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中庸辑略
中庸辑略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中庸辑略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中庸辑略二卷宋石塾编朱子删定塾字
子重号克齐新昌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官至太常主
簿出知南康军中庸为礼记第三十一篇孔
颖达疏引郑元目录云此于别录属通论汉
书艺文志有中庸传二篇颜师古注曰今礼
中庸辑略 第 1b 页
记有中庸一篇亦非本礼经盖子思之作是
书本以阐天人之奥汉儒以无所附丽编之
礼记实于五礼无所属故刘向谓之通论师
古以为非本礼经也梁武帝尝作义疏见于
隋志然其书不传迨有宋诸儒研求性道始
定为传心之要而论说亦遂日详故塾辑是
编断自周子二程子张子而益以吕大临谢
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之说初名集解
中庸辑略 第 2a 页
乾道癸巳朱子为作序极称其谨密详审越
十有六年淳熙己酉朱子作中庸章句因重
为删定更名辑略而仍以集解原序冠其首
观朱子中庸章句自序称既定著章句一篇
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
其繁乱名以辑略且别为或问以附其后云
云据此则是编及或问皆当与中庸章句合
为一书其后章句孤行而是编渐晦明嘉靖
中庸辑略 第 2b 页
中御史新昌吕信卿始从唐顺之得宋椠旧
本刻之毗陵凡先儒论说见于或问所驳者
多所芟节如第九章游氏以舜为绝学无为
之说杨氏有能斯有为之说第十一章游氏
离人立于独未发有念之说多竟从删薙不
复存其说于此书至如第一章内所引程子
答苏季明之次章或问中亦力斥其记录失
真而原文乃仍载书中或为失于刋削或为
中庸辑略 第 3a 页
别有取义则其故不可得详矣乾隆四十六
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中庸辑略 第 3b 页




















中庸辑略 第 4a 页
  中庸集解原序

  中庸之书子思子之所作也昔者曾子学于孔子而得
其传矣孔子之孙子思学于曾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
者焉既而惧夫传之久远而或失其真也于是推本所
传之意质以所闻之言更相反覆作为此书孟子之徒
实受其说孟子没而不得其传焉汉之诸儒虽或传诵
然既杂乎传记之间而莫之贵又莫有能明其所传之
意者至唐李翱始知尊信其书为之论说然其所谓灭
中庸辑略 第 4b 页
情以复性者又杂乎佛老而言之则亦异于曾子子思
孟子之所传矣至于本朝濂溪周夫子始得其所传之
要以著于篇河南二程夫子又得其遗旨而发挥之然
后其学布于天下然明道不及为书今世所传陈忠肃
公之所序者乃蓝田吕氏所著之别本也伊川虽尝自
言中庸今已成书然亦不传于学者或以问于和靖尹
公则曰先生自意不满而火之矣二夫子于此既皆无
书故今所传特出于门人所记平居问答之辞而门人
中庸辑略 第 5a 页
之说行于世者唯吕氏游氏杨氏侯氏为有成书若横
渠先生若谢氏尹氏则亦或记其语之及此者耳又皆
别自为编或颇杂出他记盖学者欲观其聚而不可得
固不能有以考其异而会其同也熹之友会稽新昌石
子重乃始集而次之合为一书以便观览名曰中
庸集解复第其录如右而属熹序之熹惟圣门传授之
微旨见于此篇者诸先生之言详矣熹之浅陋盖有行
思坐诵没世穷年而不得其所以言者尚何敢措一辞
中庸辑略 第 5b 页
于其间然尝窃谓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唯知章句
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
之归至于近世先知先觉之士始发明之则学者既有
以知夫前日之为陋矣然或乃徒诵其言以为高而又
初不知深求其意甚者遂至于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
谈空妙展转相迷而其为患反有甚于前日之遗陋者
呜呼是岂古昔圣贤相传之本意与夫近世先生君子
之所以望于后人者哉熹诚不敏私窃惧焉故因子重
中庸辑略 第 6a 页
之书特以此言题其篇首以告夫同志之读此书者使
之毋跂于高毋骇于奇必沈潜乎句读文义之间以会
其归必戒惧夫不睹不闻之中以践其实庶乎优柔厌
饫真积力久而于博厚高明悠久之域忽不自知其至
焉则为有以真得其传而无徒诵坐谈之弊矣抑子重
之为此书采掇无遗条理不紊分章虽因众说然去取
之间不失其当其谨密详审盖有得乎行远自迩登高
自卑之意虽哀公问政以下六章据家语本一时问答
中庸辑略 第 6b 页
之言今从诸家不能复合然不害于其脉理之贯通也
又以简帙重繁分为两卷亦无他义例云淳熙癸卯春
三月新安朱熹序









  中庸集解原序

中庸辑略 第 7a 页
  中庸辑略原序

  中庸辑略凡二卷初宋儒新昌石子重采两程先生
语与其高第弟子游杨谢侯诸家之说中庸者为集解
凡几卷朱子因而芟之为辑略其后朱子既自采两程
先生语入章句中其于诸家则又著为或问以辨之自
章句或问行而辑略集解两书因以不著于世友人御
史新昌吕信卿宿有志于古人之学且谓子重其乡人
也因购求此两书而余以所藏宋板辑略本授之已而
中庸辑略 第 7b 页
吕子巡按江南则属武进李令板焉而集解则不可复
见矣序曰盖古之乱吾道者常在乎六经孔氏之外而
后之乱吾道者常在乎六经孔氏之中昔者世教衰而
方术竞出阴阳老墨名法尝与儒并立而为六家为九
流其道不相为谋而相与时为盛衰佛最晚出其说最
盛至与吾儒并立而为儒佛然其不相谋而相盛衰也
则亦与六家九流同夫彼之各驾其说而其盛也至与
儒亢而六而九而二也斯亦悖矣虽然其不相为谋也
中庸辑略 第 8a 页
则是不得相乱也呜呼六经孔氏之教所以别于六家
九流与佛而岂知其后也六家九流与佛之说窜入于
六经孔氏之中而莫之辨也说易者以阴阳或以老庄
是六经孔氏中有阴阳家有老家矣说春秋者以法律
说礼者以形名数度是六经孔氏中有名家有法家矣
说论语者以尚同之与兼爱尚贤明鬼是六经孔氏中
有墨家矣性不可以善恶言其作用是性之说乎心不
可以死生言其真心常住之说乎是六经孔氏中有佛
中庸辑略 第 8b 页
家矣六家九流与佛之与吾六经孔氏并也是门外之
戈也六家九流与佛之说窜入于六经孔氏之中而莫
之辨也是室中之戈也虽然六家九流之窜于吾六经
孔氏也其为说也粗而其为道也小犹易辨也佛之窜
于吾六经孔氏也则其为道也宏以阔而其为说也益
精以密儒者曰体用一原佛者曰体用一原儒者曰显
微无间佛者曰显微无间其孰从而辨之嗟乎六经孔
氏之旨与伊洛之所以讲于六经孔氏之旨者固具在
中庸辑略 第 9a 页
也苟有得乎其旨而超然自信乎吾之所谓一原无间
者自信乎吾之所谓一原无间者而后彼之所谓一原
无间者可识矣儒者于喜怒哀乐之发未尝不欲其顺
而达之其顺而达之也至于天地万物皆吾喜怒哀乐
之所融贯而后一原无间者可识也佛者于喜怒哀乐
之发未尝不欲其逆而销之其逆而销之也至于天地
万物泊然无一喜怒哀乐之交而后一原无间者可识
也其机常主于逆故其所谓旋闻反见与其不住色声
中庸辑略 第 9b 页
香触乃在于闻见色声香触之外其机常主于顺故其
所谓不睹不闻与其无声无臭者乃即在于睹闻声臭
之中是以虽其求之于内者穷深极微几与吾圣人不
异而其天机之顺与逆有必不可得而强同者子程子
曰圣人本天释氏本心又曰善学者却于己发之际观
之是中庸之旨而百家之所不能驾其说群儒之所不
能乱其真也彼游杨谢侯诸家之说其未免于庛矣乎
吾弗敢知然而醇者大矣其未能不𣹰淫于老与佛乎
中庸辑略 第 10a 页
吾弗敢知然而师门之绪言盖多矣学者精择之而已
矣则是书其遂可废乎是信卿所为刻以待学者之意
也嘉靖乙巳八月朔旦武进唐顺之序





中庸辑略 第 10b 页




















  中庸辑略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