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四十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六百四十五卷目录

 东川军民府部汇考
  东川军民府建置沿革考
  东川军民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东川军民府星野考
  东川军民府山川考
  东川军民府关梁考
  东川军民府公署考
  东川军民府风俗考
  东川军民府祠庙考〈寺观附〉
  东川军民府物产考
 乌蒙军民府部汇考
  乌蒙军民府建置沿革考
  乌蒙军民府疆域考〈形胜附〉
  乌蒙军民府星野考
  乌蒙军民府山川考
  乌蒙军民府城池考
  乌蒙军民府关梁考
  乌蒙军民府公署考
  乌蒙军民府风俗考
  乌蒙军民府物产考
  乌蒙军民府古迹考
 镇雄军民府部汇考
  镇雄军民府建置沿革考
  镇雄军民府疆域考〈形胜附〉
  镇雄军民府星野考
  镇雄军民府山川考
  镇雄军民府关梁考
  镇雄军民府公署考
  镇雄军民府学校考
  镇雄军民府风俗考
  镇雄军民府物产考
  镇雄军民府古迹考
 叠溪守禦所部汇考
  叠溪守禦所建置沿革考
  叠溪守禦所疆域考〈形胜附〉
  叠溪守禦所星野考
  叠溪守禦所山川考
  叠溪守禦所城池考
  叠溪守禦所关梁考
  叠溪守禦所公署考
  叠溪守禦所学校考
  叠溪守禦所风俗考
  叠溪守禦所祠庙考〈寺观附〉
  叠溪守禦所兵制考
  叠溪守禦所物产考
  叠溪守禦所古迹考
  叠溪守禦所诸蛮考

职方典第六百四十五卷

东川军民府部汇考

东川军民府建置沿革考

    《总志》《禹贡》:梁州之域,周时为荒服地,名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得之,改曰那札,那彝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郡,后乌蛮、閟畔、彊盛,自号畔部。元初置万户府,至元中改为閟畔部军官,后改为东川,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初仍为东川府,隶云南布政司,十六年改为东川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属川南道。皇清因之,编户一里。

东川军民府疆域考

      《总志》东川军民府疆域图

东至乌撒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会川界三百里。
南至云南寻甸府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乌蒙界一百五十里。
自府至省城一千四十里,至
京师九千七百九十里。
东西广四百二十里,南北袤三百七十里。

形胜附

《元志》:北控东川泽,西有金沙江,险据云弄山。

东川军民府星野考

《总志》参井之分,鹑首之次。

东川军民府山川考

      《总志》
石鼓山 在治内,东有大石,如卧牛,扣之有声,彝人呼为石鼓。
万额山 在治北二里,其形上阔下尖,有类猪首。
白婆山 在治东,山顶有泉,四时无盈缩,按《明一统志》:在府南。
马鞍山 在治西南一十里,以形似马鞍。雄山 在治东北一百二十里,石崖陡峻,按《明一统志》:是七雄山。
绛云弄山 在治西南二百里,一名乌龙山,高峻百里,有十二峰,下临金沙江,南诏蒙氏封其山神为东川大王,建庙祀之。
纳雄山 在治西五十里,夜静或闻人声,每岁五谷熟,居民必先献焉。
海子 在治南长十二里,按《明一统志》:长二十里。
金沙江 在治西一百五十里,一名纳彝,又名黑水,源出云南武定府,下流入齐虑郡。
牛栏江 在治东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寻甸军民府,下流合金沙江。
壁谷川 在治西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寻甸白泽河,西入金沙江。
喟齿化溪 在治东南一百里,过云弄山,下流入金沙江。
麦则彝溪 在治西南,源出閟畔部南山涧中,西北入谆渠溪。
惠沙溪 在治东北一百里,流入东川甸中,汇而为泽,又流入谆渠溪。
龙泉 在治东,源出石鼓山下,有溉田之利。汤池 在治西南三十五里,水自石窦中出,热如沸汤,清彻可鉴,人多沐浴焉。

东川军民府关梁考

      《总志》
索桥 在治北一百二十里牛栏江,下流江阔水急,彝人用木筒贯以藤索,人过则缚以筒,游索往来,相牵以渡。
金沙渡 在治西一百五十里金沙江,彝人作木槽以通往来。

东川军民府公署考

      《总志》
东川军民府治 明洪武中建于马鞍山,后移建万额山,南去旧址十里。正统间土知府普得重修。

东川军民府风俗考

《元志》:乌蛮富强,白蛮贫弱,俗尚战争,类吐番之风,居多板屋。
《府志》:彝八其一,曰僰人,椎髻披毡,戴毡笠,用毡裹其胫,蹑皮屦,好贸易为业。
又云罗罗即爨蛮也,性劲而悍,摘须束发,于顶覆以白布尖巾,衣以毡履以革。

东川军民府祠庙考

《总志》祠庙未载无考。
寺观附。安禅寺 按《明一统志》:在马鞍山之麓,元建,永乐十三年重修。

东川军民府物产考

      《总志》
铜     铁     毡
毡衫    蜜     木瓜
松子    麻布    𪊍 俱本府出。

乌蒙军民府部汇考

乌蒙军民府建置沿革考

    《总志》禹贡梁州之域,周为荒服,名曰窦地甸,汉为牂牁郡地,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曰阿统者,始迁于窦地甸,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时封阿杓为乌蒙王,元初归附。至元间置乌蒙路,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明改为乌蒙府,隶四川布政司,属川南道。皇清因之,编户一里。

乌蒙军民府疆域考

《总志》东至乌撒府界二十五里。
西至建昌卫界四百九十里。
南至东川府界一百三十里。
北至叙州府界六百三十里。
自府至省城一千三百里,至
京师九千八百一里。
东西广五百一十五里,南北袤七百六十里。
形胜附。《元志》:蜀本地高山险,乌蒙又高蜀一倍。
《郡志》:前据索桥之险,右峙雪山之高。
《府志》:龙洞环于左,凉山耸于右。

乌蒙军民府星野考

《总志》井鬼之分,鹑首之次。

乌蒙军民府山川考

      《总志》
铁炉山 在治东二里,山形如炉。
我未山 在治东二十五里,彝语以五为我,以横为未,谓此山五峰之横列也。
朴窝山 在治东南三十五里,彝语谓平为朴,窝以此山,四望平坦,按《明一统志》:是三十里。博特山 在治西南五十里,彝语以相对为博特,按《明一统志》:谓此山两峰相对。
撒途山 在治东北八十里,彝语撒途乃陡峻也。按《明一统志》:谓此山悬崖陡峻。
凉山 在治西一百里,高广百馀丈,绝顶颇平,风气甚肃,蛮酋每夏于此避暑。
雪山 在治西一百三十里,其巅冬有积雪,春半方渐消。
界堆山 在治北六百三十里,与叙州府界邻。金沙江 在治西南二百六十里,源出吐蕃,过乌蒙,与马湖江合流。
撒由河 在治西南一十里,源出凉山之麓,北流与龙洞河合。
龙洞河 在治东北三十里,源出小山石洞中,灌溉田亩,其石洞俗呼为龙洞。

乌蒙军民府城池考

     《明一统志》
本府城池 土城在治东二十里,遗址尚存。

乌蒙军民府关梁考

      《总志》
罗佐关 在治北一百五十五里。
罗佐桥 在罗佐关下。
索桥 在治南一百三十里。

乌蒙军民府公署考

      《总志》
乌蒙军民府治 明洪武中,土官阿普即元总管府旧址建。
税课司 在治西南一百里。

乌蒙军民府风俗考

《总志》民有三种,罗罗、獠蛮、彝人。
男子十五六岁击去左右二齿,乃娶。
彝人、土獠种类不一,出入佩刀以相随,相见去帽为礼,架木为棚以居,其犷野殆性习云。

乌蒙军民府物产考

      《总志》
茶     筇竹    荔枝
桤木    姜     毡
鹦鹉 俱本府出。

乌蒙军民府古迹考

      《总志》
土城 在治东二十里,元初驻兵于此,遗址尚存。
小乌蒙 在治北七十里,四围皆山,中有平地,彝人于此耕种,号杰纪。
石塔 按《明一统志》:府东二十五里,斲石成塔,高一丈许,刻人马、螭蚪之形于上,半已剥落。

镇雄军民府部汇考

镇雄军民府建置沿革考

    《总志》《禹贡》:梁州之域,周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部居此地。其后昌盛,因祖名号芒部部。宋置西南番部,都大巡检使。元至元中置芒部路,隶乌撒乌蒙宣慰司,明改为芒部府,初隶云南。洪武中升为芒部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属川南。嘉靖三年土官陇慰嫡子寿继职,庶子政弑寿,平之,改镇雄军民府,设流官,领长官司四。七年,彝酋普奴等叛,平之,仍请令寿子胜袭职。万历三十八年,陇来凤绝其系,邻酋欲窃夺之,与其嫡派交争搆难者数年,巡抚乔璧星、御史朱万春议取,慰五代侄孙阿固继立,更名陇鹤书,请令鹤书世袭本土,领怀德、威信、归化、安静四长官司。皇清因之。

镇雄军民府疆域考

《总志》东至乌撒军民府界三十里。
西至乌蒙军民府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乌撒军民府界二十五里。
北至叙州府珙县界二百二十里。
自府至省城一千里,至
京师九千二百三十里。
东西广二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五里。
形胜附。《云南志》:山川险阨,地势崎岖。
《郡志》:苴斗河横于南,勿食料溪环于北,左峙绰纽山,右绕硌砌堆。
又云地在遐荒。

镇雄军民府星野考

《总志》井鬼之分,鹑首之次。

镇雄军民府山川考

      《总志》
乌通山 在治北五里,彝语首曰乌,立曰通,谓此山巍然,独峙如人,翘首特立。
绰纽山 在治东二十里,彝语清气曰绰纽。硌砌雄山 在治西二百八十里,彝语石曰硌,鹿曰砌,凉曰雄,谓此山之石,类鹿而又高耸,清凉也。
乐安山 在治北二百二十里,山有数峰,路径曲折,乃芒部叙州之界。
白水江 在治北二百八十里即八匡河,却佐溪、黄水溪、勿食料溪仝会转流,入叙州。
纳冲河 在治东一十里,源出乌通山麓,经府治东,南流入苴斗河。
白乌河 在治东北二十五里,源出白乌地界,流入七星关河。
苴斗河 在治南二十四里,源出六丈山箐经阿赫关,合纳冲河,入七星关河。
八匡河 在治西八十里,源出乌撒,下流入乌蒙界。
托诺河 在治西南二百五十里流入乌蒙界,彝语松曰托,沙石曰诺以,此河畔有松树及沙石,故名。
沱泊溪 在治西一里,源出山涧,下流入纳冲河。
却佐溪 在治西一百五十里,下流入白水江。勿食料溪  在治北一百八十里,源出乐安山,西流入白水江。
黄水溪 在治东北二百四十里,下流入勿食料溪。
八匡泉 在治西一百五十里。
咸泉 有二,俱在治北一百八十里。

镇雄军民府关梁考

      《总志》
呵赫关 在治南二十五里,乃芒部乌撒地界,明洪武中建。

镇雄军民府公署考

      《总志》
府治 明洪武中建,寻燬,后重修。去旧府西南七里,地名纳冲。
税课局 在府治西一百五十里。

镇雄军民府学校考

      《总志》
府儒学 在治南,明万历元年,土官陇安申请创建。

镇雄军民府风俗考

《总志》性劲而愚,俗朴而野,男业耕稼,妇无粉黛,子日贸易。
崇信巫鬼。

镇雄军民府物产考

      《总志》
石瓜 树生,坚如石,善治心痛。
麝香    毡     山鸡

镇雄军民府古迹考

      《总志》
旧土城 在府治西南七里,洪武中颍川侯调指挥郑祥驻兵镇戍,筑土为城,后班师归,址尚存。
叠溪守禦千户所部汇考
叠溪守禦千户所建置沿革考  《总志》《禹贡》:梁州之域,古氐羌地。汉为蚕陵县,属蜀郡。晋属汶山郡。后周置翼针郡。隋初废郡以县,属会川。大业初属汶山郡。唐武德初始置翼州,天宝间改临翼郡,乾元初复为翼州,领卫山、翼水、峨和三县。五代至宋元皆为羌人所据,不置州县。明洪武中平羌,始置叠溪右千户所,隶茂州卫。二十五年改守禦军民千户所,隶四川都司,属川西道,领长官司二司,各五寨。皇清设叠溪游击一,守备一,其守禦礼州、打冲中前所,德昌打冲中左所,冕山桥迷易所,威龙、普济、马喇、邛部长官司今俱裁。
叠溪守禦千户所疆域考    《总志》东至犛牛山界五里。
西至生蕃界六十里。
南至茂州卫界三十里。
北至松潘卫界六十五里。
自所至省城五百五里,至
京师一万一千二百七十里。
东西广六十五里,南北袤九十六里。

形胜附。

牛峙其左,汶江环其右,棑栏接前,云峰拥后。汉境故城,松茂脉络,控制吐蕃,全蜀巨屏。
叠溪守禦千户所星野考   《总志》天文觜参分野。
叠溪守禦千户所山川考     《总志》
蚕陵山 在治北蚕陵县,按《明一统志》《寰宇记》卫山县本汉蚕陵县,西有此山。
牛山 在治东五里。排栅山 在治南五里,按《明一统志》:洪武十一年,大军至此屯驻,立栅为营,故名。
云峰山 在治东六里,高耸凌云。
汶江 在治西三里,源自松潘,流经本所,西南合黑水入茂州。
翼水 在治南五十里,一出松潘,一出黑水,合流如翼,唐以名县。
七里溪 在治西入汶江,按《明一统志》:在所城西七里,源出松平寨,流入汶江。
玉津泉 在治城外,甃以铁瓦,缘坡接引,直抵城下,汲之不竭。
天涌池 在治前,正统间开凿引饮,马沟水潴池中,以便居民之汲。
饮马沟 在治东,源出云峰山顶悬崖下,注于汶江。
叠溪守禦千户所城池考     《总志》
本所城池 所旧无城,按《明一统志》云:叠溪长官司在所城北一里,郁即长官司在所城西十五里,二志互异,未知昔有今废,否抑以山为城,虽有如无否。
叠溪守禦千户所关梁考     《总志》
小关 在治东,按《明一统志》:在所城东五里。叠溪桥关 在治西,按《明一统志》:在所治西五里。
南桥关 在治南,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南五里。中桥关 在治南,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南十五里。
永镇桥关 在治北,按《明一统志》:在所治北四十里。
镇平关 在治北,洪武中建。按《明一统志》:在所治北六十里。
彻底关 在治南,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南三十里。
叠溪守禦千户所公署考    《总志》
守禦千户所     叠溪营游击署叠溪营中军守备署 俱未详所在。
叠溪守禦千户所学校考     《总志》
叠溪所儒学 在所治东,明景泰初建,今裁入茂州学,按《明一统志》:景泰三年建。
叠溪守禦千户所风俗考     《总志》性犷悍,不习诗书,近者渐染声教,习尚衣冠,远者不通汉语,衣皮褐,丧不棺而火化。
彝俗耐饥寒,叠石为
叠溪守禦千户所祠庙考    《总志》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治南。
社稷坛 在治西。
厉坛 在治北。
寺观附。石轮寺 在治北,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北三里,唐贞观四年建。
海印寺 在治东,按《明一统志》:在所城东三里。
叠溪守禦千户所兵制考    《总志》
叠溪营 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俱隶松潘镇。
叠溪守禦千户所物产考   《总志》
牛    毛毯    酥油香猪    麝香    白蜜
牛     马     马鸡 俱本所出。
叠溪守禦千户所古迹考    《总志》
翼州废城 在治南,唐置。按《明一统志》:唐武德初置。
旧蚕陵县 在治北,汉置。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北三里,汉置,后周改为翼针县。
废翼针县 后周置,按《明一统志》:隋因之,唐移治七里溪,按废翼针县,似即前后周所改,今照志两存。
废翼水县 本后周龙水,隋改名。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南一十里,本后周龙水县,及置清江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名清江,寻改曰翼水,后废。废峨和县 古开州,蛮置。按《明一统志》:在所城北六十里永镇桥。《唐书》云:开州蛮所置,有峨和、白崖、都护、祚鼎四城,有合江、榖三谷,三守捉城皆在县境。
玉津亭 在所治南,明景泰初建。按《明一统志》:在所治东,景泰三年建。
废卫山县 即翼针地,唐改名。按《明一统志》:在所城西五里,本翼针地,唐天宝初更名卫山,为翼州治所,后废,按卫山即翼针,今照志并存。
叠溪所诸蛮考后汉
安帝元初元年秋七月,蜀郡彝寇蚕陵,杀县令。按《后汉书本纪》云云。按《后汉书·西南彝传》:永初元年,蜀郡三襄种彝与徼外污衍种并兵三千馀人反叛,攻蚕陵城,杀长吏。按注:蚕陵属蜀郡故城,有蚕陵山,因以为县名。
安帝元初二年春正月,蜀郡青衣道彝奉献内属。
《后汉书本纪》云云。按《后汉书·西南彝传》:永初二年,青衣道彝巴长令田,与徼外三种彝三十一万口,斋黄金、旄牛眊,举土内属。安帝增令田爵号为奉通邑君。按注令姓田名眊,结毛为饰也。
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属国彝叛。
《后汉书本纪》云云。按《后汉书·西南彝传》:蜀郡夷叛,杀掠吏民。
桓帝延熹三年,蜀郡三襄彝寇蚕陵,杀长吏。按《后汉书本纪》不载。按《后汉书·西南彝传》云云。
桓帝延熹四年夏六月,犍为属国彝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
《后汉书本纪》云云。按《后汉书·西南彝传》:斩首千四百级,馀皆解散。
灵帝熹平五年夏四月,益州郡彝叛,太守李颙讨平之。
《后汉书本纪》云云。按《后汉书·西南彝传》:熹平五年,诸彝反叛,执太守雍陟。遣御史中丞朱龟讨之,不能剋。朝议以为郡在边外,蛮彝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太尉掾巴郡李颙建策讨伐,乃拜颙益州太守,与刺史庞芝发板楯蛮击破平之,还得雍陟。颙卒后,彝人复叛,以广汉景毅为太守,讨定之。毅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注〉少年,未多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