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卷目录
荆州府部汇考一
荆州府建置沿革考
荆州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荆州府星野考
荆州府山川考一
荆州府建置沿革考
荆州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荆州府星野考
荆州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七卷
荆州府部汇考一
荆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县《志》合载本府《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时,为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汉初,改为临江郡,寻复。武帝时,置荆州刺史,南郡隶焉。三国初,归蜀汉,后属吴。晋太康初,改新郡,寻复曰南郡,为荆州刺史治所。东晋以为重镇。梁元帝都于此。隋初,州郡俱废,寻复置荆州,治江陵。大业初,罢州为南郡。唐初,复为荆州。天宝初,改江陵郡。上元初,又改江陵府,号南都。宋置荆湖北路。淳熙初,改曰荆南府,寻复为江陵府。元改江陵路。天历初,改中兴路。明洪武甲辰,改为荆州府。皇清因之,领州二,县十一。
江陵县〈附郭〉
商句亶王,《国史记》:楚熊渠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张莹注,即今江陵也。春秋郢都。秦始皇二十六年,郡县天下,并楚为三郡,改郢都为郢县,属南郡。汉置江陵县,属南郡。东汉省郢县,入江陵。晋、南北朝、隋,俱仍旧。唐以安兴县省入,属南郡。宋属荆湖北路。元为中兴县。明洪武初,改江陵。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二十五里。
公安县
秦拔郢,置南郡,以前无事可考。汉为孱陵县,属武陵郡。东汉公安县,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居此,称左公,号公安。三国,汉曰:公安,吴曰:孱陵,孙权得荆州,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即此。晋公安县,属南郡。南北朝,刘宋改公安县。陈置荆州。隋曰公安县。唐及五代俱仍旧。宋曰公安军。南渡后,孟珙镇荆南,筑江陵、公安一带长堤,名公安县,隶荆州。元属中兴路,以公安置尹,增县,又诏置荆湖北道提举司。明太祖吴元年,伐伪汉,陈理克湖广,荆南悉定,仍名公安,隶荆州。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石首县
本邑荆属也。荆山南下而东,泽隰广衍旷阔,无冈阜,越百八十里,大江之阴突出,高山壁立,江浒自麓至巅皆石,名石首山,县因受名焉。春秋时,楚之郢都南支邑。秦并天下,分为南郡。汉隶华容,属南郡。东汉因之。三国,华容地,初属蜀,东吴侵蜀,东鄙遂没于吴。晋杜预克定江南,以华容之南乡为南郡,又分华容地,始置石首县。南北朝因之。唐,石首县为荆州。五代因之。宋熙宁中,改为建宁,复名石首。元仍名石首,属中兴路。明仍旧。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一里。
监利县
唐虞,鄫城国。春秋,鄫国。庄公八年,楚文王熊赀徙郢,辖城即监利。汉,华容地,属南郡。东汉因之。三国监利县。吴改容城县,陆抗屯兵于此。晋太康中,监利县属南郡。永嘉中,西蜀阻乱,削华容诸城,为成都王颍国。南北朝,监利县属巴陵郡。隋,监利县属复州。唐仍旧。五代,监利县属江陵郡。宋仍旧。元,监利县属中兴路。明改江陵为荆州府,监利属焉。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松滋县
唐虞鸠兹地。商郧地。春秋郧地。楚昭筑郧城于此。周安王二十二年,蜀伐楚,取鸠兹,即今松滋也。秦始皇二十六年,郡县天下,改郢都为郢县,即松滋地。汉景帝前七年,废太子荣为临江王。中二年,临江王卒,国徐,复为南郡,置江陵等十一县,更郢县为高成。平帝元始四年,更定十二州界,改高成为言程。三国置乐乡。吴陆逊与晋羊祜对垒处,松乐乡城,即其旧也。诸葛城,即汉武侯征南彝陵所筑。晋武帝太康元年,改荆州为新郡,寻复以南郡为荆州,因庐江流民避兵至此,乃侨置松滋,属河南郡。隋,松滋县属南郡。唐高祖武德四年,复以南郡为荆州,以松滋等七县属荆南节度使。宋太祖乾德四年,以松滋等七县属荆湖北路。高宗建炎间,升江陵为帅
府,初以枝江省入松滋,寻复置。绍兴间,迁松滋于瀼口。元改松滋为援都府,鸠兹县属中兴路。明仍改鸠兹为松滋,去援都,属荆州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
枝江县
唐虞,罗国地。商,丹阳。周封熊绎国于丹阳。战国时,秦破楚屈丐,取丹阳地,即此。秦以蜀江至此分支,为诸洲,故名枝江。汉、晋、南北朝、隋,俱属南郡。唐枝江县析置长宁县,以枝江省入。大历中,复置枝江,省长宁。宋,枝江县。高宗建炎间,以枝江省入松滋。元,枝江县。明省入松滋,寻置枝江。皇清因之,编户八里彝陵州春秋楚国地。秦彝陵周赧王三十年,秦白起伐楚,烧彝陵,即此。三十七年,秦白起伐楚,拔郢,烧彝陵。楚徙都陈。秦置南郡。始皇二十六年,郡县天下,改彝陵,置巫县。汉置彝陵县,属南郡。三国建安初,置临江郡。十四年,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改彝陵为宜都。二十年,刘备、孙权分荆州,置江陵郡于彝陵。冬十二月,吴改彝陵为西陵。晋太康,改彝陵县。南北朝、晋宋、齐并名宜都郡,领彝陵、彝道、很山三县。彝道即今宜都,很山即今长阳,梁名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并改高安为远安县,属峡州。隋改峡州为彝陵郡,领彝陵、彝道、远安三县。唐初,复为峡州,领彝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武德四年,更峡州为彝陵郡。冬,李靖击萧铣,进至彝陵。乾元二年,复彝陵为峡州,属山南道。宋改彝陵县,复改峡州,属荆湖北路。元至和四年,升峡州为路,隶河南行省,领县五,设总管府,以为重镇。明洪武初,改为峡州府,省彝陵县,领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五县。九年,改为彝陵州,隶湖广布政司,分巡上荆南道。正统七年,省秭归、巴东二县,止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皇清因之,原编户九里,今不复旧额,新编五乡。
长阳县
汉为很山县,属武陵郡。晋改为清流县,属宜都郡。南北朝改为方山县。隋仍改为长阳县,属南郡。开皇中,置睦州,寻废。唐复置睦州,寻省,改长阳县,属东松州,后属峡州。宋、元因之。明仍名长阳,属彝陵州,隶荆州府。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宜都县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汉武帝元光五年,伐西南彝,路由此出。置彝道县,属南郡。新莽曰:江南,一曰江州。昭烈帝章武元年,置宜都郡。吴黄武元年,陆逊拒蜀,建城。按:孙权时,分宜都、秭归之县,为国陵郡,拜潘璋为太守。晋为宜都郡,彝道县属焉。桓彝改为西道。刘宋武帝永初元年,析彝道,置宜昌县,封子义隆王宜都。齐高帝建武元年,宜都郡、彝道、宜昌如宋。梁武帝〈阙三字〉年,置宜州。西魏更为拓州。陈武帝永定元年,以宜昌复为宜都。隋文帝开皇元年,并梁,以宜都仍为宜昌。炀帝大业元年,以彝道隶彝陵郡。唐高祖武德二年,以宜都及峡州地置东松州。太宗贞观三年,省东松州,入宜都县。肃宗乾元元年,寻更宜都为江州,又复更东松州,州寻为县并,省宜都县,俱属峡州。宋太祖开宝元年,以宜都属峡州。元明宗天历初年,改荆州为中兴路,以宜都属之,而隶之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改峡州府为彝陵州,而以宜都属之。皇清因之,编户八里半。
远安县
汉武帝置临沮,隶南郡。三国置建平郡。晋析临沮为高安县,隶襄阳郡。南北朝,后周改高安为远安,属峡州。隋以远安隶彝陵郡。唐乾元初,复彝陵为峡州,属山南道,远安属峡州。宋乾德,仍以远安属峡州,隶荆湖北路。元升峡州为路,仍领远安,隶河南行省。明初,以峡州为府。洪武九年,改为彝陵州,领远安县,隶荆州府。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归州
周为夔子国地。战国属楚。秦南郡地。汉秭归县,属建平郡,寻属南郡。晋因之。刘宋属荆州。南齐属巴州。后周置秭归郡,治长宁。隋开皇初,废郡为秭归县,属信州。唐置归州。天宝初,改巴东郡。乾元初,复为归州。宋为秭归县,复为归州,属荆湖北路。建炎中,属夔州路。元至元中,升为归州路,寻降为州。明洪武九年,废州,为秭归县,属彝陵州。后复为归州。正统七年,以兴山县省入。弘治二年,复置,属归州。皇清因之,编户五里。兴山县古者沿革,皆无可考。稽《通考》:汉唐未有邑治,名曰高阳城。今遗址在县西四十里寒溪口。宋始立邑。故曰宋邑。明曰兴山。皇清因之。
巴东县
周夔子国。战国属楚郡。秦、汉皆巫县地,属南郡。晋巫县,属建平郡。梁置信陵郡,又改归乡。后周,郡废改县,曰乐乡。隋开皇末,改巴东县。唐,巴东县,属归州。宋、元因之。明,巴东县。洪武九年,属彝陵州,后属归州。皇清因之,编户九里半。
荆州卫
南郡一巨镇也。自明湘宪王分藩时,爰设三卫所,而左卫居其一焉。官军田赋,大约相等。兵燹以来,纪载无存。兹特参考《郡志》,标其端末,以志建置之始。
荆州府疆域考
府县《志》合载荆州府疆域图本府
东至安陆府,沔阳州界二百里。
西至四川夔州府巫山县界,六百六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安陆府荆门州界,二十里。
由府治东达省城五百四十里。由府治北达
京师,三千二百八十里。
东西广八百六十里,南北袤五百四十里。江陵县〈附郭〉
东至潜江县界七十五里。
南至公安县界六十里。
西至枝江县界四十里。
北至荆门州界二十里。
东南至监利县清泰桥二百二十里。
东北至荆门州藻湖村一百里。
西南至公安县浮萍渡五十里。
西北至当阳县界九十里。
东西广三百八十七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
公安县
东至黄山安乡县界七十里。
南至澧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松滋县界五十里。
北至旧县界五十五里,又至石首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江陵县界九十里。
石首县
东至监利县界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公安县界七十里。
南至华容县界三十里。
北至监利县界八十里。
监利县
东至沔阳州界一百七十里。
南至华容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江陵县界九十里。
北至潜江县界八十里。
东南至临湘县界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石首县界一百里。
东北至景陵县界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沔阳州界一百三十五里。
广一百二十五里,袤三百二十五里。
松滋县
东至公安县界九十里。
西至枝江县界三十里。
南至澧州界一百九十里。
北至江陵县界九十里。
西南至龙山抵宜都界八十里。
正南至槎溪抵天平所界一百六十里。
东南至界溪河抵澧州界一百九十里。
又东南至石子滩抵公安县界一百二十里。
枝江县
东至江陵县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宜都县界三十里。
南至松滋县界六十里。
北至宜都县界三十里。
彝陵州
东至当阳县界岭四十里。
西至归州白沙驿界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宜都县古市界六十里。
又南至长阳县筐山界五十里。
北至南漳县界三百五十里。
东北至远安县界三百里。
西北至黄柏兴山县界四百里。
自州治至本府,陆行二百四十里,舟行三百六十里。
东西广二百五十五里,南北袤四百里。
长阳县
东至宜都县白岩铺二十里,至县城六十里。南至石门县界芦黄山一百五十里,至县城三百一十里。
西至巴东县连天坡三百里,至县城三百五十里。
北至彝陵州界石门坎三十里,至州城八十里。西南至栗子坪连土司界三百三十里,至荒口三百五十里,至菩提隘三百五十里。
由县治至本府二百二十里。
由县治至省城,一千一百五十里,陆行七百五十里。
东西广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宜都县
东至当阳县界八十里。
西至长阳县界五十里。
南至枝江县界二十五里。
北至彝陵州界五十里。
由县治东南至本府一百八十里,水道倍之。由县治东至省城九百里,水道倍之。至
京师三千二百四十里,水道倍之。
广一百三十里,袤七十五里。
远安县
东至荆门州界欧家山七十里,至州城二百里。南至当阳县界界山十五里,至县城七十里。西至彝陵州界峡口铺五十里,至州城一百八十里。
北至南漳县紫山罐子岈一百里,至县城四百二十里。
自县治东南至本府二百四十里。
自县治至省城水行一千二百九十里,陆行一千二百七十里。
东西广一百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归州
东至彝陵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巴东县界六十里。
南至长阳县界二百四十里。
北至兴山县界五十里。
自州东至本府,五百二十五里。
兴山县
东至彝陵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归州界六十里。
南至归州界五十里。
北至房县界一百六十里。
东南至归州界六十里。
东北至保康县界一百四十里。
西南至归州界五十里。
西北至房县界一百五十里。
自县东南至本府六百一十里。
巴东县
东至归州界八十里。
西至巫山县界八十里。
南至长阳县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兴山县界一百八十里,
自县东至本府六百二十里。
施州卫
东至东乡容美二司界,
西至黔江县忠潞司界,
南至散毛永顺二司界,
北至建始奉节二县界,
自卫治东南至本府一千一百里,至
京师四千一百五十里
形胜附本府〈江陵县附郭〉
《汉书》:西通巴蜀,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也。《诸葛亮传》: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南极湘潭,北据汉沔。
《甘宁传》:山陵形便,江川流通。
《元和志》:上流重镇。
《秭归志》:面施黔,背金房。
宋王庶议:左吴右蜀,前临江汉。
《荆门军记》:西控巴峡,东连鄢鄂。
《荆门军鼓角楼记》:环列重山,带绕大泽。
《宋史·杨文迁传》:雄据上流,表里襄汉。
朱文公:山川平旷,有中原气象。
孟珙:荆南为吴蜀门户。
《赵鼎传》:荆南,左顾山峡,右视湖湘,下瞰京洛,陆九渊,荆门军议居江汉之间,为四集之地。郭见义三游洞记:距三峡之口,介重湖之尾,《渚宫记》:荆州,据江湖之会。
公安县
黄山,东控荆水,环抱至远,而辰、常屏翰云、贵咽喉,进可以要扼铁岭,退可以户牖荆襄。肘腋胁松石,伸膝向湖湘,水陆冲烦,兵马络绎,江以南,湖以北,一锁钥也。
石首县
东连鄂岳,西接安华,南达洞庭,北通汉沔,荆楚要冲也。平衍百里,突出数峰,西踞楚望,南倚绣林,大江曲折,泽国而兼硗确。
监利县
江汉交会,跨梦连云,三山耸峙,东南岩险,襟带湖池,潴泽沔夏环流。
松滋县
南指滇黔,北瞰荆门。山有九冈起龙,水有荆江,西湖滨江倚堤,不无水患。
枝江县
大江上通蜀川,下接汉沔,襟带南北。峒口诸司,往来出没,与邑最近。
彝陵州
群峰叠秀,江水潆澜,楚蜀咽喉,荆襄门户,上游重地也。又云:郡倚东山为屏,吞三峡而绾毂其口,雄当蜀道三千奇,在荆门十二。
长阳县
《府旧志》:东连荆宜,西通巴蜀,山谷险峭,清江湍流,处深山之内,接不毛之乡。
《县旧志》:凤山为城,清江为池,虎滩龙洞,汇流于东。北至清江嘴,合入川江。梅子八关,沿边分设,以防土司出没,荆属要地也。
宜都县
《秭归外志》:九峰后峙,灵气钟凝,西绾清江,北望荆门。虎牙洪江,外绕山彝而不恶,土瘠而人奋。袁崧宜都记:南有荆门山,北有虎牙山,两两相对,楚之西塞也。
《宜都旧志》:邑在蜀江之右,东接龙窝,西带清江,南连白水,北枕虎牙,根盘百里,山环水绕。
远安县
《左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周洪谟学记:真岩险用武之地。
东接荆扬,西通巴蜀,山谷险隘,沮漳流通。在万山之中,为四固之地。
《旧县志》:沮江、龙洞二水,汇流于东南,鸣凤、鹿溪两山,鼎峙于西北。
归州
负山带峡,容美施建,诸险络绎荆蜀,实为西南重镇。七里空舲之隘,九龙蛇倒之奇,滩溪湍急,礁石林立。古称:步仞之间亦崤函,寻常之内皆天堑也。
兴山县
本邑发脉终南之尾,层峦叠嶂,崎岖绵亘,左右四山,环绕如列屏之状。曲折二水,迤𨓦若襟带之形。自楚入蜀,实为陆路之吭。
巴东县
万山磅礡,大江建瓴而下,一息千里,此荆襄咽
喉重地也。
施州卫
东临荆楚,西抵巴蜀,地当要害。
《图经》:山明水秀,五峰环其东,客星峙其西。壤接溪洞,军民错居巴、荆之会,屹然为西南重镇。
荆州府星野考
《府志》府总星经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轸四星,凡十七度。又云:玉衡星,主荆州,尝以五卯日候之。又云:南宫赤帝,其精朱鸟,为七宿井首鬼目柳喙心颈,张嗉翼,翮轸尾,司夏司火司南岳。
《广雅》:荆属衡星。
《史记》: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
蔡邕《月令章句》:起张十二度,至轸六度,为荆州。《春秋纬》:自大别以东,至雷泽、九江、荆州,属衡星。魏陈卓:郡国躔次,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野,属荆州。
《晋书》:翼、轸,楚荆州:南郡入翼十度。
《旧唐书》:翼、轸,鹑尾之次,巳初起张十五度,中翼十二度,终轸九度,其分野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
《新唐书》:翼、轸,鹑尾也,初张十五度,馀千七百九十五抄,中翼十二度,终轸九度,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又云:鹑尾直建巳之月,内列太微,为天廷。其分野,自南河以负海,亦纯阳地也。又云:布太微之政,而在巽维外者,鹑尾是也。故为烈山氏之墟。皇甫谧《帝王世记》云:自张十八度,至轸十一度,曰鹑尾之次。于辰在巳,谓之大荒落。于律为彝,则斗建在今楚分野。
《尔雅邢炳疏》:巳为鹑尾,初张十八度,终轸十一度。
《宋·天文志》:北斗第二星,曰璇,其分为楚。又云:太微垣在翼、轸之上。
《旧志》:星曰:鹑尾,宫曰双女,时曰巳,州曰荆。又云:午上有鹑鸟星,在心之东,首西尾东,故星为鸟星,未为鹑首,巳为鹑尾是也。
荆州府山川考一 《府县志》合载本府〈江陵县附郭〉
龙山 南条荆山之属山也。晋桓温,九日同参佐孟嘉宴此。风落嘉帽,温遣孙盛为文以嘲之,嘉亦为文答之,尤美丽。后人因建落帽台,以表之。
掷甲山 在城西北隅,西南隅曰卸甲山。相传,吕蒙袭荆,城内诸军弃甲于此。上有关圣祠。八岭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蜿蜒若游龙。张太岳有句云:笙凤度云回仗影,洞龙衔雨听松声。其上崇岭,有八明辽国诸王墓在焉。
纪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荆之主山也。西北与当阳诸山相接。昔智者祥师卓锡于此。上有龙湫。
岳山 在城东五里,有亘垣焉。耸峙若门,沃野可居。一曰岳山坝。吴元年甲辰,大将军徐达兵屯于此,故又名岳山寨。
马山 《名胜志》云:在龙山之西。明赠光禄卿钱錞葬此。
大晖山 自八岭山至西城北,长冈绵亘,上建大晖观,观前虬松偃盖,长桥跨水,踞一郡胜概。西山 在城西,沮漳之水由此。晋王子猷为桓车骑参军,以手版抵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东山 在城东即古岭先峰也。今松甲山、马房山一带皆是。
天皇山 在护国寺后,一培塿也。寺创于后梁,改建于李唐。或曰庖羲,亦号天皇葬于南郡,此或其迹躔,与习凿齿曰:昔伏羲葬于南郡,是固冠剑佩舄之乡也。稽功山 在郡城北。相传高氏建城日,稽课土功于此,因名。
蛇如山 在城东十里,塔桥之北。皆故冢马鬣也。
画扇峰 在城东安澜门外。《荆州记》云:修竹亭西,一峰迥然,西映落月。远而望之,若画扇然。好事者,穴土为洞,亦曰画扇洞。
赤坂冈 在纪南城南冈,下有渎水,东北流入城曰:子胥渎。
豫章冈 在沙津北豫章口,豫章台,皆因以名。斑竹冈 《江陵记》云:去城五十里,楚平王墓在焉。韩翃送人至江陵诗:斑竹冈迎山雨暗此也。祭祀冈 在郢城东门外,故楚之东郊也。岁时在此望祭。
大战冈 在赤岸,相传关壮缪伏兵处也。诸倪冈 在城东三十里,五代高氏,以将军倪福可有功,分赐土田,子孙世居之。东坡诗云:古姓聚成村者也。
高陵冈 在府治西二十里。
八洞口 即沙市西门城,旧为望江亭。故老云:有洞潜通诸蛮。元大德中,建城隍祠于其上以镇之。
大江 在府城南,发源自岷,径此东与汉水合。苏代告楚曰:蜀地之甲,浮船于汶,乘夏水而下,五日至郢,即此水也。盛弘之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加疾也。汉水 由圻口分入,合杨水、湖水,而东南流,注于江,十里九湾郢沔之间,潴为泽薮,皆汉之漾也。《史记》:吴兵之来楚,使子常夹汉水阵,军败,吴乘胜逐之。五战及郢。今长湖一带,多吴入郢之迹。语曰:径莫如济,曲莫如汉。
祥溪水 杨水所合。《水经注》云:祥溪出县北,盖诸池散流会合而成。
子胥渎 一曰西京湖,吴师入郢所开也。东北由纪南城出,西南注于龙陂。或言:此渎灵王时,立章华台,漕运所由也。
漕河 在城北,晋元帝时开,即沮漳所径也。自罗堰口入大漕河,直通襄汉,今草市河是。龙门河 自草市达于沙市,俗名便河。
白河 在城东,朱文公《曲江楼记》云:张侯敬夫守荆,凿门通道,以临白河,大江重湖,一目千里。渠子河 受龙湾市诸湖陂水,下达杨河水,泛则杨河之水潆洄而上矣。
西湖 在城西十里,子城之西,亦有西湖,故辽邸别墅。
东湖 在府治东北五里,广袤数十里,一郡胜概。今为畎亩矣。
赤湖 在城西北一十五里,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盛弘之云:昭王十年,吴通漳水,灌纪南城,入赤湖,进灌郢城。
南湖 在城南三里,唐郑审谪居江陵,构亭其上。杜甫寄诗云:东郡时题壁,南湖日扣舷。又云: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瓦子湖 在城东五十里,水面空阔,无风亦澜。一名长湖。或云:因楚囊瓦而名。中有吴王坝、擂鼓台,皆入郢时遗迹。
太白湖 与瓦子湖连。李青莲谪夜郎时,曾泊于此。地以贤名,亦犹沔水之郎官矣。
东湾湖 在浩口,下流江、潜二邑之限也。蓼台湖 三湖之一隅也。俗传楚平王葬此。伍员求之不得,有石工导而掘焉。深及黄泉,乃见石椁。今犹有台,土人立庙于上。
白鹭湖 上承长夏港水,东流南曲,襟带民居。唐大历中,王栖霞隐此。
柘林白沙湖 在县东十里,多产鱼利。秋冬之间,芦人渔子汎滥其中。
罗湖 在城东五里,尚有罗湖台。
五叶湖 在渚宫,张氏五叶世居之。韩翃送江陵元司录诗:片雨三江道,残秋五叶湖。
三湖 在郡东北八十里,郦道元云:东北路曰三湖,水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昏官湖。三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春夏,水盛则南通大江,否则南迄江堤。北径方城。宋元嘉中,通路自三湖下注杨水,以广运漕。
红马湖 在郡东百里,上承三湖,下入白螺,春夏水涨,淼然无际。
倚南湖 在府治东九十四里。
离湖 在东七十五里,今犹有离湖桥,故存其名。按《水经注》:杨水入华容县离湖。华容,今监利县,故监利西六十里,亦有离湖。
倚北湖 在府治东一百十里。
象湖 在府治东三十里。
高沙湖 在府治西北七里,齐聘士文范家于此。《水经注》言在邴里洲。《荆南志》言在牧回洲。翠泽平皛,水陆弥旷,芰荷殷生,鳞羽滋阜。湖南林野清迥,可以栖托。黄鲁直诗:不趋吏部曹中版,且脍高沙湖里鱼。
后湖 元稹诗:荆有泥泞水,则湖在荆之邑矣。
郛在前,湖在后。故谓之后湖。今仍故名,但在子城之北耳。
沱湖 豉湖 中湘湖
路湖 谷湖 五种湖南浦 江南岸也。《水经注》云:江浦右迤南,派曲而极,世谓江曲。杜甫有出江陵南浦寄郑少尹诗。
夏浦 江自夏水以下,多有此名,皆左迤也。哀郢云: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白马渊 在郡东十里,汉水入郡交汇处。天井渊 在郡东北十里,又《监利县志》引《水经注》:杨水之东历天井,井广员二里,其深不测。下有潜室,见辄有兵。其说皆同,相去则径庭矣。椒茨渊 在郡南十里。
巢婆渊 去大江五里,去古堤东南三里,水深,中产鲫鱼。相传:古有此渊者,为巢姓翁,故名。黄潭渊 在大江北,逼近江堤,内外皆水,捍筑取土维艰。
龙二渊 在大江北潭,深不测。近滨大堤,连年挽筑,大费力役。
廖曲渊 在郡东南,以渊名者居多。
荷叶渊 在沙市东五里,江溃所成。
张老渊 在古堤下,去荷叶渊二里,其南又有酒店渊,最深。
鹤泽 在府境羊祜镇,荆州泽中多鹤,取以教舞,娱宾客。
白龙潭 在纪山寺后,潭黯黑。相传中有伏龙,岁旱,取水祈雨,辄应。
五色潭 在西门外,水气上浮,时成五色。渊渟镜净,晶焉冲照,或亦谓之龙潭。相传:下有九牛三镬,镇遏水灾。
菊潭 在府治。
黄潭 由江津径此,以堤为郡邑之障,水势冲激,潭深不测。此堤最称险隘,防禦极难为力。白小潭 在沙津西,旧多白小鱼,故名。杜甫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又云:闻说江陵府,云沙静渺然。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今潭已化陆,而名如故。
柞溪 郦注云:柞溪东注船官湖,湖水东北注女观湖,又东入于杨。
马鞍溪 《舆地纪胜》云:相传伍员初出走,以马鞍画此溪而免。《名胜志》言在江陵。
灵溪 庾仲雍曰:荆城西九里有灵水。郭璞诗:灵溪可潜盘,此也。《水经注》云:灵溪水无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江溪之合,有灵溪,戍背河,面江西,带灵溪,故名。《纲目》:桓振逆战何无忌于灵溪,即此。
龙洲 在枝回洲下,一名龙阳洲。相传为吴太守李衡种橘处。
宠洲 在龙洲东。《水经注》云:二洲之间,世擅多鱼,渔者投罟历网,往往糸绝。有潜客泳之,见水下有两石牛,尝为罟害。故渔者莫不击浪浮舟,鼓枻而去。
燕尾洲 桑钦曰:江水又东径燕尾洲,蚌城在其上,齐胡谐之筑城此洲,以逼萧子响。盖因此城也。
西沙洲 齐聘士刘虬尝居之。虬旧家高沙湖,以此洲去人远,乃徙宅焉。《齐书》曰:虬自南阳徙江陵,累辟不就,其报竟陵王书云:虬四节卧病,三时灌植,畅馀音于山泽,托暮情于鱼鸟。宁非唐虞重恩,周召宏施哉。
枝回洲 在县西南江水,自此分而为南北江。
《宋书》作枝回洲斩桓元处。北江有故乡洲,参军费佑射元于此。《晋书》冯迁斩元于麦盘洲,此洲或亦名麦盘乎。
邴里洲 在宠洲下。郦注云:洲有高沙湖,湖东北有小水通江,曰曾口。《三国志》: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渡景里洲,即此。盖景与邴声相近也。百里洲 在郡西六十里,左右有十数洲,盘布江中,而此洲最平旷。梁陆法和隐此。
泥港 在城东北六十里,有水,周广二十里,支流曲浦,缠络町墟。
梅花港 江水支流,由逍遥湖分入此港,径秘师桥、石斗门,达于城西之隍。故道久淹,不与江通。
鲁港 在龙湾市之中,广深丈馀,下通杨夏诸水,备旱潦蓄泄。
长夏港 当作杨夏港,杨、夏二水所径,即《水经》三湖大港也。港长二十里,柽柳森蔚,渚沙静沓。凫艇鱼罟,沿渚列门,极为清旷。
海港 在西北十三里,地名普法寺。龙象已灰,
钟磬无据。刹基之畔,有水涓涓,发源山麓,逶迤西倾,虽旱而流不绝。
化港 在沙市黄潭之东,畎浍沟洫,皆以港名。龙陂 古天井水也。广圆二百馀步,在灵溪东江堤内,有龙见其中。故云:龙陂。《荆州记》云:江陵东北十里,有天井,周回二里许,深不可测。其中潜室,见之则有兵寇,祷雨亦多验。按郦注,龙陂水,径郢城北流,谓之杨水,故又云杨水。东历天井,在方城北隅,广圆二里,与盛弘之略同。则龙陂、天井,明为二水也。今沙津北之天井渊,崇祯末大旱,亦有潜室之异。未几变起。
马牧口 郦注云:江水断洲会通之处。荆土旧有九穴十三口,江汉于此交会,今概淤矣。豫章口 夏水所通也。西北即豫章冈。或言因楚王豫章台而名。《晋书》:王镇恶以百舸袭刘毅,至豫章口,去江陵二十里,舍舟步上,穴其城而入。
中夏口 在豫章口东,是夏之首江之汜也。屈平所云:过夏首而西浮也。郦道元云:杨水北流于沔,谓之杨口,中夏口也。曹操追先主于当阳,张飞按矛于长坂,元德得与数骑趋汉津,遂济夏口,是也。是知夏水出江,曰夏口,亦曰堵口。入沔,曰杨口,亦曰夏口。武昌有夏口,故此称中夏。又监利之口,曰子夏口。
杨口 《水经》云:沔水东西,与杨口合,即杨口也。《杜预传》云: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又王廙长史镇杨口垒,杜曾攻陷之,即此地。
浩口 一作嵩口,沔水径此入湖,当潜江之界旧桥曰:通仙。相传:吕希圣故迹。《潜阳志》列为八景之一。
赤湖口 道元注:杨水东北流入赤湖水口。又云:华容县有灵港,西通赤湖水口。华容,今监利北口,当在三湖下流。
岑河口 一作城河口,东南会郝穴,化港诸水,东北合白渎,诸陂泽下汇三湖。附近安兴港,相传:古安兴县地。
虎渡口 在龙洲南。先是地多虎,前守募捕之,乃更为患。太守法雄至,下记曰:虎狼在山林,犹人在城市。古者至化之代,猛兽不扰,皆由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自是,虎暴遂息。或曰:孝子施宜生过此,虎感其孝,负子渡河以避之。
江津口 《家语》曰: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风不可涉也。郭璞云:济江津以起涨,今沙头津巷口是。
鲁袱口 水与夏水合流。
罗堰口 水入大漕河。又:浩口为潜江分水之界。
龙口 水入长湖。
沙池 《南齐书》曰:荆州城有沙池,常多漏水,萧颖胄为长吏,水乃不漏。及颖胄亡,乃复竭。清风池 在城东北隅。相传五代高氏所凿。天鹅池 在城西四十里,赵郡布衣宋登春隐此,自号鹅池散人。
洗马池 在沙津又子城东北,有水,亦同此名。明月池 清风、明月二池,在分省街南,甘棠坊左右两隅,俱高氏所凿。今不存。
马跑泉 在八岭山,古老以为三国时遗迹。感通泉 在草市岳庙内。相传:祷于神者,以纸钱投之,诚则沉,否则浮。元人覆亭于上,名感通。无尽泉 在佛华寺内,宋丞相张商英之井,水极甘美。
沉香井 在章华寺,楚灵王所甃也。一名浇花井。
八角井 在城东,下有海眼通江。观泉水之增减,识江流之消长。后人作石塔镇之。
高氏井 在子城内,高王后苑之井。宋兵入城,继冲以桥覆井内,人多堕死。后人植柏,建祠其上。
九阳井 在东门外景明观内。相传吕仙炼丹于此。
天字井 《南齐书》云:高祖建元元年,荆州城东天字井出绵,士女取用,与常绵不异,经月乃歇。《郡志》言:朱井湖出绵。一作天井湖,或即东北之天井也。
鹤穴 在城东九十里,即桓公易牛之处,俗作郝穴,非。《宋书》云:桓公在荆州,与刺史殷仲堪至鹤穴。一老翁驱青牛,形色瑰异,桓公以所乘牛易,取至灵溪,骏驶非常。因息饮牛,牛竟入江水
不出。
獐捕穴 在鹤穴上,九穴之一也。元大德间,重开六穴口,江陵则鹤穴,监利则赤剥穴,石首则宋穴,杨林调弦小岳而獐捕,穴不与焉。又松滋有采穴,潜、监有里社穴,合江监诸穴而九。镇流砥 在鹤穴,一名象鼻嘴。捍激江水,声如万雷漰湍之势,震心骇目。今崩褫,为洲屿矣。
公安县
泰岁山 近县治,地势卑下,此山戟地而立。黄山 在县北四十里,土石皆黄。一名金华山。上有谢晦祠,又名谢山。刘宋时,晦为荆州刺史,尝登黄山,徘徊者久之。及卒,柩过公安,至此不肯去,因葬焉。民为立祠。又云:柩过公安,一夕,风雨大作,而柩竟移黄山,遂葬焉。
重白湖 在县治东四十里。
洋港湖 在县治东南十馀里。
蒲家湖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军湖 在县西南七十里。
贵纪湖 去县治八十里。
柳浪湖 袁中郎建馆于此,柳阴河浪,春夏如碎锦云铺。董思白题馆额曰:抱瓮亭
乌泥湖 白莲湖 大金湖
王茂湖 斗湖 牛浪湖
杨林湖 白水湖 洋溪湖
神油湖
灵溪 《隋·地志》:公安有灵溪水,今亦不可考。马肠溪 去县治三十里,溪口多鱼,居民以渔为业。
洋港 在白莲湖边,左近油江。
黄土港 在板桥。
莲花港 在板桥。
杨家港 在长安村。
东港 黑林港 二港俱在鲁峡。
鼍穴 在廖解村。吴孙亮过此,有灵鼍鸣,此其穴也。
石首县
石首山 在县治北江中,有石峙立,为诸山之首,因名。
楚望山 在县治西,高五十馀丈,上有锦帻亭、八仙洞。今亦不存。一名望夫山。《三国纪略》:孙权以妹妻汉昭烈。未几,昭烈入蜀,孙夫人凿石为台,每晨夕登而望之。因名。
绣林山 汉昭烈娶孙夫人于此,结锦绣如林,故名。
马鞍山 在县治南,形如马鞍,因名。吴陆逊与蜀战,驻兵于此。
龙盖山 在县治东,有石湫,人传为龙窟。每朝放云,则雨。因唐李靖取萧铣,下江陵,驻兵于此。传闻行猎曾至雷母宫,奉令行雨。今置祠其上,遇旱祈雨,多应。有司每年于仲夏祀之。一名南岳梵寺,峥嵘。明亡,僧散,殿垣荒落。今渐修复,为近郊翠屏之望。
焦山 在县东六十里华容界,相传焦公于此耀兵,焦河经其下。
东山 在县东七十里,一名白鹤山。七子峰、鹿角峰,及建宁县旧趾,皆相望焉。
黄山 在县西七十里,一名金峰山,有谢公祠,祀宋县令谢麟。有玉井、云井,岁旱祷雨多应。麓湖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之下有湖,因名。八仙山 在县治西二里许,有仙人之局在焉。小埏山 在县东二十里。
列货山 在县东三十里。下有小港,南通洞庭湖。每水潦泛溢,舟艇辄舣山下,商贾载货贩贸焉。今渐淤浅,地芜人稀,无复昔时布粟交通者矣。
大江 自四川东下历枝江、松滋、公安三县,过石首,又东过岳州之华容。按汉·桑钦《水经》云:江水北龙巢而东俞口,又东得清杨、士坞二口。注云:江,浦也,大江右径石首山北,又东径赭要。注云: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次北湖洲下。今时代绵邈,陵谷易位,名亦屡更,难致考矣。要皆石首山上下水也。因备纪之。
南江 在县东杨子洲。
龙穴水 在县治五里。《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出。传云:昔禹济江,有黄龙夹舟,故名。
便河 在县西二里通烈口,达洞庭,岁久淤塞。明正统丙寅,令盛琦通治,仍塞。嘉靖,令丘九仞复浚之,置官仓于此河之首,便民输赋。
鹳巢湖 在县三里,龙盖山东北,昔有鹳巢湖傍之树,因名。
白杨湖 在县西南五里,抵黄金堤以两岸,多
白杨,故名。
黄田湖 在县南十三里,土多黄色。
白泥湖 在县东南二十里。
田坪趾湖 在县西南四十五里。
平湖 在县东十里内,多莲藕,溉田亦广,民利之。
熟田湖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柳子湖 在县北六十里,水涨时,通汉沔。沙湖 在县西十里。
澧田湖 在县西三十里,北通熟田湖。
栗田湖 在县东南六十五里。
曹屯湖 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曹操屯兵于此,因名。
张屯湖 在县治西四十里,张飞屯兵处也。龙城湖 在县西四十里。
上津湖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冷水湖 在县东七十里。
万乘湖 在县东杨子洲四十里,昔昭烈屯兵于此,因名。
陈家湖 在大江北四十五里。
披甲湖 在县东六十里,汉昭烈与曹操战,饮马披甲于此,因名。
刘郎浦 在县北,以昭烈妻孙夫人,故名。宋家浦 在县东三十里。
杨子洲 在大江中,有蛟患,荆佽飞济此,遇两蛟,斩之。自后,罕有所患。
槎潭 在大江北去县九十里,俗传张骞乘槎过此。
白洋潭 在县南五里,通湖南,为南河。往来贸易舟船,多集于此。
潴水湾 在县西一里,近大江南岸,旧有社坛。俗云:水到社坛前,石首出状元。
万石湾 在县北,万石丛杂,与刘郎浦相对。往来舟楫,遇风凛然,俗呼为拆船湾。今上流有洲,水势北下,无复为患矣。
潭子湾 在县东六十里,大江南。
李金湾 在县东六十里,大江北。
烧窑湾 湘献于此陶冶。
焦山港 在县东六十里,通洞庭,以山得名。彭田港 在列货山,水泛,通洞庭,去县东三十里。
竹林港 在县西六十里。
丧停港 在县西六十里,晋谢安刺史荆州,卒,经此停泊。一夕,雷电大风,其棺自葬,因名。小岳套 在县西大江北十五里,水涨,通柳子口。
朱家套 在县东七十里。
沙步矶 在县境内。
宋家穴 在县东三十里。
杨林口 在县西南三十里。
列口 在县南二十里。
断冈口 在县东二十五里。
西湖口 在县西六十里,抵安乡界,西通洞庭,故名。
新口 在县东十里。
调元口 在县东六十里。
院子口 在大江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