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a 页 WYG0016-02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厚斋易学卷十三 宋 冯椅 撰
易辑传第九
经上篇(临观/)
䷒(兑下/坤上)
临
赞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
杂卦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厚斋易学卷十三 宋 冯椅 撰
易辑传第九
经上篇(临观/)
䷒(兑下/坤上)
临
赞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
杂卦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b 页 WYG0016-0240b.png
朱子曰临进而陵偪于物也二阳浸长以偪于阴
故为临十二月之卦也
毛伯玉曰复者阳失其位而初反也泰者以三阳
为最安也四阳而壮五阳而夬义尽于名无可疑
者二阳之为临何也二得位而三犹阴也偪而不
相安必以去之为快故婉而命之曰临此命卦之
微指也
吕与叔曰临以上临下观以下观上临位之在上
故为临十二月之卦也
毛伯玉曰复者阳失其位而初反也泰者以三阳
为最安也四阳而壮五阳而夬义尽于名无可疑
者二阳之为临何也二得位而三犹阴也偪而不
相安必以去之为快故婉而命之曰临此命卦之
微指也
吕与叔曰临以上临下观以下观上临位之在上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a 页 WYG0016-0241a.png
者临下在下者为上所临者也观位之在下者观
上在上者为下所观者也以刚临物物所不与以
闇居上下所不观故柔上刚下为临上阳下阴为
观
耿睎道曰大者以道长而临小上者以位高而临
下(郭立/之同)
王介父曰阳大阴小来者信往者屈大者信则临
小者之屈矣此以大临小言也爻则贵贱以其位
上在上者为下所观者也以刚临物物所不与以
闇居上下所不观故柔上刚下为临上阳下阴为
观
耿睎道曰大者以道长而临小上者以位高而临
下(郭立/之同)
王介父曰阳大阴小来者信往者屈大者信则临
小者之屈矣此以大临小言也爻则贵贱以其位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b 页 WYG0016-0241b.png
之上下四阴皆临下之二阳二阳有应于上皆见
临于阴此以上临下言也
王景孟曰临有二义以爻之刚柔言之则以刚临
柔消长之序然也故君子不可以不知天以位之
上下言之则以上临下统属之道然也故君子不
可以不知人
程正叔曰临民临事凡所临皆是
案卦有衡有竖衡则以大临小盖内临外之象此彖
临于阴此以上临下言也
王景孟曰临有二义以爻之刚柔言之则以刚临
柔消长之序然也故君子不可以不知天以位之
上下言之则以上临下统属之道然也故君子不
可以不知人
程正叔曰临民临事凡所临皆是
案卦有衡有竖衡则以大临小盖内临外之象此彖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3a 页 WYG0016-0241c.png
赞之意也竖则以尊临卑盖上临下之象此象赞
之意也内三爻以应外取义而外三爻则以下临
其应取义也一阳为复应冬至之气而泰之阴阳
适停应春分之气也然则临之二阳其应立春之
时类有不尽通者取用在人要难以一说定也
右明卦义
象赞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案此以上临下为义
之意也内三爻以应外取义而外三爻则以下临
其应取义也一阳为复应冬至之气而泰之阴阳
适停应春分之气也然则临之二阳其应立春之
时类有不尽通者取用在人要难以一说定也
右明卦义
象赞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案此以上临下为义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3b 页 WYG0016-0241d.png
右明卦用
序卦曰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林黄中曰巽变为兑艮变为坤二五不动巽变兑
入而说也艮变坤止而顺也入而不说则事不成
止而不顺则功不就此蛊之所以有事而临之所
以为可大也
石守道曰临非训大大则乃能临物也刚阳浸长
所以大也临之成卦二阳浸长所以可大非谓临
序卦曰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林黄中曰巽变为兑艮变为坤二五不动巽变兑
入而说也艮变坤止而顺也入而不说则事不成
止而不顺则功不就此蛊之所以有事而临之所
以为可大也
石守道曰临非训大大则乃能临物也刚阳浸长
所以大也临之成卦二阳浸长所以可大非谓临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4a 页 WYG0016-0242a.png
之义训大也巽变兑画之覆也艮变坤上穷则变
也二五不动刚中而应所以成元亨利贞之德也
右明卦序
元亨利贞
赞曰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王氏逢曰一阳复于下二阳浸长可以临人临天
下之大不具四德可乎
虞仲翔曰九二刚中四阴皆应故大亨以正也
也二五不动刚中而应所以成元亨利贞之德也
右明卦序
元亨利贞
赞曰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王氏逢曰一阳复于下二阳浸长可以临人临天
下之大不具四德可乎
虞仲翔曰九二刚中四阴皆应故大亨以正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4b 页 WYG0016-0242b.png
案虞本赞意要之元指乾之初九也亨指九二之应
乎六五也利贞者阳以上复为贞自二阳浸而长
至于六阳成乾无所不利也
右明卦象
至于八月有凶
赞曰消不久也
陆希声曰阳息于子为复为临消于姤至遁凡历
八月有凶言有而未至也 又曰临卦下兑故曰
乎六五也利贞者阳以上复为贞自二阳浸而长
至于六阳成乾无所不利也
右明卦象
至于八月有凶
赞曰消不久也
陆希声曰阳息于子为复为临消于姤至遁凡历
八月有凶言有而未至也 又曰临卦下兑故曰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5a 页 WYG0016-0242c.png
八月复卦下震故曰七日自然之数也
杨中立曰遘阴始生也而系于金柅盖柅之使无
行也至于二阳浸而长则必至于否矣尚如之何
哉有遁而已矣故言八月有凶欲其豫为之防也
非知微知彰其孰能与于此
右以遁言之
王辅嗣曰八月阳衰而阴长故曰有凶
勾氏曰诸儒谓周正建子为复至建未二阴生乃
杨中立曰遘阴始生也而系于金柅盖柅之使无
行也至于二阳浸而长则必至于否矣尚如之何
哉有遁而已矣故言八月有凶欲其豫为之防也
非知微知彰其孰能与于此
右以遁言之
王辅嗣曰八月阳衰而阴长故曰有凶
勾氏曰诸儒谓周正建子为复至建未二阴生乃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5b 页 WYG0016-0242d.png
为八月匪唯月错乃成遁矣易取否泰相反临观
倚伏之义八月建酉为观阴阳相推世数相变所
以至于八月有凶也
李子思曰建丑之月其卦为临二阳浸长而偪四
阴至于八月建酉其卦为观四阴浸长而偪二阳
则临至观而危矣
林黄中曰说者曰复冬至之月也八月周之八月
也然正月勾萌而谓之泰二月阳中而谓之壮皆
倚伏之义八月建酉为观阴阳相推世数相变所
以至于八月有凶也
李子思曰建丑之月其卦为临二阳浸长而偪四
阴至于八月建酉其卦为观四阴浸长而偪二阳
则临至观而危矣
林黄中曰说者曰复冬至之月也八月周之八月
也然正月勾萌而谓之泰二月阳中而谓之壮皆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6a 页 WYG0016-0243a.png
所未安按春秋书春王正月冬十有二月诗云四
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流火皆夏时也盖四时之
序十二月之名冬不可以为春夏不可以为秋所
谓三代不相沿袭者但以十一月十二月为岁首
耳太甲唯元祀十有二月乙丑武王十有一年一
月戊午秦汉元年冬十月是其例也
此以观言之夫谓八月为遁者历临六位又至
遁初二皆阴凡八位以其阴故其数八其象月
月维夏六月徂暑七月流火皆夏时也盖四时之
序十二月之名冬不可以为春夏不可以为秋所
谓三代不相沿袭者但以十一月十二月为岁首
耳太甲唯元祀十有二月乙丑武王十有一年一
月戊午秦汉元年冬十月是其例也
此以观言之夫谓八月为遁者历临六位又至
遁初二皆阴凡八位以其阴故其数八其象月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6b 页 WYG0016-0243b.png
也若复之七日则历剥六爻至复初一阳其数
七其象日也此一说也谓八月为观者直以建
酉之月言之此实象也盖自六三历四阴爻覆
卦观又四阴爻其数八其象月也此又一说也
遁对临为二阳二阴之卦观对临为反对之卦
皆有意义文王孔子二圣人不明言之未易以
臆说定也独爱夫林黄中三代不相沿袭之说
能破千古之惑故于此传见之
七其象日也此一说也谓八月为观者直以建
酉之月言之此实象也盖自六三历四阴爻覆
卦观又四阴爻其数八其象月也此又一说也
遁对临为二阳二阴之卦观对临为反对之卦
皆有意义文王孔子二圣人不明言之未易以
臆说定也独爱夫林黄中三代不相沿袭之说
能破千古之惑故于此传见之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7a 页 WYG0016-0243c.png
张子厚曰易之于爻变阳至二未过中即为之戒
恐有过满之萌犹履霜坚冰之义
王介父曰有凶者不必凶而不能必无凶能戒之
于早则至于八月可无凶矣
程正叔曰圣人设戒必于方盛之时若既衰而后
戒亦无及矣狃安富则骄侈生乐舒肆则纪纲坏
忘祸乱则衅孽萌
杨廷秀曰二君子方来四小人未去可不戒乎
恐有过满之萌犹履霜坚冰之义
王介父曰有凶者不必凶而不能必无凶能戒之
于早则至于八月可无凶矣
程正叔曰圣人设戒必于方盛之时若既衰而后
戒亦无及矣狃安富则骄侈生乐舒肆则纪纲坏
忘祸乱则衅孽萌
杨廷秀曰二君子方来四小人未去可不戒乎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7b 页 WYG0016-0243d.png
亦有此义
右明卦占
初九咸临贞吉
赞曰志行正也
王辅嗣曰咸感也有应于四感以临者也
薄氏曰以下临上名不顺也故变云咸临
李氏曰其性说而足以有感其才刚而足以有临
故曰咸临
右明卦占
初九咸临贞吉
赞曰志行正也
王辅嗣曰咸感也有应于四感以临者也
薄氏曰以下临上名不顺也故变云咸临
李氏曰其性说而足以有感其才刚而足以有临
故曰咸临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8a 页 WYG0016-0244a.png
李子思曰山泽通气故山上有泽其卦为咸而泽
上有地则爻亦谓之咸阴阳之气两相感也
兰惠卿曰初四两爻交感以相临
右明象
兰惠卿曰初四阴阳皆正所以获吉
冯当可曰凡临之道上下相感说为善初之应四
非中也贞固审慎则吉躁动则凶
程正叔曰凡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得正则吉者
上有地则爻亦谓之咸阴阳之气两相感也
兰惠卿曰初四两爻交感以相临
右明象
兰惠卿曰初四阴阳皆正所以获吉
冯当可曰凡临之道上下相感说为善初之应四
非中也贞固审慎则吉躁动则凶
程正叔曰凡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得正则吉者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8b 页 WYG0016-0244b.png
有贞固守之而吉者各随其事也
右明占
朱子发曰以大临小者临之道以上临下者临之
位
郭立之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故初九九二六四
六五皆有焉
李子思曰其遗君子之戒于临民之初者乎
案以卦义言之则以大临小初九九二临四阴者
右明占
朱子发曰以大临小者临之道以上临下者临之
位
郭立之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故初九九二六四
六五皆有焉
李子思曰其遗君子之戒于临民之初者乎
案以卦义言之则以大临小初九九二临四阴者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9a 页 WYG0016-0244c.png
也是之谓临以爻位言之则以上临下六四六五
临初九九二者也是之谓临唯其正应而阴阳相
感故交相为临而谓之咸言其交相感而交相临
也自卦义言之则二阳浸长上复为贞四阴浸消
下复为贞阴阳皆得其道贞吉也自爻位言之六
四初九皆当其位故各得其正而吉也
右明爻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临初九九二者也是之谓临唯其正应而阴阳相
感故交相为临而谓之咸言其交相感而交相临
也自卦义言之则二阳浸长上复为贞四阴浸消
下复为贞阴阳皆得其道贞吉也自爻位言之六
四初九皆当其位故各得其正而吉也
右明爻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9b 页 WYG0016-0244d.png
赞曰未顺命也
案赞说难通疑未衍文象见初九
张子厚曰非咸则有上下之疑有所不利矣
程正叔曰吉者已然如是故吉也无不利者将然
于所施为无不利也
李子思曰二之咸临与初同然二阳之势浸长尤
盛于初赞所谓刚中而应大亨以正者谓二也
案初与二象同咸临占同吉而初贞二无不利则异
案赞说难通疑未衍文象见初九
张子厚曰非咸则有上下之疑有所不利矣
程正叔曰吉者已然如是故吉也无不利者将然
于所施为无不利也
李子思曰二之咸临与初同然二阳之势浸长尤
盛于初赞所谓刚中而应大亨以正者谓二也
案初与二象同咸临占同吉而初贞二无不利则异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0a 页 WYG0016-0245a.png
盖初位卑而不中故取其贞二得中而应君故无
不利不言贞位不当也君臣感应以相与故阳之
上进群阴顺之所以无不利也
右明占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赞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朱子发曰有临下之位而无临人之德又不当位
以口说人甘临也
不利不言贞位不当也君臣感应以相与故阳之
上进群阴顺之所以无不利也
右明占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赞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朱子发曰有临下之位而无临人之德又不当位
以口说人甘临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0b 页 WYG0016-0245b.png
郭立之曰不中不正甘而说人者也
刘氏曰体说之极以一阴临二阳是以小人临君
子知其得时而已不可安遂谄佞以求容说者也
右明象
朱子发曰处不当位上则无应故无攸利能下九
二之贤则无咎
耿晞道曰节之九五以中正为甘则吉临之六三
以不正为甘则无攸利
刘氏曰体说之极以一阴临二阳是以小人临君
子知其得时而已不可安遂谄佞以求容说者也
右明象
朱子发曰处不当位上则无应故无攸利能下九
二之贤则无咎
耿晞道曰节之九五以中正为甘则吉临之六三
以不正为甘则无攸利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1a 页 WYG0016-0245c.png
李氏曰以卦体论之三以柔说临二刚之长故曰
甘临以设卦观之二刚长而临乎四柔本爻以柔
居其上而位又不当故既甘而又知所忧也
林黄中曰君子之进非小人之利也然且匿其凶
险之心而见其顺伏之意可谓知危而忧惧者矣
君子之于小人亦岂得志而雠疾之哉彼既忧惧
而自新则小人变而为君子泰之象矣
右明占
甘临以设卦观之二刚长而临乎四柔本爻以柔
居其上而位又不当故既甘而又知所忧也
林黄中曰君子之进非小人之利也然且匿其凶
险之心而见其顺伏之意可谓知危而忧惧者矣
君子之于小人亦岂得志而雠疾之哉彼既忧惧
而自新则小人变而为君子泰之象矣
右明占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1b 页 WYG0016-0245d.png
李子思曰彖以八月有凶警君子爻以既忧之无
咎戒小人易于君子小人之际用意深矣
朱子曰能忧之则无咎勉人迁善为教深矣
案二阳浸长而临其后已以柔临之其德不胜其
势不敌处位不当而位又多凶宜何如哉然兑之
为兑者以此爻也兑为和说为口舌甘言之象也
以甘言而临二阳二阳长以渐而不暴则为祸不
烈也然进则群阴咎予之不遏二阳退则二阳临
咎戒小人易于君子小人之际用意深矣
朱子曰能忧之则无咎勉人迁善为教深矣
案二阳浸长而临其后已以柔临之其德不胜其
势不敌处位不当而位又多凶宜何如哉然兑之
为兑者以此爻也兑为和说为口舌甘言之象也
以甘言而临二阳二阳长以渐而不暴则为祸不
烈也然进则群阴咎予之不遏二阳退则二阳临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2a 页 WYG0016-0246a.png
已而不退听进退皆无所利也以其位之多凶事
之危急而忧之二阳与已同体者也己上无应而
九二阴阳之情近而相得又以甘临之而不竞则
庶乎免于咎矣阳之浸长则不能遏也所谓刚浸
而长说而顺合卦爻之义言之其本爻之谓与
右明爻义
六四至临无咎
赞曰位当也
之危急而忧之二阳与已同体者也己上无应而
九二阴阳之情近而相得又以甘临之而不竞则
庶乎免于咎矣阳之浸长则不能遏也所谓刚浸
而长说而顺合卦爻之义言之其本爻之谓与
右明爻义
六四至临无咎
赞曰位当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2b 页 WYG0016-0246b.png
陆氏曰待贤不忌体柔居正德之至也
张子厚曰以柔居阴体顺应正尽临之道虽在刚
长可以无咎
石守道曰刚胜则柔危柔不失正则得无咎六四
六五所以得吉者以不忌刚长而能应之
程可久曰本爻当位上承于五下应于初有大臣
进贤之象临之至者也
亦可旁通
张子厚曰以柔居阴体顺应正尽临之道虽在刚
长可以无咎
石守道曰刚胜则柔危柔不失正则得无咎六四
六五所以得吉者以不忌刚长而能应之
程可久曰本爻当位上承于五下应于初有大臣
进贤之象临之至者也
亦可旁通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3a 页 WYG0016-0246c.png
案德柔而履得其位临下之兑六三阴爻无刚害也
刚虽浸长不与己竞与己为应临之至善也故可
无咎
右明象占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赞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耿睎道曰识时之变达事之宜所谓知也六五以
势临下知刚之浸长有向乎泰乃忘其势而以柔
刚虽浸长不与己竞与己为应临之至善也故可
无咎
右明象占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赞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耿睎道曰识时之变达事之宜所谓知也六五以
势临下知刚之浸长有向乎泰乃忘其势而以柔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3b 页 WYG0016-0246d.png
顺临之故曰知临
郭立之曰方刚长之世而接之以柔知天道之行
而戒之以知微知彰者也
案二得权于下与初九相挻以进骤而遏之则不
可御听其自为消长则骎骎有偪己之势左右之
人又皆柔弱不能协赞六五于是与之相应信任
不疑潜消其刚长之气而使之为用此其知高天
下而柔能制刚足以临之者也盖惟大君然后宜
郭立之曰方刚长之世而接之以柔知天道之行
而戒之以知微知彰者也
案二得权于下与初九相挻以进骤而遏之则不
可御听其自为消长则骎骎有偪己之势左右之
人又皆柔弱不能协赞六五于是与之相应信任
不疑潜消其刚长之气而使之为用此其知高天
下而柔能制刚足以临之者也盖惟大君然后宜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4a 页 WYG0016-0247a.png
以此临之而乃吉若乃人臣以势相临决非知之
所能御也中庸曰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
足以有临也夫圣人之所以为知者岂若后世人
主用区区术数以笼络天下之英雄豪杰也哉
右明象占
李子思曰泰之六五知三阳之上进而以帝乙归
妹之象自处故元吉大壮之六五知四阳之上进
而以丧羊于易之义自处故无悔大抵阳进而阴
所能御也中庸曰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
足以有临也夫圣人之所以为知者岂若后世人
主用区区术数以笼络天下之英雄豪杰也哉
右明象占
李子思曰泰之六五知三阳之上进而以帝乙归
妹之象自处故元吉大壮之六五知四阳之上进
而以丧羊于易之义自处故无悔大抵阳进而阴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4b 页 WYG0016-0247b.png
莫之逆则阳志得亨而能助阴以成功参之诸卦
皆然
案阴阳消长天道必然之数非人之所能加损也
一委之天而人不与焉非圣人之道也尝观阴之
长至六四去剥一间耳而九五尚居太君之位则
虽二阴已遁三阴已否而正名曰观为中正以观
天下之象使下之阴险观而自化也今阳之长至
二以得位得中其势浸长而六五以柔居尊位宜
皆然
案阴阳消长天道必然之数非人之所能加损也
一委之天而人不与焉非圣人之道也尝观阴之
长至六四去剥一间耳而九五尚居太君之位则
虽二阴已遁三阴已否而正名曰观为中正以观
天下之象使下之阴险观而自化也今阳之长至
二以得位得中其势浸长而六五以柔居尊位宜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5a 页 WYG0016-0247c.png
向消矣而正名曰知临为大君之宜之象使下之
阳刚知分而自服也此圣人知易之道而扶君道
于将衰而有旋乾转坤之功也与
右明爻义
上六敦临吉无咎
赞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林黄中曰敦厚也坤为厚德以坤临坤是谓敦临
敦复敦艮皆重复之义
阳刚知分而自服也此圣人知易之道而扶君道
于将衰而有旋乾转坤之功也与
右明爻义
上六敦临吉无咎
赞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林黄中曰敦厚也坤为厚德以坤临坤是谓敦临
敦复敦艮皆重复之义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5b 页 WYG0016-0247d.png
袁氏曰坤厚载物临与复皆坤体上处坤体之极
厚之至也
案敦取崇厚意复在五下有三阴以藉之艮在上
而下又有一艮以藉之今临亦在上而下有兑阴
以藉之不止乎坤之三阴而已故曰敦
右明象
石守道曰四五与刚为应刚长则柔危唯本爻处
乎卦外所应亦柔刚不能害所以全坤之厚故吉
厚之至也
案敦取崇厚意复在五下有三阴以藉之艮在上
而下又有一艮以藉之今临亦在上而下有兑阴
以藉之不止乎坤之三阴而已故曰敦
右明象
石守道曰四五与刚为应刚长则柔危唯本爻处
乎卦外所应亦柔刚不能害所以全坤之厚故吉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6a 页 WYG0016-0248a.png
无咎
胡翼之曰无正应无刚明之助故吉乃免咎
都圣与曰以阴居上有咎之象也故吉乃无咎善
补过也
李子思曰以厚接物未有不安故易之爻辞敦复
无悔敦艮吉敦临吉
右明占
程可久曰一阳生于初未应于五而六五已敦复
胡翼之曰无正应无刚明之助故吉乃免咎
都圣与曰以阴居上有咎之象也故吉乃无咎善
补过也
李子思曰以厚接物未有不安故易之爻辞敦复
无悔敦艮吉敦临吉
右明占
程可久曰一阳生于初未应于五而六五已敦复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6b 页 WYG0016-0248b.png
矣二阳进于中未应于上而本爻已敦临矣敦者
自厚之道方未见君子其自厚如此则既见之情
相得可知矣故曰吉天道贵方进而贱始退故与
他卦远实者异
亦一说也可以备考
案一阴在上五阳浸长而决之之兆也四与五应
二阳故曰至曰知然后可以临之若上远于阳未
有剥床及庸之象以上临下不得而摇之群阴重
自厚之道方未见君子其自厚如此则既见之情
相得可知矣故曰吉天道贵方进而贱始退故与
他卦远实者异
亦一说也可以备考
案一阴在上五阳浸长而决之之兆也四与五应
二阳故曰至曰知然后可以临之若上远于阳未
有剥床及庸之象以上临下不得而摇之群阴重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7a 页 WYG0016-0248c.png
复以敦厚之德临下者也故吉而免咎阳长阴消
未有咎也易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此以卦之上
下言之以上临下则上为君子下为小人易之取
象不可以槩定也
右明爻义
王辅嗣曰此刚长之卦刚胜则柔危柔有其德乃
得免咎故此一卦阴爻虽美莫过无咎也
杨廷秀曰刚长将大之世也故初九升闻之君子
未有咎也易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此以卦之上
下言之以上临下则上为君子下为小人易之取
象不可以槩定也
右明爻义
王辅嗣曰此刚长之卦刚胜则柔危柔有其德乃
得免咎故此一卦阴爻虽美莫过无咎也
杨廷秀曰刚长将大之世也故初九升闻之君子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7b 页 WYG0016-0248d.png
九二得位之君子六四好贤之近臣六五任贤之
泰君上六厚德之长者小人在位者六三而已
李子思曰阳长则阴消君子吉则小人凶临之二
阳方长而六三六四曰无咎六五上六曰吉何也
阳方长而群阴顺以应之则两不相伤故在下而
亲者无咎在上而尊者获吉所谓浸而长说顺者
也
右明六爻
泰君上六厚德之长者小人在位者六三而已
李子思曰阳长则阴消君子吉则小人凶临之二
阳方长而六三六四曰无咎六五上六曰吉何也
阳方长而群阴顺以应之则两不相伤故在下而
亲者无咎在上而尊者获吉所谓浸而长说顺者
也
右明六爻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8a 页 WYG0016-0249a.png
䷓(坤下/巽上)
观
赞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
杂卦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朱子曰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九五居上
四阴仰之又四阴长而二阳消而名卦系辞更取
他义亦扶阳抑阴之意
李子思曰临二阳处内在下而近民与之相接故
观
赞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
杂卦曰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朱子曰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九五居上
四阴仰之又四阴长而二阳消而名卦系辞更取
他义亦扶阳抑阴之意
李子思曰临二阳处内在下而近民与之相接故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8b 页 WYG0016-0249b.png
曰临观二阳处外在上而远民若不相接唯以中
正之道示之故曰观 又曰四阴用事而乃专主
九五何也易之论阴阳每以得位失位为吉凶之
分九五刚中履帝位则群阴虽盛莫能病之故曰
圣人之大宝曰位
王介父曰剥大者失位则不足观矣
毛伯玉曰四阴用事而谓之观盖专以九五当之
大明当天群阴消伏
正之道示之故曰观 又曰四阴用事而乃专主
九五何也易之论阴阳每以得位失位为吉凶之
分九五刚中履帝位则群阴虽盛莫能病之故曰
圣人之大宝曰位
王介父曰剥大者失位则不足观矣
毛伯玉曰四阴用事而谓之观盖专以九五当之
大明当天群阴消伏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9a 页 WYG0016-0249c.png
袁氏曰大者小之所观寡者众之所观(李仲/永同)
尔雅曰阙谓之观
刘氏曰王者垂六典之象于象魏亦取是耳
案卦叠艮画有门阙重复之象故取于观此实象
也大观在上此虚象也观有三义门阙不与焉上
之观下下之观上(皆平/声读)与上之示下之观(如卦/名读)
右明卦义
象赞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尔雅曰阙谓之观
刘氏曰王者垂六典之象于象魏亦取是耳
案卦叠艮画有门阙重复之象故取于观此实象
也大观在上此虚象也观有三义门阙不与焉上
之观下下之观上(皆平/声读)与上之示下之观(如卦/名读)
右明卦义
象赞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19b 页 WYG0016-0249d.png
取观(平/声)义不取观(去/声)义
右明卦用
序卦曰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案临观反对后乃取义如此非以物大可观而设
二卦也
右明卦序
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赞曰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
右明卦用
序卦曰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案临观反对后乃取义如此非以物大可观而设
二卦也
右明卦序
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赞曰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0a 页 WYG0016-0250a.png
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林黄中曰可观者二阳也观之者四阴也九五为
盥而上九荐也自下观上近则睹之四阴之所观
者五而已至于上九隔乎九五观瞻之所不及故
曰观盥而不荐观在阼阶荐在室寝阼阶之下可
得而观室寝之中非众之所睹也
吕与叔曰荀卿云祭祀之未入尸也大昏之未发
齐也丧之未小敛也一也斯得之矣
林黄中曰可观者二阳也观之者四阴也九五为
盥而上九荐也自下观上近则睹之四阴之所观
者五而已至于上九隔乎九五观瞻之所不及故
曰观盥而不荐观在阼阶荐在室寝阼阶之下可
得而观室寝之中非众之所睹也
吕与叔曰荀卿云祭祀之未入尸也大昏之未发
齐也丧之未小敛也一也斯得之矣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0b 页 WYG0016-0250b.png
李子思曰三阳体巽之德万物于是而洁斋有诚
敬化民之象而群阴以坤顺在下则有众民信顺
之意故卦辞首观盥而不荐即所谓神道设教者
毛伯玉曰阴者鬼道也至幽之义也阳者人道也
至明之义也祭祀之礼以其至明者托于至幽所
谓以神道设教也是故荐者笾豆簠簋之设百官
奔走各执事而主祭者盥而升当此之时在位者
皆肃然主敬所谓有孚颙若也此理也与未占有
敬化民之象而群阴以坤顺在下则有众民信顺
之意故卦辞首观盥而不荐即所谓神道设教者
毛伯玉曰阴者鬼道也至幽之义也阳者人道也
至明之义也祭祀之礼以其至明者托于至幽所
谓以神道设教也是故荐者笾豆簠簋之设百官
奔走各执事而主祭者盥而升当此之时在位者
皆肃然主敬所谓有孚颙若也此理也与未占有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1a 页 WYG0016-0250c.png
孚之意略同
杨中立曰古人所以交神而接人其道一主于诚
故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幽明本无二理故
所以感之者亦以一理所谓神道诚意而已
案下之人观盥而不及荐己有孚颙若矣其荐可
知也观以二阳得位而化四阴俾顺而巽乎二阳
不为小人消君子之事非如临祭之诚何以俾之
有孚而仰望乎我哉况诚莫重于祭以此事神以
杨中立曰古人所以交神而接人其道一主于诚
故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幽明本无二理故
所以感之者亦以一理所谓神道诚意而已
案下之人观盥而不及荐己有孚颙若矣其荐可
知也观以二阳得位而化四阴俾顺而巽乎二阳
不为小人消君子之事非如临祭之诚何以俾之
有孚而仰望乎我哉况诚莫重于祭以此事神以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1b 页 WYG0016-0250d.png
此临民同此一诚天下亦将以敬神者而敬我矣
不然从事于控制笼络之术相欺相诈则有矣何
孚之有
右明卦象占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赞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王辅嗣曰处观最远无所览见故曰童观
冯当可曰观以近为明初最远故为童稚之观
不然从事于控制笼络之术相欺相诈则有矣何
孚之有
右明卦象占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赞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王辅嗣曰处观最远无所览见故曰童观
冯当可曰观以近为明初最远故为童稚之观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2a 页 WYG0016-0251a.png
林黄中曰阴为众为小众而小童子之象童子最
在人后不能有所见
案凡童蒙之象多阳位阴爻阳则男而阴则稚也
唯其最在后长者在前不能有所观也
吕与叔曰以下观上以阴观阳近者得之远者失
之初六六二所以为童为女也
案初位阳故为童二位阴故为女皆阴爻故为幼稚
之象
在人后不能有所见
案凡童蒙之象多阳位阴爻阳则男而阴则稚也
唯其最在后长者在前不能有所观也
吕与叔曰以下观上以阴观阳近者得之远者失
之初六六二所以为童为女也
案初位阳故为童二位阴故为女皆阴爻故为幼稚
之象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2b 页 WYG0016-0251b.png
右明象
程可久曰小人于道日用而不知故无咎君子童
昏如此则吝矣
杨廷秀曰小人无咎非无咎也不足咎也
李去非曰小人日用而不知则观道益神
案大观之君以神道设教于上百姓日用而不知乃
其分也故曰小人道也无足咎也若乃君子则承
流而宣化者也而亦无见焉则宜其取吝也
程可久曰小人于道日用而不知故无咎君子童
昏如此则吝矣
杨廷秀曰小人无咎非无咎也不足咎也
李去非曰小人日用而不知则观道益神
案大观之君以神道设教于上百姓日用而不知乃
其分也故曰小人道也无足咎也若乃君子则承
流而宣化者也而亦无见焉则宜其取吝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3a 页 WYG0016-0251c.png
李子思曰圣人于君子小人之际留意如此
右明占
朱子曰卦以观示为义据九五为主也爻以观瞻
为义皆观乎九五也
右明爻义
六二窥观利女贞
赞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陆希声曰处内窥外女子之丑行然处不失位能
右明占
朱子曰卦以观示为义据九五为主也爻以观瞻
为义皆观乎九五也
右明爻义
六二窥观利女贞
赞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陆希声曰处内窥外女子之丑行然处不失位能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3b 页 WYG0016-0251d.png
正以自守故利女贞
林黄中曰大观在上近则睹之二虽与五为配去
之尚远是以谓之窥观在礼女子迎送不出门见
兄弟不踰阃虽有观礼之心而不失自防之正斯
其为利也
朱子发曰坤为阖户窥外之象
朱子曰阴柔居内而观外窥观之象女子之贞也
故其占如此丈夫得之则陋矣
林黄中曰大观在上近则睹之二虽与五为配去
之尚远是以谓之窥观在礼女子迎送不出门见
兄弟不踰阃虽有观礼之心而不失自防之正斯
其为利也
朱子发曰坤为阖户窥外之象
朱子曰阴柔居内而观外窥观之象女子之贞也
故其占如此丈夫得之则陋矣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4a 页 WYG0016-0252a.png
案与五正应犹隔二阴故为窥观夫阴虽隔于觌阳
二终归于配五不正视而窃窥已非正矣故赞曰
亦可丑也唯其居中守正得阴阳之道故利于女
子之贞贞则不为阙观之行也易开天下以为善
之门如此阴在下卦为贞得位亦为贞
右明象占
六三观我生进退
赞曰未失道也
二终归于配五不正视而窃窥已非正矣故赞曰
亦可丑也唯其居中守正得阴阳之道故利于女
子之贞贞则不为阙观之行也易开天下以为善
之门如此阴在下卦为贞得位亦为贞
右明象占
六三观我生进退
赞曰未失道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4b 页 WYG0016-0252b.png
赵氏曰阳为德而主生群阴之所观仰也故阳以
生为言阴为彼则阳为我故生以我为言
生义难通晓姑从此说
朱子发曰卦以九五为主我谓九五也
说者谓三不当称五为我当为三自观其生然
则当如上九之观其生可也
九家曰三欲进观于五四既在前三故退未失道
也
生为言阴为彼则阳为我故生以我为言
生义难通晓姑从此说
朱子发曰卦以九五为主我谓九五也
说者谓三不当称五为我当为三自观其生然
则当如上九之观其生可也
九家曰三欲进观于五四既在前三故退未失道
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5a 页 WYG0016-0252c.png
石守道曰处两卦之际有进退之象
程正叔曰若居当其位则无进退之象矣
张子厚曰观上所施而进退
李子思曰虽阴盛之世审其进退不敢直进以侵
阳
冯当可曰他卦三不中多不善二居中多善而观
以远近取义故如此(郑舜/举同)
林黄中曰三四者内外之交进退之地也四之不
程正叔曰若居当其位则无进退之象矣
张子厚曰观上所施而进退
李子思曰虽阴盛之世审其进退不敢直进以侵
阳
冯当可曰他卦三不中多不善二居中多善而观
以远近取义故如此(郑舜/举同)
林黄中曰三四者内外之交进退之地也四之不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5b 页 WYG0016-0252d.png
为进退何也曰四已进乎上卦矣何退之云卦以
九五大观之君为主爻为宾故曰观我生然四阴
浸长能无消阳三犹在下卦未至如四之上进偪
已故因其下卦可终而取进退之象夫阴无不进
之理而亦有下降之义一进一退则不果于消阳
易之扶阳抑阴每如此盖去剥一间耳可不惧乎
右明象占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九五大观之君为主爻为宾故曰观我生然四阴
浸长能无消阳三犹在下卦未至如四之上进偪
已故因其下卦可终而取进退之象夫阴无不进
之理而亦有下降之义一进一退则不果于消阳
易之扶阳抑阴每如此盖去剥一间耳可不惧乎
右明象占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6a 页 WYG0016-0253a.png
赞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杨中立曰大观在上国之光也而四近之则观国
之光者也
兰惠卿曰九五以阳明居上是有光华者也
王景孟曰观以远阳为晦近阳为明
程正叔曰不指君之身而云国者当观天下之政
化则君德可知矣
案九五二阳之内有国之象不曰大君尊之也尊之
杨中立曰大观在上国之光也而四近之则观国
之光者也
兰惠卿曰九五以阳明居上是有光华者也
王景孟曰观以远阳为晦近阳为明
程正叔曰不指君之身而云国者当观天下之政
化则君德可知矣
案九五二阳之内有国之象不曰大君尊之也尊之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6b 页 WYG0016-0253b.png
也者不使阴之切近而上僭也
黄林中曰五居天位有王之象以四承五有宾王
之象焉周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
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朱子发曰古者诸侯入见于王王以宾礼之士而
未受禄亦宾之
冯当可曰宾之为言去其家以客于人而有所托
也
黄林中曰五居天位有王之象以四承五有宾王
之象焉周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
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朱子发曰古者诸侯入见于王王以宾礼之士而
未受禄亦宾之
冯当可曰宾之为言去其家以客于人而有所托
也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7a 页 WYG0016-0253c.png
李子思曰居九五之位者知四阴并进为阴长之
世宾而礼之使阴类反从而顺化无以致其犯上
之患此所谓以神道设教者欤四阴日长孰能遏
之而圣人作易以垂世立教即爻象之有是理者
以示天下后世三在下卦之终犹可止也故取进
退之象四已离下体矣是在下者上进以偪五之
阳矣故取人臣自下观上之象以用宾于王家则
利也如此则阴乃听命于阳而为客尔为天下王
世宾而礼之使阴类反从而顺化无以致其犯上
之患此所谓以神道设教者欤四阴日长孰能遏
之而圣人作易以垂世立教即爻象之有是理者
以示天下后世三在下卦之终犹可止也故取进
退之象四已离下体矣是在下者上进以偪五之
阳矣故取人臣自下观上之象以用宾于王家则
利也如此则阴乃听命于阳而为客尔为天下王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7b 页 WYG0016-0253d.png
者仍九五之大君也
右明象占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赞曰睹我生观民也
鲜于子骏曰示民以生育之道
朱子曰阳刚中正以居尊位其下四阴仰而观君
子之象也
朱子发曰二阳为君子四阴上进本消阳也唯其
右明象占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赞曰睹我生观民也
鲜于子骏曰示民以生育之道
朱子曰阳刚中正以居尊位其下四阴仰而观君
子之象也
朱子发曰二阳为君子四阴上进本消阳也唯其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8a 页 WYG0016-0254a.png
居大中尊位四阴仰而观之潜化于阳明之德而
皆为顺巽之人君子于此故可以无咎不然剥矣
君子小人交相为养为君子者必示小人以生生
之道然后小人无畔之心所以为无咎也
右明象占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赞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兰惠卿曰九五上九皆阳刚九五居尊位上九则贵
皆为顺巽之人君子于此故可以无咎不然剥矣
君子小人交相为养为君子者必示小人以生生
之道然后小人无畔之心所以为无咎也
右明象占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赞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兰惠卿曰九五上九皆阳刚九五居尊位上九则贵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8b 页 WYG0016-0254b.png
而无位九五有民上九高而无民九五之观我生
者自观也上九则观其生者观他人也其者指他
人之辞 又曰九五上九言君子无咎则小人有
咎可知于初六言小人无咎则君子吝可知
冯当可曰读易至观读观至上九则知为君子信
乎其难也上九在傍窃观九五之所生有间可乘
则上九与五同类四阴亦皆向之唯五当位而有
其权上九在外而无其位故四阴向五为五所有
者自观也上九则观其生者观他人也其者指他
人之辞 又曰九五上九言君子无咎则小人有
咎可知于初六言小人无咎则君子吝可知
冯当可曰读易至观读观至上九则知为君子信
乎其难也上九在傍窃观九五之所生有间可乘
则上九与五同类四阴亦皆向之唯五当位而有
其权上九在外而无其位故四阴向五为五所有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9a 页 WYG0016-0254c.png
也五有失则四阴移以向上九矣故在九五为观
我生在上九为观其生孔子识之曰志未平也我
与五同德何五之独有四阴已独无有之之谓也
李子思曰九五上九两君子在四阴卦中皆获无
咎则以其体顺巽之德而阴有以化服小人之类
也(顺巽四阴二阳皆通/用之唯所取义耳)
案临二阳方长在上四阴爻皆吉而无咎观四阴
方长而在上二阳爻亦皆无咎以是知世之所谓
我生在上九为观其生孔子识之曰志未平也我
与五同德何五之独有四阴已独无有之之谓也
李子思曰九五上九两君子在四阴卦中皆获无
咎则以其体顺巽之德而阴有以化服小人之类
也(顺巽四阴二阳皆通/用之唯所取义耳)
案临二阳方长在上四阴爻皆吉而无咎观四阴
方长而在上二阳爻亦皆无咎以是知世之所谓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29b 页 WYG0016-0254d.png
咎者皆其人自取之也咎至而避何咎之有
程可久曰四阴向长二阳向消君子宜有咎之时
也故二爻皆曰无咎以见补过之义
右明象占
王辅嗣曰观以所见为美者也故以近尊为尚(六/四)
(尚/宾)远之为吝(初六君/子吝)
赵氏曰以二阳在上为群阴观仰为义故下四爻
以去阳之远近为善否
程可久曰四阴向长二阳向消君子宜有咎之时
也故二爻皆曰无咎以见补过之义
右明象占
王辅嗣曰观以所见为美者也故以近尊为尚(六/四)
(尚/宾)远之为吝(初六君/子吝)
赵氏曰以二阳在上为群阴观仰为义故下四爻
以去阳之远近为善否
厚斋易学 卷十三 易辑传第九 第 30a 页 WYG0016-0255a.png
郭立之曰在下而仰上谓之观(平/声)童观窥观观国
之光是也在上而视下谓之观(去/声)大观在上观其
生是也
李季辨曰在上者为君子之观(去/声)在下者为小人
之观(平/声)君子为人所观者也小人观于人者也
右明六爻
之光是也在上而视下谓之观(去/声)大观在上观其
生是也
李季辨曰在上者为君子之观(去/声)在下者为小人
之观(平/声)君子为人所观者也小人观于人者也
右明六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