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九十四卷目录
绍兴府部艺文一
兰亭修禊序 晋王羲之
兰亭后序 孙绰
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 唐王勃
涂山铭 柳宗元
禹穴碑铭 郑鲂
游小隐山叙 宋钱公辅
东篱记 陆游
梅子真泉铭 前人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渭
西溪湖记 前人
绍兴府部艺文二〈诗词〉
登会稽刻石山 晋王彪之
过始宁墅 宋谢灵运
刘真人东山还 梁沈约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 何逊
入若耶溪 王籍
旦发渔浦 丘希范
若耶山 释洪偃
邪溪泛舟 唐孟浩然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李白
送纪秀才游越 前人
越中览古 前人
山阴县西楼 孙逖
登越州城 前人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汎舟若耶溪
刘长卿
送荀八过山阴访旧兼寄剡诸官 前人
汎若耶溪 丘为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张继
南游感兴 窦巩
发剡中 赵嘏
酬皇甫冉 释灵一
若溪春兴 释皎然
仙姑洞 宋史唐卿
水帘洞 朱熹
湘湖 释如兰
兰亭 元贡师泰
前题 韩性
前题 余阙
湘湖 明刘基
前题 戴
越中 沈明臣
晓发剡山 陈公纶
会稽怀古〈以上诗〉 徐𤊹
望海潮〈越州怀古〉 宋秦观
江神子〈春游越台〉以上词}}唐与之
绍兴府部纪事
绍兴府部杂录
绍兴府部外编
兰亭修禊序 晋王羲之
兰亭后序 孙绰
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 唐王勃
涂山铭 柳宗元
禹穴碑铭 郑鲂
游小隐山叙 宋钱公辅
东篱记 陆游
梅子真泉铭 前人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渭
西溪湖记 前人
绍兴府部艺文二〈诗词〉
登会稽刻石山 晋王彪之
过始宁墅 宋谢灵运
刘真人东山还 梁沈约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 何逊
入若耶溪 王籍
旦发渔浦 丘希范
若耶山 释洪偃
邪溪泛舟 唐孟浩然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李白
送纪秀才游越 前人
越中览古 前人
山阴县西楼 孙逖
登越州城 前人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汎舟若耶溪
刘长卿
送荀八过山阴访旧兼寄剡诸官 前人
汎若耶溪 丘为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张继
南游感兴 窦巩
发剡中 赵嘏
酬皇甫冉 释灵一
若溪春兴 释皎然
仙姑洞 宋史唐卿
水帘洞 朱熹
湘湖 释如兰
兰亭 元贡师泰
前题 韩性
前题 余阙
湘湖 明刘基
前题 戴
越中 沈明臣
晓发剡山 陈公纶
会稽怀古〈以上诗〉 徐𤊹
望海潮〈越州怀古〉 宋秦观
江神子〈春游越台〉以上词}}唐与之
绍兴府部纪事
绍兴府部杂录
绍兴府部外编
职方典第九百九十四卷
绍兴府部艺文一
《兰亭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后序》孙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以渟之则清,淆之则浊耶。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閒步于林野,则寥落之意兴。仰瞻羲唐,邈然远矣。近咏台阁,顾探增怀,聊于暧昧之中,期乎莹拂之道。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乃藉芳草,鉴清流,览卉物,观鱼鸟,具类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快然兀矣焉。复觉鹏鴳之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文多不载,大略如此。所赋诗亦裁而缀之,如前四言五言焉。《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唐·王勃
观夫天下四海,以宇宙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为窟宅。虽朝野殊致,出处异途,莫不拥冠盖于烟霞,披薜萝于山水。况乎山阴旧地,王逸少之池亭。永兴新郊,许元度之风月。琴堂寥落,犹停隐遁之宾。酿渚荒凉,尚有适逢之客。仙舟荡漾,若海上之槎来。羽盖参差,似辽东之鹤举。或昂昂骋骥,或泛泛飞凫,俱安利名之场,各得逍遥之地。而上属无为之化,下栖元邈之风。永淳二年,暮春三月,修禊事于献之山亭也。迟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片片仙云远近,生于林薄。杂花将发,非止桃溪;群鸟乱飞,有如莺谷。王孙春草,处处皆青。仲统芳园,家家并翠。于是,携旨酒,列芳筵,先祓禊于长洲,却申交而促席。良谈吐玉,长江与斜汉争流。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他乡易感,每悽恨于兹辰。羁客何情,更欢娱于此日。加以今之视昔,已非昔日之欢。后之视今,岂复今时之会。人之情也,能不感乎。宜题姓字,以倾怀抱。使夫会稽竹箭,则推我于东南。昆阜琳琅,亦归余于西北。《涂山铭》柳宗元
维夏后氏,建大功,定大位,立大政。勤劳万邦,和宁四极。威怀九有,仪型后王。当乎洪流方割,灾被下土。自壸口而导百川,大功建焉。虞帝耄期,顺承天历,自南河而受四海,大位定焉。万国既同,宣省风教,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功莫崇乎禦大灾,乃锡元圭,以承帝命。位莫崇乎执大象,乃辑五瑞,以建皇极。政莫先乎齐大纪,乃朝玉帛,以混经制。是所以承唐虞之后,垂子孙之丕业,立商周之前,树帝王之洪范者也。呜呼,天地之道,尚德而右功。帝王之政,崇德而赏功。故尧舜至德,而位不及嗣。汤武大功而延祚于世,有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让功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让德焉。宜乎立极垂统,贻于后裔,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则涂山者,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有天下者,宜取于此。追惟大号,既发华盖,既狩方岳,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臣莫敢遑宁,羽旄四合,衣裳咸会,虔恭就列,俯偻听命。然后示之以礼乐,和气周洽。申之以德刑,天威振耀。制立谟训,宜在长久。厥后启征有扈,而夏德始衰,羿距大康,而帝业不守。皇祖之训,不由也。人亡政坠,卒就陵朁,向使继代守文之君,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卑宫室,恶衣服,拜昌言,平均赋入,制定朝会,则诸侯常至,而天命不去矣。兹山之会,安得独光于后欤。是以周穆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故余为之铭。庶后代朝诸侯,制天下者,仰则于此。其辞曰:惟禹体道,功厚德茂。会朝侯卫,统一宪度。省方宣教,化制殊类。咸会坛位,承奉仪矩。礼具乐备,德容既孚。乃举明刑,以弼圣谟。刑戮防风,遗骨专车。克威克明,畴敢以渝。宣昭黎献,底定寰区。传祚后嗣,丕承帝图。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即山刊石,贻后作则。《禹穴碑铭》郑鲂
惟帝圣世时,必有符命。在昔黄帝始受河图,而定王箓。虙羲得神蓍,而垂皇策。尧配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舜继成六德,文主获赤雀丹书,而演道定谟。予亦以谓禹探其穴,得开世之符,而成乎水功。夫神人合谋而行变化,天地定位,阴阳潜交。五行迭王,斗建司节,岳尊山而渎长川。乃至日星雷风,祯祥秘奥,三纲五纪,万乐百礼。人人物物,各由身生。无非元功,冥持至数。吻合以及之者。王者,奉天而行,故圣神焉,帝皇焉。彼圣如仲尼有德而无应,故位止于旅人,福弗及生灵。乃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然后知元命者轩后,命者羲,受命者,曰唐与虞,成命者禹,备命者文。仲尼不受命,乃假人事而言,故有宗予之说,后代无作焉。立言者一仁义,以束世教。瞽瞆蚩蚩,使绝其非,望使业之外,存而不论。予读夏书,无是说。司马子长,自叙,始云:登会稽,探禹穴。不然,万祀何传焉。惑矣。苍山之潴,呀如渊如,陵谷徙迁,此中不骞。雨洗烟空,歑然莫穷。噫,实禹迹之所始终。唐兴二百八祀,宝历庚午秋九月,予从事于是邦,感上圣遗轨,而学者无述作。禹穴碑,廉察使旧相河南公,见而铭之,曰:禹穴宜载夏,与秦奚为而不载。古而不载,迁与郑,奚为而载。余以谓天德统万,止言其盖;地德统万,止言其载;尧德统万,止言其大。千川万山,皆禹之会。一符一穴,不足为最。故夏与秦俱不之载,而人以之昧。虽山之坚,虽洞之濊,有时而堙,有时而兑。岁其万千,风雨,涛汰,亡其嵌岈,丛是蘙荟。郑与迁,斯碑斯载,斯时之赖。《游小隐山叙》宋·钱公辅
越城之西南,有所谓王氏山园者,众以为一境胜绝。太守杨公曰:彼何游焉。一日,携宾佐,浮轻舟,走平湖,四五里而至。望其门,如楼阁之在烟云中。入其堂,登其亭,廓然如形骸之出尘。世外山苍,溪碧缭缭,四注皆可襟迎而袖揖。奇葩珍树,映带满前。公奋曰:吾来越旧矣。未有如今日胜且快者。使呼其主而诘之曰:山名谓何。对曰:有而非美名也。亭有名乎。则曰:朴愚敢以名。为公使图以来,因命其山曰:小隐山,堂亦因山之名。堂之东,荣俯槛,而窥者曰:瑟瑟池。出堂而登,数级乃止。胜弈亭,自亭过而至其最上者,曰:湖光亭。顺山而西达于山足,曰:翠麓亭。由忘归至翠麓,曰:探幽径,曰:撷芳径,曰:扪萝磴,曰:百花顶。皆因其所遇而得之心焉。已而至于山外,有池,池心有亭,曰:鉴中亭。转而通于始至之门,门隅亦有池,有宇,曰:倒影亭。凡一景一趣,无不为之称者。且曰:今而后,吾当数至此也。因命通判军州事钱公辅书以镵诸石。噫,人生百岁,尘鞅荣利,淫惑病忧,纷纷而汨之。几日而如此乐,几何而如此胜耶。预是游者,都官员外郎江钺、节度推官袁嗣隆、观察推官王仲衍、前进士王霁、朱方,凡六人。皇祐三年春二月二十八日叙。
《东篱记》陆游
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薶五石,瓮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渠,又杂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放翁。日婆娑其间,掇其香以嗅,撷其颖以玩,朝而灌,莫而锄。凡一甲坼,一敷荣,童子皆来报,惟谨。放翁于是考《本草》以见其性质,探离骚以得其族类。本之《诗》、《尔雅》及毛氏、郭氏之传,以观其比兴,穷其训诂。又下而博取汉、魏、晋、唐以来,一篇一咏,无遗者,反覆研究。古今体制变革间,亦吟讽为长谣短章,楚调唐律,训答风月烟雨之态度,盖非独娱身目,遣暇日而已。昔老子著书永章,自小国寡民,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意深矣。使老子而得一邑,一聚,盖真足以致此。于虖吾之东篱,又小国寡民之细者欤。开禧元年四月乙卯放翁记。《梅子真泉铭》前人
距会稽城东北七里,有山曰:梅山,山之麓有泉,曰子真泉,游者或疑焉。智者及道人求笠泽渔父为之铭,铭曰:梅公之去汉,犹鸱夷子之去越也。变姓名,弃妻子,舟车所通,何所不阅。彼吴市门人偶传之,而作史者因著其说。傥信吴市而疑斯山,不几乎执一而废百耶。梅公之去,如怀安于一方,则是以颈血丹莽之斧钺也。山麓之泉,甘寒澄澈,珠琲玉雪,与子徘徊,酌泉饮之,亦足以尽公之高,而叹其决也。《西施山书舍记》明·徐渭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书》、《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钜丽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以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其丽倾都之孔道。而今变而且迁之,一且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亦一解颐耶。伯子名浚,字景哲。《西溪湖记》前人
虞之为县,壤高,河水东下,旧有湖,曰西溪者,当县西南。主蓄水以备旱。三乡负郭之亩,恒赖焉。宋末,李显忠既请其高者,以牧福邸仍之,遂尽田以庄,湖始废,旱辄不登。元尹林希元欲复之,不果。入明,田既税,则湖,益不可复矣。万历癸未夏,旱,知是邑者,为朱侯。既合众以祷,乃更求长策,得湖以请于府某公某,及分省诸公,并得可遂复湖。湖东起湖山麓,北抵郑家堡,迤北以西至龙舌嘴前。村之高阜,南尽长港,从而长得弓,可九百二十七衡,而广损从者三之一。周而度之,为丈者千七百五十二。当湖为田时,计其亩可千六百二十六。兹复田以湖,宜仍抵湖以田也。而夏盖白马三湖,适得新括浮亩,可五百有奇。第都之区,曰:十二者,括地复得隐亩九百,馀二百,直买之以扺田而税。有隐美于某所者,若干,括得之,适相当,复用以抵税。盖二抵具有湖,告复始,果他若水道宜塞者,塞之,凡七所。宜引以佐湖者,引之,凡三十有六所。闸之以潴,以泄坊,一以表筑室,一以省责,其成于里之正长,畚锸所及,计高广近远而课之,并有差费取仓粟,庸取募丁。阅几月而迄事。是役也,不劳民,不耗公。取浮修坠,下相地纪,上佐天时,而中免夏畦之桔槔。使吾虞千百年之久魃,虽苛不能必饥于殍于吾民也。是孰使之然哉。众谋记于予予谨,记曰:侯名某字某某地人,以某支干进士,来知虞,治廉平,而兴学奖士,尤谆谆云。绍兴府部艺文二〈诗词〉
《登会稽刻石山》晋·王彪之
隆山嵯峨,崇峦岧峣。傍觌沧洲,仰拂元霄。文命远会,风淳道辽。秦皇遐巡,迈兹英豪。宅灵基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修岭增鲜,长松挺新。飞鸿振羽,腾云跃鳞。《过始宁墅》宋·谢灵运
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缁磷谢清旷,疲薾惭贞坚。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葺宇临回江,筑观基层巅。挥手告乡曲,二载期归旋。且为树枌槚,无令孤愿言。《刘真人东山还》梁·沈约
连峰竟无已,积翠远微微。寥戾野风急,芸黄秋草腓。我来岁云暮,于此怅怀归。霜雪方共下,宁止露沾衣。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何逊
疲身不自量,温腹无𢘆拟。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安邑乏主人,临邛多客子。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入若邪溪》王籍
艅艎何汎汎,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旦发渔浦》丘希范
渔浦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棹歌发中流,鸣榔响踏障。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堑绝峰殊状。森森荒树齐,淅淅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坐啸昔又委,卧治今可尚。《若耶山》释洪偃
萧萧物色晚,肃肃天气清。旅人聊策杖,登高伤客情。川原多旧迹,墟里咸新铭。宿烟浮始旦,朝日照初晴。远行乏徒侣,徐步寡逢迎。信矣非吾托,赏心何易并。《邪溪泛舟》唐·孟浩然
落景馀清晖,轻棹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看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李白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送纪秀才游越》前人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越中览古》前人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山阴县西楼》孙逖
郡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山月夜从公署出,江云晚对讼庭还。谁知春色朝朝好,二月飞花满江草。一见湖边杨柳风,遥忆青青洛阳道。《登越州城》前人
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代阅英灵尽,人闲吏隐并。赠言王逸少,已见曲池平。《上巳日越中与鲍侍御汎舟若耶溪》刘长卿
兰桡万转望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旧浦远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若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送荀八过山阴访旧兼寄剡诸官》前人
访旧山阴县,扁舟到海涯。故林嗟满岁,春草忆佳期。晚景千峰乱,晴江一鸟迟。桂香留客处,枫暗泊舟时。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剡溪多吏隐,君去道相思。
《汎若耶溪》丘为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短褐衣妻儿,馀粮及鸡犬。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张继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禹穴探书韵,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南游感兴》窦巩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赵嘏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酬皇甫冉》释灵一
时冉赴无锡,于云门寺赠诗别。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自可长偕隐,那云相去赊。
《若溪春兴》释皎然
春生若溪水,雨后漫流通。芳草行无尽,清源去不穷。野烟迷极浦,斜日起微风。数处乘流望,依稀似剡中。《仙姑洞》宋·史唐卿
何年雷斧凿山裂,六月苍厓泻飞雪。孤凤一声去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我知仙去仙尚存,时见真形坐岩穴。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舞明月。《水帘洞》朱熹
水帘幽谷我来游,拂面飞泉最醒眸。一片水帘遮洞口,何人捲得上帘钩。《湘湖》释如兰
藕花风起晚凉多,高据柴床听棹歌。芳草不归支遁鹤,白沙惟见右军鹅。人家隐隐连桑梓,僧梵悠悠出薜萝。今夜湖中好明月,相思其奈故人何。《兰亭》元·贡师泰
阴雨翳岩谷,野水漫池塘。倏然变新霁,百物生辉光。散策柳风媚,浣衣兰渚芗。佳会侈华簪,列坐催流觞。鸣禽亦有意,睍睆如笙簧。悠悠千载间,孰继谢与王。光阴亦何速,聚散安可常。及时不欢乐,白发徒慨慷。《前题》韩性
昔人艺芳兰,遗迹越溪上,风流晋诸贤,好奇极寻访。坐令后来人,吊古更惆怅,忆昔初来游。精庐适新创,俛仰三十年,故交独青嶂,今晨天气佳,烟堤系轻舫。相携得良朋,举酒互酬唱。散策依晴林,淞洄俯新涨,地偏尘易遣,虑澹情自畅。回首昔时游,乐事终不忘。谁谓古人远,千载欣一饷。彭殇端齐轨,蒙庄谅非妄。《前题》余阙
春节过东鄙,总辔临越墟。览此崇山阿,亭树东晋馀。阳林积珍水,禊馆疏镂渠。微风旋轻濑,宛委写成书。秋杪霜露滋,清商满县隅。红莲凋绮蕊,微澜见跃鱼。藉芳泛羽觞,视听良有娱。逍遥大化内,岂必三月初。《湘湖》明·刘基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高浪起。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浙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游子天寒孤棹远,七十二溪飞雪满。浩歌不见濯缨人,沙鹤野猿相对晚。湖东云气通蓬莱,我欲从之归去来。蛟鼍塞川陆有虎,两臂无力令人哀。《前题》戴
湖上春风雨乍晴,湖中风景最关情。云山掩映尚书墓,石凳萦回霸主城。二十四塘春水足,八千馀顷晚田成。循环导引均施利,石刻先贤有法程。《越中》沈明臣
乐游何处好,最爱越中山。人坐午溪寂,鸟眠秋水閒。云横独树上,雨在数峰间。欲作苏门啸,苍茫不可攀。《晓发剡山》陈公纶
晓发剡山路,东方白尚微。张灯沽酒店,带月旅人衣。水远孤舟渡,烟空一雁飞。及秋归未得,徒自忆山扉。《会稽怀古》徐𤊹
独上高城问废兴,万家鳞次暮烟凝。断碑碧藓曹娥庙,古木苍山夏禹陵。剡雪霏微回客棹,樵风来往送鱼灯。越王霸业长消歇,极目荒台感慨增。《望海潮》〈越州怀古〉宋·秦观
秦峰苍翠,耶津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荒台苧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
《江神子》〈春游越台〉康与之
南溪二月雨初晴,四郊明,暖风轻。一雨一风,铺地落红英。枝上流莺啼,劝我春欲去。且留春 登临,行乐慰閒情,过长亭,暮潮平。四面青芜,中是越王城。信马行吟归路晚,山簇簇,柳阴阴。
绍兴府部纪事
《史记·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其文曰: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注〉正义曰:此二颂,三句为韵。燕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李斯,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珍珠船》: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绂至舍,人不知也。所知钱勃,见其暴露,乃劳之,曰:得无罢乎。遗以纨扇。买臣至郡,引为上客。
《三国吴志·贺齐传》: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便立斩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馀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魏志·王朗传》:朗为会稽太守。〈注〉《朗家传》曰:会稽旧祀秦始皇,刻木为象,与夏禹同庙。朗到官,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于是除之。居郡四年,惠爱在民。
《府志》:御史床在州东四里。虞翻为吴长沙桓王礼待,特设此床,以表贤客。翻仕吴至御史。旧经五官省,相传有虞翻床。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顾恺之传》:恺之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水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孔愉传》:愉出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句章县有汉时旧陂,毁废数百年。愉自巡行,修复故堰,溉田二百馀顷,皆成良业。在郡三年,乃营山阴湖南侯山下数亩地为宅,草屋数间,便弃官居之。送资数百万,悉无所取。
《郭璞传》:元帝为晋王,使璞筮,遇豫之暌,璞曰:会稽当出钟,以告成功,上有勒铭,应在人家井泥中得之。繇辞所谓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者也。及帝即位,大兴初,会稽剡县人果于井中得一钟,长七寸二分,口径四寸半,上有古文奇书十八字,云:会稽徽命,馀字时人莫识。
《南齐书·祥瑞志》:会稽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不知文字所在。升明末,县民儿袭祖行猎,忽见石上有文凡三处,苔生其上,字不可识。刊苔去之,大石文曰:此齐者,黄公之化气也。立石文曰:黄天星,姓萧字某甲,得贤帅,天下太平。小石文曰:刻石者谁。会稽南山李斯刻秦望之封也。
《周颙传》:颙,建元初,为长沙王参军,后军参军,山阴令。县旧订滂民,以供杂使。颙言之于太守闻喜公子良曰:窃见滂民之困,困实极矣。役命有常,祗应转竭,蹙迫驱催,莫安其所。险者或窜避山湖,困者自经沟渎尔。亦有摧臂斮手,苟自残落,贩佣贴子,权赴急难。每至滂使发动,遵赴常促,辄有柤杖被录,稽颡阶垂,泣涕哀告,不知所振。下官未尝不临食罢著,当书偃笔,为之久之,怆不能已。交事不济,不得不就如捶罚,见此辛酸,时不可过。山阴邦治,事倍馀城;然略闻诸县,亦处处皆踬。唯上虞以百户一滂,大为优足,过此列城,不无凋罄。宜应有以普救倒悬,设流开便,则转患为功,得之何远。
《梁书·王籍传》: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邪溪赋诗,其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宋史·蒋堂传》:堂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覆之。
《汪纲传》:纲知绍兴府、主管浙东安抚司公事兼提点刑狱。访民瘼,罢行尤切。萧山有古运河,西通钱塘,东达台、明,沙涨三十馀里,舟行则胶。乃开浚八千馀丈,复创闸江口,使泥淤弗得入,河水不得泄,于涂则尽甃以达城闉。十里创一庐。名曰施水,主以道流。于是舟车水陆,不问昼夜暑寒,意行利涉,欢䜣忘勚。属邑诸县濒海,而诸暨十六乡濒湖,荡泺灌溉之利甚溥,势家巨室率私植埂岸,围以成田,湖流既束,水不得去,雨稍多则溢入邑居,田闾浸荡。濒海藉塘为固,堤岸易圮,咸卤害稼,岁捐动数十万亩,蠲租亦万计。以纲言,诏提举常平司发田园,奇援巧请,一切峻却,而湖田始复;郡备缗钱三万专备修筑,而海田始固。纲谓:是邦控临海道,密拱都畿,而军籍单弱。乃招水军,刺叉手,教习甚专,不令他役。创营千馀间,宽整坚密,增置甲兵,威声赫然。
《燕翼贻谋录》:大中祥符四年十二月己未,越州言会稽县民裘承询,同居十九世,家无异爨,诏旌表其门。闾屈指今二百三十六年矣,其号义门如故也。余尝至其村,故听事犹在。族人虽异居,同在一村中,世推一人为长,有事取决则坐于听事,有竹箄,亦世相授矣。族长欲挞有罪者,则用之。岁时,会拜同饮咸在,至今免役。不知十九世而下,今又几世也。
《府志》:宋绍兴二十七年,禹庙殿前土中,一夕,忽光焰烁人,即其处斸之,去土面,才三二尺,得圭二,璋璧各一,佩三。观者多疑非古物,或谓后世以奉神者,其说近似。乾道五年,官命置籍,图其形,使道士守之。越州上虞县曹孝女墓,在江岸上。有大木二株,一荣一枯。荣者枝干宛转枯木外,若抱父尸之状。
《嘉泰志》云:萧山王兵部丝尝发地,得小青石版,甚薄,上刻诗三首,八分小字,甚工妙。诗云: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又曰:家寄征河岸,征人久远游。不如潮有信,每日到沙头。又曰:乘晓南湖去,参差波浪痕。前洲在何处,孤恨与谁论。不知何人诗也。
《三乡题》云:予家本若耶溪东,与闺中同志者,纫兰佩蕙趋幽闲人境,不得已从人,不幸,良人已失,邈然无依,命笔聊书绝句:名姓二九子为父,后玉无瑕弁无首。荆山石,往往有以笔墨非女子之事,名姓故隐而不书。诗曰: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没妾东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旧山。李舒解曰:二九十八也。十加八,木字。子为父后,木下子,李字。玉无瑕,去其点也。弁无首,存其廿也。王下拱,弄字也。荆山石,往往有者,荆石多韫玉。当是姓李名弄玉也。
绍兴府部杂录
《会稽记》:会稽秦望山,为众峰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秦始皇登之以望南海,自平地以取山顶七里,悬嶝孤,危径路险绝。记云扳萝扪葛然,后能升山。上无高木,当由地迥多风所致。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馀之旧都也。《世说》:旧注《会稽郡记》曰: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摧干竦条。潭壑镜彻,清流泻注。
《南越志》:南越之地,斗牛之分,扬州之末土也。南有大山,是为秦望。又有石匮峻起壁立,内有金简玉字,夏禹得之,以知百川之理也。
《耆旧续闻》:内翰洪公帅会稽日,余尝乘间问曰:禹穴有二处,其一在禹庙告成观,穴上有窆石是也。其一去禹庙十馀里,名曰阳明洞天,即稽山之麓,有石径丈馀,中裂为一罅,阔不盈尺。相传指此为禹穴。《图经》云:禹治水,投玉简于此穴中。未知孰是。公云:禹穴二字出司马迁书,虽其事不经,必是秦汉以来,相传如此。张宴《注汉书》云: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又不经之尤者。要之子长谓上会稽探穴,言极其高深也。探者取极深之义,今阳明穴中,投物于中,不知其底止,当以此为禹穴,可也。非谓禹葬之地。
《太平清话》:刘孝标《注世说》云:曹娥碑在会稽,而魏武、杨修未尝过江。
春则浓艳,秋则肃杀。兰亭中暮春三月,却又天朗气清。所以为佳。士大夫宜有如此气象也。
《鸡肋编》:越州,在鉴湖之中。绕以秦望等山,而鱼薪难得。故谚云:有山无木,有水无鱼,有人无义。里俗颇以为讳。言及无鱼,则怒而欲争矣。又井,深者不过丈尺,浅者可以手汲。霖雨时,平地发之,则泉出。然旱不旬月,则井已涸矣。皆谓泉乃横流,故尔。因灭裂不肯深浚,致源不广也。又谚云:地无三尺土,人无十日欢。此语二浙皆云。
《春明梦馀录》:绍兴城,勾践所筑,坚致不易攻。蔚州城如盂形,不能攻。《珍珠船》、《越绝书》:兰亭,在山阴,越王种兰处也。《三朝国史》曰:越州山阴有兰渚、鉴湖。《会稽志》曰:兰渚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水经》云:浙江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兰亭,亦曰:兰上里。
山阴兰亭,逸少研池,可以染缁。
墨池,每朝廷恩命将至,池墨必见。前后不爽。其将见,则池际水上浮,浮圆结既大如斗,涣散满池,云舒霞卷,粲烂如新。研墨下流,水复清澈。忽三日连发,人疑其数,谓将无验。未几,太宗、真宗、三朝皆至御书。山阴天章寺,即王逸少上巳日修禊之兰亭也。山如屏障,水似松江。
晋人,谓临禊序,唐人称兰亭,诗或言:《兰亭记》欧阳公云:修禊序蔡君,谟云曲水序,东坡云兰亭,文山谷云:《禊饮序通》、《古今雅俗》:所称俱云兰亭,至高宗宸翰题曰:禊帖于是,兰亭有定名。
《日知录》:秦始皇刻石凡六,皆铺张其灭六王,并天下之事。其言黔首风俗在泰山,则云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在碣石门,则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如此而已。惟会稽一刻,其辞曰: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何其繁而不杀也。考之《国语》:自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后,惟恐国人不蕃,故令壮者无取老妇,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内传子胥之言,亦曰:越十年生聚。《吴越春秋》至谓:勾践以寡妇淫泆过犯,皆输山上。士有忧思者,令游山上,以喜其意。当其时,盖欲民之多,而不复禁其淫泆。传至六国之末,而其风犹在。故始皇为之厉禁,而特著于刻石之文。以此与灭六王,并天下之事,并提而论。且不著之于燕齐,而独著之于越。然则秦之任刑虽过,而其防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世之儒者,言及于秦,即以为亡国之法,亦未之深考乎。
绍兴府部外编
《府志》:汉王朗为会稽太守。其子肃随在郡住东斋中。夜有女子从地中出,自称越王女,与肃语尽夕。将晓,辞别,赠墨一丸。是时肃方注《周易》,多有疑滞,但用此墨,便觉才思开敏。汉武帝时,民以旱蝗,祈玉笥山。因置观。既构,殿少中梁。忽一日,雷风大作。明旦霁,乃天降白玉梁一于殿中,光彩莹目,因号玉梁观。后魏武遣使取之,未至观九里,午时雷霆裂,殿梁化为黄龙,乘云去。
《云溪友议》:唐王轩因游苧萝山,过西施墓,题诗石上云:岭上千峰秀,江边众草春。今逢浣溪石,不见浣溪人。忽一女,素衣琼佩,至,谓轩曰:妾自吴宫离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轩知其异,乃贻诗云:佳人去千载,溪山久寂寞。野水浮白鸥,岩花自开落。猿鹤旧清音,风月閒台阁。无语立斜阳,幽情入天幕。女曰:诗则美矣,未尽妾之所寄也。答诗云:高花岩外晓相怜,幽鸟雨中啼不歇。红云飞过大江西,从此人间怨风月。于是留轩,月馀乃归。有郭素者闻其事,亦往留诗,寂无所见。无名子嘲之,曰:三春桃李苦无言,却被斜阳鸟雀喧。借问东邻效西子,何如郭素学王轩。
《嘉泰志》云:越渔者杨父,一女绝色,为诗不过两句。或问何不终篇。答曰:无奈情思缠绕,至两句,即思迷不继。有谢生求娶焉,父曰:吾女宜配公卿。谢曰:谚云少女少郎,相乐不忘。少女老翁,苦乐不同。且安有少年公卿耶。翁曰:吾女词多两句,子能续之,称其意,则妻矣。示其篇曰:珠帘半床月,青竹满林风。谢续曰: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女曰:天生吾夫。遂偶之。七年春,忽题曰: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谢曰:何故为不祥句。杨曰:吾不久于人间矣。谢续曰: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杨即瞑目而逝。后一年,江上烟光溶泄,见杨立于江中,曰:吾本水仙,谪居人间。后傥思之,即复谪下,不得为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