柔坤也既曰始交
则后此之或交于下或交于上或交于中或交多或交
少或半交半不交乌有一卦不从交出乎但知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俱在阴阳方交时俱是用九用六之
机自应知周易全部总是先天
卷三 第 2a 页 WYG0048-0110c.png
太极
经文原无太极之说孔子系传乃曰易有太极此非言
图也是为两仪肇生不可思议不可图画从而赞之云
耳太者尊而无上极者极至无加如云两仪肇生之始
先有此至尊无上极至无加之理然后能生此两仪故
先说出有字正从两仪前原无所有就中想像以为确
乎有此理耳正如乾之赞元称为大哉而已然太极虽
然非图而阴阳两象实由此生后此四象八卦化生万
经文原无太极之说孔子系传乃曰易有太极此非言
图也是为两仪肇生不可思议不可图画从而赞之云
耳太者尊而无上极者极至无加如云两仪肇生之始
先有此至尊无上极至无加之理然后能生此两仪故
先说出有字正从两仪前原无所有就中想像以为确
乎有此理耳正如乾之赞元称为大哉而已然太极虽
然非图而阴阳两象实由此生后此四象八卦化生万
卷三 第 2b 页 WYG0048-0110d.png
物者又莫不由阴阳既交而生则阴阳两象即万物之
大原故以纠缪相交之象称为太极孔子所由曰一阴
一阳之谓道又曰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四圣之易俱从
两仪始孔子言蓍之用数亦止从分二起皆谓两仪未
肇难可称说特借两仪之大用言之乾坤两卦实具此
旨故易首乾坤而彖象文言所系莫非乾坤相交之旨
如以乾刚坤柔论便属两仪早已隔过太极一层而伏
羲画图始于两仪总因太极本无形象原不可以拟议
大原故以纠缪相交之象称为太极孔子所由曰一阴
一阳之谓道又曰形而上者谓之道也四圣之易俱从
两仪始孔子言蓍之用数亦止从分二起皆谓两仪未
肇难可称说特借两仪之大用言之乾坤两卦实具此
旨故易首乾坤而彖象文言所系莫非乾坤相交之旨
如以乾刚坤柔论便属两仪早已隔过太极一层而伏
羲画图始于两仪总因太极本无形象原不可以拟议
卷三 第 3a 页 WYG0048-0111a.png
仿像故于卦中补说元字正谓乾坤二卦是诸卦仰资
而为太极者也从前解者止就本卦推求道理绝不知
有相交之义夫乾固言位矣位岂流行不息者所有乎
坤卦而言顺矣无相形之物何从知为顺乎今观首列
乾坤有自本卦而言其各具之理者有自交通而言其
相资之用者如乾言元亨利贞是从源头上活泼泼地
说出来坤添牝马二字则未免滞于象矣此形神之别
也乾言见阳明之象坤言迷幽暗之象也此明昧之别
而为太极者也从前解者止就本卦推求道理绝不知
有相交之义夫乾固言位矣位岂流行不息者所有乎
坤卦而言顺矣无相形之物何从知为顺乎今观首列
乾坤有自本卦而言其各具之理者有自交通而言其
相资之用者如乾言元亨利贞是从源头上活泼泼地
说出来坤添牝马二字则未免滞于象矣此形神之别
也乾言见阳明之象坤言迷幽暗之象也此明昧之别
卷三 第 3b 页 WYG0048-0111b.png
也美利天下主施得主得朋主受此施受之别也元始
亨通利遂贞正与潜见飞跃俱自流行说永贞坚冰含
章括囊俱自收敛镇静说此动静之别也是卦德之不
可强同者也然而乾元一亨必有所利所贞之地所以
谓为六位时乘既已为首又曰无首则群龙之见见于
何地耶品物何以流形性命何以各正万国何以咸宁
则皆由动而归静自无形而之有形皆言乾之交于坤
也周子言阳变者是也若坤之得主以何为主坤之得
亨通利遂贞正与潜见飞跃俱自流行说永贞坚冰含
章括囊俱自收敛镇静说此动静之别也是卦德之不
可强同者也然而乾元一亨必有所利所贞之地所以
谓为六位时乘既已为首又曰无首则群龙之见见于
何地耶品物何以流形性命何以各正万国何以咸宁
则皆由动而归静自无形而之有形皆言乾之交于坤
也周子言阳变者是也若坤之得主以何为主坤之得
卷三 第 4a 页 WYG0048-0111c.png
朋以何为朋顺而承之者何物合而含之者何章何以
谓之类何以亦称龙何以谓之战何为有在中之美何
为有成而犹谓为代也则皆由静而向动自有形而合
诸无形皆言坤之交于乾也周子言阴合者是也乾坤
两相交通循环不巳此即流行不息之机此即絪缊化
醇之妙此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理此即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从出之大原而为周易之太极者也故
周易原文不著太极止以乾坤两象居首古传太极图
谓之类何以亦称龙何以谓之战何为有在中之美何
为有成而犹谓为代也则皆由静而向动自有形而合
诸无形皆言坤之交于乾也周子言阴合者是也乾坤
两相交通循环不巳此即流行不息之机此即絪缊化
醇之妙此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理此即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从出之大原而为周易之太极者也故
周易原文不著太极止以乾坤两象居首古传太极图
卷三 第 4b 页 WYG0048-0111d.png
仅以黑白二象分之岂非以阴阳纠缪之形仿象太极
乎孔子妙契周易故特提太极二字以赞之极之云者
即谓此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极动极生静静极生动
之极也若使太极中未有阴阳亦何凭而指此为动极
之极静极之极阴极之极阳极之极而生出此阴阳两
仪哉极字既无可言阴阳先已无根孔子何复有太极
之说若使极字见得真则太之一字亦当易辨太者尊
辞也阴之方生始于阳极逮其既生不得不奉阳以为
乎孔子妙契周易故特提太极二字以赞之极之云者
即谓此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极动极生静静极生动
之极也若使太极中未有阴阳亦何凭而指此为动极
之极静极之极阴极之极阳极之极而生出此阴阳两
仪哉极字既无可言阴阳先已无根孔子何复有太极
之说若使极字见得真则太之一字亦当易辨太者尊
辞也阴之方生始于阳极逮其既生不得不奉阳以为
卷三 第 5a 页 WYG0048-0112a.png
尊尊之故太之阳之方生始于阴极逮其既生不得不
奉阴以为尊尊之故太之亦犹太初太古太上太素均
指最初无上者言耳亦如高曾祖父称之为太皆言其
最上最尊耳若执此太极以为确然有是阴阳两象先
在其中亦又不可盖无形而有理不可思议不可图画
故谓太极二字是赞其理之包含无尽最尊最上非谓
两仪之上有此图也其在先天图则以切近两仪所虚
之中以象之周子无极一圈盖亦有独契焉
奉阴以为尊尊之故太之亦犹太初太古太上太素均
指最初无上者言耳亦如高曾祖父称之为太皆言其
最上最尊耳若执此太极以为确然有是阴阳两象先
在其中亦又不可盖无形而有理不可思议不可图画
故谓太极二字是赞其理之包含无尽最尊最上非谓
两仪之上有此图也其在先天图则以切近两仪所虚
之中以象之周子无极一圈盖亦有独契焉
卷三 第 5b 页 WYG0048-0112b.png
阴阳生于太极则阴阳必非太极今仍以阴阳两象盘
而屈之称为太极何也图虽具阴阳两象非真有阴阳
也其妙在合而未分故作交互环抱之形以象阴阳之
浑沦融洽迭为生息互相终始耳盖阴阳两象必有所
自生其称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非无据也太极中既
能生阴则必具有阳极之理太极中既能生阳则必具
有阴极之理由其所生溯其所由以能生则太极中必
全具有阴阳之理盖阴阳之妙不到极处不生故遂以
而屈之称为太极何也图虽具阴阳两象非真有阴阳
也其妙在合而未分故作交互环抱之形以象阴阳之
浑沦融洽迭为生息互相终始耳盖阴阳两象必有所
自生其称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非无据也太极中既
能生阴则必具有阳极之理太极中既能生阳则必具
有阴极之理由其所生溯其所由以能生则太极中必
全具有阴阳之理盖阴阳之妙不到极处不生故遂以
卷三 第 6a 页 WYG0048-0112c.png
能生阴阳者命名为极第理可推求而象非实有故作
为如此之形周子所由曰无极而太极也至于无极之
下特设两仪以发根阴根阳之理又于两仪之下特布
五形以备夫四象刚柔之妙则河洛二图之秘胥此焉
具矣何云无极方阳之极也本未始有阴逮于阴生则
不得不指阳之方极时以为无无之为言犹云其始未
尝有阴耳方阴之极也本未始有阳逮于阳生则不得
不指阴之方极以为无无之为言犹云其初未始有阳
为如此之形周子所由曰无极而太极也至于无极之
下特设两仪以发根阴根阳之理又于两仪之下特布
五形以备夫四象刚柔之妙则河洛二图之秘胥此焉
具矣何云无极方阳之极也本未始有阴逮于阴生则
不得不指阳之方极时以为无无之为言犹云其始未
尝有阴耳方阴之极也本未始有阳逮于阳生则不得
不指阴之方极以为无无之为言犹云其初未始有阳
卷三 第 6b 页 WYG0048-0112d.png
耳此即乾元本宜称首到得既亨以后便称为无首是
也夫天地间有生天地之太极此不可思议不可窥测
者也至于生人生物全是流行之太极系传云天地絪
缊万物化醇男女搆精万物化生即此絪缊便是万物
化醇之太极然而所由以絪缊者则固天地也即此搆
精便是万物化生之太极然而所由以搆精者则固男
女也不曰太极絪缊而曰天地絪缊羲图首两仪周易
首乾坤便是此义若使孤阴寡阳何絪缊搆精之有此
也夫天地间有生天地之太极此不可思议不可窥测
者也至于生人生物全是流行之太极系传云天地絪
缊万物化醇男女搆精万物化生即此絪缊便是万物
化醇之太极然而所由以絪缊者则固天地也即此搆
精便是万物化生之太极然而所由以搆精者则固男
女也不曰太极絪缊而曰天地絪缊羲图首两仪周易
首乾坤便是此义若使孤阴寡阳何絪缊搆精之有此
卷三 第 7a 页 WYG0048-0113a.png
图必列阴阳两象虽以显流行交互之理实与河图羲
图周易皆先两仪同一妙义乾坤便是两象交而后有
六十二卦是交为太极而所生之卦即为阴阳然曰天
地絪缊又曰男女搆精非复语也一敦化一川流也就
搆精而论则向上有男女一层就絪缊而论则向上有
天地一层张子曰不有两则无一是也看此图者须观
纠缪环抱合一不分之妙又当知非实有之形然后可
耳但知阴阳相交而方复方姤流转之太极行矣以复
图周易皆先两仪同一妙义乾坤便是两象交而后有
六十二卦是交为太极而所生之卦即为阴阳然曰天
地絪缊又曰男女搆精非复语也一敦化一川流也就
搆精而论则向上有男女一层就絪缊而论则向上有
天地一层张子曰不有两则无一是也看此图者须观
纠缪环抱合一不分之妙又当知非实有之形然后可
耳但知阴阳相交而方复方姤流转之太极行矣以复
卷三 第 7b 页 WYG0048-0113b.png
之初爻本为坤阴乃今交以阳姤之初爻本为乾阳乃
今交以阴观于来复见天地之心当亦晓然于此一阳
爻出自太极从前浑合不分之妙槩可想矣此复姤所
由称小父母也然化而谓之醇何也醇酒之美者此天
地未辟陶铸阴阳苞孕万汇其时天地尚在浑沌万物
胚胎未形安得不如醉如痴乎是此醇字而太极浑涵
之妙描写殆尽及夫天开地辟阴阳肇形而搆精之男
女方资以托始安得不谓乾坤为大父母哉男女者阴
今交以阴观于来复见天地之心当亦晓然于此一阳
爻出自太极从前浑合不分之妙槩可想矣此复姤所
由称小父母也然化而谓之醇何也醇酒之美者此天
地未辟陶铸阴阳苞孕万汇其时天地尚在浑沌万物
胚胎未形安得不如醉如痴乎是此醇字而太极浑涵
之妙描写殆尽及夫天开地辟阴阳肇形而搆精之男
女方资以托始安得不谓乾坤为大父母哉男女者阴
卷三 第 8a 页 WYG0048-0113c.png
阳之谓也到得男女既已成形然后以形育形化化生生
无有穷极所以止谓为化生是则化醇者气交也化生者
形交也损之六三言两而致一之道故系传于此发兹四
语两而致一即絪缊搆精之道阴阳之既交太极之谓也
循环少坎离之义
循环中阴阳内外微盛之象既与先天六卦图同而坎
离所居之位乃有宜外而不外者似不与八卦图合不
知伏羲则仿图书画出先天八卦止欲明天地中之阴
无有穷极所以止谓为化生是则化醇者气交也化生者
形交也损之六三言两而致一之道故系传于此发兹四
语两而致一即絪缊搆精之道阴阳之既交太极之谓也
循环少坎离之义
循环中阴阳内外微盛之象既与先天六卦图同而坎
离所居之位乃有宜外而不外者似不与八卦图合不
知伏羲则仿图书画出先天八卦止欲明天地中之阴
卷三 第 8b 页 WYG0048-0113d.png
阳原有此相依相涵彼此互根之妙虽曰两不相离却
又有阴阳各得之位分一定而不易今当三加成象之
后见升阳之震兑乾降阴之巽艮坤悉与河图奇偶所
得之位分相合而东西两正位当乾坤交接之际适得
此阳分而阴来其中故其象离阴分而阳来其中故其
象坎又与相依互根之理隐隐契合则画图本意全露
于二卦中矣盖缘伏羲所画止欲发明阴阳升降之理
阴阳升降流行原不可画不得已而寄诸卦象则是卦
又有阴阳各得之位分一定而不易今当三加成象之
后见升阳之震兑乾降阴之巽艮坤悉与河图奇偶所
得之位分相合而东西两正位当乾坤交接之际适得
此阳分而阴来其中故其象离阴分而阳来其中故其
象坎又与相依互根之理隐隐契合则画图本意全露
于二卦中矣盖缘伏羲所画止欲发明阴阳升降之理
阴阳升降流行原不可画不得已而寄诸卦象则是卦
卷三 第 9a 页 WYG0048-0114a.png
之有画虽有定象而画图本意则非象可执盖图之上
半截本为乾位图之下半截本为坤位乾之气下降而
交于坤坤之气上行而交于乾莫不经由坎离之位故
谓为天地之际因以坎离为乾坤相交之两象至其阴
阳之多寡微盛则各有分位存焉其一往一来不相混
亦不相碍也特寡不敌众微不敌盛故以为行于其中
非谓坎离泥定阳陷阴丽之形也圣人设卦止有阴阳
太少尚且非形可执坎离亦何形乎总缘不知卦象皆
半截本为乾位图之下半截本为坤位乾之气下降而
交于坤坤之气上行而交于乾莫不经由坎离之位故
谓为天地之际因以坎离为乾坤相交之两象至其阴
阳之多寡微盛则各有分位存焉其一往一来不相混
亦不相碍也特寡不敌众微不敌盛故以为行于其中
非谓坎离泥定阳陷阴丽之形也圣人设卦止有阴阳
太少尚且非形可执坎离亦何形乎总缘不知卦象皆
卷三 第 9b 页 WYG0048-0114b.png
仿象天地间流行往复之气均非实有故不知全部周
易卦爻悉是先天必无一卦一爻可以形拘此图坎离
两象止是阳之分而阴来阴之分而阳来耳如必分别
内外谓与河图八卦不合然则阴阳之在天地间者升
者自升降者自降未闻其相碍也未闻其相让也亦并
未闻孰为内而孰为外也而升者自若降者仍自若也
因伏羲则仿图书画出先天八卦止欲明相依互根之
理故(煦)作循环图止以乾坤两象纠缪其形回环其体
易卦爻悉是先天必无一卦一爻可以形拘此图坎离
两象止是阳之分而阴来阴之分而阳来耳如必分别
内外谓与河图八卦不合然则阴阳之在天地间者升
者自升降者自降未闻其相碍也未闻其相让也亦并
未闻孰为内而孰为外也而升者自若降者仍自若也
因伏羲则仿图书画出先天八卦止欲明相依互根之
理故(煦)作循环图止以乾坤两象纠缪其形回环其体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48-0114c.png
与河图之奇偶纠缪回环相肖遂与卦图所画之先天
八卦无弗肖但不可执象而迷理庶有得耳
今先天八卦拟仿河图及对待求之莫非洛书之九数
后天八卦拟仿洛书及对待取之莫非河图之十数则
体用相须可知矣
又观河图中一九六四皆成十于西北三七二八皆成
十于东南明体中之成数原与生数相倚而居与布散
对待者殊也其不正对而斜交者明与洛书之既用者
八卦无弗肖但不可执象而迷理庶有得耳
今先天八卦拟仿河图及对待求之莫非洛书之九数
后天八卦拟仿洛书及对待取之莫非河图之十数则
体用相须可知矣
又观河图中一九六四皆成十于西北三七二八皆成
十于东南明体中之成数原与生数相倚而居与布散
对待者殊也其不正对而斜交者明与洛书之既用者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48-0114d.png
不同又以见河图之成数原即具有相交之义
循环太极拟河图
一三五七九奇数为阳二四六八十偶数为阴孔子所
由分别天地也河洛二图乃作易之本其始同出伏羲
后人以洛书为作范之具是皆未明二图相倚之妙也
今作循环太极图以释之何尝非一六居下二七居上
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也何尝非一内而六外
三内而八外二内而七外四内而九外也止缘河图中
循环太极拟河图
一三五七九奇数为阳二四六八十偶数为阴孔子所
由分别天地也河洛二图乃作易之本其始同出伏羲
后人以洛书为作范之具是皆未明二图相倚之妙也
今作循环太极图以释之何尝非一六居下二七居上
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也何尝非一内而六外
三内而八外二内而七外四内而九外也止缘河图中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48-0115a.png
奇偶二数比于阴阳原有一气相连之义后人止观其
数而不察相连之故终于实义无当观其奇偶环抱即
阴阳纠缪太极未分之象也其必与洛书相须而出者
体之与用原不可离也故体中有用用中有体不可不
察生体也成用也其生数皆付于成数则即体含用之
象也其成数皆相依生数则即用含体之象也初微者
体之立也极盛而就衰者用之行也河图奇偶皆具此
象故曰体中有用此如太极无体而即含阴阳是也洛
数而不察相连之故终于实义无当观其奇偶环抱即
阴阳纠缪太极未分之象也其必与洛书相须而出者
体之与用原不可离也故体中有用用中有体不可不
察生体也成用也其生数皆付于成数则即体含用之
象也其成数皆相依生数则即用含体之象也初微者
体之立也极盛而就衰者用之行也河图奇偶皆具此
象故曰体中有用此如太极无体而即含阴阳是也洛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48-0115b.png
书既为用数故止于九而缺其十体全而用偏也然书
中之成数皆布散于四方明其既用而已矣
循环太极配洛书
其阳奇之数浑沦于中以次相连阴偶之数分布四隅
为阳所间各不相通阳连而阴辟其分义然也盖健阳
之性自乾元一亨而始回环往复如循连环终无断绝
而阴之为性止以形受阳德一施则开张而纳之及其
生生化化千千万万各不同形故其体分不相联贯未
中之成数皆布散于四方明其既用而已矣
循环太极配洛书
其阳奇之数浑沦于中以次相连阴偶之数分布四隅
为阳所间各不相通阳连而阴辟其分义然也盖健阳
之性自乾元一亨而始回环往复如循连环终无断绝
而阴之为性止以形受阳德一施则开张而纳之及其
生生化化千千万万各不同形故其体分不相联贯未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48-0116a.png
能如阳体之浑合无间此循环图中阴阳各居原不相
混之义也文王拆大圆作易其阳画必连阴画必断即
由洛书中阳合阴分之义而起伏羲则河洛以画先天
其横图方图率以气用者居内以形用者居外皆洛书
之妙也风雷以气用山泽以形用水火半气半形之用
万物之有体者莫不形外而气内皆此之故其循环太
极一图据形而论固与洛书绝不相同乃今以为原本
洛书何也阳东阴西阳南阴北天地不易之定分也洛
混之义也文王拆大圆作易其阳画必连阴画必断即
由洛书中阳合阴分之义而起伏羲则河洛以画先天
其横图方图率以气用者居内以形用者居外皆洛书
之妙也风雷以气用山泽以形用水火半气半形之用
万物之有体者莫不形外而气内皆此之故其循环太
极一图据形而论固与洛书绝不相同乃今以为原本
洛书何也阳东阴西阳南阴北天地不易之定分也洛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48-0116b.png
书既为用数天地之用原无间断故循环不息之义存
焉观说卦帝出乎震可知矣阳位居左自左而迁则必
向右所以谓为天道左旋左旋云者谓自左而旋非向
左而旋也今洛书中奇阳初起之数自一北而趋三东
非左旋乎至于七九易位此正与河图合德与循环太
极图合旨不可不察盖七之为数在河图中本为极盛
之阳数其在河图阳数既盛则趋右而下降降阴性也
右阴位也阴道尚逆故盛阳至此将复就衰亦随阴下
焉观说卦帝出乎震可知矣阳位居左自左而迁则必
向右所以谓为天道左旋左旋云者谓自左而旋非向
左而旋也今洛书中奇阳初起之数自一北而趋三东
非左旋乎至于七九易位此正与河图合德与循环太
极图合旨不可不察盖七之为数在河图中本为极盛
之阳数其在河图阳数既盛则趋右而下降降阴性也
右阴位也阴道尚逆故盛阳至此将复就衰亦随阴下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48-0117a.png
趋而从逆此七九之数既盛而就衰则不能自主所由
从阴趋下而逆因各易其位非复从前之顺矣卦至上
爻阴阳皆不能自主即由洛书起也然阳德既盛必怀
初微之阴故七九之数亦含初阴之二数于中仍与河
图同旨此即循环图中阳德既盛必趋而逆降与二四
之阴居右而逆行者同也阴本居右自右而迁则必向
左所以谓为地道右转右转云者谓自右而转非向右
而转也左旋者既为升则右转者自为降左旋者既为
从阴趋下而逆因各易其位非复从前之顺矣卦至上
爻阴阳皆不能自主即由洛书起也然阳德既盛必怀
初微之阴故七九之数亦含初阴之二数于中仍与河
图同旨此即循环图中阳德既盛必趋而逆降与二四
之阴居右而逆行者同也阴本居右自右而迁则必向
左所以谓为地道右转右转云者谓自右而转非向右
而转也左旋者既为升则右转者自为降左旋者既为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48-0117b.png
顺则右转者自为逆矣此阴阳升降顺逆之定例也天
地之气止有升降特以阴阳分左右耳今洛书中偶阴
初起之数自二南而走四西非右转乎至六八易位此
正与河图合德与循环太极同义不可不察盖六之为
数在河图中本为极盛之阴数其在河图阴数既盛则
趋左而上升升阳性也左阳位也阳道尚顺故盛阴至
此将复就衰亦随阳上趋而从顺此六八之数既盛而
就衰则不能自主所由从阳趋上而顺因各易其位非
地之气止有升降特以阴阳分左右耳今洛书中偶阴
初起之数自二南而走四西非右转乎至六八易位此
正与河图合德与循环太极同义不可不察盖六之为
数在河图中本为极盛之阴数其在河图阴数既盛则
趋左而上升升阳性也左阳位也阳道尚顺故盛阴至
此将复就衰亦随阳上趋而从顺此六八之数既盛而
就衰则不能自主所由从阳趋上而顺因各易其位非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48-0117c.png
复从前之逆矣然阴德既盛必怀初生之微阳故六八
之数亦合初阳之一数于中仍与河图同旨此即循环
图中阴德既盛必趋而顺升与一三之阳居左而顺升
者同也先儒知七九易位之说哓哓不休至六八易位
之故则未有言者非知洛书者也然必至于极盛乃始
变易其性而盛阳又复含阴于中盛阴又复含阳于中
者此正阴阳循环不息生生不已之妙故予作循环图
以拟之今观生人之道男子二八而真精通女子二七
之数亦合初阳之一数于中仍与河图同旨此即循环
图中阴德既盛必趋而顺升与一三之阳居左而顺升
者同也先儒知七九易位之说哓哓不休至六八易位
之故则未有言者非知洛书者也然必至于极盛乃始
变易其性而盛阳又复含阴于中盛阴又复含阳于中
者此正阴阳循环不息生生不已之妙故予作循环图
以拟之今观生人之道男子二八而真精通女子二七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48-0117d.png
而天癸降至于此时阴阳始盛始可婚配始含生育未
有阴阳不盛便可相从而含生育者也河图如是洛书
如是先天四图亦复如是故予循环太极一图殆原本
六图者也
阴阳之义彼此互根原不相离故其为用亦相须而见
阴不得阳则蠢而不灵无以成生化之功阳不得阴则
其性发越飘然散逸无以定万物之命而立万物之体
故其为用必阳内而阴外阳不散逸始有以正万物之
有阴阳不盛便可相从而含生育者也河图如是洛书
如是先天四图亦复如是故予循环太极一图殆原本
六图者也
阴阳之义彼此互根原不相离故其为用亦相须而见
阴不得阳则蠢而不灵无以成生化之功阳不得阴则
其性发越飘然散逸无以定万物之命而立万物之体
故其为用必阳内而阴外阳不散逸始有以正万物之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48-0118a.png
性命而俾之保合也洛书者天地之用数也其在系词
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皆言用也参伍者十五也十五
者九六之合也九老阳六老阴也阴阳既合而大用以
行故以九六为天地之用特九六之合参差不齐故系
词既以为变而又以为错综今观洛书纵之横之何非
参伍何非九六之合如东三奇内矣而四八之阴合之
于外非一错综非一九六乎然阳内而阴外矣南九奇
内矣而二四之阴合之于外非一错综非一九六乎然
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皆言用也参伍者十五也十五
者九六之合也九老阳六老阴也阴阳既合而大用以
行故以九六为天地之用特九六之合参差不齐故系
词既以为变而又以为错综今观洛书纵之横之何非
参伍何非九六之合如东三奇内矣而四八之阴合之
于外非一错综非一九六乎然阳内而阴外矣南九奇
内矣而二四之阴合之于外非一错综非一九六乎然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48-0118b.png
阳内而阴外矣以至东西上下错综斜交莫不皆然盖
天然之用凡阳皆下交于阴中故也伏羲本之以画卦
故横图方图皆气内而形外罔非洛书之义(煦)之循环
太极图阴阳纠缪两不相离亦罔非洛书之义也
如以对待之象合诸横图之数上下左右以及四隅莫
非九数九者奇而又奇是老阳动变之数因此图全属
流行之气活泼之体故也易之阳爻称九实由此出天
地间气化运行周流不息莫非真阳布濩若阴则但以
天然之用凡阳皆下交于阴中故也伏羲本之以画卦
故横图方图皆气内而形外罔非洛书之义(煦)之循环
太极图阴阳纠缪两不相离亦罔非洛书之义也
如以对待之象合诸横图之数上下左右以及四隅莫
非九数九者奇而又奇是老阳动变之数因此图全属
流行之气活泼之体故也易之阳爻称九实由此出天
地间气化运行周流不息莫非真阳布濩若阴则但以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48-0118c.png
六虚之位翕而受之听盛衰进退于真阳所以有得朋
得主之说随之一卦亦具有元亨利贞阴不可以为首
凡皆此图之蕴含者也
循环太极拟八卦
先天图阳之初生始于震至乾而盛至艮而终其始于
震者是大明之始西南得朋也其终于艮者是大明之
终东北丧朋也及观说卦帝出乎震一段先儒以为发
明后天八卦其曰出震成艮仍是震始艮终可知文王
得主之说随之一卦亦具有元亨利贞阴不可以为首
凡皆此图之蕴含者也
循环太极拟八卦
先天图阳之初生始于震至乾而盛至艮而终其始于
震者是大明之始西南得朋也其终于艮者是大明之
终东北丧朋也及观说卦帝出乎震一段先儒以为发
明后天八卦其曰出震成艮仍是震始艮终可知文王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48-0118d.png
后天与伏羲先天均在阳气之发舒上留心均为流行
不息断可知矣后天一图尚属流行不息今执先天图
为对待不移可乎
先天一图凡阴阳互异者皆各相对比其象而较之皆
各有一乾一坤之交所以谓为先天全在交结而不可
解处立之象也其绝不相交者则为乾之三阳处上坤
之三阴处下故孔子遂特标天地定位一语明知天地
之气升降流行化生万物皆属乾坤之交而位上位下
不息断可知矣后天一图尚属流行不息今执先天图
为对待不移可乎
先天一图凡阴阳互异者皆各相对比其象而较之皆
各有一乾一坤之交所以谓为先天全在交结而不可
解处立之象也其绝不相交者则为乾之三阳处上坤
之三阴处下故孔子遂特标天地定位一语明知天地
之气升降流行化生万物皆属乾坤之交而位上位下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48-0119a.png
之体仍然确不可易先儒目为对待又以为发明先天
是矣顾六子之体生于乾坤之交今自乾坤而外凡相
对之二象莫非三阴三阳三阴坤三阳乾也特有交初
交中交末之异故遂岐为六象因此六象俱出乾坤之
交故于节首特标天地定位一语言其位之定者所以
正其体别其象之六者所以喻其交明其用也天下之
理不有两则无一不有对待安识流行如水合水犹然是
水如火合火犹然是火非两故也两则必有合散两则必
是矣顾六子之体生于乾坤之交今自乾坤而外凡相
对之二象莫非三阴三阳三阴坤三阳乾也特有交初
交中交末之异故遂岐为六象因此六象俱出乾坤之
交故于节首特标天地定位一语言其位之定者所以
正其体别其象之六者所以喻其交明其用也天下之
理不有两则无一不有对待安识流行如水合水犹然是
水如火合火犹然是火非两故也两则必有合散两则必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48-0119b.png
有往来其间流通之妙全要从对待中精察出来即如定
位之说亦是两两相形处乃始见得耳今直以为定位云
者正要人从六子相交之处分别出所由相交之两象以
见先天八卦图止有乾坤之交更无所谓六象也其下曰
山泽通气非流行而气能通乎雷风相薄非流行而能相
薄乎水火不相射但使水火各居如秦之与越亦安得有
相射不相射之可言是通字相字之妙皆从流行见得而
所以流行其中者不越乾坤二象故于节首直云天地定
位之说亦是两两相形处乃始见得耳今直以为定位云
者正要人从六子相交之处分别出所由相交之两象以
见先天八卦图止有乾坤之交更无所谓六象也其下曰
山泽通气非流行而气能通乎雷风相薄非流行而能相
薄乎水火不相射但使水火各居如秦之与越亦安得有
相射不相射之可言是通字相字之妙皆从流行见得而
所以流行其中者不越乾坤二象故于节首直云天地定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48-0119c.png
位诚以六子所有之阴阳虽出天地既然在流行中则
遂不复名为天地而直谓为阴阳云耳后儒对待之说
不过将此八者认作有形有体之卦而未尝钳拢八卦
观其循环不已之机则非伏羲画图之心矣
由位上之天而下视之天根之生自下而来上故为逆
来天阳之施自上而往下故为顺往由位下之地而上
视之月窟之生自上而来下故为逆来地阴之生自下
而往上故为顺往皆图中之时位合当如此从前不知
遂不复名为天地而直谓为阴阳云耳后儒对待之说
不过将此八者认作有形有体之卦而未尝钳拢八卦
观其循环不已之机则非伏羲画图之心矣
由位上之天而下视之天根之生自下而来上故为逆
来天阳之施自上而往下故为顺往由位下之地而上
视之月窟之生自上而来下故为逆来地阴之生自下
而往上故为顺往皆图中之时位合当如此从前不知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48-0119d.png
其为说图但向时候之迁转留心谓往为已往如今日
追寻昨日明白而易见故以为顺来为将来如今日逆
计将来幽隐而难知故以为逆不惟非来往之义并非
逆顺之义岂知往来逆顺俱本天地定位说皆是发挥
图中之蕴至下逆数之说原因圣人作易本旨全是要
人从四象两仪未起之前追寻到太极里面而初之难
知来之难察实非知解测识所能故谓为逆数也夫往
来逆顺固论图中之位非论时也图中之位既明时之
追寻昨日明白而易见故以为顺来为将来如今日逆
计将来幽隐而难知故以为逆不惟非来往之义并非
逆顺之义岂知往来逆顺俱本天地定位说皆是发挥
图中之蕴至下逆数之说原因圣人作易本旨全是要
人从四象两仪未起之前追寻到太极里面而初之难
知来之难察实非知解测识所能故谓为逆数也夫往
来逆顺固论图中之位非论时也图中之位既明时之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48-0120a.png
义自在其中今试有人于此其必以返而归者之为来
以前进者为往以由来之地为来以所欲至者为往无
疑矣今谓巳走过去者为往前往而进者为来是立于
此而不动任彼之向我而来非易旨也
循环太极拟卦象
此亦循环太极图而圣人立卦定爻之法不出于此盖
天下万事万物无出时位二者位者体之一定时则有
迁转不息位之一定坤也迁转不息乾也乾阳坤阴乾
以前进者为往以由来之地为来以所欲至者为往无
疑矣今谓巳走过去者为往前往而进者为来是立于
此而不动任彼之向我而来非易旨也
循环太极拟卦象
此亦循环太极图而圣人立卦定爻之法不出于此盖
天下万事万物无出时位二者位者体之一定时则有
迁转不息位之一定坤也迁转不息乾也乾阳坤阴乾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48-0120b.png
坤交而阴阳会故纠缪其形以象之语其定体其位三
等止矣语其流转其时三候止矣时出于健行不息之
乾位定于镇静不移之坤二用相交斯有化生人物得
之性命由以各正均无能离此三等三候者也今于此
图就其来于内者三分之有初中末有上中下又就其
往于外者三分之亦有初中末有上中下就其始于内
终于外者观之而极盛者必在其中又就内外两者合
而观之亦必有非内非外之一境又就前后两者合而
等止矣语其流转其时三候止矣时出于健行不息之
乾位定于镇静不移之坤二用相交斯有化生人物得
之性命由以各正均无能离此三等三候者也今于此
图就其来于内者三分之有初中末有上中下又就其
往于外者三分之亦有初中末有上中下就其始于内
终于外者观之而极盛者必在其中又就内外两者合
而观之亦必有非内非外之一境又就前后两者合而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48-0120c.png
观之亦必有不前不后之一候由是推之凡事物可对
举者莫不有在中之一象存焉是万事万物必未有踰
三等三候者也故圣人立卦亦遂定为三爻
三之为字一与二合者也合则非一亦非二故以为三
而在中之妙可想矣三之为义一阴一阳之合也合则
既取其阴又取其阳而在中之妙可想矣张子曰不有
两则无一又曰一故神两故化两者一之神一者两之
化是皆一阴一阳合而成三之妙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举者莫不有在中之一象存焉是万事万物必未有踰
三等三候者也故圣人立卦亦遂定为三爻
三之为字一与二合者也合则非一亦非二故以为三
而在中之妙可想矣三之为义一阴一阳之合也合则
既取其阴又取其阳而在中之妙可想矣张子曰不有
两则无一又曰一故神两故化两者一之神一者两之
化是皆一阴一阳合而成三之妙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48-0120d.png
男女搆精万物化生是皆一阴一阳合而成三之妙逮
于阴阳既交而无穷之化育非数所能纪者胥由此出
故老子直以为三生万物至四五以下不与焉循环太
极图亦止阴阳两象而上下左右分别观之遂莫不具
有一卦三爻重卦六爻之义六者三之重也总缘阴阳
不能孤立故重之以象阴阳之既偶然六而偶矣疑若
非三而三极之理寓焉三其极矣疑若无两而又各得
一阴一阳故知天下之物必无能踰此阴阳必无有不
于阴阳既交而无穷之化育非数所能纪者胥由此出
故老子直以为三生万物至四五以下不与焉循环太
极图亦止阴阳两象而上下左右分别观之遂莫不具
有一卦三爻重卦六爻之义六者三之重也总缘阴阳
不能孤立故重之以象阴阳之既偶然六而偶矣疑若
非三而三极之理寓焉三其极矣疑若无两而又各得
一阴一阳故知天下之物必无能踰此阴阳必无有不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48-0121a.png
生于阴阳既合之后者卦立三爻重而为六职是故也
王宏撰曰用九用天之生数也用六用地之生数也天
之生数三故乾元参天地之生数二故坤元两地天之
生数三成数二是天之自为参两也地之生数二成数
三是地之自为参两也天之生数三成数二而地之生
数二成数三是天地之共为参两也生数属阳故其数
天多于地成数属阴故其数地多于天皆出于自然也
邱氏曰三奇为乾则三其参天之数而为九是为老阳
王宏撰曰用九用天之生数也用六用地之生数也天
之生数三故乾元参天地之生数二故坤元两地天之
生数三成数二是天之自为参两也地之生数二成数
三是地之自为参两也天之生数三成数二而地之生
数二成数三是天地之共为参两也生数属阳故其数
天多于地成数属阴故其数地多于天皆出于自然也
邱氏曰三奇为乾则三其参天之数而为九是为老阳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48-0121b.png
三偶为坤则三其两地之数而为六是为老阴二奇一
偶为巽离兑则二参一两而为八是为少阴二偶一奇
为震坎艮则二两一参而为七是为少阳因七八九六
之数以定阴阳老少之画此立卦生爻之法也
一说三奇三偶共九画即是参天二奇二偶共六画即
是两地六固分九之参而得其二奇者也九固得六之
两而增其半偶者也阳饶阴乏之义也
六位
偶为巽离兑则二参一两而为八是为少阴二偶一奇
为震坎艮则二两一参而为七是为少阳因七八九六
之数以定阴阳老少之画此立卦生爻之法也
一说三奇三偶共九画即是参天二奇二偶共六画即
是两地六固分九之参而得其二奇者也九固得六之
两而增其半偶者也阳饶阴乏之义也
六位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48-0121c.png
时为无形之气所经位为有象之形所定彖曰六位时
成六位者六虚之位是坤之有也自初而中而末乾道
所历变化无穷而万事万物随其大小偏全莫不具此
三候然有内必有外所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特坤不能以自主必待得主而始成其利故遂以为六
虚若以位论止是上中下若以一索再索而论止是六
子乃自来解易者直将大明节解作圣人所以未达此
旨其曰六位又曰时成者位非时无以显其位时非位
成六位者六虚之位是坤之有也自初而中而末乾道
所历变化无穷而万事万物随其大小偏全莫不具此
三候然有内必有外所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特坤不能以自主必待得主而始成其利故遂以为六
虚若以位论止是上中下若以一索再索而论止是六
子乃自来解易者直将大明节解作圣人所以未达此
旨其曰六位又曰时成者位非时无以显其位时非位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48-0121d.png
无以徵其时此即阴阳两不相离之义周公设立爻词
莫不兼时位二者以考正之舍阴阳而论易不知其两
安知其参
数之始也肇于图书而文明由兹以起然当伏羲时民
风朴茂其时未有金钱至于粟帛相易非有尺度权衡
大约皆以意揣度其多寡耳今约时而为三候约位而
为三等其槩也曾闻蒙古入市不挟星戥但视其物价
所值酌其金银多寡用以相易此亦犹存古之道欤逮
莫不兼时位二者以考正之舍阴阳而论易不知其两
安知其参
数之始也肇于图书而文明由兹以起然当伏羲时民
风朴茂其时未有金钱至于粟帛相易非有尺度权衡
大约皆以意揣度其多寡耳今约时而为三候约位而
为三等其槩也曾闻蒙古入市不挟星戥但视其物价
所值酌其金银多寡用以相易此亦犹存古之道欤逮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48-0122a.png
于图书既肇圣人别其生成辨其奇偶较其多寡从而
积之从而因之而无穷之事物始由以纪则数之不可
巳也明矣
三画
子云太玄起于三数与周易卦立三爻相似乃施之于
用则无当考之于占则无验何欤易卦之三画是一与
二之所生阴与阳之所合参与两之所会也其先皆由
太极两仪而出三而重之则两地之义存焉是参不独
积之从而因之而无穷之事物始由以纪则数之不可
巳也明矣
三画
子云太玄起于三数与周易卦立三爻相似乃施之于
用则无当考之于占则无验何欤易卦之三画是一与
二之所生阴与阳之所合参与两之所会也其先皆由
太极两仪而出三而重之则两地之义存焉是参不独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48-0122b.png
参也彼所谓三三数而已故虽经之以三纪之以九行
于二十七衍为八十一止是纯阳之流衍动而不止全
无驻足托迹之地全不解六位时成之妙是为有阳无
阴何自而有化生夫周易六十四卦必至六加始成六
爻乃彼之立法自一至八十一才五加耳是所加之数
又属纯阳亦并不知六加成卦之妙周易立卦节节次
次不离阴阳天下无二道周易之外安容复有周易易
冒天下之道周易之外安容复有道理夫三为一二之
于二十七衍为八十一止是纯阳之流衍动而不止全
无驻足托迹之地全不解六位时成之妙是为有阳无
阴何自而有化生夫周易六十四卦必至六加始成六
爻乃彼之立法自一至八十一才五加耳是所加之数
又属纯阳亦并不知六加成卦之妙周易立卦节节次
次不离阴阳天下无二道周易之外安容复有周易易
冒天下之道周易之外安容复有道理夫三为一二之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48-0122c.png
所合则是三之巳具此阴阳也然三画之卦可以立天
下之象而不可以定天下之占为有体而无用也故必
重至六画然后内外分体用具焉内三则阳之奇数重
三则阴之偶数也劈六之偶数而两分之则两奇藏于
其中劈六之偶数而三分之而三极亦各有阴阳是三
分之则各得其二二分之则各得其三即此重卦之妙
凡皆阴阳两不相离所以谓为参天两地若子云之数
总之固奇分之亦奇是有内而无外有体而无用孤立
下之象而不可以定天下之占为有体而无用也故必
重至六画然后内外分体用具焉内三则阳之奇数重
三则阴之偶数也劈六之偶数而两分之则两奇藏于
其中劈六之偶数而三分之而三极亦各有阴阳是三
分之则各得其二二分之则各得其三即此重卦之妙
凡皆阴阳两不相离所以谓为参天两地若子云之数
总之固奇分之亦奇是有内而无外有体而无用孤立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48-0122d.png
而无对待者也既无配合安有化生亦大远于周易之
旨矣
连山归藏虽与周易异名要皆不离伏羲大圆图开为
六十四卦三易所蓍虽不尽传莫非身心性命之旨观
系传所云开而当名辨物又曰因贰以济民行又曰穷
理尽性以至于命则连山归藏先周易而开图其当名
辨物自应与周易同旨故虽序次微有不同称名亦或
偶异其于伏羲之图则均不能外也子云独违伏羲别
旨矣
连山归藏虽与周易异名要皆不离伏羲大圆图开为
六十四卦三易所蓍虽不尽传莫非身心性命之旨观
系传所云开而当名辨物又曰因贰以济民行又曰穷
理尽性以至于命则连山归藏先周易而开图其当名
辨物自应与周易同旨故虽序次微有不同称名亦或
偶异其于伏羲之图则均不能外也子云独违伏羲别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48-0123a.png
立法度亦异于伏羲矣夫三画之设三极之道也天上
地下而人处其中则人者天地之理气合以成其形性
者也人既戴天履地而又合天地以成其形性则欲明
生人之道安得不兼三极而立之象乎特天有阴阳地
有阴阳人亦具此阴阳有阴有阳斯二之矣所由不可
以不重夫三极之中犹尚不可以孤立又必重至六画
试以三画之两象论固有阴阳相偶之义乃自三极之
必兼两而论亦莫非阴阳相偶之义也(煦)之循环图亦
地下而人处其中则人者天地之理气合以成其形性
者也人既戴天履地而又合天地以成其形性则欲明
生人之道安得不兼三极而立之象乎特天有阴阳地
有阴阳人亦具此阴阳有阴有阳斯二之矣所由不可
以不重夫三极之中犹尚不可以孤立又必重至六画
试以三画之两象论固有阴阳相偶之义乃自三极之
必兼两而论亦莫非阴阳相偶之义也(煦)之循环图亦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48-0123b.png
止阴阳两象截为八段内外三分之遂成八卦此皆阴
阳相交之妙若于左右上下终始内外三分而论而卦
立三爻之义遂无不全具其中若子云之太玄安知万
物不离阴阳三生万物之旨哉
以钱代蓍
后世用钱代蓍以凡物莫不具有阴阳之义钱有背面
则阴阳也背无而面有则背阳而面阴也不论面而论
背周易贵阳也其钱用三参天之义贵阳也三之用行
阳相交之妙若于左右上下终始内外三分而论而卦
立三爻之义遂无不全具其中若子云之太玄安知万
物不离阴阳三生万物之旨哉
以钱代蓍
后世用钱代蓍以凡物莫不具有阴阳之义钱有背面
则阴阳也背无而面有则背阳而面阴也不论面而论
背周易贵阳也其钱用三参天之义贵阳也三之用行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48-0123c.png
则阴阳分四象列与蓍数同也既与阴阳合德又与蓍
数同机其能代蓍而成卦宜矣察阴阳之妙契审太少
之精微非独钱可代也凡物而具阴阳太少之机皆可
占矣邵子闻声而占见色而占又或推求物数又或通
诸积时胥此道也南蒯之占也曰枚筮是固不以蓍筮
而以子筮矣后世紫姑卜结羊肠以及骨卜镜听听谶
之类苟有诚然之心皆如动乎四体而各有奇验总不
越阴阳二义而已得其旨而充其类亦奚所拘乎
数同机其能代蓍而成卦宜矣察阴阳之妙契审太少
之精微非独钱可代也凡物而具阴阳太少之机皆可
占矣邵子闻声而占见色而占又或推求物数又或通
诸积时胥此道也南蒯之占也曰枚筮是固不以蓍筮
而以子筮矣后世紫姑卜结羊肠以及骨卜镜听听谶
之类苟有诚然之心皆如动乎四体而各有奇验总不
越阴阳二义而已得其旨而充其类亦奚所拘乎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48-0123d.png
六卦图除坎离
以六十卦分主一岁而除坎离震兑此汉儒之说除后
天之四正也然而流行之气悉论先天今考八卦图唯
坎居右方而离震兑俱居于左若以乾坤分主冬夏二
至前以复姤分主冬夏二至后则冬至后减去震离兑
止得二十九卦夏至后独减去坎乃得三十一卦所配
不均不免参差之弊唯参同契云以乾坤为鼎器以坎
离为药物药物谓日月也其馀六十卦分配一月每日
以六十卦分主一岁而除坎离震兑此汉儒之说除后
天之四正也然而流行之气悉论先天今考八卦图唯
坎居右方而离震兑俱居于左若以乾坤分主冬夏二
至前以复姤分主冬夏二至后则冬至后减去震离兑
止得二十九卦夏至后独减去坎乃得三十一卦所配
不均不免参差之弊唯参同契云以乾坤为鼎器以坎
离为药物药物谓日月也其馀六十卦分配一月每日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48-0124a.png
两卦以为行火合符之用此说是也盖乾坤坎离先天
四正也后天无大图先天有大图既取三百六十爻分
配三百六十日故取先天大图除先天之四正为当又
况乾坤为诸卦之父母凡阳之行于卦中皆用九之乾
阴之行于卦中皆用六之坤正其位不主其事而气化
所至未尝不流行于诸卦所由不下同六子与日时分
配也亦如后天图乾坤退居于西北西南是也坎离二
象在地为水火在天为日月易曰阴阳之义配日月故
四正也后天无大图先天有大图既取三百六十爻分
配三百六十日故取先天大图除先天之四正为当又
况乾坤为诸卦之父母凡阳之行于卦中皆用九之乾
阴之行于卦中皆用六之坤正其位不主其事而气化
所至未尝不流行于诸卦所由不下同六子与日时分
配也亦如后天图乾坤退居于西北西南是也坎离二
象在地为水火在天为日月易曰阴阳之义配日月故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48-0124b.png
凡往来交错历四时而成岁功全凭日月转移乌可限
之以位谓过此遂无复有坎离之用哉又坎离者乾坤
之中交也故坎曰中满犹云坤而中满也离曰中虚犹
云乾而中虚也坤而中满则仍是含胎之坤后此无穷
妙用皆由坎中一阳发生而出故坎离之退处无为仍
是乾坤之退处无为而已
循环图作内外六分分之则十二辟卦在其中矣如以
十二卦分配十二月则当以五日为一候尽此五日而
之以位谓过此遂无复有坎离之用哉又坎离者乾坤
之中交也故坎曰中满犹云坤而中满也离曰中虚犹
云乾而中虚也坤而中满则仍是含胎之坤后此无穷
妙用皆由坎中一阳发生而出故坎离之退处无为仍
是乾坤之退处无为而已
循环图作内外六分分之则十二辟卦在其中矣如以
十二卦分配十二月则当以五日为一候尽此五日而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48-0124c.png
始及六二又尽此五日而始及六三其外三候亦如之
复尽而始及于临则为大寒十二月中矣
循环图拟天根
三十六宫
三十六宫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
总数合而计之共成三十六也若将河图之数除一之
不可自乘者存之以象太极自二至十各以本数乘之
共得三百八十四则六十四卦之爻数亦莫非三十六
复尽而始及于临则为大寒十二月中矣
循环图拟天根
三十六宫
三十六宫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
总数合而计之共成三十六也若将河图之数除一之
不可自乘者存之以象太极自二至十各以本数乘之
共得三百八十四则六十四卦之爻数亦莫非三十六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48-0124d.png
宫自具之数又乾坤之画九三男之画十五三女之画
十二其数亦三十六又上经三十卦反对之卦二十四
合之为十二不反对之卦六并之得十八数下经三十
四卦反对之卦三十二合之为十六不反对之卦二并
之亦得十八数是合上下经亦三十六卦故谓三十六
宫为举卦爻之全数而言
一贯
一贯之一虽曰心思想不及语言说不到然既特标其
十二其数亦三十六又上经三十卦反对之卦二十四
合之为十二不反对之卦六并之得十八数下经三十
四卦反对之卦三十二合之为十六不反对之卦二并
之亦得十八数是合上下经亦三十六卦故谓三十六
宫为举卦爻之全数而言
一贯
一贯之一虽曰心思想不及语言说不到然既特标其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48-0125a.png
旨仍须考證孔子之言其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学
此一也朝闻道道即一也不踰矩矩即一也颜子所好
之学好此一程子令人寻孔颜乐处寻此一也子贡曰
性与天道不可得闻者此一颜渊喟然章朱子注云无
穷尽无方体皆此一也大学明明德注虚灵不昧以具
众理而应万事莫非此一也凡物取诸实则有尽取诸
虚则无尽滞则有方体灵则无方体有一理不具则有
穷尽矣有一事不可应则滞于方所而不能应万事矣
此一也朝闻道道即一也不踰矩矩即一也颜子所好
之学好此一程子令人寻孔颜乐处寻此一也子贡曰
性与天道不可得闻者此一颜渊喟然章朱子注云无
穷尽无方体皆此一也大学明明德注虚灵不昧以具
众理而应万事莫非此一也凡物取诸实则有尽取诸
虚则无尽滞则有方体灵则无方体有一理不具则有
穷尽矣有一事不可应则滞于方所而不能应万事矣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48-0125b.png
又当知由虚故灵由灵故虚二字原不相离故以不昧
二字总其义而括之程子谓曾点漆雕开巳见大意盖
开止见得无穷尽所以有未能信一语点止见得无方
体故春风浴咏便与用世者迥别而出之与处均非所
拘矣开见其虚点见其灵故程子以为大意此程子实
见圣道而有以会一之原也中庸之中虚也中庸之和
灵也诚则贯乎中和之间是率性之真所由以虚而能
灵者也其言诚明亦谓此也诚所以虚明所以灵也孟
二字总其义而括之程子谓曾点漆雕开巳见大意盖
开止见得无穷尽所以有未能信一语点止见得无方
体故春风浴咏便与用世者迥别而出之与处均非所
拘矣开见其虚点见其灵故程子以为大意此程子实
见圣道而有以会一之原也中庸之中虚也中庸之和
灵也诚则贯乎中和之间是率性之真所由以虚而能
灵者也其言诚明亦谓此也诚所以虚明所以灵也孟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48-0125c.png
子万物皆备于我亦是会万物之大原而归一有以见
一中之包涵该括者如是其全备而无缺也与子贡所
云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相似皆指一中之蕴蓄言也故
一之为言兼上下会古今联物我统内外是无可分别
之名所以谓之为贯圣人之道尽在易象春秋易象则
大本大用全具无遗天人合一之道尽在其中春秋全
显大用天人感应之机尽在其中读易而不达天人浑
一之道读春秋而不达天人感应之机乌识一贯之道
一中之包涵该括者如是其全备而无缺也与子贡所
云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相似皆指一中之蕴蓄言也故
一之为言兼上下会古今联物我统内外是无可分别
之名所以谓之为贯圣人之道尽在易象春秋易象则
大本大用全具无遗天人合一之道尽在其中春秋全
显大用天人感应之机尽在其中读易而不达天人浑
一之道读春秋而不达天人感应之机乌识一贯之道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48-0125d.png
哉彼子静与阳明皆学圣道之人特不免语病耳若当
孔子时谁非门墙中人正道固所当明学者亦不易得
但当存其至是去其太甚可耳谁云此然而彼否耶
明儒有云悟得一在二中又有云阴阳即是太极然仔
细检点得来正落第二层止说得流行之太极伏羲先
天四图有画不出者则两仪未起之先是也文周之易
有说不出者则初之来处用九之无首是也夫两仪必
有所由起初必有所由来用必有所由肇今但从二说
孔子时谁非门墙中人正道固所当明学者亦不易得
但当存其至是去其太甚可耳谁云此然而彼否耶
明儒有云悟得一在二中又有云阴阳即是太极然仔
细检点得来正落第二层止说得流行之太极伏羲先
天四图有画不出者则两仪未起之先是也文周之易
有说不出者则初之来处用九之无首是也夫两仪必
有所由起初必有所由来用必有所由肇今但从二说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48-0126a.png
起则二之来处先巳茫然谓二能自始乎遂足为不匮
之原不竭之府乎既有二名无统之者无御之者不相
争乎不相胜乎吾诚不知孔子一以贯之为一之事乎
为非一之事乎张子虽曰不有两则无一皆是说流行
太极中事是说阴阳方交之时断不可说敦化之太极
子贡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子思之中庸乃于性天道之
故凿凿言之且标出中和之旨且发露诚明之秘子思
其大贤欤明之见于周易者如大明终始得朋丧朋先
之原不竭之府乎既有二名无统之者无御之者不相
争乎不相胜乎吾诚不知孔子一以贯之为一之事乎
为非一之事乎张子虽曰不有两则无一皆是说流行
太极中事是说阴阳方交之时断不可说敦化之太极
子贡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子思之中庸乃于性天道之
故凿凿言之且标出中和之旨且发露诚明之秘子思
其大贤欤明之见于周易者如大明终始得朋丧朋先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48-0126b.png
庚后庚皆是也其馀彖象系说言明言见不一而足皆
此明也是阳德之大用而不掩者也回赐之一贯皆此
明之融会而贯通也顾诚犹可言而明无可喻所以下
章言天道之明止有前知一章如将此章止作圣人看
便不解此书旨了便止知有圣人遗却之道二字了若
知必有祯祥必有妖孽皆天道自然之明昭著于两间
则圣人之知便已落后一步
天性道
此明也是阳德之大用而不掩者也回赐之一贯皆此
明之融会而贯通也顾诚犹可言而明无可喻所以下
章言天道之明止有前知一章如将此章止作圣人看
便不解此书旨了便止知有圣人遗却之道二字了若
知必有祯祥必有妖孽皆天道自然之明昭著于两间
则圣人之知便已落后一步
天性道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48-0126c.png
中庸首章从道之大原说起是因人看天字太远故特
发天人合一之旨而并原其始要其终著其功极其效
也天大道之原也命天之动也性命之定也此体统一
太极在天者也其在人也性道之原也情性之动也道
性之充也此流行之太极在人者也岐则为欲岐而远
发天人合一之旨而并原其始要其终著其功极其效
也天大道之原也命天之动也性命之定也此体统一
太极在天者也其在人也性道之原也情性之动也道
性之充也此流行之太极在人者也岐则为欲岐而远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48-0126d.png
率者顺也是端端正正由此而出不旁杂不爻离不违
背也戒惧慎独则欲其顺而率之防其岐出者也中和
则戒慎之德率性之真也位育则充性之量而极于天
使得天之理顺而无所歉也前面从天说起中间只完
得一个性字后面说位育又归到天上方是一以贯之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
视诸斯乎朱子以仁孝释之非无据也礼记万物本乎
天人本乎祖仁人之事天如事亲孝子之事亲如事天
背也戒惧慎独则欲其顺而率之防其岐出者也中和
则戒慎之德率性之真也位育则充性之量而极于天
使得天之理顺而无所歉也前面从天说起中间只完
得一个性字后面说位育又归到天上方是一以贯之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
视诸斯乎朱子以仁孝释之非无据也礼记万物本乎
天人本乎祖仁人之事天如事亲孝子之事亲如事天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48-0127a.png
圣人郊禘制义实由此出西铭有见于此故合仁孝而
一之是诚有见于天人妙契之微与体用一原之合矣
人之生也由于父母父母生于祖宗由祖宗而溯诸无
始之始人何由生乎夫两仪未判一元浑沌而已迨于
天开地辟而清者位上浊者位下非绝不相通也天之
气升极而下交地之气降极而上跻相须相得浑合无
间则结而为雷为风为日为月为水为火为山为泽又
其蠢者结为植物灵者结为动物其最灵最灵者始结
一之是诚有见于天人妙契之微与体用一原之合矣
人之生也由于父母父母生于祖宗由祖宗而溯诸无
始之始人何由生乎夫两仪未判一元浑沌而已迨于
天开地辟而清者位上浊者位下非绝不相通也天之
气升极而下交地之气降极而上跻相须相得浑合无
间则结而为雷为风为日为月为水为火为山为泽又
其蠢者结为植物灵者结为动物其最灵最灵者始结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48-0127b.png
而为人故人之心神性命天之化也官骸脏腑地之化
也其间阴阳不无内外多寡之异乃始有男女之形以
形育形万民之众实由此蕃故曰人者天地之理气合
以成其形性者也以天地所生之理气还而感天地自
然之理气若子之于父母迫切呼号宜无不恻然动念
者安有感而不感格而不格者哉孔子曰祭如在祭神
如神在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商颂曰
绥我思成祭义曰致爱则存致悫则著是皆与天为徒
也其间阴阳不无内外多寡之异乃始有男女之形以
形育形万民之众实由此蕃故曰人者天地之理气合
以成其形性者也以天地所生之理气还而感天地自
然之理气若子之于父母迫切呼号宜无不恻然动念
者安有感而不感格而不格者哉孔子曰祭如在祭神
如神在又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商颂曰
绥我思成祭义曰致爱则存致悫则著是皆与天为徒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48-0127c.png
而默操乎能感之妙者也然圣人在下经纶参赞不能
无待者能一其志而未能一天下之志也同民心而成
位育非有德位之圣人其孰能与于斯
易学馀言
絪缊化醇便是浑沦之太极男女搆精便是初合之阴
阳
坤初六一爻全言习而人不之察故孔子文言遂说出
积顺二字性则圣愚所同故曰相近习则圣愚各别故
无待者能一其志而未能一天下之志也同民心而成
位育非有德位之圣人其孰能与于斯
易学馀言
絪缊化醇便是浑沦之太极男女搆精便是初合之阴
阳
坤初六一爻全言习而人不之察故孔子文言遂说出
积顺二字性则圣愚所同故曰相近习则圣愚各别故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48-0127d.png
曰相远大约今之庸愚趋入下流而不止者只是初念
动得不好故孔子遂于坤初发之譬若可欣可欲之事
今日尝试为之明日又尝试为之其初恧然未甚安者
逮于至再至三则安若故然何也日习为之积累之势
既顺且便故孔子以为积又以为非一朝一夕之事而
直谓为顺也诚慎之也习之溺人也如此当知论语中
相近相远之说及坤初积顺之说皆是使人慎习的意
思因此爻是从习处说故于二爻之得中者则曰不习
动得不好故孔子遂于坤初发之譬若可欣可欲之事
今日尝试为之明日又尝试为之其初恧然未甚安者
逮于至再至三则安若故然何也日习为之积累之势
既顺且便故孔子以为积又以为非一朝一夕之事而
直谓为顺也诚慎之也习之溺人也如此当知论语中
相近相远之说及坤初积顺之说皆是使人慎习的意
思因此爻是从习处说故于二爻之得中者则曰不习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48-0128a.png
无不利矣圣人解爻一卦岂有异旨
不知性是何等光景气是何等形象质是何等体段而
竟至于混淆杂乱则是并未尝向自身体贴过也不知
乾彖之溯始为何意不知文言之标举为何旨不知继
善之承受为何事不知子思孟子之言说何所本则是
并未尝向周易四子书中留心过也取先儒之唾馀置
圣贤垂世之经于不论自疑而并以疑天下后世疑团
何时释耶
不知性是何等光景气是何等形象质是何等体段而
竟至于混淆杂乱则是并未尝向自身体贴过也不知
乾彖之溯始为何意不知文言之标举为何旨不知继
善之承受为何事不知子思孟子之言说何所本则是
并未尝向周易四子书中留心过也取先儒之唾馀置
圣贤垂世之经于不论自疑而并以疑天下后世疑团
何时释耶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48-0128b.png
周易函书约存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