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第六十四卷目录

 舆图部汇考二十二
  魏四〈魏书地形志四〉
  北齐〈总一则〉
  北周〈总一则〉

坤舆典第六十四卷

舆图部汇考二十二

魏四

《魏书·地形志》
雍州 汉改曰凉,治汉阳郡陇县,后治长安。领郡五,县三十一。

京兆郡 秦为内史,汉高帝为渭南郡,武帝为京兆尹,后汉因之,属司隶,魏改属。
领县八
长安 汉高帝置,二汉、晋属。有昆明池、周灵台、镐池、彪池水。
杜 二汉、晋属。二汉曰杜陵,晋曰杜城,后改。
鄠 二汉属右扶风,晋属始平,真君七年分属。丰水出焉。
山北 有风凉原。有苦谷,浐水出焉。有杜城。
新丰 汉高帝置,二汉、晋属。有骊山、戏亭、首谷水。霸城郡治。二汉曰霸陵,晋改属。有轵道亭、长门亭、霸水、温泉、安昌陂。
阴槃 二汉属定安,晋属。真君七年并新丰,太和十一年复。有鸿门亭、灵谷水、戏水。
蓝田 二汉、晋属,真君七年并霸城,太和十一年复。有白鹿原。

冯翊郡 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左内史,后为左冯翊,后改。
领县六
高陆 郡治。二汉曰高陵,属。晋属京兆,魏明帝改属。有薄水。
频阳 秦置,二汉、晋属。有广武城、南卤原、盐也。万年汉高帝置,二汉、晋属京兆,后属。有漆沮水。莲芍二汉、晋属。有据城、下邽城。
广阳 景明元年置。
 太和二十二年置。

扶风郡 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为中地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右内史,太初中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后改。世祖真君年中并始平郡属焉。
领县五
好畤 郡治。前汉属,后汉、晋罢,后复。有武都城。
始平 魏置,晋属始平。有温泉、新市城。
美阳
槐里二汉、晋属始平,周曰犬丘,秦更名废丘,汉高帝改。有板桥泉。
盩厔 汉武帝置,属。后汉、晋罢,后复,真君七年并武功属焉。

咸阳郡 领县五
石安 石勒置。秦孝公筑渭城,名咸阳宫。有四皓祠、安陵城、杜鄠亭、窦氏泉、周文王祠。
池阳 郡治。二汉属左冯翊,晋属扶风,后属。有郑白渠。
灵武 前汉属北地,后汉罢,晋复,真君七年分属焉。
宁夷 有甘泉、九㚇山。
泾阳 真君七年并石安,景明二年复属。

北地郡 魏文帝分冯翊之祋祤置。
领县七
富平 真君八年罢泥阳、弋居属焉。有北地城、汉武帝祠。
泥阳 二汉、晋属。真君七年并富平,景明元年复。有慈城山。
弋居 二汉属。晋罢,后复。真君七年并富平,后复。
云阳 二汉属左冯翊,晋罢,后复属。有蒲池水、云阳宫。
铜官 真君七年置。有关山、石槃山。
土门 景明元年置。有土门山。
宜君 真君七年置。有宜君水。

岐州 太和十一年置。冶雍城镇。领郡三,县八。

平秦郡 太延二年置。
领县三
雍 二汉、晋属右扶风,后属。有周城。
周城 真君六年置。
横水 真君十年分周城置。

武都郡 太延年置。
领县三
平阳 真君六年置,有新谷、五丈原、郿坞。
南田
高车县

武功郡 太和十一年分扶风置。领县二
美阳 二汉、晋属扶风,真君七年罢郡属焉。后属。有岐山、太白山、美原庙、骆谷、邵亭。
汉西 太和十一年分好畤置。有梁山、武都城。

秦州 治上封城。领郡三,县十三。

天水郡 汉武帝置,后汉明帝改为汉阳郡,晋复。
领县五
上封 前汉属陇西,后汉属汉阳,晋属。犯太祖讳改。有席水。
显新 后汉属汉阳,晋属真君八年并安夷,后属。
平泉
当亭 真君八年置。

略阳郡 晋武帝分天水置。
领县五
安戎 前汉曰戎邑,属天水,后汉、晋罢,后改属。有董城。
绵诸 前汉属天水,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榆亭。陇城前汉属天水,后汉属汉阳,晋罢,后复属。有陇城、略阳城。
清水 前汉属天水,后汉罢,晋复属。
阿阳 前汉属天水,后属汉阳,晋罢,太和十一年复属。

汉阳郡 真君七年分天水置。
领县三
黄瓜 真君八年置。有始昌城。
阳廉 有邓松山。
阶陵

南秦州 真君七年置仇池镇,太和十二年为渠州,正始初置。治洛谷城。领郡六,县十八。

天水郡 真君七年置。
领县三
水南 郡治。真君二年置。
平泉 真君三年置。
平原

汉阳郡 真君五年置。
领县二
谷泉
兰仓 郡治。真君三年置。有雷牛山、黄帝洞。

武都郡 汉武帝置。
领县四
石门 郡治。真君九年置。有羌道城。
白水 真君九年置郡,后改。
东平 真君九年置。
孔提

武阶郡 领县三
北部
南五部 太和四年置郡,后改。
赤万 太和四年置郡,后改。

脩武郡 领县四
平洛 太和四年置。
和树 太和八年置。
下辨 二汉、晋属武都郡,太和四年分属焉。
广长 郡治。太和四年置。

仇池郡 领县二
阶陵 真君四年置。有牛头山。
仓泉 太和四年置。

南岐州 领郡三。
固道郡 延兴四年置。
广化郡
广业郡

东益州 治武兴。
领郡七 县十六

武兴郡 领县四
景昌
武兴州 郡治
石门
武安

仇池郡 领县二
西乡
西石门

槃头郡 领县二
武世
苌举

广苌郡 领县二
苌广
新巴

广业郡 领县二
广业
广化

梓潼郡 领县二
华阳
兴宋

洛聚郡 领县二
武都
明水

益州 正始中置。
领郡五 县十

东晋寿郡 司马德宗置,魏因之。
领县四

石亭
晋安 司马德宗置,魏因之。
晋寿 晋惠帝置,属梓潼,后属。

西晋寿郡 领县一
阴平

新巴郡 司马德宗置,魏因之。
领县一
新巴 司马德宗置,魏因之。

南白水郡 领县二
始平
京兆

宋熙郡 领县二
兴乐
元寿

巴州郡 县阙
梁州 萧衍梁、秦二州,正始初改置。
领郡五 县十四

晋昌郡 领县三
龙亭 有安国城、镇势山、灙水。兴势延昌三年置。
南城

褒中郡 领县三
褒中 二汉、晋属汉中,后罢。永平四年复属。
武乡 延昌元年置。有牛头山。
廉水

安康郡 刘准置,魏因之。
领县二
安康 二汉曰安阳,属汉中,汉末省,魏复,武帝更名,属魏兴郡,后属。有直水。
宁都

汉中郡 秦置。
领县三
南郑 二汉、晋属。
汉阴 有胡城。
城固 二汉、晋属。

华阳郡 领县三
华阳 有黄牛山、廉水、萧何城。
沔阳 二汉、晋属汉中,后属。有白马城、黄沙城、诸葛亮庙。
嶓冢 有嶓冢山、汉水出焉。

南梁州 郡县阙。
东梁州 领郡三 县四 户一千二百二十二
金城郡 领县一 户二百八十六
直城

安康郡 领县一 户六百一十八
安康

魏明郡 领县三 户三百一十八
汉阳
宁都

泾州 治临泾城。
领郡六 县十七

安定郡 汉武帝置,太和十一年罢石堂郡,以其县属。
领县五
安定 前汉属,后汉、晋罢,后复,有铜城。
临泾 二汉、晋属。有洪城。
朝那 二汉、晋属。有当原城、胡城。
乌氐 二汉、晋属。有岐山、泾乡城、阳邑城、抚夷城。石堂有自度山。

陇东郡 领县三
泾阳 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属,后复。有薄落山、泾水出焉。白城、方石渊、陇山。
祖居 前汉属,罢,后复,属武威,晋罢,后复属。
抚夷 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后复属。

新平郡 后汉献帝建安中置 领县四
白土 二汉属上郡,晋属金城,后属。有岐亭岭。爰得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后复属。有邑成、东魏城。
三水 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有随意城。
高平 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有石门山。

随平郡 领县二
 前汉属山城,后汉、晋属安定,后有孤原亭,台山。
东槃

平凉郡 领县二
鹑阴 郡治。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晋罢,后复属。有凡亭、泾阳、平凉城。
阴密 前汉属安定,后汉罢,晋复,后属。

平原郡 领县一
阴槃 二汉属安定,晋属京兆,后属。有安城、安武城。

河州有伏乾〈阙二字〉。真君六年置镇,后改。治抱至。领郡四 县十四
金城郡 汉昭帝置,后汉建武十三年陇西,孝明复。
领县二
榆中 二汉晋属。
大夏 二汉属陇西,晋属晋兴。皇兴三年改为郡,后复属。有白水、金柳城。

武始郡 晋分陇西置。
领县三
勇田 真君八年置郡,后改。
狄道 二汉属陇西,晋属。
阳素

洪和郡 领县三
水池 真君四年置郡,后改。
蓝川 真君八年置郡,后改。
蕈州 延兴四年置。

临洮郡 二汉、晋县,属陇西。真君六年改置。
领县三
龙城 太和十年置。
石门 太和九年置。
赤水

渭州 领郡三 县六
陇西郡 秦置。
领县二
襄武
首阳

南安阳郡 领县二
桓道
中陶

广宁郡 领县二

新兴 真君八年罢中陶、禄部、襄武属焉。

原州 太延二年置镇,正光五年改置,并置郡县。治高平城。
领郡二 县四
高平郡 领县二
高平
里亭

长城郡 领县二
黄石
白池

凉州 汉置,治陇。神麚中为镇,太和中复。
领郡十 县二十 户三千二百七十三
武安郡 领县一 户三百七十三
宜盛

临杜郡 杜一作社 领县二 户三百八十九
安平
和平

建昌郡 领县三 户六百五十七
榆中
治城
蒙水

番和郡 领县二 户一百三十九

燕支

泉城郡 领县一 户七十九
新阳

武兴郡 领县三 户三百八十五
晏然
马城
休屠

武威郡 汉武帝置 领县二 户三百四
林中
襄城 有休屠城、武始泽。

昌松郡 领县三 户三百九十七
温泉
揟次 本作撮沙,又作揖次。
莫口

东泾郡 领县一 户一百九十一
台城

梁宁郡 领县二 户三百三十一
园池
贡泽

鄯州郡 县阙。
瓜州郡 县阙。
华州 太和十一年分秦州之山山、澄城、白水置。领郡三 县十三
华山郡 领县五
华阴 前汉属京兆,后汉、晋属恒农,后属。有华山、集仙馆、巨灵原、湿关、北乡城、重泉城。
郑 二汉、晋属京兆,后属。有广乡原、郑城、赤城。夏阳二汉、晋属冯翊,后属。故少梁,秦惠文王更名。有梁山、龙门山、黑水城。
敷西 太和十一年分夏阳置。有武平城、高平城。合阳二汉、晋属冯翊,后罢。太和二十年复属。

澄城郡 真君七年置。
领县五
澄城 真君七年置。有杏城。
五泉 真君七年置。有五泉水、湿水、石谷城。
三门 真君七年置。有阳苑城、衙城。
宫城 真君七年置。
南五泉 太和十一年置。

白水郡 太和二年分澄城置。
领县三
姚谷 太和二年置。有黄崖山。
白水 太和二年置。有五龙山、粟邑城。
南白 水太和十一年分〈阙〉白水置。有〈阙〉

北华州 太和十五年置东秦州,后改。治杏城。
领郡一 县七 户一万一千五百九十七
中部郡 领县四 户八千九百二十四
中部 姚兴置,魏因之。
石保 有回女山。
狄道 有狄兔城、浅石山。
长城 有五郊城。

敷城郡 领县三 户五千六百七十二
敷城 有女阴山。
洛川 真君中置。
定阳

豳州 皇兴二年为华州,延兴二年为三县〈疑〉,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十四年为邠州,二十年改焉。
领郡三 县十

西北地郡 秦昭王置。
领县三
彭阳 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
富平 二汉、晋属北地,后属。有神泉、灵州城、彰猎山。
安武 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后复属。

赵兴郡 真君二年置。
领县五
阳周 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
独乐 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
定安 真君二年置。
赵安 真君二年置。
高望 真君二年置。有高望山。

襄乐郡 太和十一年置。
领县二
襄乐 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
肤施 二汉属上郡,晋罢,后复属。有五龙山、黄帝祠。

夏州 赫连屈孑所都,始光四年平,为统万镇,太和十一年改置。治大夏。
领郡四 县九

化政郡 太和十二年置。
领县二
革融
岩绿 一本作岩缘。

阐熙郡 太和十二年置。
领县二
山鹿


金明郡真君十二年置。
领县三
永丰 真君十三年置。
启宁
广洛 真君十年置。

代名郡 太安二年置。
领县二
呼酋 太安二年置。有横水。
渠搜 太和二年置。

东夏州 延昌二年置。
领郡四 县九

遍城郡 太和元年置。
领县二
广武 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雁门,后属。有三城、遍城。
沷野 二汉属朔方,晋罢,后复属。

朔方郡 汉武帝置。
领县三
魏平
政和
朔方 二汉属,晋罢,后复。有贵堛泽。

定阳郡 二汉县,属上郡,太安中改置。
领县二
临戎 二汉属朔方,晋罢,后复属。
临真 有丹阳山、白泉。

上郡秦置。
领县二
石城
因城

秦州 神麚元年置雍州,延和元年改,太和中罢,天平初复,后陷。
领郡三 县七

河东郡 秦置。治蒲坂。
领县五
安定 太和元年置。
蒲坂 二汉、晋属。有华阳城、雷首山。南解二汉、晋曰解,属,后改。有桑泉城。
北解 太和十一年置。有张杨城。
猗氏 二汉、晋属河东,后复属。有介山塘。

北乡郡 领县二
北猗氏 太和十一年置。有解城。
汾阴 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北乡城、后土祠。

陕州 太和十一年置。治陕城。八年罢,天平初复。后陷。
领郡五 县十一

恒农郡 前汉置,以显祖讳,改曰恒。
领县三
陜中
北陕 二汉、晋曰陕,属。有曲沃城、邓芝祠。
崤 太和十一年置。有三崤山、白杨谷。

西恒农郡 领县一
恒农 二汉、晋属恒农,后属。有桃林。
渑池郡 领县二俱利
北渑池 太和十一年置。有马头山、俱利城、生耳山。

石城郡 正始二年置县,后改。
领县一
同堤

河北郡 领县四
北安邑 二汉、晋曰安邑,属河东,后改。太和十一年置为郡,十八年复属。
南安邑 太和十一年置。有中条山。
河北 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芮城、立城、妫水、首阳山、伯夷叔齐墓。
太阳 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虞城、夏阳城。

洛州 太延五年置荆州,太和十一年改。治上洛城。领郡五 县七
上洛郡 晋武帝置。
领县二
上洛 前汉属恒农,后汉属京兆,晋属。有丹水、南秦水、汉高祖祠、四皓祠、高东祠。
拒阳

上庸郡 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
领县二
商 前汉属恒农,后汉属京兆,晋属上洛,后属。有京城。
丰阳 郡治。太安二年置。有圈地。

魏兴郡 太延五年置。
领县一
阳亭 太和五年置。

始平郡 景明元年置。
领县一
上洛

苌和郡 景明元年置。
领县一
南商

荆州 后汉治汉寿,魏、晋治江陵,太延中治上洛,太和中治穰城。
领郡八 县四十八

南阳郡 秦置。
领县十
宛 二汉、晋属。有清水、梅溪水。
新城 太和二十二年置。有覆釜山、赤石山。
冠军 汉武帝置,二汉、晋属。有湍水、羊角。
舞阴 二汉、晋属。有横山。
郦 二汉、晋属。有大鼓谷、悬鼓山。
云阳 二汉、晋曰育阳,属。司马昌明改,魏因之。西平有精山、赭山。
涅阳 二汉、晋属。有涅。
上陌
西鄂 二汉、晋属。有棘山、华城、张衡碑。

顺阳郡 魏分南阳置,曰南乡,司马衍更名,魏因之。
领县五
南乡 后汉属南阳,晋属南乡。
丹水 前汉属恒农,后汉属南阳,晋属南乡。
临洮 有洮山。
槐里
顺阳 二汉属南阳,晋属南乡。汉哀帝置,即博山也。后汉明帝改。

新野郡 晋惠帝置。
领县三
穰 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后属。
新野 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后属。
池阳

东恒农郡 太和中置。
领县六
西城 二汉属汉中,晋属魏兴,后属。
北郦 有长山。
南乡
左南乡 有凡亭山。
上忆
东石

汉广郡 领县二
南棘阳 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二汉、晋曰棘阳,后改属,有汉广城。
西棘阳

襄城郡 领县九
方城 有赭阳城、七石山。
郏城 有崩石山。
伏城 有广阳山。
舞阴 有唐山。
清水
翼阳 有招泉。
郑元平 有因城。
赭城 有陵中山。

北清郡 领县二
武川 有滍城、鹿鸣山、农山。
北雉 二汉、晋曰雉,属南阳,后改属。有西鄂城。

恒农郡 领县四

恒农
南郦
邯郸

襄州 孝昌中置。
领郡六 县二十

襄城郡 萧道成置,魏因之。治赭阳城。
领县六
方城
郏城
伏城
舞阴
翼阳
赭城

舞阴郡 孝昌中置。
领县二
舞阴
安阳

南安郡 太和十三年置郢州,十八年改为南中府,天平初罢府置,后陷。
领县四
安南
南舞

南定

期城郡 孝昌中置。
领县四
西舞阳
东舞阳
南阳
新安

北南阳 郡孝昌中置,为宣义郡,后改。州治。
领县二
北平
白水

建城郡 太和十八年置,景明末罢郡置戍,永熙二年复。
领县二
赭阳
北方城

南襄州 领郡三 县五
西淮郡 领县二
钟离
襄城

襄城郡 领县二
陈阳
上马

北南阳郡 领县一
南阳

南广州 领郡五 县七
襄城郡 领县一
襄城

鲁阳郡 领县二
冠军
繁昌

高昌郡 领县一
高阳

南阳郡 领县一
南阳

襄城郡 领县二
扶城
南阳

郢州 领郡三 县八
安阳郡 领县四
真阳
安阳
清阴 一本作清丘
淮阴

城阳郡 领县三
平春
义阳
义兴

汝南郡 领县一
上蔡

南郢州 领郡十二 县二十九
北遂安郡 领县一
新安

冯翊郡 领县四
山阳
彭城

建安

江夏郡 领县二
屈阳
郢阳

〈阙〉子郡 领县四
南新阳
西新
北新阳
新兴
香山郡 领县二北新安
郧阳

永安郡 领县二
永安
南新兴

新平郡 领县二
〈阙〉 城
安城

永安郡 领县二
刘刚
上城

宕鄀郡 领县三
西新化
东平阳
安城

宜民郡 领县三
西新安
新安
平阳

南遂安郡 领县一
安兴

〈阙二字〉 郡 领县三
东新市
西新市
长安

析州 领郡五 县十一
脩阳郡 领县二
盖阳
脩阳

固郡 领县三
怀里
南乡


朱阳郡 领县二
黄水
朱阳

南上洛郡 领县二
单水
南上洛

析阳郡 领县二
西析阳
东析阳

北齐

齐自神武开基,据有河北。文宣以后,仅守旧境,凡得州九十有七。
《通典》:北齐神武东魏天平末,大举西伐,至蒲津。西魏乘胜攻陷陕州。
周文帝率李弼等东征,下陜州,擒刺史李徵伯。即今陕郡。

神武西至沙苑。西军又乘胜袭陷洛阳。
西魏将独孤如愿据金墉。

明年,西师又至于河阴,时据守河阳城。
潘相乐守北城,即旧城。高永乐守南城,即今城。

西师败归。其后神武攻围西魏玉壁,不剋。西师来伐,至于邙山。后神武又围玉壁,不剋。文襄遣将围颍川,拔之。于是河南自洛阳之西,河北自晋州之西,
今平阳郡。

悉入西魏。文宣之代,命将略地,南际于江矣。
天保二年,属侯景乱梁,遣辛术南讨,遂得传国玺。又过江得梁夏口,后二国通和,旋师矣。

武成河清中,筑戍于轵关。
河清二年,遣斛律光筑之。今河南府济源界。

其年,周军至洛阳,败还。后主武平中,陈军来侵,尽失淮南之地。
武平五年以后,陈将吴彻频岁来侵,淮南城镇皆不守,诸将累败。

周师攻拔河阴大城。幼主崇化末,西师败拔晋州,因之国灭。自东、西魏之后,天下三分,梁陈有江东,宇文有关西,高氏据河北,有州九十七,郡百六十,县三百六十有五。
文宣天保七年,已并省州三,郡百五十三,县五百八十九,镇二,戍二十六。

当齐神武之时,与周文帝抗敌,十三四年间,凡四出师,大举西伐,周师东讨者三焉。自文宣帝之后,才守境而已。大扺西则姚襄城、
今文成郡西城,姚襄所筑,西临黄河,控带龙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地。后主武平二年,大将斛律光破周兵于此,遂立镇焉。

洪洞、
今平阳郡县北故城,控据要险。崇化末,周师既剋
晋州,其城主张元静以城降周。

晋州、武平关、
三关并今绛郡正平县界。

柏崖、
城侯景所筑,今河清县西。

轵关、河阳,南则武牢、
陆子章增筑城守。

洛阳、北荆州、
今陆浑县东北故城是。

孔城防、
今伊阙县东南故城是。

汝南郡、
今临汝郡梁县南。

鲁城,
今汝南郡鲁山县东北。

置兵以防周寇。
自洛阳之南,襄城、汝阴、汝南以北,皆齐有。

及陈师侵轶,数岁齐亡,南境要害,未遑制置也。

北周

后周始据关中,继平东夏舆图,南极于江,通计得州二百十一,郡五百八,县一千一百二十四。
《隋书·地理志》:周氏初有关中,百度草创,遂乃训兵教战,务谷劝农,南清江汉,西兼巴蜀,卒能以寡击众,戡定彊邻。及于东夏削平,多有废省。大象二年,通计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县一千一百二十四。按《通志》:周文帝西魏大统中,东魏师至蒲津。文帝东征,剋陜州。兼得宜阳郡、邵郡。
邵郡,今绛郡常县。宜阳郡,今福昌郡。

东师又至沙苑。后文帝东征,至河阴,先胜后败。筑城于玉壁。文帝又至邙山,先胜后负。得梁雍州。
十六年,梁雍州刺史岳阳王察举州内附。

废帝初,剋平汉中。又遣军平蜀。文帝西征至姑臧,后又南平江陵。自是疆理西有姑臧,西南有全蜀,南至于江矣。
明帝武成二年,将贺若敦剋陈湘州之地,三年失之。今澧阳、武陵、长沙、衡阳等地是。

其河南自洛阳之东之北,河东自平阳之界,属于高齐。至武帝建德中东征,拔齐晋州城,寻又东征,破齐师于晋州城下。乘胜平齐。后遣军破陈军于吕梁,其东南之境,尽于长沙。通计州二百一十有一,郡五百八,县千二十有四。当全盛战争之际,则玉壁、邵郡、齐子岭、
今王屋县东二十里周齐分界处。

通洛防、
故函关城,武帝保定中改名,今在新安县东。

黄栌、三城,
今永宁县西北。

宜阳郡、陕州、土划、
今长水郡西北二十五里。

三荆、
北荆州,今即伊阳县。东荆州后改曰淮州,今淮安郡。荆州今南阳郡。

三鸦镇,
今汝州鲁山县西南,名平高城。

置兵以备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