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九十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目录

 济南府部汇考六
  济南府封建考
  济南府公署考

职方典第一百九十四卷

济南府部汇考六

济南府封建考

        《府志》上古
陆终,帝颛顼氏之裔孙。颛顼娶胜溃氏女,或曰娶邹屠氏女,生子卷章,卷章娶女娇,生回及黎。高辛时为祝融。回生终,封于陆乡,故号陆终。生子六,三曰篯铿,世号彭祖。陆乡即今平原般县,地在今德平县东。

有鬲氏,夏为羿所乱。夏之遗臣靡,奔有鬲氏。自有鬲氏率遗民灭浞,立少康。有鬲在今平原县,汉曰鬲县本此。

祝,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是为祝国。即今禹城县。
齐,太公望吕尚,从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其地西至河,今济南古并齐地。
谭子,春秋庄公十年冬,齐师灭谭。谭子奔莒,在济南平陵,今属历城县。
牟,附庸之国。春秋鲁桓公十五年,牟人来朝,汉太山郡有牟县。《东汉书》曰:故国在今泰安州。肥子,《汉书》太山郡有肥城县。应劭曰肥子国。今济南府肥城县。然菑川剧亦有肥亭。曰肥子国,盖二邦也。
昌国君,燕封乐毅为昌国君,故城在般阳城北。
隰侯,隰阴大夫,齐庄公子也,封隰侯。
平原君,赵封公子胜为平原君,以平原县为食邑。

济北王兴居,齐悼惠王子,高后时入宿卫,助大臣诛诸吕,迎立文帝。文帝二年,立为济北王。都济北,后反,兵败自杀。地入于汉,为郡。十六年,复以齐悼惠王子志为济北王。吴楚反时,志独坚守,不与合谋。吴楚已平,徙志王菑川,济北地入于汉。
济南王辟光,齐悼惠王子。文帝十六年,以朸侯进封济南王,都东平陵,食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土鼓、于陵、阳丘、般阳、菅、朝阳、历城、猇、著、宜城十四县。景帝三年,坐同吴楚反,伏诛。国除,地入于汉为郡。
济北贞王勃,淮南厉王长次子。高帝孙也。初封衡山王。吴楚反,以书招勃,勃不应。景帝嘉之。徙为济北王。卒,谥曰贞,子式王扈立,卒,子宽立。有罪自杀。国除,为泰山郡北安县。
德侯广,合阳侯喜子。高帝十二年封,是为率侯,传通龁何坐酎,金免,德属平原郡,即安德。菅侯罢,齐悼惠王子。文帝四年封,是为共侯。传子庸农,坐反,国除。今章丘县,临济镇北有菅城,疑即此。
阳丘侯安,齐悼惠王子。文帝四年封,传子偃。坐出国界,削为司寇,阳丘今章丘县是。
平昌侯卬,齐悼惠王子,文帝四年封。后从吴楚反,诛,国除。平昌,在今德平县东北里许。白石侯雄渠,齐悼惠王子。文帝十六年封,为胶东王。初为白石侯,齐悼惠世家白石,在德州安德县北二十里。
猇侯起,赵敬肃王子。武帝时封。传充。国广明,固钜鹿。猇,属济南郡。
钜合侯发,城阳顷王子。武帝时封,坐酎,金免,《旧志》汉无钜合县名。按《水经注》:巨合水北径巨合故城西。《后汉书·耿弇传注》:巨里一名巨合,今之龙山镇是也。
朸侯让,城阳顷王子,武帝时封。
朝阳侯胜,一作刘圣。广陵厉王胥子。宣帝时封。传广德安国朝阳,即今章丘县。
泰山侯长安,德哀侯广元孙,元康四年封。梁邹侯武虎,《史记》作武儒。以谒者起沛。从击破秦入汉,以将军击定诸侯。侯一千八百户。卒,谥曰孝。传最婴齐山拊。坐酎,金免。元孙之子充复家。梁邹,今邹平县。
朝阳侯华寄,以舍人从起薛,以都尉击项籍,复攻韩王信,有功,侯千户,传要当,坐教人上书枉法,削国。元康四年,诏以寄孙奉明大夫,定国复家。
阳信侯吕靖,以汉五年用左令尹初从,功比堂邑,侯千户,传臣义它善。坐酎,金免。元孙阳复家。阳信属渤海郡。
台侯戴野,以舍人从起砀入汉,击项籍,并燕代封侯。传午,坐谋反,诛。元孙安昌复家,台属济南郡。
厌次侯袁类,《史记·年表》作元项。以将从入汉,守广武功封,传嗣,谋反,诛。六世孙世复家。厌次即今乐陵县。
祝阿侯高邑,以客从入汉,定魏太原,破井陉,从击项籍,攻陈豨。侯八百户,传成,坐事国人过,律免。国除。元孙弘复家。祝阿属平原郡。
阳信侯刘揭,以典客夺赵王吕禒印,闭殿门拒诸吕共立文帝,侯二千户,传中意。坐罪,免。平陵侯苏建,以都尉从大将军击寇功,侯一千户,后坐败师,免。平陵属济南郡。
平州侯王唊,以朝鲜将降汉封侯,无后。平州索隐曰:表在梁父。
重合侯莽通,以侍郎发兵击反者,侯四千八百七十户。后坐反,诛。重合属渤海郡。
德侯景建,以长安大夫从莽通杀如,侯得少傅石德侯,坐谋反,伏诛。
富平侯张安世,以事昭帝谨厚无过,侯三千户。及定策立宣帝,益封至万三千六百四十户。传延寿厂临放纯。富平属平原郡。
博侯张章,以长安男子发,觉霍氏反谋,侯三千九百十二户。传建,坐罪,免。博属泰山郡。平昌侯王无故,以帝舅侯六百户,传接临获,建武中复家。
乐陵侯史高,皇舅史恭子也。初,恭母贞君收养宣帝。及帝嗣位,以旧恩封恭二子。高为乐陵侯,元为平台侯。会霍氏欲反,高发其谋,益封至二千三百户。传术崇,无后,以曾孙岑嗣,王莽时绝。
平台侯史元,与兄高同封。
将陵侯史曾,宣帝时为中郎将。元康中封将陵,即今德州。
平原君朱建,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布。布欲反,建止之,不听。及布诛,汉闻建谏,不与谋,得不诛。后自刭,文帝拜其子为中大夫。平原君王臧儿,景帝初封。
安定公孺子婴,初始元年,新莽篡汉,封为安定公。以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地为安定公国。

后汉

齐哀王章,光武兄演之子。初立为太原王。建武十一年,徙为齐王。食县六,般阳其一也。传子石,坐罪,贬,石子无忌复王齐,传喜承,建安十一年,国除。
济南安王康,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后为王就国。以平原之祝阿、安德、朝阳、平昌、漯阴、重丘六县,益济南国。康在国不循法度,人上书告其谋议不轨,削五县。至肃宗时,复还所削地。康卒,子简王错立。错卒,子孝王香立。香笃行,好经书。初,季父笃有罪不得封,西平昌侯昱坐法失侯,香乃上书分爵土,封笃子几,昱子嵩皆为列侯。香无子,国绝。永建元年,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后,是为釐王。传子悼王广,无嗣,国除。
济北惠王寿,永元二年封。分泰山郡为国。和帝遵肃宗故事,兄弟皆留京师。及帝崩,乃就国。卒,子节王登立。卒,子哀王多立。卒,无子,立郓乡侯安国为后,是为釐王。卒,子孝王次立。次,九岁而孤。至孝建和初,增封五千户,以慰孝劳。卒,子政立。卒,无子,国除。
平原怀王胜,和帝长子。少有痼疾,延平元年封。蚤卒,无子。邓太后以乐安彝王宠子得为胜后,是为哀王。卒,无子,又立河间王开子翼为嗣,安帝废之,国除。
平原王硕,桓帝兄,建和二年封。
临邑侯让,以景帝七代孙封。建武二年谋反,诛。
临邑侯复,北海靖王兴子。建武三十年封,传子騊駼。
祝阿侯陈俊,建武二年封新处侯,后增邑,徙封祝阿,二十三年卒,子浮嗣。
则乡侯侯霸,建武五年封关内侯。卒,追封谥曰则乡哀侯。以于陵为食邑。子昱嗣,按《水经注》:在今长山县。
鬲侯朱祐,南阳宛人,为护军。累功拜建议大将军。建武九年封,食邑七千三百户,图像云台。鄃侯马武,建武十三年封,鄃即省入平原者也。见《汉书注》
鄃侯赵苞,灵帝时封。

乐陵王茂,武帝子。建安中封万岁亭侯,徙封乐陵,增邑三千户。
平原王睿,即明帝初封平原。
临邑公子上,武帝子。早卒。太和五年追封,谥曰殇无嗣。
平原侯植,武帝子。即陈思王也,汉建安中封平原侯。

济南王遂,魏鸿胪丞恂子。武帝受禅封,传耽。平原王干,宣帝子。武帝受禅封,邑一万一千三百户,无子。
济南王固,吴敬王晏子,悯帝弟。初封汉王,改封济南。
梁邹侯解修,魏琅琊太守、梁州刺史,考绩天下第一,武帝封为梁邹侯。
梁邹侯刘颂,广陵人。官至光禄大夫,以诛贾谧督摄众事有功,追封,食邑千五百户。
乐陵郡公石苞,南皮人,以战功封东光侯。武帝即位,封乐陵郡公。
乐陵郡公石演,苞之曾孙,惠帝时封。

北魏

济南王丽,建宁王崇子。兴安二年封,后赐死,国除。
乐陵王壶仁,高宗子,和平四年进封。
乐陵王壶儿,景穆子,和平四年卒,追封乐陵王,以兄子永全嗣,改名思誉。孝文时,坐知穆泰谋不告,削爵为庶人。
济南王昌,临淮王谭子。宣武时袭封,未拜而卒,谥曰康,改封济南子彧嗣。
平原公仪,秦王翰子。道武时封。
济南王慕容白曜,皇兴元年,崔道固以历城叛,诏白曜讨之。道固降,因封白曜为济南王。济南王罗拔,初封济南公。承明元年,进爵为王。
乐陵公奚拔,世祖赐爵乐陵公,后以罪徙边。乐陵公朱瑞,桑乾人。庄帝时封。普泰初,为参朱世隆杀。
平原公崔猷,大统中封。
厌次县子侯深,光山人。庄帝时以战功封,后坐反,诛。
历城县子韩子熙,麒麟子。普泰初,除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光禄大夫。寻改吏部郎。以奉册之故,封历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北齐

济南王殷,文宣帝子。天保十年嗣位。乾明元年,太皇太后废为济南王,食一郡。
乐陵王百年,孝昭帝子。初立为皇太子,及帝崩,乃遗诏传百年弟武成。有手书曰:百年无罪,可善处置之。太宁中,封为乐陵郡公。后以冤诛,以子白泽袭封乐陵王。
平原王段韶,武威王段荣子,文宣帝四年封。平原伯崔庠

北周

平原公王光
平原公长孙兕
乐陵郡公怡峰,辽西人。从征,累有战功。进封平原伯长孙义贞。

济南公柳敏,开皇元年封。

济南王祐,武德八年封宜阳王,改封济南,后不法赐死。
棣王琰,元宗子。开元二年封于鄫。后徙封棣,即今武定州。
棣王洽,初封鄫王,名嗣真。开元十三年,徙封于棣,改名洽。
棣王惴,宪宗子宣宗大中六年封,咸通三年卒,无子。
棣王祤,昭宗子。乾宁元年封。天祐二年为朱全忠杀。

济南玉也只里,一作野只理。至元二十四年封。

汉王高煦,成祖次子。初封乐安州。宣德中,以
罪废为庶人,改州名武定。
邹平庄靖王泰塍,鲁靖王肇辉子。宣德中封。传恭懿王阳鎕,庄定王当潩,荣安王健档,恭靖王观爁,康顺王颐在,嗣王寿,后无考。乐陵恭惠王泰,鲁靖王肇辉子。宣德中封,传宣懿王阳錧,端简王当渿,庄康王健概,恭僖王观燔,裕穆王颐𡍌,嗣王寿镐,后无考。阳信安僖王当,鲁庄王阳铸子。成化中封。传安懿王健杫,荣康王观燃,恭简王颐埔,端顺王寿钞嗣王以澍后无考。
德庄王见潾,英宗次子。天顺初封济南府。传懿王祐榕,怀王、恭王、定王、端王、嗣王,
崇祯己卯蒙难,庚辰十月十六日,册封定王子纪成王为德王。
泰安王祐总 济宁王祐挦 俱庄王子东平王 历城王 临胊王 高唐王 俱懿王子  宁海王 临清王 俱怀王子堂邑王 利津王 俱恭王子
安陵王 纪成王 嘉祥王 清平王  俱定王子 永年王 宁阳王 俱端王子以上诸王,俱德庄王之后,府第并在济南,故列于此。
平原王勇
历城侯盛镛,建文三年以功封,后暴卒。
会昌伯孙忠,邹平人,宣宗皇后父,谥康靖。

济南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
府治 居城之中近南。旧治改为按察司,明洪武初,知府崔亮创建今治,临川危素有记。崇祯十二年,知府张夬重修其制。大门之外有坊,题曰:齐鲁首郡,大门之内为寅宾馆,为土地祠,仪门。门内为戒石亭,为莅事堂,左右设经历、司照、磨所,翼以吏胥诸房,堂后为协恭堂,堂东北隅为同知廨,堂西北隅为通判廨。署内旧有马政。理刑二廨,今裁,东西公廨并达仪门。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府蒋焜重修,内署有记。
巡按察院 在府治东。顺治十七年裁,十八年设总督,改为总督衙门。康熙三年,复裁总督,五年改为提督署,二十一年,提督复裁,今为官司停骖之地。
巡抚都察院 旧在城西南隅。康熙五年,都御史周有德移建府治西。
巡盐察院 在府治东北。明成化十二年建。布政司 在府治西北。明洪武九年,自青州移此。天顺四年重修。学士彭时有记。崇祯十二年,布政司周应期重建。
按察司 在府治东。明洪武九年,自青州移此。成化中重修。学士商辂记。崇祯十三年,蔡懋德重修。
督粮道 在布政司大门内东,今移驻德州。济东道 在云路街西。
督学道 在按察司仪门内迤东。
兵备道 在按察司外,迤西,今裁。
督学试院 在湖上。
都使司 在府治西。
都转盐运使司 在府治东,明洪武元年建。滨泺分司 在按察司南,即旧驿传道署。胶莱分司 在府学西,即守道旧署。
布政司经历司 在布政司堂左。
照磨所 在布政司堂右。
理问所 在布政司仪门外迤西。
广储库 在理问所南。
按察司经历司 在按察堂左。
照磨所 在按察堂右。
司狱司 在按察仪门外迤东。
都使司经历司 在都使署内。
盐运司经历司 在运使署内。
益昌库 在运使署内。
济南卫 在府治西南。明洪武十九年建。本府司狱司 在府治仪门内迤东。
广储仓 在府治东南。
广丰仓 在府治东南。
西关递运所 在城西南。
阴阳学 在布政司西。
医学 在府治东。
贡院 在府治西北。明成化十九年重修。嘉靖元年重建。至公堂大学士刘翊记。
演武场 在府城南门外二里。
历城县治 在府治北,莅事堂曰牧爱堂。前为
戒石亭,东西列房科,后为衙舍堂,左为丞簿尉官廨,达于仪门仪门。左右为寅宾馆,为土地祠,为收粮房,为狱。仪门之外为大门,为屏,各县规制略同。明崇祯十二年,知县宋祖法捐俸重建。浙江布政使,新城王象晋为之记。皇清康熙二十年,知县史起贞重修。
堰镇巡检司 在城东二十里,今裁。
泺口批验所 在城西北十三里。
总局 在县学东。
养济院 在西关。
义阡 在三关外。康熙二十九年,布政使司卫既齐增置十四亩,在旱石桥西。
外州县
章丘县治 在城内东北,前代刱修之始,无可考。元县尹王平重修,明洪武初颁公廨式,建大堂、后堂,堂东有典史厅,堂后有库楼,有衙舍,颜曰留耕堂。明知县陆里建堂,左右有吏胥房,前有戒石亭,亭前有仪门,门东有土地祠,祠南有寅宾馆,门西有狱,狱北有收粮房,大门上建鼓楼,门外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今圮,左有县丞衙,右有主簿衙,今裁,西为典史衙。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在绣江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演武场
预备仓
养济院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北。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
察院 在县治西南。明万历间,知县周友程改书院建此。
府馆 在县治西南。
邹平县治 在西大街迤北,明洪武二年,知县张椿建,淄川县丞王蒙为之记。成化二年,知县李儒重修。皇清顺治十五年,知县徐政重修。长山尚书李化熙为之记。后复倾圮。康熙十四年,知县刘元慧建大堂、衙宇、戒石亭、寅宾馆,及吏胥等房,捐俸修葺,县丞衙在县堂东北,主簿衙在县堂西北,今俱废。典史衙在县堂西南,顺治十四年,典史侯可封重建,今仍之。
阴阳学,今废。
医学,今废。
僧会司 在真如寺。
道会司 在城隍庙。
税课局今废。
义仓
马厂
演武场
青杨驿今裁。
养济院
漏泽园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北,今圮。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今改察院。
府馆 在县治南,今圮。
淄川县治 居城之中。正堂三间,翼堂左为銮驾库,右为币藏库,西为典史厅,东为库楼。左列吏、户、礼三房,承发司,右列兵、刑、工三房,架阁库、马科,右今圮。堂台下中为甬道,南出为戒石亭,亭南为仪门,门左右有角门,又南为大门,大门之内东为寅宾馆,馆北土地祠,大门外有桥,今湮。南出半里许,石甃为台,虚其中为门,上建谯楼,设钟鼓为严更之所,邑令杨武所创建也。楼后圯。康熙六年,典史金简重修,楼外东为旌善亭,西为瘅恶亭,久废。由正堂而入,为寅恭门,内为退思堂,堂前东出,旧有管马县丞衙,裁革。后知县朱正色改为退息之所,即今东书院也。南有管粮县丞衙,今圮。又南为典史衙,厅西南出为题名馆,今圯。南为主簿衙,今废。并入马敞矣。狱在县署西南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张嵋重修大堂及钟鼓楼,筑甬道,建旌善、瘅恶二亭。兴衰起废,一时传美政焉。高侍郎珩,唐检讨梦赉有善恶亭序。
预备仓
广盈仓
广运仓 俱废。
保赤仓 明万历十九年立。
义仓 崇祯十二年邑人公置,输谷备荒,今为驻防署。
僧会司 龙兴寺内。
道会司 城隍庙内。
养济院 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张嵋重修大门,两耳房,增屋二座。
漏泽园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久废。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即今察院。
府馆 总铺西,久废。
长山县治 在城中东南隅,儒学之西。元至正间,县令苗居岩刱建。嘉靖中,知县邢邦彦重修大堂三楹。前有戒石亭,亭前有仪门,东西角门,大门上建谯楼,门西有旌善、申明二亭,堂西有典史厅,銮驾库,堂东有架阁库、赃罚库,堂左右有六房堂,后有广益堂,再后有衙舍县丞衙。典史衙,俱在正堂之东。主簿衙裁缺,后改为书房。马敞在典史衙东,狱在典史衙西,后遭兵燹,公廨焚毁。顺治四年,知县朱天宁莅任,遂借邑乡绅刘孔中城宅居住。康熙十一年,知县南之杰始改南向,增建皂隶房、收粮房。康熙二十五年,知县钱士琰捐俸扩充,增置地基。康熙二十八年,署印泰安州同知吴柽准,候选国子监,学正刘耐呈词查明边界,给示立石,用垂久远,虽暂作公署,然依然侨居矣。莅此土者,踵事增华,振衰兴废,重修旧廨,必有毅然任其事者。
白山马驿
阴阳学,今废。
医学今废。
僧会司 在兴教寺。
道会司 在范公祠。
预备仓
演武场
养济院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
府馆 在县治西。
新城县治 元世祖时,分淄莱路田索二镇,仍于驿台置县。按《旧志》:谓县治旧在索镇店。邑人张元帅始迁县治于桓公台,即今治也。大堂三楹,后厅三楹,又后为衙舍,东为銮驾库,前为月台,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门左为土地祠,为收粮房,门右为狱,再南为大门,门外有旌善、申明二亭,又南为谯楼堂,东为寅宾馆,南为钟楼,为两县丞衙堂,西为典史厅,为架阁库,为主簿衙,为典史衙,为官库,为承发司,两翼为六房。明洪武间,知县张辉建。崇祯十四年,知县孙印奇重修。后罹兵燹,倾塌已尽。康熙十四年,知县雷璁捐俸重建,一如旧制。而县丞、主簿、典史各衙及旌善、申明二亭无存焉。
预备仓 在县后,今废。
保赤仓 在县东,今废。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社学 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养济院 在县后。
漏泽园 在城北一里许,知县马负图买地扩之。
义冢 一在西门外,侍郎王之垣置,一在昝家庄,吏目张应科置。
布政分司 在东街,今废。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今废。
济河县治 在城内东门大街。明洪武三年,知县王得成建。弘治十四年,知县赵清重修。正德六年,知县李秀重修。康熙十一年,典史许国杰重修,大堂五楹,堂左有赞政厅,右有驾阁库,东西吏舍各十二间,南有戒石亭,有仪门,有大门,门外有旌善、申明二亭,久圮。门内西有土地祠,又西有寅宾馆,仪门内有狱,仪门外有仓堂,后有衙舍。康熙十一年,知县蓝奋兴重修,后圮。二十八年,知县黄雯捐俸重修。堂东为县丞衙。康熙十年,县丞吴世贡重修。堂西有主簿衙,今改为驿马厂。堂前迤东有典史衙,康熙六年,典史许国杰重修。
阴阳学
医学 俱废。
僧会司 在定慧寺。
预备仓 今废。
养济院
漏泽园
晏城驿
演武场
东察院 在县治东,久废。
南察院 在县治南,久废。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久废。
府馆 在县治南,今改为米厂。
齐东县治 创建于元。明正统中,知县李敏重修。成化中,知县张源重修。康熙二十年,知县李先荣重修。二十三年,知县余为霖重修,其制有大堂,有抱厦堂,东有銮驾库堂,西有赞政厅堂,后有架阁库,库房再后有衙舍堂,东西有六房,中有甬道,有戒石亭,有仪门,仪门外有寅宾馆,有土地祠,仪门内有狱,大门上建谯楼,大门外有旌善、申明二亭,今废。大堂西有县丞衙,主簿衙,典史衙,今俱废毁无存,鞠为茂草矣。守此土者,其慎寘薪焉。
预备仓
济留仓 今废。
税课局 今废。
医学 今废。
阴阳学 今废。
僧会司 在行香寺。
演武场
马厂
养济院
布政分司 在县西。
按察分司 在儒学东。
府馆 后改察院。
济阳县治 在城东北隅。金天会间,县令徐弼建。后知县董珍、史询、杜溥、马天驿、张镗、张端、侯加乘,解元才相继重修。其制大堂三楹匾,其额曰学道堂。堂东有问事厅,堂西有典史厅,堂前有戒石亭,堂左右有库房、吏胥房,堂后有銮驾库,仪门外有榜廊,有狱,大门上建谯楼,下有申明、旌善二亭,再南有坊,匾曰禹瀹遗封。后衙为卜居堂,再后为宁固轩,轩西有书房。县东有主簿衙,久废。县西即今之典史衙也。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演武场
预备仓
保赤仓
社仓
社学 知县解元才建。
义学 邑人郭梦畴立,并随学,地十三亩。
养济院
北察院 在县治西北。知县秘自谦、侯加乘,解元才重修。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
禹城县治 即唐移于迁善乡故址。元至元中重修。明洪武三年,重修,其制有大堂,堂之东有库楼,堂之西有幕厅,厅之东南有寅宾馆,堂之后有喜闻堂,再后有衙舍,堂前东有銮驾、库架阁,库东西有吏胥房,中有戒石亭,有仪门。库楼之东有县丞衙,东南有典史衙,西南有主簿衙,今裁。仪门之东有土地祠,西有狱,又前有谯楼。扁曰东藩辅邑。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知县王表。任申重建。有记,刻善人唐钊刘淇于石,所以示劝也。
预备仓
税课局
刘普驿 旧在刘普站,明弘治八年,移于县南,左为驿丞宅。
阴阳学
医学
演武场
僧会司 在法云寺。
惠民局
养济院 即税课局故址。
漏泽园 知县游宽建。
察院 在县治东。
按察分司 在县治西。
府馆 在县治西。
临邑县治 在城西南隅。明洪武二年,知县柴〈阙〉创建大堂。万历十一年,知县刘承忠题其额曰保元堂。后为日省堂,又后有衙舍堂,左有銮驾、库堂,右有赞政堂,堂前有月台,有甬道,有戒石亭,有吏胥房,有仪门,有鼓楼,有大门。治东有县丞衙,有主簿衙,东南有典史衙,鼓楼,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今废。崇祯十三年,知县卢傅移鼓楼于大门之东。顺治九年,知县陈起凤重修
保元堂。康熙九年,知县赵裔昌建俨若堂。康熙十九年,知县郑雍建钟楼、仪门,及六曹吏舍,捐俸庀材,民乐输将,歌子来焉。
预备仓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道会司
演武场
养济院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府馆
长清县治 在城正北。宋至道三年刱建。洪武初,县丞石贵,正统中,知县汤思恭典史何聪重修。弘治六年,有回禄之灾,俞庄襄公谏改而新之,视旧加详。崇祯十六年,又罹火灾,焚毁殆尽。皇清顺治中,知县吴道凝,李维翰牛友月,相继修建,
始渐次复旧云。
南北马驿 今改崓山、长城二驿,一丞主之石都塞巡检司。
递军所
鹊里递运所
惠民局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道会司
预备仓
常平仓
演武场
漏泽园
养济院
察院 在东门内,知县李维翰重修。
布政分司 在县东南隅,废。
按察分司 在南前街,废。
府馆 在南前街。
肥城县治 即翔鸾台故址。元末兵燹,明洪武三年,知县丘思齐建。正统八年,知县彭良重修。正德十年,大堂灾,十六年,知县刘赞重修。嘉靖四十年,知县郑维邦重修。其制有大堂,左有坚白堂,幕厅,前有戒石亭,东西有六曹吏舍,后有仪伏库,兵器库,衙舍。仪门外有土地祠,有狱,大门上有谯楼,左右有旌善、申明二亭。治内旧有县丞衙,主簿衙,久废,典史衙如故。
五宁驿 今改并崓山。
阴阳学
医学
僧会司
道会司
阜积仓
预备仓
育贤仓
养济院
漏泽园
布政分司 在县治西南。
按察分司 在县治东。
府馆 后改五宁驿。
青城县治 在城西南隅。其制大堂三楹,堂后有后厅,有衙舍堂,东有銮驾库,有县丞衙,裁革。后改为琴鹤亭,堂西有主簿衙,今改典史衙。堂前有戒石亭,左右有六房,有架阁库,有仪门。门外西有土地祠,有寅宾馆,有狱,又南有谯楼。楼下有申明、旌善二亭,县堂相继重修者,知县方国光、沈绍代、许志、李继美。后衙相继修葺,俾焕然一新者,则知县王仪也。
预备仓 今废。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接官亭 今废。
僧会司
演武场
养济院
漏泽园
布政分司 在县南门内。
按察分司 在县南门内。
府馆 在县东门内。
陵县县治 原州郡故址。明永乐间,改州为县。知县杜彦礼建。大堂三楹,左有库楼,右有幕厅,后有敬简堂,又后有衙舍,前有戒石亭,有仪门,东西有六房,左有銮驾库,右有狱,东有县丞衙,
西有主簿衙,南有典史衙,仪门外有土地祠,寅宾馆,严更楼。正德中,遽被火灾,大堂幕厅俱燬。嘉靖中,知县刘瑞以敬简堂为听政之所。康熙七年,地震,官廨倾圮,知县史飏廷重修。
税课局 今废。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演武场
养济院
察院 在县治南。
布政分司 在儒学东北。
府馆 在分司东。
公馆 在县治东。
泰安州治 在城东北隅,岳牧堂州之听政堂也,咨岳堂州之退食堂也。岳牧堂左右有收贮二库,其后有知州衙舍堂,东为清军厅州同居之,西为管粮厅州判居之,又西为吏目衙堂。前有戒石坊,东西有吏舍西廊,后有羁工所。所前为狱,仪门东有土地祠,又东有寅宾馆,馆西有銮驾库,大门之上有谯楼,门外有申明、旌善二亭,南有屏,屏南有坊,题曰泰山之安。万历三十一年,知州任弘烈重修。皇清因之。
阴阳学
医学
惠民局
马厂
预备仓
巡检司
义仓
僧正司
道正司
演武场
养济院
漏泽园
巡抚都察院行署 在州治南。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院左。
分守道衙门 在分司南。
府馆 在州治南。
新泰县治 在城正。北堂曰忠爱堂。堂东有赞政厅,堂西有库房,年久将圮。康熙二十一年,知县宗之璠移建赞政厅后。中有戒石亭,左右列六曹吏舍堂,后有衙舍,再后有景止楼。仪门,外有土地祠,寅宾馆西南隅有狱,大门上建谯楼,东西有旌善、申明二亭。旧有县丞衙主簿衙,今裁。有典史衙,今因之。
上四庄巡检司。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演武场
预备仓
义仓 知县宗之璠建。一在城,一在羊流店。惠民局 今废。
养济院
漏泽园
察院 旧在景圣街北。顺治十四年,知县杨继芳移建于此。
西司
羊流公馆
莱芜县治 在城正中。明洪武元年建,大堂旧曰琴堂,康熙三年,知县钟国义重修,因改之曰如保堂,有记。堂左有积贮库,右有典史厅,东西有吏舍,中有戒石坊、仪门,外有土地祠、寅宾馆。大门建有牧爱楼,门内有狱,门外有旌善、申明二亭,今废。堂后有改弦堂,知县陈甘雨建,有记。再后有三堂,西有书房,东南有景范堂,有记,俱知县叶方𢘆建。有委蛇亭,知县钱弘模建。来鹿亭,知县吴国瑾建。有主簿衙,今裁。有典史衙,今因之。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演武场
预备仓
义仓
养济院
正率讲院 知县叶方𢘆建。
常平仓 知县李钦式建。
察院 在县东。
府馆 在县东南。
德州州治 旧在城西隅。元刺史秦政建。明永乐九年,知州何原移于东南隅,年久倾圮。正统间,知州邹铭重修。知州韦景元建谯楼。嘉靖间,知州何洪、邢奎,万历间,知州邵士斗、马明瑞相继修葺。皇清康熙四年,知州冯重华重修。堂东有州同署堂,
西有州判署,其南有吏目署,一如旧制焉。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正司
道正司
常丰仓
常盈仓
兵器库
太平驿
梁家庄水驿
养济院
良店水驿
安德马驿  安德水驿
武德道衙门 今改为督粮道衙。
户部监兑分司
户部监督分司
兑粮公馆
德平县治 在城西北隅。洪武中,知县罗文建。大堂为勤政堂,堂左有銮驾库,堂右有典史厅,堂后有节爱堂,有衙舍,前有戒石亭,东西有吏胥房,俱圮。知县戴王缙重修。南有仪门,知县王霖重修。门西有狱,又南有铺门,东有土地祠,知县赵镈建,戴王缙重修。祠前有寅宾馆,知县李四维建,后圮,知县成文选重修。大门上有谯楼,知县李恕建。罗士贤、赵镈重修。申明旌善二亭年久毁废,尚未修建。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营房
预备仓 知县王霖建,后圮。知县戴王缙重修。
僧会司
演武场
漏泽园
养济院
察院
平原县治 在城东北隅,前代建置不一。元末尽燬。明洪武五年,始建大堂。弘治十四年,知县朱良重修。其制有大堂,有二堂,左有幕厅,右有銮驾库,南甬道,中有戒石亭,东西有吏舍。仪门外东有土地祠,有攒造所,有狱,南有大门,上建谯楼,左右有申明、旌善二亭,悉列善恶事迹于亭壁上,示劝戒也。万历七年,知县王维藩因官廨倾圮,改二堂为衙舍,旧宅遂废。十七年,知县刘思诚重修,大堂、寅宾馆、衙内后厅,改建为楼。知县廨东有管马县丞衙,今裁。又东有管粮县丞衙,西有主簿衙,今裁。南有典史衙,今仍之。税课局 今废。
阴阳学
惠民局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预备仓 今废。
存留仓 今废。
桃园驿
新驿
预备新仓
演武场
养济院
礼孀院 知县刘思诚建。
义仓
社学
察院 在县治东。
南察院 在县治西南。
布政分司 在县治南。
府馆 在县治西。
武定州治 在城中之北偏,宋大中祥符间立。明永乐末,册封汉王高煦于州,遂并为藩府,乃移州治于西门。宣德初,汉府除,仍复今治。其制有大堂,左有吏目厅,右有銮驾库,东西有吏胥舍,南有戒石亭,有仪门,有大门。大门内有土地祠,有狱。知州衙在大堂后署。左有州同衙,右有州判衙。吏目衙在土地祠北。申明、旌善二亭,在
州大门外。嘉靖三十五年,知州乔宇自行设置,不烦民力,公廨、吏廊咸加饬治焉。康熙二十七年,知州董鼐重修。
阴阳学
医学
僧正司
道正司
预备仓 今废。
林棠驿 今废。
惠民局 今废。
巡检司 在清河镇。
演武场
养济院
漏泽院
察院
布政分司
兵备道衙门 今裁。
府馆
阳信县治 在城内大街西。明洪武初,知县王廷建,天顺中,知县白旻重修。嘉靖中,知县刘准重修。万历四十年,知县路升重修。其制有大堂,额曰亲民堂。知县刘准建,知县徐九皋重修。堂东有赞政厅,徵收库堂。西有会计厅堂,后有退思堂,东有正已轩。知县王有年建。康熙十五年,知县彭可有重修,再后有衙舍,前有戒石亭,东西有吏舍,东北有主簿衙,今裁。东南有典史衙,仪门外东有土地祠,西有寅宾馆,又西有狱,大门外左右有申明、旌善二亭,今废。万历间,知县路升迁谯楼于县治之东,乃以谯楼故址建坊。康熙十五年,知县彭可有重修,题其额曰古千乘。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道纪司
演武场
官仓 旧有廒八座,知县傅商弼增廒九间,知县武世举增廒九间,知县杜镇增廒五十三间,官仓、预备仓,合为一焉。
养济院
漏泽园
察院 在大街东,今改为驻防署。
布政分司 在仓巷正北。
按察分司 在儒学南。
海丰县治 在东门内。明洪武三年重建。正统四年,成化二十年,嘉靖三十七年,相继重修,督修,知县俱遗其名。其制有大堂,有赞政厅,有衙舍,有吏胥房,有戒石坊,有仪门,有土地祠,有寅宾馆,有狱,有大门,有申明、旌善二亭,亭久废。县丞衙在赞政厅迤东,丞裁簿居之。簿裁,今典史居之。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预备仓
大沽河海口巡检司 今移大山。
官仓
演武场
养济院
漏泽园
巡抚都察院行署 在大沽河,查海驻此。布政分司 在南门外。
察院分司 在布政分司西。
府馆 在南门外。
乐陵县治 在城内东门之西,明洪武中,县丞何𢘆迁今治。明成化丁未,知县孙宾重修。有大堂,有赞政厅,有架阁、銮驾二库,有衙舍,有六房,有戒石亭,有仪门,有土地祠,有寅宾馆。知县郝猷明,钱为青,姜植相继重修。大门外有申明、旌善二亭,久废。知县姜植重建。大门西有狱,左有县丞衙,右有典史衙,皆知县王登庸建。知县郝猷明重修。
巡检司
阴阳学
医学 今废。
僧会司
预备仓 今废。
义仓 今废。
养济院
漏泽园
布政分司 在西门内。
按察分司 在县治西。
府馆 废。今许忠节公祠即其故址也。
商河县治 在城内东北隅。明洪武二年,知县叶安建。成化十八年,知县才宽重修。弘治元年,知县杨英增扩。明末土寇焚燬。皇清顺治五年,知县殷克裕抵任,假居民舍,至七年四月,始谋修建,鸠工庀材,邑人输将恐后,八阅月而工始竣,自大门以至衙、舍、堂、庑、垣、墉,一如旧制,迄今犹传为遗爱云。
阴阳学 今废。
税课局 今废。
僧会司
演武场
养济院
预备仓
漏泽园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滨州州治 在城正中。明洪武二年,同知俞仲谦修。天顺中,知州何淡重修。大堂五楹,东有赞政亭,西有库房,后有和衷堂,再后有衙舍,前有戒石亭,有吏舍,有仪门,有寅宾馆,有狱,东有州同衙,西有州判衙,东南有吏目衙,正南有大门,上建重楼,东西列申明、旌善二亭,又南有坊,题之曰渤海名邦,年久渐次倾颓。
康熙二十八年,知州于国璧捐俸重修。
税课局
阴阳学
僧正司
道正司
义仓
预备仓
演武场
养济院
察院 在州治东南。
利津县治 在城内西北隅。有大堂三楹,顺治六年知县何世魁重修。东有库楼,西有幕厅,后有衙舍,知县张文熿、韩文焜,相继修葺。前有戒石亭,有六房廨,有仪门,有土地祠,有寅宾馆,有狱,东有县丞衙,西有典史衙,大门上有重楼,名曰驻鹤楼。顺治十八年,知县李元长重修。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预备仓
保赤仓
惠民局
演武场
海运分司
巡检司
宁海场盐课司 丰国场盐课司
永阜场盐课司
养济院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沾化县治 在城内东偏。创建于宋庆历中。罹元兵燹燬,明洪武三年重修。成化二年,知县陈谟创建大门。弘治六年,知县姜宣扩治署廨。嘉靖三十六年,霪雨为虐,公廨尽倾,知县石玺次第修之廨后,筑台丈馀,上建一楼,扁曰:海天雄镇。万历十六年,知县洪沄重修。四十四年,知县张思行修葺大堂。四十六年,知县段展增治堂厦。堂之东有县丞衙,西有主簿衙,衙之南有典史衙,主簿久裁,署废。后县丞裁,署并县矣。皇清康熙七年,知县孙锡蕃重修。十三年,知县刘培阳重修三堂,改建鼓楼,瞻视维新焉。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惠民局 今废。
营房
义仓
演武场
久山镇巡检司
永利场盐课司
富贵场盐课司
丰民场盐课司
利国场盐课司
养济院
察院 在县治西。
府馆 在县治东北。
蒲台县治 在城西街。元末燬于兵火。明洪武
三年,知县葛萦建大堂。知县徐意重修。堂东有赞政厅,有库楼堂,西有架阁库,左右有六曹吏舍,后有衙舍,南有戒石亭,有仪门,有寅宾馆,有土地祠,有狱,大门东建有钟楼,有申明、旌善二亭,堂东有县丞衙,堂西有主簿衙,堂东南有典史衙,以上全署俱废,令且侨居矣。旧制固在,不可遽泯也。
阴阳学 今废。
医学 今废。
税课局 今废。
僧会司
道会司
批验所
义仓
惠民局 今废。
预备仓 今废。
养济院
漏泽园
察院
巡盐察院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运司分司
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