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
第二卷目录
闺媛总部总论一
易经〈坤卦 蒙卦 恒卦 家人卦 姤卦 渐卦 归妹卦〉
礼记〈昏义〉
孔丛子〈嘉言〉
曹昭女诫〈卑弱第一 夫妇第二 敬慎第三 妇行第四 专心第五 曲从第六 和叔妹第七〉
申鉴〈时事 杂言〉
颜氏家训〈兄弟篇 治家篇 风操篇〉
宋尚宫女论语〈立身章第一 学作章第二 学礼章第三 早起章第四 事父母章第五 事舅姑章第六 事夫章第七 训男女章第八 营家章第九 待客章第十 和柔章第十一 守节章第十二〉
易经〈坤卦 蒙卦 恒卦 家人卦 姤卦 渐卦 归妹卦〉
礼记〈昏义〉
孔丛子〈嘉言〉
曹昭女诫〈卑弱第一 夫妇第二 敬慎第三 妇行第四 专心第五 曲从第六 和叔妹第七〉
申鉴〈时事 杂言〉
颜氏家训〈兄弟篇 治家篇 风操篇〉
宋尚宫女论语〈立身章第一 学作章第二 学礼章第三 早起章第四 事父母章第五 事舅姑章第六 事夫章第七 训男女章第八 营家章第九 待客章第十 和柔章第十一 守节章第十二〉
闺媛典第二卷
闺媛总部总论一
《易经》《坤卦》
文言,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大全〉中溪张氏曰:弗敢云者,非其才有所不足于其分,有所不敢也。凡地之于天,妻之于夫,臣之于君,其道皆当如是。则得以阴从阳之正,而能代上,以终其事也。
《蒙卦》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传〉三以阴柔处蒙闇。不中不正,女之妄动者也,而应在上,不能远从近见,九二为群蒙之归,得时之盛。故舍其正应而从之,是女之见金夫也。女之从人,当由正礼,乃见人之多金说而从之,不能保有其身者也。无所往而利矣。〈本义〉六三阴柔,不中不正,女之见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占者遇之,则其取女必得如是之人,无所利矣。金夫,盖以金赂己而挑之,若鲁秋胡之为者。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传〉女之如此,其行邪僻,不顺,不可取也。〈本义〉顺,当作慎。盖顺慎古字通用。
《恒卦》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传〉五应于二,以阴柔而应阳刚,居中而所应又中阴柔之正也。故恒久。其德则为贞也。夫以顺从为恒者,妇人之道。在妇人则为贞。故吉。若丈夫而以顺从于人为恒,则失其刚阳之正。乃凶也。〈本义〉以柔中而应刚中,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乃妇人之道,非夫子之宜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传〉如五之从二,在妇人则为正而吉。妇人以从为正,以顺为德。当终守于从一。夫子则以义制者也,从妇人之道,则为凶也。
《家人卦》
家人利女贞。〈传〉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则家道正矣。夫夫妇妇而家道正,独云利女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者,家正也。女正则男正可知矣。〈本义〉家人者,一家之人。卦之九五六二,内外各得其正。故为家人。利女贞者,欲先正乎内也。内正则外无不正矣。〈大全〉中溪张氏曰:家人之义,以内为主,六二居内,而位正。故曰利女贞,女正则家道成矣。或谓男女莫非家人,而独曰利女贞者,何邪。盖家人合巽离而成卦,巽,长女。而位四,离,中女。而位二。以柔居柔,各得其正。此亦利女贞之义。诚斋杨氏曰:正,莫易于天下,而莫难于一家,莫易于一家之父子兄弟,而莫难于一妇。一妇正,一家正。一家正,天下定矣。故家人之卦词曰利女贞。云峰胡氏曰:利女贞,先正乎内也。天下以国为内国,以家为内家,以女为内在。咸之时,二女尚少,此中女与长女则家道既成之象也。巽,长女,一阴在下而顺,今居上卦之下,而得其正。离,中女。一阴在中而明,今居下卦之中,而得其正。此所以为女之正,而其家无不正者。要之家人,内也。当以离内为主。
象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本义〉以卦体,九五六二释利女贞之义。〈大全〉云峰胡氏曰:家人离多,由女之不正,故言男之正。必先以女正言之。
又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传〉以柔顺处中正,妇人之道也。故在中馈则得其正而吉也。妇人居中而主馈者也。故云中馈。〈本义〉六二柔顺,中正女,之正位乎内者也。故其象占如此。〈大全〉进斋徐氏曰:遂,专成也。妇人无所专成,惟在主中馈而已。所谓惟酒食是议者也。汉上朱氏曰:孟母曰:妇人之礼,精五饭,羃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巴。故有闺门之修,无境外之志,是也。胡氏曰:《采蘩采蘋》之诗,以公侯夫人奉祭祀为不失职大。夫妻共祭祀,为循法度,祭祀,盖馈事之大者。妇无遂事,惟在中馈可见矣。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传〉二以阴柔居中正,能顺从而卑巽者也。故为妇人之贞吉也。〈大全〉中溪张氏曰:六二得正而吉者,以其能顺从九五之正,应而卑巽之也。
《姤卦》
姤,女壮,勿用取女。〈传〉一阴始生,自是而长,渐以盛大,是女之将长壮也。阴长则阳消,女壮则男弱,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取女者,欲其柔和顺从,以成家道。垢乃方进之阴渐壮,而敌阳者,是以不可取也。女渐壮,则失男女之正,家道败矣。姤虽一阴甚微,然有渐壮之道,所以戒也。〈本义〉遇已非正,又一阴而遇五阳,则女德不贞而壮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乎阳。故其象占如此。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传〉一阴既生,渐长而盛。阴盛则阳衰矣。取女者,欲长久而成家也。此渐盛之阴,将消胜于阳,不可与之长久也。凡女子小人势苟渐盛,何可与久也。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
《渐卦》
渐,女归吉,利贞。〈本义〉渐,渐进也。为卦止于下,而巽于上,为不遽进之义。有女归之象焉。又自二至五,位皆得正,故其占为女归吉,而又戒以利贞也。〈大全〉中溪张氏曰:渐者,进以序,而不迫之义。女,巽也。适人为归。故曰女归,以二体言,艮男下于巽女,亦为女归之义。故圣人取女归,以明渐进之象。所以为吉。然女归固以渐为吉,而其利尤在于得正也。以中四爻而观,虽阴阳皆当位,惟三四相比,非正应也。惟二五相应为正。故曰利贞。汉上朱氏曰:女谓嫁曰归,自内而外也。渐,专以女归为义。盖礼义廉耻之重,天下国家之本,无若女之归也。白云郭氏曰:女归不以渐,则奔也。渐则为归。故女归以渐为吉。临川吴氏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自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备而后成婚。女归之以渐如此。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传〉如渐之义而进,乃女归之吉也。谓正而有渐也,女归为大耳。他进亦然。
《归妹卦》〈传〉
归妹,女之归也,妹,少女之称。为卦震上兑下,以少女从长男也。男动而女说,又以说而动,皆男说女,女从男之义。渐女归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静而巽顺。其进有渐,男女配合,得其道也。归妹,女之嫁,归也。男上女下,女从男也。而有说少之义,以说而动。动以说,则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当初与上,虽当阴阳之位,而阳在下,阴在上,亦不当位也。与渐正相对。归妹,为卦泽上有雷,雷震而泽动,从之象也。物之随动,莫如水。男动于上,而女从之。嫁归,从男之象。震,长男;兑,少女。少女从长男,以说而动,动而相说也。人之所说者,少女。故云妹为女归之象,又有长男说少女之义,故为归妹也。归妹,征凶无攸利。
〈本义〉妇人谓嫁曰归,妹,少女也。兑以少女而从震之长男,而其情又为以说而动,皆非正也。故卦为归妹,而卦之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乘刚,故其占征凶,而无所利也。〈大全〉丹阳都氏曰:男女之相,从正则吉,而中爻之才,刚柔杂居,非所谓正。如是而有行非礼法之所容也。故征凶。夫妇之相与,顺则利,而六爻之才,柔上刚下,非所谓顺。如是而有为非室家之宜也。故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
〈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常理也。归妹,女归于男也。故云天地之大义也。男在女上,阴从阳动,故为女归之象。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
〈本义〉归者,女之终;生育者,人之始。〈大全〉中溪张氏曰:女子之嫁,子道终于此,母道始于此。
说以动,所归妹也。
朱子曰:归妹,未有不好。只是说以动,带累也。
征凶,位不当也。
〈传〉以二体释归妹之义,男女相感说而动者,少女之事。故以说而动所归者,妹也。所以征则凶者,以诸爻皆不当位也,所处皆不正,何动而不凶。大率以说而动,安有不失正者。
无攸利,柔乘刚也。
〈传〉不惟位不当也,又有乘刚之过。三五皆乘刚,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唱随之礼。此常理也。如恒是也。苟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惟说是动则夫妇渎乱,男牵欲而失其刚,妇狃说而忘其顺。如归妺之乘,刚,是也。所以凶,无所往而利也。夫阴阳之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从欲而流放,不由义理,则淫邪无所不至。伤身败德,岂人理哉。归妹之所以凶也。〈本义〉男女之交,本皆正理。惟若此卦,则不得其正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传〉雷震于上,泽随而动。阳动于上,阴说而从。女从男之象也。故为归妺。君子观男女配合,生息相续之象,而以永其终,知有敝也。永终,谓生息嗣续,永久其传也。知敝,谓知物有敝坏而为相继之道也。女归则有生息,故有永终之义。又夫妇之道,当常永,有终必知有敝坏之理,而戒慎之。敝坏,谓离隙。归妹,说以动者也。异乎恒之巽,而动渐之止。而巽也,少女之说情,之感动,动则失正,非夫妇正而可常之道,久必敝坏。知其必敝,则当思永其终也。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终者也。〈本义〉雷动泽随,归妹之象。君子观其合之不正,知其终之有敝也。推之事物,莫不皆然。〈大全〉建安丘氏曰:雷震泽上,水气随之而升。女子从人之象也。永终知敝,谓婚姻之道,欲其永远而有终也,必豫有以知其不终之敝。女子从人,以说而动,至于失身败德,不能永其所终者多矣。所谓华落色衰,复相弃,背者是也。而原其所以,则由奔诱而为夫妇徇情肆欲之所致,而不知其敝之过也。向使于说动之时,而为永终。知敝之戒,则无此失矣。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传〉女之归,居下而无正,应娣之象也。刚阳在妇人为贤贞之德,而处卑顺,娣之贤正者也。处说居下为顺义,娣之卑下,虽贤何以能为。不过自善其身,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远也。然在其分为善故以是而行则吉也〈本义〉初九居下,而无正应,故为娣象。然阳刚在女子为贤正之德,但为娣之贱,仅能承助其君而已。故又为跛能履之象,而其占则征吉也。〈大全〉兰氏廷瑞曰:跛者,不能以专行依人,乃可;娣妾之道,承正室以行则吉。云峰胡氏曰:卦辞征凶,初爻之辞,征吉;何也。以一卦论,则以说而动,故其征也凶。即此一爻论,初以刚居,刚是女子,而有贤正之德者。故征吉。然为女而在下,无应,非匹也,媵也。为媵虽贤正,仅能承助其君,不能大有所行也。故有跛能履之象。象如此而占吉,以有德故也。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传〉归妹之义,以说而动,非夫妇能常之道。九乃刚阳,有贤贞之德。虽娣之微,乃能以常者也。虽在下,不能有所为。如跛者之能履,然征而吉者,以其能相承助也。能助其君,娣之吉也。〈本义〉恒,谓有常久之德。〈大全〉建安丘氏曰:卦辞言归妹征凶者,盖归妹以说而动,故征则凶也。初九归妹以娣,反言征吉者,盖初九以常德承君,故征则吉也。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传〉九二,阳刚而得中,女之贤正者也。上有正应而反阴柔之质,动于说者也。乃女贤而配不良,故二虽贤,不能自遂,以成其内助之功。适可以善其身,而小施之。如眇者之能视而已。言不能及远也。男女之际,当以正礼。五虽不正,二自守其幽静贞正,乃所利也。二有刚正之德,幽静之人也。二之才如是而言利贞者,言宜于如是之贞,非不足而为之戒也。〈本义〉眇能视,承上爻而言。九二阳刚,得中女之贤也。上有正应,而反阴柔不正,乃女贤而配不良,不能大成内助之功。故为眇能视之象。而其占则和幽人之贞也。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大全〉诚斋杨氏曰:诸爻言归妹,二独不言者,以二下卦之尊,即妹之身也。幽人,贤德之称,言少妹之幽贞也。幽则至静,而不可动;贞则至洁,而不可渝。皆阳刚中正之德也。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传〉守其幽贞,未失夫妇常正之道也。世人以媟狎为常,故以贞静为变常,不知乃常久之道也。〈大全〉潘氏曰:守其幽静之正,以奉承乎五,可谓贤矣。幽女,德也。未变,女德之常也。世之悍妇庸奴,其夫者由有才而不知道也。建安丘氏曰:娣之从嫡,必当如跛者之履,而不足以与。行则无僭上之疑,而嫡
妾之分明。妻之从夫,必当如眇者之视,而不足以有明,则无反目之嫌。而夫妇之伦,正是妾妇之常道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传〉三居下之上,本非贱者,以失德而无正应,故为欲有归,而未得其归,须待也。待者,未有所适也。六居三,不当位,德不正也。柔而尚刚,行不顺也。为说之主,以说求归,动非礼也。上无应无受之者也,无所适。故须也。女子之处如是人,谁取之。不可以为人配矣。当反归,而求为娣媵则可也。以不正而失其所也。〈本义〉六三,阴柔而不中正,又为说之主,女之不正,人莫之取者也。故为未得所适,而反归为娣之象。或曰:须,女之贱者。〈大全〉汉上朱氏曰:《天官书》须,女四星,贱妾之称。织女三星,天女也。陆震云:天文织女贵,须女贱。则须贱女可知。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传〉未当者,其处其德,其求归之道,皆不当。故无取之者,所以须也。〈大全〉建安丘氏曰:六三,阴柔不正,而上无正应,无受之者,故以须而从二。然二刚中而应五,小君之贵也。而己乘之如此,则是以卑贱之妾骄而上僭,其为二,所弃必矣。在三不若反归于下,如初之为以娣媵之礼事之,则为当位,而无骄僭之患。象言未当者,以六居三,柔乘刚,贱陵贵,皆未当之义。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传〉九以阳居四四,上体,地之高也。阳刚在女子为正德贤明者也。无正应,未得其归也。过时未归,故云愆期。女子居贵高之地,有贤明之资,人情所愿娶,故其愆期,乃为有时。盖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佳配,而后行也。九居四,虽不当位,而处柔,乃妇人之道,以无应,故为愆期之义。而圣人推理,以女贤而愆期,盖有待也。〈本义〉九四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贤女不轻从人而愆期,以待所归之象。正与六三相反。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传〉所以愆期者,由己而不由彼,贤女人所愿娶,所以愆期,乃其志欲有所待,待得佳配,而后行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传〉六五,居尊位。妺之贵高者也。下应于二,为下嫁之象。王姬下嫁,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后,正婚姻之礼,明男女之分。虽至贵之女,不得失柔巽之道,有贵骄之志。故易中阴尊而谦降者则曰帝乙归妹,泰,六五是也。贵女之归,惟谦降以从礼,乃尊高之德也,不事容饰,以说于人也。娣媵者,以容饰为事者也。衣袂,所以为容饰也。六五,尊贵之女。尚礼而不尚饰。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良,美好也。月望阴盈也。盈则敌阳矣。几望,未至于盈也。五之贵高,常不至于盈极,则不亢其夫,乃为吉也。女之处尊贵之道也。〈本义〉六五,柔中居尊下应。九二,尚德而不贵,饰故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之盛,无以加此。故又为月几望之象,而占者如之则吉也。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正中,以贵行也。
〈本义〉以其有中德之贵,而行故不尚饰。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传〉上六,女归之终,而无应,女归之无终者也。妇者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则不可以为妇矣。筐篚之实,妇职所供也。古者房中之俎菹,歜之类后,夫人职之。诸侯之祭,亲割牲,卿大夫皆然割,取血以祭。又《礼》云:女当承事筐篚而无实,无实则无以祭。谓不能奉祭祀也。夫妇共承宗庙,妇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刲羊而无血,亦无以祭也。妇不能奉祭祀,则当离绝矣。是夫妇之无终者也。何所往而利哉。〈本义〉上六,以阴柔居,归妹之终而无应,约婚而不终者也。故其象如此,而于占为无所利也。〈大全〉云峰胡氏曰:震有虚筐象,兑羊象,上与三皆阴,虚无应,故有承筐无实,刲羊无血之象。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传〉筐无实,是空筐也。空筐可以祭乎。言不可以奉祭祀也。女不可以承祭祀,则离绝而已。是女归之无终者也。全董氏曰:象不及刲羊无血者,卦为归妹设也。
《礼记》《昏义》
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集说〉郑氏曰:室人,谓女姑女叔诸妇也。当犹称也。后
言称夫者,不顺舅姑,不和室人。虽有善者,犹不为称夫也。顺备者,行和当事成审也。孔氏曰:以审守委积盖藏者,言以此详审,保守家之所有,委积掩盖藏聚之物。室人,是在室之人。非男子也,女姑,谓婿之姊,女叔,谓婿之妹,诸妇,谓娣姒之属。严陵方氏曰:上下相从,谓之顺。可否相济,谓之和。舅姑之礼,至隆也,故可顺而不可逆;室人之礼相敌也,故虽和而不必同。兹其别欤。丝所以成帛,麻所以成布,故曰以成丝麻布帛之事委,言少而有所委,积言多而有所积。物之在下者曰盖,物之在内者曰藏,以成丝麻布帛之事者,妇功之本故也。内和而无乖,内理而无乱。然后家之道如天之长,如地之久也。圣王重之,其以此欤。马氏曰:责妇顺,以顺舅姑为重。顺舅姑而不能和于室人,则不顺乎舅姑矣。和于室人,而不能当于夫,则不和于室人矣。当于夫而不能审守委积盖藏,则不当于夫矣。数者无不备,然后可以尽妇顺之道也。
《孔丛子》《嘉言》
子张曰:女子必渐乎二十而后嫁,何也。孔子曰: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以为缋组紃织纴者,女子之所有事也。黼黻文章之义,妇人之所有大功也。必十五以往渐乎二十,然后可以通乎此事,通乎此事,然后乃能上以孝于舅姑,下以事夫养子也。《曹昭女诫》
序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馀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馀载矣。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导无素,恒恐子榖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他门,取耻宗族。吾今病沉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卑弱第一》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可远哉。《夫妇第二》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雎》之义,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方斯二者,其用一也。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敬慎第三》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之大礼也。夫敬非它,持久之谓也;夫顺非他,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夫妇之好,终身不离,房室周旋,遂生媟黩,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争;曲者,不能不讼。讼争既施,则忿怒之事也。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节,谴呵从之;忿怒不止,楚挞从之。夫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楚挞之行,何义之存。谴诃既宣,何恩之有。恩义既废,夫妇离矣。《妇行第四》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此之谓也。《专心第五》
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女宪》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由是言之,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礼义居洁,耳无涂听,目无邪视,出无冶容,入无废饰,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若夫动静轻脱,视听陕输,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此谓不能专心正色矣。《曲从第六》
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不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赏。《和叔妹第七》
妇人之得意,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皆知叔妹之心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此必然之势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此之谓也。夫嫂妹者,体敌而分尊,恩疏而义亲。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若夫蠢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其斯之谓也。《申鉴》《时事》
古有掌阴阳之礼之官,以教后宫,掌妇学之法。妇德、妇言、妇功,各率其属,而以时御序于王。先王礼也,宜崇其教以先内政,览列图,诵列传,遵典行。内史执其彤管,记善书过,考行黜陟,以章好恶。男女正位乎内外,正家而天下定矣。故二仪立,而大业成。君子之道,匪阙终日,造次必于是。尚主之制,非古也。釐降二女,陶唐之典;归妹元吉,帝乙之训。王姬归齐,宗周之礼,以阴乘阳违天;以妇凌夫违人。违天不祥,违人不义。
《杂言》
宠妻爱妾,幸矣。其为灾也,深矣。灾与幸,同乎。曰:得则庆,否则灾。戚氏不幸不人豕,赵昭仪不幸不失命,栗姬不幸不废,钩弋不幸不忧殇,非灾而何。若慎夫人之知,班婕妤之贤,明德皇后之德,卲矣哉。《颜氏家训》《兄弟篇》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治家篇》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豫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
河北妇人,织纴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云: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已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使遣婚竖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莫敢救之,使人不忍闻也。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