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八卷目录
平阳府部汇考二
平阳府山川考一
平阳府山川考一
职方典第三百八卷
平阳府部汇考二
平阳府山川考一
《府志》本府〈临汾县附郭〉姑射山 城西三十五里,山有姑射、莲花二洞,即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是也。神居洞,即姑射。政和八年敕立,元王恽有游姑射洞诗。
九孔山 城西三十五里姑射山前,九孔相通,深不可测。
平山 城西南二十五里,即姑射山之支也,平水出焉。山海经云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浮山 城东南三十里,相传洪水横流时,此山随水消长,故名。
卧虎山 城东三十里,以形类名。
矾石山 城西北五十里,山有石似矾。
漫天岭 城东北五十里,与龙角山东西相距。汾河 城西二里,源出太原府静乐县。有二:一在管涔山天池,一在林溪山龙眼泉,至支锅石村合流,至宁化所五里、禹之孙昌宁公所定名定河,至县西南流经楼烦镇,历交城、阳曲、太原清源、文水、祁县、平遥、介休、孝义、灵石、霍州、汾西、赵城、洪洞、临汾、襄陵、太平,至绛州东绕南门,西流过稷山、河津、荣河入于黄河。所经州县多引为渠。山海经云管涔之山,其下玉汾水出焉。由西南注河入皮氏南。秦之皮氏,今之河津也。平水 城西南平山下,东流至城西五里,名平湖,为居民上巳游观之所。又名晋水,流至襄陵北门外入汾。 按《水经注》:汾水南与平水合水出平阳西壶口山。尚书所谓壶口也。其水东经狐谷亭北,春秋时翟侵晋取狐厨者也。又东经平阳城,西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
金龙池 出平山下,详见水利。
涝水 出浮山乌岭下,一名黑水,其傍有小涧沟合流至府城北高河,西入汾。
永利池 城内西北,即莲花池,周围三百八十步,深五尺。
沄泉 城东南二十里东亢村,出于平地。相传通济源,周围三亩六分,旧名深泉。金因其不雅,易之曰亢。元又易曰沄,植莲甚盛。池上有沄泉神祠,祷雨辄应。
黄芦泉 城东二十五里,源出卧虎山下。宋庆历三年,知晋州军事潘大博曾引入城中莲池,后废。
襄陵县
卧龙山 县东南四十里,其巅有塔,一名崇山,又名太尖,曰卧龙者。隋时有千尺大蛇卧其上,故名卧龙。神庙前古松一株,大十数围,高百馀尺,枝叶扶疏如盖,荫可数亩。又古柏一株,内抱槐,亦大数围,皆千百年物。其山南接曲沃翼城,北接临汾浮山,俱名分水岭,东北亘长二十里。平山 见临汾。
龟山 县东三十五里卧龙山之北,突然高起,其形如龟。
三嶝山 县西南三十里,长九十馀里,巍然独高,其形三嶝。
九龙山 县西南三十五里三嶝山之南,其山脊有九曲。
盘龙山 县西南三十里,山势盘绕,如游龙状。寿星山 县东南四十里,俗名南岱。
少石山 龟山后,有石洞。相传为子房辟谷处。旁有黄石公祠。
焦石岭 县西十七里,其石皆紫黄色,上有龙王祠,祷雨辄应。
石牛岭 乔山东北支山,世传李耳过此,牛卧地化石,今其石色青,形如牛。
龙澍峪 县西南二十里,有龙澍神祠。世传曾有龙𩰚于此,谬也。土人读澍为𩰚,故又名龙𩰚。龙泉顶 崇山之支,高阜处有石泉,水味清洌溽,夏,人日饮之不涸。
白崖 赵曲东南高阜,处建文昌阁,地形嵷峭,
树色蓊葱,为镇之文峦。
华池峪 县西十五里,中有石洞。遇岁旱,滴水如珠,即雨。
仙人坡 县安李村西南。相传赤脚大仙至此,今石上足迹深四寸许,俗呼为神仙脚。
白石坡 县西南三十五里,山径崎岖,人迹罕至。弘治间知县李高开广为大路,通隰州等处,商樵便之。
平水 县西北十五里,见临汾。
三交水 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崇山,至兴光村西合邓、梁二水为三,波纹潆绕。
巢溪 县东南三十里,即三交水。西注至荆村,入于汾。世传巢父洗耳处,又名洗耳河,又名颍。水旁有土阜,名箕山。
丹朱泉 县西南十五里景村。世传丹朱插剑于此,拔而得水。
娥英泉 县西南十五里薛村里,世传娥皇女英游于此,泉东入汾。
灰泉 县北二里,泉底皆灰,淘之不尽,其水清洌异常。
灵泉 县东深泉村,其泉平地涌出,汇而为池,虽旱不乾,虽涝不溢,乡人以为灵异。
饮虹涧 县南二十里,上有飞虹桥,下通二郎沟,邑人邢雷有记。
汾河 县东一里,按《县志》:其源出静乐山,经临汾流入县境,南逾太平,至荣河入于河。
石盆沟 龙泉顶畔,巨石如盆形,内洁水常盈,人莫见其泉源,虽盛暑大旱不涸。
二郎沟 县南二十里,有二郎神祠及云幽洞,邑人范晟有记。
八眼井 县西十八里薛村里,世传赵宋时村之人贾姓者刈麻田间,谋凿井麻,忽白衣老人指之曰离此西南一里许可凿少焉。白衣不见,二人遂于其地凿井,无水,再凿亦无,凿至八眼水方出,其七眼水俱出焉,遂通流为八眼。满水井 一在县东南十里鱼池村,一在县东南四十里张相村,其水长溢流于外,夏月尤盛。
洪洞县
九箕山 在县东一十三里,以状类箕、南向者九故名,亦名土山。
英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圈头村西北,西望娄山,南连天石,上有娥皇女英祠,因以名。
娄山 在县西三十里娄村西南,北接赵城罗云山,南对临汾天石山。屹然孤秀,翠柏阴森。上建娄山神祠。
玉峰山 在县北玉峰门外少东山,自九箕山而来,回龙朝拱,庙貌巍峨,台阁耸丽,松柏苍翠。东望霍岳,西面汾川,南对洪崖,真胜地也。洪崖 在县南安流门外一里许,高耸百尺,形若壁立,望之屹然。
宝崖 在县东六七里秦壁村东北,四壁巀然高耸,俯瞷涧水。中建三教庙,旁立神祠。爽垲僻静,孤柏插云,邑称胜景修业者多聚焉。樵牧于此尝获宝钱,故名。明嘉靖二十年,知县杨九泽奉文筑城堡于上城,与壁称足以捍禦。
汾河 在县西北拱汾门外二里许,北来南流,其水浑浊,临河居民穿渠溉田,其利无几。夏秋雨水瀑涨,两岸良田崩没,民甚苦之。旧河身不甚大,今七倍于昔,一望无际,渐徙而东去。城伊迩抱远虑者恒忧之,若伐石砌长厚大堤于河右,预为捍城计,是在贤有司。
涧河 在县南安流门外,发源岳阳县,其源二:一出县北安吉岭,一出县西北金堆里千佛沟。西南流至故岳阳村,二水相合,经洪洞西流入汾。临河居民多引溉田。夏秋雨涨,逐年崩塌,临崖地几尽。弘治十七年河水浸塌城垣,知县郑选令义官张满筑堤护之,长二百丈,高丈馀,后冲损。嘉靖二十二年,知县陈宗仁加修砌石,坚固倍昔,迄今赖焉。流至城西南角,四曲三湾,转北环城与汾水合流处,仍作回转,洪邑人文之盛盖赖此云。
英泉 在县西二十五里英山西南麓,水出石窦,深不盈尺,饮亦不竭,俗呼神泉。
无底泉 县北八十里坊堆村,阴晦水浊,晴明水清,人溺入不沉,故名俗传为海眼。
浮山县
中条山 县东四十里,南通翼城东乌岭,北达岳阳草峪岭,东支遥接沁源界,俗名横岭。尧山 县东八里,即中条之西麓,岿然高出,上有帝尧庙,因名,古柏数株,传闻帝尧曾避暑于此。历代碑记颇多,每岁四月二十八日有司诣
山致祭。
天坛山 县东南五里,一名南尧山,由横岭蜿蜒而趋,乃尧山西南之结聚处。突兀撑空,上有石坛三级,坛东有龙井,又有真武庙、玉皇阁及太乙阁,为邑胜境。
司空山 县东南二十里,原名风穴,因上建司空庙故云。其山腹内空虚,人经过,行步有声。传闻其巅有穴孔出风,樵牧者纳其衣于穴中,少顷即出。唐时有数虎在此为害,一异僧降而伏之。今山东北隅地有虎儿殿、见玉兔寺记。鸣山 县东南二十五里,南连银洞,北接司空,每天欲雨,此山飒然先鸣。
龙角山 县南三十五里,东西二峰并峙,高出云表,旧名羊角山。唐武德间以神人见于此,更今名。下有穴名珍珠洞,深不可测。东峰巅有泉曰华池,上建嘉润侯左伯桃庙。西峰巅建孚祐将军羊角哀庙,每四月八日有司诣山致祀。银洞山 县东南四十里,西北连龙角,相传旧有矿,土人因以银洞山呼之。其水南流达翼城界,名金河。
月山 县西南二十里,南接卧龙,西距漫天岭。按《通志》:每新月之出与落月之入,恒经此处。因名。上有武则天庙。
壶口山 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蜀山。西接卧龙,东连龙角。潏水出其下,绵亘数十里。
黑山 县北四十里,一名牛首,又名乌岭。《水经注》曰:黑水出黑山,西径阳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山海经注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
北天坛山 县东北二十里,一名北尧庙,亦中条之别支也。山端有庙,柏树丛罗,气象深秀。佛岭山 县东北三十里,即中条之右臂。去山仅数里,高敞清幽。上有祠并寺观,为地胜境。西左岭 县西十五里,一名黄花岭,以其地产芫花故也。南距月山,西达郡城,横亘十馀里,为本邑右臂。
秦王岭 县北四十五里,唐太宗为秦王时自太原而南破。宋老生于霍邑,从霍山东分兵诡道潜行至此,曾率游骑转战于柏壁村,后人因立庙岭上以祀之。又赵城、灵石、闻喜皆有秦王岭。
南河 县南一里许,源出中条,自东南环城西北流邑境,无水利,独此河灌溉园圃,至马台会丞相河,西入于汾。旧有莲花池,在河旁南坂坡下,今废。
杨村河 县北二十五里,发源中条由唐葛柏壁村,西流经杨村与黑水合流入高梁,达于汾。金水河 县西南三十五里,源出浮山下,本邑赵家岭之西溪也。土人有时于流沙中见金屑,故名。北流至河里庄,由下寨桥入汾。
潏水河 县南二十里,源出壶口山,自西南来会龙角、司空二山水,至交头河折而西流,经污水殿合济渎涧,绕大义寺而北趋龙神沟,历下寨桥入汾。唐时引此水及高梁水入百金泊溉田。
诸葛河 县北六里,源出中条,经柏村合南王涧水,西流为丞相河,至马台界与南河交会入汾。丞相河者,谓系霍光之别墅也。
涝水河 县北四十里,源出乌岭下,一名黑水。见临汾。
龙池 有二:一在县西二十里浮谷乡之龙王庙,一在东南十五里之济渎祠,祷皆有应。华池 龙角山东峰之巅,武德间初建庆唐观,苦无水池,水乃自流至观前,工毕流止。遇旱,祷雨辄应。
龙井 天坛山南涧中,有三:一东南,一正南,一西南,深不可测。天旱,祷雨屡应。在西南者,即今之龙泊是也。
永惠泉 县东四里天坛山西麓,土厚地高,居民乏水,凿石引泉蓄于石窝,取之不竭,民甚便焉。故名。
悬泉 县东北二十里北天坛之西岩,悬崖涓滴铿然有声,宛若戛玉鸣佩。汇流成涧,甘凉透骨,号曰清溪。西北流合于黑水。
赵城县
霍山 一名太岳,在霍州东南二十里,南接赵城,北跨灵石,东抵沁源。古为冀州之镇,今为中镇。其东有峰,上圆,名观堆峰。山极高峻,形势巍然,迥出云霄。上有五色花、双头蛇。入山五里许有中镇庙,灵应甚速。凡遇灾,异遣官奉祀,仍命有司例祭。《水经注》曰:岳庙甚灵,鸟雀不栖其林,
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以供祭事,鼓动则泉流,声绝则水竭。
罗云山 县西四十里,岩崄巍峨,峰峦重叠,北接汾,西南连洪洞,西抵蒲县,其山尝有云气不时舒布于上,故名罗云。旧有七佛峡寺,即云崖也。寺后有小泉,味甚甘美,居人用之不穷。明珠山 罗云山东北,近石明里,上有清真庵,山之西南沟中有龙泉寺。
五女原 县北十五里,漫衍广博,为邑北屏。第一河 以山溪众水所宗故名。源出七佛峡,流经蒲城城西,至大宁县界入黄河。
霍泉 源出霍山之南,见水利。
汾河 县西,临河居民多引灌田,见水利。马跑泉 广胜寺北范霍峪,按《通志》:山顶上有一大石,上有马蹄迹及人面半边之迹。俗传以为二郎神,听水面贴于石遂有此迹及马蹄云。南小涧 县南五里许,出霍山谷中,故屯南有庙,有祷辄应,邑人呼为小涧龙王,西入汾河。南大涧 县南二十里,上纪落镇,南出霍山青条谷中,上有大石桥,西入汾河。
舞羊涧 县北十里石明里南,山上有一小泉,时遇雨,水遂成大河,东入汾河。
轰轰涧 县西十里石明里北,水声如雷,故名。源出汾,西流至本县境,东入汾河。
太平县
姑射山 县西十五里,见临汾县。
九原山 县西南二十五里,晋大夫多葬其处。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即此。
汾阳山 县南十里汾水之阳,故名。东西亘峙,为邑之南屏。
巴山 县东二十五里,有芦苇悬生崖半,蔓延数尺,历冬不凋,望之如藤萝状。
汾河 县东二十五里,由北而南西入绛州界。龙谷水 县南三十五里,南柴村,流经绛州东北十八里龙谷村溉田,入汾。《左传》云:龙见绛郊。即此地。
源泉 县北,源出景毛村,又潜流地中,至西郭村,复东出。
岳阳县
霍山 县西北九十里,见赵城。
凤凰山 县西北七十里,其形宛若鸣凤,昂霄两翅矫然。
尖阳山 县西北七十里,崇冈峭壁,旭日先照,故名。
雪白山 县北四十里,上多白石,远望之如雪。三棱山 县北五十里,三峰并峙,觚棱峻厉。鳌头山 县北五十里,巉岩峻厉,形若鳌头。莲花山 县北七十里,七峰连峙,霍山之支也。按《通志》:俱似莲花蕊。
党家山 县北九十里,霍山之支也。
尹家山 县东六十里。
屏风山 县东四里,太行馀支,有虎踞龙蟠之势,一名挂榜山。
刁黄岭 县东一百五十里。
安吉岭 县东北五十里,涧水发源。
草峪岭 县东南七十里,路通潞安府。
龙头崖 县北七十里。
滴水崖 县北七十里。
香炉崖 县北六十里。
馌饷崖 县北六十里。
渗水崖 县北六十里,大水涌流至此,忽然渗乾。相传神人以杖卓山,水遂透,山而过。至今赵城县广胜寺下有水涌出,即此水也。
仙洞崖 县北五十里,洞深不可测。
盛佛崖 县北五十里。
钟楼崖 县北四十里。
洪门岭 县东八十里。
东邬岭 县东南一百里。
沁河 县东北九十里,一出沁源县,西北绵山,一出沁源县东北马圈沟,合流县境内百馀里,东南入黄河。
蔺河 县北八十里,源出宝丰里,经流唐城上县等处,东南流入沁河。
赤壁水 县北六十里,源出赵城县霍山赤马交,西南流二十里至漏崖,潜入地中,过南三十里复出,合涧水。见《一统志》。
大涧水 有二:一出县北安吉岭,一出县西北堆金里,俱西南流经洪洞县入于汾。
神水 县北五十里,池水常满,数百人饮之不涸,即经千日不取亦不满。
八十里川 县东一百六十里涌出长子县发
鸠山,西南流与沁水合,长八十里,故名。
圣泉 县东三里东山之麓延庆观,水出石中,激之,从石鲸喷吐注观中,石渠宛转曲折,伏流三清殿下,至殿前流出,汇为二池,可以畜鱼。泽泉 县北二十五里。
马跑泉 县北五十里,按《通志》:或云秦王出师过此渴极,马蹄一跑,水随涌出。故名。
曲沃县
紫金山 县南十三里,东达太行,西极隘口。高五里,盘踞百里,《古志》云:产铜,今无。
绛山 县西南二十里,即紫金山脊尾,日夕回光返照如绛色,故名。
乔山 县北四十里,太行之支也。山形陡峻,故名。双峰峙空中,遵磴造峰头,犹山麓也。北壁万仞,径绝好事者凿石梯之,仅容一身上攀;下践,手足皆损;既跻,四顾群山,皆断崭然削成。南北可三四丈,东西少广。有石室一,谓乔山以下有空洞山覆于上,如桥形。西麓有梦感泉,中峰有轩辕庙,遇旱,祷者毕至,辄有片云止檐,际即雨。岁久庙燬,石柱铁瓦犹有存。相传葬黄帝衣冠于此云。
垆头山 其巅略坦,《尔雅》所谓上正章也,故名。峰侧有石龛,似避世地铁钟,犹存。
卧龙山 县东北四十五里,又名太尖山,乃太行支脉。《旧志》隋时有龙卧于此。
郝家山 明郝修己赐田处,己尝耕此,后服官清介。洪武间予田旌之紫金,故童山独此草树茂密。
冰岩 县南十五里紫金山半,有泉下注石崖,冬则凝而成冰,山阴暖迟,三四月犹存。与晋宫殿遥对,岩下有龙底泉。
四棱寨 即紫金山之巅,正对县治。上有紫阳宫,宫侧有风洞,深邃莫测。
青玉峡 紫金山东,南北长二里许,东西两崖对出,高数十仞。
汾河 县西八十里,见临汾。
浍水 县南三里,源发太行山东乌岭,经本县河底、韩村等里西流入于汾。按《通志》: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于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狸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首阳之神有犬狸身狐尾,其名曰者,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合水 县北二十里,源出太尖山,与温泉诸水合流,西入于汾。
沸泉 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绛县,流入本县景明村。《水经注》曰:俗谓之白水也,水出绛山东,至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十一许丈。清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
翼城县
翔山 县东南十五里,旧《府志》作浍高山,《括地志》云:浍水出焉。《通志》作详高山,其形如鸟张翼。亦名翱翔山,今通名翔山。产铜铁,前有滦将军祠。
滦泉 按《通志》《水经注》曰:浍水东出详高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今《邑志》作浍高山。
乌岭 县东六十里,二岭相对,东乌岭属沁水,西乌岭属翼城。《地里志》名黑岭,因避宇文讳,易今名。穆天子传曰西绝钘邓即此,唐节度使石雄伐泽潞,引兵踰乌岭破五寨,亦此。其地最险隘,有巡检司。
蜀山 县北三十里,相传汉邓通铸钱处,炉迹尚存。每有拾铜与钱者,按文帝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括地志》云:在雅州荣经县北三里,唐大历中第五琦,上言请于绛州汾阳,铜源两监,增置五炉。
羊角山 县东北三十里,唐武德三年,有吉善行者于羊角山下,见有白衣父老曰为吾语,唐天子吾为老君而祖也。诏以其地立庙。山有二峰,西北峰属浮山,东南峰属翼城。上有羊角哀左伯桃庙,开元十八年敕修。有水名华池,岁旱,人多祷焉。
丹山 县北二十里,出丹砂,雨后人多拾之者。又曰丹陵,即丹朱封地,上有丹朱庙。
覆釜山 县西北一十五里,即县西陵之首,蜿蜒而南绵亘数十里,有介之推庙,俗呼为小绵山。
八宝山 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八峰。汉文帝时河上翁隐此,至今人呼河上翁堆。
七宝山 县北二十五里,与八宝山相对。石姑山 县北四十里,其南有大石挺立,故名。《旧志》云:昔有龙女至此入石缝,有草叶似莎,长
四五尺,俗呼龙女发,旱梳之则雨。山下有石如牙斧状,又云龙女所弃。
佛山 县东七十里,浍水南源出焉。按《县志》:以有佛刹故名。
天柱山 县西北四十里,一名卧龙山,俗称大尖山。界翼城、临汾、襄陵、曲沃、浮山五县。
历山 县东南九十里,通称舜王坪,即舜耕处。山界翼城、垣曲、沁水、阳城四县,旁有瞽冢村、诸冯村,属垣曲;又有沩汭泉,属沁水。《史记》注郑元曰历山在河东。朱子纲目云舜耕于历山,生于姚墟。因以姚为氏邑。北门外冰清镇古相传为姚墟地,今尚多姚氏。又蒲州亦有历山。
百草岭 县东南四十五里,多产药草。
菩萨崖 县东二十里,又名观音洞,深远莫测。洞口建观音祠。
千佛窟 县东南二十里翔皋山后,窟内风大多声,人不敢入,或云与观音洞通。
虾蟆口 县东南三十五里,两山相夹,云起多雨,旱则邑民望焉。
浍河 一在乌岭,一出佛山下,合流而西。《水经注》曰:浍水西径翼城南,又西南合黑水岭。水导源东北黑水谷,西南流经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又西南与绛水合,历曲沃至绛州入于汾。
滦水 出翔山,至李村与浍水合,详水利。贺水 源出绛县东贺村,西与滦水合。《水经》云: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者是也。高泉水 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紫谷水 东出白马山,西与田川水、会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
范壁水 出于壁下,并西北流至翼城,二水合而为一,西北流至浍交入浍。
钗股泉 县西十五里感军村,双泉并涌,形如钗股。旧注云汉薄太后从文帝之代,闻河上翁明老子道,枉驾访之,卫士渴甚。太后祝天插钗于地,遂得泉。因名。
沙泉 县东南十二里,下流村西,西与滦水合,详水利。
神泉 县北门外冰清镇。
善渊 县北十五里龙女村,俗传张老夫妇于渊旁得一卵,归家化为一女,遂与之同居,衣食常自丰足。后女入石姑山石缝中,土人祀为石姑神云。
蒲县
翠屏山 县西南一里,山势秀丽,松柏郁葱,俨如翠屏,上有晋文公庙、岁寒亭、栖云阁。明末流寇扰乱,知县张启谟以土城难守,请将松柏变价备砖包城,今山木濯濯,仅存空名而已。按《通志》:山半有泉涌出,人有疾祷饮之,汗出即愈。南屏山 县南一里,状如屏风,松柏森然罗列如眉,又名蛾眉山。
东神山 县东五里,根盘数十里,松柏浓茂,为蒲胜景。
公峪山 县北七十里,蒲处万山之中,其著名者惟此。
五鹿山 县北五十里,高八里,盘踞十里,上有五鹿大夫庙,迤逦至县高峰再起,是为县北山。城建其下。
蒲子山 县东北五十里,世传尧师蒲伊子隐于此。
行驾坡 县西南二里,其地不生荆棘,相传晋文公封蒲行驾于此。
龙头岭 县东三里。
龙母洞 一名龙兴洞,县北四十里,居群山中。泉冽而甘,傍产五色花、乳石。内有风穴,风起常如龙吼,遇旱祷雨得其湫水即应。明天启四年,知县罗永新步祷三日,大雨如澍,人咸异之。第一河 即东大河,至县南众水皆汇,故名。世又传重耳逃难渡此,杀其涨而得济,曰第一者灵之也。
东小河 发源于五鹿山之北,南流七十馀里,绕城东至南屏山下,与第一河合流而西。南川河 发源于乡宁之牛王庙,北流八十馀里至县,东南与东大河合流而西。
蒲峪川 发源于万山中,西南流二十馀里至夹村伏流,至洛阳村再见,又西南流二十馀里至城东,与东大河合流而西。
饮马池 县东东神山下。
南涧泉 县东南一里三官祠前。
东大河 县东发源于本县之分水岭,西流七
十里,绕县之南经隰州界,过大宁入黄河。《旧志》出赵城七佛峡,非是。
古宝泉 县北五里龙兴寺前。
圣水泉 县南一里南屏山下。
汗水泉 翠屏山半,从石窦涌出,人有疾祷之,饮其水汗出即愈。土人立像祠之,号汗水祠。隐龙泉 县东南八里侯家庄,按蒲之水皆系山溪,遇积雨则暴涨,其势奔腾而不可遏。数十年来洗荡民田千有馀亩,尽成砂砾,且渐逼城根。蒲虽山国,实多水患也。
汾西县
圣水山 县西五十里,泉出不竭,澄清如鉴。姑射山 县西六十里,一名青山,乃姑射之连阜山,产铁,旧有藐姑仙人祠。
商山 县东南六十里,上有商山神祠。
石佛崖 县北三十里,崖高三丈许,广四丈有奇。环崖皆石佛像,崖虽崩裂,佛像仍见。
九仙洞 县西六十里,石壁峭立,俯临汾河。壁有洞,深邃莫测。
汾河 县南关乾河镇,见临汾。
轰轰涧 县东十五里,涧东南有庙,下有潭深不可测,庙后有石洞。涧中有穴,望前嘘而出声,望后吸而入声,其声如雷。见《一统志》。
小潺涧 县东北五里,流于霍,会于汾,其声潺潺,冬寒其水若沸。常有白蛇出没,又名白龙池。泊池 县东城内,元天历初,县尹平民浚甃为池,冬夏不涸。
李安庄洞泉 县东十五里悬崖之内,有古洞深五丈馀,内有清泉丈许。
灵石县
绵山 县东三十五里,一名介山。《左传》:晋公子重耳出奔,及还国,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遂隐此。因名,一名介美山。南连雷首,北跨恒岳,盘亘辽远,随地异名,其中名胜不可殚述。
抱腹山 县东四十五里,即所谓抱腹岩。石膏山 县东南七十里,与尖阳山相对,多产石膏,且佳有上中下三岩,峰峦壁立,溪壑幽深。一登其上而潇洒清奇,若入异境。
翠峰山 县东,林木茂密,四时苍翠,故名。十八盘山 石膏山南,山极陡险,上下盘绕共十八曲。
孝文山 石膏山东十里,相传孝文皇帝寓此。马头山 县东五十里,山势耸出如马头然,亦名马脊山。
尖阳山 县东南七十里,山势陡峻,高插云表,上恒积雪,虽春深望之皓然。
捕狐山 县东南七十里,高五里,径过七里,上有神庙,俗传为捕狐神。
卧牛山 县南四十里,其形如卧牛。
烈凤山 县西一十五里,如凤之飞扬。
蛤蜅岭 县西南五十里,以状类名,即古贾胡堡。相传唐兵取霍邑驻此,俗呼蚰子岭。
韩侯岭 县南二十里,有庙在墓后,多名人题咏。
秦王岭 县西南三十里,唐太宗取霍邑驻马于此。
柏槐岩 县东五十里,与抱腹崖相连。
龙岩 县南七十里,有寺,俗传宋艺祖避兵处。马迹岩 县东三十五里,石上有一马迹宛然。文殊原 县西二十里,传为文殊菩萨显真之所。
望川原 县北十七里东西铺头两界,相传禹治洪水时登此观水势,有祠。
禹王原 县西南道美里,相传夏禹曾游于此,有祠。
小水河 县北门外,源出绵山兴地峪及柏沟曲美峪,流经静介等村,至县入汾。夏秋水暴涨,汹涌迅急,势如建瓴。县处下流数被其患。曲美峪河 县东四十里,源出绵山箭藿岩诸沟之水,流经梧桐等村,与小河合入于汾。柏沟峪河 县神林北,源出绵山栾空诸涧,水流涨岫等村,与小水河合入于汾。
新水峪河 县西南六十里,源出隰州印马峪,而孝义柏枝峪诸水复自北流会之,经双白等里至秦王岭南入汾。
汾河 流经县境冷泉等镇,直逼县城之北,合小水河绕县西复转而东,抵翠峰山下,折而西南入霍山界。
桑平峪河 冷泉北十里,居民千馀家,山水环绕。
沙峪沟河 县东四里,入小水河。
怀来峪河 县西十里,入汾。
仁义河 县南四十里,源出沁源,流经尖阳石膏诸山,之南过仁义镇,至南关镇入汾。
石门峪河 县西四十里,源出孝义舒江等山峪,诸水会流经文学等里,至夏门镇入汾。石村沟河 县南五里,会东山之水入汾。郭家沟河 韩侯岭常家山之中,各山水会流经鲁班缠入汾。
景家沟河 索州镇汾河西,通孝义、郭壁等村诸沟之水入汾。
贺家沟河 曹村,北通文学里诸沟之水入汾。石门沟河 仁义驿北,水入仁义河。
柳沟河 仁义驿东,水入仁义河。
罗儿沟河 仁义驿东,水入仁义河。
青石沟河 道千村,水入仁义河。
水峪沟河 县东北十里,水入小水河。
冷泉 县北四十里,风景寒凉,其泉清泠异常。下与汾河相通,视河消长以为盈涸。
野泉 县南十里,水极甘美。
方泉 县北七里。
平泉 县西北三十里,水入景家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