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五十四卷目录
北邙山部汇考
图
考
北邙山部艺文一
登北邙山赋 晋张协
北邙山记 明唐枢
北邙山部艺文二〈诗〉
送应氏诗二首〈录一首〉 魏曹植
北邙客舍 晋刘伶
北邙行 唐王建
前题 张籍
登北邙还至京洛 郑世翼
吊北邙 曹松
邙山 沈佺期
古歌 沈千运
北邙山 明彭纲
春游邙山佛堂 温如璋
和王仲初北邙行 张楷
邙山古镜行 崔誉
邙山晚眺 翟廷蕙
前题 沈应时
前题 刘贽
前题 刘衍祚
前题 沈诗
北邙山 张美含
邙坂云林 前人
邙坂陵丘 前人
北邙山部选句
北邙山部纪事
北邙山部杂录
熊耳山部汇考
图
考
熊耳山部艺文
辨熊耳 宋邵雍
熊耳山部纪事
熊耳山部杂录
图
考
北邙山部艺文一
登北邙山赋 晋张协
北邙山记 明唐枢
北邙山部艺文二〈诗〉
送应氏诗二首〈录一首〉 魏曹植
北邙客舍 晋刘伶
北邙行 唐王建
前题 张籍
登北邙还至京洛 郑世翼
吊北邙 曹松
邙山 沈佺期
古歌 沈千运
北邙山 明彭纲
春游邙山佛堂 温如璋
和王仲初北邙行 张楷
邙山古镜行 崔誉
邙山晚眺 翟廷蕙
前题 沈应时
前题 刘贽
前题 刘衍祚
前题 沈诗
北邙山 张美含
邙坂云林 前人
邙坂陵丘 前人
北邙山部选句
北邙山部纪事
北邙山部杂录
熊耳山部汇考
图
考
熊耳山部艺文
辨熊耳 宋邵雍
熊耳山部纪事
熊耳山部杂录
山川典第五十四卷
北邙山部汇考
河南府之北邙山北邙山,在今河南河南府城北一十里。一名平逢山,金更名太平山。其山西自新安,接洛阳、偃师、巩县一带,绵亘四百馀里。随地立名不一:或为翠云山,或为牛吼峪,或为首阳山,或为磨盘山,或为马鞍山,而总谓之北邙山。背河面洛山之阳,有天然风水,历代陵墓多在焉。
北邙山图北邙山图
考考
按《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注〉在济北谷城县西,黄石公石在此山下,张良取以合葬尔。按《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注〉摰虞曰:古之周南,今之雒阳。《皇览》曰:县北芒山道西吕,不韦冢。
按《晋书·地理志》:河南郡巩,〈注〉周孝王封周桓公、孙惠公于巩,号东周,故战国时,有东西周号,芒山首阳其界也。
按元和《郡国志》:北邙山是陇山之尾,一名平逢山,亦名郏山。
按《地理通释·河南四镇考》:邙山,《郡县志》:北邙山在河南府偃师县北二里。《十道志》:邙山在洛阳县北十里。按《明一统志·河南山川》:北邙山,在河南府城北一十里,山连偃师、巩、孟津三县,绵亘四百馀里。东汉诸陵及唐宋名臣坟多在焉。晋张协赋:地势窊窿,丘墟陂陀,坟陇㟪叠,棋布星罗。金更名太平山。按《图书编·河南山考》:河南府山曰北邙,在府城北,连偃师、巩、孟津,多汉唐陵冢。
按《河南通志·山川》:北邙山在府城北一十里,一名郏山。周筑王城,北抵郏山,即此。其山西自新安,东接洛阳、偃师、巩县一带。峻极险固,当河洛之间。东汉诸陵及宋名卿冢墓多在焉。金更名太平山。
翠云山,在府城西北一十里,其上树木森列,苍翠如云。
按《河南府志·山川》:邙山在府城北三里,一名郏山。昔周筑王城,北抵郏山,即此。其山西自新安,接洛阳、偃师、巩县一带。东汉诸陵及唐宋名卿冢墓多在焉。《图经》曰:北邙山一名平逢山,金更名太平山。绵亘四百馀里,起关中,附二华而东。层层起伏,为状不一,随地立名。屹然峙河洛之中。按《道书》:海内福地七十有二,邙山其一云。
翠云山,在洛阳县西北十里,即邙山最高处。树木森列,苍翠如云,故名。上清宫在其巅,朱超石与兄书曰:登北邙远眺,众美都尽。
按《洛阳县志·山川》:北邙在县北五里许,郡之主山也。古名郏山,郏鄏之得名以此。
翠云山,在县西北二里。
牛吼峪,在县西北八里,邙山上老子跨青牛度函谷关至此,牛鸣,故名。
陵墓:战国贞义乐羊夫人墓,在洛阳北邙山。乐羊子之妻拒盗自刎,郡守葬之,因以为名。
汉邓后陵,桓帝后也。梁后崩,邓氏为后。恃尊骄忌,与帝所幸阴贵人相谮诉。八年,废后,送暴室,以忧死,葬北邙山。见《后汉邓后传》。
阳城王墓,名祉字巨伯,光武族兄。建武二年,封阳城王,葬洛阳北邙山。见《后汉本传》。
邓晨墓,在北邙山。晨,汉光武功臣,帝姊新野公主之夫也。先是公主遇害死,及晨卒,招公主魂,合葬于此。见《汉书》。
祭遵墓,在洛阳北邙山。遵,颍阳人,汉大将军。委身于国。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
邓训墓,在城北邙山,禹之子,封平寿侯。
班超墓,在府城北邙山,封定远侯。
刘宽墓,在城北邙山。宽,太尉。墓上有二碑,皆故吏门生所立。
安定真墓,定真,善算术。成帝时,常自算其年七十三。至期果死。又曰:北邙青陇上,孤槚之西四丈,凿七尺,吾葬地也。真死,依言往掘,得古时空椁,即葬焉。见《西京杂记》。
晋王祥墓,在城西北邙山上。祥,性至孝,官至太保。疾笃,遗令曰:西邙土自坚,勿甃石,勿起坟垄。
羊祜墓,在洛阳北邙山。见《博闻录》。
石崇墓,在洛阳邙山,崇,晋时卫尉。
元魏世宗景陵,在洛阳北邙山。
王肃墓,在城北邙山。肃,扬州刺史,封安国侯,卒谥宣简。
隋陈后主墓,后主于隋仁寿中,终于洛阳,时年五十二。赠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谥曰炀。葬洛阳北邙山,非炀帝也。
陈柳后墓,宣帝后也。隋大业间,薨于东都,葬邙山。唐尉迟敬德墓,在城东邙山之阳。敬德,唐大将,封鄂国公。
乔知之墓,在城北邙山。知之,右司郎中,一曰唐补阙。石洪墓,在城北邙山。洪,处士,韩愈有墓志铭。
宋李后主墓,在北邙山,即南唐主李煜也。开宝中,曹彬俘于汴京,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卒,葬于此。明伊厉王墓,在县西五十里邙山上,妃刘氏合葬。伊简王墓,在县西南三十里邙山之阳,妃张氏合葬。侍郎李郁墓,在城北邙山之麓。
总督张松墓,在城西邙山之阳。
太师刘健墓,在城东邙山之麓。
尚书翟瑄墓,在邙山上。
尚书孙应奎墓,在邙山上。
尚书沈应时墓,在邙山之麓。
侍郎董尧封墓,在邙山之阳。
祠庙:上清宫,在县北八里,即翠云山。世传老子修炼之所。正殿梁柱及瓦,皆范铁为之。下清宫,奉元帝像,在城北五里邙山上。
按《偃师县志·山川》:北邙山在治北二里许,一名郏山,为天下之辐辏。东跨巩县,西跨洛阳,北跨孟津,绵亘四百馀里。四围险固,当河洛之间,为水堤保障。古谓秦头魏尾,此正其尾也。土脉深厚,东汉诸陵及唐宋名臣多葬焉。山北岭有墩,传云宋时边堡。金更名太平山。
首阳山,在治西北十五里。邙山之最高者,日出先照,故名。
磨盘山,在治东北十里,即邙山之支。
汤王池,在治东北八里。邙山上有汤王庙,今废。水亦涸,遗迹犹存。
温泉,在治东十五里,邙山下,南流入洛。
二龙潭,在治北二里,邙山之麓。水常不竭,祷雨辄应。古迹:饮酒台,在石桥,邙山上。俗传昔唐太宗饮酒于上,看金镛城,故名。
陵墓:魏首阳陵,在治西首阳山。魏黄初,六年六月戊申,葬文帝于此。
唐太师崔陲墓,在治东北,邙山上。有刘禹锡撰墓碑,柳公权书。
祠庙:济渎行祠,在治西五里,邙山上。始建未详,弘治十年,乡人姚清等重修,今废。
舜帝庙,在治西北十里,首阳山上。永乐三年,乡人张文礼等重修。
汤王墓,在治北八里邙山上。因久废圮,里人移建于治东北五里邙山之麓。下有池,岁旱,祷雨多应。关帝庙,在治北邙山上。崇祯间,知县夏士誉刱建。黑龙庙,在治北邙山之麓。上有黑白二龙潭,水常不竭,旱祷即雨。
文昌阁,在治北五里邙山上。明时,知县夏士誉建。按《巩县志·山川》:邙山在县北三里。西拥岧峣,当河洛之间,为神堤之障。古号秦头魏尾,即此山之尾。马鞍山,在县北八里邙山尾,形凹似之。
按《新安县志·山川》:北邙山在县东北二十里。
北邙山部艺文一
登北邙山赋 晋张协
陟峦丘之,升逶迤之修坂。回余车于峻岭,聊送目于四远。灵岳郁以造天,连冈岩以蹇产。伊洛混而东流,帝居赫以崇显。山川汨其常兮,万物化而代转。何天地之难穷,悼人生之危浅。叹白日之西颓兮,哀世路之多蹇。于是徘徊绝岭,踟蹰步趾。前瞻狼山,郤窥大岯。东眺虎牢,西睨熊耳。斜亘天际,旁极万里。莽眩眼以茫昧,谅群形之难纪。临千仞而俯看,似游身于云霓。抚长风以延伫,想凌天而举翮。瞻冠盖之悠悠,睹商旅之接轭。尔乃地势窊窿,丘墟陂陁。坟陇㟪叠,棋布星罗。松林椮映以攒列,元木搜寥而振柯。壮汉氏之所营,望五陵之嵬峨。丧乱起而启攘,僮竖登而作歌。
北邙山记 明唐枢
东自新安县,北至河南府。背而偃师县、巩县,长迤数百里。不高不峰,近古帝王所都。无问贵贱,杂葬之累累万千冢。莫辨氏裔,自来为兴悲动感之具。予意大而高,必为有力人;而近见窆中物满,人市则反;以其难动者,而诲之盗矣;小而促,必贫贱之家;而夫夫者不能安其身于有序,则亦与草木共朽腐矣。其慨其悲,又莫知其何指,徒以成毁系情,亦何以得死生之说耶。且复断珉残篆,莫知何属。亦有丰螭昂屃而窈无封植,又翁仲荆蔓而蔑存碣识,皆不可知其说也。北邙山部艺文二〈诗〉
送应氏诗二首〈录一首〉 魏曹植
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一作平生亲〉气结不能言。
北邙客舍 晋刘伶
泱渀望舒隐,黤黮元夜阴。寒鸡思天曙,拥翅吹长音。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陈醴发悴颜,色愉畅真心。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何以除斯叹,付之于瑟琴。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北邙行 唐王建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多于松柏树。山头涧底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前题》张籍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登北邙还至京洛 郑世翼
步登北邙坂,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三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清晨谒帝还,车马相追访。胥徒各异流,文物纷殊状。嚣尘暗天起,箫管从风飏。伊余忠且直,生平独沦丧。山幽有桂丛,何为坐惆怅。吊北邙 曹松
山下望山上,夕阳明又曛。无人医白发,少地著新坟。岁代殊相远,贤愚殊不分。东归聊一吊,乱木倚寒云。邙山 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古歌 沈千运
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北邙山 明彭纲
古来北邙山,尽是贵人墓。祇今犁作土人田,禾黍芃芃产租赋。生前竞诧中朝豪,死后拟保南山固。翁仲俄成野烧灰,金玉为贮偷儿库。市中古镜晃日星,地下空棺栖狐兔。谁家新坟才几年,土石欲陷丰碑仆。德凉泽薄凋儿孙,业易王更悲道路。山头日日转灵輀,落锸多逢旧埋处。从今视昔总堪哀,人家空起高门户。君不见,洛阳城里甃地砖,都去邙山挖来做。春游邙山佛堂 温如璋
车临丹壑疑无路,树拥苍崖忽有门。径竹绕来僧磬响,洞云穿出佛堂存。日移桧影侵棋局,风引花香到酒尊。醉后谈空坐岩顶,俯看满院白云屯。和王仲初北邙行 张楷
贵贱终归一抔土,请看北邙山上墓。墓地渐多闲地稀,卜兆谁能择佳处。羲和西奔光景促,休羡高堂与华毂。昨日尊前欢笑人,今宵地下凄凉宿。古人旧墓洛城东,今人新冢更相逢。悬旌挂纸城隅路,折尽长条无茂树。新人归葬免经营,尽取古人旧羊虎。旧坟十家九磨灭,愁杀清明二三月。新坟添土祭奠回,纸钱猎猎烧坟台。邙山古镜行 崔誉
洛阳市头多古镜,斑生翡翠形圆莹。多出邙山古墓中,犹存炉冶人名姓。贵人买得更重磨,还向妆台伴绮罗。家家珍重涌高价,遂令掘发年年多。古人一去不复见,可怜却照今人面。宁知今人即古人,堆著黄金尚贪羡。虞渊日落谁可持,水波到海无回期。莫道纷纷好容鬓,镜里青春能几时。邙山晚眺 翟廷蕙
绮丽山川夕照明,程家旧巷读书声。不堪翘首高原望,野草荒烟满故城。《前题》沈应时
登高豁远眸,返照挂松楸。四野川原暗,千村禾黍收。樵人归里巷,宿鸟识林丘。古墓蓬蒿遍,悲风入夜愁。《前题》刘贽
郏鄏原周鼎,盘环带洛川。荒丘不尽望,落日总堪怜。百代兴亡感,三生苦乐缘。幻中无幻境,得悟是真诠。《前题》刘衍祚
北望青山郭,崔巍夕景悬。翠云空寂寞,荒陇日芊连。狐兔悲残月,松杉绾墓烟。浮生如薤露,莫为世情牵。《前题》沈诗
陟彼平冈日影斜,笑看人醉洛阳花。百年钟鼎谁为梦,一夕蓬蒿始是家。破穴野狐眠返照,凋零石马曝残霞。徘徊歌罢雍门曲,回首寒烟噪落鸦。北邙行 张美含
行行上北邙,山抱蟠龙势。冈坂多崎岖,荆榛渺无际。古冢何累累,新冢无虚地。洛阳千万家,丧车晓相继。绋翣转长杨,霜风杂鼓吹。大暮不复晨,原野愁云蔽。黄金积金谷,难挽流光逝。独怜尘海客,不道身如寄。送葬还城郭,营营起甲第。达矣雍门周,一言可垂涕。邙坂云林 前人
邙坂郁嶙峋,来龙远隔秦。霞光通太室,翠色映天津。猿啸千峰月,鹤鸣万籁春。凭高俯城市,烟雨净芳尘。邙坂陵丘 前人
雾断崇冈暝不开,陵丘错落入荒苔。行人莫问山前道,古木猿声彻夜哀。北邙山部选句
汉梁鸿《五噫歌》: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唐刘希夷《洛阳公子行》: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愿作青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元刘质《洛阳怀古诗》:云淡嵩邙高冢在,水流伊洛故城空。
明宋荣《洛阳怀古诗》:英雄多少埋零尽,惟有邙山似旧时。
张鼎延《洛阳元宵诗》:岂不愿千秋,北邙叠叠丘。珠玉文章尽,日夜洛水流。
北邙山部纪事
《后汉书·五行志》:灵帝之末,京都童谣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案到中平六年,史侯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圭等数十人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邙者也。《太平御览》:魏文帝猎北邙上,时盛夏炎暑,行者或中暍。鲍勋切谏,遂因此伏法。
魏明帝即位,欲平北邙。令登台以观见,孟津廷尉辛毗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民不堪役。帝乃止。
戴延之《西征记》:邙山西匡东垣,土阜相属。其下有张母祠,即永嘉中所建。此母有神术,能愈病故。元帝渡江时延望于丹阳,即此母。今祠存焉。
《魏书·天象志》:兴和年,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武牢西叛。宇文泰帅众援之。戊申,及渤海王战于邙山,西军大败,虏王侯将校四百馀人,获六万馀级。
宋谢枋得《碧湖杂记》:今乐府有兰陵王,乃北齐文襄之子。长恭一名孝瓘,为兰陵王。邙山之战,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因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隋书·杨元感传》:元感进逼都城,刑部尚书卫元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元感骁勇多力,又善抚驭,由是战无不捷。元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阵于北邙。一日之间,战十馀合。
《唐书·李密传》:武德元年九月,世充悉众决战,先以数百骑渡河,密留王伯当守金墉,自引精兵出偃师,北阻邙山待之。遂出兵阵。世充督众疾战,使索貌类密者过阵,噪曰:获密矣。士皆呼万岁,密军乱,遂溃。《王世充传》:武德四年二月,青城宫守将以宫降,秦王进保之世充张兵出方诸门,临谷水以战王阵。北邙令屈突通步士五千,踰水击之。兵接,王以骑决战。世充排䂎,兵殊死斗。自辰至午,乃溃。俘斩八千人,王傅城堑而守之。
《李光弼传》:上元元年,光弼进围怀州,思明来救。光弼令廷玉由地道入,登陴大呼。王师乘城擒贼,将太清杨希仲献俘阙下,鱼朝恩屡上,贼可灭状。使者来督战,光弼不得已令李抱玉守河阳,出师次北邙。使傅山阵仆固,怀恩曰:我用骑今迫险,非便地,请阵诸原。光弼曰:有险可以胜,可以败阵于原,败斯歼矣。且贼致死于我,不如阻险。怀恩不从。贼据高原以长戟。七百壮士执刀随之,委物伪遁,怀恩军争剽获。伏兵发,官军大溃,怀州复陷。
《五行志》:天宝中,洛阳有巨蛇,高丈馀,长百尺,出芒山下。胡僧无畏见之曰:此欲决水潴洛城。即以天竺法咒之,数日蛇死。
《朝野佥载》:唐则天后梦一鹦鹉,羽毛甚伟,两翅俱折。以问宰臣,群公默然。内史狄仁杰曰:鹉者,陛下姓也。两翅折者,陛下二子庐陵、相王也。陛下起此二子,两趐全也。武承嗣、武三思连项皆赤。后契丹围幽州,檄朝廷曰:还我庐陵、相王来。则天乃忆狄公之言,曰:卿曾为我占梦,今乃应矣。朕欲立太子,何者为得杰。曰:陛下内有贤子,外有贤侄,取舍详择断在圣衷。则天曰:我自有圣子,承嗣、三思是何疥癣。承嗣等惧,掩耳而走。即降敕追庐陵,立为太子,充元帅。初募兵,无应者,闻太子行北邙,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贼自退散。《太平广记》:道士叶法善者,括苍人。有道术,能符禁鬼神。唐中宗甚重之。开元初,供奉在内,位至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时有名族得江外一宰,将乘舟赴任。于东门外,亲朋盛筵以待。宰令妻子与亲故车先往胥溪水滨。日暮宰至,舟旁馔已陈设而妻子不至。宰复至宅寻之,云去矣。宰惊不知所以,复出城问行人。人曰:适食时,见一婆罗门僧执幡花前导,有数乘车随之。比及出城门,车内妇人皆下,从婆罗门齐声称佛,因而北去矣。宰遂寻车迹至北邙虚。墓门有大冢,见其车马皆憩其旁,其妻与亲表妇二十馀皆从一僧合掌绕冢,口称佛名。宰呼之,皆有怒色。宰前摛之,妇人遂骂曰:吾正逐圣者,今在天堂。汝何小人,敢此抑遏。至于奴仆,与言皆不应,亦相与绕冢而行。宰因执胡僧,遂失。于是缚其妻及诸妇人,皆喧叫至第。竟夕号呼,不可与言。宰迟明问于叶师,师曰:此天狐也,能与天通。斥之则已,杀之不可。然此狐斋时必至,请与俱来。宰曰:诺。叶师仍与之符,令置所居门。既置符,妻及诸人皆寤。谓宰曰:吾昨见佛来,领诸圣众将我等至天堂,其中乐不可言。佛执花前后,吾等方随后作法事。忽见汝至,吾故骂,不知乃是魅惑也。斋时,婆罗门果至,叩门乞食。妻及诸妇人闻僧声,争走出门,喧言佛又来矣。宰禁之不可,乃执胡僧,鞭之见血,面缚舁之往叶师所。道遇洛阳令,僧大叫称冤。洛阳令反咎宰,宰具其故,仍请与俱见叶师。洛阳令不信,宰强与之去。渐至圣真寺,僧神色惨沮不言。及门即请命及入院。叶师命解其缚,犹胡僧也。叶师曰:速复汝形魅。即哀请师曰:不可魅。乃弃袈裟于地,即老狐也。师命鞭之百,还其袈裟,复为婆罗门。约令去千里之外,胡僧顶礼而去,出门遂亡。
张童子者,名琇,审素之子也。开元二十二年,琇杀殿中侍御史杨万顷于阙下,复父仇也。初审素受赇事发,诏万顷按之。万顷按审素过,入故坐诛,家属徙边。琇会赦得还,时未冠乃追,复怨,与其弟瑝手刃万顷于都城。闻者骇之,帝嘉其孝,将释之。有司以专杀抗论,琇坐死。时人哀之,葬于邙山。为疑冢焉,盖惧杨宗之所发也故。虞部员外郎顾云诔之曰:冒法复仇信难逃于刑典,忘身殉孝诚有契于礼经。且从古以来,谁人不死。得其死矣,夫何恨欤。
《玉堂閒话》:洛京北邙山太清观钟楼,唐咸通年中,忽然摧塌。有屋檩一条,其中空虚,每撑触动转,内敲磕有声。人遂相传来竞观之,道士李威仪,不欲聚人,乃令破之。于其间得一黑漆板,上有陷金之字曰:山水谁无言,元年遇福重修。道士赍呈洛中诸官,皆不能详之。李福相公罢镇西川,归洛,见此隐文,反复详读数四,遂谓观主曰:但请度工鸠徒,当以俸馀之金,独力完葺也。百年之前,智者勒其志,已冥合,今日安得不重兴观宇乎。洎观成,或请其由,福曰:山水谁无言,今上御名也。〈咸通名漼也〉元年遇福者,福元之初作镇获俸而回。福其不修,复待何人者哉。
《录异记》:契贞先生李义范,住北邙山元元观,咸通末黴已数年矣。每入洛城徽安门内,必改服歇辔焉。有李生者,不知何许人,年貌可五十馀,与先生叙宗,从之礼揖,诣其所居,有学童十数辈,生有一女一男。其居甚贫窭,日不暇给。自此,先生往来多止其学中,异常款狎。忽一夕,请于邙山,与先生为别。拥炉夜话,问其将何适也。生曰:某自此别世矣,非远适也。某受命于冥曹,主给一城内户口逐日所用之水。今月限既毕,不可久住。后三日,死矣。五日,妻男葬某于此山之下。所阙者雇送终之人,尚少钱一千,托道兄贷之,故此相嘱兼告别矣。因曰:人世用水,不过日用三五升,过此,必有减福折算,切宜慎之。问其身后计,生曰:妻聘执丧役夫,姓王某男,后当为僧。然其师在江南,二年外方,至名行成。始至必且寄食观中也。先生曰:便令入道,可乎。生曰:伊是僧材,不可为道。非人力所能遣此,并阴骘品定。言讫,及晓告去。自是累阻寒雪,不入洛城。且五日矣,初霁,李生之妻与数辈诣先生云:李生谢世,今早葬于山下,欠一千钱。云曾托先生助之,故来取耳。仍将男寄先生院。后江南僧行成果至,宿于先生室。因以李生之男委之,行成欣然携去。云既承有约,当教以事业,度之为僧。二岁馀,行成复至,已为僧矣,诵《法华经》甚精熟焉。初,先生以道经授之,经年不能记。一纸人之定分,信有之焉。
《巩县志》:冯亮,字灵通。博览内典,善谈佛理。隐居邙山,结架岩林,得栖迟之适。
北邙山部杂录
《说文》:邙,洛阳北土上邑也。杨佺期《洛城记》:北山连岭,修亘四百馀里,实古今东洛九原之地。
《洛阳县志》: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惟有一树大谷梨。《潘岳赋》云:张公大谷之梨,《洛阳赋》曰:梨则大谷冬紫,张公秋黄。
《巩县志》:汭端为邙山头。邙山即平逄山,稍西一阜曰夏台,桀囚汤处。洛西皆邙山,倚山为东周墟,为唐杜审言杜甫宅。山之上则杜预、杜甫之墓。
熊耳山部汇考
伊洛发源之熊耳山熊耳山,禹导洛水所自也。其山在唐虞属豫州,周属虢,汉属弘农郡,晋属上洛郡,唐属弘农,后又为虢州,元属嵩州,明改隶陕州,今则属河南府卢氏县,距县西南五十里,形如熊耳,故名。
熊耳山图熊耳山图
考考
按《书经·夏书·禹贡》: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疏〉《正义》曰:《地理志》云伊水出弘农卢氏县东,熊耳山东北入洛。〈《蔡传》〉《山海经》曰:熊耳之山,伊水出焉。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郭璞云:熊耳在上洛县南,今商州上洛县也。《地志》言伊水出弘农卢氏之熊耳者,非是。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传〉四山相连,东南在豫州界,洛经熊耳。〈疏〉《正义》曰: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伊水所出。〈《蔡注》〉熊耳、外方、桐柏、陪尾,豫州山也。熊耳在商州上洛县。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传〉在宜阳之西,〈《蔡注》〉熊耳,卢氏之熊耳也。馀并见豫州。洛水出冢岭山,禹止,自熊耳导之耳。
按《山海经·中山经》:白边之山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可以毒鱼。〈注〉今在上洛县南。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注〉《正义》曰:《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洛阳县西,齐桓公登之以望江汉也。
《封禅书》:桓公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注〉《索隐》曰:《荆州记》顺阳益阳二县东北有熊耳山,东西各一峰,如熊耳状,因以为名。齐桓公、太史公并登之。或云:弘农熊耳,非也。
按《汉书·地理志》:弘农郡卢氏。〈注〉熊耳山在东。
按《后汉书·郡国志》:弘农郡卢氏有熊耳山。〈注〉《山海经》曰: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雒,其中多美玉,多人鱼。
按《晋书·地理志》:上洛郡卢氏〈注〉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按《水经》:均水出淅县北山,南流,过其县之东。〈注〉均水,发源弘农郡之卢氏县熊耳山,山南即修阳、葛阳二县界也。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因以为名。齐桓公召陵之会,西望熊耳,即此山也。
洛水又东径熊耳山北。〈注〉《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
东北过卢氏县南,洛水径阳渠关北。〈注〉阳渠水出南阳。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濠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门也。洛水出其门,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径阳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此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黾池矣。按《太平御览·地部》:熊耳山,地门也。其精上为毕附耳。星盛弘之《荆州记》云:南修县北有熊耳山,山东西各一峰,傍竦南北,望之若熊耳。山上多漆,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西注于洛。又案《仙书》谓此山上有丹青之树,得而服之成仙。《西京杂记》云:丹青树叶一青一赤,望之如绣,长安谓之丹树是也。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山南名山熊耳,在商州上,洛县南四十里。其山两峰,状若熊耳。禹贡导洛自熊耳。其山在虢州卢氏县界。〈注〉齐桓公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山海经》:浮濠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按《河南通志·山川》:熊耳山有三:一在河南府卢氏县西南五十里,两峰相并如熊耳,禹贡导洛自熊耳,即此。一在宜阳县西一百二十里,昔汉光武破赤眉,积甲宜阳城,与熊耳山齐,是也。一在陕州东一百五十里,乃达磨葬处,其塔尚存。
按《河南府志·山川》:熊耳山在卢氏县西南七十里,《禹贡》导河至熊耳,即此。
按《卢氏县志·山川》:熊耳山 语同《府志》。
汤池在县西一百里,熊耳山之西。其水虽隆冬亦热,可以沐浴。
熊耳山部艺文
辨熊耳 宋邵雍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熊耳自有两,未知孰为是。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熊耳山部纪事
《后汉书·刘盆子传》:建武三年正月,赤眉出关南向,征西大将军冯异破之于崤底。帝闻乃自将幸宜阳。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乞降,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注〉宜阳县故城,韩国城也。在今洛州福昌县东。《水经注》曰: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在宜阳西也。《卢氏县志》:赵难拓拔魏,卢氏人。刘宋举兵伐魏,参军庞季明自资谷入卢氏,难纳之。寻率县人应援。大将薛安都等因之熊耳入卢氏,斩县令,以难代之,使为乡导。遂引师克陕郡。
熊耳山部杂录
汉刘歆《西京杂记》:终南山有树,直上百尺无枝,上结丛条如车盖,叶一青一赤,望之斑駮如锦绣,长安谓之丹青树,亦云华盖树,亦生熊耳山。《卢氏县志》:伊水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山海经》曰:熊耳之山,伊水出焉。今观熊耳,虽称有伊洛之名,而无流衍之迹。其实出于闷顿岭之阳,北流过嵩县洛阳,东至偃师入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