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卷目录
肇庆府部汇考五
肇庆府关梁考二
肇庆府公署考
肇庆府关梁考二
肇庆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千三百四十七卷
肇庆府部汇考五
肇庆府关梁考二
《通志》府县《志》合载阳春县青石桥 在县南三十里平山村。跨青石小溪。东门桥 万历七年建。
南门桥 南门外,架木为之。
柏木桥 在县西四十里太平都。
碧挞桥 在县西二十里南乡都。
河亭渡 在西门外。
北泷河渡 在县北十里。
那乌渡 在县北六十里。
潭洛渡 在县南五十里上,皆属官。
渡口渡 在县南十一里南乡都。
潭邦渡 在县南五十里。
那旦渡 在县南六十里。
亚嫣木渡 在县西十五里。
云林渡 在县北九十里。
滩潮渡 在县西北四十里。
阳江县
北门桥 在北门外。宋绍兴建。嘉靖年间重修。按《县志》:皇清康熙二十年,知县周玉衡倡捐改建。
潮丽桥 在北门外,宋熙宁建。
观光桥 在观光村,北宋绍兴建。
黄竹桥 在山口铺前。
乐安桥 近乐安铺。
平望桥 近平望铺。
官山桥 官山铺西。
那雕桥 近那雕铺。
凭村桥 近凭村铺。
甘濠桥 甘濠铺前。
麻思桥 近麻思营。
丹城桥 近丹城铺。
蒲牌桥 近铺。
沙埔桥 康熙七年,参将范明道重修。
莲塘渡 在东路驿右。
那龙渡 在东路铺南。
麻桥渡 在西路下寮铺东。
沙埇渡 在西路归善铺北。
牛矢渡 在西路三十里。
大墟渡 在县西八十里。
表竹渡 在县西一百三十里。
车河渡 在县西一百六十里。
尖山渡 在城南十五里,通海朗。
北津渡 在城南三十里。
麻礼渡 在县西南三十里。
丰头渡 在县西南四十里。
沙河渡 往阳春。
儒峒白石渡 以上官编。
西岸渡 在西门外。
龙涛渡 在县西十二里。
碧桥渡 在县西二十馀里。
莲塘新渡 往步头场,乘潮一夜可至。
观光渡 去县西北一里。
步头场渡 在县西南。
北宿渡 在北宿村,以上属民。
横梁渡 在台村,今废。
石磷泉渡 在田畔村头,渡船横过。
海朗灶仔渡 近大沟墟。
三丫渡 离海朗五里。
那西渡 在县城外西岸那西村。
麻龙渡 近上麻龙村。
顿钵渡 在顿钵村通三铺。
那貉渡 近那貉村,横过大蓢。关村渡 在关村。
造性渡 在造性村。
端逢渡 在端逢,今废。
北寮渡 由海陵北激村后下船,抵北寮奉迁。塘堞渡 在塘堞村。
波头渡 在白石村。横过,潮长用船,潮退用涉。那龙长渡 与县城北西埠。相距九十里。趁潮,
一日夜可通。每开二处,各舟一只。久废。今展界新会路,复通。渐有往来北宿同 以上十五渡俱《县志》。
高明县
赤麻径 在县南三十里。新会贼往来门户,谚云:赤眉麻径时时过,黄耳柴门夜夜惊。
大下径 在县西三十五里,近云峒村。
风凹径 在县南三十五里,近柴塘村。
石船径 在县西南七十里。
钱窟径 在县西七十里,近高村岭。
官径 在县北五里,府城往来之冲。
小海口桥 在南门外。嘉靖九年,知县陈坡建,今废。
游鱼桥 在清泰都。知县陈坡建,邑人罗焕章重建。
官田埇桥 在田心都。知县陈坡建。
丙州桥 在范州都。知县陈坡建。
喜鹊桥 在清泰都。
新基窦桥 在清泰都。通罗塘陂水。
青石桥 在太平都。
石龙桥 在清溪甲,通南海。
孔塘大埇桥 在田心都。
东关竹园桥 在太平都,潭边村。
金湾桥 在上仓步禄塘村。
水口桥 在杨梅都白灌村。
洞心桥 在杨梅都对村。
独冈桥 在清泰都。
古水桥 在田心都。
沙塘三项塘桥 在清泰都圆冈村。自东关以下,皆罗焕章万历十年构建。
水瓮桥 在大莫村,耆民何炰建。
洗村桥 明万历戊子,知县曾宗烈建。
万岁桥 在太平都内。明嘉靖十一年,高田乡民捐资建。
墩嘴桥 在太平都。隆庆二年,云水乡民建。
车步陂桥
官路桥 在岑水长冈墟畔。
利济桥 在文峰山下。候选经历杨子德建。南门渡 在门外半里。旧徭编,今革。
东关墟渡 在墟下。
铁册渡 在罗塘都。
石奇渡 在清溪甲南海界,以上皆民渡。三洲横水渡 在清溪甲,官编。
三洲渡 在田心都,往省城。
江门渡 在三洲墟,往新会、江门。
石洲渡 在石洲江,往府。以上八渡俱《府志》。双节渡 按《县志》:在罗塘都。杨梅水口,为豸冈。严门何氏莫氏二节妇,设载米四升三合。岁取渡额供二氏香灯。
恩平县
十二径 在县西南那吉峒。由那吉墟,西至落马洒,入上水洞,出珠环梯峒,阳春界,南阳江界。篱子径 在县东南二十里。东通十三村,达蚬冈。
白石径 在县西南。山路直通阳江阳春。瓦巷径 在县西五十五里,通阳春。
黄沙径 通阳春新兴。
双穴径 在县西北四十里,路通新兴。
清油径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通新兴李峒,险要之地。
黄竹径 在县北六十里仕峒都。北通良塘、黑羊尖、云岫大山。
老鸦滩 在县西北六十里仕峒都。
擒颈 在县北七十里静德都塘角垄。西至花眼潭。一路通牛牯凸水洞营,一路通狗尾型鸿觜山。今为镇戎屯。
仓步 在县东北一百一十里。东至豪坪营新会界,南至合水觜北猎山马骝砦。越此为新宁界。西通鸿觜山,北至那假关。计至枕头贼营今为开平屯。
塞喉径 在县东北七十里。繇赤朱冈迤东而入,出径为新会县郡芦界。
羊径 在县东北八十里。繇火灯村入。出径为新会仓前村界。
火灯径 在县东北九十里。繇火灯村入,出径为新会社边界。
竹子坪 在县西南水东二图。西通雨霖山阳江界,北至云礼村。
簕牢 在县西六十里。金鸡头巢 在县东南六十里。东至新宁赤鸡傍鹤,北通新会获峒。
东水关桥 在东门外。
西水关桥 在西门外。俱嘉靖间教谕李锦建。朝阳桥 在城外。
歇马桥 在县治二十里,歇马铺前。
南水桥 在西门外。今改南。
莲塘桥 万历二十六年,教谕何元辅捐俸买石修筑,因名何公桥。
牛冈渡桥 左步水桥。
印冈渡 即南门。
歇马渡 在县东三十里。
庙子渡 在县东四十里。
潭流渡 在县北三十里。
牛冈渡 在县北五十里。
左步渡 在县北九十里。
广宁县
青云桥 在南门外一里。
接龙桥 在南门外。
都港桥 在南门外,俱明万历四十六年重建。春水渡 在春水村。
扶罗渡 在扶罗村。
开平县
波罗桥 在县东三十里平康都。元建。
土陂头桥 在县东四十里登名都。
沙堤石桥 在登名都。
古州学颜桥 在县东四十二里登名都。龙蟠桥 在县南二十七里。路通蚬冈。
古宅桥 在县南平康都。极高峻。
张桥 在县西十里长静都。康熙二年造。蜑鲁桥 在县东十二里平康都。
仓前石桥 在县西南三十里平康都。
水边渡 距县南二十五里。
下庙渡 距县南三十二里。
长沙渡 距县东三十五里。
新埠渡 距县东四十里。
水口渡 距县东五十里。
波罗渡 距县东三十里。
德庆州
第一关 按《州志》:在演武场右。知州周文熯建,今圮。
辣头埠 在州东四十里,北岸近大江。
下埇埠 在州东四十五里,北岸近大江。思麻埠 在州东四十五里,北岸近大江。蓬春埠 在州东五十五里,北岸近大江。媳妇顶埠 在州东六十里,北岸近大江。降水埠 在州东七十五里悦城乡,北岸近大江。
大塘埠 在州东六十五里,北岸近大江。莲湖埠 在州东八十里,北岸近大江。以上十四埠,俱在大江北岸。
漱玉桥 在香山。今水南流,达于城壕。
接龙桥 在香山北。万历二十七年,知州沈有严建,今废。
太平桥 在城东十里。
化龙桥 在城西五里,龙母庙前,白石溪上。旧刻醉石二字。
古榄桥 在城北三里。
九曲桥 在城东一里。桥下壕水东行,经忠景祠下达江。
东胜桥 在东胜门外。
镇南桥 在镇南门外。万历元年,知州杨士中建。
青山桥 在城西二里。
万寿桥 在城东。
青石桥 得月桥 西水桥 俱在城西。
逍遥桥 龙定桥 新定桥 俱在城南。
南江渡 在州前。
镬口渡 往来肇庆。
封川县
三丫径 埇彪径 俱在文德乡。通关厢要路。
相思大径 在德宁乡。通关厢要路。
乌沗径 罗黑径 存塘径 俱德宁乡,要路。
都蓬径 老鸦径 俱归仁乡,通德庆州要路。
猿岭径 在文德乡,通归仁乡要路。
太平桥 在南门外。洪武元年,知州薛明理建。永乐九年,县丞欧必森重修。成化辛卯,知县万显重修。阳春县儒学训导陈孜记。
长板桥 在天妃宫后。
永宁桥 在县东崇教坊。宋熙宁二年,邑人陈德才建。
泰安桥 在长宁门外。明洪武十二年,知县安玙建。
广济桥 在县东二里,路通德庆州。明洪武十年,知县安玙建。今废。
石桥 在麟山驿。明弘治间,坊民募建。
状元桥 在文德乡蕨村,唐状元莫宣卿祠前。第五桥 在修泰乡范村。
泰新桥 在修泰乡新塘村。嘉靖十二年,邑人陈时用等建。长十馀丈,阔一丈,上覆以亭。寺门觜桥 在修泰乡寺门村。
渡口桥 在修泰乡渡口。塘上水深岸高,旧架小木,过者多溺。明万历间,邑东厢义民李奇鸣舍造。砖砌两墩,基中竖铁力木柱,往来称便。待村渡 在城南二里修泰乡。两图往来。贺口渡 在县北十里。
黄湾渡 在五通庙前,抵黄湾,通西山下。游塘渡 在修泰乡。
江口渡 自西江口抵府治。
开建县
毓秀桥 在南门外三十步。明洪武九年,知县宁于雨建。弘治间,知县梁善重修。明嘉靖间,推官赵琳又修,改名通济。后圮。筏渡二十馀年。隆庆间,知县胡希寅伐木为桥,翼以扶栏,往来称便。
塌岸桥 在县东一里。明嘉靖十八年建。大桥 在县东五里。明嘉靖十年,以砖为之。后圮。万历元年,甃以石。按《县志》:日久,土石将倾。皇清康熙十年,知县张冲斗典史张国泰重修。
严峒桥 在县东十五里,明嘉靖间建。
米埠桥 在县东一里,万历元年建。
龙湾桥 在县南里许,明隆庆间建。
广丰桥 在县东。
峡水桥 在县南。
龙吟桥 在正街右三十五步。以水出自金镂龙吟水,逶迤而来,拱抱黉宫,环带邑治,北合于开江,为一邑风气锁钥,而毓人文,故名龙吟。皇清康熙六年,旧桥为洪水漂泛,木石无存。康熙八年,邑令张冲斗捐赀倡率重修鼎建。上覆碧瓦,旁列雕栏,中祀三官。每风晨月夕,临风远眺,诚胜概也。而桥下之水,嫌其顺直,为之垒石改曲,遂风气凝聚,焕然改观矣。后之人文继起者,其知今日之功哉。
蛟水桥 在县南十五里二都。
下埠桥 今改腾蛟桥。在县南十五里二都。官由大滩陆行所必经之路。近为洪水所漂,土石将倾。每遇春涨,行者畏涉。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县张冲斗捐赀修复。重加灰砖,
两旁结砌遮水。遂成不朽之基矣。
锦绣桥 在县北六十里四都。
开江渡 在开江门外。每年渡夫工食银二两,造船银一两,岁领。今裁扣充饷。
新塘渡 在县北十里。工船同岁领。今裁扣充饷。
金装渡 在县东三十里三都。今无。
肇庆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肇庆府治 即古端州旧址。宋徽宗由端王即位,升兴庆军节度,又赐肇庆府额。明洪武二年,知府步从信创建廨宇。九年,知府胡善重修正厅、经历司、照磨所及仪门鼓楼。宣德七年,知府王罃撤正厅耳房而新之。建坊于大门,曰政平。成化元年,知府黄瑜撤政平坊。建大门曰肇庆,增修正厅、仪门、架阁库。又建仪仗库于仪门外,西偏。七年,甃石为台,建谯楼于上。置钟鼓铜壶滴漏。嘉靖十八年,知府袁载创军器库。三十年,知府李宠树题名碑于仪门。万历九年,知府王泮重修堂门,仍撤大门,建坊曰古端名郡。十六年,知府郑一麟建钟鼓楼于谯楼之外,又建廊房两列。万历三十七年,知府陈濂以谯楼太高内逼,裁柱三尺。仍于旌善申明二亭,旁修建房宇。东分阴阳学医学各廨舍。西分司狱司总铺羁候所。中道夹以树,前古端名郡坊。知府江中
楠更扁曰两藩保障。知府戴熹加扁曰孝肃遗风。旁竖木栅,外周垣墙。知府夏应台易木栅甃砖,盖瓦设柱竖石。崇祯二年,知府陆鏊迁谯楼、前照壁出坊外通街。今中为堂五间,东经历司,西照磨所,后为穿堂。题曰和衷。其东为丰积库。洪武二十七年建,在仪门,东偏。后移于此。嘉靖三十二年,通判萧谧乃甃巨石上,楼下藏后。中为知府宅。左有包公井,覆以亭。其前为推官宅。为经历宅。前旧有知事宅,今改为吏舍。右为捕盗通判宅,即古裕民堂。通判奉裁,并入府署。皇清康熙十年,知府史树骏即旧址改建晚香堂,自为记。其前为管粮通判宅。康熙七年,通判朱怀衮修。十一年,通判董敔重修。同知宅在仪门外东南,康熙九年同知诸葛升修。十二年重修。堂之南为露台,为戒石亭,两翼为房科,前为仪门。左右为拱门。门外左为土地祠,右为寅宾馆。前为谯楼,楼外左右为旌善申明二亭。亭西南为司狱司,前为总铺,两旁为廊房。又前为古端名郡坊。坊内左右为钟鼓楼。
宪署 在府城东门内。为两广总督部院。即元廉访司旧址。明洪武初,改为按察分司。二十年,改为岭南道。弘治中,改为察院。嘉靖十五年,改为抚按行台。外建三司厅、把总厅、赏功所。四十三年,总督吴桂芳改建正堂五间,穿廊一间,后堂五间,左右耳房各五间。隆庆五年,总督李迁建谷阴亭于内署。万历五年,总督凌云翼重建后堂五间,名曰广益。东西廊各七间。东为大观楼,西为读书楼,亦各五间。又建仪门大门各三间。门外左为坐营司,赏功所。右为中军厅,火药局。万历八年,总督刘尧诲重建正堂廊房及内署。万历十六年,乃移署于广益堂之后,而以旧署为广益堂。改建读书楼,又辟其西为射圃。皇清康熙九年,总督两广部院金光祖捐俸重修。
广肇道 即分守岭西道。正统四年,知府谢琬建。成化三年,知府黄瑜又塞池益之。弘治十五年,知府陈嘉谋辟建正堂、穿堂、两廊甬道。三十七年,参政吴桂芳徙建后厅、厢房。隆庆四年,分守移驻高州佥事罗向辰改为兵巡道。嘉靖八年,佥事李香辟崇真堂及丰济仓。廒空地又建堂廨,树题名碑。三十六年,佥事郑东白即指挥王仓宅建后堂,又徙屏于街南。三十七年,知府卢璘于屏外市民地,建府厅馆。皇清康熙六年,岭西道奉裁。衙署几废。十一年,复广肇道。知府史树骏修复。十二年,佥事任峻重修。察院 即旧分巡岭西道。明隆庆间,佥事罗向辰移居分守道,遂以此为察院。
分巡岭西道 明万历初,佥事李材买民地建,端溪书院后。为聚乐亭。翼以号舍。聚诸生肄业其中。总督殷正茂改为监军道,今为中营。西察院 今为民居。
清军馆 明成化间,同知张吉建,今为兵居。理刑馆 旧集邮馆地。明弘治十年,推官尹颂建。后废为民居。嘉靖三十年,知府彭参改建。会通铺,馀地列肆,与民居之。
督储馆 在仓内。明嘉靖四十年,通判刘用章建,今废。
司狱司 知府李宠有记。
丰济仓 旧在府署西米仓巷。宋康定元年,郡守包拯创建。明洪武三年,知府步从信迁于府治东二百步。旧名广储,为卫仓。宣德十年,并于府,改今名。皇清康熙十年,知府史树骏通判董敔重修。
阴阳学 旧在府署东百馀步三皇庙内。明嘉靖中,知府袁载改建孝肃祠右,今为兵居。医学 旧在府署南,元行用库旧址,即今会通铺地。明嘉靖中,知府袁载改建孝肃祠左。今为兵居。
僧纲司 在城东一里,天宁寺旁。明洪武十五年,开设创建,廨舍今圮。
道纪司 旧在城西景星坊,后迁于东岳庙。今在城隍庙。
高要县 治在肇庆卫左。旧在府署东二百八十步。元至元间,迁于府署东偏。明洪武二年,知县楼璿源创建,正厅、幕厅、廨舍、六曹、仪门、大门俱备。九年,知县胡本道改大门南向。架楼四楹,而门其下,与南薰门相对。宣德间,知县尹思于大门外辟照壁,修墙垣。知县尹鸣商又于前门改道从左。士民咸以县署伏府侧,丽谯下。南薰门又直射之。乃蔽以崇墉门,从仄出。四十三年,参将移驻高州,即以其署建县。知府邹光祚,又以仓地民地及卫知事厅,益之为正堂五楹,东
为幕厅,西为耳房,东北甃石为库堂。后为仕优堂,左为知县宅,其前为主簿宅,右为县丞宅,前为典史宅,后列吏舍,西为狱堂,前为露台,中筑甬道,有戒石亭。六曹列于左右。仪门外,东为土地祠,为迎宾馆,旌善申明二亭在大门左右。万历十六年,知县萧九章立题名碑。崇祯二年,知县张明熙增建后楼。明末兵燬。皇清顺治八年,知县杜宗鹤建。复官舍。十四年,知县杨雍建重修。
古耶巡检司 旧在城东百五十里古耶都,名古耶寨。明洪武四年,巡检林稀迁于龙池都,冯村建正厅、廊房、鼓楼,后圮。成化七年,巡检李韬重修。嘉靖三十年,迁于三水县横石巡检司。而以其址为古耶司,彼此便之。
禄步巡检司 在城西七十里禄步都下村。旧为禄步寨。明洪武二十年,巡检朱铭迁于禄步上村水口,建正厅耳房鼓楼。成化六年,知府黄瑜重修。旧有横查巡检司,在城东七十里。横查都临江,洪武二年建。成化九年知府黄瑜撤而新之,后圮。嘉靖二十五年,知府胡纯重建,崇祯二年,奉文归并古耶司。
预备仓 旧六处。一在府署西,即旧东岳庙地。明成化间知府黄瑜建。一在城外东厢迎恩坊,正统五年知县黎近建。一在莲塘都绿村,成化七年知县孙珍建。一在横查都茶园冈,成化七年知县孙珍建。一在上仓步青玉冈,成化七年知县孙珍建。一在崧台书院东,即旧递运所地,成化九年同知马襄建。后并在城隍庙右。岁久倾圮。左布政王道元、知府陆鏊、通判史延旭改建,常平仓。
养济院 在城北门外二里许。明成化六年,知府黄瑜命知县孙珍为屋二十四间。
惠民药局 旧在署东朱紫巷之右。明洪武五年,同知善庆建,后圮。为民所侵。嘉靖间,知府袁载重建于崧台驿左。
漏泽园 在西门外坛侧。
外州县
四会县治 在城南门,旧方智所。据四会尉司地。明洪武元年,即其地为县署。知县岳镇创建。中为正厅,旁为幕厅,东西为六房。正厅后左右为廨舍,前为仪门,外为鼓楼。永乐十一年,知县颜宝重修。内增筑架阁库,外增旌善申明二亭。又于舍后构轩植竹,名竹轩。正统间,知县杨涣建谯楼于门之上。先是,县设邑丞。嘉靖三十八年裁减。知县张文光徙簿衙于丞厅,而以其地增置六房廨舍。隆庆三年,知县刘顺之复置迎宾馆于仪门左。万历间,厅舍颓圮。三十一年,知县陈一元易谯楼为高门,改建门外二亭。旌善楹下为阴阳学。申明亭后隙地创羁候所。新前堂,复创后堂。创銮驾库于前堂右,颜曰天威咫尺。移堂后,左藏于东隙地。为轩为亭。三十三年,知县彭名世添造。门内外小鼓楼,直宿房。布政分司 旧在南门外。明成化间,知县陈顺迁于县署之西。正德间,知县方选重修。今为医灵庙。
兵备道 明洪武八年创建。永乐十二年,知县颜宝增修。成化间县丞黄英、知县陈顺、正德间知县张思齐、嘉靖间知县陈自然、万历间知县陈一元,先后修葺。
府馆 旧在广盈仓后。明成化间,知县陈顺迁于县署之西。正德间,知县张思齐重修。嘉靖间,知县张文光增建,今废。
广盈仓 在县北东西廒,各七。旧军储仓,属后千户所。明正统十二年,改今名,隶县。
南津巡检司 旧在寺山都黄冈村。明洪武十七年,知县黄敬止请移马山都南津水口。去县六十里。管木棉半铺。万历三十二年,知县彭名世悯其冲疲,益以贺冈、向化村尾、大砂区地等五铺。
金溪巡检司 在隆湖都留步村。明嘉靖间,新立广宁县,议徙双车圃隶焉。今仍属四会县。管领留甫、田东、威整、罗源、张田、下观、小隘、耽塘八铺司署,久圮。巡检僦居城中。知县贺太亨经始修复。崇祯四年,知县张绍文落成之。
阴阳学 明洪武六年建。万历间知县陈一元重建。
医学 在太平桥南。明洪武六年建,今圮。僧曾司 原在城西般若寺。明洪武二十四年归并龙华寺。
道会司 旧有河泊所。在城东三里。舟官圃都江滨,立为一图,止办鱼课,今裁革。
预备仓 旧三处。一在城岭西道行署后。明成化七年知县王华重建,额常平仓。万历三十三年知县彭名世再修。一在大圃都刘步村金溪。成化七年县丞莫让建。一在寺山都上林村。成化七年主簿张宿建。今俱废。
义仓 在县治西。贮察院纸,赎稻谷。明万历三十三年,知县彭名世重修。
养济院 在城北一里。正德间,知县张思齐建。万历四十四年,圮。崇祯五年,知县张绍文捐俸修葺。
惠民药局 在医学,今废。
漏泽园 在城北二里。
新兴县治 即古新州遗址。旧在城东。宋咸平六年,移城八十步。后复移于城东百三十步。明洪武二年,革新州为新兴县。县丞孙守正始以旧址建焉,规制咸备。正统间,知县雷晏、县丞吴亮、主簿夏谧相继修缮。天顺七年,燬于贼。成化五年,知县唐京重建正堂、仪门。成化六年,署县教谕陈叔冕建旌善申明二亭。嘉靖二十四年,知县褚东山增修廨舍。二十七年,知县陈彷建体仁坊于县门。明年,县丞姚阶建鼓楼六房及土地祠。三十九年,知县周昆建库楼。隆庆五年,知县邓应平重建县堂。万历十二年,知县赵德懋重建鼓楼。今制堂后,为知县宅,堂左为库库,左为县丞宅,其南为典史宅,堂右为赞政厅,厅右为主簿宅,又右为预备仓,其南为吏廨堂,前两廊为房科,正前为仪门。门外左为迎宾馆土地祠、常丰仓。右为狱房。正前为鼓楼。楼外为旌善申明二亭。知县宅原接天王堂土山。万历十七年署县通判余相培土建楼,接连地脉。天王堂前有榕树,大数十围,唐时所植。
布政分司 明正统四年,知县雷晏创建。左参政黄颙、知县周昆相继修缮。年久渐圮。崇祯十三年,奉钦依变卖充饷,废入民间。右有周公遗爱祠。崇祯年间,奉旨变卖,入于民间。
兵备道 即古新兴旧址。明洪武二年,县丞孙守正创为按察分司。二十七年,改岭西道。成化四年,佥事陶鲁于堂左建冰玉壶。
府馆 明成化元年,知府黄瑜建。六年,教谕陈叔冕建后堂厢房。万历间,举人刘梦赐请改建塾馆。
常丰仓 旧在县西。明洪武十六年,知县程希灏迁于城东。成化二年,主簿曹复起建于仪门左。弘治七年,知县蒙惠重修。万历二十五年,知县姚舜牧改建仓廒三间。在旧廒之下。
立将巡检司 在县西南八十里宁化都潭河村。明洪武元年,巡检曾文济建。天顺元年,巡检田重辉重建。
阴阳学 在县署东。明永乐元年建,后为古筠书院。
医学 在县署西。明洪武二十七年建,今废。僧会司 在龙兴寺,今废。
道会司 在元妙观,今废。
预备仓 在城内西北。明成化三年,府经历吴浩建。成化八年,知县项德辉重建廒五间。胡尧时重修。
养济院 在南门外一里许。
漏泽园 在南门外二里。
阳春县治 即古春州。创建无考。宋皇祐二年,知州薛利和重修。明洪武永乐间,知县黄景明、主簿江源相继修建正厅、后堂。正统四年,知县宋启增置旌善申明二亭。景泰五年,知县李福海重修正厅及六房。成化十九年,知县丘祥建鼓楼、仪门。弘治十五年,燬于寇。嘉靖四年,知县事通判黄宽重建正厅、后堂、知县典史宅、六房、库房、谯楼、仪门、旌善申明亭、及狱房。三十二年,正厅后堂,及狱房俱圮。知县谢复生重建。皇清康熙十年重修后园旷地。募民架屋,为县后屏障。今制,正堂后堂各三间,幕厅在正堂之左,龙亭库在正堂之右,其后为库楼,两廊为六房。仪门之外,左为土地祠,右为狱,前为谯楼,外为旌善申明二亭。正堂左上为知县宅,下为典史宅。布政分司 明景泰五年,知县李福海建。嘉靖间,知县谢复生重修。岁久倾颓。隆庆间,知县许宗承重建。
兵备道 明景泰五年,知县李福海建。正德间,照磨刘柴知县黄宽重修。万历四年,兵备移驻,遂废。
府馆 明景泰五年,知县李福海建。弘治间,通判戴澄重修,今废。
际留仓 在县东南隅。明永乐间建。成化十年
知县丘祥、正德十年知县黄宽增建。
古良巡检司 旧在城西二十里。明洪武元年创建。永乐元年巡检胡惟一重建。嘉靖十年巡检郭遇徙建于南乡都水口。旧有思良巡检司,在顺阳都。后裁革。
阴阳学 在城东。明洪武十一年创建。二十九年废,今为民居。
医学 在城东。明洪武十一年创建,二十九年废,今为民居。
僧会司 在县北万寿寺内。明洪武十五年建,今废。
预备仓 在县仪门右。明嘉靖四年,知县事通判黄宽徙建于县后东北。三十二年,知县谢复生移并于济留仓。
养济院 在城西门外。明嘉靖间,知县江镐建,今废。
漏泽园 在县北一里,厉坛右。
阳江县治 在鼍山左麓,即古布政分司。唐贞观中,立恩州曰齐安郡,始分置阳江县。旧署在西门内,即今察院行台。宋元兴废莫考。明洪武二年,废南恩州,始设县。知县张翼县丞黄景哲重修。十三年,县丞李本建正堂、幕厅、六房、仪门、大门、鼓楼、官衙吏廨、旌善申明二亭。正统己丑,燬于寇。天顺间,知县黄健重建。正统七年,又被寇燬。知县姚凤复建。嘉靖间,知县吴焕章重建谯楼、监房。隆庆四年,知县王仲以旧治卑湿,始移今址。中为正堂,左右六房,堂左为幕厅,右为仪仗库。东北为耳房库,为吏舍。西南为架阁库。堂后为知县宅。万历四年,知县陈嘉谟添建正堂三间。七年,重建衙宇,以仪门为鼓楼,楼左为县丞主簿典史宅。戒石亭在甬道大门内,右为土地祠,前为预备仓,门外左旌善亭右申明亭。监房在县前街南。九年,知县童环于大门内右建广有仓。仓北为寅宾馆。十五年,鼓楼土地祠为飓风飘毁。知县宋良木改建。四十二年,知县蔡士适即广有仓地为仪仗库,增阴阳学,医学,置轻羁所。
察院行台 即旧县署址。后有环翠堂。明万历四年知县陈嘉谟建,有尚书王弘诲书额。布政分司 旧在所东。即今县署。明正统四年县丞戴宗智建,隆庆四年迁县,改建于此。岭西道 旧在所西。即今儒学地。明成化间,佥事陶鲁改其地为儒学。嘉靖间,佥事刘洵买今地及填驿塘,复建。
府馆 旧在县署前。明天顺间,知县黄旭建。后迁于察院左。万历四年,知县陈嘉谟建。
海防馆 明万历二年,督府殷正茂请设海防同知驻阳江。五年建馆,前为军器局。
大有仓 旧在县署东。明洪武二十四年建,后废。一迁县署东北,一迁县大门内。又迁建按院行台左,号南仓。旧有海朗仓、双鱼仓,俱于万历年间裁革。
阴阳学 在旧县治前。明洪武十七年建,以迁县,废。万历七年,迁于西平驿旧址。
医学 在旧县治前。明洪武十四年建。以迁县,废。万历七年迁于西平驿旧址。
僧会司 道会司 俱缺。
双恩场盐课司 在海朗所城南。宋元设管勾官。明洪武二十年改立,今废。旧有咸水场盐课司,在双鱼所东。万历九年,并于双恩场。
预备仓 旧在儒学后。明嘉靖十四年因割地修学,始废。今并入大有仓。万历十五年,知县宋良木又立。
社仓 有二。一在西门外河泊所旧址。一在西门内宣化坊养济院傍阳江所。旧有赈恤坊,今废。
养济院 旧在西门外。明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吴焕章迁于城南门外。万历七年,复迁于城内宣化坊天王堂旧址。
漏泽园 在义冢傍。旧有义冢,在东山之阳。宋嘉定间,知州陈岳以州民惑于风水,多寄柩庵寺。作二石冢,别男女瘗之。号义冢。明嘉靖初,知县霍荣复修其址。立表于前。
高明县治 在青玉冈麓。明成化十六年知府李璲、知县唐简创建,正堂三间、东西耳房库各一。东为幕厅,为存留仓。东西六房及仪门、大门、谯楼。堂后为知县宅,左为典史宅。弘治十一年,知县涂缙建戒石亭。嘉靖八年,知县陈坡修堂舍,存留仓,增建仪仗架阁二库及狱于仪门西。徙谯楼临街。谯楼内,东为土地祠、迎宾馆,西为省愆所。三十五年,知县徐纯重修,后堂及门楼
六房。徙旌善申明二亭于大门外。万历十年,知县张佐治于署后建二乐轩。街南有里长房三十五间,房地为豪民影占。嘉靖十四年,勘出还官。崇祯二年,知县邹应期新建大门。
按察分司 明成化十五年,知县唐简建。正德间,布政使吴廷举增厢房。嘉靖七年知县陈坡、三十五年知县徐纯相继修葺。右为布政分司。成化十五年知县唐简建,弘治间圮。
府馆 在后山。唐简建,陈坡修。今废。
太平巡检司 旧名高明寨,改高明巡检司。明因建县,迁太平都改为太平巡检司。知县唐简建。后区诜奏迁都含海口。麦廷用又告迁于山台寺。万历十年又迁于石奇海滨,今圮。
预备仓 在苍玉山下。知县唐𥳑建,陈坡修。养济院 在北城外,陈坡建。
漏泽园 在城北半里。
恩平县治 明成化十六年,按察陶鲁命知县吴理创建。即旧恩平堡故址。中为厅,东为幕厅,西为库房,后中为知县宅,右为典史宅,堂前两旁为六房。房后为吏廨堂,前为露台、甬道、戒石亭、仪门、大门内,东为土地祠、为狱房,西为仓。门外左右为申明旌善亭。嘉靖间,知县马仲芳徙库于堂东。甃以砖架,以层楼改幕厅于堂西。三十九年,堂圮。知县李河图重建。东为仪仗库,西为幕厅。万历十三年,知县姚化中建楼宅后。察院 巡按王德溢题曰观风台。
布政分司 明嘉靖三十四年,知县陆汤臣重修。
按察分司 旧参将府。明嘉靖三十四年,知县陆汤臣改建。
府馆 旧参将衙,在学前。
恩平巡检司 明洪武二年,设于古清海军。成化二年,徙于恩平堡。后以堡为县,遂移于那虔村。万历二年,佥事李材筑那虔白蒙屯城,又移司于城之东。
预备仓 在县仪门西。明成化间,阳江知县方嵩建。
养济院 明万历十五年,知县蔡标建。
广宁县治 明嘉靖四十年,知县韦弁创建。中为正堂,旁为幕厅,为库。东西廊置六房。堂后中为知县宅,旁为典史宅,堂前为露台,为甬道,又前为仪门,外建谯楼。内有仪仗架阁库,左为土地祠,右为监房。外有申明旌善二亭。万历七年,巡按御史龚懋贤劾罢知县叶寿春,以其不居广宁,而侨寓四会。遂迁署县北,令知县陈载熙徙居之。是后知县乃始定居。有推官罗应台,拓城迁衙议。都御史蒙诏督修县治记。知县黄南金又建迎宾馆于大门内,东西翼以旌善申明二亭。前地改建土地祠,于旧祠之北,又建川堂及西亭三间。以均左右翼,为库房屏蔽。
岭西道 明万历七年,参政徐时可建。四十二年,知县赵廷忠重建。
扶溪巡检司 旧属四会县,在太平都东乡水口。后移扶溪口。明嘉靖间,知县韦弁创建。万历十一年,知县黄南金改建于官埠。今废。
预备仓 在县南。
察院义仓 在预备仓西。
社仓 在柑榄都十二图。
石涧仓 在柑榄都三图。
永平仓 在太平都。
养济院 在西门外,知县罗彦霄建。
开平县治 在城内东南。旧为民舍。顺治六年,知县伍士昌创建县堂。十年,知县宋光年建仪门照壁。十三年,知县王朝鼎建后堂。康熙四年,知县高子翼建常平仓于左。十一年,知县薛璧增置更楼四处。前为土地祠,后为县监。开平县新置,经营草创,规制未备。沙冈巡检司 在长沙村。因社贼占踞,迁于水口之黄家祠。康熙十一年,总督金光祖平逋寇,议复旧址。
松柏巡检司 在平康都松柏山。被社贼焚燬。贼平,修复旧署。
旧屯官署 在县治右,今为民居。
德庆州治 即宋康州署。后改为府治。知府王端臣创建。元大德元年,总管孙振武重建。明洪武九年,知州介寿重修正堂,左设架阁库,右设吏目厅,两廊分设房科。正中有露台、戒石亭。左右二井,名曰双清。前仪门又前大门,门上有谯楼。大门内,左右有土地祠,有狱房。门外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二十九年,吏目徐孟惠重建谯楼。永乐二年,知州孙彬复立后堂。十四年,州判
徐行于后堂隙地作冰玉堂。自有记。正德三年,知州王玺迁狱房于仪门之右。作镇蛮楼于仪门之左。嘉靖三十一年,知州徐鸣鸾重建正堂并后堂库房寝室。隆庆五年,知州杨士中更仪仗库于后堂之北。万历元年,建友善堂于土地祠之右。二十八年,知州沈有严造大门、仪门、大堂、后堂,又造一堂贮龙亭仪仗,后起巍楼以镇之,颜大堂曰亲民,后堂曰靖共,楼曰来泰。后堂右为州正衙,左为判官衙,仪门右为吏目衙,大堂左右为东西司幕厅。堂侧,左为库房,右为军器库,堂下两廊列房科仪。门外,左为土地祠、迎宾馆,右为羁候所。大门外东列旌善亭、医学、社学,西列申明亭、阴阳学、急递铺。仪门内旁建震声楼,下为吏舍。
布政分司 明正统十二年,知州周冕建。今圮。部院 即旧兵备道。明洪武戊辰,知州陈欢建。万历四年冬,总督凌云翼大征猺寇,驻节于此,因题为部院。
府馆 即旧学地。明嘉靖十年,改守备行司。后守备移罗定,易为府馆,今圮。
广备仓 旧在子城内,西偏。明永乐元年,知县孙彬迁于城北高埠后。知州黄广李英管淳重修。
义仓 明万历二十四年,御史刘会建,在旧学后。三十年,知州沈有严迁复旧学,以其地为启圣祠。因改建义仓于州治之左。旧有税课司,嘉靖间裁。
悦城乡巡检司 在悦城水口,去州东一百里。明洪武四年建。成化间燬。知州管淳重修。嘉靖癸未,巡道林应奎以屡被猺患,筑城高一丈一尺五寸,厚八寸。周二百三十三丈。门三,南二北一。上俱有楼。高要新村驿与巡司并列其中。有少詹事黄佐沿江新城记。
阴阳学 在州南三皇庙故址。明洪武十八年建,今废。
医学 即旧惠民药局。在广惠门内。明成化间知州管淳迁于旧儒学西石牛巷,今废为急递铺。
僧正司 在光禄寺。明洪武十六年建,今废。道正司 在元妙观。明洪武十六年建,今废其地为文庙。
预备仓 二:一在关王庙左,一在悦城乡。俱圮。今储谷于广备仓。
惠民药局 在州前左,今为总铺。
养济院 在西厢孝通坊。旧以递运所改建。明正德间,知州杨纯以所地易民地,为之。万历二十四年,知州陈荣祖改建于香山门外。
漏泽园 在金林乡独松冈。知州管淳建,今圮。封川县治 即隋封州故址也。元至正燬于寇。至元丁丑,达鲁花赤月鲁帖木儿建。明洪武九年,知县安玙重建。二十八年,典史何志重修正厅四楹。东为幕厅,后为库,两廊为六房,甬道中为戒石亭。厅之后为官衙仪门,前置吏舍,规制连属,环以周垣,东为土地祠,西为存留仓,前为大门,旁置榜房。成化六年,知县万显重修。嘉靖三年,知县潘海改建谯楼于后。坐背正堂向,随去水。万历四十六年,知县方尚祖改建今向。又迁旌善申明二亭于门左右。
布政分司 旧为岭西道。明洪武九年,知县安玙建。嘉靖十三年,知县周英重修。后圮,存址。万历二十五年,知县程克昌因旱饥,申请卖银备赈。三十五年,知县唐民拱赎回建学。
岭西兵备道 明成化六年,知县万显建。嘉靖元年,知县潘海重修。万历三年,副使刘经纬建公馆,以便候谒。
府馆 明正德七年,知县樊立重修。
文德巡检司 旧在文德乡大洲口。明洪武七年巡检董恭徙建贺江口。嘉靖二十四年,文德归仁二乡贼平,巡检张岳奏于铜鼓冈建焉,今圮。
阴阳学 在县治东。明永乐二年建,今圮。医学 在县治东。明永乐二年建,今圮。
僧会司 在光孝寺。明洪武十六年建。
预备仓 在仪门右。明成化五年,知县万显建廒三间。嘉靖十三年,知县周英建廒六间,甃以砖。
存留仓 在预备仓右。
察院义仓 明万历二十一年,巡按刘会檄建。养济院 旧在石桥港。明嘉靖四十二年,知县唐时雨买孙冈头地改建。
漏泽园 在遵化门外。
开建县治 在城内西南方。明洪武三年,主簿郝暹创建。八年,知县龚行修。成化二十二年,知县廖宾增建吏舍。嘉靖以后,知县陈廷举胡希寅叶之盛,相继增修。正堂三间,幕厅在堂左,花厅在堂右,耳房库在幕厅前,龙亭库在花厅右。堂北为知县宅,典史宅在西南。两廊为六房。仪门大门皆三间。仪门内,左为存留仓,筑台高五尺,以防水患。知县吕宾修。前为土地祠。仪门外,左为延宾馆,右为狱。门上为鼓楼,门左为旌善亭、申明亭。
布政分司 明天顺二年,燬于贼,今作城壕。岭西道 明洪武十一年,知县龚行建。天顺二年,燬于贼。知府黄瑜重建。崇祯四年,大水倾圮。古令巡检司 在城北六十里四都古令村。明洪武十年巡检戚茂建。万历六年巡检童铭徙建四都褥村。万历十四年,𠞰平黄沙等山。议迁回古令。知县范调元建。旧有税课局,在县治西北,洪武三年建,后裁。今作壕。
阴阳学 在县西。明洪武十五年建,今为城基。医学 在县西北。明永乐二年建,今为城基。僧会司 在光福寺。明洪武十五年建,今废。预备仓 在仪门内左。
存留仓 在仪门内左。明嘉靖十四年洪水冲圮。十八年,知县吕宾筑高五尺,用砖包砌,共三间。
义仓 在大门外左,三间。明泰昌元年建。养济院 在县北半里。明万历四年,知县胡希寅建。崇祯四年,大水圮。知县彭九德修,未竣。漏泽园 在县东一里。明弘治间,知县胡文明建,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