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六十四卷目录
巩昌府部汇考八
巩昌府古迹考二〈坟墓附〉
巩昌府部艺文一
屯田三奏 汉赵充国
新开白水路记 宋雷简夫
武都太守汉阳李翁西狭颂 曾巩
武安君白起祠堂记 刘果
龙马山说 明胡缵宗
首阳山辩 杨恩
羑里辩 萧籍
巩昌府古迹考二〈坟墓附〉
巩昌府部艺文一
屯田三奏 汉赵充国
新开白水路记 宋雷简夫
武都太守汉阳李翁西狭颂 曾巩
武安君白起祠堂记 刘果
龙马山说 明胡缵宗
首阳山辩 杨恩
羑里辩 萧籍
职方典第五百六十四卷
巩昌府部汇考八
巩昌府古迹考二
府县《志》合载文县羑里城 在县西北二百步天牢山,相传为纣拘文王处,按河南彰德府汤阴县有羑里城,纣都朝歌去汤阴不远,而文县之羑里,何以称焉。古今势邈不可以臆度,《寰宇记》云:文王为西伯,化行西羌,文王没后,妇人以孝髽角,至今未泯,今文王庙在文州治后,孙正臣诗云:秋空独见周王庙。
阴平道 《十三州志》云:汉武帝开西南,徼置阴平道以统其众,晋永嘉后,羌数叛,因立郡以遏之,按阴平道为秦蜀出入门户,凿山开径,攀木缘崖,诸葛亮以为全蜀之防,其后钟会伐蜀,姜维请备阴平桥,《华阳国志》云: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经江油,出绵竹以伐蜀,即此路也,内有玉女驿,驿旁石如玉枕,色白,悬崖绝壁,人迹所不能到。
邓艾城 在城东七里,魏邓艾由阴平伐蜀,疑此时所筑。
姜维城 在城东七里,蜀姜维于此筑城与邓艾相持,唐建中年曾移州治于此。
郭公城 《水经注》云:白水东径郭公城,昔郭淮攻廖化,于阴平筑之,故因以名。
邓志城 在县南三里东,有邓至山,城以此名。白水故城 《水经注》云:白水又东,南经白水县故城东即白水郡也。
安昌故城 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后魏立宁州修此。
废曲水县 在县东北,二江之曲,本汉阴平道,西魏置县,属文州,唐为文州治,明为千户所。废文州 在县西五里,后周置文州,治阴平郡,隋初郡废,炀帝时州废,唐复置,德宗时以旧城在平地,遂移于故城东四里文台上,即今所城是也。
废长松县 在县南一百里,后魏之建昌县也,隋开皇中以地多乔松改今名,唐贞元中省。废扶州 在县境,西魏置邓州,后改宁州,唐初为扶州,大历中废为镇,以属文州,元领同昌帙彝尚安镇川四县,今俱废。
芦北固城 在县东五十里,因葭芦戍为名。圣鹿城 在县西,昔时羌人见群鹿于此,欲捕之而入穴,不知所去,遂筑城以此名之。
金窟 在麻仓,与昭化县接界,其窟如井,取之甚难,宋鲜于侁有诗。
清晖楼 在旧文州治,宋张觉民有赋。
文化堂 在旧文州治,又有平理、来远、翠盖、囿山、仰高五堂,皆宋时所建,今俱废。
玉枕 在县境,山有石,状如玉枕,在巉岩壁间,人迹所不能到,但可望见而已,有驿曰玉枕驿。宋鲜于侁诗:群冈耸秀抱孤峰,一枕依稀玉色同,织女不知机石坠,嫦娥翻觉海蟾空。
飞仙阁 在县西一十五里。
安静堂 在旧文州廨内,宋吕凝之诗云:峡水秋空一线青,万山深处见官厅。
三山堂 在旧文州通判廨内,有石笋,最佳。一名剑峰,后移置千户所堂上,宋崇宁五年通判郡事何彦奇有铭。
坐啸堂 在旧文州治,吕凝之诗:使君坐啸无馀事,杨柳阴平放早衙。
得要亭 在县东十里,宋建,吕凝之诗:人在江山窟里居,江山虽好不关渠。使君独具登楼眼,
亭上江山画不如。
秦州
成纪旧基 在州西五十步,《帝王世纪》云:庖羲氏孕十有二岁而生,故曰成纪,汉置成纪县,元省。
画卦台 在州北三十里三阳川,伏羲始画八卦之地,今雪后犹见卦痕,三阳川蜗牛堡伏羲陵在焉,按河南陈州亦有卦台。
龙马洞 在州东南,按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而今有龙马洞,未得其详,《史记》:伏羲都于陈荣氏。开山图注云,伏羲徙治陈仓,即今宝鸡,水经注亦云宝鸡,陈仓未载此迹。今附于此,以见前人之论必有所考。
女娲洞 在州西南,按帝系谱,女娲风姓,与伏羲同母,今州北四十里有娲皇庙,相传为女娲生处。
秦祖故里 在州境,祖孔子弟子笃于守道,唐封少梁伯,宋加封鄄城候。
壤驷赤故里 在州境,赤孔门弟子长于诗书,唐封北徵伯,宋加封上邽侯。
石作蜀故里 在州境,作蜀孔门弟子,唐封石邑伯。宋加封成纪侯。
天水古郡 在州东南一里,汉武帝分陇西,置天水郡即六郡之一,治平襄,东汉改汉阳郡,治冀晋,复改汉阳为天水郡,治上邽。
街泉旧县 在州东南七十里,俗名街子口,本汉县,《水经注》云:街泉水与瓦亭水合流入汉,盖县与亭以是名矣。
进马台 《太平广记》:汉元鼎初,武帝西巡至赤砂驿,氐羌进千里马,筑台拜表,故此有进马台。李广宅 在州南二里,今废为台,傍有石马坪,广墓在焉,广家世陇西人,为汉名将,故宅墓与营坪故里同传。
隗嚣宫 王莽末,隗嚣据天水,有故宫在城北,后为寺,故杜诗云:秦州城北寺,传是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玉堂閒话云陇城县东柯谷,僧院甚有幽致,高槛可以眺远,虚窗可以来风,其山北有隗嚣避暑宫,对面瀑布泻出于苍崖之间,三伏生凉,人迹罕至,按此地在今雕窠峪东柯谷之北。
诸葛垒 在城东二里,俗谓之下幕城,旁有司马懿垒,曰上幕城,魏太和中亮攻天水,诏懿拒之即此地也。
姜维宅 在州天水废县东五里铁堂峡,峡有石笋,青翠,长至丈馀,小者可为砺,蜀汉姜维居此峡,有铁堂庄,对面有孤冢,相传维祖茔也。木门 在州西南九十里,诸葛亮四出祁山时,魏遣司马懿屯上邽,督将军张合、郭淮等以禦,汉亮留兵攻祁山,自迎懿于上邽,大芟其麦,懿敛兵依险,兵不得交,亮粮尽引还,懿遣合追之,亮伏弩射死合于木门。
显亲故县 在州东南,汉置,后封大鸿胪,窦固为侯国,以州东北有显亲穴,故以名县。
分心石 在卦台东北,渭水中流有石屹然卓立,曰分心石,水涨不减,水落不增,若与水浮沉,其形旁实中虚,似柱似笋,约长一丈五尺。佛龛 在麦积山岩间,有上七佛、中七佛、下七佛,皆凿洞居之,栈道盘旋而上,有千佛堂、万佛堂,极高处曰牛儿堂,牛儿堂洞门仅三尺,中有大碑六,皆高丈馀,有大木一,长三丈,不知何自入天水,《图经》云:麦积山有瑞应寺、佛龛刳石,阁道萦旋,上下千馀尺,山下有水,纵横可涉,地在东柯谷之南,按寺本姚秦时所建,杜甫诗所谓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为天水林泉之冠。
小落门 在州南界宁远县有寿山上,有隗嚣连城遗址,又传在州北郭外里许,凤凰山上有连城故址。
临渭氐 在上邽西,成纪东南,渭水之阴,蒲氐世居其地,至蒲洪应谶改姓为苻,遂称三秦王。南鲜卑迹 南鲜卑乞伏氐也,世居陇西天水之苑川,后国仁乘苻坚之乱,自领秦州牧,收南安羌并其众,至子乾归,别号西秦。
杜甫草堂 在州东五十里之东柯谷,杜甫弃官寓此,作秦州杂诗,甫尝示侄佐诗,云归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后立祠,宋栗亭令王知彰为之记。
西枝村 去城三里,崖窦玲珑,有杉漆之利,杜子美尝欲居之,故有西枝村,寻置草堂诗,夜宿赞公土室诗。
升仙台 在州西南十五里太霄观,世传老子
于此升仙,宋蒋之奇有诗。
伏羌旧城 在州西九十里,唐并渭川,永宁置伏州,寻废。
天水废县 在州西南七十里,唐置县,后废,宋复置,元并入成州,去今成县二百二十里。天水殿 在州南七里,《秦州记》云:郡前有湖水,冬夏无增减,故谓之天水,宋初立亭其上,号天水殿,又以水疗疾有效,改惠应殿,蒋之奇有诗。又有一处亦名天水,发源旧栗亭县。
燃灯阁 在州东南九十里仙人岩,岩突出两山间,其阿如屋,有华藏寺,香积厨,僧人引泉入厨,亦谓之香积洞,其左为燃灯阁。
秦州万户府旧基 在州东一里。
三阳砦 宋开宝中筑,扼三都谷口,庆历中开稻田四百顷以捍贼路,管小砦十六,金皇统二年复修,在三阳川。
滔山砦 宋太平兴国中筑。
将鸡砦 宋天禧中筑。
临江砦 宋雍熙中筑,在渭水之南。
马骏砦 在州西马骏岭下。
刘沟堡 宋熙宁二年夏人寇秦州,攻刘沟堡杀守将即此。
皂郊堡 在州西三十里,宋嘉祐十一年置。柏阳堡 在州东。
湫池堡 在旧天水县七十里,今地属成县。靖安堡 在旧天水县三百里,今属成县。西顾堡 以上俱宋时有之,今俱废。
天水军 在州西南九十里,宋开禧初置,中有帅正堂。
玩芳亭 在州境,其间池沼间杂,花木丛茂,游者览之无穷,故名。
雄武堂 在州东三里,宋吴璘于此发军。地网 在州西南旧天水长道,二县近边,地势平衍,骑兵纵横无碍,宋宣抚使吴璘乃创地网,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每渠阔八尺,深丈馀,连绵不断如网。
街亭 在州东南七十里,今名街子口,丞相亮伐魏时参军马谡与魏将张合战失利处也。初魏以昭烈既崩,数载寂然,是以略无预备,卒闻亮出远近,震惊天水,南安安定,皆举军应亮,关中响震,势且长驱,此兴复一大机括也,而谡违亮节度,离水上山,合绝其汲道,大破之,以致败丧,令魏得有备,故六出无功,此古今所为扼腕者,其迹在此。
隗嚣连城 在州北郭外里许之凤凰山上。
徽州
仙人关 在州西北七十里,宋宜抚吴玠破金兵处。
八角楼 在州东七十里八角潭上。
河池废县 汉县属武都郡,晋废,后魏置广化县,隋改为河池县,唐属凤州,宋绍兴初宣抚司治此,元省入州。
凤凰村 距州西一里凤凰山,《图经》以昔有凤凰见此,唐杜甫诗云: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盖指此。
永宁废县 在州东四十五里旧属凤州,元革县治并入徽州。
黄沙驿 在州东三十里仓坪山,古黄沙驿仓也。今废,有碑存。
仇池石 在仇池山,宋苏东坡得之,以为希代之宝,有诗。
宁羌卫千户所旧城 明洪武初开设宁羌,卫于成县,设一千户所于本州之南,洪武三十年,因汉中田九成作乱,剿平后遂移置本卫于沔县之羊鹿坪,今本州旧城犹存。
两当县
神梓 《列异传》云:武都故道县有怒特祠,神本南山大梓,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遂合。文公乃遣四十人持斧,砍犹不断,一人伤足不能去,卧树下闻鬼相与言曰:劳攻战乎,其一曰:足为劳矣,又曰:秦公必持不休,答曰:其如我何。又曰:赤灰跋于子,何如。乃默然无言,卧者以告,令士皆赤衣,随所砍以灰,跋树树断,为牛入水,故秦为祠,按秦李永为蜀守,与江神𩰚类此。故道故城 秦置属陇西郡,汉高破章邯从故道出即此,王莽更名善,治晋,属武都,宋徙治广乡镇。
吴郁宅 在县西南嘉陵江上,郁为侍御史,言事被谪,杜子美集中有吴侍御江上宅诗。登真洞 在县东十五里,唐张果老登真之所。洞高一丈,深百尺,有水自顶注于石池中,旁有
石,振之有声,俗呼为石鼓洞,右有真武阁,阁东攀石而上为朝阳亭,又东为碧桃轩,洞门列古今名贤诗刻。
两当驿 在县境,东抵汴州,西抵益州,皆三十六程,故云两当,宋赵抃过此,诗云:里数三千七百馀,两当冬夜宿中途。
洮州卫
西平故里 在洮州旧临潭县,西平忠武王李晟生处,李氏世以武功名,陇西晟以备羌居,临潭因家焉。
临潭废县 在洮州西七十里,旧有御制碑,今不存。
西固所
望峰楼 在驼岭。
化马阁 在城东五十里,明成化十九年千户熊虎创筑于山麓。
牛园阁 在城东九十里,明正德元年李𤣱创筑于山麓。
坟墓附本府〈陇西县附郭〉
商夷齐墓 在首阳山郡,纪元修葺勒石。唐李白墓 在仁寿山西。
李贺墓 在城南二十里。
元巩昌安懿王墓 在府东四十里。
漳县
元义武陇右王汪世显墓 在县东南三里。
伏羌县
汉平襄侯姜维墓 在县西南五十里。
姜氏墓 即维先茔,去维墓数武。
北魏柱石李虎墓 在县西北八十里。
后周唐公李炳墓 在县西北七十里。
元古墓 在县西十五里,元人王子之墓。
成县
南北朝杨难当墓 在县西四十里。
宋太师卫国公吴挺墓 在县北一十里。太尉杨政墓 在县东,政原州人仕宋,累官至太尉,左右吴玠兄弟,保全川蜀。
清水县
汉壮侯赵充国墓 在县北一里。
杨广墓 在县西一十五里。
隋刺史张崇妻王氏墓 在县东三十里,为盗所逼,执节而死。
唐刺史姜谟墓 在县北一十里。
大人冢 在县北七十里,姓名无考。
祝英台墓 在县东五里。
明马将军世荣墓 在县南笔架山下。
礼县
唐尚书赠少师王仁裕墓 在县东北,古长道县地。
雷王墓 在县东。
元学士赵世延墓 在县西一里。
冀国公墓 在县西一里。
梁国公赵国瑶墓 与冀国公墓近。
秦国公石吉连墓 在县西一里。
雍国公石麟墓 在县东三十里。
王少傅墓 与王尚书墓近。
王尚书墓 在县西二里。
明门尚书克新墓 在县西二里。
文县
唐太尉和文墓 在县西大渡坝。
秦州〈按馀州县无考〉
上古伏羲陵 在州北四十里。
周秦文公墓 在州麦积山下。
汉纪信墓 在州北门外。
将军李广墓 在州南二里。
巩昌府部艺文一
《屯田三奏》汉·赵充国
臣闻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故举得于外,则福生于内,不可不慎。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月用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千六百九十三斛,茭槁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难久不解,繇役不息。又恐他寇卒有不虞之变,相因并起,为明主忧,诚非素定庙胜之册。且羌氐易以计破,难用兵碎也,故臣愚以为击之不便。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氐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馀枚,皆在水次。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三百八斛,分屯要害处。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湟狭以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左右。田事出,赋人二十亩。至四月草生,发郡骑及属国羽骑伉健各千,倅马什二,就草,为田者游兵。以充入金城郡,益积蓄,省大费。今大司农所转谷至者,足支万人一岁食。谨上田处及器用簿,唯陛下裁许。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蛮羌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氐亡其美地荐草,愁于寄托远遁,骨肉离心,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敌,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羌氐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馀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氐之具也。臣谨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氐,令不得归肥饶之地,贫破其众,以成羌氐相畔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视羌氐,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閒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倖,不出,令反畔之氐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墯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亡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敌得乘閒之埶,九也。又亡惊动河南大幵、小幵使生他变之忧,十也。治湟狭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臣充国材下,犬马齿衰,不识长册,惟明诏博详公卿议臣采择。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先零羌精兵今馀不过七八千人,失地远客,分散饥冻。䍐、幵、莫须又颇暴略其羸弱畜产,畔还者不绝,皆闻天子明令相捕斩之赏。臣愚以为氐破坏可日月冀,远在来春,故曰兵决可期月而望。窃见北边自燉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馀里,乘塞列隧有吏卒数千人,敌数大众攻之而不能害。今留步士万人屯田,地埶平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保,为渐垒木樵,校联不绝,便兵弩,饬𩰚具。烽火幸通,埶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者也。臣愚以为屯田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禦之备。骑兵虽罢,敌见万人留田为必擒之具,其土崩归德,宜不久矣。从今尽三月,氐马赢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又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终不敢复将其累重还归故地。是臣之愚计,所以度敌且必瓦解其处,不战而自破之册也。至于敌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臣闻战不必胜,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劳众。诚令兵出,虽不能灭先零,亶能令氐绝不为小寇,则出兵可也。即今同是而释坐胜之道,从乘危之埶,往终不见利,空内自罢敝,贬重而自损,非所以视百蛮也。又大兵一出,还不可复留,湟中亦未可空,如是,繇役复发也。且匈奴不可不备,乌桓不可不忧。今久转运烦费,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为不便。校尉临众幸得承威德,奉厚币,拊循众羌,谕以明诏,宜皆乡风。虽其前辞尝曰得亡效五年,宜亡它心,不足以故出兵。臣窃自惟念,奉诏出塞,引军远击,穷天子之精兵,散车甲于山野,虽亡尺寸之功,媮得避慊之便,而亡后咎馀责,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臣幸得奋精兵,讨不义,久留天诛,罪当万死。陛下宽仁,未忍加诛,今臣数得孰计。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