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三卷目录
吉安府部汇考七
吉安府物产考
吉安府古迹考一
吉安府物产考
吉安府古迹考一
职方典第九百三卷
吉安府部汇考七
吉安府物产考
《通志》《县志》合载食货属木绵布 各县俱有。
白纻布 不纺者曰扁纱,纺者曰圆纱,皆绩麻为之,各县俱有,但质粗不佳耳。赣郡福生布亦可中选,不如奉新所产细密如绢也。
葛布 乃土葛也。各县多有。然不若西山之佳妙。
茶绫
纱 俱庐陵县出。
䌷 吉水县产。
麻布 吉水县出。
茶 各县出。庐陵贡芽茶,万安贡神潭茶。金橘 《考工记》曰:橘踰淮而枳实。小弹丸,色如金者佳,各县俱出。
金柑
银杏 其花夜开,性凉,俗呼白果。
玉版笋 一名夏笋,出白鹭洲,水决去无产。水晶葱 宋孝宗问周必大:吉州所产何物。必大对曰:金柑、玉版笋、银杏、水晶葱。庐陵、永丰等县俱有。
柿 有方柿、铜盆柿、金柿,江南则以海门糖罐为最,各县俱有。
甘蔗 植时横蔗于中,逐节生枝。王荆公所谓:侧生为蔗也。各县俱有。
香橙 有青橙,有蟹橙。香橙色如佛手,香霭拂人,置衣笥中,芳气竟体,万安县出。
枣 蜀人呼为甘果,黑者能治污疾,万安、安福等县出。
柚 说文条也,似橙而酸,诗有条,有梅是也,柚大橘也,碧树而冬青,实丹而味酸,与橘并时而熟。
石榴 食之多子,故诗有多子应教采石榴之句,万安、安福等县出。
竺子 《万安旧志》云:多食竺子,可以明目。蜜罗 其味芳美,古诗云:蜜罗天上树,优钵地中花,本此。
猫竹 竹类各县俱有。大同小异,《荆扬志》曰:麟花猫竹,自撷群芳。冬笋即猫竹生。
筀竹 节目疏平,皮青力韧,为篾器最良。黄竹 黄竹青萝,云冈秀出,见《高士传》,又名金竹,青色相间,俗名黄金间碧玉。
雪竹 其叶扶疏,月映如雪。
横竹 节大叶繁,可以为器。
实竹 天台图有著竹,即此,言其韧也。
紫竹 竹竿甚黑。
观音竹 其竹甚小,为盆景最胜。
斑竹 慈竹
苦竹 夏笋味苦。
淡竹 白竹 箭竹
毛竹 笋可生食。
箬竹 篁竹 江南竹
桐 木类。各县俱同。按《万安志》:桐其木可以作琴,音殊清越。
杬 叶密如槐,而长有雌雄二种。
蜡 即江南之所谓乌桕也。置虫取蜡,故字义从虫。
松 有二种,结实惟栝子松最贵。
杉 有青杉、有白杉,其黄杉不及南浙。
樟 皮色碧似石楠,土人称曰香树。
枫 圣木也,故道家有枫天枣地之说。
榆 肤细者枌榆,陈风云:东门之枌是也。粗者曰朴,榆则散材也。
柘 叶可饲蚕,多生野茧,乡人取之可以作絮。栗 栗种多小,惟三十二都卢氏地界栗大而佳。
柳 陈藏器曰:杨树叶短,柳树枝长,又曰西河柳,曰柽,陆机所谓皮赤如绛者也。
槐 《尔雅》云:大而散者为楸,小而绉者为耰。芙蓉 诗人谓之木莲,一名拒霜,能耐寒也。
山茶 叶深绿,花正红,每以冬月含蕊,立春渐开,甚丽。又一种名杨妃山茶,雪中亦开,惟宝珠最佳。
月桂 每月一开,即俗所谓月月红也。又云长春花。
木犀 即桂花也,桂花数品:或白、或黄、或红、或紫,今惟黄、白二种居多,至丹桂间有之,紫则未见也。
瓜 有西瓜、冬瓜、香瓜、金子瓜、筲瓜,即今所谓生瓜,有刺者黄瓜,又别种名丝瓜,一名天罗,一名布瓜,今有名摩罗者。
瓠 《埤雅》云:长而瘦上曰瓠,短颈大腹曰匏,盖匏苦而瓠甘,非一物也。然则俗所谓葫芦者,类此。
棕榈 土名棕。
太和鸡 荔枝冠反毛绿耳,毛白色,皮骨皆黑,五爪或六爪。
石膏 泰和县出。明宣德以前,在钟步,土人取以和盐诡售。后于武山之旁,居民穿穴数里得之,屡遭覆压,不悔,至今犹然。
莱菔 按《永丰旧志》:曾忠节公云:吾乡无果核之异,惟菜品中有莱菔。生于永丰乡者,肥大甘脆。
藤菜 万安县出。其种蔓延如瓜,故菜以藤名。届秋乃盛,越九月则不生矣。
芹 各县俱有,生水泽,味清而芬,又有药芹即野芹也,味更佳。
白菘 即白菜也。有牛肚菘,有紫菘,有白菘,云洲八月前食之,多瘴,冬月乃佳。
子 万安县出,蒜之属也。土人用为素具,岂江东所谓大蒜非荤者耶。
琪菜 万安县出,其叶似葵,而本中虚,摘之愈生。高者至三四尺。
茼蒿 万安县出。叶似桧菊,花色正黄,《图经》所称菊菜也。高亦可至三四尺,其味与琪菜同,投食品内,皆有香气拂人。
苦瓜 即南浙所称锦荔枝也。粤人多服,可以解除蛮烟瘴雨。
天南 药类。叶似马韭,羊韭类,麦冬也。《仙志》有云:导服天南星,经行地骨皮,则可以长生。茱萸 服茱萸,可无寒疾。
天花粉 蔓生,类葡萄而小异,可以解热去痰,然性寒,非和药也。
山药 本名薯蓣,一名山茅。上字犯英宗讳,下字犯代宗讳,故易为山药。
车前子 大叶长蕙,好生道旁,俗呼为虾蟆草,可以导滞、利水、能治血疾。
乌药 即前星草也,陶真人取为上药,其性与香附为佐。
紫苏 叶背面俱紫者佳,然不及吴郡之产紫苏,又有白苏,方茎圆,叶亦甚香,其子可食。黄连 土连也,不及蜀产,亦可治热。
栀子 《图经》谓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州郡多有之。其花六出,得至阴之精者。
香附 气重味轻而辛散,妇人之圣药也。苗叶如薤,而瘦根如箸,头大周匝如毛,一名莎草。薄荷 味辛性凉,以苏州为上。
半夏 二月生苗,一茎端出,三叶浅绿色。稍类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厚。豨莶 俗呼大杴草。叶如芥菜而狭长;文粗茎高二三尺;秋初有花如菊,秋末结寔,类鹤虱,可以祛风。
蓖麻 茎赤有节如蔗,亦有茎青者,今人取其子压油,合印色必得,赤茎者为佳,其性可以解毒。
瓜蒌 蔓野易生,孙氏医林云:葫蒌之属,可以疗毒。
桑白皮 乃桑树根皮也,东向者良,以其得生气耳。
牵牛子 三月生苗作藤蔓,绕篱墙高者,高二三丈,叶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红碧色,八月结实。
菖蒲 一名尧韭,一名昌阳。
紫苑 《本草》出万安、庐陵及郡城西南之廖冈岭。
坐奴草 永丰秋田出。
知时之鸟,立必东向,三峰师云:枝自南来,鸟能东向。
鸡 昔葛仙炼丹于此,以药饲鸡,故鸡之老者治疾。
鳊 鳊即鲂也,陆佃云:其广方,其厚褊,故一曰
鲂,一曰鳊,细鳞缩顶鱼之美者。鲩 春水瀑涨,则此种逆流而上,其味异美。叠山《扬州赋》云:鲁旨西江之鲩即此鱼也。又云:鲩鱼藏石中,故味鲜。黄塘岩近溪数里鱼亦有类此种生石岩内,土人深没于水,乃得较苏溪之鱼,则稍大,而肉厚,其色白,颇似阆川,所称之鳇鱼。
抱石鱼 龙泉江出。
龙须草 龙泉县南三十五里巾子石出,用以编席。
吉安府古迹考一 《通志》《县志》合载本府〈庐陵县附郭〉
庐陵县故城 汉故城,在泰和西北三十里,兴平元年置。晋太康中,移石阳。晋故城,在本县南一里。咸康末,太守孔伦筑。隋改石阳县为庐陵县,县城在吉水东北二十里。唐开元间废。摭口城 在县北七十里,陈广州刺史萧勃遣其子孜,及其将欧阳頠、傅泰等,将兵出南康。傅泰据摭口城,周文郁使其将丁洪法攻泰,擒之。大皋城 《寰宇记》在泰和北八十里,东临赣水。梁太保中,李迁仕筑城拒陈霸先,霸先遣周文郁据大皋,迁仕溃走,今泰和北三十里抵邑界,又三十里为邑大皋渡,故知大皋城当属庐陵也。
东昌城 即今永和也。吴后主置属泰和,隋废。唐贞观五年,析隶本县。
敖城 在宣化乡永新界。
走马塍寨 在儒林乡值夏方山之麓。宋隆兴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枢密奏吉州盗贼频有,庐陵更甚,请于地名走马塍寨,置巡检司一员,以土军百二十人为额,从本州控制。从之,准朝旨。又于本寨差拨三十人,防守永和镇,一季一替。今废。
黄茅峡 在县南九十里,抵永新县界。僻险多盗,准朝旨于走马寨,及永新之禾山,栗傅安福之杨宅三寨,差土军二十人,于其地把截,一年一替。今为巡检司属安福县。
故吉州碑 按《续通典》:故吉州,在石阳之后,郡移城废,堞半没江中,有石碑沉于江中。其龟趺在沙碛,霜降水落,人尚见大业等字。岁久湮塞不见。
关垣八门南栅 城南五里。张云者,吉州勇敢将也。文丞相督师入卫,云隶丞相军。丞相奉使元,被执。云取道建汀归会州,已就降,云计兴,复引兵夜袭元军南栅门外,杀伤相当。质明,力战渴甚,赴水死。
蒙古字学 遗址入慈恩寺。
纹锦局 元置,在今县治所。延祐六年移治于此,改局于城东。
希程堂 县尉何了向往程大中,以自励也。万户府 郡治东北。宋贡院地。元废为府,即今小较场也。明正德间,都御史王守仁为故守刘寔树廉节祠焉。
吉州贡士庄 在州学后。尚书胡槻创储米以应计。偕士屡增米至六千一百斛,文文山记。右司理院 吉州凡三狱,曰州院,曰左司理院,右院其一也。有文文山狱空记。
慈幼院 在具庆坊。宋庆元六年置,今废。回仙酒楼 在府前。世传旧有楼。吕洞宾游宴其上。后因楼址为回仙观,今废。
石函 建炎二年,庐陵城圮,太守杨渊兴役理之,工掘土数尺得石函,函朽骨旁有镜。役徒聚观或以告渊,渊令取镜洗视之。其背有文曰:唐兴元之初仲春巳日,吾季爱子役筑于庐陵,殒于西垒之垠,未卜,窆于他所就瘗于西垒之巅,吾卜斯土后,当大德九五之间,世衰道败丧乱之时,浙梁相继。章贡邦昌之日,吾子亦出于是。邦东平鸿工决使吾季爱子听命于水府矣,京兆逸工深甫记。渊览而异之,急遣问石函所在,役夫以为不利,弃之江矣。
铁十字 城南排岸司前江岸上。长七尺,右题保大二年五月日置,左题重一千三百斤。下潭水中复有一十字,水清浅时可见。世传南唐造。
战舰以此系缆,或云当时有水场商人于此,编筏官为经纪,置此以系筏。云康熙间有狂夫移置于庙,诳吓,游商以为金龙四大王之神致,祭祀焉。
滕国武悯李公庙碑 载刘申齐集。
文德里 在儒林乡永一都。元时里士潘九思谢玉渊曾晦而相与感志勤业。以显当世,大定甲子滕,玉霄书文德坊以表异之。
欧桂里 在林四十三都。欧文忠祖仪进士及第父母俱存闾里,荣之改安德里为今名。尚书里 周文襄公故居,在山前。
倒插荆 青原山中七祖初入山时所植。连理木 儒行乡,三山曾季渊宅有合抱二木隔道相连理,杨文节诚斋为书六大字,曰:殊本连理之木,后以兵伐。
罗汉古松 在高唐祇陀寺门前。蟠纽而上际宛若龙虬,纽处中空有木瘿结佛像,跏趺于内。或欲取则隐不见,时放光云。
古樟 在长冈庙前,树大五十围,垂荫二十亩,垂枝接地,从枝末可履而上,上有连枝下无恶草,往来于此休息。旁有庙神最灵不可犯,里人十三团祀之,僧慧元尝施茶,其下郡丞李之清有记。
朱口古松 在林四十三都大路边。婆娑翠霭,盘屈多枝,结平盖可坐数人,亦奇观也。
神运殿 在宝安寺。相传为神人所造,两柱大可五尺,窍凿十字,圆直如管,非斧斤所能通也。嚩啰尊者上堂有不用材木,殿阁现成不劳斧凿法堂本彰之句。
南塔 在回龙桥上,三国吴赤乌二年建。祖关 青原山扁颜鲁公书。
青原山 侯城院 俱文文山手书。
金刚经石幢 在能仁寺,相传为赵文敏书。明秀楼 宋绍兴间建。
赏春楼 不详所在。
堆胜楼 在城东皇甫湜香城寺。石碣百花堆胜,江山助妍。因以名楼。
瑞芳楼 即子城之西门。下临池,池产瑞莲,故名。
振师楼 在子城之东门。
卧云楼 在凤冈西南上游。
素履楼 在金凤桥之南。
钟楼 在城东隅。高十馀丈即青原台故址也。山晓楼 在城东北楼上,青山环翠,长江抱流,吉郡一大观也。
谯楼 宋理宗时,刘平仲子华收海寇有功,授兵部尚书,诏尚宁公主驸马。还乡建御翰楼于枥塘门。
宜楼 在市西,白岳汪楫建。
时雨楼 参政邑人陈嘉谟记。
云章阁 白鹭书院。
归云阁 在青原山祖塔下药地。
朝霞阁 在当递门外,后改为澄波门,而阁遂废。
振文阁 在府学下,为明伦堂。明正统八年重建。
彻见阁 相传在南栅门之外,邻排岸厅为飞阁。
曼殊阁 在青原山,刺史李彤建。
临涧阁 在青原山,刺史韩衢建。
水阁 在青原山,刺史韦悦建。
迎仙阁 元大德六年,萧唐卿所建。文信国书额。
诗人堂 在龙冈西,原能仁寺侧。唐司户杜审言结诗社于此。
传心堂 在青原山五贤祠。
垂芳堂 淳化乡文文山有记。
世义堂 周文襄公之先、长子仁俊,皆助边用,朝廷旌之。
予隐堂 永和王起予,尝筑堂于所居西偏,以为燕息之所。
仁人堂 宋处士陈文居,明太史肩山苏伯衡记。
逸清堂 程钜夫记。
德基堂 凤冈精舍,讲学之堂也。
读书堂 胡忠简公书,大司徒欧阳文忠公为之记。
慈孝堂 在永和。
友恭堂 宋左司,悦心,曾先生六世孙子鲁、子齐之所建也。
虎溪莲社堂 须溪刘辰翁记。
晚对轩 在青原山。
福善亭 在福善桥上。
正气亭 在螺子山忠义祠前,有文文山正气歌石刻。
宣诏亭 在旧县治前。
留春亭 在兴贤门外,今废。
颁春亭 二亭近阅武堂,今废。
南亭 在南栅门外,今废。
霁虹亭 在卢家桥上,今废。
侯春亭
晞旸亭 在望云门内,今废。
集贤亭 在万安塔寺前。
憩亭 在阅武堂后,今废。
梳洗亭 在药师寺前寺亭,俱废。
洗心亭 在神冈山下。
晴云亭 在真君山下。
江山奇观亭 在城东南。
三秀亭 在西峰寺,旧名秀野亭。
洗耳亭 周巽亨有诗。
龙穴亭 唐宰相姜公辅建,在青原山中。徘徊亭 唐刺史谢良弼建,在任公井西,今废。息肩亭 今废。
憩暍亭 俱在西门外,太守任仪建。
雷泉亭 唐刺史李彤建,在青原山中。
茅亭 唐刺史张勔建,又置印水矶。山月亭 南湖上高处,即今万翠巷车驾岭也。宋王信臣建,吕忠公谪居尝寓焉。
苍然亭 文文山有诗。
凌波亭 站前南唐嗣主诏民造竞渡船,每端午,官给予䌽,使角胜,胜者加以银碗,谓之打标。至宋开宝八年,尽蒐其人,谓之凌波军。明宣德间,知府陈本深重建,今废。
五笑亭 在青原山中太守张鸣鹗建,古度方禅师有诗。
浴沂亭 在白鹭洲尾。
宿云亭 在神冈山上。桃花水涨,雄清天堑,凭栏頫眺,风帆渔艇,出履舄间。
清辉亭 在城南江浒。
凝翠亭 在青原山,翠屏对立。顺治间,巡西道赵进美建。
取亭 在金牛泉,上守西道施闰章建。
咏归亭 在兴贤门外,宋绍兴末,太守王祐建。元末兵燬。
䨥秀亭 在永和市,文氏所建。秋月寒江亭 在永和,有刘鉴序。
环秀亭 在永和市。
览翠亭 在永和市,曾思济构。
揽胜亭 在永和市。
清都台 在永和市。
讲经台 旧名读书台。在府学西,宋庆元三年建。元废。明宣德间重修,复圮。正德三年重修,今无存。
青原台 在郡射圃之东南隅,政和间建,今改钟楼。
苏黄台 在永和市中。黄山谷送东坡过永和,宿清都观,二人唱和于此,后人因名。
泰和县
白石城 在县江南五里。梁末陈霸先自岭南引军欲讨侯景,高州刺史李迁仕来拒霸先,遣杜僧明等筑城,白石禦之,迁仕亦筑城相对。既而僧明生擒迁仕。今两城旧基尚存。东谓之古城,西谓之高城。
攀桂楼 在县学明伦堂后,旧名登云阁,宋改名攀桂。
双鹤楼 即钟楼,高一十二丈。楼成有双鹤来栖其上,三日乃去,故名。
快阁 在县东慈恩寺左,前临大江,旧名慈氏阁,宋易今名。
迎龙门阁 南门外,前即龙桥。
槐安阁 在县治,黄庭坚有诗。
墨池阁 在县学,黄庭坚有前日学书池之句,即此。
弘仁阁 在县治外旧城上,明宣德间造。沧浪台 在县治西门外。
越王台 在大江滨,世传隋越公杨素所筑,一名月样台。
广爱憩亭 在信实乡。
横江亭 在县治南,取黄庭坚江横决过厅之句为名。
读书堂 在县治内,宋知县吕士元之子溱读书其上,后为大魁。
紫薇堂 在县圃东。
齐吕堂 在县学东,欲邑士思齐吕溱之意。陶皮仙室 在县武山北,昔有陶皮二仙隐此,食桃果度岁月,居者必高洁,若茹荤,则虎豹随至,游山者亦然。今呼为北岩,祈祷有应。
吉水县
吉阳故城 在县东北百二十里,《舆地志》:吴后主二年立,隋开皇十年废。今邑人称为故州。石阳故城 在县东北二十里,汉和帝时立。隋开皇间,改为庐陵县。至唐时废。旧传有碑,今龟趺在岸,而碑沉水底。水落,渔人犹见大业等字。岁久壅塞,遂不可见。
马家城 在县东北二十里,宋高宗时,马畚尚公主,其子彦光授吉州理官,择地于吉阳故城之南,筑宅而家焉。岁久圮。
相公坪 在县北九十里,昔张钦与乱贼彭玕对垒之所。
李靖原 在县南五十里,相传唐李卫公尝经过此,因以得名。
张钦寨 按《明一统志》:在县北九十里。世传杨吴将张钦屯兵,与彭玕对垒之所。
黎王寨 在县东南五里,其山孤立有营寨,其下有黎村黎洞。
宋税务 在县南三十步,绍兴年间设。
宋观山寨 在县南九十里。
宋吉水镇 在县南。
龙戏碑 在龙华寺,忽一日风雨大作,龙蟠石上,石遂长文字,平满至不可读。
连理树 在龙华寺门外。
文江楼 又名览秀楼,在文江门外江上。宣德年间建。
环溪楼 在同水乡岭口。
凝翠楼 在山原,宋文天祥题,杨士奇记。凌云楼 在同水乡谷坪,宋建。
翠屏晚对读书楼 在仁寿乡金塘,宋朱淑宝所建。
镇波楼 在三滩渡口。
东山堂 在县南。龙华山之椒选岑俯视民居、山川可以枚数,亦一胜景也,今废。
安乐堂 二所。一在五十六都茭坑,一在六十一都。
看水轩 在仁寿乡。
圆通阁 在县南渡处。三层各三间,方广六丈,高四丈五尺,有奇。
雪浪阁 在县北崇元观右,今废。
御书阁 在螺陂。宋御史萧服所建,有徽宗篆尚存。
孝子亭 在儒学大殿后右,隋李孝子墓前。飞云阁 在县东北文江阁侧,旧名落霞。白华亭 在儒学大殿之右,与隋孝子亭为邻。元时,因元拔萃孝行而立,后兵废。
要津亭 在县南。
万松亭 在东山堂后。
清风亭 在文昌乡,陈元德所建也。
瑞贤亭 在文昌乡泷江口,上下有石万丈馀。其乡有登科者,石辄出,五色烂然,如霞彩照。映于水中,屡验。成化中,知府黄景隆修,吴宽为之记。
老人亭 在同水乡桃林,宋景定间,为罗敬子一百八岁而建。重立,又圮。正德初,养蒙孙太守罗璞重修。
溪隐亭 在同水乡桃林,永乐初处士上官止定所建。
川上桥亭 在儒学前右畔涧上,明宣德间,知州柯暹所建,今废。
清泉亭 在崇桂乡七里河畔,明弘治间,顾景昌所建,今废。
一览亭 在县东,今废。
醉月亭 在县治东鉴湖侧。
金鱼洲亭 在文江门外,明弘治间,知县宁杲建。今废。
观澜亭 在文江楼西,今废。
挂川亭 在县南二十里石砻瀑泉上,宋淳熙二十年立,今废。
半山亭 在崇桂乡中华山。
玩龙亭 在县南,山下有石洞为龙穴,张国宾立亭于洞口。
永丰县
严城 在县南十五里,旧传唐末有严将军聚兵于此。
泷冈阡碑 宋制,两府例有坟院韩琦代欧阳
文忠请得泷冈道观,又以崇公名观,其字相类,乃奏改西阳宫。后欧阳公守清州,自为泷冈阡表,刻石以归。舟泊庐山,夜梦神人借碑入水。明日,风浪大作,舟欲裂。公悟梦中语,即投碑于湖。黄山谷时为泰和令,为作檄龙文,而沙溪坟起,适见灵龟负碑而出,上有龙爪点痕踪。乃取置西阳宫,覆以亭。后宫被火,独碑亭无恙。
放生池 宋绍兴十五年立。
张钦寨 南唐时彭玕作乱,上命张钦讨玕屯兵于此,因以为名。
圣岭 宋理宗时,占者谓圣岭有天子气。遣百户程宣领兵屯守。今其地所称营前、营下、营脑,皆屯军之所。既守三年,有杨叶二仙从圣岭飞升,占者谓其应在此,乃罢屯守兵。
曲江画像 唐丞相张九龄元孙之子宏深卜居永丰。藏有曲江真像,系吴道子之笔,精神风度凛然。
醴泉神像 乡人以刘元礼、刘禹锡赒恤邻里,故肖像祀之,以报其德。
欧乡 丰邑称为欧乡,因南唐进士欧阳仪得名也。
读书堂 在县四十里阳山下,世传隋文帝遣太子广读书于此,故至今不改其名。
相石亭 在县南一百八十里,文丞相空坑兵败,趋剑南。李恒追丞相至此,几及之,忽巨石坠塞道上间之,追骑惊伏,丞相得脱身去。后人以为神相,名曰相石。
安福县
安成城 在县新茨亭西五十里,汉安成侯张普筑。
安成郡城 在县境,晋太守朱居筑。
魏夫人炼丹池 儒学前,一名放生池,相传夫人炼丹处,至今无蛙声。
先春阁 在县北门之外,一名文昌阁,居凤林桥之下,有黄山谷诗,载《舆地志》,今阁废,遗址尚存。
洞渊阁 在县北门外,晋刘悟真建,宋章盛弃官来居以符药疗病,邑人感之,因建阁祀之。欧阳铉记铭上,旧有燕山九岁童书极高明三大字。
东山塔 在东城内,宋宣和间建。明正德间颓。嘉靖壬寅,县令李一瀚倡士民重建,高十二丈。万历间,县令闵世翔重修。
雷分田 在城东五里,昔传有争田者,雷为分之。
神枫 在县西一百里,其枫岁旱以泥封之则雨,人以为神云。
合婚桥 桥原二石梁,昔有人娶于此,妻不从,指桥誓云:石合乃可。石果合,因名。后土人徙石为桥他所,雷遂燬之。
梅福市 在县南七十里许大桥。相传汉梅福为吴门市卒,即此地。有古砖刻梅福市三字犹存。
飞巾阁 在县南五十里,旧为北真观,昔宋徐神翁修炼于此,道成,以巾帨置江中,足蹑其上,飞身而去,土人建阁祀之。又传夜有钟与龙斗没于潭。
文昌井 在治西儒学前。
九女窟 县南六十里。有九女游戏,溺死于此,故名。
东麓泉 在县北智溪山下,味甚甘美。
进士塘 在县南六十里。南唐进士刘璞居其侧,因名。
安平县治 在王江口。县东六十里。
亭符城 在县南八十里。
泸溪草堂 在县南,王廷圭自记,胡文定尝过之讲春秋数月而去。
殷仲堪读书堂 在城西南。
陶渊明读书台 在城南书冈山。
姚崇读书台 在县南洞虚观后。
龙云读书台 在县西之下村,宋刘弇读书处。古梅堂 在县南八十里。
乾字石 在市心。
白玉蟾遗刻 在武功山箕峰。
石钟 在县西罗汉寺旁,有岭曰:阳冈山。下瞰碧潭,巨石倒垂岩中,其状若钟。
石鼓 在县西资福寺旁,有溪曰湾潭,巨石错立,中有石如鼓。或云:宋熙宁间,鼓常自鸣。江山一览亭 在秀峰马昂夫有词。
继贤亭 旧公馆旁,向子贲有诗。
临溪亭 在城南,元时邑人李鼎翁建,欧阳圭
记。
祈年亭 石屋洞前。
朝华亭 宋令李康成建,黄山谷有诗。
筠亭 宋刘元弼建,王廷圭有诗。
著节亭 王梅建,邹守益有记。
芳桂堂 徽钦时西村朱氏联姻戚畹,御书门前柱头云:一门双作后,二世两封王,遗构尚存。王潜有诗。
守贞堂 张敷贤建。
三节堂 王文成为彻,源邹氏题。
勉耘堂 在县北六十馀里,宋时邑人彭宗奇建。
爱竹堂 宋令李康成建。
龙泉县
旧遂兴县治 汉建安四年建,在澻水之口。今万安云洲治所也。晋太康元年,徙县于上流光化乡,今五都景云观,即再徙之治所也。
旧龙泉县治 即旧龙泉场。宋建隆元年,南唐李氏升场为县,今十七都慈云寺故址,即治所也。
牛王寨 在县西五里西,接蒋公城。相传牛蒋二人对垒相守。
万安县
鱼梁城 在县南五里许,临于大江黄公滩之上。
遂兴县城 在县西北十五里,旧属龙,泉今隶万安。
赣阳驿 在县西,近大江。宋元时置立,久废。今为五云驿。
新乐驿 在第九都滩头,宋元时置马站,今为新乐铺。
西平山巡检寨 在第五都西阳山,宋置兼管泰和、兴国、万安三县。后移置泰和县二十八都西平寨,今亦废。
吴王寨 在庵下岭上,东瞰大溪岭上平坦,相传吴孙氏立寨,今有小祠。
乌石炉场 在黄塘界,《旧志》烧石成灰。宋元时载入宫殿,其质细白,异于常灰。今为粗石,异于常灰矣。
上宏务 在十五都。宋、元时置,以收军民税契。明洪武时遂废。
税务场 在县东,宋、元时立,其基仅存。
宣诏亭 在县治前。
光华亭 在赣阳驿。魁星亭 在儒学,初建时,文光肆映,中照大魁二字,观者异之。今仅存址矣。
知津亭 在赣阳驿左。宋南野亭 元改建龙溪门外。
竞秀亭 在二十九都。
光华馆 旧名开元,在龙溪书院侧。
玉山馆 在朝天桥侧,相传隋唐建立。
粤王台 在二十都临大江。
知津阁 在县西大江口,宋时建立。
五云阁 在县西,临大江五云驿左。
群仙阁 在县治前。
风云阁 在儒学,制极伟壮。
嵩高阁 即华光馆,贾似道柄国,改为台元观,起嵩高阁,以祀其祖先。
儒林义塾 在邓林街。
放生池 在县南。因神潭上下三里为池,宋元时诏天下立池放生,禁渔捕,旁建亭曰仁洽。后更曰川泳。
仙人井 在下屯。旧传有异人过此,掘井得水。手迹尚存。
昂溪书堂 里中有长汀大坞吞逆,流浮章水而上,邓林蓊蔚,河港澄清,号称胜地。中构讲堂,为宋儒讲学之所。
磨岭岩 距路田之西南十五里。危峰插天,悬石坠星岩,内有张葛许三仙石像。
南陵仙 瀑布水声石岩,虎踞靴洞,仙潭内有龙岁旱祈祷必应。
迂谷仙 有灵井,仙水百病求之即愈。
涵山寺钟 唐敕建一寺名涵山寺,有一钟子夜不扣自鸣。
羊公寨 高险特立,顶如平地可容走马。赤乌钟 在定慧寺,制甚古朴。相传为吴王权赤乌时物。
天根 石笋、孤屴犹同搢笏。上可广坐、觞饮、仰瞻天际、俯瞰清流,真殊绝也。
月窟 因天根而得名,其岩有如初月宽容一几。
止能舍 壁石旁起相夹成居崎岖,俯仰不可逼视。
卧云参 乃山旁一赘石也,高陟百丈,上有卧云参三字。
下驿塔 元至正飞来复去,因造之。其塔来自蜀地,光耀见佛,与下邳塔同。
藤架胧 距县治五里。旧系神庙,有僧月波者,日暮止于庙侧,神出拜。僧曰:师道高德厚,此地当为庵,非师不能兴,弟子不复再来矣。言毕影绝。
雅陂洲桥 跨河洲甫。筑时累徙不定,忽有神人指众工,定之。
鬼石 距县里许。先是村民畜鸡凫,日辄见损。有高僧知为怪所食。一日,僧夜行,见有鬼物近僧,而却后,僧疾以梵咒驱而前,鬼谢曰:师若有命,当如师也。僧即以村民日损之故言,鬼曰:我有以报师矣,愿师夜无作钟鼓声,漏三下,雷电交作,风雨怒集,则此害顿除矣。夜果如鬼说。晨视之,鬼乃变为巨石。由是村民之畜无患,迄今其石尚存。
名将天马 拖马巷在廖家巷下,旧传段氏家产一马,五蹄。行则特悬中足,登巘如飞,人不能御。时段氏生男,面顶肉角隆起,悍而勇,能服之。人以为马妖人孽也。遂毙马于廖氏巷下,肉角者寻亦死。时历官按豫章翼轸之界,名将天马星落于遂兴地分。徵之,人马俱毙矣。遂配段氏为军。
永新县
永新县故城 在县西三十五里,相传吴宝鼎间筑,隋省,并永新于泰和,城废。
广兴县故城 在县西八十里。
南平州故城 在县西二十里。
读书堂 在县西八十里书堂岭半,即今元阳观侧。世传唐姚相旧读书其上。
八花台 在县北,世传五代时刘煦筑,今废。聪明台 在县北十里后隆山下,刘楚公父素筑,今废。
凤凰台 在县北濠池中,宋县令梅𤣱筑,相传台成适祥鸟至,因以为名,今遗址尚存。
八角台 在县治东,邑人左谟建,今无存。和丰楼 宋淳熙初县令邵村建,取时和岁丰义,今废。
琴亭 在县西八十里,地近书堂岭。世传姚相尝游息抚琴其地。
聚喜亭 在县外亭临江水。
候仙亭 在县西三十里。
八砖亭 在旧学后,即故礼殿右,楹血影也。环溪亭 在学士里官道旁。
望月亭 在今东山寺左。
三根树 在县西八十里溶湖村。树三根鼎立,上至丈馀,乃合为一。其下可坐十数人,历七百馀岁,茂仍故。
眠竹 在县北二都,相传宋隐士曾庭坚,遇方外人,话元于此地。久之,各倦,思卧,遂覆筱竹寝其上。既觉,其人已去,竹遂眠生。
墨庄 在县西六十里龙田。宋岳武穆提兵讨杨么,过境上,时有富人刘景晖出粟饷兵。一日,武穆多其义,大书此二字遗之,今墨迹犹存。刘楚公宅 在后隆堂前,世传唐姚相尝寓居此地。后牛相自郴遭寇难,母子复求姚故地居焉。至宋刘,楚公父素乃即故址筑台,曰聪明,而宅其下。后楚公母夫人,忽梦衣冠丈夫,称牛相公来,遂生楚公。盖三相皆兴于此地,故至今名,其乡曰相乡云。
唐鄱阳侯尹濯寓宅 在县西二百步。
刺史张纲宅 在县东三里中洲至横江。胡又黄宅 在县城西门外。
水窗先生刘友益宅 在城西三里塘。
三冯宅 在县治西八十步双桂巷。
石潭先生刘髦宅 在县北五里仰山下,即刘文安公所生处。
永宁县
古县城 在县西城下,元至正丙戌,毁于兵燹。今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