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上
卷十一上 第 1a 页 WYG0195-02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章句上注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
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
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以告子能
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疏(正义曰此篇首论告子言性所以次于万章问孝之
篇者以其为孝之道其本在性也故此篇首以告子之言性遂为篇题次于万章不亦宜乎此篇凡三十
卷十一上 第 1b 页 WYG0195-0240b.png
六章赵氏分之以成上下卷此卷凡二十章而已一章言养性长义顺夫自然残木为器变而后成二章
言人之欲善由水好下迫势激跃失其素真三章言人之性与善俱生四章言明仁义由内以晓告子五
章言公都告子受命然后乃理六章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趍之善恶异衢其七章言人禀性俱有
好憎或为君子或为小人犹麰麦不齐雨露使然也八章言秉心持正使邪不干犹止斧斤不伐牛山则
山木茂人则称仁九章言奕为小数不精不能一人善之十人恶之若竭其道何由智哉十章言舍生取
义义之大者也十一章言由路求心为得其本十二章言舍大恶小不知其要十三章言莫知养身而养
其树木十四章言养其行治其正俱用智力善恶相厉是以君子居处思义饮食思礼十五章言天与人
性先立其大十六章言古人修天爵自乐之也今要人爵以诱时也得人弃天道之忌也或以招之小人
卷十一上 第 2a 页 WYG0195-0240c.png
事也十七章言所贵在身人不知求十八章言为仁不至不及求诸已谓冰胜火熄而后已不仁之甚终
为亡矣十九章言功毁几成人在慎终五榖不熟荑稗是胜是以为仁必其成也二十章言彀张规矩以
喻为仁学不为仁由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者也其馀十六章赵氏分在下卷各有叙焉注告子者姓至
篇题○正义曰云告子名不害者尽心篇有浩生不害疑为告子姓告名不害以浩生为字赵注又云浩
生姓名不害又为二人其他经传未详甚人云论语子罕言命盖论语第九篇首云故以题其篇)

  告子曰性犹把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
把柳为杯棬注告子以为人性为才干义为成器犹以
把柳之木为杯棬也把柳柜柳也一曰把木名也诗云
卷十一上 第 2b 页 WYG0195-0240d.png
北山有把杯棬杯素也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而以
为杯棬乎将戕贼把柳而后以为杯棬也注戕犹残也
春秋传曰戕舟发梁所能顺完把柳不伤其性而成其
杯棬乎将斤斧残贼之乃可以为杯棬乎言必残贼也
如将戕贼把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
与注孟子言以人身为仁义岂可复残伤其形体乃成
仁义邪明不可比杯棬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
之言夫注以告子转性为仁义若转木以成器必残贼
卷十一上 第 3a 页 WYG0195-0241a.png
之故言率人以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盖叹辞也音义
(杯音柸棬丘园切张云屈木为之也丁云方言曰海岱之间谓碗为棬碗音碗柜丁音举戕音墙与音馀下白
与也与性与长与外与非与谓与若与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养性长义顺夫自然残木为器变而后成
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告子曰至为杯棬告子言人之性譬若把柳义若杯棬也以人之性为其仁义之道若
以把柳之木为之杯棬也把枸把也柳少杨也杯素朴也棬器之似屈转木作也以其把柳可以揉而作棬也
孟子曰子能顺把柳之性为杯棬乎至必子之言夫孟子乃拂之曰子能顺把柳之木性以为杯棬乎以其将
以斤斧残贼其把柳然后为之杯棬也如将斤斧残贼把柳而以为之杯棬是亦将残贼人之形躯然后以为
仁义与且驱率天下之人而残祸仁义之道者是亦必子之此言也孟子所以拂之以此盖谓人之性仁义固
卷十一上 第 3b 页 WYG0195-0241b.png
有不可比之杯棬以把柳为之也注把柳柜柳至素也○正义曰案说文云把枸把柳少杨也杯㔶也棬屈木
盂也所谓器似升屈木作是也诗云北山有把南山有台文也)音义(长张文切下不出者皆同拂丁扶勿
切戾也下曲拂同此拂之亦如字)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
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注
湍水圜也谓湍水湍萦水也告子以喻人性若是水也
善恶随物而化无本善不善之性也孟子曰水信无分
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
卷十一上 第 4a 页 WYG0195-0241c.png
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
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
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注孟子曰水诚无分于东西
故决之而往也水岂无分于上下乎水性但欲下耳人
性生而有善犹水之欲下也所以知人皆有善性似水
无有不下者也跃跳颡额也人以手跳水可使过颡激
之可令上山皆迫于势耳非水之性也人之可使为不
善非顺其性也亦妄为利欲之势所诱迫耳犹是水也
卷十一上 第 4b 页 WYG0195-0241d.png
言其本性非不善也疏(正义曰此章言人之欲善犹水好下迫势激跃失其素真是以
守正性为君子随曲折为小人者也告子曰性犹湍水也至东西也告子言人之性犹萦回之水也湍圜萦回
之势也萦回之水决之使流于东方则东流之使之流西方则西流之而人之性无分于为善为不善也如萦
回之水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至是也孟子言水之性无分于东西上下乎言有分于东西上下也人性之善
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性之不善者水无有不就下者今夫水之势搏而跳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令上
山如此岂水性如是哉是其势如是也人之性所以可使为不善者亦若此水之势也以其人之性不善乃利
欲而诱迫之也亦搏激其水之谓也注湍者圜也○正义曰说文云湍急濑水又云濑水流沙上也今谓萦回
之水者言其水流沙上萦回之势湍湍然也)音义(湍他端切陆云湍波流也无分如字丁扶问切下同
卷十一上 第 5a 页 WYG0195-0242a.png
萦字书作溁余倾切波势回貌搏张补各切云以手击水丁作抟音团颡苏党切好呼报切卷内皆同惟下注
好人好耳如字)

  告子曰生之谓性注凡物生同类者皆同性孟子曰生
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注犹见白物皆谓之同白无
异性曰然注告子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
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注孟子以为羽性轻雪性消玉性
坚虽俱白其性不同问告子以三白之性同邪曰然注
告子曰然诚以为同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
卷十一上 第 5b 页 WYG0195-0242b.png
犹人之性与注孟子言犬之性岂与牛同所欲牛之性
岂与人同所欲乎疏(正义曰此章言物虽有性性各殊异惟人之性与善俱生者也告子
曰生之谓性告子言人之生与物之生皆谓之性以其为同也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孟子见告
子以为凡物生同谓之性故问之曰然则生之谓性是如凡物之白皆谓同白无异性也曰然告子以为诚如
是也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孟子又言是则白羽毛之白亦如白雪之白白雪之
白亦如白玉之白与故以此三者问告子然孟子以谓羽毛之白则其性轻白雪之白其性易消白玉之白其
性坚是其性有不同其白也曰然告子不知为有异故亦以为诚然也言则同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
性犹人之性与孟子曰又如是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亦犹人之性与孟子所以言此者以其犬之性金
卷十一上 第 6a 页 WYG0195-0242c.png
畜也故其性守牛之性土畜也故其性顺夫人受天地之中万物俱备于我者也是其禀阴与阳之气所生也
故其性能柔能刚是为不同者告子不知但知其簏者也)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注人
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仁由内出义在外也不从己
身出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注孟子怪告子是
言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
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注告子言见彼人年老
长大故我长敬之长大者非在我者也犹白色见于外
卷十一上 第 6b 页 WYG0195-0242d.png
者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
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
之者义乎注孟子曰长异于白白马白人同谓之白可
也不知敬老马无异于敬老人邪且谓老者为义乎将
谓敬老者为有义乎且敬老者已也何以为外也曰吾
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
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
之外也注告子曰爱从心则己心悦故谓之内所悦喜
卷十一上 第 7a 页 WYG0195-0243a.png
者在外故曰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
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注孟子曰耆炙
同等情出于中敬楚人之老与敬己之老亦同己情性
敬之虽非己炙同美故曰物则有然者也如耆炙之意
岂在外邪言楚秦喻远也音义(耆音嗜本亦作嗜下同炙之夜切)疏(正义
曰此章言事者虽从外行其事者皆发于中明仁义由内所以晓告子之惑者也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
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子言人之耆其甘食悦其好色是人之性也仁在我为内非自外而入者也义在彼非
在我故为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孟子见告子以为仁内义外故问之曰何以谓仁内义外
卷十一上 第 7b 页 WYG0195-0243b.png
曰彼长而我长之至故谓之外也告子言彼人之年老而我从而敬长之非有长在我也如彼物之色白而我
从而白之是从其白于外也我故谓义为在外也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
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欤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孟子又辟之曰彼长而我长之异于彼白而我白之也
于白马之色白无以异于白人之色白也是则同也不知长老马无以异于长人之长老乎以其是则有异也
盖白马之白与白人之白者彼白而我白之耳我何容心于其间哉固无异也长马之长与长人之长则有钦
不钦之心矣此所以有异焉以其长人之长者有钦长马之长者无钦是则长者在彼长之者在我而义自长
之者生非自长者生也如此告子何得谓之外乎故问之曰且谓长者为有义乎长之者为有义乎曰吾弟则
爱之至故谓之外也告子又谓我之弟则亲爱之秦人之弟则我不爱是爱以我为悦者也爱主仁故谓仁为
卷十一上 第 8a 页 WYG0195-0243c.png
内也敬长楚人之长者亦敬长吾之长者是以长为悦者也长主义故谓义为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
耆吾炙至亦有外欤孟子又以秦人之炙而排之曰好秦人之炙无以异于好吾之炙为物耳则亦有如是也
然则好炙亦有外欤且孟子所以排之以此者盖谓仁义皆内也以其秦人之弟则不爱吾弟则爱之爱与不
爱是皆自我者也告子谓之以我为悦则是矣吾之长者吾长之楚人之长吾亦长之长之亦皆自我者也告
子又谓之以长为悦则非矣是亦犹秦人之炙与吾之炙虽不同而耆之者皆自我也如是则义果非生于外
者也云炙者周书曰黄帝始燔肉为炙是也秦楚所以喻外)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注季子亦以为义
外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注公都子曰以敬在心而
卷十一上 第 8b 页 WYG0195-0243d.png
行之故言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注季子曰
敬谁也曰敬兄注公都子曰当敬兄也酌则谁先注季
子曰酌酒则谁先酌曰先酌乡人注公都子曰当先乡
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注季子曰所
敬者兄也所酌者乡人也如此义果在外不由内也果
犹竟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注公都子无以答季
子之问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
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
卷十一上 第 9a 页 WYG0195-0244a.png
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
乡人注孟子使公都子答季子如此言弟以在尸位故
敬之乡人以在宾位故先酌之耳庸常也常敬在兄斯
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
在外非由内也注随敬所在而敬之果在外公都子曰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注汤水
虽异名其得寒温者中心也虽随敬之所在亦中心敬
之犹饮食从人所欲岂可复谓之外也音义(恶音乌)疏(正义
卷十一上 第 9b 页 WYG0195-0244b.png
曰此章言凡人随形不本其原贤者达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犹若告子公都受命然后乃理者也孟季子问
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孟季子犹若告子以为义外故问孟子弟子公都子曰何以谓义为内也曰行吾敬
故谓之内也公都子答之曰所敬在心而行之故谓义为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季子又问之曰乡
之人有长于己之伯兄一岁则当敬谁曰敬兄公都子曰当敬己之兄也酌则谁先季子又问之曰如在筵则
酌酒先酌谁曰先酌乡人公都子曰当先酌乡人也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季子又言所敬在
兄是敬在此酌在乡人是所长在彼是义果在外者也非由内而出之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公都子于
此遂无言以应答而乃告知于孟子孟子曰至斯须之敬在乡人孟子谓公都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季子
将曰敬叔父则问之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季子将曰敬弟则又问之曰如敬弟则安在敬其叔父也彼季子将
卷十一上 第 10a 页 WYG0195-0244c.png
曰弟在位故敬之也子亦与之曰所以先酌乡人者亦以在宾之位故先酌之也言常敬者在兄斯须少顷之
敬在乡人也季子闻之至非由内也季子闻孟子此言故谓之曰敬叔父则敬之敬己之弟则亦敬之是随敬
所在则敬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至亦在外也公都子因孟子教之以此乃晓其理故自又以
冬夏所饮比喻而晓季子之惑也言冬寒之日则饮汤夏热之日则饮水如是则饮食亦有在外者也盖谓汤
水虽异名然得其寒热而饮之者在我之中心然也犹敬叔父敬弟虽有异然而能敬之者在我而已敬在我
则敬在心而出之者也安得谓之在外乎季子即下卷所谓季任为任处守者也)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注公都子道告子
以为人性在化无本善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
卷十一上 第 10b 页 WYG0195-0244d.png
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注公
都子曰或人以为可教以善不善亦由告子之意也故
文武圣化之起民皆喜为善幽厉虐政之起民皆好暴
乱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
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
王子比干注公都子曰或人以为人各有性善恶不可
化移尧为君象为臣不能使之为善瞽瞍为父不能化
舜为恶纣为君又与微子比干有兄弟之亲亦不能使
卷十一上 第 11a 页 WYG0195-0245a.png
其二子为不仁是亦各有性者矣今曰性善然则彼皆
非与注公都子曰告子之徒其论如此今孟子曰人性
尽善然则彼之所言皆为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
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注若
顺也性与情相为表里性善胜情情则从之孝经云此
哀戚之情情从性也能顺此情使之善者真所谓善也
若随人而强作善者非善者之善也若为不善者非所
受天才之罪物动之故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
卷十一上 第 11b 页 WYG0195-0245b.png
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
尽其才者也注仁义礼智人皆有其端怀之于内非从
外销铄我也求存之则可得而用之舍纵之则亡失之
矣故人之善恶或相倍蓰或至于无算者不得相与计
多少言其绝远也所以恶乃至是者不能自尽其才性
卷十一上 第 12a 页 WYG0195-0245c.png
也故使有恶人非天独与此人恶性其有下愚不移者
也譬若乎被疾不成之人所谓童昏也诗曰天生蒸民
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
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注诗大
雅蒸民之篇言天生蒸民有物则有所法则人法天也
民之秉彝彝常也常好美德孔子谓之知道故曰人皆
有是善者也音义(强其丈切羞恶之恶丁乌故切舍音舍下舍鱼舍生舍其舍贵舍大皆同
蓰音师又音洒山绮切解见滕文公章句)疏(正义曰此章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趍之善恶异衢高下
卷十一上 第 12b 页 WYG0195-0245d.png
自悬贤愚行殊寻其本者乃能一诸者也公都子曰至然则彼皆非与者公都子问孟子以谓告子言人之性
无有善亦无有不善但在人之所为如何耳或有谓人性可以为善又可以为不善但在上所化如何耳如此
故文王武王兴起常以善养人则民人皆好善至幽王厉王兴起常以政暴虐于民则民亦皆好其暴乱或有
人又谓人有性善有性不善非在所化禀之于天而已如此故以尧帝之为君而有象之傲为臣以瞽瞍之顽
为父而有舜之圣为子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之贤为臣今孟子乃曰性皆善是则
彼告子与或人之言者皆不是欤故以此问孟子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至好是懿德孟子言人之
乃顺其情则皆可以为善矣是所谓性善也若夫人为不善者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为不善者乃自汨
丧之耳故言非禀天才之罪也且情性才三者合而言之则一物耳分而言之则有三名故曰性曰情曰才盖
卷十一上 第 13a 页 WYG0195-0246a.png
人之性本则善之而欲为善者非性也以其情然也情之能为善者非情然也以其才也是则性之动则为情
而情者未尝不好善而恶恶者也其不欲为善者乎而才者乃性之用也上有以达乎天下有以达乎地中有
以贯乎人其有不能为善者乎此孟子所以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
也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至智也者已说于前矣盖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是心也人能顺此而
为之是谓仁义礼智也仁义礼智即善也然而仁义礼智之善非自外销铄我而亡之也我有生之初固有之
也但人不思而求之耳故曰求则得而存舍而弗求则亡之矣然人所以有善有恶其善恶相去之远或相倍
蓰或至于不可计其多少如此之绝远者是不能自尽其性才者也言才无有不能为善者矣但不能尽其才
而为之耳故诗大雅蒸民之篇有曰上天之生众民有物则有所法则民之秉执其常善故好是美德而已所
卷十一上 第 13b 页 WYG0195-0246b.png
谓常即善也所谓善即美德也谓美德者即仁义礼智是也孔子尝亦云为此诗之人其能知道者也故言有
物必有则民之秉彝故好是懿德也然所谓物者即自人之四肢五脏六腑九窍达之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
朋友无非物也所谓则者即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夫妇兄弟信之于朋友也是无非有物则有则
也由此观之孟子所以言至此者岂非人性皆善者邪故有物必有则是谓性之善也能秉其彝是谓才也好
是懿德是谓情也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是能顺其情以为善而才从之者也注纣与微子比干有兄
弟之亲○正义曰案史记世家云微子启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又云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
是知有兄弟之亲矣注大雅蒸民之诗○正义曰此盖尹吉甫美宣王之诗文也)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
卷十一上 第 14a 页 WYG0195-0246c.png
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注富岁丰年也凶岁饥
馑也子弟凡人之子弟也赖善暴恶也非天降下才性
与之异也以饥寒之阨陷溺其心使为恶者也今夫麰
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
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
之不齐也注麰麦大麦也诗云贻我来麰言人性之同
如此麰麦其不同者人事雨泽有不足地之有肥硗耳
硗薄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
卷十一上 第 14b 页 WYG0195-0246d.png
人与我同类者注圣人亦人也其相觉者以心知耳故
体类与人同故举相似也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
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注龙子古贤
人也虽不知足小大作屦者犹不更作蒉蒉草器也以
屦相似天下之足略同故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
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
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
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注人
卷十一上 第 15a 页 WYG0195-0247a.png
口之所耆者相似故皆以易牙为知味言口之同也惟
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注
耳亦犹口也天下皆以师旷为知声之微妙也惟目亦
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
目者也注目亦犹耳也子都古之姣好者也诗云不见
子都乃见狂且傥无目者乃不知子都好耳言目之同
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注言人
卷十一上 第 15b 页 WYG0195-0247b.png
之心性皆同也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
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
我口注心所同耆者义理也理者得道之理圣人先得
理义之要耳理义之悦心如刍豢之悦口谁不同也音
义(阨音厄麰音牟耰丁音忧壅苗根也浡音勃硗苦交切觉丁音教义训为校蒉音匮姣古卯切且丁子馀
切云且助句辞)疏(正义曰此章言人禀性俱有好憎耳目口心所悦者同或为君子或为小人犹麰麦不齐
雨露使然者也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至犹刍豢之悦我口者孟子言丰熟之年凡人之子弟多好善赖善也
凶荒之年凡人之子弟多好暴恶然而非上天降下才性与之殊异也而其所以由饥寒之厄陷溺去其良心
卷十一上 第 16a 页 WYG0195-0247c.png
而为之恶也无他所谓礼义生于富足盗贼起于贫穷是也且譬夫今之大麦也人播种而耰锄之其地高下
以同艺殖之时又同浡浡然而生长秀茂至于日至可以收割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为不熟者则是地有肥
薄与雨露之不均而人事之所加有不齐也故凡物有同其类者皆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为不然虽圣人
亦则与我同其类者也故龙子之贤人有曰人不知天下人之足而为草屦者我知其人不能为之蒉也蒉草
器也其所以为屦皆相似者以其天下人之足则同也故口之于食味人有同耆也然而易牙先得我口之所
好者也如使人口之于味其性之所好与人殊异有若狗马之与我不同其形类也则天下何以耆其味皆从
易牙所好之味也至于食味天下所以皆期指于易牙者是天下之人口相似也不特○之于味然也惟耳于
声亦如是也耳于声天下之人所以皆期指于师旷为知声之妙者是天下之人耳相似也又不特耳如是也
卷十一上 第 16b 页 WYG0195-0247d.png
惟天下之目亦如是也至于子都者天下之人无有不知其姣好也不知子都之姣好者是无目之人也故曰
人口之于味以其有所同好者焉耳之于声以其有同听者焉目之于色以其有同美者焉至于心独无所同
亦如是乎言人心性亦若口耳皆有同而无异也然人心有所同然者何也是谓理也义也唯圣人者但先得
我心之所同然耳故曰理义之有喜悦于我心者如刍豢之味有悦于我口耳盖理出于性命天之所为也义
出于道德人之所为也而理义又出于人心所同然也是则天之使我有是之谓命天命之谓性是性命本乎
天故为天之所为也天之所为虽妙然而未尝不有理焉如此岂非其理有出于性命者乎人能存其性命而
不失之者是所谓有其道德也故为人之所为者也人之所为道德虽妙然而未尝不有义存焉如此则岂非
其义有出于人心者乎合而言之则性命道德是为理义虽是理义出于性命道德者耳注麰麦至薄也○正
卷十一上 第 17a 页 WYG0195-0248a.png
义曰释云麰麦大麦也又短粒麦也诗云贻我来麰此盖周颂思文之篇言后稷配天之诗也硗说文云硗石
地名也注易牙为知味○正义曰案左传云易牙齐桓公大夫也淄渑二水为食易牙亦知二水之味桓公不
信数试始验是易牙为知味者也注师旷为知声之妙○正义曰案吕氏春秋云已说在离娄篇首左传杜氏
注云晋乐师子野者是也注子都诗云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正义曰案诗国风山有扶苏之篇文也注云都
世之美好者狂狂人也且辞也笺云人之好色不往睹子都反往睹狂丑之人凡此是知子都为美好者也○
草牲曰刍谷养曰豢○正义曰说文云牛马曰刍犬豕曰豢是其解也)


卷十一上 第 17b 页 WYG0195-0248b.png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

卷十一上 第 18a 页 WYG0195-0248c.png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考證

  告子章句上疏今要人爵以诱时也○时监本讹待今
改正

  性犹把柳也章疏杯素朴也○(臣宗楷)按说文云杯㔶
也器盖一曰覆头也又六书正讹饮器俗作杯杯并
非然则本为一器疏释素朴之义未知何据

  何以谓义内章疏敬叔父则敬之敬己之弟则亦敬之
是随敬所在○在监本讹有今改正

卷十一上 第 18b 页 WYG0195-0248d.png
  又疏季子即下卷所谓季任为任处守者也○(臣齐
焘)按孟季子朱注以为疑孟仲子之弟是也季任自
是任君弟疏因经中亦谓季任为季子遂以孟季氏
当之

  故凡同类者节注圣人亦人也其相觉者以
心知耳○心监本讹似今改正

  疏故曰人口之于味以其有所同好者焉○监本脱
以字今增入
卷十一上 第 19a 页 WYG0195-0249a.png








卷十一上 第 19b 页 WYG0195-0249b.png























  孟子注疏卷十一上考證
卷十一上 第 20a 页 WYG0195-024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告子章句上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
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
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注牛山齐之
卷十一上 第 20b 页 WYG0195-0249d.png
东南山也邑外谓之郊息长也濯濯无草木之貌牛山
木尝盛美以在国郊斧斤牛羊使之不得有草木耳非
山之性无草木也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
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
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
者几希注存在也言虽在人之性亦犹此山之有草木
也人岂无仁义之心邪其日夜之思欲息长仁义平旦
之志气其好恶凡人皆有与贤人相近之心几岂也岂
卷十一上 第 21a 页 WYG0195-0250a.png
希言不远也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
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
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
也哉注旦昼日昼也其所为万事有梏乱之使亡失其
日夜之所息也梏之反覆利害干其心其夜气不能复
存也人见恶人禽兽之行以为未尝有善夲性此非人
之情也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
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卷十一上 第 21b 页 WYG0195-0250b.png
注诚得其养若雨露于草木法度于仁义何有不长也
诚失其养若斧斤牛羊之消草木利欲之消仁义何有
不尽也孔子曰持之则存纵之则亡莫知其乡乡犹里
以喻居也独心为若是也音义(蘖五割切好恶丁呼报切下乌路切下所恶同
梏丁云牿古沃切谓悔吝利害也言利害之乱其性犹桎梏之刑其身故喻之行下孟切下其行同)疏(正义
曰此章言秉心持正使邪不干犹止斧斤不伐牛山则山木茂人则称仁也孟子曰牛山之木至惟心之谓与
者孟子言牛山之木常为秀美矣然以其为郊国之外也残之以斧斤之伐可以为秀美乎言以其斤斧常伐
之则不可为美也虽为斤斧所伐然以其日夜之所长息雨露之所润泽非无萌牙丝蘖生焉奈何萌蘖既生
卷十一上 第 22a 页 WYG0195-0250c.png
而牛羊之畜又从而牧养于其间是以牛山若彼濯濯无草木之猊也人见其濯濯然无草木以为牛山未尝
有材木焉是岂牛山之性无草木哉言牛山之夲尝有其材木耳其所以无之者但斧斤牛羊从而残灭之矣
言虽存在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然人之所以放去其良心而无仁义者亦如斧斤之伐于牛山之木也是
日日而伐灭之可为美材乎言不可为美材也言牛山日夜之所息长草木与人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
者不远矣以其牛山日夜所息长草木莫不欲秀茂为美而恶其斧斤牛羊残害之为恶也人之平旦之气尚
未有利欲汨之则气犹静莫不欲为之善也而恶为之恶也但人平旦之气则其旦昼之所为利欲有以梏亡
之矣平旦则未至于昼旦昼所以为日之中矣且人于平旦之时其气静未有利欲事绪以动之则未必不善
矣以其善固存于此时也亦如牛山日夜所长草木无以斧斤牛羊残害之则未必不美矣以其萌蘖生焉而
卷十一上 第 22b 页 WYG0195-0250d.png
美固已有矣奈何斧斤牛羊又从而残灭之亦若旦昼所为利欲以梏亡之者焉梏手械也利欲之制善使不
得为犹梏之制手也梏之反覆其情绪不一则夜于平旦之气不足以存既不足以存而为利欲万绪梏而亡
之则其违异于禽兽之行不远矣以其近也人见其为禽兽之行者而为未尝有才性焉是岂人之情为如是
哉言非人之情也言人情夲欲为善矣其所以终不为者但利欲从而梏亡之矣故苟得其所养无物不长苟
失其所养无物不消如牛山苟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与平旦之气是得其所养者也是则无物不长矣如
牛山苟为牛羊从而牧之与旦昼所为而梏亡之是失所养者也是则无物不消矣孟子又引孔子云操持之
则存纵舍之则亡其出入徇物而不有常时莫知其所向之乡惟独心为若是也凡此孟子所以言人心性夲
善但当有常操而存之者矣注牛山齐之东南山○正义曰盖亦以理推之亦自可见故传所谓齐景公游于
卷十一上 第 23a 页 WYG0195-0251a.png
牛山之上是亦知之为齐之山矣)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注王齐王也或怪也时人
有怪王不智而孟子不辅之故言此也虽有天下易生
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
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注种易生之
草木五谷一日暴温之十日阴寒以杀之物何能生我
亦希见于王既见而退寒之者至谓左右佞谄顺意者
多譬诸万物何由得有萌牙生也今夫弈之为数小数
卷十一上 第 23b 页 WYG0195-0251b.png
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注弈博也或曰围棋论语曰
不有博弈者乎数技也虽小技不专心则不得也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
与曰非然也注有人名秋通一国皆谓之善弈曰弈秋
使教二人弈其一人惟秋所善而听之其一人志欲射
鸿鹄故不如也为是谓其智不如也曰非也以不致志
卷十一上 第 24a 页 WYG0195-0251c.png
也故齐王之不智亦若是音义(易以豉切暴步卜切缴音灼射食亦切为于伪
切下为宫同)疏(正义曰此章言奕为小数不精不能一人善之十人恶之虽竭其道何由能成者也孟子
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至非然也孟子言时人无怪齐王之不智也以其孟子不辅佐之故云之此言虽有天
下易生之物如一日温煖以暴之乃十日寒冻以杀之是以未有能生者也虽有能生之者然于我见之亦少
矣我自辅佐齐王而退归而奸佞謟䛕齐王者至多矣然而我尚如有心欲使王萌而为善是如之何哉孟子
言之以此者盖谓吾君不能者是谓贼其君者也所以言时人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当辅佐君为之而已孟子
辅佐齐王既退而奸佞之臣又陷君于为恶故有激而云此也盖天下易生之物譬齐王之为善也一日暴之
喻孟子一人之辅齐王也十日寒之喻奸佞臣之众陷君于为恶也陷君于为恶者如是之众则齐王所以不
卷十一上 第 24b 页 WYG0195-0251d.png
智也喻未有能生者也今夫譬之奕秋但为技数虽小技如不专一其心致笃其志则亦不得精也是故奕人
名秋者通一国皆称为善能奕者也使秋诲其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奕秋之言是听一人虽听之其一
心以为有鸿鹄之鸟将至乃思援弓缴矢而射之虽与皆学夫奕秋然亦不若其专心致志者精矣为是弗若
之者非谓其智弗若也以其不专心致志而听奕秋之诲故也此所以曰为是其智弗若与继之曰非然也言
不然也孟子所以引为比者盖谓齐王如能专心致志惟贤者是听则孰不与王为善乎奈齐王不能专心致
志惟贤是听但为奸臣之所䛕佞所以如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矢而射之者故弗若彼之精而遂不为善矣
然则时人亦不可谓齐王不智特当辅之而已然既辅之亦当齐王能专心致志听从之然后可矣孟子所以
既退而尚如有萌焉奈何终辅之而齐王奸佞謟䛕之众而不能听从为善耳此故以奕秋喻己而以鸿鹄喻
卷十一上 第 25a 页 WYG0195-0252a.png
奸佞其一以为有鸿鹄思援弓缴而射之喻齐王虽听己之言然不专心致志惟在于鸿鹄耳注奕博也至不
得也○正义曰案阳货论语第十七之篇云不有博弈者乎而解弈为博也说文云作博局戏也六著十二棋
也古者尧曾作博围棋谓之奕说文弈从升言速两手而执之棋者所执之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称奕者
又取其落奕之义也注有人名秋善奕○正义曰案传记有云奕秋通国之善奕也有吹笙过者止而听之则
奕败笙汨之也又云隶首天下之善算也有鸿鹄过弯弧拟问以三五则不知鸿鹄乱之也是亦孟子之言与)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注熊掌熊蹯也以喻义
卷十一上 第 25b 页 WYG0195-0252b.png
鱼以喻生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注有甚于生者谓义也义者不可苟得有甚于死者谓
无义也不苟辟患也莫甚于生则苟利而求生矣莫甚
于死则可辟患不择善何不为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卷十一上 第 26a 页 WYG0195-0252c.png
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注有不用不用苟生也有不为不为苟恶
而辟患也有甚于生义甚于生也有甚于死恶甚于死
也凡人皆有是心贤者能勿丧亡之也一箪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注人之贱者得此一器食可以生
不得则死嘑尔犹嘑尔咄啐之貌也行道之人凡人以
其贱己故不肯受也蹴蹋也以足践蹋与之乞人不洁
卷十一上 第 26b 页 WYG0195-0252d.png
之亦由其小故轻而不受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注言一箪食则贵礼至于万钟则不复辩别有
礼义与否钟量器也万钟于己身何加益哉己身不能
独食万钟也岂不为广美宫室供奉妻妾施与所知之
人穷乏者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卷十一上 第 27a 页 WYG0195-0253a.png
谓失其本心注乡者不得箪食而食则身死尚不受也
今为此三者为之是不亦可以止乎所谓失其本心者
也音义(熊蹯音烦辟音避下同嘑呼故切蹴张取六切或作踓音同咄啐丁都忽切叱也下七内切呼
也不辩丁本作变云于义当为辩辩别也得我与张云平声亦如字乡为丁云并去声下今为为指乡为其但
为亦为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舍生取义义之大者也箪食万钟用有轻重纵彼纳此盖违其本凡人皆
然君子则否所以殊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至失其本心者孟子言鱼之为味我之所欲者也熊蹯之味亦我
所欲者也然而鱼与熊蹯二者不可兼得但舍去其鱼而取熊蹯也以其熊蹯之味又有美于鱼也鱼在水之
物熊蹯在山之物欲在水不可兼得于在山者在山又不可兼得于在水者故为二者不可兼得也鱼所以喻
卷十一上 第 27b 页 WYG0195-0253b.png
生也熊蹯所以喻义故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然而生与义二者亦不可兼得之但舍生而取义也
以其义又有胜于生也如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不忘在沟壑有杀身以成仁是皆以义有胜于死也是舍生
而取义也然而生亦为我心之所欲其以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为我心之所恶疾者其以所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有所不逃辟也如今人之所欲者无有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而行之也今
人之恶者无有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择而为之也盖可以得生可以辟患者皆是不义也故不为
苟得故患有所不辟也者是皆有义也由此言之则生而有不用也是不苟生也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
不苟为恶以辟患也如此故所欲有甚于生所恶者有甚于死非独贤者有此心也人皆有此心也但贤人能
常存之而勿丧亡之耳盖所欲有甚于生者是义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是不义也且以一箪所盛之食一豆所
卷十一上 第 28a 页 WYG0195-0253c.png
盛之羹得而食之者则养其生不得此而食者则饿而死然而嘑尔叱咄而与之虽行道涂之中凡人且不肯
受而食之也如蹴尔践蹋而与之虽乞丐之贱人且以为不洁而不肯受而食也言万钟之禄则不责辩礼义
而受之者虽万钟之多然于我何足为益焉于我何益以其已身不能独食之也己不能独食则为宫室之广
美供奉妻妾施与所知之人穷乏者而已如是则向日不得箪食豆羹则身死尚不受今乃为宫室广美供奉
妻妾与施所知之人穷乏者而受为之如此是亦不可以止乎言此可以止而不止者也是谓失其本心者矣
是忘其义者矣故本心即义也所谓贤者但能勿丧亡此本心耳注熊蹯○正义曰案史记世家云宰夫胹熊
蹯不熟晋灵公怒而杀之裴骃注云服虔曰蹯熊掌其肉难熟注钟量器也○正义曰齐大夫晏子云已说在
梁惠篇)

卷十一上 第 28b 页 WYG0195-0253d.png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
不知求哀哉注不行仁义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
悯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注人知求鸡犬莫知求其心
者惑也学问所以求之矣疏(正义曰此章言由路求心为得其本追逐鸡犬务其
末也学以求之详矣孟子曰至而已矣者孟子言仁者是人之心也是人人皆有之者也义者是人之路也是
人人皆得而行之者也今有人乃舍去其路而不行放散其心而不知求之者可哀悯哉且人有鸡犬放之则
能求追逐之有心放离之而不求追复然而学问之道无他焉但求其放心而已矣能求放心则仁义存矣以
卷十一上 第 29a 页 WYG0195-0254a.png
其人之所以学问者亦以精此仁义也)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
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注无名
之指手之第四指也盖以其馀指皆有名无名指者非
手之用指也虽不疾痛妨害于事犹欲信之不远秦楚
为指之不若人故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
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注心不若人可恶之大者也
而反恶指故曰不知其类也类事也音义(信音伸下同恶乌路切下
卷十一上 第 29b 页 WYG0195-0254b.png
同)疏(正义曰此章言舍大恶小不知其要忧指忘心不即于道是以君子恶之者也孟子曰至此之谓不
知类也孟子言今人有第四指为无名之指屈而不信且非疾痛有妨害于为事也如有人能伸者则不远秦
楚之路而求伸之以为恶其指之不若人也且以无名之指为无用之指则耻恶之不若人其心不若人则不
知耻恶之是之谓为不知其类者也荀子云相形不如论心同其意也盖云秦楚者以其秦楚相去最为远者
也故取为已言指屈尚不远秦楚之路而求伸况心即在于己为最近者也尚不能求之邪此孟子所以为不
知类者也)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
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
卷十一上 第 30a 页 WYG0195-0254c.png
也注拱合两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桐梓皆木名也人
皆知灌溉而养之至于养身之道当以仁义而不知用
岂于身不若桐梓哉不思之甚者也宜孟子有是以言
之欤音义(溉古代切)疏(正义曰此章言莫知养身而养其树木失事违务不得所急所以诫未达
者也孟子言桐梓之木方于可拱把之时人诚欲其生长皆知所以灌溉而养之者至于己之身而不知以仁
义之道养之者岂人之爱保其身反不若桐梓之为急哉但人弗思忖之而已故以甚者也宜诫之以此)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
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注人之所爱则
卷十一上 第 30b 页 WYG0195-0254d.png
养之于身也一尺一寸之肤养相及也所以考其善不
善者岂有他哉于已取之而已矣注考知其善否皆在
已之所养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
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注养小则害大
养贱则害贵小口腹也大心志也头颈贵者也指拇贱
者也不可舍贵养贱也务口腹者为小人治心志者为
大人故也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
焉注场师治场圃者场以治谷圃园也梧桐槚梓皆木
卷十一上 第 31a 页 WYG0195-0255a.png
名樲棘小棘所谓酸枣也言此以喻人舍大养小故曰
贱场师也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
人也注谓医养人疾治其一指而不知其肩背之有疾
以至于害之此为狼藉乱不知治疾之人也饮食之人
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
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注饮食之人人所贱之者
为其养口腹而失道德耳如使不失道德存仁义以往
不嫌于养口腹也故曰口腹岂但为肥长尺寸之肤哉
卷十一上 第 31b 页 WYG0195-0255b.png
亦以怀其道德也音义(槚音贾樲音贰)疏(正义曰此章言养其行治其正俱用智力
善恶相厉是以君子居处思义饮食思礼者也孟子曰人之于身也至于已取之而已矣孟子言人之于一身
也无有所不爱也以其兼爱之矣兼所爱则必兼有所养也是则一身之中无有一尺一寸之肌肤不爱焉则
亦无有一尺一寸之肌肤不养之也以其兼所爱必兼所养而已然而所以考究其有善其有不善者亦岂有
他为哉但亦于一已自取之而已矣所谓从其大体则为大人从其小体则为小人岂非已自取之谓乎盖孟
子但云尺寸之肤者则心存乎中又有居待而言者也且心为一身之君所谓心为天君者也荀子云心居中
虚以治五官此之谓也言人既爱尺寸之肤虽心亦在所爱焉既养尺寸之肤虽心亦在所养焉所谓爱养心
者亦以仁义之道爱养之而已人之心由人所趋向如何耳故曰所以考其善不善于已取之而已矣体有贵
卷十一上 第 32a 页 WYG0195-0255c.png
贱至尺寸之肤哉孟子又言人体有贵亦有贱有小亦有大于人之一身合而言之则谓之体自体而言之又
有耳目口鼻形心者也以贵大则心为一体之贵者大者以贱小则耳目口鼻形为一体之贱者小者言人之
于一体不可务爱养其贱者小者以害其贵者大者也如养其小者则为之小人养其大者则为之大人以其
耳目口鼻形五者所好不过利欲而已而心禀于有生之初仁义之道俱存于其间是以养心者为大人君子
养耳目口鼻形者以利欲为小人耳故孟子所以有是言也今有场师治场圃者如舍其梧槚之良木而特养
其樲棘是为贱场师焉梧桐也槚山楸也樲棘小酸枣也梧槚可以为琴瑟材是良木小酸枣无用之木也是
贱木也此所以喻养体不养其贵者而养其贱者也又如养其一指之小而失其肩背之大则为狼疾藉乱而
不知医治者也此所以比喻养体不养其大者而养其小者也且务饮食之人则人皆贱之者矣无他是为其
卷十一上 第 32b 页 WYG0195-0255d.png
养小而失去其大也如饮食之人亦无有失其养大则口腹岂但肥长适尺寸之肤为哉言是亦怀仁义之道
者也注梧槚樲棘为桐梓酸枣○正义曰说文云梧槚山楸又云楸梓也樲棘小酸枣也是所以案此为之云)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注钧
同也言有大有小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
小体为小人注大体心思礼义小体纵恣情欲曰钧是
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注公都子言人何
独有从小体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
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
卷十一上 第 33a 页 WYG0195-0256a.png
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
为大人而已矣注孟子曰人有耳目之官不思故为物
所蔽官精神所在也谓人有五官六府物事也利欲之
事来交引其精神心官不思善故失其道而陷为小人
也此乃天所与人情性先立乎其大者谓生而有善性
也小者情欲也善胜恶则恶不能夺之而已矣疏(正义曰此
章言天与人性先立其大心官思之邪不乖越故谓之大人者也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至何也者公都子问
孟子曰世之人皆是人者也或有名为大人或有名为小人者是如之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
卷十一上 第 33b 页 WYG0195-0256b.png
体为小人孟子答之曰从事于大体而以仁义养其心是从其大体故谓之大人也从其小体以利欲养其耳
目之官是从其小体故谓之小人也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公都子未晓故问之曰既皆
是人也或以从养其大体或从养其小体是如之何曰耳目之官至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又答之曰人有耳
目之官不以心思主之而遂蔽于嗜欲之物既蔽于物则已亦已失矣已已失则是亦为物而已是则物交接
其物终为物引之丧其所得矣惟心之官则为主于思如心之所思则有所得而无所丧如不思则失其所得
而有以丧之耳是以天之所与付于我者所以先与立其大者则心是也既与立其大者则小者斯不能夺之
矣小者则耳目是也是以为之大人而已矣盖耳目主视听是以为官者也心君主官者也亦谓之官者以其
亦主思故亦为官矣荀子云心君也居中虚而治五官者也是以心思之大者而小者不能夺则耳目不为利
卷十一上 第 34a 页 WYG0195-0256c.png
欲之所蔽兹所以从其大体而为大人也彼小人者以其不思而为利欲所蔽故也)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
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注天爵以德人爵以禄古之
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人爵
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注人爵从之人
爵自至也以要人爵要求也得人爵弃天爵惑之甚也
终亦必亡而已矣注弃善忘德终必亡也音义(乐音洛下自乐
而乐皆同要音邀注及下同)疏(正义曰此章言古脩天爵自乐之也今要人爵以诱时也得人弃天道之
卷十一上 第 34b 页 WYG0195-0256d.png
忌也惑以招亡小人之事者也孟子曰有天爵者至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言有所谓天爵者有所谓人爵者
仁义忠信四者又乐行其善而不厌倦者是所谓天爵也自公卿大夫者是所谓人爵此孟子所以自解之也
自古之人脩治其天爵而人爵自然从之如舜耕于历山乐取诸人以为善而尧自然禅其禄位是脩其天爵
而人爵从之者也又如伊尹之徒亦是也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求人爵既得其人爵而又弃其天爵则蔽惑
之甚者也如登龙断以罔市利乞墦间之祭者是其类也此孟子所以指今之人而言也如此者终亦必亡其
人爵而已矣是故孟子所以有是言而劝诫之)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注人
卷十一上 第 35a 页 WYG0195-0257a.png
皆同欲贵之心人人自有贵者在己身不思之耳在己
者谓仁义广誉也凡人之所贵富贵故曰非良贵者赵
孟晋卿之贵者也能贵人又能贱人人之所自有也者
他人不能贱之也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
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
以不愿人之文绣也注诗大雅既醉之篇言饱德者饱
仁义之于身身之贵者也不愿人之膏粱矣膏粱细粱
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音义(闻音问)疏(正义曰此章言所贵在身人不
卷十一上 第 35b 页 WYG0195-0257b.png
知求膏粱文绣已之所优赵孟所贵何能比之是以君子贫而乐也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至文绣也孟
子言凡所愿欲其贵者世人所同其心也以其人皆欲之也然而人人有贵只在其已者但不思之耳凡人所
贵者非是良贵也良贵者不以爵而贵者是谓良贵如下文所谓仁义广誉者是也且以赵孟晋卿之贵虽为
所贵者然而赵孟又能贱之是人之所贵者非为良贵也此孟子所以引而喻也以其赵孟者即晋襄公之臣
赵盾者是也是为晋卿然入为晋卿出则为盟主是谓贵矣奈何其贤则不及赵襄其良则不及宣子则所贵
特人爵之贵耳如此得无贱邪故曰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也诗大雅既醉之篇有云既醉之以酒既饱之
以德是言饱乎仁义者也是亦所谓德将无醉之意同谓德则仁义是也言饱乎仁义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
味乎案礼云公食大夫则稻粱为加膳则膏粱味之至珍者也然而不愿人之膏粱则以仁义为膏粱令闻广
卷十一上 第 36a 页 WYG0195-0257c.png
誉之名声既施饰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案诗以一裳为显服则文绣为服之至美者也然而不愿人之
文绣则以令闻广誉为文绣也盖令闻者以其内有仁义之德则人将不特见而善之又有以闻而善之者也
故云令闻广誉令善也闻名声而人所闻之也广誉者亦以内有仁义之德则不特近者美喻之而远者又有
以美喻焉故云广誉广远大也誉美称也凡此孟子所以教时人之云耳故论君子贫而乐如颜子在陋巷而
不改其乐者是之谓也)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
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
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注水胜火取水足
卷十一上 第 36b 页 WYG0195-0257d.png
以制火一杯水何能救一车薪之火也以此则谓水不
胜火为仁者亦若是则与作不仁之甚者也亡犹无也
亦终必亡仁矣音义(熄音息)疏(正义曰此章言为仁不至不反诸已谓水胜火熄而
后已不仁之甚终必亡矣为道不卒无益于贤者也孟子言为仁胜强于不仁也若水之胜火矣今之为仁者
不知反本心而为仁如以一杯杓水而救一车薪之火也火不熄灭则谓水不胜火以为不仁胜仁此又与于
不为仁者又甚之也以其有过于不为仁者也是亦终必亡其仁矣且如汤武之至仁然后胜桀纣之至不仁
也今之为仁但以转粟移民之为仁而望民多于邻国以羊易牛之仁而欲朝秦楚而抚四夷是若一杯水而
望救一车薪之火也此所以终必亡其仁矣此吾孟子所以有激而云)

卷十一上 第 37a 页 WYG0195-0258a.png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
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注熟成也五谷虽美种之不成则
不如荑稗之草其实可食为仁不成犹是也音义(荑音蹄稗
蒲卖切)疏(正义曰此章言功毁几成人在慎终五谷不熟荑稗是胜是以为仁必其成也孟子言五谷者
是天下种之美者也苟五谷不成则不胜荑稗之所夺夫仁者亦天下道之美者也苟为仁不成则不胜不仁
之所害故云夫仁亦在乎成之而已矣此章与前章相类亦若齐宣有爱牛之仁而功不至于百姓梁惠有移
民之仁而民不加多于邻国是为仁不成之过也五谷已说于前矣云荑稗者即禾中之莁草也)音义
(几丁音祈又音机)

卷十一上 第 37b 页 WYG0195-0258b.png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至于彀学者亦必至于彀注羿
古之善射者彀张弩向的者用思要时也学者志道犹
射者之张也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注
大匠攻木工规所以为圆也矩所以为方也诲教也教
人必须规矩学者以仁义为法式亦犹大匠以规矩者
也音义(彀古候切思丁息二切)疏(正义曰此章言事各有本道有所隆彀张规矩以喻为仁学不
为仁犹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者也孟子言羿为善射者其教人射必志在于势势者张弓也张弓以其力分
之所至处也言羿虽善射其教人亦必求之于力分之内也大匠为攻木之工者其教诲人为匠必在于规矩
卷十一上 第 38a 页 WYG0195-0258c.png
规所以为圆之度矩所以为方之度以其规矩为法度之至者也言大匠诲人亦必求之于法度内也羿教人
既求之于力分之内则学之者亦必求于力分之内矣大匠诲人既求之于法度之内则学之者亦必求于法
度之内矣然必皆求于力分之内者以其力分所不到则射亦末如之何矣法度者亦如是矣此喻人以道教
人而学之者亦如是耳如皆不求之于力分之内与法度之内则于道终亦不得矣注羿古之善射者与匠为
攻木之工者○正义曰此已说于前矣)



卷十一上 第 38b 页 WYG0195-0258d.png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

卷十一上 第 39a 页 WYG0195-0259a.png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考證

  牛山之木尝美矣章注牛山齐之东南山疏齐景公游
于牛山之上○事见晏子春秋

  无或乎王之不智章弈秋通国之善弈节注有人名秋
善弈疏有吹笙过者止而听之则弈败○监本脱吹
笙二字今从史记补入

  鱼我所欲也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节注不为苟恶
而辟患也○恶监本讹患今改正

卷十一上 第 39b 页 WYG0195-0259b.png
  人之于身也章疏所谓从其大体则为大人○从监本
讹颐今改正

  钧是人也章疏居中虚而治五官者也○居监本讹房
今改正

  又疏是以心思之大者而小者不能夺则耳目不为
利欲之所蔽○则耳目不为利欲之所蔽监本则字
讹其字不字讹小字俱从阁本改正

  欲贵者章疏其良则不及宣子○(臣邦绥)按宣子即赵
卷十一上 第 40a 页 WYG0195-0259c.png
盾之谥疏既以赵孟为赵盾矣又云其良不及宣是
赵盾与赵宣子分为二人也况赵孟不必专指赵盾
左传赵文子亦称赵孟战国策赵襄子亦称赵孟(臣
宗楷)按新安倪氏曰晋赵氏世呼赵孟如智氏世呼
智伯盖世卿之通称疏以晋襄公之臣赵盾寔之恐
多附会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章疏是以为仁必其成也○必监
本讹以今改正

卷十一上 第 40b 页 WYG0195-0259d.png
  又疏苟五谷不成则不胜荑稗之所夺○夺监本讹
奋今改正

  又疏荑稗即禾中之莁草也○(臣宗楷)按郭璞云稊
似稗布地生秽草也又广雅解云稗有二种一黄白
一紫墨则荑稗二物疏合为一非

  羿之教人射章注彀张弩向的者○向监本讹付今改


  又犹射者之张也○犹监本讹得今改正
卷十一上 第 41a 页 WYG0195-0260a.png








卷十一上 第 41b 页 WYG0195-0260b.png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