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五百一卷目录
武定府部汇考一
武定府建置沿革考
武定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武定府星野考
武定府山川考〈水利附〉
武定府城池考
武定府关梁考
武定府公署考
武定府学校考
武定府建置沿革考
武定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武定府星野考
武定府山川考〈水利附〉
武定府城池考
武定府关梁考
武定府公署考
武定府学校考
职方典第一千五百一卷
武定府部汇考一
武定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战国为滇国地。汉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郡。隋为昆州地。唐隶姚州,属戎州都督府,獹等蛮居之,后附蒙氏。宋段氏使蛮阿𠠝治纳洟,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曰:易笼,其裔孙浸盛以远祖,罗婺为部名。元宪宗时,内附,置罗婺万户府,隶威楚。至元八年,并仁德于矢二部,入罗婺,更置北路总管府,寻改武定路,置南甸县。明改为武定军民府,省南甸县,入和曲州,省易笼、石旧,入禄劝州。隆庆间,改土设流。万历间,改为武定府,领州二、县一。皇清因之。
和曲州〈附郭〉
汉叵簉甸僰,诸种蛮所居地,多汉冢,或谓汉人曾居此。晋,蒙氏时,白蛮居其地。宋段氏以乌蛮阿𠠝治之,统于罗婺部。元初改叵簉甸,曰和曲。至元中,升为和曲州,领元谋、南甸二县。明嘉靖末,筑建府城,移州附郭省南甸。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武定所。二十六年,又裁右、后二卫,分境屯赋并州。
元谋县
元旧名华竹,又名环州。至元中,置元谋县,隶和曲州。明元谋县,属和曲州。皇清因之。
禄劝州
元至元中,以洪农碌券部,置禄劝州,领易笼、石旧二县,属武定路。明以易笼县省入州。正德间,又以石旧县省入。皇清因之。
武定府疆域考
《通志》武定府疆域图本府
东至曲靖府寻甸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姚安府大姚县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云南府罗次县界,三十九里。
北至四川会川卫界,三百里。
由府至省二百四十里。
东西广三百六十里,南北袤三百三十九里。按《府志》:东一百一十五里,至普渡河,交寻甸州
界。
西三百里,至乌山哨交大姚县界。
南四十里,至白花山交罗次县界。
北五百里,至狮子厂交四川会川卫界。
东南六十里,至者渡关交富民县界。
西南三百里,至敲梆哨交广通县界。
东北二百四十里,至骂羊村交寻甸州界。西北四百里,至姜驿交四川会川卫界,北至
京师一万零二百里。
和曲州〈附郭〉
东至禄劝州界十五里。
西至元谋县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罗次县界三十九里。
北至禄劝州界十五里。
按《府志》:东十五里,至大坡头,交禄劝州界。南四十五里,至白花山,交罗次县界。
西一百一十里,至以赤朗,交元谋县界。
北一十三里,至克梯,交禄劝州界。
东南七十三里,至鸡街茶庵,交富民县界。东北十三里,至雄关,交禄劝州界。
西南三百六十里,至敲梆哨,交广通县界。西北三百里,至金沙江,交会川卫界。
元谋县
东至和曲州界二十里。
西至大姚县界四十里。
南至和曲州界十五里。
北至和曲州界九十里。
按《府志》:东十五里,至清溪哨,交和曲州界。西五十里,至大路,交定远县界。
南三十五里,至勤品甸,交和曲州界。
东北一百里,至环州驿,交和曲州界。
西南六十里,至勤品甸,交和曲州界。
西北一百里,至乌山哨,交大姚县界。
禄劝州
东至寻甸州界一百里。
西至和曲州界十里。
南至富民县界三十里。
北至四川会川卫界三百里。
按《府志》:东一百里,至普渡河,交寻甸州界。南五里,至马豆沟,交和曲州界。
西三里,至秀屏山,交和曲州界。
北十三里,至克梯,交和曲州界。
东南三十五里,至硝井,交和曲州界。
东北二百四十里,至骂羊村,交寻甸州界。西南三里,至雄关,交和曲州界。
西北三百里,至金沙江,交会川卫界。
形胜附本府〈和曲州附郭〉
《旧志》:左翼笔架,右辅天马。支云一塔,高峙如峰。南北两河,潆洄似带。
乌蒙东峙,僰陋西连。狮山嵂崒,雄虎视于江关。鸠水蜿蜒,俨龙盘于石旧壮。金沙之南,面控蜀道之北门。按《府志》:四维千里,峭壁悬崖,诸箐深阻。
元谋县
依马岭,距金江,通蜀川、建会之要道。
东则马头,高数百馀丈。西则长山,亘数十馀里。金沙绕其北,西溪潆其南。
禄劝州
屏山面水,遥制撒甸蛮,北藩罗婺郡。
据崇冈,面白塔,溪流潆洄,山岭合沓,巉岩崄峭,村舍参差。
武定府星野考
《府志》府总《汉书》:天文,井、鬼分野,入参星一度。武定在滇之西北,为梁州外境。按:川陜并属梁州。《广舆记》以川属井鬼。又曰:滇西北属井鬼。东南兼参觜。武定接壤于川,又在滇西北,似仍属井鬼为近云。
武定府山川考
《府州县志》合载本府〈和曲州附郭〉五凤山 在府城正东,环翠拱峙,风脉攸关。吴士朱彦培,有剑合二龙趍武郡,峰回五凤见文章之句。
二龙山 在府城东北,有凤氏亭台遗址。白塔山 在府城东上,有支云塔、玉笋、凌霄閤,郡人文系焉。
白花山 元镇山 俱在城南。
猗朵山 在府城西,有泉下流,为南甸洞。洒拍山 在府城北。
佐丘山 在城北十里,山中平坦,花木长春,有泽广五亩,无盈涸,名洗马池。一流为勒洟溪,一流为东波溪。
飞霞洞 在州里仁村,崖际玲珑,飞青辉紫,树木扶疏,藤萝缭绕,灿然可观。桃花流水,不亚武陵。
千佛洞 在州洞内,幽深石尽,如佛如僧,或跏趺,或面壁,斜枕而卧者,抱膝而坐者,不可名状。香水泉 在城东二里,春时水香,饮之消疾。夏日,洗头去风。
盘龙河 曲绕纡回,襟带府城。
镇槽河 在城西南二十里,水味甘冽。
银槽水 在狮山后,从石窟中涌出,清冷甘冽,武阳弟一泉也。凤氏以银为槽,珍惜之。
勒洟水 流入金沙江。
元谋县
茶房山 在县治东二十里,即马头山之巅也。高数百馀丈,特出众山,立马绝顶,极目四望,不仅县辖十马,皆在览中,而大姚、定远诸峰,尽供眼底,真元阳一大观也。又为西蜀往来通衢,与和曲州辖之望城关相接,山高无水,行人苦之。顺治初,县人建庵,置僧其间,刳木引泉,煮茶施济,以解征途之渴。故以茶房名山焉。
环州山 即和曲土舍,李小黑之住山也。山虽隶州,而山峰山面,实环列于县之东北,与雷应山相倚。金江绕其北,西溪潆其南。遥望层峦叠嶂,峭壁悬崖,树木深秀,俨若翠屏插天。
长山 在县治西北五十里,绵亘数十馀里,周围多石壁,俯视临大河,其间有洪福寺之清雅,海会堂弥勒寺之幽深。明季,吾必奎叛,结寨于此,至今尚有遗迹。故又以吾必奎土寨名焉。翠峰山 在县治西四十里,上有石洞峭壁,悬崖清泉石涧,故建清凉寺于峰下,隔涧一山,水绕其后,与翠峰对峙。访之土人,皆莫能名。山之阴,为杨柳村,前俯平畴,秀色可观,因名之曰磨青山。
丙弄山 在县城南门外。
龙山 在县治西三十里,高峙金方,层坡叠嶂,清溪汇流,草木郁葱。于山之首,康熙壬子年,建回龙寺,开山僧宗解苦行创立。
怕染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山之西,翠壁万仞,一峰斜插,有怪石下垂。
大梁山 在县西十五里,产火光石。
五簋山 在县西十五里,山下有温泉,石穴二处,皆深五十馀丈,可坐百人。
象山 在县西十里。
狮山 在县西十里,与象山相对,旁有狗扒崖、岩羊坡。
马连山 在县西十五里,有箐三:梅子箐,雷惊箐,老虎箐。
月臼山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山下清流潆绕,可以行舟。
莲花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形如莲,葱秀可观,故名。
温泉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山之东,有石窦,水从窦中流出。
雷马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产白铜。
鸡鸣山 在县北五十里,相传,有仙,阻水成海,夜忽有鸡鸣,遂名。土人建佛塔其上,吾必奎乱,毁之。
水泛莲华山 在县北六十里。
丛蛇山 在县北五十里。
午茶山 在县东十里。
佛应雷山 在县南二十里,上有城隍庙,又名城隍山。
虎啸山 在县西北五十五里。
大鹰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秋后鹰宿于此。中山 在县北五十里。
东甸山 在县东十里。
定见山 在县东五十里。
雷布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
尖峰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
蠃髻峰 在住雄山之巅,圆如髻,葱翠可观。青山崖 在西溪河下,有清涧。
高坡 知县刘晦改徙县治于此,旧址尚存。界接和曲州。
双风洞 在怕染山,风自洞出,冬温夏凉。仙人洞 在翠峰山,内有天生石佛。
蝙蝠洞 在翠峰山之旁,内聚蝙蝠数千。
石房 在苴宁村山之西巅,高三丈馀,登之可望远。
燕子窝 在县东南八里,四季皆有飞燕。元马河 在县北门外,清流漪漾,冬夏不绝。能海 相传昔有僧朝南海,至此问路。土人即指曰能。海僧误听为南海,即投胎,为阮氏女。详仙释。
苴宁河 通金沙江。
猛令河 自黑井山来,逾山涧,回绕二百里,达金沙江。
文冈河 在县西十里。
南号河 在县南三十里。
初郎河 在县东南二十里。
多克河 在县西六十里,发源白盐井,由姚安入境,合西溪河,流入金沙江。
五茂河 在县北八十里。
班古河 在县西七十里。
龙溪 在回龙寺前,龙山之阳,清流潆汇,村落绕其右,峰峦峙其左。登楼望之,有万顷澄波之妙,俗名己保河。
应元溪 源自和曲州虚仁驿,经马头山,入县北界,出马元河,灌溉田亩甚多。
双龙潭 在玉龙庵前,庵久废。
虎跳潭 在多克河。
五福潭 相传,昔有龙马饮于此。
玲珑潭 在康家村之前,树木葱蕯,可以避暑。九龙潭 在龙王庙前,树木荫蘙,堪避暑。土人遇旱潦,于此祈祷。
温泉 有三:一在五簋山,一在班者诺,一在班旧。为土人堵塞,傍出者,味臭不堪。
浑水井 在苴宁之北。相传丰稔升平则浑,凶歉则清。
仙水井 在翠峰山南,其水色白、味甘,饮之,可消瘿疣。
回龙井 在奇柳。
大坝塘 在多克河西岸,上有石崖,可容数十人。
数星塘 在定见村,遇晴日,有玉螺出水面,远视则明,近视则沉。其水色日绿夜清,照星甚明。土人于此指水数星,故名。
禄劝州
白塔山 在州正东二里。
蕉山 在州北十五里拖梯后。康熙二十五年,州士民争水搆讼,知府王清贤步涉其巅,得水一泓,谕令分沟溉田,讼随解。
三台山 俗呼龙三藏,在州北五十里,四围峭壁悬崖,密林丰草。羊肠一径,纡回曲折而上,顶宽平,可容万马。又有清泉一湾,曲流成涧。昔凤朝文为屯兵之所,故迹犹存。
仙台山 在州东南二十里,飞泉瀑布,出断崖石峡中,下则草木藤萝,盘如深谷。昔人建道院其上,楼阁掩映,常有烟云飘渺之状。
拥翠山 在州北二十里,建吕祖阁于山半,层峦叠嶂,峻壁飞泉,从溪声鸟语中,踏涧穿林而上,故云拥翠。
船山 在州东北六十里撒马邑,因山似船形,故名。
元女山 在州东南十五里七星庄后。俗传,有女被风吹于冈上,化为石。凤氏建七星庵于左,像七星之朝元女云。
镌字崖 在州北二十里,一名红崖峡。山崖巉峭,下临掌鸠河,凤氏世系刻其上。
玉峰山 在州北二十里拖梯村,山势嵯峨,林木丛密,左流绿水一湾,右列青松半亩。天光云影,恍从顶上飞来,亦胜地也。
武陵洞 在州北四十里甲甸背山左侧,广十馀丈,深里许,洞口藤结云封,中有石人、石兽之属,形状万千。石声或如钟鼓,游人燃炬可入,亦世外桃源也。
仙人洞 在州北二十五里跨兴洞。内石棹一张,宽数尺,列石棋子数枚,如残局然。传谓仙人遗迹云。今跨兴一带,有团石,如棋子,尖石如双陆者甚多。
龙骨洞 在州东南五里河东村左,有山一壁,高数仞,洞居山半。从鸟道中扳崖而上,口阔数丈,中分两层,内有石磴、石床,外列苍松、翠柏,茑萝荫蘙,清气逼人。登眺之馀,心脾一快。甲子岁,居民建楼于上,掘地,得龙骨,因以名焉。
盘龙河 由府城绕州西南,入掌鸠河。
乌龙河 泉出乌蒙山下,流为河,取水者,必屏息,盖稍有声响,水即不入器中故也。
鹧鸪河 在州北一百里,即掌鸠河上流。普渡河 在州东一百里,东北流入金沙江。二道河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
三道河 在州北二百里,总掌鸠上流,随曲得名。
温泉 有二:一在普渡河内,一在掌鸠河内。哑泉 在州东北鹦𪃿嘴下,误饮者,不惟令人哑,且以伤生。
大龙潭 在州东南十五里,纳吉村前,长十馀丈,宽五丈,冬夏不涸。纳吉村田,资其灌溉。小龙潭 与大龙潭相连,灌七星庄田。
大弥陀潭 在州东南六十里,源出本庄山上,庄民引以灌田。
《府志》未载山川 《通志》本府〈和曲州附郭〉
狮子山 在城西八里,岩石如狮,绝顶坦然,上有石城,清池中藏深谷,可容万人。其山上建有正续寺、净土庵,凭虚飞爽,诸楼阁耸出云表。穷其巅,见水流曲折,潺潺有声。亭曰:浚泉。明侍御刘维所建也。自振衣亭、礼斗台而下,峰回路转,正续寺后,建文遗像十一,先生姓氏在焉。令人凛然有感。至苦盘陀、石烟峰、云崖,映带左右,琪花宝树,异鸟珍禽,不能尽述。
三台山 在城西八里,高可百仞,叠嶂如台。五峰山 在城东二十里,攒列郡前如案。天马山 在城南二十里。
笔架山 在城南二十里,连珠耸翠,为学宫案山。
餔哇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悬瀑千丈,下注成池,彝名餔哇。按《府志》:每年彝民沐浴于此。雄轴龙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足快登临。按《府志》:形势峭峻,林麓茂密。
乌龙河 在城后五里,源出乌龙洞,溉田数百顷。
惠袅湖 在城西北八十里,湖方五里,茂林佳木,掩映其旁,水色清碧。经秋,叶落其中,鸟辄衔去。
金沙江 在城北三百八十里,沿江多瘴,虽属深冬,行人挥汗,渡者多以夜,或雨中焉。按《明一统志》:源出吐蕃,共龙川、犁牛石下流,经丽江、鹤庆二府,至本府北界。又东入黎溪州,蒙氏封为四渎之一。
元谋县
住雄山 在县西北。
竹沙雄山 在县西北二百里,高出群山,上多竹木。
吾梁山 在县北三十里,孤圆隆秀,邑中胜地。雷应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壁立万仞,顶有古刹,翠微深奥,老树参天。按《府志》:一名住雄山,佳木葱蔚,甘泉清洁。法林、活佛二寺,堪称古刹,环州幕连诸峰,实有奇观。
马头山 在县南连亘四十里,东望寻甸,南见楚雄,北眺黎泥,西瞻大理。俯瞰县治,如在下方。盘龙山 在县北七十里,连亘逶迤,势若盘龙。应元溪 源出和曲州虚仁驿,经马头山,入县界,田亩皆资灌溉。
西溪河 源出镇南,经楚雄,至县西,入金沙江。普渡河 在州废石旧县东南,流入金沙江。
禄劝州
幸丘山 在州北二百里,四面陡绝,顶有三峰,可容万家。昔为罗婺寨,上有天生城。
乌蒙山 在州北二百里,与东川为界,上有十二峰,雄拔陡绝,盘旋七十里。八、九月间,积雪莹然,又名绛云露山。北临金沙江,为诸山之冠。蒙氏封为东岳。
红崖峡 在城东,崖如赤壁,高千尺,东枕溪流,险峻难行。明弘治间,平治之,以便往来。
法块山 在州废石旧县西三十里,四面峭立,惟东南一径,可容单骑。其旁有裒阿龙山。哇匿歪山 在法块山西,上平,可居万家。掌鸠河 在废石旧县,其水自州北流入,南合普渡河,达于江。
水利附本府〈和曲州附郭〉
大缉麻屯渠 由冷村河筑堤,引至屯中。宛家坝 在城西北,下怒革、乌龙二水合流,随其高下,修砌石坝。
上沟 引水进城,入学宫,至和曲州出水洞,入东河。
一沟 由保山溪东岳庙下,至元真山溉民田,流入南河。
二沟 一沟分于大小西村,一沟分于西村之下。
香水坝 溉城东南一隅。
元谋县
元马堤 在县城北绕城西,下通马街路。月臼坡 在西溪河上,流水涨时,行人不能渡。石坡汇流,舣舟以济村民。
左那后山流水洞 山形高峻,流水不灌溉。康熙三十二年,本村耆民余得才等,率众凿洞三里许,直达山前,流波汪瀚,民利其益。
汉禄坝 接翠壁河流,引西溪水灌溉田禾。车良居坝 盐水井坝 法纳木坝苴宁坝 能海闹坝 午茂坝
朱补坝 阿那勒霸
禄劝州
掌鸠河 来自州北,经易龙入鹧鸪河,受诸溪涧之水,合流至末龙,设一堤阻中,引入普济沟,溉江头村、暨者吉一带。
狮盘龙河 来自和曲,受山溪诸水于虎跳滩。建堤引水,入广济沟,经木国甸,过州城,溉莺子龙一带。盘龙沟 设堤一道,引河中水,溉马家庄,并永平纳吉诸村。
者吉村渠 有二:一在州东北陀的掌鸠河,一在州前纳吉村渠。
桃源村渠 永平村渠。
武定府城池考
《通志》本府〈和曲州附郭〉武定府城池 明隆庆三年,知府刘宗寅、同知邓世彦,移建石城,周六里高二丈。设四门,东曰迎祥,南曰毓秀,西曰宁远,北曰丰润。万历间,同知袁国藩,增高三尺。崇祯时,知府卢懋鼎修无池。按《府志》:旧在五凤山之东,四面受敌。嘉靖四十五年,巡抚吕光洵既平凤继祖之乱,请改设流官。隆庆二年,巡抚陈大宾、御史刘翾,躬亲相度,曰:省会之藩篱,滇西之右臂也。迁城移府,乃可长久。请命迁狮山之麓。布政使邬连曰:设险守邦,不宜惜费。议定。乃于四年庚午五月初十日起工,迄次年辛未,为石城七百九十丈八尺,围圆三里三分,高二丈,垛口凡一千三百九十有四,为城楼者四,东曰迎曦,南曰阜民,西曰靖远,北曰德润。为铺者十,为水洞者五,辟三门,府州治及诸公所,次第落成。费布政使司公帑一万二千馀两。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知府江至迥,重修四门鼓楼,立碑迎曦门内。崇祯元年,知府赵纾四门各增修一层。皇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府王清贤,修城并四城楼,及三门。门上表以石,扁东曰迎恩,南曰向化,北曰抚彝。
和曲州城池 按《府志》:旧州城在府城南二十里,蛮名叵簉甸,今九厂。元初,改叵簉甸,为和曲州。明隆庆年,迁附郭。
外州县
元谋县城池 明成化十六年,土巡捕吴起署事,创筑土城,周一里六分。天启初,改甃砖城,无池。按《县志》:城在府西一百七十里,元时建县。明天启二年,建砖城,周围一里三分,新建南北二鼓楼,无东西门。后倾圮。知县王弘任捐赀营缮。北门鼓楼,于皇清康熙十一年,建立,高一丈五尺。南门鼓楼,于康熙十二年建立,高一丈六尺。东西二门,自吾必奎叛乱之后,崇祯十七年,闭塞不开。城墙垛口六百一十二个,北门起,至东门止,高一丈六尺,东门起,至南门鼓楼止,高一丈八尺。南门起,至西门止,高一丈八尺。西门起,至北门鼓楼止,高一丈六尺。
禄劝州城池 明初,设流,筑土为垣,高不及丈,周不盈里。万历七年,知州何守拙修筑,无池。按《府志》:州在府东北十五里,元时置州,领易笼、石旧二县。明洪武二十二年,建城,裁易笼入州,武宗朝,并裁石旧,因以其地建州治,辖于土府。万历七年,凤逆荡平,改土设流,郡守辛存仁,曰:禄劝城郭,州治缺然未备,临民之谓何。条其议于当道,属知州何守拙徙建今城。辟门三,东曰排青,南曰向明,北曰通和。门各有楼,哨楼十,筑土为垣,上覆以瓦,无垛口,周围二百零九丈三尺,经始于万历七年己卯冬十月,九年辛巳夏工竣。州治兼举巡按刘维分守道骆问礼,约期按禄,坐宴而庆。厥成兵备副使胡心得有文纪之。万历四十四年,同知袁国藩署州事,复增城五
尺。
武定府关梁考
《通志》本府〈曲和州附郭〉石关 在府西;
石门关 在金江边,元武德将军安慈建。龙街关 旧设巡检,久裁。永乐五年,土府萨周建。
小甸关 旧设巡检,今裁。
虎市桥 在府东北一里,明弘治间建。
龙潭桥 在虎市桥东一里,江岸两壁峭立,跨以木桥。下有龙潭,俗传内潜灵物。桥不可甃甓。明万历间,知府刘懋武建屋七楹于上。
大营桥 在府东南一里,明弘治间建。
通远桥 在府西北路,通元谋县,明弘治间创建。
济溪桥 在府东南四十里冷村铺东,明弘治间建。
聚宝桥 在府北卓孤村,明弘治九年建。陟久罗桥 在府北马笼他彝艾村,明弘治间建。
羁勒桥 在府北阿甸村,明弘治间建。
便民桥 在府北二里,双桥合流,两水涨,莫能渡。明万历间,知府刘懋武创建。
泥法则桥 在府东北。
惠民桥 在府北一里,有涧最深,导引灌溉。明万历间,知府刘懋武重修。
通会桥 在府东大路,明天启间,知府胡其慥迁桥于东城之左,以镇水口。旧又名迎祥桥。恩惠桥 在福田寺前,康熙二十六年,知府王清贤建。
高桥 在旧南甸县西北八十里,明正统间,阿宁建架木为之。
大木桥 在州旧治东二里,明正统间建。兴文桥 在府城北门外。
清风桥 在木果甸,旧名龙桥。
明月桥 在燃灯寺右。
元谋县
望城关 在县之茶房山。
大板桥 在县西一里,明正统间建,寻废。万历间府,同知陈典署县重建。
崇义桥 在县北里许,耆民赵邦贵等募建。永福桥 在县北十五里,耆民赵邦贵等募建。阿郎渡 在县西溪河,通定远县。
高岩渡 班宰渡 奇柳渡
多克渡 那化渡 以上俱通姚安府路。
禄劝州
雄关 在州西二里,今废。
鲁虚桥 在州西北十里,明弘治间建。
西蟠龙桥 在州西五里,明嘉靖间建。
拖梯桥 康熙十八年,僧学显建。
五马桥 在鹧鸪河去州一百里,今废。
武定府公署考
《通志》本府武定府治 在城内,明洪武十六年建,今移驻巡按行署。按《府志》:在府西隅,向东,正堂五间,左右列书吏房各七间。前为仪门五间,左右为土地祠寅宾馆,禁狱在仪门外,旌善亭在府前左,申明亭在府前右。正堂后,正中为府署,住楼五间,厢房六间。左为同知署,右为推官署。经历司在府治右。按:府署,今为参府借寓。
同知署 在府西隅,向东,正堂三间,左右列书吏房各三间。前为仪门三间,大门三间。正堂后,为正楼三间。右为书房六间,厢房六间。康熙二十七年,同知尚崇祦建,题曰有竹轩。经历署 在城东隅,向东,正堂三间。正堂后,正房三间,大门三间。
察院 在城东北隅,向南,御史台正堂五间,左右列书吏房各五间。二堂五间。二堂后,正房五间。知府张凤翔建仪门三间,土地祠在仪门外
左,禁狱在仪门外右。大门三间,后楼三间。康熙二十七年,知府王清贤建,颜曰斯立。
常平仓 康熙二十五年,知府王清贤贮捐输米石。
养济院 在府治,养孤贫,久圮。康熙二十五年,知府王清贤,捐俸修建于东城外。
和曲州治 旧在府城外,明永乐元年建。隆庆四年,改附城内,今在府治右。按《府志》:在府治东南,向东大堂五间,左右列书吏房各七间。二堂三间,知州傅世烈建。大门五间,旌善亭在大门外左,申明亭在大门外右。仪门五间,土地祠在仪门左,禁狱在仪门右。书房一所八间。康熙二十七年,知州赵世锡建。
吏目署 在州治左,向东,正堂三间,后正房三间,大门金沙江巡检署,吏目事王廷扬建。金沙江巡检司 在府西二十五里,金沙江。大有仓 在州治内。
外州县
元谋县治 在城内,明永乐元年建。嘉靖间,知县刘晦徙于高坡。按《县志》:县署西南大门三间,即元马楼。仪门三间,大堂五间,题额作新堂。对面天理、国法、民情,知县莫舜鼐题。两厢六房,班房十二间,南仓三间,北仓三间,俱在大门内。库房一座,二堂三间,有两厢三堂,正房三间四层,正房三间,内宅门一座,内楼三间,两厢各三间,南书屋三间,题额坦园。知县莫舜鼐建北书屋五间,即坐花轩,内仓三间,厨房三间,马房三间,蓬厂一座,菜园一圃。明永乐元年建。嘉靖间,知县刘晦徙于高坡。皇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罗纶,重建大堂六房。三十四年,知县莫舜鼐重建大门楼、仓库、书房、内厢房、厨房。知县马之鹏重修二堂,题为雪堂,扁额三堂。原系草屋,且与四层正房逼近,湫隘,知县王弘任改为正厅瓦屋三间,扁曰彩霞堂。以康熙四十六年,彩霞西见,而堂适成也。坐花轩改为雨轩,复添设稽古轩三间,以为接见之所,而规模可观矣。
典史署 旧制在学宫前,逼近文庙。知县王弘任议捐价,另买隙地移建,其厅房、门屋、厨房、门房之制,悉照旧制,无异。知县王弘任、典史何士荣新建。
义仓 在县治左。
养济院 在县城东南隅。
乡约所 大门三间,大殿三间,两厢六间,旁观音阁,为讲约所。
马街乡约所 正屋一间,后屋三间,厢房一间。禄劝州治 在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建。按《府志》:在州城正中,东向正堂五间,南列书吏房四间,二堂三间,堂西楼三间,书房三间,仪门三间,土地祠在仪门外左,禁狱在仪门外右。旌善亭在大门外左,申明亭在大门外右。大门三间。吏目署 在州堂右,正堂三间,后正房三间。康熙二十六年,吏目杨锡祐建。
普渡河巡检司 在州北一百里。
旧制设巡检司四:一在小甸关,一在龙街关,一在乾海子,一在罗摩耳。
旧设武定守禦千户所,在府城。皇清顺治十六年,改为千总。康熙六年裁,今废。
武定府学校考
《通志》本府〈和曲州附郭〉武定府儒学 在府治东北,明隆庆三年己巳,土酋凤继祖叛。既平,巡抚都御史陈大宾题设流官,始建学。两州弟子员总附焉。四年,知府刘宗寅迁于狮山麓。万历二十七年,知府刘懋武建跃龙亭于学左,临泮池。天启四年,署印同知简而可建魁星阁,和曲州、禄劝州、元谋县弟子员皆附府学。其经籍祭器雅乐,兵燹无存。皇清康熙五年,知府张凤翔、推官林起旦增修。二十二年,奉旨,郡邑重修。二十五年,知府王清贤,率属重修宫墙、
泮池、坊表。二十八年,重建正殿。按《府志》:大殿五间,两庑各九间,棂星门三间,名宦祠三间,乡贤祠三间,启圣祠三间,文昌宫正殿三间,享殿三间,左右配房各三间,大门、魁楼、尊经阁、明伦堂五间。
儒学署 在明伦堂后,今圮。
文峰书院 在府治南,明万历间,知府刘懋武建。今废。
武阳书院 在府城关帝庙左,今废。
府义学 在东关外,康熙二十九年,署府印事永昌府同知郎棣捐俸,延师训课。
州义学 一在武城东关,一在鸡街子。康熙二十九年,知州赵世锡捐俸,延师训课。
武阳义馆 在东门内坐北朝南,康熙二十五年,知府王清贤创建,捐俸置老田一分,永作馆师之俸。
社馆 在东门外,知府顾岱建、知州林杭学,置学田一分。知州赵世锡重修,置永保寨田一分。
外州县
元谋县儒庙 在县治前,旧无学。明天启三年,知县齐以政,建庙庑、启圣祠。崇祯庚午,知县范齐欧始申详建学,置官,今裁。教官诸生,统于府学。按《县志》:文明坊一座,大成门三间,正殿五间,两庑各四间,三间,祀神主一间,为库房。启圣宫,大门一座,启圣殿三间,名宦祠三间,乡贤祠三间,明伦堂大门一座,俱知县莫舜鼐建。
义学 一在城内,一在城外。康熙二十九年,知县罗纶捐谷,延师训课。
义馆 元阳义学地一块,每年收膏粮租五石,以备学习薪水。康熙二十五年,知县罗纶公断送入旧制馆舍数间,今为训导之署。知县马之鹏新建鸿达馆,前后俱有隙地,而馆舍渐增矣。知县王弘任,复添设苴宁义馆、清安寺,义馆且备价买田,延师教读,馆饩有资,约束有法,而生童日盛矣。固彬彬乎文明之兆也。
祭田 田一分,价银三十两,每年纳秋粮七斗二升一合,条编银一两一钱九分四釐七毫六丝,收租谷一十五石租银一两五钱。康熙三十七年,知县莫舜鼐置。
禄劝州儒学 在州治,旧无学。明崇祯庚午间,知州陈所养始建庙,聚诸生训迪之。诸生统于府学。按《府志》:正殿三间,两庑各三间,名宦祠一间,乡贤祠一间,大成门三间,泮池、棂星门、尊经阁、文明坊、文昌宫,俱备。
义学 在城内文昌宫。康熙二十九年,知州陈淳捐米,延师训课。
义馆 在尊经阁,知州陈淳置达矶田一分,永作馆师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