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八十六卷目录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
五代二〈文献通考舆地考一〉
五代二〈文献通考舆地考一〉
坤舆典第八十六卷
舆图部汇考四十四
五代二
按《文献通考》《舆地考》:古冀州,汉武置。十三州此为冀州、并州、幽州。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北道、河东道,兼分入都畿关内道。唐末营、平二州陷于契丹,五代梁初刘仁恭父子据幽、燕,继为晋王所灭,晋灭梁称唐,唐末石敬塘叛,以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赂契丹,资其兵伐,唐为晋,晋亡,汉继之,汉亡为周,刘旻据河东,周世宗伐契丹,复取瀛、莫二州。
真定府 汉属真定国,唐为成德军节度,属河北道。五代后唐为北都真定府,俄复为成德军。晋改为常州顺国军,汉复为成德军真定府,以赵州之元氏栾城来属。领县十一,治真定。
真定 汉县,有滹沱河、滋水。
槁城 隋县,晋陷契丹,周复。
获鹿 唐县。
石邑
井陉 汉县,燕赵谓山脊曰陉,下视如井。汉书: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灵寿 本中山国之都,汉县。
九门
平山 唐县。
行唐
元氏 汉县。
栾城 汉县。
相州 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后魏置州,唐属河北道,五代梁为昭德军节度,后唐降为军事,晋为彰德节度,后以内黄、成安、洹水三县属大名府。领县八,治安阳。
安阳 即纣都县,有铜爵台、西河、洹水。
尧城
滏阳 后周县,有鼓山、漳水、滏水。
邺 汉县,东魏、北齐所都,有漳水、紫陌桥、西门三台、凤阳门。
汤阴 汉县,有羑水、荡水。
林虑 后魏县,有隆虑山、洹水、漳水。
临河
临漳 东魏县。
邢州 古邢国也,隋置邢州,唐属河北道,五代梁保又军节度,后唐改安国军,领县九,治龙冈。
龙冈 即秦信都县,隋初改名,县北有夷仪岭,有蓼水、湡水。
尧山 唐县,有泯水。
南和 汉县,后周置南和郡。
沙河 隋县。
平乡 古大广之野,晋为县。
钜鹿 隋县,有广泽河。
青山
任 唐县,有任水、溹水。
内丘 隋县,有砺清水、龙腾水。
定州 汉置中山郡,后魏改为定州,唐又为义武军节度,属河北道,五代后周以深州博野来属,县十二,治安喜。
安喜
望都 唐县,尧始封于此,有尧母庆都山。
义丰
唐昌
北平 汉县。
鼓城
深泽
恒阳
无极 汉旧县。
陉邑 唐县。
新乐 隋县,有派水、常水。
博野 后魏县,有滹沱水。
怀州 后魏置,唐属河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河内。
河内 隋县,有太行山、沁水、丹水。
武德 唐县。
修武 汉县。
武陟 唐县。
获嘉 汉武帝得南越相吕嘉首,因名县。
卫州 殷旧都,周封康叔于卫,后周为卫州,唐属河北道,五代晋以黎阳隶滑州,领县四,治汲。
汲 汉县。
共城 隋县,有鹿门陂。
卫 隋县,有苏门山、鹿台、糟丘、酒池、枋头。
新乡 隋县。
磁州 唐武德元年置,天祐三年更名惠州,属河北道,五代时后唐复名磁州,领县四,治滏阳。
滏阳 后周县,有鼓山、漳水、滏水。
邯郸 战国时赵所都,汉县。
武安 汉县。
昭义 唐县。
洺州 后周置,唐属河北道,历五代,领县六,治永年。
永年 汉曲梁县,隋改洺,有洺水。
鸡泽 唐县,有沙河。
曲周 汉县。
平恩 汉县。
肥乡 隋县。
临洺 汉县。
深州 隋置,唐属河北道,五代周以博野属定州,以冀州武强来属,领县五,治饶阳。
饶阳 汉旧县,有芜蒌亭、漳水。
鹿城
陆泽
安平 汉县,有沙水、滹沱河。
武强 唐县。
瀛州 隋初置,五代晋高祖以赂契丹,周世宗复取之,以大城属霸州,领县四,治河间。
河间 汉州乡县,隋改今名。
乐寿 汉乐城县,有徒骇河,汉又曰中水县,以居两河之间,故名。
高阳 汉县。
束城 后魏置束州,隋为县。
雄州 本唐涿州瓦桥关,其地控扼幽蓟,五代晋陷契丹,周复之,建为州,置归义县,以易州容城来属,自周世宗以来,西河之地置三关,霸州益津关、雄州瓦桥关、瀛州高阳关,分置重兵,领县二,治归义。
归义 唐县,隶涿州,周置于瓦桥关。
容城 唐县。
霸州 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置益津关,五代晋陷契丹,周复,以其地置霸州,以莫州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领县三,治永清。
永清 唐县。
文安 汉县。
大城 魏平舒县,周改,有滹沱河。
莫州 唐景云二年分瀛州置鄚州,开元十三年改莫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初陷契丹,周世宗复取之,以文安属霸州,后又废,领县五,治鄚。
鄚
长丰 唐县。
任丘 唐县。
唐兴
清苑 后魏县。
祁州 本定州地分建。
冀州 古冀、兖二州之域,后汉置冀州,唐属河北道,五代晋以堂阳属真定府,周以武强隶深州,以堂阳还属,领县八,治信都。
信都 唐县,有胡卢河。
南宫 汉旧县,有浲水、枯渎、浊漳河。枣强 汉县,有广武城。
衡水 隋县。
下博
阜城
武邑 隋县,有浲渠。堂阳 隋县,晋改蒲泽,汉复。
赵州 战国时属赵,后魏为赵郡,兼置赵州,唐属河北道,五代汉以元氏栾城隶真定府,领县七,治平棘。
平棘 汉县。
高邑 汉鄗县,光武即位之地。
临城 唐县。
宁晋 唐县,有廮陶城。
昭庆 唐县。
柏乡 隋县,有鄗坛。
赞皇 隋县,有赞皇山、四望山。
并州 古唐国也,秦置太原郡,二汉因之,兼置并州,唐属河东道,五代后唐为西京,又为北京,周太祖即位,刘旻据河东称北汉,都其地,领县十三,治太原晋阳。
太原
晋阳
文水 汉大林县。
太谷 隋县。
祁 汉县。
榆次 春秋石言魏榆之地,隋县。
盂 隋县。
阳曲 唐县有汾水羊肠坂,黄河千里一曲,此当其阳,有天门关、赤塘关。
乐平 晋县,有荆山、皋落山、漳水,一出乐平县,小山名清漳,一出潞州长子县,发鸠山,名浊漳。清源 隋县。
寿阳 晋旧县。
广阳 唐县。
交城 有少阳山、狐突山、汾水、文水。
潞州 后周置,唐为昭义军节度,属河东道,五代梁改正义军,后唐改安义军,俄复为昭义军,领县十,治上党。
上党 隋县,有太行羊头山、蓝水、鸡鸣水、浊漳。长子 隋县,有鹿谷山、发鸠山、神农井、羊头山长平关。
壸关 汉县,以山形似壶,尝置关,有抱犊山、羊肠坂。襄垣 汉县。
铜鞮 汉县,有铜鞮山、铜鞮水。
屯留 汉县。
潞城 古潞子国,汉旧县。
武乡 唐县。
黎城 古黎国,隋县,有故壸口关。
涉 春秋涉侯国,隋县。
晋州 魏置平阳郡,后魏改为晋州,唐属河东道,五代梁为定昌军节度,后唐改建雄军,领县九,治临汾。
临汾 汉平阳县,有姑射山、潏、汾、沁、平、营五水。洪洞 隋县。
襄陵
神山 唐县。
汾西 后魏置郡,隋为县。
岳阳 隋为千亩县,后改。
赵城 古造父邑。
霍邑 隋县。
冀氏 后魏县,有三交水。
代州 赵武灵王置代郡,隋为代州,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五,治雁门。
雁门 汉广武县,有新泉水、参合陂、东陉关。繁峙 隋县,其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滹沱河源出焉。
唐林
五台 隋县,有五台山、虑虒水、浑河。
崞 隋县,其城石门关。
绛州 春秋时为晋国,即故绛也,后周曰绛州,唐属河东道,五代后唐以河中府稷山来属,领县七,治正平。
正平 隋县,有汾水、浍水、龙谷水、晋虒祁宫。曲沃 春秋晋所都,新田之地,隋县。
太平 后魏县,有汾水关。
翼城 隋县。
稷山 隋县,有玉壁城,为后周重镇。
绛 后魏县,有绛水。
垣 隋县,有古皋洛城,即周召分陜之地,今县界东北六十里有邵原庙与古棠木。
河中府 秦河东郡,唐开元九年为河中府,属河东道,五代后汉以闻喜、安邑、解三县属解州,领县六,治河东。
河东 汉蒲坂县。
桑泉
猗氏 旧汉县。
虞乡 汉解县地。
宝鼎 汉汾阴县。
永乐 唐武德初分芮城县置。
解州 五代汉以河中府解县置州,又以安邑、闻喜来属,领县三,治解。
解 隋虞乡县,唐初改。
安邑 尧舜旧都。
闻喜
慈州 唐为慈州,属河东道,五代周废仵城、吕香二县,领县三,治吉昌。
吉昌 汉北屈县,唐改名。
乡宁 后魏昌宁县,后唐改。
文城 汉北屈县。
隰州 隋州,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六,治隰川。
隰川 汉蒲子县。
蒲 后周县,有五鹿山、蒲谷川水。
温泉 唐县,有汤泉、天井关。
永和 隋县,有索陁谷、永和关。石楼 隋县,有百井谷、屈产泉。
大宁 汉北屈县地。
忻州 隋初置新兴郡,后改为忻州,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二,治秀容。
秀容 隋县,有云母山、忻川水、蓝水、肆卢川水,有石岭关。
定襄 汉阳曲县,唐改。
汾州 后魏置汾州,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五,治隰城。
隰城
平遥 后魏县,有鹿台山、婴涧水。
介休 汉县,有雀鼠谷及介之推祠。
孝义
灵石 隋县。
泽州 隋初置,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六,治晋城。
晋城 唐县。
高平 汉泫氏县,西北有泫谷水,故名。
阳城 汉濩泽县。
端氏 汉县。
陵川 汉泫氏县地,隋为县。
沁水 隋县,有沁水、鹿台山、马邑城。
辽州 唐武德三年分并州地置,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四,治辽山。
辽山 汉垣县地,隋为县,有箕山、清谷山、辽阳山、辽阳水。
榆社
和顺 隋县。
平城 隋县。
宪州 本楼烦监牧,岚州刺史领之,唐龙纪元年李克用表置州,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三,治楼烦。
楼烦 唐县。
元池
天池
岚州 魏末置岚州,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四,治宜芳。
宜芳
合河 唐县,以蔚、汾二水西与黄河合,因以为名。岚谷 唐县,有岢岚山、雪山、岢岚水。
静乐
石州 战国赵之离石邑,后周为石州,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五,治离石。
离石 汉旧县。
临泉 唐县,有临泉水。
平夷 后周县,有宁乡水。
方山 隋县,有赤洪水。
定胡 隋置孟门关,唐为县。
沁州 隋初置,唐属河东道,历五代,领县三,治沁源。
沁源 后魏县,有霍山、沁水。
绵上 介子推隐所,有沁水。
和川
营州 殷时孤竹国地,隋以其地为营州,唐属河北道,唐末刘仁恭以遗契丹,后唐庄宗灭仁恭,取其地,既灭梁,复陷契丹,迄晋、汉、周皆不能取,领县一,治柳城。
柳城
平州 隋初置平州,唐属河北道,唐末刘仁恭以遗契丹,后唐庄宗取之,后复陷契丹,改平州,为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号为平州路,领县三,治卢龙。
卢龙
石城 汉旧县。
马城 古海阳城。
檀州 燕地,隋置檀州,五代时后晋高祖以遗契丹,领县二,治密云。
密云
燕乐
蓟州 唐开元十八年析幽州置蓟州,属河北道,五代后晋时没于契丹,领县三,治渔阳。
渔阳 旧汉县。
三河
玉田 古无终县。
幽州 古涿鹿也,后魏置幽州,五代后唐为卢龙节度,石晋初没于契丹,领县九,治蓟。
蓟
幽都
广平
潞 汉旧县。
武清 本雍奴,天宝初更名。
永清 旧会昌县,天宝初更名。
安次 汉旧县。
良乡 汉旧县。
昌平 汉旧县。
涿州 本幽州地,唐大历四年析置,属河北道,五代石晋初没于契丹,领县五,治范阳。
范阳 汉涿县。
归义 汉易县。
固安 汉方城县地。
新昌 唐析固安置。
新城 唐以故督亢地置。
顺州 天宝初置,寻改顺义、归化二郡,属河北道,五代初没于契丹,领县二,治宾义。
宾义 属顺义县。
怀柔 在顺州之北,属归德郡。
妫州 唐置北燕州,改妫州,属河北道,五代石晋没于契丹,契丹改为可汗州,领县二,治怀戎。
怀戎
妫川
蔚州 后周置,五代石晋时陷契丹,领县三,治灵丘。
灵丘 汉旧县。
飞狐 汉广昌地,隋置今县。
安边
朔州 后魏置,五代后唐为振武军,石晋初没于契丹,领县二,治善阳。
善阳
马邑 汉旧县。
云州 秦置云中郡,唐为大同军节度,属河东道,五代石晋时没契丹,契丹号为西京,领县一,治云中。
云中 汉旧县,隋曰云内县。
易州 隋置,唐属河北道,武、经、边、防、云、易州,石晋割赂契丹。按《五代史》:易州不在十六州内。《职方考》亦称五代俱有易州,领县六,治易。
易
容城 汉旧县。
遂城 古遂武也。
涞水 汉遒县。
满城 旧永乐县。
五回 开元中析易置。
应州 唐末置,五代后唐天成七年升彰国军节度,石晋时没于契丹,领县二,治金城。
金城 后唐明宗其县人也,故升彰国军,以金城为望县。
混源
新州 唐末置,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升威胜军节度,属河东道,石晋没于契丹,改为奉圣州,其地在云中府之东,领县四,治永兴。
永兴
矾石
龙门
怀安
儒州 唐末置,五代石晋时没于契丹,领县一。
缙山
武州 唐末置,属河东道,五代后唐改为毅州,石晋时没于契丹,契丹改为归化州,领县一。
文德
古兖州,汉武置十三州,此为兖州,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南道,五代梁时沧、德二州为唐所有,末年贝、博二州为唐所取,唐灭梁,传晋,汉、周皆有其地。
滑州 秦置东郡,隋初置杞州,后为滑州,唐为义成军节度,属河南道,五代时梁以酸枣、匡城二县属开封府,后唐复为义成军,晋以卫南属澶州,以卫州黎阳来属,领县五,治白马。
白马 中有白马山、黄河黎阳津、灵河津、金堤滑台。
胙城 汉南燕县。
韦城 古豕韦国,有濮水。
灵河 隋灵昌县,后唐改。
黎阳 汉县,有大伾山、仓城、黎阳津。
濮州 隋初置,唐属河南道,五代晋以濮阳属澶州,领县四,治鄄城。
鄄城 汉县,有旄丘、陶丘、黄河金堤。
临濮 唐县。
范 隋县。
雷泽 舜渔于雷泽,即此。本夏泽,以其有雷神,故名隋县。
济州 隋置,唐初属河南道,后废,五代周复置,以郓州之钜野、郓城,兖州之任城、金乡四县隶之,领县四,治钜野。
钜野 汉县。
郓城 隋县,有马颊河、农水、洮沟、青陵台。
任城 古任国,太皞之后所封地,汉县。
金乡 汉县,因穿山得金而置,晁补之云:平土浅山无金,此独有金。唐置金州,寻废。
魏州 后周置,五代梁为天雄军节度,后唐改为东京兴唐府,俄改魏都,以贝州、临清来属,晋为广晋府,以临清属澶州,汉为大名府,周罢都,复为天雄军,又以贝州之永济、宗城、经城,相州之内黄、成安、洹水,博州之清平七县来属,领县十五,治大名。
大名 后魏贵乡县,后唐改广晋,汉改今名。元城 隋县,后唐改兴唐,晋复。
馆陶 汉县,有陶丘,古置馆其侧。
魏 隋县。
昌乐 唐县。
莘 隋县,有泉源河。
朝城 唐县。
冠氏 隋县。
永济 唐县,有永济渠。
宗城 隋县,有张甲河。
经城 隋县。
内黄 隋县,河以北为内,以南为外,陈留有外黄,此为内黄。
成安 有安阳河、漳河。
洹水 后周县。
清平 隋县,有新渠、金堤。
博州 隋置,唐为河东道,五代周废,武水入聊城,领县四,治聊城。
聊城 有微子城、黄河、金沙水。
博平 唐县,有漯河。
堂邑 汉县。
高唐 汉县。
郓州 隋置,唐属河南道,后为天平军节度,五代周以郓城、钜野二县属济州,领县六,治须城。
须城 秦须昌县,有梁山、济水、清河。
中都 唐县,有汶水、大野陵。
寿张 汉县。
东阿 秦县,有吾山、榖城山、黄河、阿井。
阳谷 隋县。
平阴 隋县。
德州 隋置,唐属河北道,五代周以景州安陵来属,废长河,领县五,治安德。
安德 汉县,古马颊、覆釜二河在此。
平原 汉旧县。
德平 汉平昌县,梁改。
将陵 隋县。
安陵 后魏县。
棣州 唐武德四年置,属河北道,五代周以蒲台、渤海二县置滨州,领县三,治厌次。
厌次 汉县,有故关。
滴河 隋县,有马颊河。
阳信 汉县,有钩盘河。
滨州 本棣州蒲台、渤海二县,五代后唐以其地斥卤,置榷盐务,汉改赡国军,周建为州,领县二,治渤海。
渤海 唐县,黄河在县西北,后移道。
招安
沧州 后魏置,唐属河北道,后为横海军节度,又改义昌军,五代梁改顺化军,后唐复为横海军,周废长芦、乾符二县入清池,置永安县,领县六,治清池。
清池 汉浮阳县地,有浮水、徙骇河、长芦河、衡漳河、乾符寨。
乐陵 汉县,有鬲津、马颊钩、盘河。
盐山 隋县,有毛氏河。
饶安 汉县,有胡卢河、无棣河。
无棣 隋县,有蒲萦台、秦始皇萦蒲系马之地,有老乌山,鬲津河、无棣河。
永安 本幽州卢台军地,石晋时陷契丹,周平三关,置县属。
贝州 兖、冀二州之境,后周置贝州,唐属河北道,五代后唐以临清属兴唐府,晋为永清军节度,周以永济、宗城、经城三县属大名府,领县五,治清河。
清河 汉县。
清阳 汉曰贝丘,隋县。
武城 汉曰东武城,县有弦歌台。
漳南 汉东阳县,隋改。
历亭 隋县。
澶州 唐武德四年置,贞观元年废,大历七年田承嗣表,复置,属河北道,五代晋为镇宁军节度,以广晋府之临河,滑州之卫南,濮州之濮阳来属,领县七,治顿丘。
顿丘
观城 隋县。
清丰 唐县。
临河 隋县,有旄山、淇水、永济渠、澶渊。
临黄
卫南 隋县,有九里沟。
濮阳 汉县,有卫阳山、鲋山、黄河、淇河、瓠子口。
景州 唐贞元元年置,长庆元年废,二年复置,太和四年又废,景福元年复置,属河北道,五代周降为定远军,属沧州,以安陵隶德州,废弓高,领县四,治东光。
东光 汉县。
南皮 汉县,有大小台山、永济河、洁河。
临津 唐县。
景城
古青州,汉武置十三州,此为青州,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南道、河北道。
青州 是为齐国,汉置北海郡,晋宋兼置青州,唐属河南道,为平卢军节度,五代晋为防禦汉,复为平卢军节度,领县七,治益都。
益都
北海 唐县,有潍水。
临淄 齐国都。
寿光 汉旧县。
千乘
博兴 汉博昌县,后唐改。
临胊
齐州 隋置,唐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八,治历城。
历城 汉县,有故谭国城、历山、华不注山。
临济
章丘
丰齐
禹城 古祝国,唐县。
临邑 汉县。
全节
亭山
淄州 隋置,唐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淄川。
淄川 汉盘阳县。
长山 汉于陵县。
邹平 汉县。
高苑 汉县,有黄河、济河。
济阳
密州 隋初为密州,唐属河南道,五代汉为防禦周,为军事,领县四,治诸城。
诸城 隋县,有琅邪山。
安丘 古根牟国,有刘山、安丘山、涪水、汶水、潍水。高密 隋县,有密水、胶水。
莒 春秋莒国,有洺水、潍水、沭水、涪水。
莱州 莱子国也,隋为莱州,唐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四,治掖。
掖 汉县,有万里沙。
即墨 汉县。
胶水 隋县,有明堂山、金泉山、胶水。
莱阳 汉昌阳县,后汉改。
登州 唐武后分莱州置登州,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四,治蓬莱。
蓬莱 名不夜城,春秋时莱子所置,以日夜出故名,有羽山、九月山之罘山。
黄 汉旧县,有莱山、黄水。
牟平 汉县。
文登 北齐县,有文登山、成山、昌阳水。
古徐州,汉武置十三州,还以其地为徐州,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南道,唐末海泗二州为杨行密所据,后属南唐,周世宗伐南唐,取二州。
徐州 晋立徐州以为重镇,唐为武宁军节度,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彭城。
彭城 古大彭国。
沛 汉县。
萧 古萧叔国,汉县。
丰 汉县,有始皇厌气台。
滕 古滕及小邾二国地,有桃山、抱犊山、漷水。
泗州 后魏为下邳郡,后周改为泗州,属河南道,唐末为杨行密所有,周世宗伐南唐,取之,领县五,治临淮。
临淮 唐县。
宿迁 唐县,有泗水、泛水。
下邳 夏邳国,有峄阳山、磬石山、文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
涟水 徐城。
兖州 禹贡:徐兖二州之域。隋初置兖州,唐后为泰宁军节度,属河南道,五代后唐以鱼台属单州,周以任城、金乡属济州,领县九,治瑕丘。
瑕丘 汉县。
曲阜 古鲁国,有寿丘、洙水、泗水、庆源河、孔子宅、矍相圃、穷桑大庭之库。
泗水 隋县,有尼丘、陪尾山、新甫山、菟裘城。邹 古邾国,汉县,有绎山、凫山。
莱芜 唐县,有肃然山。
方舆
中都
龚丘 隋县,有灌水。
乾封 唐县,有泰山、社首徂徕亭。
海州 汉东海郡,东魏改为海州,唐属河南道,历五代不更置,领县四,治朐山。
朐山 后周县。
东海 隋县,有苍梧山、捍海堰。
沭阳 后周县。
怀仁 后魏县,有祝其城、夹谷。
沂州 秦汉为琅琊郡,后周改为沂州,唐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临沂。
临沂 汉县。
沂水 隋县,有穆陵山、齐南界。
新太 晋县。
承 唐县,有抱犊山、偪阳城。
费 古费国,唐县。
宿州 本徐、泗二州地,唐元和四年置,寻废,太和七年复置,属河南道,历五代,领县四,治符离。
符离 北齐县,有诸阳山、淮水、灵璧城。
虹 汉县,有睢水、垓下。
蕲 隋县,有涣水、涡水。
临涣
古扬州 汉武置十三州,此为扬州,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淮南道、江南道、江南西道,五代淮南、江东西为南唐,两浙为吴越,闽为王氏,其后南唐复取闽。扬州 汉晋为广陵郡,隋初为扬州,唐属淮南道,置淮南节度,五代吴改江都府,置兴化县,南唐以海陵、兴化二县属泰州,周复为大都督节度,领县七,治江都。
江都 隋县,有芜城、吴公台、雷塘。
广陵 唐江阳县,南唐改,有召伯埭、邗沟。
高邮 汉县。
六合 隋县,有瓜步山、六合山、杨叶山、赤岸山、石梁溪。
永正 唐扬子县,南唐改。
天长 唐县,南唐置建武军,又改雄州,周改天长军。
泰州 本唐扬州、海陵县,南唐置州,以扬州之兴化,楚州之盐城二县来属,领县五,治海陵。
海陵 汉县,有孤山、大海、运河。
兴化 吴县。
盐城 唐县,有射阳湖、九盐场。
泰兴 南唐县。
如皋 南唐县。
通州 本唐盐亭场,南唐立为静海制,置院,周升为静海军,属扬州,俄改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以隶焉,县二,治静海。
静海 周县,有狼山、蔡港、馀庆石港。
海门 周县。
楚州 隋置,唐属淮南道,五代吴顺化军节度,南唐以盐城属泰州,领县四,治山阳。
山阳 汉射阳县地,有石鳖、淮水、涟河。
盱眙 汉县,有义帝祠、都梁山、盱眙龟山、淮水。淮阴 唐县,有淮水、沙河、盐渎。
宝应 本安宜县,唐宝应年间改,有运河、白水陂。
濠州 春秋末钟离子之国,隋曰濠州,唐属淮南道,历五代,领县三,治钟离。
钟离 汉旧县。
定远 汉曲阳县。
招义 唐县。
寿州 楚考烈王东徙都寿春,即此地,隋曰寿州,唐属淮南道,五代吴忠正军节度,后周以颍州下蔡来属,徙州治焉,领县六,治下蔡。
下蔡 古蔡国,唐县。
寿春 隋县,有八公山、淮水、肥水。
安丰 汉县,有芍陂、灌水、九井、蓼城。
霍丘 隋县,有安阳山、丰水、决水。
盛唐
霍山 唐县,有霍山、大别山。滁州 隋初改南谯州为滁州,唐属淮南道,历五代,领县三,治清流。
清流 隋县,有清流水、滁水、琅琊山。
全椒 汉县。
来安 即唐永阳县,南唐改。
和州 北齐置,唐属淮南道,历五代,领县三,治历阳。
历阳 汉县。
乌江 隋县。
含山 唐县。
庐州 古庐子国,唐为州,属淮南道,五代吴昭顺军节度,周改保信军,领县五,治合肥。
合肥 汉县。
慎 隋县。
巢 古巢伯国。
庐江 汉龙舒县,隋改今名。
舒城 古舒国,唐县。
舒州 古皖国也,唐为州,属淮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怀宁。
怀宁 晋县,有天柱山、皖水。
宿松 隋县。
望江 汉皖县地。
太湖 隋县,有司空山、太湖。
桐城 唐县,有盛唐山、大江。
蕲州 吴为蕲春郡,后周改曰蕲州,唐属淮南道,历五代,领县四,治蕲春。
蕲春 汉县。
黄梅 隋县,有黄梅水。
蕲水 唐县,有兰溪水。
广济 唐县,有蔡山,出大龟,又有积布山、青林湖。
光州 梁末置,唐属淮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定城。
定城 古黄国。
光山 古弦国,晋县。
固始
仙居 唐县。
殷城
宣州 晋置宣城郡,隋置宣州,唐属江南道,五代吴为宁国军节度使,南唐分入江宁,而宣州领县七,治宣城。
宣城 汉县。
泾 汉县。
南陵 梁县。
广德 唐县。
宁国 唐县。
太平 唐县。
旌德 唐县。
江宁府 本润州江宁县,唐至德二载置,上元二年废,光启三年复置,属江南道,五代吴为金陵府,南唐改江宁府,置芜湖、铜陵、繁昌三县,又以宣州之当涂、广信来属,寻以当涂为雄远军,复以池州之青阳来属,领县十,治上元、江宁。
上元 唐县,有蒋山、鸡笼山、方山、幕府山、青溪、元武湖。
江宁 唐县,有慈姥山、凤台山、秦淮河、白鹭洲。句容 汉县,有茅山镇。
溧阳 汉县,有平陵山、二鹤山。
溧水 隋县,有丹阳湖、石臼湖。
芜湖 南唐县。
铜陵 南唐县,有铜官山。
繁昌 南唐县,有大江。
广信
青阳 唐析泾南陵秋浦置,有九华山、五溪水。
池州 本宣州地,唐析置,属江南道,南唐为康化军节度,后为军事,以青阳隶江宁,领县三,治贵池。
贵池 隋秋浦县,吴改。
建德 唐析鄱阳秋浦置至德县,隶饶州,吴改今名。
石埭 唐析青阳秋浦置。
雄远军 南唐于江宁当涂置新和州,后改雄远军。歙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六,治歙。
歙 汉县,有灵山。
休宁 隋县,有浙溪水。
绩溪 唐析歙县置,有三天子鄣山。
黟 隋县。
祁门 唐析黟及饶之浮梁置。
婺源 唐县,有婺水。
饶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南唐置德兴县,领县五,治番易。
番易 汉县,有番江、彭蠡湖。
乐平 唐县,有乐安江。
馀千 汉馀汗县,隋改今名。
浮梁 唐县,有新昌水。
德兴 南唐县。
信州 唐乾元元年析饶衢、建抚之地置,属江南道,五代南唐置铅山县,领县五,治上饶。
上饶 本隶饶州,乾元元年置。
贵溪 唐析弋阳置,有龙虎山。
弋阳 隋县,有葛溪、弋溪。
玉山 唐析常山、须江及弋阳置,有怀玉山、上于溪。
铅山 南唐县。
润州 唐初合旧丹阳、南徐之地为润州,属江南道,五代南唐以上元、句容隶江宁,领县四,治丹徒。
丹徒 唐县,有北固山、京江。
延陵 晋县,有句曲山。
丹阳 唐县,有蒜山、金山、扬子江、练湖。
金坛 唐县,有茅山、方山、荆溪。
常州 晋置毗陵郡,改晋陵,隋唐为常州,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四,治晋陵、武进。
晋陵 晋县,有太湖。
武进 晋县,有滆河。
义兴 唐县,有君山、太湖、运河、阳羡溪、长桥。无锡 汉县。
江阴军 唐武德三年以晋陵郡之江阴县置暨州,九年废,五代吴复以其地置江阴军。
苏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梁时吴越王钱镠奏置吴江县,后唐为中吴军节度,领县五,治吴、长洲。
吴 汉县,有虎丘山、胥山、洞庭山、太湖、松江。长洲 唐县。
昆山 梁县。
常熟 隋县,有虞山、大江、运河。
吴江 梁县。
秀州 晋天福中吴越王钱元瓘奏以苏州嘉兴海盐华亭置秀州,又置崇德县,领县四,治嘉兴。
嘉兴 唐县,本吴得嘉禾之地,有禾山、槜李城。海盐 唐县,有甪里山、当湖。
华亭 唐县。
崇德 晋县,有语儿亭。
湖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周为宣德军节度,领县五,治乌程。
乌程 秦汉旧县,有卞山、杼山、具区薮、苕溪、霅溪、白蘋洲。
德清 唐县,有苧溪。
武康 有前溪,馀杭溪。
安吉 故鄣县地,有天目山、苕水。
长兴 唐县,有大雷山、箬溪、荆溪、顾渚。
杭州 隋置,唐为镇海军节度,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八,治钱塘。
钱塘 汉县,有灵隐山、胥山、秦望山、钱塘湖。富阳 晋县。
临安 唐县,梁时吴越王奏置衣锦军。
于潜 隋县,有天目山。
唐山 唐县,有紫溪。
紫溪
盐官 唐县,有临平湖。
新城 唐县。
睦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六,治建德。
建德 唐县,有乌龙山、七里濑。
桐庐 唐县,有桐君山、严子陵钓台、桐溪。
寿昌 唐县。
遂安 隋县,有武强溪。
分水 唐县,有天目溪。
青溪 唐县,有新安江。
越州 宋齐梁置东扬州,隋改越州,唐属江南道,五代晋时吴越王钱元瓘奏置新昌县,领县八,治会稽。
会稽 隋县,有会稽山、秦望山、若耶溪、禹穴。馀姚 唐县。
山阴 唐县,有涂山、龟山、兰渚、鉴湖。
诸暨 汉县。
剡 唐县。
萧山 唐县。
上虞 唐县。
新昌 晋县,有沃洲山。
明州 唐开元中置,属江南道,五代梁时吴越王奏置望海县,领县五,治鄞。
鄞 唐鄮县,有四明山、广德湖。
奉化 唐县。
慈溪 唐县。
象山 唐县。
望海 梁县。
台州 唐武德四年置海州,五年改台州,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五,治临海。
临海 吴县,有括苍山、始丰溪。
黄岩 唐县,有黄岩山。
天台 唐唐兴县,梁改今名,有天台山。
乐安 唐县。
宁海 唐县。
处州 晋永嘉郡,隋改处州,唐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六,治丽水。
丽水 唐县。
龙泉 唐县。
遂昌 唐县。
缙云 唐县。
青田 唐县。
松阳 吴县。
温州 晋临海郡地,唐分置,属江南道,五代晋为静海军节度,领县四,治永嘉。
永嘉 隋县。
安固 唐县。
乐清 唐乐成县,梁时改。
平阳 唐横阳县,梁时改。
婺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晋为武胜军节度,领县七,治金华。
金华 隋县。
东阳 唐县。
义乌 唐县。
兰溪 唐县。
永康 隋县。
武义 吴县。
浦江 唐县。
衢州 本婺州地,唐武德四年分置,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四,治西安。
西安 唐县。
江山 唐须江县,吴越王改,有骑石山、江郎山。龙游 唐龙丘县,吴越王改,有姑蔑城。
常山 唐县,有三衢山、谷江。
江州 《禹贡》:荆扬二州之境。隋置九江郡,唐改江州,属江南道,五代南唐为奉化军节度,置瑞昌、湖口、东流三县,领县七,治德化。
德化 唐浔阳县,南唐改,有九江、庐山、柴桑山、大孤山、栗里。
彭泽 隋县,有马当山、石门山、小孤山。
都昌 唐县,有苏山、五柳馆。
德安 南唐县。
瑞昌 南唐县。
湖口 南唐县。
东流 南唐县。
洪州 汉置豫章郡,隋置洪州,唐为镇南军节度,五代南唐以高安属筠州,又置靖安县,领县七,治南昌。
南昌 唐县,有南昌山、武阳水、宫亭湖。
奉新 唐新吴县,南唐改,有华林山。
丰城 晋县。
分宁 唐县。
武宁 唐县。
建昌
靖安 南唐县。
抚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吴为昭武军节度,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领县三,治临川。
临川 隋县。
崇仁 隋县。
南丰 唐县,有梅岭。
吉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南唐置龙泉县,领县六,治庐陵。
庐陵 隋县,有仁山、吉水。
新淦 汉县,有玉笋山、阁皂山、淦水。
太和 隋县。
安福 隋县。
永新 唐县,有胜业山。
龙泉 南唐县。
袁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历五代,领县三,治宜春。
宜春 隋县,有袁山、仰山、宜春水。
萍乡 吴县,有萍实里。
新喻 吴县。
虔州 隋置,唐属江南道,五代后唐为昭信军节度,南唐置瑞金、龙南、石城、上犹四县,领县十一,治赣。
赣 汉县,有章水、贡水。
虔化 隋县。
南康 晋县,有聂都山。
雩都 汉县。
信丰 唐县,有廪山、梦水。
大庾 唐县。
安远 唐县。
瑞金 南唐县。
龙南 南唐县。
石城 南唐县。
上犹 南唐县。
筠州 南唐以洪州、高安置州,仍置上高,万载、清江隶之,领县四,治高安。
高安 唐县。
上高 南唐县。
万载 南唐县。
清江 南唐县。
建武军 南唐以抚州南城县置,领县一,治南城。
南城 汉县,有麻姑山、盱水、飞猿水。
建州 唐武德四年置,属江南道,五代闽王氏为镇武军节度,增置松溪县,南唐改永安军,又改忠义军,置归化、建宁二县,领县八,治建安。
建安 汉县,有茶山。
邵武 隋县。
浦城 唐县,有梦笔山、柘溪。
建阳 唐县。
将乐 唐县。
松溪 闽县。
归化 南唐县。
建宁 南唐县。
福州 亦闽越地,唐开元十三年为福州,属江南道,五代闽王氏置宁德县,南唐得尤溪以属剑州,晋末地入钱氏,周改彰武军,领县十,治闽候官。
闽 隋县,有南台江、越王山、长乐山。
候官 唐县,有蝉丘、闽山、福山。
长乐
福清 唐福唐县,晋更今名。
连江 唐县。
永泰 唐县。
长溪 唐县。
古田 唐县。
闽清 唐梅溪县,闽改。
宁德 闽县,有大海。
泉州 唐神龙后始置泉州于此,属江南道,五代闽王氏置同安、清溪、永春、德化、长泰五县,南唐为清源军节度,领县八,治晋江。
晋江 唐县。
南安 隋县,有桃林溪。
同安 闽县。
清溪 闽县。
德化 闽县。
永春 闽县。
莆田 唐县,有壶公山,入海。
仙游 唐县,有大目溪。
南州 唐置漳州,属江南道,五代南唐改南州,寻以泉州、长泰来属,领县四,治龙溪。
龙溪 梁县,有九龙山。
漳浦 唐县。
龙岩 唐县。
长泰 闽县。
汀州 唐开元二十六年开抚、福二州山洞置,属江南道,五代闽以沙县属剑州,领县二,治长汀。
长汀 唐县。
宁化 唐县。
剑州 闽以建州永平镇置镡州及龙津县,后废,南唐复置为剑州,以汀州之沙县,福州之尤溪来属,又升永顺场为顺昌县,领县四,治剑浦。
剑浦 南唐县,有延平津。
顺昌 南唐县。
沙 唐县。
尤溪 唐县。
潮州 隋置,唐属岭南道,五代南汉以程乡置恭州,领县二,治海阳。
海阳 晋县,有翔凤山、孱水、恶溪。
潮阳 唐县。
恭州 南汉以潮州程乡县置,领县一。
程乡 南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