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一百六十五卷目录

 传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史传〉
  徐炬事物原始〈传〉
  吴讷文章辩体〈传〉
  徐师曾文体明辩〈传〉
 传部艺文一
  上忠臣传表        梁元帝
  忠臣传序          同前
  孝德传序          同前
  丹阳尹传序         同前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   沈约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唐柳宗元
  进张巡中丞传表       李翰
  唐张中丞传跋      宋欧阳修
  题燕华仙传        王安石
  书欧阳子传后       黄庭坚
  跋吴中丞家传        朱子
  题邺侯家传后        苏颂
  题新修李邺侯传后     明宋濂
  题蒋伯康小传后       前人
  槜李往哲列传序      王世贞
 传部艺文二〈诗〉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张谓
  其二            前人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 白居易
  读东汉外戚传      明王鸿儒
 传部纪事
 传部杂录

文学典第一百六十五卷

传部总论

《刘协·文心雕龙》《史传》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轩辕之世,史有仓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曲礼》曰:史载笔。左右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唐虞流于典谟,商夏被于诰誓。自周命维新,姬公定法,䌷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伦攸斁。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标劝戒;褒见一字,贵踰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然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寔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至从横之世,史职犹存。秦并七王,而战国有策。盖录而弗叙,故节简而为名也。汉灭嬴项,武功积年。陆贾稽古,作《楚汉春秋》。爰及太史谈,世惟执简,子长继志,甄序帝绩。比尧称典,则位杂中贤;法孔题经,则文非元圣。故取式《吕览》,通号曰纪。纪纲之号,亦宏称也。故《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八书》以铺政体,《十表》以谱年爵,虽殊古式,而得事序焉。尔其寔录无隐之旨,博雅宏辩之才,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舛落之失,叔皮论之详矣。及班固述汉,因循前业,观司马迁之辞,思实过半。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至于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愆,公理辩之究矣。观夫左氏缀事,附经间出,于文为约,而氏族难明。及史迁各传,人始区详而易览,述者宗焉。及孝惠委机,吕后摄政,班史立纪,违经失实,何则。庖牺以来,未闻女帝者也。汉运所值,难为后法。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妇无与国,齐桓著盟;宣后乱秦,吕氏危汉:岂惟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张衡司史,而惑同迁固,元平二后,欲为立纪,谬亦甚矣。寻子弘虽伪,要当孝惠之嗣;孺子诚微,实继平帝之体;二子可纪,何有于二后哉。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駮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司马彪之详实,华峤之准当,则其冠也。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徵,或疏阔寡要。惟陈寿《三国志》,文质辩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至于晋代之书,系乎著作。陆机肇始而未备,王韶续末而不终,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自《史》《汉》以下,莫有准的。至邓璨《晋纪》,始立条例。又撮略汉魏,宪章殷周,虽湘州曲学,亦有心典谟。及安国立例,乃邓氏之规焉。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徵盛衰,殷鉴兴废,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并天地而久大。是以在汉之初,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必。阅石室,启金匮,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劝戒与夺,必附圣以居宗。然后铨评昭整,苛滥不作矣。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傅元讥《后汉》之尤烦,皆此类也。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荀况称录远略近,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至于记编同时,时同多诡,虽定、哀微辞,而世情利害。勋荣之家,虽庸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常嗤,吹霜喣露,寒暑笔端,此又同时之枉,可为叹息者也。故述远则诬矫如彼,记近则回邪如此,析理居正,惟素臣乎。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至于寻繁领杂之术,务信弃奇之要,明白头讫之序,品酌事例之条,晓其大纲,则众理可贯。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迁、固通矣,而历诋后世。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赞曰:史肇轩黄,体备周孔。世历斯编,善恶偕总。腾褒裁贬,万古魂动。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徐炬·事物原始》《传》

《孝经》云:学开五传,谓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文中子曰:三传作《春秋散》。陶潜著《五柳先生传》。习凿齿作《襄阳耆旧传》。王绩饮酒五斗,著《五斗先生传》,赵抹之《忠臣传》,徐广之《孝子传》,刘向之《列女传》,后作传者,不可尽录。
《吴讷·文章辨体》《传》
太史公创《史记》列传,盖以载一人之事而为体。亦多不同。迨前后两汉书,三国晋唐诸史,则第相祖袭,而已厥后世之学士、大夫。或值忠孝才德之事,虑其湮没弗白,或事迹虽微,而卓然可为法戒者,因为立传,以垂于世,此小传、家传、列传之例也。西山云:史迁作孟荀传,不正言二子,而旁及诸子,此体之变,可以为法。《步里客谈》又云,范史黄宪传,盖无事迹,直以语言模写其形容体段,此为最妙。由是观之、传之,行迹固系其人,至于辞之善否,则又系之于作者也。若退之毛颖传,迂斋谓以文,滑稽而又变体之变者乎。

《徐师曾·文体明辩》《传》

《字书》云:传者,传也。自汉司马迁作《史记》,创为列传,而后世史家卒莫能易,或有隐德而弗彰,或有细人而可法,则皆为之作传,寓其意而驰骋,文墨者,间以滑稽之术杂焉。皆传体也。其品有四,一曰史传,二曰家传,三曰托传,四曰假传,使作者有考焉。
传部艺文一《上忠臣传表》元帝
资父事君,寔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是以冬温夏凊,尽事亲之节,进思将美,怀出奉之义,羲轩改物,殷周受命。三能十乱,九棘五臣,靡不夙夜在公,忠为令德,若使缙云得姓之子,姬昌鲁卫之臣,是知理合君亲,孝忠一体,性与率由,因心致极,臣连华霄汉,凭晖日月。三握再吐,夙奉紫庭之慈,春诗秋礼,早蒙丹扆之训。宣帝褒德,麟阁画充国之形。显宗念功,云台图仲华之像。

《忠臣传序》同前

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因生所以尽孝,因位所以立忠。事君事父,资敬之理宁异。为臣为子,率由之道斯一,忠为令德,窃所景行,且孝子列女逸民,咸有别传,至于忠臣,曾无述制,今将发箧陈书,备加论讨。

《孝德传序》同前

夫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踰孝道,能使甘泉自滔,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

《丹阳尹传序》同前

传曰:大夫受郡。《汉书》曰:尹者正也。及其用人,寔难授受。广汉和颜接下,子高自辅经术,孙宝行严霜之诛。袁安留冬日之爱。自二京板荡,五马南渡,固乃上烛天文,下应地理。尔其地势,可得而言,东以赤山为成皋,南以长淮为伊洛,北以钟山为华阜,西以大江为黄河。既变淮海为神州,亦即丹阳为京尹。虽得人之盛,颇愧前贤,而眄遇之深,多用宰辅。皇上受图负扆,宝历惟新,制礼以告成功,作乐以彰治定。岂直四三皇,六五帝,孕夏陶周而巳哉。若夫位以德叙,德以位成,每念沗莅京河,兹焉四载,以入安石之门,思勤王之政。坐真长之室,想清谈之风,求瘼馀晨,颇多暇景。今缀采英贤,为丹阳尹传。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沈约

窃闻高尚其事,义光爻象,贤者避世,声焕典坟。岂徒激贪勉竞,澡身浴德而已。尔乃大弘义训,百代通风,是以梁鸿苏伯,记远迹于前,叔夜士安,书高尘于后。虽去取异情,群略殊轸,而独行必彰,片言罔极,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明公得一含道,体二居宗,迹屈岩廊之下,神游江海之上。爱奇商洛,访美东都。盖欲隐显齐功,出处同致,巢由与伊旦并流,三辟与四门共轨,肃奉明规,思自罄勖。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唐·柳宗元

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来南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大笑以为怪。而吾久不克见杨子诲之来,始持其书,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信韩子之怪于文也。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觔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且世人笑之也。不以其俳乎,而俳又非圣人之所弃者。《诗》曰: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太史公书有《滑稽列传》,皆取乎有益于世者也。故学者终日讨论,答问呻吟,习复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有所拘者有所纵也。太羹元酒体节之荐,味之至者,而又设以奇异小虫,水草、楂梨、橘柚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舌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文王之昌蒲菹,屈到之芰,曾晰之羊枣,然后尽天下之味,以足于口。独文异乎,韩子之为也。亦将弛焉,而不为虐欤。息焉、游焉,而有所纵欤,尽六艺之奇味,以足其口欤。而不若是,则韩子之辞,若壅大川焉,其必决而放诸陆,不可以不陈也。且凡古今,是非六艺,百家大细,穿穴用而不遗者,毛颖之功也。韩子穷古书好斯文,嘉颖之能尽其意,故奋而为之传,以发其郁积,而学者得之,励其有益于世欤,是其言也。固与异世者,语而贪常嗜琐者,犹呫呫然动其喙,彼亦甚劳矣乎。

《进张巡中丞传表》李翰

臣闻圣主褒死难之士,育死事之孤,或亲推轜车,或追建封邑,厚死有以慰生,抚存有以答亡,然后君臣之义,贯以生死激劝之道,著于存亡。君所以不遗于臣,臣所以不背于君。君恩臣节,于是乎,立伏见。故御史中丞赠扬州大都督张巡,生于昌时,少习儒训,属逆胡搆乱,凶虐滔天,挺身下位,忠勇奋发,率乌合之众,当渔阳之锋,贼时窃据洛阳,控引幽朔,驱其猛锐,吞噬河南。巡前守雍丘,溃其心腹。及鲁炅十万之师弃甲于宛、叶,哥舒以天下之众败绩于潼关,两宫出居,万国波荡,贼遂僭盗神器,鸱峙两京,南临汉、江,西逼岐、雍,群帅迁延而不进列郡,望风而出奔,而巡独守孤城不为之却。贼乃绕出巡后议图江淮,巡退军雎阳,扼其咽领。前后拒守,自春徂冬,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以少击众,以弱制强,出奇无穷,制胜如神,杀其凶丑凡九十馀万,贼所以不敢越雎阳而取江淮,江淮所以保全者,巡之力也。孤城粮尽,外救不至,犹奋羸起病,摧锋陷坚,俾三军之士啖肤而食,知死不叛。及城陷见执,终无挠词,顾叱凶徒,精贯白日,虽古之忠烈何以加焉。伏以陛下聪明,文思睿哲,神武提一旅之众,复配天之业,赏功褒节,大赉群臣,遂赠扬州,官及其子,此诚陛下发德音之美也。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守死,臣窃痛之。今臣敢取十伦,以议巡过,以塞众口。惟圣聪鉴焉。臣闻人禀,教以立身,刑原情而定罪,故事有亏教,则人道不列,刑有非罪,则王法不加忠者,臣之教;恕者,法之情。今巡握节而死,非亏教也;析骸而爨,非本情也。《春秋》之义以功覆过,咎繇之典,容过宥刑,故大《易》之戒遏恶扬善,为国之体录用弃瑕。今众议巡罪,是废君臣之教绌忠义之节,不以功掩过,不以刑恕情,善遏,恶扬,录瑕弃用,非所以奖人伦,明劝戒也。且逆胡背德,人鬼所雠,朝廷衣冠,沐恩累代,大臣将相从逆比肩,而巡朝,廷不登,坐宴不与,不阶一伍之众,不假一节之权,感肃义旅,奋身死节,此巡之忠大矣。贼势凭凌,连兵百万,巡以数千之众横而制之,若无巡则无雎阳,无雎阳则无江淮。贼若因江淮之资,兵弥广财弥积,根结盘据,西向以拒王师,虽终于歼夷,而旷日持久。国家以六师震其西,巡以坚垒扼其东,故陕𨻳一战,而犬羊北走,王师因之,而势胜声势,才接而城陷,此天意。使巡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巡死也,此巡之功大矣。古者列国诸侯或相侵伐,犹有分灾救患之义,况诸将同受国恩,奉辞伐罪乎,巡所以固守者,非惟怀独克之志,亦以恃诸军之救。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本图,非其素志,则巡之情可求矣。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计,损数百之众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在周典之三宥,其一曰宥过失。故语巡之忠,则可以敦世教;议巡之功,则可以系中兴;原巡之情,则可以宥过失。昔夫子制《春秋》,明褒贬,齐桓将封禅,略而不书;晋文公召王河阳,书而讳之。盖以匡戴之功,大可以掩僭禅之功也。今巡苍黄之罪,轻于僭禅;兴复之功,重于匡戴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圣人之训,昭然可徵臣。故谓巡者,足可以为训矣。臣又闻罚不及嗣,赏延于世,此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今巡子亚夫虽受一官,不免饥寒之患,江淮既巡所保,户口克完,臣谓宜封以百户俾食其子。臣又闻彊死为厉游魂为变,有所归往则不为灾。巡既身首支离,将士等骸骼不掩,臣谓宜于雎阳城北择一高原,招魂葬送巡并将士大,作一墓而葬,使九原之魂,犹思效命三军之众,有以轻生。既感幽明,且无冤厉,亦国家忘过,旌善垂诫,百世之义也。臣少与巡游,巡之平生,臣所知悉。今巡死,大难不睹休明,惟期令名,是其荣禄。若不时纪录,日月寖悠,或掩而不传,或传而不实,而巡生死不遇,诚可悲焉。臣敢采所闻,得其亲睹,撰传一卷,昧死献上,倘以臣所撰,编列史官,虽退死丘壑,骨且不朽。
《唐中丞传跋》宋·欧阳修
《张中丞传》,李翰撰,呜呼,张巡,许远之事壮矣。秉笔之士,皆喜为之称述也。然以翰所记,考《唐书·列传》及韩退之所书,皆互有得失,而列传最为疏略。虽云史家当记大节,然其大小数百战,屡败贼兵,其智谋材力,亦有过人,可以示后者,史家皆灭而不著,甚可惜也。翰之所书,诚为大繁,然广记备言,所以备史官之采也。

《题燕华仙传》王安石

燕华仙事异矣,黄君所为传,亦辩丽可憙十方世界,皆智所幻,推智无方,幻亦无穷,必有合焉。乃与为类,则王夫人之遇,岂偶然哉。

《书欧阳子传后》黄庭坚

高安刘羲仲壮舆序,列欧阳文忠公之文章论次,荀卿扬子云之后,又考其行事,为欧阳子列传。余三读其书,而告之曰:昔壮舆之先君子道原,明习史事,撰十国纪年,自成一家,今壮舆富于春秋笔,端已有史氏风气。他日当以不朽之事相传也。昔司马谈之子迁,刘向之子歆,班彪之子固,王铨之子隐,姚察之子简,李太师之子延寿,刘知几之子餗,皆以继世,功在汗简,而旧史笔法之美,刘氏再显。今使壮舆能尽心于春秋之旧章,以考百世之典籍,斧藻先君子之凡例,著是去非,则十国之事,虽浅笔法,所寄自当与日月争光,壮舆尚勉之之楚,而南辕道虽攸远,要必至焉。

《跋吴中丞家传》朱子

故御史中丞吴公刚直之操,著于大观政和之间,事具国史,略与此传相表里,其有不合,则传闻之异辞尔。至其论荐游御史毛,谏议胡文定公,皆一世名士,足以见公之知人,其荐胡公而徽宗亟以手札审其名氏,又足以见圣主急贤之美意,则皆不见于史,而独此书为可考焉。是不可以无传也。光禄公与胡公游有朋友之谊,见于胡公所与吕兵书手简,而熹先君子亦雅相敬重,尝赠以诗,有问讯袖中医国手,不应长与一筇閒之句。今读曾尚书所为铭识,又如此。呜呼,其亦可谓贤父子矣。其族孙芾出此书以见示,因书其后,以示公之族党,尚思有以继其遗烈云。庆元丙辰正月二十四日。

《题邺侯家传后》苏颂

相国《邺侯家传》,唐亳州刺史李蘩撰述,其父泌之事迹,起天宝,被召中间,迁谪迄正元中,终于相位,其所论著,甚悉。然与《唐史》小异,文字亦有不论次者。盖蘩以罪系狱,谓其将死,则先人之嘉谋,密议遂不得传,因得废纸败笔于狱吏,以成其槁,且戒家人,令求大手笔,别加润色,后亦不果。今崇文本第一至第五,总五卷,尤为疏略,大类抄节,臣以私本校正,凡增补数万言,以充定本云。
《题新修李邺侯传后》宋濂
余读欧阳子等所修新唐书事,多舛缪,如纪中载胶东郡公降封县公,而传中乃称《郡公传》,中叙天下节度四人,而纪中则云七人,此犹可也。宰相载于世系表,而于惟谦相中宗,郑綮相昭宗,武什万相武后,乃皆弃而不录。此犹可也。观其述作,繁者失于支蔓,略者过于简。率以致涣,而无统郁,而弗彰,则其所系者重矣。刘昭《旧史》,义例无法,固不足责,岂意《新史》亦复尔耶。吴缜紏缪,盖不得不作也。有若李泌在唐,建谋,猷轻爵禄,髣髴汉之留,侯新《旧史》,皆略其事,且议其好,纵横大言,以鬼道媚人主,取宰相,何其悖耶。晋王府长史朱君读而病焉。因据泌之子,繁所录家传十卷,参考群书,仿前贤,删正陶潜诸葛亮二传,芟繁摭华重,为泌传,一通泌之事,始大白于天下后世。呜呼,微朱君泌不御冤于九泉之下乎,然而唐史之谬,不止于此而已,缜之所未紏者,尚多。朱君宜推类以尽其馀哉。余总修《元史》,及皇明日历,朱君皆与其事,余见朱君有良史之才,故为题识传,后而属望之,如此,若余之耄,则无能为矣。朱君名右,字伯贤,天台人。

《题蒋伯康小传后》前人

吾婺自《东莱吕成公传》中,原文献之,正风声气习,蔼然如邹鲁,而其属邑,东阳为尤盛,有若李正节、侯茂钦,信国葛端,献公容甫,监察御史乔公,世用通判,眉州赵公、周锡,皆成公之高第,弟子或以忠义显,或以政事称,或以文学著,传之当世,布之简书,相去一百馀载,人犹象而法之。呜呼,何其盛也。今观《蒋君伯康小传》,述其立身行己,动法古人,阽危之际,又能力持其家,使勿坠,斯可谓之贤矣。此固伯康问学之美所由致。自非前修流风遗泽,有以薰蒸之。亦未必遽至于斯也。呜呼,唯桑与梓,必恭敬止矧吾父母之邦,贤哲奋兴,前被后承,虽隐显之,或殊揆诸物,则民彝之懿,皆可以无愧,闻风而兴起者,孰谓后无其人乎。故因称伯康之贤,特推其本,而言之忠厚,君子当有取焉。洪武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槜李往哲列传序》王世贞

今天下称文献独甲,吾吴郡而钱唐,居其一顾,嘉兴当二方之中,地独坦衍,饶水稻禾,蚕桑组绣,工作之技,衣食海内,弗尽。而人物则自明兴,以及今嘉万之际,益彬彬矣。乃至纪郡,乘者多阙略弗备,而会其郡人,戚元佐氏,以文学著兰台建礼之籍者,数年而以尚玺。大夫请急归,居閒无事,乃益搜考。故家琬琰之籍,暨耳目所见,闻人别叙次,凡若干卷,目之曰:《槜李往哲列传》,春秋书于越败吴,于槜李即此地也。不及明以前者,为远。故远,易诬也。戚君意以其郡先达,若程中丞之死义,项襄毅潘司寇之勋勚,郑庄简之政术,吕文懿屠宫谕之文学,则学士大夫,类能言之,然往往袭声而不得其要领,鼎显崇钜之臣或相率,阿私所好而其他。饬廉敦循,为吏师帅。直谏明职,归而食贫,老死田亩者,亡论其事,何若语之人姓名,人弗问矣。戚君所以惧而有此书也。昔者王仲,宣为英雄记意。欲以其事,重于古襄阳之传耆,旧汝南之传先贤,则欲以其地重于天下,戚君生槜李,能使槜李之人,重称明学士大夫,能使明之槜李尤重。不亦雄志,跨昔哉戚君,不独核于事。又能娴修于文辞。《尔雅》钜丽,夫以太史公得短长而其叙战国之策,臣侠烈炳乎。跃如者不若春秋诸世家之寥寥也。班孟坚之纪西京,则子骏为多,龙门兰台之客,异时,有绍明其业者,于槜李亡劳,笔削矣夫。

传部艺文二〈诗〉《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张谓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月下,朝看江上烟。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其二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传题诗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谢》白居易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读东汉外戚传》明·王鸿儒

金貂赫奕侍中家,恩托椒房宠莫涯。连苑高楼临紫陌,倾城名妓按红牙。君王自是光明烛,竖子终为顷刻花。所惜覆车无戒者,青编常遣后人嗟。

传部纪事

《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道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
《陶潜传》: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宋书·袁粲传》:粲,先名悯孙,悯孙清整有风操,自遇甚厚,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以自况,曰:有妙德先生,陈国人也。气志渊虚,姿神清映,性孝履顺,栖冲业简,有舜之遗风。先生幼夙多疾,姓疏懒,无所营尚,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艺,皆泛识其大归,而不以成名。家贫尝仕,非其好也。混其声迹,晦其心用,故深交或迕,俗察罔识。所处席门常掩,三径裁通,虽扬子寂寞,严叟沈冥,不是过也。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唐书·刘禹锡传》:禹锡,始疾病,自为《子刘子传》,称:汉景帝子胜,封中山,子孙为中山人。七代祖亮,元魏冀州刺史,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德宗弃天下,太子立,时王叔文以善奕得通籍,因间言事,积久,众未知。至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翰林学士,阴荐丞相杜佑为度支、盐铁使。翊日,自为副,贵震一时。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其自辨解大略如此。《十国春秋·南唐·鄂国公从谦传》:从谦,材性夙成,制撰多不具槁,常戏作《夏清侯传》,甚称于时。
《宋史·李觉传》:觉以国子博士、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
《李绎传》:绎,再知延州。绎所至颇称治,自以久宦在外,意不自得,作《五知先生传》,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也。
《辟寒》:宋苏易简为学士,太宗问物品何珍,对曰:物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只知齑臼为美。臣常一夕寒甚,拥炉痛饮半夜,吻噪,中庭月明残雪,中覆一盂,齑连咀数茎,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胎,殆恐不及。欲作《冰壶先生传》,因循未果也。上笑而然之。
《渑水燕谈录》:胡旦少有俊才,尚气凌物,尝语人曰:应举不作状元,仕宦不作宰相。虚生也。随计之秋,郡守坐中闻《雁赋诗》曰:明年春色里领取。一行归人,皆壮其言。明年,果魁天下,终以忤物不登显位,以文辞敏丽,见推一时。晚年病目,闭门闲居。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猪,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之。即难为辞,相与见旦,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东轩笔录》:欧阳公在颍,唯衣道服,称六一居士,又为传以自序。
《挥麈后录》:张唐英,字次功,西蜀人,与天觉为同胞兄也。熙宁中,仕至殿中侍御史。尝述《仁宗政要》上于朝,又尽作昭陵朝宰执近臣知名之贤诸传于其中,今世所谓《嘉祐名臣传》者是也,特《政要》中一门耳,然印本亦未尽焉。
《金史·韩玉传》: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
《郭长倩传》:长倩,仕至秘书少监,兼礼部郎中,修起居注。与施朋望、王无兢、刘岩老、刘无党相友善。所撰《石决明传》为时辈所称。

传部杂录

《避暑录话》:韩退之作《毛颖传》,此本南朝俳谐文,驴九锡、鸡九锡之类,而小变之耳。俳谐文虽出于戏,实以讥切当世封爵之滥,而退之所致意,亦正在中书君老不任事,今不中书等数语,不徒作也。文章最忌祖袭,此体但可一试之耳。《下邳侯传》,世已疑非退之作,而后世乃因缘摹仿不已。司空图作《容成侯传》,其后又有《松滋侯传》,近岁温陶君黄甘绿吉《江瑶柱万石君传》,纷然不胜其多,至有托之苏子瞻者,妄庸之徒,遂争信之,子瞻岂若是之陋耶。中间惟杜仲一传,杂药名为之,其制差异,或以为子瞻在黄州时,出奇以戏客,而不以自名。余尝问苏氏诸子,亦以为非是。然此非玩侮游衍有馀于文者,不能为也。
《芥隐笔记》《毛颖传》,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诗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易林讼之鼎,虎聚磨牙,以待豚猪大元,首夷其牙,或饫之徒,豨毅其牙,发以张弧《急就章》,款冬贝母,姜狼牙亭,历桔梗龟骨枯,扬雄豫州,箴陪臣执命,不虑不图,王室陵迟,丧其爪牙。
《扪虱新话》:东坡集有《叶嘉传》,此吾邑陈表民作也。表民名元规,不及见其人,盖名士也。予在中江见朱漕说坡集和贺方回《青玉案》,卒章有曾湿西湖雨之句。人以为坡词,此乃华亭姚晋道作也。余尝恨荆公文字,至今无全集,盖前世韩柳文,亦必假李汉刘禹锡编次,然荆公尝云:李汉岂知退之者,编其文不择美恶,有不可以示子孙者,以此语。门弟子意有在焉,其文迄无善本,坡亦尝言曾子固编《李白集》,而无赠怀素草,书及笑矣乎。数首皆贯休,以下格调卑弱,子固号有智识,故深可怪此,亦坡以自见也。予观坡集中,如《醉乡睡乡记》之类,鄙俚浅近,决非坡作。或云:坡只有《江瑶柱传》,它皆非是,今市书肆,往往增添改换,以求速售,而官不之禁也。虽欧公集已经东坡纂类,至今犹有续添之文,况未编者乎。然蜀中亦竟无全本,不知其何故也。岂一时门生,故无刘李之识,抑其家子孙之过。
《容斋续笔》《汉书》纪、传、志、表,矛盾不同,非一。然惟张释之为甚。本传云:释之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欲免归中郎将,袁盎惜其去,请徙补谒者,后拜为廷尉,逮事景帝岁馀,为淮南相,而《百官公卿表》所载:文帝即位三年,释之为廷尉,至十年,书廷尉昌廷尉。嘉又二人,凡历十三年,景帝乃立,而张欧为廷尉,则是释之未尝十年不调,亦未尝以廷尉事景帝也。
《容斋四笔》《汉书·儒林传》,欲详记经学师承,故序列唯谨,然夏侯胜京房,又自有传儒林云:胜其先夏侯都尉,以尚书传族子始昌,始昌传胜,胜又事同郡,简卿传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而本传又云:从始昌受尚书,后事简卿,又从欧阳氏,从子建师事,胜及欧阳高儒林言房受,易梁人,焦延寿以明灾异,得幸为石显所谮诛,凡百馀字。而本传又云: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其说长于灾变,房用之尤精为石显告,非谤政治,诛此两者,近于重复也。若其他张禹、彭宣、王骏、倪宽、龚胜、鲍宣、周堪、孔光、李寻、韦贤、元成、薛广德、师丹、王吉、蔡义、董仲舒、眭孟、贡禹、疏广、马宫、翟方进诸人,但志姓名及所师耳。
《却扫编》:余顷见史院神宗国史槁《富韩公传》称,少时,范仲淹一见,以王佐期之,蔡太师大书其旁,曰:仲淹之言,何足道哉。
《鼠璞》:柳子厚,文坛之雄师。世谓以作《河间传》,不入馆阁,然亦有所本。《汉书·原涉传》,涉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耶。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一为盗贼所污,遂行淫行,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其意正相类。
《唐书·特立宗室传》:赞乃云:宰相以宗室进者九人。林甫奸谀,几亡天下。程知柔,在位无所发明。林甫在奸,臣传知柔,相昭宗附宣惠太子业传,后止叙七人。〈适之岘勉夷简程石回〉然李麟乃懿祖后李逢吉、李蔚,俱陇西同系,李宗闵出郑、王、房、李、揆,亦出陇西,宰相共十三人也。不同作一传,何耶。
《齐东野语》《旧传》,焦千之学于欧阳公,一日,造刘贡父,刘问:《五代史》成邪。焦对:将脱槁。刘问:为韩堂眼立传乎。焦默然,刘笑曰: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唐馀录》者,直集贤院王皞子融所撰,宝元二年,上之时,惟有薛居正《五代史》,欧阳书未出也。此书有纪志传,又博采诸家之说,仿裴松之《三国志注》,附见下方表韩通于《忠义传》,且冠之以国初褒赠之典。《新旧史》皆所不及焉。皞乃王沂公曾之弟,后以元昊反乞,以字为名,其后吕伯恭编文鉴制诏一类,亦以褒赠通制为首,盖祖子融之意也。
《野客丛谈》:客或讥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丧推财礼。让为名正,复雠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一为盗贼所污,遂行淫佚,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此柳子厚《河间传》之意也。《史记·吕不韦传》述太后云云。《河间传》又用其语,古人作文,要必有祖,虽秽杂之语,不可无所自也。
《长水日抄》:张汤杜周,司马迁列二人于《酷吏传》,班孟坚汉书寘之列传,盖汤之子安世,周之子延年,并著勋业于宣帝朝,皆麟阁功臣,故为立传,然固于《安世传》赞,则曰:汤以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于《杜业传》赞,则曰:张汤、杜周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于酷吏,而俱有良子,既因张杜子孙,置之列传,而犹不没其酷吏之实。
《甲乙剩言》:临胊,冯少宗伯尝问余曰:范蔚宗书《陈元方传》,与邯郸淳碑辞稍异,将从碑乎。从传乎。余曰:观《元方传》,便见蔚宗作贼肠腑,盖碑文明说,以何进表荐,拜为五官中郎将,而传则删去第,谓董卓入洛阳,乃使就家拜官,是陷陈入于卓党,以为彼所谓名贤,亦复尔也。至于谋说吕布绝婚袁术一事,乃元方为国破奸,一点赤忠所在,竟抹煞不书,益以见小人不成人之美。如此,理当从碑传,不足据也。冯为首肯。《岩栖幽事》:嵇康《皇甫高士传》,止七十二传,传不过数行,而止至使诸君子若灭若没,非阐幽发潜之意,余故从二十一史,隐逸全传,悉为采出,即孝友独行,方艺中有比类高踪者,咸为著之,而又补胜国自郑思肖而下,凡几十人,总得二十四卷。曰:《陈氏逸民史》《销夏》,张文潜尝作《竹夫人传》
《昌黎集·毛颖传注》:公作此传,当时有非之者,张籍书所谓戏谑之言,《旧史》则从而为之,言讥戏不近人情,文章之甚纰缪者,是也。有誉之者,如柳子厚,称以为怪,既书其后,又答杨诲之书,足下所持韩君《毛颖传》,来仆甚奇,其书恐世人非之。今作数百言,知前圣不必罪俳云云。又李肇国史补,谓公此传,其文尤高,不下迁史,是也。翘以为凡此毁誉,皆太过《毛颖传》,特滑稽之雄,具见作者巧心尔。国朝徐常吉所辑有谐史一书,大概尽此类也。洪庆善曰:退之《毛颖传》,予以为子虚乌有之比,其流出于庄周寓言。王慎中曰:通篇将无作有,所谓以文滑稽者,赞论尤高古。茅坤曰:摹写工极。郭正域曰:此不直戏文,盖戏史矣。
《河东集·种树郭橐驼传注》:借议论叙事略,无痕瑕,兼以详确明快,即不谓规讽世道,作正经文字,看尚得为山家种树。方童宗说曰:天下事,有可触类而长者,闻解牛得养生,闻铸金得铸人,为天下之道,与牧马何异。牧民之道,以牧羊而知《橐驼传》,宜其有为而作也。林希元曰:此与《梓人传》绝似,韩退之圬者传。王世贞曰:诗家最忌粘皮著骨,文家都不甚忌,更说得痛切,更觉精神,须读此传。
《梓人传注》:以梓人喻相,非子厚创语也。唐太宗尝谓魏徵曰:金在矿,何足贵。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其说近似黄震曰:文字宏阔。童宗说曰:王承福圬者,而得传于韩,犹此杨潜梓人而得传于柳味,此传意大抵出于孟子,为巨室必使工师得大木来。杨慎曰:郭象注。庄子曰:工人无为于刻木,而有为于运矩,主人无为于亲事,而有为于用臣。柳子厚演之为《梓人传》,凡数百言,毛苌诗传,涟风行水成文也。苏老泉演之为《苏文甫字说》,亦数百言,皆得夺胎换骨之三昧矣。王世贞曰:子厚诸记,尚未是西京是东京之洁峻,有味者,《梓人传》,柳之懿乎,然大有可言相职居简握要,收功用贤,在于形容梓人,处已妙只一语,结束有万钧之力可也。乃更喋喋不已,夫使引者发而无味,发者冗而易厌,奚其文奚其文。茅坤曰:次序摹写,井井入彀。
《日知录》:列传之名,始于太史公,盖史体也。不当作史之职,无为人立传者,故有碑有志,有状而无传,梁任昉文章,缘起言传,始于东方朔作《非有先生传》,是以寓言而谓之传,韩文公集中传三篇,太学生何蕃圬者,王承福毛颖。柳子厚集中传六篇,宋清、郭橐驼、童区寄、梓人李赤蝜蝂、何蕃仅采其一事,而谓之传王承福之辈,皆微者而谓之传。毛颖、李赤、蝜蝂则戏耳。而谓之传,盖比于稗官之属耳。若段太尉,则不曰传。曰逸事。状子厚之不敢传段太尉,以不当史任也。自宋以后,乃有为人立传者,侵史官之职矣。《太平御览》:书目列古人别传数十种,谓之别传,所以别于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