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四十一卷目录
理数部总论二十九
理数钤〈祝泌观物篇解序 先天太极经世心法图 经世变化图 皇极感应之图 先天造化图 大运小运起例 乘除消长差之毫釐异以千里 月卦立成 通数取例 挂一图之所自起 二百五十六位算立成图〉
理数钤〈祝泌观物篇解序 先天太极经世心法图 经世变化图 皇极感应之图 先天造化图 大运小运起例 乘除消长差之毫釐异以千里 月卦立成 通数取例 挂一图之所自起 二百五十六位算立成图〉
学行典第四十一卷
理数部总论二十九
《理数钤》〈坤集上〉《祝泌观物篇解序》易系辞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制法垂教祖道钩元是极也。先高厚而肇,始运万有而不遗推其动静,得两仪之本溯。其始交得四象之原,循其变化,识卦位之分,得河图洛书而證其拟议,形容之实传十四图而悟布卦,用卦之旨今探赜索隐倘不明其所,由肇是康节之学,宜入于术矣。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可乎。粤观造化之图达于取卦之妙而后备列。先天之所由运行动植之所以感应而要以折衷之。法庶几览者,由门及序升堂入室,识其条贯是编也。尚少裨好古博雅之君子若郑夬所谓泄天之蕴,岂无祸福。不可谓之知言。今但虞绝学之无传亦何暇疐跋乎。祸福之閒哉。世有觉者恒发明之。
皇极感应之图
经世变化图经世变化图
《先天造化图》经世变化图
《先天造化图》《先天造化图》
阳刚合得三万七百二十 四数一百三十二 四数一万七千二十四 阳震兑大阴 十二月 四十八夜寒三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体情 天离少阳 十星 四十昼 二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形 动之阴阳之用 四者天之体 四者天之变动植之感 道乾 太阳 十日 四十暑 二
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性 阴兑震 少阴 十二辰 四十八寒夜三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情体天五十 四数四十四 一百七十六阳刚一百六十用一百一十二 皇极中 合八十八 合三百五十二合二百六十四 地六十二 四数四十四
一百七十六阴柔一百九十二用一百五十二
柔巽艮太刚 十石火 四十雷风二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木飞地坎 少柔 十二土 四十八露
三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草 静之刚柔之用
四者地之体 四者地之变 动植之应 道坤太柔 十二水 四十八雨 三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走 刚艮巽 少刚 十火石 四十风雷二十八四千二百五十六飞木 阴柔合得三万七百二十四数一百三十二 四数一万七千二十四此取《观物篇》第一章,为图而以内篇第九篇中之数。系之见皇极之理变化,感应脉络贯通皇极之数。本末源流其序,如此而天地阴阳刚柔之气,必交合而后生物,必进退而后运行其初本于五阳中,六阴中者又如此盖河图十数载,于周易分阴分阳,以为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去阳中之五,为大衍之数。五十去阴中之六,为大衍之用四十九,此易也。而皇极乃取阳中五阴中六,为观物用易之所去极之,所取二者不同易有太极,而乃去五六《观物篇》无极而乃用五六有以无为本,无以有为基周易皇极之妙由,此康节所谓有无之极也。
极分动静生两仪也,动静生阴阳刚柔生四象也,四象分太少生八卦也。阳刚之数十则五中之加倍也,阴柔之数十二则六中之加倍也,十之下皆为四十十二之下,皆为四十八,此一象含四象为八卦之体数也。四十之下为二十八去十二也,四十八之下为三十八去十也。是为八卦之用数,又其下皆为四千二百五十六,则互相乘而每位所得之卦数也。其端绪如此,言太阳之体数十,太阴之体数十二,少阳之体数十,少阴之体数十二,少刚之体数十,少柔之体数十二,太刚之体数十。太柔之体数十二,进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体数,退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体数,是谓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用数。进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体数,退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体数,是谓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用数。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体数一百六十,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体数一百九十二,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用数一百一十二,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用数一百五十二,以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用数,唱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用数,是谓日月星辰之变数。以太阴少阴太柔少柔之用数,和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用数,是谓水火土石之化数。日月星辰之变数一万七千二十四,谓之动数水火土石之化数一万七千二十四,谓之植数,再唱和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之变化通数,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一万六千五百七十六,谓之动植通数,而用之以取二百五十六卦者也。要其所始,乃只本于天五地六之二中,康节藏其用而未露盖河图,隐于周初三,坟亡于幽厉洛书火于嬴秦,周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由汉而来,类知九畴以中五为中,不知此河图十数之用。以天五地六为中,中在五六虚无之閒,故皇极取二中以立数,其象即天五之合,为十乃十干之象也。地六之合为十二,乃十二支之象也。所以变化图运行图,皆用支干以极其微今观此图,识其本末,源流之始终,则皇极之与易有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者共贯,而观物内篇之首章了然无疑矣,故以为起例之端云。
康节起数之法有所传十四图,张文饶得于蜀中,估籍吏人之家因敷衍之,为皇极通变,发明处甚多而支蔓处亦多,此牛无邪,所传司马文正之言,曰皇极图,诀尧夫盖亲传也。前卷所注,以采其纲目在解中,而别为《十四图》。解一卷附后帙所可惜者,康节所传之断法,先世特记其大概,想声音母中可以知人之姓名,四象互变中可以知世之事迹也。惜哉。今传支干,但亦止能知用其数以取三十小位之变而已,恐康节原授于李挺之者,必有以支干取造化之理。先世无传焉。不然。何以此书。终始载日甲月子,星甲辰子之支干哉。康节传十。四图之外,又有太极图,为用数之活法运行之端绪却写在内篇中,今以画于注解中,能悟此图之妙蕴,则思过半矣。盖用数之纵横曲直,乘除逆顺敷衍收敛之妙,无不在其中,非止分七等,其閒位为九而已,所谓敛之可一演之,可万万而又万在其中焉。
《大运小运起例》〈此图图之诀也〉
经世用四数,而数乃有元会运世岁月日时分秒十等,与大衍自天一至地十相同。大衍倚数用一二三四策数,用六七八九皇极。天地大数用元会运世人物细数,用年月日时二者,虽皆四也。而分秒乃行乎,其閒故用元者至于世与年,用运者至于月日,用年月者至于分秒也。况演一年之分以为一元之数,总一会之秒以为一日一时之数,则皇极实用四也。《张氏通变》曰:以元经会者,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元,则以十二会,每会一万八百为月,三百六十为日,四千三百二十世为时,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分,此天之数也。起于一而终于十六,变同人二万八千兆之数,则于挂一图中用四爻直一运,凡二百五十六卦中有闰存焉。若三百六十运,则实用二百四十卦,尚有十六卦,则管二十四运之闰散于二十四气之中,故挂一图合管三百八十四运,而二十四运为闰也。其直日之实爻,则为用数即奇耦卦分进退以直四千三百二十世矣。假如尧即位,在日甲月巳星癸辰未之二千一百五十七,庚申世之甲辰年,则以己巳会为月,癸亥运为日,庚申世为时,其四月在卦气图之元,之元世中其癸亥运,则自世之元升卦,日甲月子数至贲卦,则在贲九三六四六五上九爻,中央四爻管一运,则一爻管三世也。今二千一百五十七世,则入贲卦已十五世矣,是则贲六五爻也。若世卦则随大运进退,如运系奇卦则取后卦六爻,并本卦六爻以直一运之十二世,如运系耦卦则取前卦六爻,并本卦六爻以直十二世也。此大运元之元起甲己仲与小运起甲己孟不同,此直世十二爻,起寅月自上爻相并而降与周易自初而升不同也。据爻推运则尧之大运,可见矣它皆仿此。
辩氏曰:张氏此一例,正当但假令中日辰未之二千一百五十七,庚申世之甲辰年差,误庚申世起甲子岁首三十年中,无甲辰惟前一世后一世,有甲辰年耳张所言庚申世,却是用皇甫谧尧,以甲辰年即位之说耳。又曰:其四月在卦气图之元之世,亦非也。元经会为天数,运经世为人数,亦是大运用挂一图,不用卦气图,卦气起世之元升卦,挂一图起元之元泰卦,是年贲卦是世亦非直运,自是同人。又曰:若世卦随大运进退,〈云 云〉乃依仿轨革分卦,直年而奇耦一卦,直年月非皇极之法也。皇极自有直世直月之法,张氏所传不备,为此杜撰耳。今已排在正注解中,假如艺祖皇帝启祚,日甲月午星壬辰戌之二千二百六十六己酉世之庚申年,则以庚午会为月,壬申运为日,己酉世为时,其六月壬申当睽之上爻,己酉当世之世之元之运之世,困卦以运之世困卦合之,当变困之悔为艮。合既济图旅之困卦,是会之运之会之运震卦。
以会经运者,以万八百年之十三万九千六百年月为一元乃三十运也。以二运半为一月而以三百六十世为日,而年即时此地之数也。起于十二而终于十二,所谓天统乎,体地分乎,用会经运只起于开物而终于闭物。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中并闰四分去一,而用三凡九万七千二百年也。其八卦亦以四爻直一世,七年半管一爻也。以卦气图观之开物于寅中,惊蛰节比卦九三至巳之终贲卦。凡七十四卦合四卦,凡四爻当一运,则一卦至闭物于戌中,立冬节之前坎卦凡九十六卦,计一百四十运正闰百三十五通闰,二百五十六运,则会经运之数也。以会经运既用地卦,则不当与元经会同例合依《观物篇》第三卷以开物于寅中为元,则日甲月子星甲辰子起于丰,而十二万九千六百月为一元可也。张行成未悟此,今已改正于解中。
此段不立假令者,其用卦亦与前同起甲子,但当大小运之閒,又是阴数,故略之也。然元经会用天卦之数,会经运用地卦之数,则一定也。
辩正曰:假令尧即位之时,入元一百八十运二千一百五十六世,今除未开物之前七十五运,凡九百世则在尧时会经运之世,除卦只自七十六连九百单一世起,当元之元之元之元泰卦,则只算入元一千二百五十六世,使卦除一千八十世作三周馀一百七十六为时,当入世数,乃会之元之世之元既济直世也。
以运经世世是年卦,以三百六十年之十二万九千六百日为一元,以一世三十年为一月,以一岁为一日,而月即辰也。以四爻直一岁,谓之小运,其卦即起于甲己孟循卦气图,甲己孟仲季起盖干支至于岁,则天地已合支干并数故也。分阴阳进退,取卦每爻直一月,则与元经会同而有大小运之閒尔。
辩曰:此未是小运,其卦仍起甲己仲元之元之元之,元起于大寒,节入元之初年起世之运之运之,运损六五,无分阴阳进退,直爻之法起例多杜撰也。又据张氏曰:假令尧时,星之癸辰之十二一百五十六己未世甲辰年,则以己未世为六月,节气以甲辰岁于会之,会下月会,未师卦甲己季六三六四六五上六爻为上月,之卦师卦亦属阴取前艮卦相并自艮上九为正月,师上六为二月,而直十二月也。月卦随小运进退,如元经会用世之法,只正月用上爻,以次而降则不同耳。又曰:月卦随小运进退,如世卦之法,虽阳生于寅,阴生于申,上下之卦不同,皆自上而下者地之用数然也。张以直运之卦为体,而以直世之卦为用,是故大运法,当依元经会数起于星甲月子小运,法当依卦气图,数起于甲己孟日盖。大运运数也。运数在天,天统乎体气之体,生于四中,故大运甲子当冬至,而二十四气之首皆得子午卯酉,则主乎四仲也,小运年数也。年数在地地分乎,用行于四立,故小运甲寅当立春,而二十四气之首皆得寅申巳亥,则主乎四孟也,运数在天十干合为一也。甲者体合于一也,一会分三甲者一而三三旬为一月也,年数在地十日分为两也,甲己者用分于两也,甲己分孟仲季者二而六一月有六候也。
大率张文饶未见起月起年之例,遂摸仿轨革之法而立,此假令是非相半要之,皆非本旨也。运经世为人数,乃皇帝王霸驭历之时《观物篇》始于日甲月寅,星甲辰子之年,而前书尧星癸辰未之二
千一百五十七,殆有深意秘甚不欲泄之,但既解其书有不容默者,今著于解口矣。是月卦合于三十年三百六十月,分之如年卦元之元起于寅可也,已作立成今具于后。张曰:以世经年者以三十万之十二万九千六百分为一元,以二年半为一月,以一月为一日,而二日半为一辰,而以四爻直一月也。
辩曰:四爻直一月是二日半三十时进退,两卦直之恐不然也,且康节之书,只有《元经会·会经运·运经世》而无世经年者,盖三者之数在天为运,行至于世经年,年经月,则用及于分分秒秒之微,不可分别于日辰之中。特散于律吕声音以别之,是以谓之在地而为人物之数,则康节之八卦八图,所以致用也。大小运之数,虽皆归宿于挂一图二百五十六卦,然其法不专在卦,而在四象。故以本数起卦而分数断卦,以四象定其大体,五行赜其细密,名义象其标准,繇辞审其事,应变动不居不可为典,要四计相互惟变所适。
通变曰:康节之书《元经会·会经运·运经世》者,元会运数也,律吕唱和者世数也,卦气图者年数也。年以下日月辰之三数,各有闰分参差不齐,而皆于卦气图见之一元在大化中犹一年。故元会运世年月日辰,以卦气图用之无不通者。
又曰:后天易以卦当年,以爻当月,以策当日,若经世二百五十六卦,每卦当半年,一爻当一月,每爻三十策〈本九十策实用三十而已〉当三十日,则二卦共当十二月三百六十日,进退互用乃成二年也。〈如易二卦用三百六十策〉若大用之则卦当运,爻当世,策当年,小用之则卦当日,爻当时,策当分〈大用小用者大运小运也〉故一时三十分皆卦气图之用,数与后天易相合〈此言未尽〉。
又曰:以《元经会·会经运·运经世》,其元起于冬至者天数也。元会运世分为日月星辰十六位,其元起于春分者地数也。
用分数之法,康节曰:十六位之人物皆有,此三十年之数,则所谓无閒亿万千百,皆以归于一时,视其所得之卦,所居之位,所寓之时,所消长之分而进退消长之九围国祚,皆有九百六十年之数也。
《乘除消长差之毫釐异以千里》
凡四爻直一运一世一年一月一日一时者,分为二前二爻,自子至巳,当乾兑离震为阳之进数,后二爻自午至亥,当坤艮坎巽为阴之退数,以阳生于子阴生于午而分之也。至于耦卦进退而取直一运世年月日时者,亦分为二奇卦,上爻自寅至未为乾,兑离震之进数,耦卦自申至丑为坤。艮坎巽之退数,取物泰于寅否,于申二分之亦离,终于申坎,终于寅之义也。〈此说亦杜撰〉夫直运直世之四爻分为二,其在前二爻,则属乎乾,兑离震并所得卦之全体以成卦,若在后二爻,则属乎坤,艮坎巽并所得卦之全体以成爻。张氏撰此说,不知何所本以乾,兑离震配于左尚,自可以坤,艮坎巽配于右,不知又何。如叶既济图耶。予故辟之。
假如帝尧甲辰,当元之世癸亥得贲卦九三至上九四爻,今尧之甲辰年入贲之庚申世,则系后二爻,而庚申为九世,则坤之贲六五爻也。又假如世卦以阳奇卦,取后阴耦卦,取前并十二卦十二爻,以当十二世,亦取天地之四卦并合为卦义如运也。但运卦自子当乾起,而世卦自寅当乾起,又世自上而下与运自下而上不同也。
即家传之旨,论之稽览图以六十四爻,分御年而合,两卦直月如乾与遁共用乾坤,而坤与大壮共用屯蒙,此易纬也。康节之学,自牛无邪所传不全,乃引用易纬作阴阳,有宝局前后取卦直月之说,张氏通变用之,张以聪明作书。好处亦多,但不传耳。张能思康节之法,以卦气图直月节而《元经会·会经运·运经世》三节,又自取验于挂一图,然挂一图与卦气图相似,而实不同,且据欲用前后卦直月,不知其所占用象乎。用爻乎。用彖用繇乎。张文饶知有《元经会》一当正例,而自《会经运》以下皆臆度凡康节之书,与修丹火候为本末,盖传于方外。义旨深奥不可以常情论,如月可为年,日可为年之类,阴符经曰:日月有数小大皆定是也,即庄子之大时小时者也,泌今用之颇,颇中验而不敢悉敷露悟者观此,当伦类通达不拘时,所历晷影之日月可也。
元会运世年月之卦,拟数取之,纵得其卦,亦只是开头,又合将次等卦,配合入既济图,又将既济参之挂一图是所得之卦矣。然又变爻,或变正悔合位,方可决逆顺吉凶也。取用之例,已散在诸卷,此法不比诸家小术得例头,便可指定吉凶。
皇极以年经月之例,全是丹经火候法度。其法以一月三十日三百六十时为一年,每一时当一日,自初一初二初三日巳时以前为正月,初三日午时以后历初四至初五亥时尽为二月,如此分去二日半而为一月三十日也。即从月分入节气,以所得时之干支合挂一图,甲己孟仲季分去内,又有月小尽二十九日缺十二时,即于十五日损益之,此丹经中以月补日之法也,列图于后。
《月卦立成》〈用节气卦即元元集挂一卦〉
甲子甲午年 立春闰爻升初二三四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升五上蒙初二〉 蒙〈三四五上〉 蛊〈初二三四 蛊五上井初二〉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井〈三四五上〉 坎〈初二三四 坎五上巽初二〉 巽〈三四五上〉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涣〈初二三四 涣五上解初二〉 解〈三四五上〉 恒〈初二三四〉
乙丑乙未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雨 水〈恒五上未初二〉 未〈三四五上〉 鼎〈初二三四 鼎五上困初二〉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困〈三四五上 大初二过三四 大过五上姤初二〉姤〈三四五上〉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讼〈初二三四 讼五上随初二〉 随〈三四五上〉 兑〈初二三四 兑五上乾初二〉
丙寅丙申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乾〈三四五上〉 萃〈初二三四 萃五上嗑初二〉 嗑〈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惊 蛰 七 月夬〈初二三四 夬五上否初二〉 否〈三四五上〉 妄〈初二三四〉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妄五上睽初二〉 睽〈三四五上〉 咸〈初二三四 咸五上革初二〉 革〈三四五上〉
丁卯丁酉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遁〈初二三四 遁五上有初二〉 有〈三四五上〉 履〈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履五上泰初二〉 泰〈三四五上〉 剥〈初二三四 剥五上颐初二〉九 月 春 分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颐〈三四五上〉 益〈初二三四 益五上丰初二〉 丰〈三四五上〉 妹〈初二三四〉
戊辰戊戌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妹五上壮初二〉 壮〈三四五上 小初二过三四 小过五上临初二〉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临〈三四五上〉 贲〈初二三四 贲五上孚初二〉 孚〈三四五上〉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既〈初二三四 既五上晋初二〉 晋〈三四五上〉 损〈初二三四〉
己巳己亥年 清明闰爻损五上节初二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节〈三四五上〉 家〈初二三四 家五上需初二〉 需〈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大初二畜三四 大畜五上小畜初二 小三四畜五上〉 坤〈初二三四〉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坤五上谦初二〉 谦〈三四五上〉 渐〈初二三四 渐五上艮初二〉
庚午庚子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谷 雨艮〈三四五上〉 离〈初二三四 离五上比初二〉 比〈三四五上〉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蹇〈初二三四 蹇五上豫初二〉 豫〈三四五上〉 颐〈初二三四〉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颐五上同初二〉 同〈三四五上〉 旅〈初二三四 旅五上屯初二〉 屯〈三四五上〉
辛未辛丑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观〈初二三四 观五上震初二〉 震〈三四五上〉 复〈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立 夏 七 月〈复五上夷初二〉 夷〈三四五上〉 泰〈初二三四 泰五上损初二〉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损〈三四五上 大初二畜三四 大畜五上节初二〉节〈三四五上〉 需〈初二三四〉
壬申壬寅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需五上孚初二〉 孚〈三四五上 小初二畜三四 小畜五上妹初二〉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妹〈三四五上〉 壮〈初二三四 壮五上睽初二〉 睽〈三四五上〉九 月 小 满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有〈初二三四 有五上兑初二〉 兑〈三四五上〉 夬〈初二三四 夬五上履初二〉
癸酉癸卯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履〈三四五上〉 乾〈初二三四 乾五上困初二〉 困〈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咸〈初二三四 咸五上未初二〉 未〈三四五上〉 旅〈初二三四〉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旅五上解初二〉 解〈三四五上 小初二过三四 小过五上涣初二〉
甲戌甲辰年 芒种闰爻涣三四五上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渐〈初二三四 渐五上坎初二〉 坎〈三四五上〉 蹇〈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
〈蹇五上蒙初二〉 蒙〈三四五上〉 艮〈初二三四 艮五上师初二〉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师〈三四五上〉 临〈初二三四 临五上谦初二〉 谦〈三四五上〉
乙亥乙巳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夏 至坤〈初二三四 坤五上遁初二〉 遁〈三四五上〉 晋〈初二三四〉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晋五上观初二〉 观〈三四五上〉 比〈初二三四 比五上剥初二〉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剥〈三四五上〉 巽〈初二三四 巽五上升初二〉 升〈三四五上〉 否〈初二三四〉
丙子丙午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否五上豫初二〉 豫〈三四五上〉 井〈初二三四 井五上丰初二〉五 月 六 月 小 暑 七 月丰〈三四五上〉 屯〈初二三四 屯五上革初二〉 革〈三四五上〉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恒〈初二三四 恒五上蛊初二〉 蛊〈三四五上〉 讼〈初二三四 讼五上益初二〉
丁丑丁未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益〈三四五上〉 离〈初二三四 离五上大过初二 大三四过五上〉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姤〈初二三四 姤五上随初二〉 随〈三四五上〉 家〈初二三四〉九 月 大 暑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家五上震初二〉 震〈三四五上〉 鼎〈初二三四 鼎五上嗑初二〉 嗑〈三四五上〉
戊寅戊申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既〈初二三四 既五上颐初二〉 颐〈三四五上〉 萃〈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萃五上夷初二〉 夷〈三四五上〉 复〈初二三四 复五上同初二〉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同〈三四五上〉 妄〈初二三四 妄五上贲初二〉 贲〈三四五上〉
己卯己酉年 立秋闰爻损初二三四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损五上大畜初二 大三四畜五上〉 节〈初二三四 节五上需初二〉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需〈三四五上〉 孚〈初二三四 孚五上小畜初二 小三四畜五上〉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壮〈初二三四 壮五上睽初二〉 睽〈三四五上〉 有〈初二三四〉
庚辰庚戌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处 暑〈有五上兑初二〉 兑〈三四五上〉 夬〈初二三四 夬五上履初二〉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履〈三四五上〉 乾〈初二三四 乾五上困初二〉 困〈三四五上〉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咸〈初二三四 咸五上未初二〉 未〈三四五上〉 旅〈初二三四 旅五上解初二〉
辛巳辛亥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解〈三四五上〉 妹〈初二三四 妹五上涣初二〉 涣〈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白 露 七 月渐〈初二三四 渐五上坎初二〉 坎〈三四五上〉 蹇〈初二三四〉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蹇五上蒙初二〉 蒙〈三四五上〉 艮〈初二三四 艮五上师初二〉 师〈三四五上〉
壬午壬子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泰〈初二三四 泰五上临初二〉 临〈三四五上〉 谦〈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谦五上小过初二 小三四过五上〉 观〈初二三四 观五上剥初二〉九 月 秋 分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剥〈三四五上〉 蛊〈初二三四 蛊五上井初二〉 井〈三四五上〉 屯〈初二三四〉
癸未癸丑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屯五上遁初二〉 遁〈三四五上〉 姤〈初二三四 姤五上讼初二〉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讼〈三四五上〉 妄〈初二三四 妄五上大过初二 大三四过五上〉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豫〈初二三四 豫五上鼎初二〉 鼎〈三四五上〉 比〈初二三四〉
甲申甲寅年 寒露闰爻比五上巽初二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巽〈三四五上〉 坤〈初二三四 坤五上升初二〉 升〈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萃〈初二三四 萃五上随初二〉 随〈三四五上〉 晋〈初二三四〉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晋五上嗑初二〉 嗑〈三四五上〉 否〈初二三四 否五上离初二〉
乙酉乙卯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霜 降离〈三四五上〉 革〈初二三四 革五上颐初二〉 颐〈三四五上〉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复〈初二三四 复五上恒初二〉 恒〈三四五上〉 丰〈初二三四〉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丰五上震初二〉 震〈三四五上〉 家〈初二三四 家五上益初二〉 益〈三四五上〉
丙戌丙辰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既〈初二三四 既五上贲初二〉 贲〈三四五上〉 夷〈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立 冬 七 月〈夷五上同初二〉 同〈三四五上 大初二畜三四 大畜五上节初二〉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节〈三四五上〉 需〈初二三四 需五上孚初二〉 孚〈三四五上 小初二畜三四〉
丁亥丁巳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小畜五上妹初二〉妹〈三四五上〉 睽〈初二三四 睽五上有初二〉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有〈三四五上〉 兑〈初二三四 兑五上夬初二〉 夬〈三四五上〉九 月 小 雪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履〈初二三四 履五上乾初二〉 乾〈三四五上〉 困〈初二三四 困五上未初二〉
戊子戊午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未〈三四五上〉 解〈初二三四 解五上壮初二〉 壮〈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恒〈初二三四 恒五上鼎初二〉 鼎〈三四五上 大初二过三四〉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大过五上讼初二〉讼〈三四五上〉 姤〈初二三四 姤五上随初二〉
己丑己未年 大雪闰爻随三四五上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旅〈初二三四 旅五上嗑初二〉 嗑〈三四五上 小初二过三四〉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小过五上震初二〉震〈三四五上〉 涣〈初二三四 涣五上巽初二〉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巽〈三四五上〉 益〈初二三四 益五上井初二〉 井〈三四五上〉
庚寅庚申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冬 至屯〈初二三四 屯五上坎初二〉 坎〈三四五上〉 渐〈初二三四〉四 月 五 月 六 月 七 月〈渐五上晋初二〉 晋〈三四五上〉 萃〈初二三四 萃五上泰初二〉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泰〈三四五上〉 蹇〈初二三四 蹇五上豫初二〉 豫〈三四五上〉 遁〈初二三四〉
辛卯辛酉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遁五上咸初二〉 咸〈三四五上〉 师〈初二三四 师五上艮初二〉五 月 六 月 小 寒 七 月艮〈三四五上〉 剥〈初二三四 剥五上观初二〉 观〈三四五上〉八 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妄〈初二三四 妄五上离初二〉 离〈三四五上〉 丰〈初二三四 丰五上复初二〉
壬辰壬戌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复〈三四五上〉 蛊〈初二三四 蛊五上革初二〉 革〈三四五上〉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家〈初二三四 家五上否初二〉 否〈三四五上〉 比〈初二三四〉九 月 大 寒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比五上升初二〉 升〈三四五上〉 颐〈初二三四 颐五上贲初二〉 贲〈三四五上〉
癸巳癸亥年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 月蒙〈初二三四 蒙五上谦初二〉 谦〈三四五上〉 坤〈初二三四〉五 月 六 月 七 月 八 月〈坤五上同初二〉 同〈三四五上〉 夷〈初二三四 夷五上临初二〉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临〈三四五上〉 损〈初二三四 损五上既初二〉 既〈三四五上〉右月卦变爻法,见皇极观物解元集不录。
康节说:每月之初,气为前月之终气,如正月立春为十二月终气,二月惊蛰为正月终气,三月清明为二月终气之类。月之终气先交而初气交,是两初终气,是每月有三气也。故《外篇》曰:年有四时,时有四月,月有四十日者言交也。与二十四气,十五日之外,各有馀分,虽交气有早晚而交前馀气,则占一日交后,虽不满十四辰占一日,是一月二气合数之成三十二日矣。并后气言之故月,月有四十日者也。今此月卦立成,乃每月只取三十日为二气,不取每月之馀,分每岁之闰月何也,曰:岁闰之法,不问月之大小气之盈虚,每年只作三百六十日,则每月只算三旬正,皇极藏闰之法也。
假令算数在今年丙午岁五月,则径看五月下丰,卦用之更不须下算,又在六月,则看六月下屯,卦用之七月,则看七月下革,卦用之不复算气馀月虚之数,盖已藏于卦气图二十四气之初也。
《通数取例挂一图之所自起》内卦位〈〉 此四位属右属阴为内为后 〈初爻二爻三爻四爻〉
天五位中 此位号为五之位〈九之中也以左右阴阳进退消息取卦 五爻〉
外卦位〈〉 此四位属左属阳为外为前 〈上爻〉
〈七百六十八爻之合〉
一千五百三十六爻之挂三千七十二爻之变
置通数以元会运世之总数除之〈即观物篇之六十篇内数〉
假令元之元置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一万六千五百七十六,抽中天五位一万布,向右铺为十千十百十十十一〈当时分布九千九百九十九〉除卦身八〈阙〉八千,遂除元之元数一,则馀二万八千九百八十○万一千九百九十九,则中位左见八八属坤,右见一一属乾,左为外卦,右为内卦,则成地天泰卦也,他皆仿此。
凡取卦,若重以阳进阴退,消息虚张,分布其数其法,有五先退阴,其退法或一不成乃退,二不可过,三以阴,只有太少也。先退阴者,先阴后阳,亦是阴为下卦。凡叠卦先从下起,故初九初六也,此是阴退,二若退阴又重,则于左进阳其法或进,一进二不可过三为阳之太少只有二也,此是阳进。二若阴阳进退了又重,乃虚张五,五乃天心之数也。应物现形,无所不在其虚张之法,亦先从阴后从阳,若虚张又重〈或云虚张五恐只是补位之空〉。则消息一卦,其消息数皆不过八,亦先消息阴后,消息阳阴阳有消也,当是消阴息阳消阳息阴。凡取卦元之元十六卦足至元之会第一卦,即续其数抽卦满六十四卦,方正其会一段方再铺过数而抽布除之。
凡数从中一万起左右尽,则进损前位,以补下位各铺十,除卦身是损中万,则除右卦身,若进位损百百万,则除左卦身令万系千千尽,则破万令千系万而万尽破十万百万千万皆如此〈疑有错误〉。
《二百五十六位算立成图》〈或当作十六位算立成〉
挂一卦之所自起者,如此得诸卦先后之序,此通数取卦之法见皇极二百五十六位,不可移易之序姑举元之元一十六位,从是推之可通达矣。元之元二亿八千九百八十一万一千七百四十四
泰身八
元之会二亿八千九百七十一万二千五百五十二
损
元之运二亿八千九百七十万一千八百七十二
大畜
元之世二亿八千九百六十一万二千八百○○八
节
会之元二亿八千九百六十万一千八百○○八
需
会之会二亿八千九百五十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四
中孚
会之运二亿八千九百五十万九千九百四
小畜
会之世二亿八千九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五十六
归妹
运之元二亿八千九百四十万○一千八百七十二
大壮
运之会二亿八千九百三十一万二千七百七十六
睽
运之运二亿八千九百三十万○一千九百三十六
大有
运之世二亿八千九百二十一万二千九百○○四
兑
世之元二亿八千九百二十万○一千九百三十六
夬
世之会二亿八千九百一十一万二千八百八十八
履
世之运二亿八千九百一十万○一千九百六十八
乾
世之世二亿八千八百二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四
困〈破十万内身三外身八〉
凡二百五十六卦,其九位之中,左四位二亿与千万百万,不用自千万,而下六位为六爻之数,以十千分五行断之万盈数也。居九五六五之位,二百五十六卦,宰制自此造命之枢机变化之权舆也。惟下位除数牛无邪,欲用皇极本数元之元之元之会,与会之元皆十二元之运,与运之元三百六十,除之其实不然乃用皇极本数,元之元之元之元便以二百五十六,除之言,除一者妄也。若用其说,则第四卦元之元之世之元,又合破万而乃六千为坎卦,不是节卦便不合康节,所定之序并至坎一卦,以后全不合矣。凡卦用本数,除之而成卦而经世,大运方用分数断之,而定休否,今列二数于后。
算虽九位,其用之止六位,若过去其数极,则不用,凡卦用六位,视其算位中,馀数以配六爻,元自一起世至九终,无问十百千万,皆以当一此,为一千五百三十六爻,中小位之数也。
天地人物皆以五行索之
一甲二辛三丙四癸五戊六乙七庚八丁九壬十己
甲乙为木为饥馑为曲直之物
庚辛为金为兵戈为刃物
丙丁为火为旱为锐物
壬癸为水为水涝为流湿之物
戊己为土为重兴为重滞之物〈以上牛无邪所传〉
九位之占亿为元气,千万为胞胎,百万为祖宗,十万为己身,一万为君父,千为臣仆,百为兄弟,十为夫妻,一为子孙,其所用六位更有例在。
尧夫思致凝远宜造乎物之妙通乎数,则通乎道道依数而行数,由道而神〈温公语下同〉。
康节先生以元会运世法,春秋之旨立为成规,以阴阳刚柔明,九畴之用衍为通纪算,位使天地万物,无逃于数呜呼妙哉。
挂一卦分四象论之又论爻,则其爻自上变下,即圆图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之序。若变卦,则或变爻或变爻象者,阴阳合不合变动不居之位也。或自上变下以见将来之时,自下变上则为生生之序,盖太极无极逆顺而生成不可拘也。
卦气图二百五十六卦,其实六十四卦叠四季而用之以爻,而取四爻者,与先天图本卦,天地自交天地相交之法,不同当与元会运世各六十四卦中,视其卦所当之位,而取且以元之元,会运世四位言之,一位有十六卦,当十六小位,亦分元会运世,以配日月星辰,假如元之元自泰至节四位四卦,当元之元会运世而配月之日月星辰,自大壮至兑四卦,当运之元会运世而配星之日月星辰,自夬至困四卦,当世之元会运世而配辰之日月星辰,其馀皆可类推矣。四小位在律吕图元会运世以类聚于下,而此数元会运世以类聚于上者,地之体与天之用不同也。如元之元、元之会、元之运、元之世是类聚于上,元之元、会之元、运之元、世之元是类聚于下,类于上,聚于下,则正悔反复不同,泰为否、否为泰,损为咸,而咸为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