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百二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四百二十七卷目录之一

 河南府部汇考一
  河南府建置沿革考
  河南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河南府星野考

职方典第四百二十七卷

河南府部汇考一

河南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禹贡豫州之域。周武王克殷,定鼎于郏鄏成王,卜涧水、东瀍水西而宅,洛邑是为王城,又卜涧水东迁,殷民居之,号曰:下都至平王,自镐京东迁,乃居王城。秦于此置三川郡,汉置河南郡,东汉都之即下都,故地改为河南尹。属司隶曹魏置司州领之。晋亦都此,仍置河南尹,而司州治如故,其后沦没于苻秦,改为豫州,刘宋取之复置河南郡,后魏自代徙都之,亦为河南尹,东魏改尹为郡,以洛州刺史领之,西魏因之属司州。北齐为洛州,后周为东京,隋炀帝始徙都于河南县即王城,故地仍为河南郡,唐废都复为洛州,置都督府。高宗复为东都,武后改曰神都,元宗改曰河南府,属河南道。五代梁改西都,唐改东都,晋改西京,宋仍旧金为中京。金昌府元为河南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改路为府。皇清因之领州一县十三。
洛阳县〈附郭〉
周为东都,以地居洛水之北,故曰洛阳,秦于此置河南县,属三川郡。汉析置洛阳县,属河南郡。东汉改郡为尹县,属如故三国。魏改尹为郡省,河南县入洛阳。晋复置河南县,属河南尹。南北朝刘宋二县,俱属河南郡。后魏仍属河南尹。东魏改河南县曰宜迁县,属河南郡,洛阳县属洛阳郡。后周复改宜迁县为河南县,以洛阳省入隋。开皇初,复置洛阳二县并属河南郡。唐神龙二年,更洛阳曰永昌县,景隆元年复故名,宋熙宁五年省洛阳入河南,元祐二年复置金,正隆二年省河南入洛阳,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八十六里偃师县上古帝喾所都之地,商成汤,盘庚俱都此,号曰西亳。周武王克商还,息偃师后,遂以为名秦,为三川郡地。汉始置偃师县,属河南郡。东汉因之属河南尹,晋省入洛阳县。南北朝俱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仍属河南郡。唐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五里巩县周巩伯邑显王二年,西州惠公封少子班于巩,号为东周。汉始置巩县,属河南郡。东汉改郡为尹县,属如故。三国复改尹为郡。晋仍置尹。南北朝刘宋属河南郡。东魏改属成皋郡。北齐因之隋,属河南郡。唐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里孟津县汉为孟津关,晋改为富平津,唐置河清县,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开宝元年,徙治白坡镇。金初徙治孟津渡始改为孟津县,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八里宜阳县周为召伯听讼之所,汉始置宜阳县,属弘农郡。东汉因之,三国魏析置甘棠县,属新安郡。寻复旧。晋属弘农郡,南北朝刘宋因之,东魏置宜阳郡,治此后,周改宜阳,曰昌洛县。隋大业初,复为宜阳,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改为福昌县,属河南府河南郡。宋熙宁五年,省入寿安县,元祐元年,复置。金复改为宜阳县,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八里登封县夏禹避舜子于阳城即此,汉置阳城、崇高二县,属颍川郡。东汉省崇高,入阳城。晋属河南尹。南北朝后魏属阳城郡。东魏析置堙阳县。隋开皇六年,改堙阳曰武林县。大业元年,复改曰嵩阳。
与阳城,并属河南郡。唐贞观十七年,省嵩阳入阳城。光宅元年,始改阳城为登封,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里永宁县汉晋俱为渑池县之西南境。南北朝后魏置崤县,属弘农郡。西魏置北宜阳县。寻改为熊耳县,属宜阳郡。后周属同轨郡。隋义宁二年,徙治永固城,始改曰永宁县,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又移治同轨城,属谷州,后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属嵩州,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六十五里新安县周春秋时为西周地。秦名其地曰新安汉,始置新安县,属弘农郡。东汉因之。晋属河南尹。南北朝刘宋属河南郡。东魏置新安郡,又析置东垣县,并属焉。隋仁寿四年,省新安入东垣。大业初复改东垣为新安,属河南郡。唐武德元年,复析置东垣县,寻省入焉,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属金昌府。元属河南路。明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六里渑池县周战国为韩地。秦昭王二十年会诸侯于渑池即此。汉始置渑池县,属弘农郡。以地在崤渑之间,故名。东汉因之。三国魏徙治蠡城。晋属弘农郡。南北朝刘宋仍旧。后魏置渑池郡治此。后周属同轨郡。西魏属河南郡。隋属河南郡。唐初属谷州。贞观元年改属河南府河南郡。宋属河南府。金升为韶州。元至元八年,废州复为县,属陕州。明改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嵩县夏为伊阙地。周为周公听讼之处。后秦晋迁陆浑之众于此。汉置陆浑县,属弘农郡。东汉因之。晋属河南尹。南北朝东魏置伊阳郡,以县属焉。隋开皇初,废郡改县曰伏流大业,初复曰陆浑,属河南郡。唐属河南府河南郡。五代以陆浑省入伊阳。宋绍兴初,为顺州,金改嵩州以在嵩岳之西故名。元仍旧。明降州为县,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一十里卢氏县周为西虢地。汉因卢敖得仙于此始,置卢氏县,属弘农郡。东汉因之。晋属上洛郡。南北朝刘宋仍属弘农郡。东魏改属金门郡。隋初置虢州治此后,属弘农郡。唐武德元年,复属虢州弘农郡。宋金俱属虢州。元属嵩州。明初属陕州。弘治四年改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八里陕州周为西虢地。武王封王季子虢仲于上阳即此。成王以周召为二伯。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春秋晋人灭虢,遂有其地。晋分入于韩。秦属三川郡地。汉置陕县,属弘农郡。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刘宋皆因之。后魏始置陕州,以县属焉。隋大业初,州废县属河南郡。唐武德元年,复为陕州。乾元元年,改为陕郡。宋复置陜州,保平军。金元俱为陕州,以陕县属之。明以陕县省入陕州,属河南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二里领县二灵宝县周武王放牛桃林之野即此。秦于此置函谷关。汉置弘农县,属弘农郡。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刘宋皆因之。后魏改置西弘农郡,以县属焉。后周郡县俱废。隋大业初,复置弘农郡,治县如故。唐天宝元年,获宝符于古函谷关,始改曰灵宝县,属陕州陕郡。宋属陕州保平军。金元俱属陕州。明属河南府陕州。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阌乡县上古为鼎湖地。汉置湖县,属京兆尹。东汉改属弘农郡。晋因之。南北朝、后周于湖城故地,置阌乡郡。隋开皇初,废郡始改为阌乡县,属河南郡。唐贞观初,置鼎州,又析置湖城县,寻废州,以二县俱属虢州弘农郡。宋属陕州保平军。金属陕州。元至元二年,省湖城县入焉。明属河南府陕州。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六里河南府疆域考  《通志》府州县《志》合载河南府疆域图

本府东至开封府、郑州、汜水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陕州西安府华阴县界四百九十里,又至潼关五百里。
南至汝州伊阳县界九十里。
北至怀庆府济源县界七十里。
东南至汝州界八十五里,至汝州一百六十里。东北至孟县界七十里。
西南至
西北至
东西广六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由府治,东至省城四百二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
洛阳县〈附郭〉
东至偃师县界三十里。至偃师县七十里。西至新安县界四十里。至新安县七十里。南至嵩县界七十里。至嵩县一百六十里。北至孟津县界三十里。又至济源县界四十里。东南至汝州界八十五里。至汝州一百六十里。东北至孟津县界四十五里。至孟津县五十里。西南至宜阳县界四十里。至宜阳县七十里。西北至平陆县三百八十五里。
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里,由县治至省城达。
京师与府治同
偃师县
东至巩县界二十五里。至巩县六十里。
西至洛阳县界三十五里。至洛阳县七十里。南至登封县界五十五里。至登封县九十里。北至孟津县界三十里。又渡河至怀庆府孟县五十里。
东南至登封县界五十五里。至登封县九十里。东北至温县界八十里。
西南至宜阳县界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孟津县界四十五里。
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八十里,自县治西至府城七十里。东至省城三百六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七百四十里。
巩县
东至汜水县界二十五里。至汜水县四十里。西至偃师县界三十里。至偃师县六十里。南至登封县界六十五里。至登封县一百二十里。
北至温县界一十五里。至温县二十五里。东南至荥阳县界六十里。至荥阳县八十里。东北至汜水县界四十里。
西南至登封县界八十里。
西北至孟津县界七十里。至孟津县八十里。总广一百里,袤一百二十里,自县治西至府城一百三十里,东至省城二百八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八百里。
登封县
东至密县界四十五里。至密县七十里。
西至洛阳县界一百里。又至偃师县界六十里。南至汝州界五十里。至汝州九十里。
北至巩县界四十里。至巩县一百二十里。东南至禹州白沙界六十里。至禹州一百二十里。
东北至密县,界三十五里。又至荥阳县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
西北至
总延一百六十里,袤九十里,由县治。西北至府城一百四十里。东至省城二百八十里。东北由荥泽县至。
京师一千七百里。
嵩县
东至伊阳县界五十里。
西至卢氏县界二百八十里。
南至镇平县界二百八十里。又至伊阳县,界五十里。至伊阳县九十里。
北至宜阳县界四十里。至宜阳县九十里。东北至洛阳县界九十里。
东南至伊阳县界。
西北至永宁县界。
西南至卢氏县界二百里,至卢氏县三百里。广五百里袤三百里,由县治。东北至府城一百六十里,又东北至省城八百八十里,又东北至
京师一千九百六十里。
宜阳县
东至洛阳县界二十五里,至洛阳县七十里。西至永宁县界九十里,至永宁县一百一十里。南至嵩县界四十五里,至嵩县一百一十五里。北至新安县界二十五里,至新安县五十里。东南至嵩县界四十里,至嵩县一百一十七里。东北至洛阳县界二十五里,至洛阳县七十里。西南至嵩县界一百六十里,至嵩县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渑池县界八十五里,至渑池县一百一十里。
南北广七十里,东西袤一百一十五里,自县治。东北至府城七十里,又东北至省城五百里,又东北至。
京师一千九百里。
永宁县
东至宜阳县界二十里,至宜阳县一百一十里。西至卢氏县界一百二十里,至卢氏县一百六十里。
南至嵩县界八十里,至嵩县一百四十里。北至陕州界六十里,至陕州一百六十里。东南至
东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东西广一百四十里,南北袤四十里,自县治。东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东至省城六百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九百八十里。
卢氏县
东至永宁县界五十里,至永宁县八十里。西至陕西洛南县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内乡县界三百里。
北至灵宝县界八十里,至灵宝县二百里。东南至嵩县二百八十里。
东北至陕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阌乡县二百里。
西南至商州五百里。
东西广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里。至
京师二千二百里。
新安县
东至洛阳县界四十二里。
西至渑池县界三十里。
南至宜阳县界三十里。
北至济源县界九十里。
东南至
东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东西广七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县治。东至府城七十里,又东至省城四百里,又东北至
京师一千八百七十里。
渑池县
东至新安县界六十里,至新安县九十里。西至陕州界三十里,至陕州一百四十里。
南至永宁县界三十里,至永宁县一百里。北至山西垣曲县界九十里。
东南至
东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广九十里袤一百二十里,自县治。东至府城一百六十里,又东至省城五百八十里,北至
京师一千九百六十里。
孟津县
东至巩县界四十里,至巩县九十里。
西至洛南县界二十里,又至新安县界六十里。至新安县一百二十里。
南至偃师县界一十五里,至偃师县五十五里。又至洛阳县界三里,至洛阳县四十五里。北至孟县界十里,至黄河岸五里,至孟县四十里。
东南至登封县一百四十五里。
东北至温县九十五里。
西南至洛阳县四十五里。
西北至济源县七十里。
东西长一百里,东五十里,居平原广五里,许西五十里,居山广二十里,自县治。西南至府城四十五里,东至省城三百里。北至
京师一千七百六十里。
陕州
东至渑池县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陕西华阴县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内乡县界二百七十里。
北至山西平陆县界二里。
东南至
东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广一百零一里,袤一百四十里,自州治。东至府城三百里,又东至省城七百二十里,又东北至
京师二千一百里。
灵宝县
东至陕州界二十里。
西至阌乡县界五十里。
南至卢氏县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山西芮城县界一十里。
东南至卢氏县界一百一十里。
东北至
西南至商州洛南县界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
广六十里,袤蓰之自县治。东至陕州六十里,又东至府城三百六十里,又东至
京师二千里。
阌乡县
东至灵宝县界二十里,至灵宝县六十里。西至陕西华阴县界七十里,至华阴县一百里。南至陕西洛南县界二十五里,至洛南县三百里。
北至山西芮城县界八里。
东南至卢氏县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陕西商州五十里。
东北至解州八十里。
西北至蒲州一百二十里。
广八十里袤三十里,自县治。东至陕州一百三十里,又东至府城四百二十里,又东至省城八百四十里,东北至
京师二千二百二十里。
形胜附本府〈洛阳县附郭〉
《史记》:洛阳县,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
《货殖传》:三河若鼎足。
《汉书》:翼奉疏,左据成皋,右阻渑池,前向嵩高,后界大河。
张衡东京赋: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河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大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辕轘。
《地理志》:洛邑天下之中。
海内奇观北邙,后艮伊阙,前起嵩岳起于东南。洛水汭乎东北瀍,东涧西伊,水自南真帝王四塞都也。
陈建建都,论按古今天下,大都会有四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则皆不如洛阳。夫建都之要,一形胜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建都。惟洛阳三善咸备。
《博物志》:周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面少室,北有大岳,三河之分,风雨所起,四险之国。陈心博请蠲税疏虎牢,东镇函谷,西封伊阙扄,其南大河环,其北天心地胆之中,阴阳风气之会,四通八达之所,声名文物之区。
外州县
偃师县 景山并邙鄂之秀,碾河达伊洛之流。巩县 东接成皋,西连古亳。
孟津县 东达巩洛,西据谷城。
宜阳县 南眺屏山,北临洛河。
登封县 石羊关阻其东,玉砦山镇其西,南挹太熊之秀,北倚轘辕之险。
永宁县 熊耳北耸,凤翼西舒。
新安县 右阻铁门之险,左据青要之山。渑池县 前列崤岭,后据韶山。
嵩县 三涂屹峙于西南,陆浑盘旋于东北。卢氏县 东扄高门之险,西溢白华之关。陜州 左崤陵而右函谷,面乾山而背黄河。灵宝县 环条华而带伊洛,控商虢而枕秦晋。阌乡县 西连金堤,北枕黄河。

河南府星野考

        《府志》分野
《象占通考》:午宫柳、星、张三宿,属周三河。
诸家《天文志》:南方七宿,朱雀之体也,其第三宿曰柳,共八星十四度。第四宿曰星,共七星七度。第五宿曰张,共六星十七度。除柳前八度,在未张后,一度入己者不论其。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于辰。在午周之分野,属三河。
魏太史令陈卓柳、星、张、周三河、弘农入柳一度。河南入星三度,河东入张一度。
《桯史》考之:周武王至酆之明年,岁星顺行,与日合于柳,留于张。
《文献通考》:四星聚柳而光武兴复于洛。
按河南所分,在周三河所属,不止周三河也,盖分陕。河南在陕以东,灵阌则在陕以西矣,故弘农入柳一度,而河南则从柳九度,始矣。诸志皆依柳一度为言,亦考之未确耳,虽陈卓谓河南入七星三度,然自周汉建都以来,凡值柳有变异,莫不于君。临是邦者,有关涉,是不宜拘于推七星亦已明矣。大都郡城以东,诸城属于柳。居多以西,诸城属于星,居多然而凡遇二宿有变者,宜通占之也。
按三河河南、河东、河内也,汉《货殖传》谓三河若鼎足者,指此也。周自东迁,河东、河内皆周畿内。地不独河南也,据《左传》郑收温之麦周,郑至于交恶河内之属,周畿瞭然矣。又何疑于河东耶,至战国时,河东、河内割据于韩魏,则三河名存而实亡。故《汉》《唐》《宋志》分野者,于午宫。属之周所分,在荆以北河以南一带,而河内则分之并卫。河东则分之魏益。自是午宫专属于河南,则河南之分柳、星、张,彰彰明矣。至洛阳的属七星而柳为近之,若张又属南阳一带,《旧志》泥河南在豫州之域,阅《分野书》,见豫列卯宫,遂以氐房心,为河南之分,居然以宋属之者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