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十三卷目录
真定府部汇考一
真定府建置沿革考
真定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真定府星野考
真定府建置沿革考
真定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真定府星野考
职方典第九十三卷
真定府部汇考一〈《真定旧志》残阙已甚,《县志》又少,今只照《通志》摘出,殊多阙略〉
真定府建置沿革考
《畿辅通志》本府〈真定县附郭〉《禹贡》:冀州之域,周为并州地。春秋时晋鲜虞奚极肥,杨鼓诸国分治其境。战国属赵。秦为钜鹿郡地。汉初置恒山郡,后避讳,改曰常山。武帝置真定国,常山属焉。东汉建武间,并真定,属常山国。魏复为郡。晋因之治真定。后魏移治安乐垒。后周于郡置恒州。隋废郡,存州。大业间,省州以县,属高阳郡。唐复置恒州。开元,改恒山郡,置大都督府。元和中,改镇州,后升成德军节度。五代时,梁改武顺军,唐复为成德军,后复为镇州。晋改顺德军,汉复为成德军,周改为镇州,宋为真定府成德军节度。金属河北西路。元改真定路。明洪武初,改为真定府,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裁阜平县,分入曲阳行唐。领州五,县二十六。
真定县
周春秋鲜虞国,后属中山。战国,中山东垣邑,后并于赵。武灵王伐中山,取东垣,即此。秦置侯,置东垣县,属钜鹿郡。汉高帝十一年,改东垣为真定县,初属常山郡。武帝元鼎元年,置真定国治此。东汉,属常山国。三国魏因之。晋置常山郡治此。南北朝后魏属常山郡,北齐因之。后周置常山郡,治真定县。隋初,废郡,分置常山县,属恒州。大业间,省常山,仍入真定,置恒山郡治此。唐初析置恒山县,后改曰中山,属恒州。神龙初,复名真定,置镇州治此。宋置真定府治此,金因之。元改府为路,县属如故。明属真定府,附郭。皇清因之,编户十四里。
井陉县
周、春秋鲜虞国,后属中山。战国属赵地。秦始皇十八年,使王剪伐赵,下井陉,属钜鹿郡。汉置井陉县始此,属常山郡。东汉因之。南北朝后魏因陉县始此,属常山郡。东汉因之。南北朝后魏因之。北齐并石邑于井陉,属常山郡。后周因之。隋初属恒州,后于县置并州。大业初,废州,仍属恒山郡。唐武德初,改置并州,寻省州为县,仍属恒州,后属镇州。五代属镇州。宋熙宁中,省。八年,复置,兼设天威军,属真定府。金改为威州。元移威州治洺水,以井陉属广平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四里。
获鹿县
周春秋鲜虞国,后属中山。战国中山石邑,后属赵。武灵王伐中山,取石邑,即此。秦属钜鹿郡。汉置石邑县,属常山郡。东汉省。三国魏复置石邑县,属常山郡。晋因之。南北朝后魏因之。北齐后周俱省。隋开皇六年,复置石邑县,属恒山郡。唐天宝中,改名获鹿县。五代属镇州。宋以石邑县省,入属真定府。金升为镇宁州。元初,改为西宁州,寻复为获鹿县,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八里。
元氏县
周春秋鲜虞地,后属中山。战国赵公子元之封邑。秦属钜鹿郡。汉因赵公子元封邑,故名元氏县,置常山郡治此。东汉因之。晋改属赵。南北朝后魏属赵郡,北齐后周俱省。隋开化六年,复置元氏县,属赵州,后属赵郡。唐属赵州。五代梁属赵州,周属镇州。宋属真定府,金因之。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一里。
灵寿县
周春秋属中山,为桓公所都。战国中山地,以地灵人寿,故名。赵主父灭中山,起灵寿北还,即此,属赵。秦属钜鹿郡。汉置灵寿县始此,属常山郡。东汉因之。晋因之。南北朝后魏北齐俱因之。后周置蒲吾郡治此。隋废郡,仍为灵寿县,属恒山郡。义宁初,置燕州。唐武德初,省州为灵寿县,属并州,后属镇州。五代属镇州。宋熙宁中,省入行唐。元祐初,复置,属真定府。金属真定府。元属真
定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四里。
槁城县
周春秋属肥子国,晋荀罃灭肥,以肥子归,即此。战国赵地,名宜安肥子。秦属钜鹿郡。汉置槁城县始此,初属常山郡,后属真定国。东汉属钜鹿郡。晋省。南北朝后魏复置槁城县,属钜鹿郡。北城改为城,县置钜鹿郡治此。隋开皇初,废郡,置廉州治此,后废州存县,属赵郡。五代晋陷,周复。唐武德初,复置廉州治此。贞观,州废,改属恒州。天祐二年,改名槁平,属镇州。宋以九门省入槁城,属真定府。金因之。元初,改为永平州,寻复为槁城县,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六里。
栾城县
周春秋,晋栾武子封邑其城,系武子所筑,故名栾城。战国属赵。秦属钜鹿郡。汉置关县,属常山郡。今驿仍名关城驿,本此。东汉改栾城县,始此属常山国,后省。晋省。南北朝后魏复置栾城县,属赵郡。北齐后周俱省。隋复置栾城县,属栾州,后属赵郡。唐初,属赵州,寻属恒州。天祐二年,更名栾氏,后复旧名,属镇州。五代属镇州。宋属真定府,金因之。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无极县
周极子国,春秋鲁大夫无骇帅师入极,即此。战国中山苦陉地,初属魏,后并于赵。秦罢侯,置无极县始此。汉改名毋极县,属中山国。东汉属中山国。晋省。南北朝后魏复置毋极县,属中山郡,寻省。北齐复置毋极县,属常山郡。隋改属博陵郡。唐初属廉州,武后时复名无极县,后属定州。宋政和中,属中山府。金因之。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四里。
平山县
周春秋晋蒲邑。战国番吾君地,属赵。秦属钜鹿郡。汉置蒲吾县,属常山郡。东汉属常山国。三国魏废。晋复置蒲吾县,属常山郡。南北朝后魏因之。北齐后周俱废。隋开皇六年,改置房山县,属恒州。义宁初,置房山郡,后置蒲吾县隶之。唐改置岳州,寻罢州,仍为房山县,属并州。天宝中,改为平山县,始此后属镇州。五代属镇州。宋属真定府,金因之。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一里。
按《通志》:阜平县〈缺〉
定州
上古陶唐氏之国。周春秋鲜虞地。威烈王十年,封西周桓公之子武公遂为中山国,以城中有山,故名。战国中山地,初属魏,后属赵。秦上谷钜鹿二郡地。汉初置中山郡,景帝三年,改为国,治卢奴。东汉因之。晋初为中山国,治卢奴,后北燕慕容垂都此,寻并于后魏。南北朝后魏初,改定州,始此后置中山郡,治卢奴。北齐废卢奴,入安喜,置鲜虞郡治此。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寻罢。隋初废郡,置鲜虞县。炀帝初,以安喜省,入置博陵郡治此。后改为高阳郡。唐武德初,复名定州。天宝初,升博陵郡。乾元中,复为定州。建中间,改义武军,治安喜县。五代因唐为定州,属武军。宋初为定州义武军。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庆历八年,置定州路。政和三年,升为中山府,治安喜县。金初,改定州,后升中山府。元因金为中山府安喜县。明复为定州,省安喜入焉。以州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二里,领县三。
新乐县
周春秋鲜虞国,后属中山国。战国初属魏,后赵。秦上谷钜鹿二郡。汉置新市县,属中山国。东汉因之。晋因之。南北朝后魏属中山郡。北齐后周俱属鲜虞郡。隋开为新乐县,始此,属北陵郡。唐属定州。五代因之。宋属中山府。金因之。元因之。明属真定府定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三里。
曲阳县
周恒阳地。春秋中山,地名曲阳,以在太行山曲之阳。战国中山地,后属赵。武灵王合军曲阳,即此。秦上谷钜鹿二郡。汉置上曲阳县,始此,属常山郡东。汉改属中山国。三国魏改属常山郡。晋属常山郡。南北朝后魏属中山郡。北齐改为曲阳县,属鲜虞郡。隋开皇七年,改为恒阳县,属博陵郡。唐元和中,避穆宗讳,复名曲阳县,属定州。五代属定州。宋属中山府。金因之。元初,改恒州,寻复为曲阳县,属保定路。至正中,又改属中山
府。明属真定府定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顺治十六年,省阜平东五里入焉。共编户三十里。
行唐县
周恒阳地。春秋奚子国。战国中山东垣地,后并于赵,改为南行唐。惠文八年,城南行唐即此。秦置南行唐县,属钜鹿郡。汉属常山郡。景帝三年,改属中山国。东汉因之。三国魏改属常山国。晋初属常山郡,后改属中山国。南北朝后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始此,属常山郡。北齐属博陵郡。隋属恒山郡。唐武德初,置玉城县。长寿初已改章武县。神龙初复名行唐县。大历置泜州,寻废,以县属恒州。五代梁改彰武。晋改永昌,寻复旧。宋属真定府。金因之。元改为恒阳县,属保定路。明复名行唐县,属真定府定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三里。顺治十六年,省阜平西五里入焉。共编户二十八里。
冀州
周春秋晋地。《左传》:齐伐晋,赵胜率东阳之师追之,即此。战国赵东阳地。秦置信都县,属钜鹿郡。汉置信都国,治信都县。景帝前二年,改广川国。五年,改信都郡。中二年,复改广川国。宣帝甘露四年,复信都国。东汉以辟阳县省入信都。明帝改乐成国,治信都。安帝改安平国。三国魏改冀州部治安平国,仍领信都。晋太康五年,改长乐国,领信都冀州部治如故。南北朝后魏改长乐郡,领信都冀州部治如故。北齐后周俱省。隋初废郡,为冀州,分分都置长乐县。炀帝省都郡,入长乐县,仍置信都郡。唐武德初,废郡为冀州。龙朔中,改魏州。咸亨三年,复名冀州。天宝初,改信都郡。朝元中,省郡,复为冀州,治信都县。五代因之。宋初因唐为冀州。庆历改置安武军,治信都。金复省军为冀州,属河间府。元改属真定路,治信都县。明省都郡入焉,以州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四里,领县四。
南宫县
周春秋晋地。战国赵地。秦属钜鹿郡。汉置南宫县,始此,属信都国。东汉属乐成国。三国魏属安平国。南北朝后魏属长乐郡。北齐后周俱省。隋复置南宫县,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因之。宋皇祐四年,省。六年,复置,以堂阳县省入属冀州。金因之。元因之。明属真定府冀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四里。
新河县
周春秋晋地。赵武灵王谓晋国东有河薄落之水,即此。战国赵地。秦属钜鹿郡。汉置堂阳县。应邵曰:在堂水之阳,故名。属钜鹿郡。东汉改属乐成国。三国魏属安平国。晋改为经县,属长乐国。南北朝后魏复名堂阳县,属长乐郡。北齐后周俱省。隋复置堂阳县,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晋改蒲泽县,属镇州。汉复为堂阳县。周属冀州。宋元丰中,省为镇。金省。元改置新河县,始此,因滨河,故名。属冀州。明属真定府冀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枣强县
周春秋晋地,名棘津。《左传》: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即此。战国赵地。秦属钜鹿郡。汉于广川地置枣强县,始此,属清河郡。东汉省。三国复置枣强县,属安平国。晋徙置广川县,属渤海郡。南北朝后魏复改枣强县,属长乐郡。北齐省广川。北魏入枣强,属长乐郡。后周因之。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宋熙宁元年,省为镇。十年,复置,属冀州。金因之。元因之。明属真定府冀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武邑县
周春秋晋地,名观津。战国初属魏,后并于赵,封乐毅于此。秦属钜鹿郡,析观津,置武邑县,始此,属信都国。东汉改属乐成国。三国魏属安平国。晋初属安平,后置武邑郡治此。南北朝后魏因晋。北齐后周郡县俱废。隋复置武邑县,以观津省,入属信都国。唐属冀州。五代宋元因之。明属真定府冀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
晋州
周春秋鼓子国。晋荀吴袭鼓,灭之,即此。战国赵地,名下曲阳。以常山有上曲阳。秦属钜鹿郡。汉置下曲阳县,属钜鹿郡。东汉因之。晋改属赵国。南北朝后魏改为曲阳县,属钜鹿。北齐后周俱废。隋开皇中,置晋阳县,属定州,寻改为鼓城县,属赵郡。唐初属廉州,大历三年,改属桓州,后属镇州。五代属镇州。宋改属祁州。金因之。元改为
鼓城等军民万户府。中统初,置晋州,始此,治鼓城县。明省鼓城入焉。以州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一里,领县三。
安平县
周战国赵地。秦上谷钜鹿二郡地。汉置安平县,始此,属涿郡。东汉安属安平国。晋置博陵国,治安平县。南北朝后魏改为博陵郡。北齐后周俱因之。隋初,废郡,置深州治此。炀帝废州存县,仍属博陵郡。唐初属定州,改属深州。五代宋金俱属深州。元初改为南平州。中统初,复改为安平县,属晋州。明以鼓城省,入属真定府晋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五里。
饶阳县
周战国赵饶邑,封长安君于此。秦上谷钜鹿二郡地。汉置饶阳县,始此,在饶河南,故名,属涿郡。东汉改属安平国。晋改属博陵国。南北朝后魏改国为郡。北齐后周因之。隋改属瀛州。唐武德初,置深州治此,后移置陆泽,仍属深州。五代宋金俱属深州。元改属晋州。明属真定府晋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九里。
武强县
周春秋燕武遂地。战国赵将李牧伐燕,取武遂,因属赵。秦上谷钜鹿二郡。汉武遂县地,属河间国。东汉改属安平国。晋于武遂地析置武强县,始此,因邑内有武强山,故名。初属安平国,后改属武邑郡。南北朝后魏属武邑郡。北齐改属长乐郡。后周因之。隋以武遂省,入属信都郡。唐初属深州,后属冀州。五代梁属冀州,改属深州。宋属深州。金因之。元初置东武州,寻废州,以县属深州,后改属祁州。中统初又改属晋州。明属真定府晋州。皇清因之,编户十六里。
赵州
周春秋晋鄗邑地。战国赵都。赵城迁于平棘,即此。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置平棘县,兼置宋子,属常山郡。东汉属常山国。晋属赵国。南北朝后魏,废国为赵郡,治平棘县。北齐改为赵州,始此后复升赵郡,治平棘。隋初,废郡,以宋子省,入平棘,置栾州。后复为赵州。大业初,升为赵州,仍治平棘。唐武德四年,徙赵州,仍治平棘。天宝初,改升赵郡。开元中,省郡,仍为赵州。五代赵州。宋初为赵州,崇宁中,升为庆元军。宣和初,改庆源府,治平棘。金初为赵州,后改为沃州,治平棘。元复改赵州,治平棘,属真定路。明以平棘省,入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四里,领县六。
柏乡县
周春秋鄗邑地,属晋。战国鄗邑地,属赵。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鄗县地,属常山郡。东汉高邑地。晋因之。南北朝后魏北齐俱因之。隋开皇中,于高邑南十八里置柏乡县,始此,取汉柏乡之名,属赵郡。唐武德元年,置赵州治此,寻省州存县,属赵州。五代属赵州。宋熙宁中,省县为镇。元祐复置县,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属真定府赵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隆平县
周春秋晋地。战国赵州。武灵王游大陆,即此。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置广阿县,属钜鹿郡。东汉三国魏晋俱省。南北朝后魏复置广阿县,属赵郡。孝昌二年,置殷州治。北齐属赵州。隋初改为象城县,后改为大陆县,属唐郡。唐武德初,复为象城县。天宝初,改为昭庆县,属赵州。五代属赵。宋太宗下并汾,因其四无山阜,旷然平地,遂改名隆平。始此,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初省入柏乡县,洪武十四年后,置属真定府赵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三里。
临城县
周春秋晋临邑。哀公四年,赵稷奔临,即此。后属中山。战国中山房子邑。武灵略中山,至房子,因属赵。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置房子县,属常山郡。东汉属常山国。晋置赵国,治房子。南北朝及后魏俱属赵郡。北齐省。隋复置房子县,属赵郡。唐天宝初,改临城县,始此,属赵州。五代属赵州。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属真定府赵州。皇清因之,编户十六里。
高邑县
周春秋鄗邑。齐弦施伐晋取鄗,即此。战国属赵。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置鄗县,属常山郡。
东汉
光武于鄗南即位,改为高邑县,属常山国,置冀州治此。晋属赵国。南北朝后魏属赵郡。北齐移高邑于房子县界,属赵州。隋初属栾州,后属赵郡。唐属赵州。五代因之。宋熙宁省。元祐复置,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属真定府赵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赞皇县
周春秋晋鄗邑地。战国属赵。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鄗县地。东汉高邑地。三国魏晋南北朝俱因之。隋开皇六年,置赞皇县,始此,以地有赞皇山,故名,属栾州,改属赵州。唐属赵州五代因之。宋熙宁中,省为镇。元祐中,复置县,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初省入高邑,寻复置,属赵州。明属真定府赵州。皇清因之,编户十四里。
宁晋县
上古《舜典》纳于大麓,即此。《周职方》云:杨纡伯侨自晋归周,封于杨,即此。春秋晋大夫羊舌氏采邑。战国赵地。秦邯郸钜鹿二郡地。汉置杨氏县,兼置廮陶,属钜鹿郡。东汉属钜鹿郡。三国魏因之。晋省杨氏入廮桃县,属钜鹿国。南北朝改廮遥县,属南钜鹿。北齐属钜鹿。后周因之。隋复改廮陶。隋初属栾州,复属赵州。唐天宝初,改为宁晋县,始此,属赵州。五代属赵州。宋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明属真定府赵州。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深州
周春秋晋地。战国赵地。秦属钜鹿郡。汉信都国下博县地。东汉安平国下博地。三国魏晋南北朝俱因之。隋开皇中,置深于安平,此仍为下博地,属信都郡。唐初,置深州于饶阳,后又移深州于陆泽,此仍为下博地,属冀州。五代周初升下博为静安军。宋雍熙中,徙深州治下博,始此,后改下博为静安县,深州治如故。金元俱因之。明省静安县入焉,以州属真定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七里。
衡水县
周春秋晋地。战国赵地。秦属钜鹿郡。汉信都国桃县地。东汉信都武邑下博地。三国魏晋南北朝俱因之。隋开皇十六年,分信都武邑下博三县地,置衡水县,以浊漳衡流,故名,属信都。唐属冀州。宋金俱因之。元改属深州。明属真定府深州。皇清因之,编户十二里。
真定府疆域考
《畿辅通志》真定府疆域图本府
东三百一十里,至河间府之献县界。
西一百八十里,至山西太原府之平定州界。南二百一十里,至顺德府之内兵县界。
北一百七十里,至保定府之庆都县界。
由府治北六百三十里,达于
京师。东西广四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里。
真定县附郭
东至无极县界十八里。
西至平山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栾城县界二十五里。
北至行唐县界五十里。
府西南五十里为获鹿。
东至真定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井陉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元氏县界五十里。
北至平山县界四十里。
西南一百五十里为井陉。
东至获鹿县界六十里。
西至山西平定州界三十里。
南至赞皇县界六十里。
北至平山县界八十里。
东南六十里为槁城。
东至晋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真定县界五十里。
南至赵州界三十五里。
北至新乐县界七十里。
西北六十里为灵寿。
东至行唐县界十五里。
西至平山县界二十里。
南至获鹿县界二十里。
北至故阜平县界七十里。
西南九十里为元氏。
东至赵州界一十五里。
西至太行山六十里。
南至高邑县界二十里。
北至获鹿县界六十里。
南六十里为栾城。
东至槁城县界二十里。
西至获鹿县界二十里。
南至赵州界二十里。
北至获鹿县界二十里。
东十里为无极。
东至保定府深泽县界二十里。
西至槁城县界三十里。
南至晋州界十四里。
北至定州界二十四里。
西九十里为平山。
东至真定县界五十里。
西至山西盂县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获鹿县界二十里。
北至灵寿县界三十五里。
府东北一百三十里为定州。
东至保定府祁州界三十五里。
西至曲阳县界三十里。
南至新乐县界三十五里。
北至保定府庆都县界三十里。
州之西南五十里为新乐。
东至定州界一十五里。
南至行唐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槁城县界二十里。
北至曲阳县界二十里。
西六十里为曲阳。
东至定州界三十里。
西至行唐县界三十里。
南至
北至军城驿界八十里。
西九十里为行唐。
东至新乐县界二十里。
西至灵寿县界三十里。
南至真定县界二十里。
北至曲阳县界三十里。
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为冀州。
东至枣强县界二十里。
西至新河县界四十五里。
南至南宫县界四十五里。
北至衡水县界二十里。
州之南六十里为南宫。
东至枣强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顺德府钜鹿县界四十里。
南至广平府威县界二十里。
北至冀州界十五里。
西至六十里为新河。
东至冀州界三十里。
西至宁晋县界三十里。
南至南宫县界二十里。
北至保定府束鹿县界五十里。
东三十里为枣强。
东至河间府景州界四十里。
西至冀州界十五里。
南至南宫县界四十里。
北至衡水县界四十里。
东北九十里为武邑。
东至故阜城县界三十里。
西至衡水县界三十里。
南至枣强县界三十里。
北至武强县界三十里。
府东九十里为晋州。
东至保定府东鹿县界三十里。
西至槁城县界十五里。
南至宁晋县界七十里。
北至保定府祁州界七十里。
州之东北九十里为安平。
东至饶阳县界一十七里。
西至保定府深泽县界三十三里。
南至深州界一十七里。
北至保定府博野县界二十五里。
东北一百三十里为饶阳。
东至河间府献县界三十里。
西至安平县界二十里。
南至深州界四十里。
北至河间府肃宁县界二十五里。
东一百六十里为武强。
东至河间府交河县界三十里。
西至深州界一十二里。
南至武邑县界一十八里。
北至饶阳县界四十里。
府南一百一十里为赵州。
东至宁晋县界三十里。
西至元氏县界三十里。
南至柏乡县界三十里。
北至栾城县界二十里。
州之南七十里为柏乡。
东至隆平县界十五里。
西至临城县界一十六里。
南至顺德府唐山县界二十里。
北至赵州界三十里。
东南一百里为隆平。
东至顺德府钜鹿县界四十里。
西至顺德府唐山县界二十里。
南至顺德府任县界二十里。
北至宁晋县界四十里。
西南九十里为临城。
东至柏乡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太行山九十里。
南至顺德府内丘县界二十五里。
北至高邑县界三十里。
西南五十里为高邑。
东至柏乡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赞皇县界二十里。
南至临城县界一十八里。
北至元氏县界一十九里。
西九十里为赞皇。
东至高邑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山西乐平县界七十里。
南至临城县界二十里。
北至元氏县界二十里。
东四十里为宁晋。
东至新河县界四十里。
西至柏乡县界三十里。
南至隆平县界三十里。
北至赵州界三十里。
府东二百五十里为深州。
东至武强县界五十里。
西至保定府束鹿县界二十五里。
南至冀州界一百里。
北至安平县界三十五里。
州之南五十里为衡水。
东至武邑县界二十里。
西至晋州界五十里。
南至枣强县界三十五里。
北至深州界二十五里。
形胜附本府〈真定县附郭〉
滹沱经其南,恒山峙其北,东临瀛海,西拥太行。控扼三关,咽喉九省。枕中山而挹秀,跨冀野以钟灵〈俱《府志》〉
山水秀丽,邦鄙平修〈《元志》〉。
当燕赵之郊,雄于河朔〈朱忠敏记〉。
外州县
获鹿县 封龙绵亘于南,太行环抱其北。井陉县 襟带二水,枕倚双关。
槁城县 众水环流,平畴绣错。
灵寿县 万峰峭拔,五水纡洄。
元氏县 吞高冈而压大陆,控马岭以披雕丘。栾城县 洨水潆洄于西北,龙冈迤递于东南。无极县 黄冈蟠后,滋水环前。
平山县 西拱太行,东揖北岳,右襟治水,左带滹沱。
定州 东环瀛海,西拥太行,滱水近潆,平山内掖。
新乐县 沙阜发童山之脉,派水朝瀛海之宗。曲阳县 三关控扼于北,众水襟带于西。近卫中山,远属畿甸。
行唐县 前耸龙冈,后环郜水,东瞻恒岳,中抵中山。
冀州 丘陵耸秀,河渠通流。
南宫县 衡障流前,滹沱绕后,马颊经左,大陆翼右。
新河县 揖拱太行,襟带衡滏。
枣强县 渤水东潆,常山西络。
武邑县 窦山东耸,漳水西环。
晋州 鼓峰耸秀,滹水环清。背倚恒山,肘扼陆泽。
安平县 左接瀛海,右望太行。滹水南襟,沙滋北会。
饶阳县 南接滹水之滨,北跨滋河之险。川而不山,平而不攲。
武强县 抚瀛洲之眉黛,绕畿辅之屏藩。赵州 三台排座,列宿罗城。
柏乡县 凤冈东峙,槐水西潆。
隆平县 永堤长镇,新沣环流。
临城县 尧峰峙左,太行拱右。泜水潆前,董冈拥后。
高邑县 原隰鳞次,沟浍渊澄。
赞皇县 泜水湍飞,坛山雄峙。左环五马之异,右拥障石之奇。
宁晋县 漳沣合流,葫芦总汇。高原平衍,低土洿沉。
深州 紫金捍水,白马通沟。
衡水县 漳水北环,杜沟南至。
真定府星野考
《畿辅通志》分野昴毕分野 《周礼·保章氏》注:昴毕,大梁,赵冀州。《史记》:昴毕,冀州。《汉志》:赵地,昴毕分野,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谓之大梁之次,赵之分也。《唐志》:昴毕,大梁之次也。初胃四度,中昴六度,终毕九度。其分野自魏郡浊漳之北,得汉赵国广平钜鹿常山清河信都中山真定云中等地,今为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并保定府河间府南境地。北斗 石氏曰:北斗第五玉衡星,主赵。
天市垣 《宋天文志》:天市垣东垣第八星,主中山。第十星,主赵。
国星 《宋天文志》:牛女下十二国,齐北二星,曰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