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卷目录
京畿总部汇考二
京都城池考
京都坛庙考
京畿山陵考
京都宫殿考
京畿苑囿考
京都公署考
京都国学考
京畿户口考
京畿田赋考
京都城池考
京都坛庙考
京畿山陵考
京都宫殿考
京畿苑囿考
京都公署考
京都国学考
京畿户口考
京畿田赋考
职方典第三卷
京畿总部汇考二
京都城池考〈〉
《大清会典》皇城,起大清门,历长安左右门,东安、西安、地安三门,周围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
紫禁城起午门,历东华、西华、神武三门,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城高三丈,垛口四尺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顶收二丈一尺二寸五分,城外周围设看守红铺十六座,每座三间。
京城顺治元年,定鼎燕京。京城周围四十里,为九门。南曰:正阳、崇文、宣武,东曰朝阳、东直,西曰阜成、西直,北曰安定、德胜。南一面长二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六丈二尺,顶收五丈,外重城包城南。一面转包,东西角楼止。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曰:永定、左安、右安,东曰广渠、东便,西曰广宁、西便,城南一面长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东一千八十五丈一尺,西一千九十三丈二尺,各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顶收一丈四尺,各门俱有瓮城。
城河其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通榆河会一亩马眼,诸泉汇为七里,泺东流环绕都城,曰玉河。由大通桥而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与卢沟河合。长一百六十馀里,元都水监郭守敬所凿,赐名通惠。又名大通河,即潞河也。又西山玉泉从水关,经越桥,俗谓银锭桥。流入西苑,绕宫禁自玉河桥出,入城河合流。至大通桥入漕。玉河桥凡三,一跨。长安东街,一跨。文德坊街,一近城垣。
按畿辅通志京城元至元四年,建名大都城。明永乐七年,迁都于此。十九年,爰拓城墉。周围四十里,高三丈五尺五寸,广六丈二尺,门九。南曰正阳,曰崇文,曰宣武,东曰朝阳,曰东直,西曰阜成,曰西直,北曰安定,曰德胜。嘉靖二十三年,又筑重城以卫之,即今外城三面,共二十八里。高二丈,广如之。门七,南曰永定,曰左安,曰右安,东曰广渠,西曰广宁,其拓出于东西隅,而北向者。东曰东便,西曰西便,内城九门,各有月城,及门楼一座。月城外面各有敌楼一座,三面各开炮门。四重,四隅角楼与敌楼规制同外城。如之甲申,燬于流寇者什九,惟正阳门内外楼岿然独存。皇清定鼎以来,次第修葺,始复旧观。池则玉河分流,绕雉堞入,经大内复出,注大通河。水势蜿蜒,天然襟带,不假斧凿,其深浅自难量也,明季两岸缭以短垣。国朝沿堤树柳。
皇城在京城之中,宫殿森严,楼阙壮丽,居九重之正位,迈往古之宏规,允为亿万斯年之固。
前代京都城池附考〈按黄帝都于涿鹿,亦燕地。然上古城池之制,未备至、辽,始以此地为南京,历金、元、明,其广狭大小非一。皆今都城地也,故以辽为始。〉
辽
太宗始升幽州为南京。又曰燕京。始建京城。按《辽史·地理志》:五代自唐而晋,高祖以辽有援立之劳,割幽燕等十六州以献。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万春,右掖改千秋。门有楼阁,毬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
金
海陵天德三年,命张浩等修燕京城。按金史地理志天德三年,始图上燕城宫室制度,三月,命张浩等增广燕城。城门十三,东曰施仁、曰宣曜、曰阳春,南曰景风、曰丰宜、曰端礼,西曰丽泽、曰显华、曰彰义,北曰会城、曰通元、曰崇智、曰光泰。
大金国志都城四围,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其正门四,傍又设两门,正东曰宣曜、阳春、施仁、正西曰灏华、丽泽、彰义,正南曰丰宜、景风、端礼,正北曰通元、会城、崇智,此四城十二门也。
宫城四围,凡九里三十步,自天津桥之北曰宣阳、门内,城之南门也。中门绘龙,两边绘凤,用金钉钉之,上有重楼,制度宏大。三门并立,中门惟车驾出入,乃开两偏分双只,日开一门。
过宣阳门,有两楼,曰文曰武。文之转东,曰来宁馆,武之转西,曰会同馆。正北曰千步廊,东西对焉。廊之半各有偏门,面东曰太庙,向西曰尚书省。
《金史志》:宫城之前廊,东西各二百馀间,分为三节,节为一门。
《揽辔录》:循东西御廊北行,将至宫城。廊即东转,又百许间,其西亦有三门,门中驰道甚阔。两傍有沟,上植柳。廊脊背覆以青琉璃。瓦,宫阙、门户,即纯用之。
《北辕录》:入宣阳门,由驰道西南入会同馆。《揽辔录》:北即端门十一间,曰应天之门。
《金史志》:应天门,旧名通天门,大定五年更。《大金国志》:应天门,内城之正南门也,楼高八丈,四角皆垛,楼瓦皆琉璃,金钉朱户,五门列焉。常扄,惟大礼祫享则由之,东西相去一里许,又各设一门,左曰:左掖,右曰:右掖。各有武夫守卫。城之正东曰宣华门,正西曰玉华门,殿九重,凡三十有六,楼阁倍之。正中位曰皇帝正位,后曰皇后正位。位之东曰内省,西曰十六位,乃妃嫔居拱辰,内城正北门也。又曰后朝门,制度守卫一与宣华、玉华、等。金碧翚飞,规模宏丽。
贞元元年,定都改为圣都。
按《金史·地理志》:中都路,辽会同元年为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海陵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圣都。
元
世祖至元元年,改燕京为中都。四年,于都城之东北改建中都城。
按《元史·地理志》: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建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
按《春明梦馀录》:元之南城,周围五千三百二十丈,即金之故基也。今之遗址,尚在所谓土城关是也。人呼崇文门为海岱,宣武门为顺承,阜成门为平则,仍元之旧也。
明
太祖洪武元年秋八月,命华云龙经理元都,新筑城垣。按《明太祖实录》: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直,东西一千八百九十丈,又令指挥张焕计度,元皇城周围一千二百六丈,又令指挥叶国珍计度,南城周围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南城故金时旧基也。
按《寰宇通志》:洪武初,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俱仍旧。
按《春明梦馀录》:明洪武元年,戊申八月庚午,徐达取元都,丁丑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高三丈五尺五寸。
成祖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
按《成祖实录》:永乐元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其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制曰可。其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七年,重修安定门城池。
按《成祖实录》云云。
永乐十四年,诏议营建北京。
十七年,拓北京南城。
十八年,京城告成。
按《实录》:十四年十一月,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先是车驾至,自北京工部奏请择日兴工,上以营建事重,乃命文武群臣复议。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官上疏,曰臣等切惟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惇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帝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比年车驾,巡狩四海,会同人心,协和嘉瑞,骈集天运,维新实兆。于此矧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官复。上疏曰: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诚帝王万世之都。昔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宇,以其地分封陛下,诚有待于今日。陛下嗣太祖之位,即位之初,尝升为北京,而宫殿未建,文武群臣合词奏请,已蒙俞允所司抡材广川,官民乐于趋事,良材大木,不劳而集,比年圣驾巡狩,万国来同,民物阜成,祯祥协应,天意人心,昭然可见。然陛下重于劳民,延缓至今,臣等切惟,宗社大计,正陛下当为之时,况今漕运已通,储蓄通溢,材用具备,军民一心,营建之辰,天实启之。伏乞早赐圣断,敕所司择日兴工以成。国家悠久之计以副臣民之望上从之十七年十一月,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馀丈,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建十五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十八年冬告成。诏曰: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昔朕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建都江左,以肇邦基。肆朕缵承大统,惟怀永图,眷兹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开子孙万世之弘规,且于巡狩驻守,实有便焉。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工已告成,选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诞新治理。用致雍熙于戏天地,清宁衍宗社万年之福,山河安靖,隆古今全盛之基。乃命礼部正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
《旧京遗事》:京师大城一重周四十五里,九门。城周正如印,南正阳、崇文、宣武,东朝阳、东直、西阜成,西直北、德胜、安定。大城内皇城,皇城六门,大明南向直正阳门,东安直朝阳门,西安直阜成门,北安当德胜门,大明东转长安左门,西转长安右门,于京城正中,皇城内树色青葱,罘罳金雀,人骑马上可望也。城外红铺七十二,禁军守之。皇城内为宫城,八门正南。第一重曰承天门,二重曰端门,三重曰午门。午门魏阙,分焉曰左掖门,右掖门。正南有五门也。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元武,周回红铺三十六,亦禁军守之。城河绕焉。
宣宗宣德九年,修北京城垣。
按《宣宗实录》:宣德九年七月,命都督佥事王彧以五军神机营官军及民夫修北京城垣。英宗正统元年,修京师城楼。
按《英宗实录》:正统元年十月,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初,京城因元之旧。永乐中,虽略加改葺,然月城楼铺之制多未备,至是始命修之。
按《东里集》:命下之初,工部侍郎蔡信飏言于众,
曰役大非徵十八万人不可,材木诸费称是。上遂命太监阮安、董其役取京师,聚操之卒万馀,停操而用之,厚其饩廪,均其劳逸,材木诸费一出公府之所有。有司不预,百姓不知,而终岁告成。
按《春明梦馀录》:阮安,交趾人,一名阿留,刻有营建记。
正统四年,京师城楼成。
按《实录》:四年四月,修造京师城楼,城壕、桥闸。完正阳门正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牌楼。城西隅立角楼,又深其壕,两涯悉甃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两桥之间各有水闸壕,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大通桥而去自。正统二年正月,兴工。至是始毕。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
正统十年,城垣始加砖甓。
按《实录》:京师城垣,其外旧,固以砖石。内惟土筑,遇雨,辄颓。正统十年六月,命太监阮安、成国公朱勇,修武伯沈荣,尚书王卺,侍郎王祐,督工甓之。
宪宗成化十二年,定西侯蒋琬请筑外城。按《宪宗实录》:成化十二年八月,定西侯蒋琬上言太祖皇帝,肇建南京京城之外,复筑土城以护居民。诚万世不拔之基也,今北京止有内城,而无外城,正统己巳之变也,先长驱直至城下,众庶奔窜,内无所容,前事可鉴也。且承平日久,聚众益繁,思为忧患之防,须及丰亨之日,况西北一带,前代旧址犹存,若行劝募之令,加以工罚之徒,计其成功不日可待。廷议谓筑城之役宜俟,军民息肩之日举行,报可。
世宗嘉靖二十一年,议筑外城。
按《明典汇》:嘉靖二十一年七月,时边报日至,掌都察院毛伯温等言: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太祖定鼎南京既建,内城复设,罗城于外。成祖迁都金台,当时内城足居,所以外城未立,今城外之民殆倍,城中思患豫防,岂容或缓。臣等以为宜筑外城,上然之敕,会同户工二部,速议给事中刘养直言。诸臣议筑外城,虑非不远,但宜筑于无事之时。不可筑于多事之际。因止二十九年,命侍郎张时彻、梁尚德同都御史商大节、都督陆炳督工筑正阳、崇文、宣武三关厢外城,既而停止。
三十二年,外城告成。
按《明典汇》:三十二年三月,给事中朱伯辰言:高皇帝定鼎金陵于时,即筑外城。文皇帝迁都北京,密迩边塞,顾有城无郭者,则以缔造,方始未暇尽制耳。迩因边警,圣上俯俞言者之,请修筑。南关仅正南一面,规制偏隘,又未成旋,罢臣窃见城外居民繁夥,无虑数千万户。四方万国,商旅货贿,所集不宜无以圉之。矧今边报屡警,不可不为之图。臣尝履行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环绕,如规周可二百十里。今若仍其旧贯,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即可使事半而功倍矣。上以问大学士严嵩,嵩对:外城之筑,众心所同,果成亦一劳永逸之计。乃命相度兴工。
按《世宗实录》:闰月丙辰,兵部尚书聂豹等上言:臣等于本月六日会同掌锦衣卫都督陆炳、总督京营戎政、平江伯陈圭、协理戎政侍郎许论、督同钦天监监正杨纬等,相度京城外,四面宜筑外城,约七十馀里。自正阳门外东马道口起,经天坛南墙外及李兴王金箔等园地,至荫水庵墙东,止约计九里。转北经神木厂、獐鹿房、小窑口等处斜接土城旧广禧门基,止约计一十八里,自广禧门起转北而西至土城,小西门旧基,约计一十九里。自小西门起经三虎桥村东、马家庙等处,接土城旧基包过彰义门、至西南直对新堡北墙止,约计一十五里。自西南旧土城转东由新堡及黑窑厂,经神祇坛南墙外至正阳门外西马道口止。约计九里。大约南一面计一十八里,东一面计一十七里,周围共计七十馀里,内有旧址,堪因者约二十二里。无旧址应新筑者约四十八里,其规制臣等议得,外城墙基应厚二丈,收顶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上周砖为腰墙,垛口五尺,共高二丈三尺,城外取土筑城,因以为壕,正阳等九门之外如旧彰义门,大通桥各开门一座,共门十一座。每门各设门楼五间,四角设角楼四座,其通惠河两岸各量留便门,不设门楼,城外每而应筑敌台四十四座,其通惠河两岸各量三丈,收顶一丈二尺,
每台上盖铺房一间,以便官军。栖止四面,共计敌台一百七十六座,铺一百七十六所,城内每面应筑上城马道五路,四面共马道二十路。西直门外及通惠河二处,系西湖玉河水出入之处,应设大水关二座,八里河、黑窑厂等处地势低洼,潦水流聚,应设小水关四座,城门内两傍工完之日,拟各盖造门房二所,共二十二所,以便守门人员居处。疏入,得旨。允行乙丑建京师外城兴工,遣成国公朱希忠告太庙,敕谕陈圭、陆炳、许论、及工部左侍郎陶尚德,内官监右少监郭晖。提督工程,锦衣卫都指挥使朱希孝指挥佥事,刘鲸监督工程,又命吏科左给事中秦、梁、浙江道御史董威巡视工程。四月上又虑工费重大,成功不易,以问嵩等。嵩等乃自诣工所视之,还言:宜先筑南面,俟财力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于是嵩会圭等议覆前此度地画图,原为四周之制,所以南面横阔凡二十里。今既止筑一面,第用十二三里便当收结庶。不虚费财力。今拟将见筑正南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并力兼筑可以刻期完报。其东西北三面候再计度以闻报允〈是年闰三月〉。
按《春明梦馀录》:是年大学士严嵩等亲自至工所视之,随上手劄言:臣等今日出视城工,时方修筑,正南一面自东及西,延长二十馀里,询之各官云:前此难在筑基,必深取实地,有深至五六尺、七八尺者。今筑基皆已出土面,其板筑工有才起一二板者,有筑至四五板者,其一最高至十一板。盖地有高低,培垫有深浅,取土有近远,故工有难易,大扺上板。已后渐见效矣。上曰:城工必果持久方可,但土质恐未坚,或且先作南面,待财力都裕之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周之制。于是嵩遵上旨,议将见筑正南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并力坚筑,刻期完报。其东西北三面候再计度以闻上,允之。于是年十月工完,计长二十八里,命正阳外门名永定、崇文,外门名左安、宣武,外门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内外两城计垛口二万零七百七十二垛,下炮眼共一万二千六百有二。
四十一年,工部尚书雷礼请增缮重城。
四十三年,重城成。
按《史概》: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工部尚书雷礼请增缮重城,备规制,谓永定等七门。当添筑瓮城东西便门,接都城止丈馀。又垛口卑隘壕池,浅狭悉当崇甃深浚,上善其言。
按《世宗实录》:嘉靖四十三年六月丁酉,京师重城成。
熹宗天启元年十月,浚京城及重城壕。
按《熹宗实录》:大启元年十月,浚京城、九门及重城壕成。监工科道魏大中等言:壕之源出玉泉山,经高梁桥抵都城,西北而派为二。一循城之左而东而南,一循城之右而南而东,宜按旧闸为地形高下,次第布之。未可以丈尺概也。德胜之水南入关,周行大内出玉河,近且北淤南壅,而嘉靖所筑重城地势既高,有掘未及泉而止者,宜清其源,审其势,疏其脉,达其支,以总会于大通桥。又须理葺诸闸,节宣蓄泄,以壮金汤之固,疏下工部。
京都坛庙考
按太常寺卿〈臣〉江蘩《太常纪要》:皇清顺治十七年二月,谕礼部曰:帝王父天母。地禋祀大典,务求备当,朕稽考旧章,洪武初原系孟春合祭。
南郊。至嘉靖年间,始定分祭。冬至祭圜丘,夏至祭方泽,春分祭朝日,秋分祭夕月。而合祭遂止,朕思合祭之礼,原以毕,萃神祇普荐馨香,不宜竟废。今欲祗申昭事之,诚修举合祀典礼,除四郊仍旧外每年孟春合祭
天、地、日、月及诸神于大享殿。但礼关重大,尔部会同九卿科道,详议具奏。
顺治十七年二月癸卯,谕礼部曰:
大享殿合祭典已定,于孟春举行。今虽时序已过,大典肇修理应本年即举。尔部即择期并应行典礼,详察速议具奏。
顺治十七年四月己酉,合祀于大享殿。
〈按明洪武十年,感斋居阴雨,览京房灾异之说,定合祀礼,罢方丘。十二年正月,合祀于大祀殿。嘉靖元年,给事中夏言以分祀,请诏博采公议,从分祀议冬至祀〉天于阙丘,夏至祀地于方泽,肥合祀。我皇清定鼎。世祖章皇帝以孟春合祭天、地、日、月,及诸神于大享殿。而四郊仍旧诚典礼之尽,善也。今畿辅通志止 载正阳门外之天、地坛,而不及方泽,其他典礼亦多阙略。今据太常纪要列于前,仍据《大清会典》所载天、地、日、月之坛规制,备详于后,以见圣祖制作之明备云。
按《大清会典》:
圜丘坛 在正阳门南,圜丘三成坛,南向一成,面径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径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径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砖用一九七五,阳数及周围栏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级,白石为之。内壝圆墙,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灵星石门四面各三,外壝方墙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尺七寸。灵星门如前高,用周尺馀今尺下同。坛之东有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坛之西有神乐观、牺牲所,銮驾库。又外围方墙为门四,南曰昭亨,东曰泰元,西曰广利,北曰成贞。
皇穹宇 在圜丘后,制圆,象天环。转八柱,圆顶重檐,覆以青瓦,中安宝顶,东、西、南三出陛各十四级,槛墙栏柱,俱用青色琉璃。左右两庑,各五间。亦覆青瓦,四围圆墙,前设门三。
大享殿 在圜丘坛北,殿以圆为制,周围共十二柱,内柱亦十有二。中龙井柱四,圆顶三层,上覆青瓦,中覆黄瓦,下覆绿瓦。中安宝顶,殿陛围圆三级,白石为之。殿台三层,俱有石栏,前后各三出陛,上中各九级。下十级,东西一出陛,级同。左右两庑,各二座,前庑九间,后庑七间。俱覆绿瓦,四围方墙,前为大享门,东西北各有门。又外围墙为门四,南即成贞门,东西北亦各有门,后为皇乾殿五间,上覆青瓦,下绕石栏,墙之东有神库,神厨,宰牲亭,西南为斋宫。
方泽坛 在安定门外,方泽二成,坛北向一成,面方六丈,高六尺二。成面方十丈六寸,高六尺。各成面砖用六八阴数,皆黄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级,周围水渠一道,长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阔六尺。内壝方墙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灵星门六。正北三,东、西、南各一。外壝方墙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灵星门如前坛,之西南有神库、神厨、乐器库、宰牲亭。西北为斋宫,又有銮驾库,又外围方墙二重,内重北门三,东西南门各一。最外惟西向三门。又西有石坊,曰泰折街。
皇祇室 在方泽后向北五间,上覆绿瓦,四围方墙,前有门。
朝日坛 在朝阳门外,坛西向,方广五丈,高五尺九寸,坛面砖青色琉璃。四出陛九级,圆壝墙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灵星门六。正西三,东南北各一坛。之北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其南为斋宫,外围墙前方、后圆、西北各三门,墙之西北有石坊,曰礼神街。
夕月坛 在阜成门外,坛东向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坛面砖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级,方壝墙二十四丈,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八分,灵星门六。正东三,南、北、西各一。坛之南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其北为斋宫。外围方墙,东北各三门。墙之东北有石坊,亦曰礼神街。
神祇坛 在永定门内。神坛南向,方广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陛各九级,壝墙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五寸,灵星门六。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内设云形青白石龛四。于坛北,各高九尺二寸五分,祇坛北向,面阔十丈,进深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六级,壝墙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四寸,灵星门六,正北三,东、西、南各一。内设青白石龛山形三,水形二,于坛南各高八尺二寸,左从位山水形各一,于坛东。右从位山水形各一,于坛西。各高七尺六寸。
先农坛 在神祇坛后。坛南向,石包砖砌,方广四丈七尺,高四丈五寸,四出陛坛。东为观耕台,用木。方五丈,高五尺,南东西三出陛,东有神仓。
太岁坛 在先农坛东北。殿七间,南向。东西两庑各十一间,前有拜殿。七间。坛之东为斋宫,其西有神库、神厨、祭器库、宰牲亭。
社稷坛 在午门右,坛北向。同坛同,壝坛二成。上成方五丈,次成方五丈三尺,高五尺,四出陛用五色土,随方筑之。壝垣四面开灵星门,垣之色亦各如其方,坛之北有殿,又有拜殿,俱南向。其西为神库、神厨、宰牲亭。
又按《大清会典》:
太庙在午门左,太庙前前殿一座,九间。左右两庑各十五间,庙门一座,五间,左右门二座,中殿一座,九间。左右两庑各五间,后殿一座,九间。左右两庑各五间,东有神库、宰牲亭,西有神厨堂子。
国初建于盛京,顺治元年建于京城。玉河桥。东享殿三间,环以围廊,八角亭一座,神房二间,殿门一间,祭神八角亭一座,大门三间,神厨三间。
《京畿山陵考》
按《大清会典》:孝陵 在直隶遵化州昌瑞山。
宝城 周围七十五丈,方城明楼,内碑一通。
灵寝门 三门。
隆恩殿 重檐五间,左右配殿各五间。
隆恩门 五间,门外左右茶膳房各五间。
神库 二座各三间。
神厨 五间。
省牲亭 三间。
碑亭 内碑一通。
神道,石桥四。
龙凤门 三门。
石像生十八对,朝衣冠文像三对。
甲胄武像三对。
卧立马各一对。
卧立麒麟各一对。
卧立象各一对。
卧立骆驼各一对。
卧立狻猊各一对。
卧立狮子各一对。
望柱二。
擎天柱四。
碑楼一座。内神功圣德碑一通。
更衣殿 三间在大红门内之东。
大红门 外下马牌二。
石牌坊 六柱五架。
红墙围墙,共长三百一十四丈二尺四寸。
仁孝皇后陵
孝昭皇后陵 在孝陵之东。
宝城 周围七十一丈九尺。
方城明楼,内碑一通。
灵寝门 三门。
大殿 重檐五间,左右配殿各五间。
大门 五间,门外左右茶膳房各五间,
神库二座,各三间。
神厨 五间。
省牲亭 三间。
碑亭 内碑一通。
下马牌二。
石桥四,
红墙围墙 共长二百五十二丈五尺。
悼妃坟 在珠儿峪山。
大门三间。
围墙 共长六十八丈五尺。
贞妃,
恪妃附葬在内。
慧妃坟 在赵家沟。
享堂五间,
大门三间,
仪门一座,
茶膳房二座 各三间,
围墙 共长一百七十八丈。
京都宫殿考
按《大清会典》:宫殿规制太和殿 大朝正殿,
中和殿 在太和殿后。
保和殿 在中和殿后。
中左门 在太和殿左。
中右门 在太和殿右。
后左门 在保和殿左。
后右门 在保和殿右。
体仁阁 在太和殿丹墀之东。
弘义阁 在太和殿丹墀之西。
左翼门 在体仁阁北。
右翼门 在弘义阁北。
太和门 在太和殿南,正中南有金水桥。昭德门 在 太和门左。
贞度门 在太和门右。
协和门 在太和门东庑。
雍和门 在太和门西庑。
文华殿 在协和门东稍北为。
上御经筵及东宫讲学之所。
武英殿 在雍和门西稍北。
乾清宫 在大朝三殿之后,为宸居正寝。
坤宁宫 在乾清宫后,中宫所居。
交泰殿 在乾清 坤宁两宫之间。
乾清门 在乾清宫前,上御此听政。
慈宁宫 在武英殿后,以奉太皇太后。
宁寿宫 在慈宁宫西北,以奉皇太后。
惇本殿 在文华殿北。
毓庆宫 在惇本殿后。
祥旭门 在惇本殿南,已上为皇太子宫。
午门 在太和门金水桥,南中三,门翼以两观,门观各有楼。
左掖门 在午门左。
右掖门 在午门右。
东华门 在文华殿东稍南。
西华门 在武英殿西稍南。
神武门 在宫后门,已上俱紫禁城门。
阙左门 在午门左,稍南又有神厨门,内为太庙。
阙右门 在午门右,稍南又有社左门,内为社稷坛。
端门 在午门正南,门有楼,东有太庙街,门西有社稷,街门。
天安门 在端门正南,门有楼,南有石桥五座。
已上各门在紫禁城外。
皇城内:
大清门 在天安门正南,中为驰道,东西长廊,名千步廊。折而左右。
长安左门 在大清门内,稍北折而东。
长安右门 在大清门内,稍北折而西。
东安门 在东华门东。
西安门 在西华门西北。
地安门 在神武门北。
已上俱皇城门。
国初建宫殿于盛京 详见盛京工部顺治元年作。
大内宫殿于燕京,正殿曰太和殿。
御以受朝贺,殿之左曰:中左门。右曰:中右门。两庑之间。左曰:体仁阁。右曰:弘义阁。体仁阁之北曰左翼门。弘义阁之北曰右翼门。
太和殿之后曰中和殿,中和殿之后曰保和殿,殿之左曰后左门,右曰后右门。太和殿之南正中曰太和门。门之左曰昭德门。右曰贞度门。
太和门外,两庑之间左曰协和门。右曰雍和门。
四年建阙。门曰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
八年建承天门,工成改为天安门。
十年建慈宁宫,
十二年重建乾清宫,宫之后曰
坤宁宫。在 乾清、坤宁两宫之间曰交泰殿。
乾清宫之前曰乾清门。
坤宁宫之前曰坤宁门。
乾清门外两庑之间,左曰景运门,右曰隆宗门。坤宁宫之东曰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坤宁宫之西曰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
康熙六年建端门。
八年重建太和殿、乾清宫。
十八年建皇太子宫,正殿曰惇本殿,殿之后曰毓庆宫,前曰祥旭门。
二十一年改建咸安宫为宁寿宫。
二十二年建文华殿。
京畿苑囿考
《畿辅通志》西苑 在皇城内,周围深广,波光澄澈,绿荷芳藻,含香吐秀,游鱼浮鸟,竞戏群集,岛皆奇石巉岩,下瞰池水,乔松古桧。烟云缭绕,隐然蓬莱仙府。
南海子 在京城南二十里,旧有下马飞放泊,内有晾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乃畜养禽兽,种植疏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时不竭,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曰南海子。
畅春园 在府西北,即海淀。明武清侯李氏园,景物略高,梁桥西北十里。平地出泉四去。北曰北海淀,南曰南海淀,或曰巴沟水也。水出龟坼,沟塍册册,远树绿以青青,远风无闻而有色。巴沟自青龙桥东南入于淀。淀南五里曰丹陵。沜沜南陂者六,达白石桥与高梁。水并沜而西,广可舟矣。武清侯李氏园之方十里,正中挹海堂,堂北亭置清雅二字,明肃太后手书也。亭一望牡丹,石间之芍药间之,濒于水,乃已飞桥,而汀汀。北一望又荷叶,望尽而山剑芒螺矗。巧诡于山。假山也。自然若真山矣,山水之际,高楼斯起,平看香山,俯看玉泉,园中水程十数里,舟莫或不达。屿石百座,槛莫或不周。灵璧太湖,锦川百计,乔木千计,竹万计,花亿万计,阴莫或不接,此明刘侗所记。国朝营为别苑,亭馆朴素,不施丹雘。赐名畅春园。
京都公署考
《畿辅通志》宗人府 在长安左门南,经历司附焉。
吏部 在宗人府南,其属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并司务厅附焉。
户部 在吏部南,其属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四清吏司,并司务厅照磨所附焉。
礼部 在户部南,其属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并司务厅铸印局附焉。
兵部 在宗人府后,其属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外设督捕,并司务厅附焉。
刑部 在贯城坊内,其属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四清吏司。并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附焉。
工部 在兵部南,其属营缮、虞衡、屯田、都水、四清吏司,并司务厅附焉。
理藩院 在刑部北,其属禄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附焉。
都察院 在刑部南,所辖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四道,并经历司、司务厅、照磨所、司狱司附焉。
翰林院 在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
太常寺 在长安右门南,典簿厅附焉。外有神乐观、牺牲所,各祠祭置亦隶之。
通政使司 在太常寺南,经历司附焉。
大理寺 在都察院南,其属左寺、右寺,并司务厅附焉。
詹事府 在玉河东岸,主簿厅附焉。
光禄寺 在东华门内,其属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并典簿厅附焉。
太仆寺 在万宝坊,主簿厅附焉。
鸿胪寺 在户部南。
钦天监 在鸿胪寺南。
太医院 在钦天监南。
行人司 在长安右门外朝房西。
上林苑监 在文德坊玉河桥西。
五城兵马司 中城兵马司在城内。仁寿坊,东城兵马司在城内思诚坊,南城兵马司在城外正阳街,西城兵马司在城内咸宜坊,北城兵马司在城内教忠坊。
銮仪卫 在刑部北经历司附。
贡院 在观象台。
京都国学考
《畿辅通志》国子监 在安定门内,文庙西,有彝伦堂,堂左右绳愆博士二厅,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典簿厅附焉。
前代国学创建修改本末附考〈合日下纪闻及各文集所载〉
金
章宗承安四年,始建太学于城南。按《大金国志》:承安四年二月,诏建太学于京城之南,总为屋七十五。区西序置古今文籍秘省新所赐书,东序置三代鼎彝俎、豆敦盘尊罍及春秋释奠合用祭器。
元
太宗五年,新建国子学于燕京。按《潜溪集》:元太宗即位之五年,新建国子学于燕京,御制宣谕二通。其一通谕夺罗䚟等及十投管象等官方,是时遣蒙古子弟一十八人来习汉人言语、文字,抡汉人子弟二十二人习蒙古言语、弓箭,命提领陈时可择二名儒管,勾并主守孔子庙,道人冯志亨司之。选秀士二人、通儒道人二人,分四牌子教读。不率教者以简子量箠之,更权用燕京,真定历日银,建立夫子庙,两庑及肄业之舍,其子弟日给米一升,面如之。肉一斤,晚同给酒一缶,家粮之给亦一升。土著者,皆不与。又于降户每人拨小苍头一名,以奉使令。此蛇儿年六月初九日。所颁也。其一通谕受学子弟员习汉人文书,之外兼谙匠艺,事及药材,所用彩色,所出地里。州郡,所纪下至酒醴、曲糵、水银之造,饮食、烹饪之制,皆欲周览旁通,仍戒饮酒,不可有违。恒度而于习讲,尤谆谆也。所颁之年、月、与前同,不书何日,意稍后于前,亦不过旬日尔。后十六年,当定宗崩之明年己酉十月,望日,夫子庙住持赐柴,知观李志元始砻乐石令重元子葛志仙刊置学中其左方序列四教读弟子,名蒙古必阇赤自札古鲁真以下凡十九人,汉人必阇赤自文宣奴而下凡二十八人,所谓必阇赤者,译言书生也。其数比旧有
所加者,续有所效而来者耳,又列罗刘二通,事不著其名。
世祖至元六年七月,立国子学。
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按《元典章》:京师设国子学,教授诸生于随朝百官怯薛,及蒙古汉儿官员。选择子孙弟侄俊秀者入国子学。
至元二十四年闰二月,设国子监。
《元史》:燕京始平,宣抚王楫请以金枢密院为宣圣庙。二十四年,既迁都北城,立国子学于国城之东,乃以南城国子学为大都路学。
《元史本传》:时都城庙学既燬,于兵楫取旧枢密院地,复创立之春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旧岐阳石鼓列庑下。
《湛然居士集》:王巨川于灰烬之馀,草创宣圣庙。以己丑二月八日丁酉,率诸士大夫行释奠礼。诸儒相贺曰:可谓吾道有光矣。
《元名臣事略》:京都未有孔子庙,而国学寓他署。兴元忠宪王完泽喟然曰:首善之地,风化攸出。不可怠乃。奏营庙学。
《元史·百官志》:至元二十四年,既立国学,以故孔子庙为京学,而提举学事者,仍以国子祭酒系衔。
《雪楼集》:姚长者仲实,河南人。至元中为京敖监局,使迁真州三务使,弃官还京师,累赀巨万,天子建辟雍献美木十章,米五十斛,织金帛二端,役夫羊裘九十袭。
明
宣宗宣德四年,秋八月,修国子监、大成殿两庑。按《实录》:宣德四年八月,修北京国子监大成殿前两庑。宣德七年,国子监请以草场地盖诸生屋,允之。按《实录》:宣德七年四月,北京国子监请以监之东金、吾等、三卫草场。二所,为诸生搆房舍其地给本监种蔬,供会馔从之。
英宗正统九年,重修太学成。
按《明典汇》:先是太学,因元之陋。吏部主事李贤上言:国家建都北京,以来佛寺时复修建太学,日就。废弛举措舛错,何以示法天下。请以佛寺之费,修举太学。从之,正统九年正月,太学成上临视祗,谒先圣,行释奠礼,退御彝伦堂,命祭酒李时勉进讲。
景泰 年,御史程璥请改国子监地,不允。按《国史唯疑》:国子监在京城东北隅,景泰中御史程璥请于东长安街之南改创基址,不允。怀宗崇祯十四年,又重修太学成。
按《三朝野史》:崇祯十四年,重修太学成。八月车驾临雍,祭酒南居仁,坐讲皋陶谟,司业罗大任讲易咸卦命,文武官三品以上俱坐听,赐茶讲毕,上入敬一亭,观世宗所立程子四箴碑,遂传礼部将庙学诸碑俱摹拓进览,又石鼓文残阙,亦令察补进呈。
京畿户口考
《畿辅通志》原额人丁,门头四百一万五千九百七十三丁。内除编审、开除、故绝、逃亡、并投、充人丁外。康熙十九年,实在人丁门头三百二十二万三千八百八十丁。门半,内除优免二万二千六十六丁免徵外。实在人丁三百二十万一千八百一十四丁,内分供丁吏承丁五万五千九百九十二丁。新更实在人丁九千七百四十九丁,
灶丁七千一十丁。门头门丁三百九门。
行差人丁三百一十二万八千七百五十四丁,共徵银三十九万三千四百一两一钱三分五釐七丝五忽二微二纤八沙七尘七漠。额外归并实在康熙十九年,徵粮屯丁七万四千九十七丁,内除优免绅衿本身丁一十七丁免徵外,
实在屯丁七万四千八十丁。每丁各徵不等,共徵银一万二千八百七两八钱九釐二毫八丝八忽一纤八沙八尘六埃。
额外
匠价并脚价银一千六百三十两五钱八分五釐六毫;
房租银五百五十八两六钱四分五釐;
黑土课米折银二百一十七两八钱六分四釐七毫五丝;
景献二陵本色榛栗三十六石。
滦榜纸张银六两五分八釐二毫二丝三忽五微九纤七沙二埃二渺七漠,
渔课房赁银二十八两一钱二分八釐三毫一丝四忽七微二纤,
籽粒豆乾银七十五两一钱四分,
馀租银一十两一钱九分四毫八丝,
备边备荒等银二百五十七两四分六釐六毫六丝四忽三微二纤九沙八尘八渺,
药材银二十七两八钱三分八釐三毫一丝二忽五微,
编门银五两一钱,
木植河利银一千二百五十两,
学租钱易银七两九钱四分二釐四毫,
屯粮银九十六两六钱二分七毫八丝二忽四微三纤,
苘麻银八两七钱三分,课程银六两,
附盐引,
原额并新增盐引六十七万四千二百八十七引。
京畿田赋考
《畿辅通志》原额地七十一万三千二百九十一顷八十亩七分九釐七丝一忽一微六纤六沙五尘三埃二渺。内除圈拨水冲等地二十九万四千九十六顷六十五亩四分六釐七丝一忽二纤,实存原额地四十一万九千一百九十五顷一十五亩三分三釐一微四纤六沙五尘三埃二渺,外加拨补开荒等地一十一万五千四百九十顷一亩五分九釐四毫五忽二微八纤六沙一尘七埃八渺五漠,新增退出开垦并清察出及归并屯卫等地共八万九千二百一十顷二十七亩六釐七丝一忽一纤二沙二尘五埃一漠,水地八千四百五十四畦。康熙十九年,实在行粮地六十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五顷四十三亩九分八釐四毫七丝六忽四微四纤四沙九尘六埃六漠,各徵银不等,并畦地共徵银二百五万七千七十一两四钱三分五釐九毫四丝五忽三微七纤二沙八尘四渺七漠三湖一清八净。
米一十万六千九百八十九石一斗八升七合五勺三抄八撮八圭二粟五颗一粒八黍七稷,黑豆八千二十一石二斗九升四合一勺八抄三撮四圭九粟三颗五粒八黍二稷一糠三秕,小麦四十二石一斗二升七合,
籽粒四十五石七斗四升五合,
草九万四千一百一十九束九分一釐七毫六丝一忽一微一纤六沙九尘三埃八渺,
狐皮一千五百九十六张三分二釐六丝原编,价银并脚价共银七百八十八两零二釐二毫九丝六忽九微三纤四沙八尘三埃一渺一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