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八十卷目录
安庆府部汇考八
安庆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安庆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职方典第七百八十卷
安庆府部汇考八
安庆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府县《志》合载桐城县大宁寺 宋刱在县西不动山,明洪武间,僧妙清徙建东城内。
五印寺 在南城外,明万历间,邑绅吴应宾、吴用先建。神宗敕赐藏经、佛像、铜磬,赐主僧性曜紫伽黎,崇祯末寇毁,皇清顺治二年重建。
胜因寺 在投子山,唐大同禅师、宋义清禅师道场。有三鸦报晓,二虎巡廊,及雪峰、卓锡泉、仙姑井遗迹尚在。
清泉寺 在县北十五里鲁山,明永乐间建,明末兵燬,皇清顺治丁亥,元白禅师重修,僧行瀛接待焚修。
金山寺 在县北三十里,宋琇禅师道场。龙门寺 在县北四十里麻山,宋清远禅师建,内有十二景:驻马坡、白龙潭、两珠崖、日月岩、天方池、元圭石、罗汉峰、狮子石、古藤洞、丹青峡、龙门瀑布,称名胜焉。
法萧寺 在县东三十里,梁昭明太子读书处,有祠存寺额,为唐宣宗笔。
福兴寺 在孔城镇东三十里,明万历间建。桐溪寺 在县东三十里双河坂,明万历间建。赤城寺 在县东南四十里杨树湾,明永乐间僧云屋建。
资福寺 在县南三十里自庄坂,宋僧元肇建。云际寺 在县西二十五里挂车山,宋僧宝岩建。
崇福寺 在县西六十里王屋山,宋慈明禅师建。
香垆寺 在县西四十里新安渡,宋僧行琦建。觉林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野狐墩,唐僧善佑建。
梵天寺 在县西南五十里双港铺,明万历间建。
接待寺 在县西六十里青草塥,宋證因禅师建。
查林寺 在县西九十里查岭,宋僧庆源建。梅溪寺 距县九十里梅冲,宋僧慈善建。茂林寺 距县一百二十里,宋僧真祐建,有古钟,相传飞来者。
西岩寺 在县东九十里会公,宋建。
华严寺 在县东九十里浮山,宋法远禅师道场,远公与欧阳公因棋说法处,明万历间邑绅吴应宾、释朗目重修,皇清康熙九年,僧与斧住持修辑浮山名胜志。
柳子寺 在县东九十里柳峰山,明隆庆间建。白云寺 在县东九十里,宋白云演禅师道场,有二青鸟来听说法,雄去雌留,至今巢佛龛上,每春一雄来,偶出𪃟,雄即引去,莫知所之,自宋迄今此雌犹存,亦物之灵异者。
灵山寺 在县东百二十里,宋僧祖坚建。合明寺 在县东百二十里横埠河,宋僧宗善建。
禅智寺 在县东百二十里黄檗岭,明洪武间僧妙用重建。
天真寺 在县东百二十里,宋僧祖机建。四望寺 在县东百四十里周家潭,宋端禅师建。
龙泉寺 在县东百三十里清净乡,明僧圆悟建,寺后有棋枰石,左有龙井,右有松石,前千岁古松二株。
石屋寺 在县东百里青山,晋僧清供建,元至正间裴仙修炼处,明正统初蜀僧圆态重修。寺有十奇:一玉洞长春、一石屋胜迹、一白驴化米、一黑虎巡山、一金鸡啼月、一狮子卧云、一石鼓轰雷、一仙人棋局、一乌鸦候客、一石柱仙题,此皆奇迹。
永利寺 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枞阳镇,明洪武间僧志会建。
青山寺 在县东百里小龙山,顺治四年僧海瑞重修。
灵泉寺 在城西一里,明嘉靖间建,寺后山半有石如磐,相传黄庭坚曾游此,每踞其上以望团亭诸湖,名望湖石。皇清顺治乙未僧依故址建庵。
中方寺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黄连嘴石狗山,明天启间敕赐建。其地多石洞,屈曲深出,上隙透天,雨不能淋。
禅度庵 在南城外,明万历间建,兵毁,僧海溥移建西城内。
月上庵 在北城外,明万历间僧真玉建。转轮庵 在北城外,顺治九年建。
三教庵 在东城外,顺治十年建。
普慧庵 在东城外子来桥之左,老僧超如募建。
放生庵 在北城外,明万历间邑绅吴应宾等同僧可镜募建,有池有田,又置田于朱家桥,岁放生为常。明末兵焚,后墙垣倾圮,池亦淤塞,田租多侵耗于缁流之无行者。皇清康熙九年邑绅吴道观、彭、姚文熊、戴芳等按碑文清核之,倪姚陈姓诸生复修,浚垣池渐复旧观,又枞阳有放生庵,邑绅姚文燃建,放生亦如之。
慈云庵 在西城外,明万历间建。
青莲庵 在县西十里乌石山之阳,相传有高僧畜一驴,能独下山募米供僧庵,后有石床为跏趺处,山半有仙人桥。大罗庵 在县西十五里放鹰尖下,明万历间潘为山建于北城外,兵毁后,僧海斑徙今地,斑持戒律,独清僧之有高行者。
别峰庵 在县北十里龙眠山,明万历间内阁何如宠建。
友石庵 在县西十里陈智铺,僧行西于此持修。
西竺庵 距县十二里,在龙井冲。
玉屏庵 在县北三里屏风岭。
宝山庵 在县北十里,明嘉靖间建。
草堂庵 在县北十里石门冲。
幸庵 在县东北十五里鲁山,旧为废地,元白禅师建庵其上,偈有云:荒芜一片地,今幸作禅关,因名。内有舍利堂,藏舍利,小塔颙愚和尚授元白者,来自五台山,相传五阿育王所造。深云庵 在县北四十里麻山望云峰,宋白云端禅师住锡处。
水木庵 在县南六十里松山,明万历间理学方明善庐母墓时建。
古道庵 在县南二十里枞阳镇,踞高山俯瞰,江流如带。
墐社 在南城外,明万历间建,邑士李在公瘗骨数万,至今供僧检字拾骨。
祗园庵 在南城外二里许,明季贼燬,皇清顺治初年,僧中涵因故址募建。
宝华庵 在南城外。
护节庵 在西城外吴绍忠墓侧,妻方氏自治圹附之。
大悲庵 尼僧建。
白衣庵 在镜照山,僧雪浪建。
般若庵 在向阳门外,今毁。
元佛庵 在黄荻嘴,明建,掘地得砖,有元佛二字,因以名庵。
太霞宫 在西城外,晋裴阮郭三仙同游邑中,见彩霞烛天,因祀之呼为太霞福地。元至正初年建,后废。明初,养晦真人重建,明末兵毁。有閒庵 在笃山,僧颖吉建。
圆通庵 在南郭外江家湾,山主汪又楫僧海宁重修,皇清顺治庚寅,道士陈瑞徵因故址重建。
灊山县
兴化寺 在县西同安桥,宋刱元钟妙峰隐此,明末寇焚,皇清顺治间重建。
天宁寺 在县东南舒台,宋庆历间创,前朝文峰塔,后有舒王台,擅一邑之胜。
太平寺 在县北三里清朝乡,有塔,为五祖演禅师、佛眼、佛鉴、佛果禅师道场,晋咸和间刱明末寇焚,惟存玉皇阁。
彰法寺 在县北七里玉照乡,宋刱久废,今址存。
山谷寺 旧名乾元寺,在县北十五里,梁武帝时,志公与白鹤道人俱欲住此,道人化鹤飞去,
才止山头,忽空中飞锡卓下,鹤惊,移别峰,志公遂于此建刹。宋太宗壬午,舒民、柯萼遇老僧往万岁山,指古松掘之得石篆,乃志公记,圣祚绵远之文,进之朝,名瑞石,遣使致谢,谥曰宝公,赐号道林直觉禅师、三祖璨大师,自二祖授衣之后遁迹司空天柱间十五年,作信心铭,隋炀帝丙寅十月十五日于山谷大树下合掌立化,葬山谷寺后。唐元宗谥鉴智禅师天宝乙酉阇维,得五色舍利三百粒,舒别驾李常建塔南窦,塑师像,元季为兵所毁,惟塔独存。明洪熙甲辰僧普聚重兴寺门及天王殿、乾元阁,阁圮改为大雄殿,殿乃邑人葛永绶建。殿左为禅堂,有丈六金身,万历间堂焚,崇祯庚午知县李新重建大雄殿、宝公殿,次观音阁,阁后峭壁半绝,相传为达摩所凿者也。
天柱寺 在县北三十里清朝乡,唐开元间宗慧禅师开山,乾元间敕赐天柱寺,历宋元俱敕赐如旧,明洪武间重修,上有汉武帝回龙桥、昭明太子阁、宗慧讲经石、入定石、玉镜池、功德水,饮之愈病,瀑布泉,声如钟,明末贼毁。皇清康熙辛亥巡抚张朝珍为元白和尚建,塔其上,
仍重兴道场。
佛光寺 在县北四十里,旧为马祖庵,明万历丁酉桐城吴应宾、怀宁阮自华因达观禅师驻锡说法,请上敕建佛光寺,己亥遣中使赐藏经,明末寇毁,皇清顺治十年总镇梁大用重建,正殿按马祖乃江西道一禅师曾行脚至此,俗传为马自然者非。观音寺 距县七十里清朝乡,宋绍圣间创,中有葛窦、有观音岩。
后山寺 在县北八十里清朝乡,一名法云寺,晋咸和间创,明末寇焚。
资福寺 在县北一百里汤池坂罗源山,宋庆历中创。
古佛寺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清朝乡,即西峰寺,宋庆历间创。
云溪寺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五河,宋创。佛子寺 在县北八十里罗家庄,宋庆历间创。吉祥寺 在县北四十里驾雾冲,宋创。
云峰寺 在县西三十里王家牌楼,元创。求芝寺 在县西三十里拨蒿坂,宋天禧间创。演化寺 即板门寺在县西二十五里板门山,宋庆历中创。
西竺寺 在县西三十里黄泥港三障山,宋庆历间创。
百丈寺 在县西三十里老墈头,晋咸和间创。万安寺 在县西二十里石家山嘴长寿山,唐乾元中创。
罗汉寺 在县西六里,宋嘉泰间创。
清凉寺 在县南五里,宋大德中创。
上奉先寺 在县南七里尧年乡,宋嘉泰间创。下奉先寺 在县南七里,宋绍兴中创。
永明寺 在县南十五里薛江山,宋绍兴间创。珠林寺 在县南十三里袁家河,唐乾元中创。广教寺 在县东三里彰法山左,汉末乔元居此,宋于故址改为寺,明末寇焚。
东山寺 在县东八里玉照乡乱墩山,即兜率寺,元大德间创,明末寇焚,皇清顺治初年耆民安广居捐资重建。
登高寺 在县东二十里乌石堰,宋庆历中创,明末寇焚。
石陂寺 距县三十里玉照乡朱家冲,梁天监间创。
延寿寺 在县东三十里玉照乡皇华山,宋建,隆间创。
时思寺 在县东四十里玉照乡报龙河,有四顾墩,墩上有祈雨古台,元大德中创。
云居寺 在县东六十里,即钓鱼寺,在沙河有钓鱼台,宋庆历间创。
甘露寺 在县东四十里玉照乡渣陂河,唐乾元中创,明末寇焚。
大吴寺 距县六十里玉照乡杨思坊,即灵隐寺,元大德间创,明末寇焚,皇清顺治间重建。
登场寺 在县东八十里玉照乡槎水坂白涯山,宋大观中创,明末寇焚。
大通寺 在县东八十里玉照乡大水河捉虎岭,宋大观间创。
祖登寺 在县东一百里玉照乡龙山黄柏河,宋绍兴中创,明末寇焚。
金城寺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玉照乡黄石坂,
宋绍兴中创,明末寇焚。
妙净寺 在县东北二十里玉照乡,明洪武中创,久废。
马鞍山寺 在县东四十里玉照乡,明洪武间创,久废。
涌泉寺
文峰庵 在县治南,明万历壬寅知县于廷采建,后为寇焚,皇清顺治间教谕潘煜如建,改名天水。
回龙庵 在县东南,明万历壬寅知县于延采浚南河,为腰带水因,于水口建庵。
白沙庵 在县东,明万历间知县陆元锡建。回澜庵 在县西门外,知县于廷采因河水冲荡砌石堤障之,建庵其上,后废。
杯渡庵 在县西门外,明万历中知县李新建西大河石桥,因建庵。
东庵 西庵 南庵
北庵 四庵相去里许,俱在山谷寺右,后废,康熙六年僧照心、照诚募建。
吴塘庵 在吴塘堰石堤之上。
白云庵 即鲁道人庵,在县北二十五里清朝乡虎头岩。
佛果庵 在北门外。
净土庵 在县北十里清朝乡马家庄。
上封庵 在县北四十里清朝乡龙潭,系古刹,有讲经台。
坦庵 在皖山后皖涧寨旁。
真一庵 为赵伯阳修炼之所。
存真庵 在真源山谷间,宋庐陵伊居哲结庐居此,草衣木食,操行高洁,士大夫多从之游。下茇舍庵 在五伯灵官殿。
颐真庵 在潜山之上,旧为赵伯阳真人、上茇舍道士赵廷臣居此,改为颐真丹舍,参差殊为高胜白玉蟾赠诗云:凿开风月长生地,养得烟霞不老身;脱俗当年仙去后,不知丹诀付何人。桃源庵 在桃源洞下,岩谷清奇,近灵官祠。
中炼丹庵
上炼丹庵 在佛光寺上五里,俱左慈炼丹处。飞来峰庵 在皖公庵右飞来峰下。
皖公庵 在上炼丹,为潜皖超绝之地,有吕少卿草堂,左倾盆峰,右麟角峰,四壁峭立,奇花异草,四时不凋。
慈庵 在皖山绝顶,亦名试心桥庵。旁有石梁,度此即见天柱峰,双峰在门下临无地,明慈庵禅师独居四十馀年,不至山麓,天启辛酉积雪数月,岩谷俱平,人咸忧其饿冻,迨雪消已初夏矣,下方往询见,师苍颜如昔,疑有天人供之,问终不答。
鹦歌庵 在佛光寺左,有鹦歌石。
骑龙庵 在佛光寺右一里。
相见庵 在佛光寺右相见湾,相传两祖师相见处。
牛卧庵 在飞来峰下,有牛眠石。
羊角庵 在牛眠庵下,有羊角石。
双峰庵 在县北十五里后冲。
白水庵 在县北二十五里泉湾吴家岭。观音庵 在县北八十里金龟山。
法华庵 在县北八十里查林河。
塑牛庵 在县北三十里老雅山,河中有石牛二,有钓鱼台。
祈永庵 在县北一百里天堂内。
住龙庵 在县北八十里埭口。
云济庵 在县北百二十里天堂内。
公盖庵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公盖山下。證果庵 在县西四十里,蜀僧彻闻苦行募建。回龙庵 在县北八十里沙村。
妙道庵 临济禅师道场,在县北一百五十里。四望庵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四望山,太湖界。鸡鸣庵 在县北四十里黄龛。
天竺庵 在清朝乡北四十里西岭。
普门庵 在县北五十里乌石寒山,拱揖天柱,潜阳之胜。
镜石庵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妙道山。
如意庵 在县西四十里王家牌楼。
地藏庵 在县西四十里黄泥港。
大慈庵 在县南三十里王菩萨道场,有准提像。
朝阳庵 在县东三十里天明山。
来云庵 在玉照乡东三十里鹿角尖,有仙姑殿。
灵隐庵 在玉照乡东四十里朱家冲,相传元
时灵隐祖师登迹肇基。
昙花庵 在玉照乡东三十里鹿角尖。
晴雪庵 在天柱晴雪下,僧妙恒建。
圆通庵 在玉照乡北六十里擂鼓石,高僧明虚鼎建。
越致庵 在县北玉照乡三十里。
簝箬庵 在上炼丹五里。
准提庵 在县东三十里麻角尖下,新建。牧羊庵 在牧羊河鹦歌庵左。
师姑庵 在县北八十里沙村。
四龙庵 在沙村。
穿心庵 在县北一百四十里河南。
玉照庵 在天明山。
万松庵 在县东三十里朱家冲。
慈云庵 在玉照乡。
永灵庵 在县南二里。
留玉庵 即洒珠庵在县东三十里珠林岩。药师庵 在县北一百一十里龙山。
西峰庵 在县北一百一十里龙山。
骑狮庵 在县东八十里骑狮殿。
滴水庵 在县东一百里滴水崖。
高椅庵 在县东一百里鸬鹚塘河。
千槠庵 在县北六十里玉照乡大水河,旧名千株庵,康熙九年,部院张朝珍鼎新殿阁,更名千槠,内供云莲大师。
宝月庵 在蟠山,山人多梦,宝月禅师再来,故以宝月名庵,知县郑遹元为澹石禅师建,生员刘前彬、谢光旭共施田六十亩。
及第庵 在玉照乡东北五十里,副总金抱一建。
龙隐庵 在玉照乡县北六十里,相传西峰禅师于仰天山修炼,初牵一黑犬,后化为龙隐身灭迹,于康熙年间建。
仰天庵 距县二十五里。
白云庵 在县北一百三十里公盖山下。龙华庵 在县东三十里玉照乡天民山。福缘庵 在西乡罗家庄离城五十里。
天竺庵 在县西四十里。
护国庵 在县北五十里妙峰山。
显化庵 在县西七十里埭口河,顺治年间建。万福庵 距县六十里箕子河。
来月庵 在县西北一百里闵家山。
齐云庵 在县北五十里皖公峰下。
梅熟庵 在县西八十里新田岭,顺治年间建。真源宫 在县北十五里山谷寺左,黄帝以潜为南岳之副。汉武南巡至盛唐山,以衡山远隔江乃徙,南岳之祭于潜天柱山,祭时见五岳云中出现爰立五岳祠。梁武帝时,白鹤道人居之。唐明皇率群臣于灵符殿,见云中仙仗甚众告曰:吾九天使者,受玉帝命采访舒州,潜山乃司命真君所居,蜀青城山乃丈人真君所居,吾则憩江州庐山也,可于三山立祠。明皇遣使于潜,不知祠所,适有二白鹿见于高冈,乃祠焉,塑像未成,忽殿后石壁裂出五色香泥,取作像,毕乃竭。宋太祖遣使建司命三箓大醮,太宗建殿宇六百馀间,徽宗御书万寿宫,后加真源二字,高宗增置殿宇三千六百间,嘉定间毁于兵火。元至正间安庆大旱余忠宣诣此祈雨明洪武中重修,赐额。明末寇焚,仅存东岳府三间。
天祚宫 在真源宫右,宋开宝九年建,帝遣使投金龙玉简,祈求必应。崇宁中赐名天休观。宣和改作宫,有洞天门、九龙井、飞龙泉、瀑布、喷雪二亭,久废。
元妙观 在县治东,明洪武间建。
报恩观 在县北八十里埭口鸡飞滩。
太湖县
真乘寺 在县治西南,唐栲栳禅师建,寻燬,明僧祖正输粟赈饥旌其门曰:尚义门,今燬,止存塔。
回龙寺 距县三里,有塔。
海会寺 在白云山之麓,宋干王伦题曰:淮西第三禅刹。端演禅师尝阐法于此。
四面寺 在四面山,唐大历间法智禅师建,宋端禅师说法,唐宣宗尝游此,其下有洞,通龙山岩。
龙门寺 在龙门山,宋佛眼禅师建。
独阜寺 在县东五十里独阜山,宋清远禅师建。
安定寺 在县北三十里,宋伏虎禅师建。廨院寺 在县东二十里,宋开禧初六祖禅师建。
秋潭寺 在县东北四十里,宋开禧三年因禅师建,峭壁嶙峋,溪流激湍,邑令罗汝芳镌暑雪睛雷四字于上。
音山寺 在县东四十里,宋建。
觉严寺 在县东三十里,有浮图,宋牧庵禅师建。
普照寺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伏虎禅师建。卢塘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卢道者建。
石羊寺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伏虎禅师建。妙法寺 在县东南三十里,宋牧庵禅师建,有浮图。
得云寺 在县西南三十里,宋菩瑞禅师建。观音寺 在县东十五里,二祖建。
高格寺 在县西三十里,宋伏虎禅师建。无相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唐本净禅师建,又一在县北百二十里司空绝顶上。
安乐寺 在县西南四十里,宋演禅师建,明正德间圮于水,徙置东南三里,有飞来钟,尚存。石溪寺 在县东北六十里,二祖建。
上生寺 在县西北七十里,二祖建。
弥陀寺 在县西百里,唐贞观间金张二祖师建。
相山寺 在县西北百里,今废,唐金张二祖师建。
圣迹寺 在县北百十里,唐金张二祖师建。舍利寺 在县西二十里,有虎跑泉,泉中有芦叶,虾蟹浮出,今废。
三千寺 有三所,曰上、中、下,唐金张二祖师建,在县西北百里,今废。
光山寺 在县西百六十里,宋伏虎禅师建。崇报寺 在县西百三十里,宋伏虎禅师建。千佛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宋白云端禅师建。佛图寺 在县北四十里,晋佛图澄建,有石门,有披云石、仙掌痕。
长林寺 在县西三里,宋伏虎禅师建,今废。二祖寺 在县北百二十里,二祖禅师建。龙泉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龙井,今废。蒙山寺 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元至正间自然禅师建。
广兴寺 在县东北百十里,后废。
荻胜寺 在永福乡,明洪武初重修,今废。桐山寺 在长宁乡,宋建,今废。
金井寺 在县北七十里,宋建,有塔,有仙井。法华寺 在县西北二里,地有方竹,多题咏,明万历间燬,移建回龙山。
狮子庵 即西风洞,在县北十里,内奉大士祷雨辄应。
见龙庵 在县东南七里。
望龙庵 在县西北七里新寨,昔毕银筑垒之所。
铁山庵 在县南二十五里,上有寨。
七里庵 在七里山,邑庠生李子芳建。
智果庵 在县北龙山下。
白云庵 在千佛寺上,多怪石峙立,如戈戟拱卫之状。
准提庵 在县西二里,顺治壬辰建。
云峰庵 在县西十五里石骨冲云峰,道人建,道人发长丈馀,年七十,颜如童。
华严庵 在县北三十五里,有排牙石及打杵叉诸胜。
新庵 在县东十里。
弥陀庵 在县东四十里。
松云庵 在县西响水崖。
麻谷庵 在县西南十五里,麻谷祖师道场,老君石床尚存。
玉泉庵 在县北三十里天井山。
太平庵 在县西北五十里天华山。
永宁庵 在县东四十里。
普济庵 在县西北四十里司空山玛玉坳。白乐庵 在县北六十里。
金甲庵 在县三里柘林山朱家河,系唐朝古刹。
王家庵 在县北三里龙山上。
碧云庵
庞峰庵 在县西十五里天竺尖。
龙会庵 在黄界河,环庵有山场。
菩提庵 在让河山,李时泰重修。
延寿庵 在县北三十里,汪姓施地建庵。观音堂 在长坪保下,离县百里。
元妙观 在县治北,魏左慈建,道官廖时升尸解于此,有枯松影月,下见之,明末寇焚,今鼎新
正殿。
龙山宫 在县北三里,有龙潭,有钓台,上有亭榭。
太平宫 在司空山。
茂林宫 在太平乡。
宿松县
东禅寺 在城内,唐大通禅师道场,天宝间建,今重修。
福昌寺 在东城外孚玉山,唐水光禅师道场。资福寺 距县十五里,倚龙峰,踞凿洞即旧北山精舍也,唐建,今重修,内佛像皆唐塑,明末燬。宝相寺 在县东二十里白马河,三祖灿大师建,师当后周毁法隐此。
月山寺 在县东三十里,宋建,山饶竹石,多过客题咏。
界牌寺 在县东四十五里,唐天宝元年水光禅师建,泊湖水尾至寺东止为宿松、望江分水之界。
柘林寺 距县八十里,在让清乡,唐贞观初建。报恩寺 在县东南十五里,宋建。
栖隐寺 在县东北二十里,唐贞观三年灵光禅师建。
南台寺 在县南三里,唐建,阜势纡回如蜀冈,梅花岭刹隐其中,竹树琼荫,幽兰丛生。昔李白避乱至此,筑读书台于内因名。
忠节寺 在县南五十里洿池,晋慧远禅师建。临洿池,三面皆水,庐山九叠如张翠屏,小孤一峰如浮螺髻,遥汀、渔火、远树、江村,历历如画,安禅无过于此。
兴化寺 在县南五十里仓镇,宋伏虎禅师建。南池寺 在县南九十里,旧滨江近桑落洲,后长陆地,在聚茅二湖间,宋桑门泽公建。
祖堂寺 在县西二十里恭化下乡,宋建。弥勒寺 距县二十里,梁建。
燃灯寺 在县西三十里,古刹,昔有金像飞来,古异莫测,顺治辛卯邑令孙继文重修。
大梵寺 在县西四十里,唐建。
灵隐寺 在县西北十五里凤凰尖下,自屏风寨诸峰逶迤而来,为邑镇山唐马祖道一禅师道场。
龙山寺 在县西北五十里,梁建。
妙胜寺 一名韭山寺在县北二十里,宋嘉祐间建,旁有塔。
广福寺 在县北三十里,唐金张二祖师建。龙王寺 在县北三十里,相传五祖开法东山建,此为憩息之地,有龙化为童子侍听法音因名。
东林寺 在西源山口,晋永和初建,唐护法祖师重建,后倚巍峰,前俯河流,有古塔、石船、梅坪、莲池、合掌石、虎溪桥、挂锡树、飞翠岩诸胜。西林寺 在县北三十有二里,晋永和九年祜祖禅师建,寺极宏敞,悬崖曲磴。林影苍茫,前有金牛潭。
严恭寺 在县北三十八里,唐五祖大满禅师建,今燬。
双井寺 在县北四十里西源山下双河口,唐灵光祖师建。
法华寺 距县五十里,法华冲全举禅师道场,康熙癸卯重建。
文殊寺 在县东北四十里,三身禅师建。罗汉禅林 在县北八十里罗汉尖,昔诺距罗尊者修道于此,顺治初僧映天剪棘驯虎重构梵林。
龙王庵 庵有四,一在城内,顺治壬辰旱,楚界有龙王像,自驱民舁之,至邑因祀之,一在横山,一在凿山,一在西门外。
广祐庵 在县东二十里,元建。
云林庵 在龙集山县东三十里,明万历间建。慧莲庵 距县三十里,宋石兴宗建,庙祀张巡。明嘉靖间,池产莲房大如斗,旁生九茎,垂而复上,枝头各粲一花,小如瓯,异香闻十里,所谓九品莲也,廪生石誉捐址建庵。
藏经庵 在县南十五里,宋崇宁二年演禅师建,明邑绅石思琳捐诸经一藏供庵中。
圣帝庵 在县东南六十里长安社,明天顺间有圣像乘洪水逆流至此,因建庵祀之。
永镇庵 在县东南七十里便民仓,元初建,祀小孤圣母,隔河即小孤山。
西来庵 在县西三里翠眉山,明僧宗如建。九龙庵 在县西十里,明袁伯溥建。
大歇庵 在县西六十里西源山顶,介大湖黄
泥荡,古白云庵,康熙戊申释智谙重建。
严恭庵 在县北四十里山巅,唐五祖大满禅师建,明洪武五年僧道聚重建,前有接引佛,其后巅为大士殿,其旁为石殿,极工巧。
殊胜禅林 在福昌寺之东,旧为观音堂,岁久倾圮,顺治十二年,邑令孙继文率乡耆李应升等重建大士殿及后殿廊、庑禅室、僧厨,次第完葺。
般若庵 在城内桂佳墩,明崇祯间邑人金星瑞舍别业为庵,供白衣大士,求嗣多应。皇清顺治九年,邑令孙继文设坛于西南隅,迓神祈雨甚灵应,捐俸,命僧启荣构前殿,祀龙王像。横山庵 在县东十二里,祀龙神,旧建。
凿山庵 在县东十五里,旧建,以祀峰顶龙王像。
古老庵 在县东十五里,顺治丙申重建。灵泉观 在学宫西,梁天监二年匡阜真人建,明嘉靖间,邑绅杨春芳改建于学东。
灵祐观 在县东三十里荆桥,梁匡阜真人建。元真观 在县东九十里九程坂,梁匡阜真人建。
玉枢观 在县西六十里陈汉山,明永乐六年万法师建。
东平观 在县南百有十里,祀张公巡,明邑绅方际明施地重建。
神真观 在县北三十里,明景泰初建。
紫云观 在县北三十里,明洪武间建。
望江县
青林寺 在县治北,宋泰定三年僧了智创,明洪武二年僧性空造佛殿,宣德二年僧会行容建钟楼、方丈山门,万历间僧会心鍊建。
土冈寺 在县北三十里,宋咸淳二年僧董都纲创,明洪武四年僧本常重建。
武洲寺 在县北三十五里,宋僧得修创,后毁,基存,明洪武间重建。
龙山寺 距县七十里漳河西岸,僧觉通创,明洪武年间重建。
妙光寺 在县北八十里,梁承圣元年僧智如创,后兵废,明洪武七年僧得修重建。
张山寺 距县六十里,宋咸淳三年僧真一创,明洪武三年僧永信重建。
十里寺 在县西北十里,宋咸淳元年僧净观创,明洪武二年僧元迅重建。
永思寺 在县西北四十里,宋咸淳二年僧密星创,明洪武元年僧可一修。
法华寺 在县北七十里,宋咸熙元年僧法华道者创,明洪武六年僧义径重建。
南台寺 在县西五十里,宋咸淳二年僧孤嵩创,有放生池、锡类亭。
泉塘寺 距县五十里,宋咸淳二年僧智麒创,明洪武元年僧良睿修。
褒隐寺 在县西七十里,为唐褒汉隐士梅福而作,宝庆二年僧福海创,明洪武元年僧绍寿重建。
菩提寺 在县东三十里,宋建,明洪武四年僧元宾重建。
太慈寺 在县东北十有五里,唐天祐二年僧至祥创,明洪武三年僧宗溟重建。
朝阳庵 有二,一在茗山之阳,知县文阶建;一在司马涧,康熙癸亥年僧鹤宗重修。
观音庵 在急水镇,邑人李之询重建。
水云庵 在武昌渡。
青狮庵 在碎石岭。
白阳庵 在横山。
罗家庵 在横山。
蒋庵 在白涧。
沈家庵 在沈冲桥。
凉泉庵 在凉亭。
白华庵 在孝感坂,即柯氏祠宇。石辉庵 在石辉山,即方氏祠宇。
净业庵 在西城外。
永镇庵 在香草镇。
大智庵 在白涧冲。
余家庵 在桃花岭。
回龙庵 明万历间,令唐守礼因堪舆家,言邑势东行嫌其直,遂于三里崇阜作宫,名曰回龙,取其回顾,邑治也。
白杨庵 在松山。
特雨庵
宝林庵 在武昌渡南岸,康熙十八年知县陈柿祚建,为渡者息肩之地,民甚便之。
莲社庵 在急水镇,康熙二十年建。
文殊庵 在慈湖坂。三官堂 在急水镇。
崇惠观 先在儒学侧,即承休观之旧址,后因逼近学宫,明洪武六年徙翔凤门外,就北台之废址而作今观。
清隐观 在凉泉,今废。
元真观 在邑北七十里龙城山,今废。
承休观 在儒学侧,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