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三十九卷目录
孟门山部汇考
图
考
孟门山部艺文〈诗〉
孟门夜月 明张周祜
前题 张应春
孟门山部杂录
底柱山部汇考
图
考
底柱山部艺文一
底柱山铭 唐魏徵
三门赋〈并序〉 赵冬曦
底柱赋〈并序〉 明唐肃
观底柱记 吕楠
游三门记 王翰
游底柱记 都穆
书底柱峰 慎蒙
底柱山部艺文二〈诗〉
底柱 唐柳公权
禹祠 宋司马光
三门底柱 张保源
前题 金王渥
题底柱图 周昂
三门底柱 元好问
前题 元王思诚
底柱诗 明彭纲
秋日三门 曹金
禹门积雪 王子谦
三门观底柱 邢云路
三门阻游 黄九鼎
三门底柱二首 张孙振
前题 闵槐
前题 王翰
前题 杨文卿
前题二首 张士龙
前题二首 朱实昌
前题 舒迁
前题二首 汤维新
前题 舒国华
前题二首 熊兰
底柱篇 焦源溥
登三门山看河楼二首 宋廷佐
前题 蒋旸
山行晓晴望底柱 杨文卿
炼丹炉 前人
底柱山部纪事
底柱山部杂录
图
考
孟门山部艺文〈诗〉
孟门夜月 明张周祜
前题 张应春
孟门山部杂录
底柱山部汇考
图
考
底柱山部艺文一
底柱山铭 唐魏徵
三门赋〈并序〉 赵冬曦
底柱赋〈并序〉 明唐肃
观底柱记 吕楠
游三门记 王翰
游底柱记 都穆
书底柱峰 慎蒙
底柱山部艺文二〈诗〉
底柱 唐柳公权
禹祠 宋司马光
三门底柱 张保源
前题 金王渥
题底柱图 周昂
三门底柱 元好问
前题 元王思诚
底柱诗 明彭纲
秋日三门 曹金
禹门积雪 王子谦
三门观底柱 邢云路
三门阻游 黄九鼎
三门底柱二首 张孙振
前题 闵槐
前题 王翰
前题 杨文卿
前题二首 张士龙
前题二首 朱实昌
前题 舒迁
前题二首 汤维新
前题 舒国华
前题二首 熊兰
底柱篇 焦源溥
登三门山看河楼二首 宋廷佐
前题 蒋旸
山行晓晴望底柱 杨文卿
炼丹炉 前人
底柱山部纪事
底柱山部杂录
山川典第三十九卷
孟门山部汇考
《山海经》之孟门山孟门山,在今山西平阳府吉州之西七十里、大宁县西马斗关之南三十里,西南与陕西延安府宜川县接壤。当洪水未平时,黄河经流其上,逆行肆溢,民苦昏垫。自神禹疏凿后,昔称怀襄,今号安流矣。
孟门山图孟门山图
考考
按《山海经·北山经》:景山,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按《水经·河水注》:孟门山,《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蹬。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谓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魂,其水尚崩浪万寻,县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按《山西通志·山川》:孟门山在平阳府吉州西七十里、大宁县西马斗关之南三十里。《山海经》云: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即此山也。《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磴,郦道元《水经注》曰: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按《平阳府志》同此。
按《吉州志·山川》:孟门山在黄河中流,吕不韦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即此山也。为本州八景之一,号孟门夜月。所谓夜月者,盖当水落石出之时,山高月小,素魄流彩,光映河山,故云。按《大宁县志》同此。
按《陜西通志·山川》:孟门山,在延安府宜川县北八十里,石溞下黄河中流,有石扼之。禹凿石导流之处,鱼之溯河者扼此。按《延安府志》、《宜川县志》俱同此。
孟门山部艺文〈诗〉
《孟门夜月》明·张周祜
峨冈矗矗水洋洋,银汉横空夜未央。河底有天涵兔魄,山间无物掩蟾光。清辉厚积千林雪,寒气转飞九陌霜。因甚孟门开宝镜,姮娥向晚理残装。《前题》张应春
苍盖横银汉,翠峰挂玉盘。林疏光皎皎,水静影团团。耿耿冰轮满,迢迢白练寒。素娥离桂殿,玩水更游山。孟门山部杂录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河至慈州文城县,孟门山是为入龙门,至绛州、汾州合河之上,是为出龙门口。柳子晋问晋之故封,黄河迤之。底柱山部汇考
《禹贡》之底柱〈按:《书》作底柱,《史记》作砥柱,诸书从经从史者不一,俱仍原本〉底柱山,在今山西之平陆县东南五十里、河南之陜州东四十里。特立大河中,其形如柱,故名。西北有三门山,三流并涌,乃禹凿之,以通河者。
底柱山图底柱山图
考考
按《书经·夏书·禹贡》:底柱,析城。〈《蔡传》〉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陜州陜县三门山是也。按《史记·河渠书》:禹南到华阴,东下砥柱。〈注〉《正义》曰:底柱山,俗名三门山,在夹右县东北五十里在河之中。按《水经》:河水又东过砥柱间,〈注〉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在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川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按《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记》云:景公十二年,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复见晋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事或在兹。又云:观者以为河伯贤于江沅之證,河伯本非江神又可知也。按《隋书·地理志》:河东郡,河北〈注〉有砥柱山。
按《唐书·地理志》:陕州,硖石,〈注〉有砥柱山,山有三门,河所经,太宗勒铭。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砥柱,俗名三门山,在陕州硖石县东北五十里,黄河中山有三门,河所经。唐太宗勒铭,山在河中形若柱。《水经注》谓禹所凿。
按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底柱属陜州硖石县,其曰底柱者,石在大河中流峙立,为三河水包贯以行,以其如柱而立,故曰:底柱。以其石如水门,故又曰:三门。贾逵及《淮南子》、《水经》皆言禹凿此石,而通河使行也。河至华阴潼关,则已改为东流,不待至底柱,乃始折东。今其曰:东至底柱者,自改东以后,惟底柱为可记也。
按《山西通志·山川》:砥柱峰在平陆县南,《禹贡》曰:东至于砥柱,黄河中流,其形如柱。禹凿之以通河。三川既决,谓之三门。砥柱之侧,有老君炉,世传,老子尝炼丹于此。《水经注》曰:《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
三门集津,在平陆县东五十里,禹凿砥柱,决三川,有上中下三门。上曰:鬼门,中曰:夜义门,下曰人门。按《平阳府志·山川》:砥柱峰在三门山东,迤南黄河中流,孤峰峭立,断壁巉崄,高数仞,石形如柱,故名。《禹贡》:东至于砥柱,即此也。孔安国曰:砥柱山,河水分流,包山而过,石见水中,若柱然也。《通志》载,《搜神记》古冶子事,殊无取焉。
三门山,在平陆县东五十里黄河中。《水经》云:禹凿河道,三门既决,谓之三门。《史记正义》曰:禹凿此山,三道河水,故曰三门也。《纲目》:山有三门,禹凿以通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故谓之三门,集津前。提学副使陈棐游此,以为胜览,因大书题其壁,曰:宇内大观,九年底绩,万世永赖,千寻丹碧,万古风云。
按《平陆县志》:古迹:砥柱峰在三门山东,迤南黄河中流。语同《府志》。
三门山,在县东五十里。语同《府志》。
老君炉,在砥柱侧,黄河中。世传,周李聃尝炼丹于此。险不可升,上流有列石盖,聃于此渡河云。
集津,唐贞元二年,李泌开运河成,泌为陕虢转运使,自集津至三门,凿山开道十八里,以避砥柱之险。益开集津仓山西径为运道,属于三门仓治,上路以为空车,费钱五万缗,下路减半。
祀典神禹庙,在县东五十里三门山上。唐天宝,社人梁友仁建。元至正年间,社民王成甫、李良甫相继增修。明景泰年间,知县李荣重修。顾祀典久废,嘉靖三十四年,生员刘守、刘䚸呈请督学副使陈公棐,爰定祭仪品式,有司岁于三月十日诣祠祭焉。
按《河南通志·山川》:底柱山,在陕州东四十里,黄河中流。《禹贡》导河东至底柱,即此。石形似柱,故名。山有三门,禹凿以通河,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故曰三门集津,唐太宗勒铭尚存。
按《河南府志·山川》:砥柱山,在陕州东四十里,黄河中流。《禹贡》导河至于砥柱,即此。山形似柱,故名。
三门山,在砥柱上流百馀步。《玉海》云:禹导河凿以通流,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隋开皇十五年,疏凿之。又云:唐太宗令魏徵勒铭。《食货志》云:开元二十九年,李齐物又凿之。《陆宣公集》云:至德宗贞元元年,遣官致祭,又复凿之。按《陕州志》同此。
底柱山部艺文一
《砥柱山铭》魏徵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三门赋》〈并序〉赵冬曦
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盖夏后之所开凿。其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三门也。次于其南,有孤峰揭起,峰顶平阔,夏禹之庙在焉。西有孤石数丈,圆如削成。复次其南有三峰,东曰:金门,中曰三堆,西曰天柱。湍水从黄老祠前东流,湍激蹙于虾石,折流而南,漱于三门,包于庙山,乃分为四流,淙于三峰之下,抵于曲限,会流东注。加以两崖夹水,壁立千仞,盘纡激射,天下罕比。时以内兄牛氏壮而游焉。相顾赋之,以纪奇迹。
大河㳽漫,上应天汉。浚灵波于积石之西,瀑悬流于昆崙之半。茫茫禹功,兹焉会同。凿连岩而泻潋,罗崛岛以攒空。阔兮,若横两阙于江上。岌兮,若棱三山于海中。崇山嵚崟,呀水淙射,左右飞涛,起伏相击。截奔湍兮跻石台,目霍濩兮心徘徊。三峰砥其却立,架崇门以洞开。连嶂纡河,以壁峭叠,巘乔空而半颓。洪流蹙折,以坌涌漱,湍崟窟而相磓。苞峦秘隒,砯其鼓作,徊泶澎瀑,漓以山摧。奔涛迅澓,纷其荡骇,蓬渤滑淈,霍以云回。盘涡窙寥以谷施,奔石砰磕以成雷。拗怒未泄,横流逆折,合如地转,散如天裂。摇腾䂬屿,刷荡穴,硉岩腰而沫沸,淙隘口而湍咽。然后澡云霁霭,收涛卷濑,汨沄沄以无声,漫浩浩以东会。总四流而混合,注三穴而滂沛。泛洪涟于大碛之东,薄馀怒于天池之外。当其时也,山兽惊跃,水禽乱飞,鱼獭沉潭以不动,獑猱拱树以相依。窜鲛人于洞壑,帖舟子于涟漪。莫不愁白鹭之初下,叹黄牛之暝归。若乃降望金门,忀徉石觜,穷岩万仞,一曲千里。松历历而生涯,草鬖鬖而覆水。云蓬茸兮历地生,风飕飗兮百籁惊。猿惜暮以悲叫,鸟辞春而不鸣。阽嵲屼兮杪峥嵘,飞客心兮动客情。怜石菌之冬茂,赏瑶芝之夜明。惟夏君兮永蛰,拜灵庙兮何及。榱梁古兮山鸟栖,阶壁芜兮野鼯入。感微禹之叹深,亢幽歌以伫立。歌曰:中负石兮空自奇,客乘查兮何远为。君不见虚舟之泛泛,浩乘流而不羁。
《底柱赋》〈有序〉
唐·肃按:底柱,在冀州大河中流,禹导河自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又东至于底柱,然后至孟津,过洛汭而复北折焉。盖河自龙门既决以来,奔腾迅怏,势不可遏。至是而龃龉之,乃分为四流,贯于三门之下,然后力杀而行缓。故《郦氏注水经》谓:底柱龙门,皆禹所疏凿也。昔苏子瞻赋滟滪堆,以为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㳽漫灏瀚,横放大野,而峡之小大,曾不当其什一。苟无是堆,则瞿唐之险,当不啻此。余谓底柱之功,亦有类于滟滪者。故述而赋之。赋曰:黄河之流,西来数千里兮,贯长城而南驰。激龙门之险阨兮,霆奔电掣,气汹涌而莫支。历华阴而径趋兮,乃折流而东下,势若万骑。御枚而疾走兮,将悉锋尽锐,鏖战于平野。何底柱之崔巍崒嵂兮,独凝立乎中流。俨一夫之当关兮,强兵悍卒,睥睨退缩,不敢运其戈矛。惟崇伯子之敷土兮,导浲洞而平之。凿兹山以疏泄兮,剖三门之嵚巇。然后洪波巨浪,龃龉而不骋兮,分流析派,间度以逶迤。指孟津而逾洛汭兮,遂东极于大邳。苟非是以中梗兮,曷以杀天吴水伯之淫威。余尝驾方舟而远求古迹兮,誓将豁心胸于浩荡。过黄老之神祠兮,溯虾石之泱瀁。睇连天之脩楹兮,于云霄而直上。浊波汨汨包其下兮,显神功于俯仰。使昔怀襄之莫救兮,汇四海为一区。上巢下窟之赤子兮,殆皆戢以为鱼。览斯险而慨叹兮,虽天造而地设。微元圣之大智兮,孰能成夫万世之烈。彼蜀江之滟滪兮,羌地势之所同。诵金声于儋叟兮,信物理安危之所从。噫吁世道降兮,风移而俗偷。颓波汗漫兮,忌刚而茹柔。鱼虾鼓舞兮,蛟龙郁愁。岂无吾人之底柱兮,障百川之横流。
《观底柱记》吕楠
底柱在平陆县东五十里,大河自蒲津西来,至是微折而南,是柱正当转曲之间,在三门山之阳,紫金、骆驼二峰之西,其形如柱,植立河中。今年,内滨祁公、谷泉储公,约往观之,乃七月三日至平陆,同刘虞州,缘河北岸,崎岖而东。至其下,登拜禹庙。出,临先门,蹈禾黍中,迤逦南望,彷佛窥其形状,但为双树所蔽蘙尔。既坐,三公问:砥柱何在。群指而未得。予曰:西岸双树蔽蘙,而突兀祠前者,是也。乃自临先门之磴而下,东缘河浒,至悬崖去河咫尺,倚崖而立。南望斯柱,形状峭拔,与河中诸峰不同。时暴雨新下,大河泛涨,是柱颇偏西岸。予又疑曰:往何以谓之柱在中流邪。虞州子曰:河至秋阑冬后,则东流倒于西岸,而是柱正当中尔。诸公更欲前进,求至其所,而路益隘阨,内滨子乃命绘人扶二吏往,直至紫金峰东,与柱相对,而东岸山砰,有古刻底柱二字,及唐、宋、元人铭诗。绘人皆誊来以观,遂开尊河浒之上,内滨子浩然叹曰:斯河也,自昆崙积石而来,北过龙门,东至底柱。纳水不啻万流,过山不啻千里。虽崇岭峻巘,俱避左右,无一能当之者。独此柱高不及数寻,围不及百丈。乃岿然中流,上撑昊天,下系厚地,污浊不染,波荡不去,亘万古而不磨,乃人之一心,本与乾坤相通。或为巧言所入,或为正议所拂,遂移其正理,变其常性,乃不若此柱何耶。《游三门记》王翰
三门集津,在平陆县治东六十里,道由东西延至黄堆,循河东下,再行十里,至其处。河南山脊峻下,其尾属于北山、凿山,作三门以通河流。南者为鬼门,中为人门,次北为神门。又次北及开元新开河,又以中为夜叉门,北为金门,新开河为公主河,未详其说也。鬼门迫窄,水势极峻急。人门水稍平缓,直东可十五步,中流有小山,乃砥柱也。又东十步,其水潆回,谓之海眼,深不可测。神门最修广,水安妥,盖唐宋漕运之道。山岩上有阁道,且牵泐石,深尺许。正南下五十步,有石耸起,侧视若香炉然。又东三十步,一峰可高数丈,不甚奇。新开河南北广约二丈,其峰石如甃,又如绳之取直者。行百馀步,与神门水合,其南一峰壁立,度二百尺许,极奇秀,石纹青黄相杂,其巅多鹄鹳巢,叠石为炉形,非飞举者,不可至。不知其始,或谓老君炼丹炉,盖神之也。新开河左就岩石下,刻宋金人题名并诗,且刻翠阴禹功。二岩稍东,刻忠孝清慎四字,字画若颜鲁公书者。其南山上有石,巉然如鸱蹲者,人号挂鼓石,盖禹用以节时齐力也。自新开河东口,涉水上山,旧有开化寺,今不存。有小祠象龙神者,前碑剥落不可模,不知何时立。祠檐下二石,其状如碑,无字,上作三窍,一碑盖金源兴定十二年修禹庙之记也。回至西可二里,上山谒禹庙而还。所至处,皆用小律诗记之。《游砥柱记》都穆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乙卯,往游砥柱。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汎滥,禹凿之为三,令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得脱者,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百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履其地,故谬误若此。又按《隋书》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遂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哉。
《书底柱峰》慎蒙
底柱峰,在平陆县东南五十里,黄河中流。其形如柱。禹凿底柱以通河,三川既决,谓之三门。底柱之侧,有老君炉,世传老子尝炼丹于此。底柱山部艺文二〈诗〉
《砥柱》唐·柳公权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岸向秋涛射,祠斑夜涨侵。喷香龙上下,刷羽鸟登临。祇有尖迎日,曾无柱影阴。旧碑文字在,遗事可追寻。
《禹祠》宋·司马光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迹与天地久,民无鱼鳖忧。《三门砥柱》张保源
凿开山骨过长河,水土方平叙九歌。举世但传神禹力,谁人知是帝功多。
《前题》金·王渥
层崖摩苍穹,四月号阴风。大河三门险,神禹万世功。他山亦崔巍,砥柱独尊雄。雷霆日斗击,悍暴愁天公。留侯智有馀,始令舟楫通。仍馀石上穴,飞栈曾连空。遥瞻白玉枝,挺植丹灶中。仙翁去不返,此事真冥濛。夫人与鼓崖,怪幻尤难穷。独喜兵火馀,岿然出新宫。当时疏凿意,四海期会同。谁知千载后,筑垒防啸凶。诗成一大笑,浩浩洪波东。《题砥柱图》周昂
鬼门幽险深百篙,人门过窄踰两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开图便览风雷怒,素发飘潇激衰暮。河来天上石不移,安得此心如砥柱。
《三门砥柱》元好问
南北争教限大江,吴家才了又陈亡。画工只说三门险,不记茅津一苇航。
《前题》元·王思诚
鬼斧神工砥柱开,黄流滚滚自天来。三门浪捲千堆雪,五户滩砅万壑雷。漕转多虞舟楫败,疏排几使匠夫哀。唐虞平治功归禹,庙下丰碑满绿苔。
《砥柱诗》明·彭纲
云根突怒出形状,卓向蛟宫判奔浪。星光下照神灵依,千古中州一枝壮。火敦脑儿万窍穿,深滋地轴高连天。东经昆崙导积石,始入中国雄诸川。冯夷奋手驱浊涛,阳侯叱咤从鲸鳌。桴丁惴惴舟人恐,渚草萧萧野猿号。群山交峙东波走,怒湍激石晴雷吼。汎滥尚想尧忧先,平成真赖禹功久。崖云笼水水和云,人家远在云水村。太平车马动千里,狂澜岁月闲三门。初疑织女坠支机,莫或张骞乘槎归。不然是龙劈山破,头角微露拖虹霓。关中自昔称天府,河山到此知险阻。当时漕舸苦难推,此日挽路犹堪睹。方今天子都北辰,长河遥抱阴阳真。却怜九里润无所,恶沫崩翻少行人。机头古庙染溅土,渔郎枵腹劳网罟。惟有飞鸢技最长,霞天上下乘气翥。我来问俗偶取游,纵观水石添烦忧。无因为斫鬼门碎,坐令危濑成安流。
《秋日三门》曹金
碧落流鸿影,潇潇满目秋。二毛人自老,一派水空流。形胜分关陕,勋名仰召周。感君谈治理,民瘼重吾忧。《禹门积雪》王子谦
大河西来触禹门,洪涛千丈如云奔。天生砥柱屹然立,疏通古迹今犹存。飞廉一夕驱滕六,剪出琼花积空谷。谁移银海向人间,玉立冰山绚吟目。甘棠有客赋远游,沙边落日暂停舟。春雷咫尺惊潜蛰,行当努力争鳌头。《三门观砥柱》邢云路
神工何日决昆崙,触石东来万里奔。风浪无端晴作雨,乾坤不定势翻盆。龙宫横锁三门壮,鳌极中撑一柱尊。咫尺浮槎横汉上,支机还欲觅天孙。
《三门阻游》黄九鼎
舟之行,何翩翩,群徒侧望如登仙。游神业到三门边,砥柱俨然若待焉。疏凿而来几千年,怀襄之后今平平。谁谓桃花三月天,犹如风尘九塞边。行沙如雨复如烟,游人眼前殊可怜。本为探奇泛客船,石尤河伯相颠连。阻我行舟不得前,行止亦听其所便。明德远矣称圣贤,徒尔扬厉寄诗篇,河神与我两茫然。《三门砥柱》张孙振
河势逞狂奔,经兹天欲吞。神工烦六甲,地道辟三门。回濑盘峦柱,怒涛撼石根。沛然禦仍发,别是小昆崙。
又 前人
门分人神鬼,凿破石浑沦。风雨喧晴日,雪霜积煦春。曲随波觅路,中立砥如人。此户安能塞,挽河洗寇尘。
《前题》闵槐
九曲有天崄,三门无夜扃。浪花飞碎白,砥柱立孤青。鬼斧何年劈,龙窝尚尔腥。禹王不可作,吾欲问山灵。《前题》王翰
中流一表立,千古独崔巍。水激扬澜里,船危滟滪堆。隋书伤覆溺,唐史记崩摧。独觉神功大,光芒日月垂。《前题》杨文卿
寓目回澜处,中流气色浑。风涛吞日月,雪浪溅乾坤。地踞三门险,天擎一柱尊。行人多过此,应有未销魂。《前题》张士龙
禹峡洪涛跨险开,马迁奇兴逐春来。漫迷函谷春城迥,隐望梁台洛涧回。急雨鱼龙催过化,暖风鸟雀自徘徊。神功思睹还青简,古庙空看变绿苔。又 前人
三门东去近,激浪早先鸣。列石鼋鼍见,翻风鸟雀惊。沙洲春自媚,花岸景偏明。因忆追游乐,何人惜此情。
《前题》朱实昌
河近山自润,新草如寒露。同舟喜登仙,高坂成伟顾。问俗陕之东,阴阴岂棠树。登山不在急,置足须实路。航河贵识时,风波无竞渡。石屹一柱立,水吼万雷聚。怪哉老君硖,为尔惊良晤。知己寄佳韵,此成登高赋。又 前人
涉河履平地,对酒莫停斝。三门分水道,万峰失平野。鱼龙变化地,津人谁敢下。舟中岂无酒,酒箸尚难把。有陆莫登舟,言近意偏雅。戒险身不危,知悔过自寡。所赖济川才,撇疑如驶马。山云递晚暝,诗成倦难写。同游知何地,留连不欲舍。
《前题》舒迁
一水天河外,三门砥柱边。鳌盘根脚老,鸟骇浪花穿。古庙藏深树,寒鸦落晚烟。游人万里客,豪兴更飘然。《前题》汤维新
传来疏凿地,此日足幽寻。云满烟岚湿,春深萝薜阴。如斯恣胜览,能不动长吟。拜罢吾犹想,八年于外心。又 前人
初闻神已往,况值春晴时。一柱中流峙,三门斗势奇。藓苔封画壁,风雨剥残诗。抚景彽徊下,悠然有所思。
《前题》舒国华
何年留柱石,此日砥狂澜。万马奔腾急,三门突兀攒。丹炉云半掩,苍柏月长寒。疏凿高千古,风雷薄急湍。
《前题》熊兰
狂澜震荡自优游,彷佛云间结蜃楼。一柱擎天真独立,两山排闼更遭周。根蟠下土坤维固,势拔中流地脉浮。极目纵观应不压,百年能得几经游。又 前人
一径通幽壑,孤亭倚碧岑。峰高碍鸟度,泉急听龙吟。墙藓留春色,庭槐障午阴。停骖读碑刻,仰见济艰心。
《砥柱篇》焦源溥
洪河龙门来,奔崩华山趾。谁能系飞流,疾如弦激矢。下流日以深,滔滔想莫已。有石一拳多,亭亭水中峙。凭来欲东归,触之还复止。老蛟斗且争,万马风声起。沬尘散九天,轰陈吞九地。有石屹不惊,日夜焉能砥。鼋鼍怯尽逃,行来波臣礼。俛首落日前,受约三门底。三门阿谁名,名之神人鬼。后人总伤魂,来往稀一苇。莫谓架山梁,五丁额亦泚。纵有汉唐人,堆崖红生米。新开宝篆文,平陆黄炎址。四载大禹勤,元圭端在此。踏足望楼头,历历见星嵬。一壁四削成,的的芙蓉蕊。风摇草青青,千年绝人履。传闻周老聃,曾炼药不死。人从函谷游,剩有丹灶垒。
《登三门山看河楼》宋廷佐
万里风烟此上游,百年楼古独登楼。连村草树环三晋,隔岸河山已二周。危槛乍凭天欲堕,洪涛初撼地应浮。茫茫禹迹行将遍,自喜今朝是壮游。又 前人
滔滔东下浪花浮,万里惟应到海休。未论三门过潋滟,且看一柱障中流。千年胜迹浑如昨,六月凉飙凛似秋。揽辔重来是何日,漫题崖石记曾游。
《前题》蒋旸
浩浩灵源骇盛游,飞仙招上挹云楼。太行北顾空怜晋,小雅东来不是周。条麓澄波彰国瑞,函关紫气为谁浮。兴来便欲乘风去,觅泛山槎作远游。《山行晓晴望砥柱》杨文卿
轻雷收宿雨,晓色媚新晴。涧草随波绿,林花浥露明。鸟衔云锦出,人在画图行。望望天中柱,依稀接太清。
《炼丹炉》前人
相传炼丹炉,云是老聃子。一自丹药成,鼎沸黄河水。底柱山部纪事
《书经·夏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搜神记》: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杀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以为河伯也。《怀庆府志》:汉末,李郭之变车驾过砥柱,出孟津,到大阳,幸李乐营。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隋开皇十五年,凿砥柱。《隋书·炀帝本纪》:大业七年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
《唐书·食货志》:开元二十九年,李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
《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宋乾德元年,凿砥柱。
《金史·李晏传》:晏历中牟令。会海陵方营汴京,运木于河,晏领之。晏以经三门之险,前后失败者众,乃驰白行台,以其木散投之水,使工取于下流,人皆便之。《郑建充传》:建充改平凉尹。是时营建南京宫室,大发河东、陕西材木,浮河而下,经砥柱之险,筏工多沈溺,有司不敢以闻,乃诬以逃亡,锢其家。建充白其事,请至砥柱解筏,顺流散下,令善游者下流接出之,而锢者得释。
底柱山部杂录
《见闻搜玉》:底柱在,山西平陆县之东五十里,大河自蒲津西来,至是微折而南。是柱正当转曲之间,在三门山之阳,紫金、骆驼二峰之西,其形如柱,植立河中。纳水不啻万流,过山不啻千里。虽崇岭峻巘,俱避左右,无一能当之者。独此柱高不及数寻,围不及百丈,乃岿然中流,亘万古而不磨。吾人处此,百折不回,而挺然独立,何以异是。此其所以为难。《山西通志·山川》:砥柱山在泽州阳城县南五十里,山有三峰,中峰高大最秀,其下为土,起峰处惟石,若石柱然,故名。登其岭,俯视黄河如练。《禹贡》至于太岳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是也。西南五十里三山,距黄河百有馀里。〈按:此亦名底柱,引《禹贡》为证,然细玩其文义,曰距河百馀里,当不是导河积石之底柱也。故入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