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百十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三百十六卷目录

 香部汇考二
  本草纲目〈櫰香 沈香 蜜香 檀香 降真香 龙脑香 茅香 白茅香 薰 陆香乳香 甘松香 安息香 必栗香 艾纳香 詹糖香 苏合香 笃耨香 兜纳香 排草香 迷迭香 返魂香 线香 甲煎〉
  广东通志〈片脑 伽南香〉

草木典第三百十六卷

香部汇考二

《本草纲目》《櫰香集解》
李时珍曰:櫰香,江淮湖岭山中有之,木大者近丈许,小者多被樵采。叶青而长,有锯齿,状如小蓟叶而香,对节生。其根状如枸杞根而大,煨之甚香,《楞严经》云:坛前具列小炉,以兜娄婆香,煎水沐浴,即此香也。
根气味

苦涩平无毒。
根主治

李时珍曰:头疖肿毒。碾末,麻脂调涂,七日腐落。
《沈香释名》
李时珍曰:木之心,节置水则沈,故名沈水,亦曰水沈。半沈者为栈香,不沈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州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嚧香。
集解

苏恭曰:沈香、青桂、鸡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天竺诸国。木似榉柳树,皮青色,叶似橘叶,经冬不凋,夏生花白而圆,秋结实似槟榔,大如桑葚,紫而味辛。陈藏器曰:沈香,枝叶并似椿云,似橘者恐未是也。其枝节不朽沈水者为沈香,其肌理有黑脉浮者为煎香。鸡骨、马蹄皆是煎香,并无别功,止可熏衣去臭。苏颂曰:沈香、青桂等香,出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沈怀远《南越志》云:交趾蜜香树,彼人取之,先断其积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干,俱朽烂。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沈水者,即沈香也;半浮半沈,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其干为栈香;其根为黄熟香;其根节轻而大者为马蹄香。此六物同出一树,有精粗之异尔。并采无时,刘恂《岭表录》异云,广管罗州多栈香树,身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其皮堪作纸,名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沾水即烂,不及楮纸,亦无香气。沈香、鸡骨、黄熟、栈香,虽是一树,而根、干、枝、节各有分别也。又丁谓《天香传》云,此香奇品,最多四香,凡四十二状,出于一木,木体如白杨,叶如冬青而小,海北窦化高雷,皆出香之地,比海南者,优劣不侔。既所禀不同,复售者多而取者速,其香不待稍成,乃趋利伐贼之深也。非同璚管黎人,非时不妄剪伐,故木无夭札之患,得必异香焉。
寇宗奭曰:岭南诸郡悉有,傍海处尤多。交干连枝,冈岭相接,千里不绝。叶如冬青,大者数抱,木性虚柔,山民以搆茅庐,或为桥梁,为饭甑,为狗槽。有香者,百无一二。盖木得水方结多,在折枝枯干中,或为沈,或为煎,或为黄熟。自枯死者,谓之水盘香。南息、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盖山民入山,以刀斫曲,干斜枝成坎,经年得雨水浸渍,遂结成香。乃锯取之,刮去白木,其香结为斑点,名鹧鸪斑。燔之极清,烈香之良者,惟在璚崖等州,俗谓之角沈、黄沈。乃枯木得者,宜入药用,依木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清,在土中岁,久不待创。剔而成薄片者,谓之龙鳞,削之自卷,咀之柔韧者,谓之黄蜡沈,尤难得也。
陈承曰:诸品之外,又有龙鳞、麻叶、竹叶之类,不止一二十品。要之入药,惟取中实沈水者,或沈水而有中心空者,则是鸡骨。谓中有朽路,如鸡骨中血眼也。李时珍曰:沈香品类,诸说颇详,今考杨亿《谈苑》,蔡绦《丛话》,范成大《桂海志》,张师正《倦游录》,洪駽父《香谱》,叶廷圭《香录》诸书,撮其未尽者补之,云香之等凡三,曰沈、曰栈、曰黄熟是也。沈香入水即沈,其品凡四,曰熟结,乃膏脉凝结,自朽出者;曰生结,乃刀斧伐仆,膏脉结聚者;曰脱落,乃因木朽而结者;曰虫漏,乃因蠹隙而结者。生结为上,熟脱次之;坚黑为上,黄色次之。角沈、黑润、黄沈、黄润、蜡沈、柔韧、革、沈纹、横,皆上品也。海岛所出,有如石杵,如肘,如拳,如凤、雀、龟、蛇,云气、人物,及海南马蹄、牛头、燕口、茧栗、竹叶、芝菌、梭子、附子等香,皆因形命名尔。其栈香入水,半浮半沈,即沈香之半结连木者,或作煎香,番名婆木香,亦曰弄水香。其类有猬刺香,鸡骨香,叶子香,皆因形而名。有大如竹者,为蓬莱香。有如山石枯槎者,为光香。入药皆次于沈香。其黄熟,即香之轻虚者,俗讹为速香是矣。有生速斫伐而取者,有熟速腐朽。而取者,其大而可雕刻者,谓之水盘头,并不堪入药,但可焚爇。叶廷圭云,出渤泥占城,真腊者谓之番沈,亦曰舶沈,曰药沈,医家多用之,以真腊为上。蔡绦云,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沈,一片万钱。海北高化诸州者,皆栈香尔。范成大云,黎峒出者,名土沈香,或曰崖香,虽薄如纸者,入水亦沈,万安在岛东,钟朝阳之气,故香尤酝。藉土人亦自难得,舶沈香多腥烈,尾烟必焦。交趾海北之香聚于钦州,谓之钦香,气尤焦烈,南人不甚重之,惟以入药。
正误

李时珍曰:按李珣《海药本草》谓沈者为沈香,浮者为檀香。梁元帝《金楼子》:谓一木五香,根为檀,节为沈,花为鸡舌,胶为薰陆,叶为藿香,并误也。五香各是一种,所谓五香一木者,即前苏恭所言,沈、栈、青桂、马蹄、鸡骨者是矣。
修治

雷敩曰:凡使沈香,须要不枯,如觜角硬重,沈于水下者为上,半沈者次之,不可见火。
李时珍曰:欲入丸散,以纸裹置怀中,待燥研之,或入乳钵,以水磨粉,晒乾亦可,若入煎剂,惟磨汁,临时入之。
气味

辛微温无毒。
李珣曰:苦温。
大明曰:辛热。
张元素曰:阳也,有升有降。
李时珍曰: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主治

别录曰:风水毒肿,去恶气。
李珣曰: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中。
大明曰: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
张元素曰:补右肾命门。
李杲曰:补脾胃及痰涎、血出于脾。
刘完素曰:益气和神。
李时珍曰: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附方

诸虚寒热冷、痰虚热冷:香汤,用沈香、附子炮等分,水一盏煎七分,露一夜,空心温服。〈医垒元戎〉
胃冷久呃:沈香、紫苏、白豆蔻仁各一钱,为末,每柿蒂汤,服五七分。〈活人心统〉
心神不足、火不降水不升、健忘惊悸:朱雀丸,用沈香五钱,伏神二两为末,炼蜜和丸,小豆大,每食后,人参汤服三十丸,日二服。〈百一选方〉
肾虚目黑、暖水脏:用沈香一两,蜀椒去目炒,出汗四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胞转不通、非小肠、膀胱、厥阴受病,乃强忍房事,或过忍小便所致,当治其气则愈,非利药可通也。沈香、木香各二钱,为末,白汤空腹服之,以通为度。〈医垒元戎〉大肠虚闭、因汗多,津液耗涸者:沈香一两,肉苁蓉酒浸,焙二两,各研末,以麻仁研汁,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蜜汤下。〈济生方〉
痘疮黑陷:沈香、檀香、乳香、等分,爇于盆内,抱儿于上熏之,即起。〈鲜于枢钩元〉
《蜜香集解》
陈藏器曰:蜜香生交州大树节,如沈香法。《华经注》云:木蜜香,蜜也。树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异物志》云:其叶如椿树,生千岁,斫仆之四五岁,乃往看已腐败,惟中节坚贞者是香。
李珣曰:生南海诸山中,种之五六年便有香。《交州记》云:树似沈香,无异也。
李时珍曰:按魏王《花木志》云,木蜜号千岁树,根本甚大,伐之四五岁,取不腐者为香。观此则陈藏器所谓生千岁,乃斫者,盖误讹也。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没树出波斯国,拂林国人呼为阿䰈,树长丈馀,皮青白色,叶似槐而长,花似橘花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酸甜可食。《广州志》云,肇庆新兴县出多香木,俗名蜜香,辟恶气,杀鬼精。《晋书》云:太康五年,大秦国献蜜香树,皮纸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极香而坚,韧观此,数说则蜜香亦沈香之类,故形状功用两相髣髴。《南越志》谓交人称沈香为蜜香。《交州志》谓蜜香似沈香。《岭表录》言栈香皮纸似鱼子,尤可互證。杨慎《丹铅录》言蜜树是密蒙花树者,谬也。又枳椇木亦名木蜜,不知亦同类否,详见果部。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去臭,除鬼气。李珣曰:辟恶,去邪鬼尸,注心气。
《檀香释名》
李时珍曰:檀善木也,故字从亶亶善也。释氏呼为旃檀,以为汤沐,犹言离垢也。番人讹为真檀,云南人呼紫檀,为胜沈香,即赤檀也。
集解

陈藏器曰:白檀出海南,树如檀。
苏恭曰:紫真檀出昆崙盘盘国,虽不生中华,人间遍有之。
苏颂曰: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江淮河朔所生檀木,即其类,但不香尔。
李时珍曰:按大明《一统志》云,檀香出广东云南及占城、真腊、瓜哇、渤泥、暹罗、三佛、齐回回等国,今岭南诸地亦皆有之。树叶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泽。叶廷圭《香谱》云: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收则不泄气。王佐格《古论》云,紫檀诸溪峒出之,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文。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真者揩壁上色紫,故有紫檀色。黄檀最香,俱可作带胯、扇骨等物。
白旃檀气味

辛温无毒。
大明曰:热。
张元素曰:阳中微阴,入手太阴、足少阴、通行阳明经。
白旃檀主治

陶弘景曰:消风热肿毒。
陈藏器曰:治中恶鬼气、杀虫。
大明曰:煎服止心腹痛、霍乱、肾气痛、水磨涂外肾,并腰肾痛处。
张元素曰:散冷气、引胃气上升、进饮食。
李时珍曰: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浆水洗拭,令赤磨汁涂之,甚良。
发明

李杲曰:白檀调气、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属,佐以姜枣,辅以葛根。缩砂,益智豆蔻,通行阳明之经,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间,为理气要药。李时珍曰:《楞严经》云:白栴檀涂身后,除一切热恼。今西南诸番酋皆用诸香涂身,取此义也。杜宝《大业录》云:隋有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济人沈香饮、檀香饮、丁香饮、泽兰饮、甘松饮、皆以香为主,更加别药,有味而止渴,兼补益人也。道书檀香谓之浴香,不可烧供上真。
紫檀气味

咸微寒、无毒。
紫檀主治

别录曰:摩涂恶毒、风毒。
陶弘景曰:刮末傅金疮,止血、止痛、疗淋。
大明曰:醋磨,傅一切卒肿。
发明

李时珍曰: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降真香释名》
李珣曰:仙传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箓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李时珍曰:俗呼舶上来者,为番降,亦名鸡骨,与沈香同名。
集解

唐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李珣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
李时珍曰:今广东、广西、云南、安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占城、暹罗、渤泥、琉球、诸番皆有之。朱辅山《溪蛮丛话》云: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周达观《真腊记》云:降香生丛林中,番人颇费砍斫之功,乃树心也。其外白,皮厚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气劲而远。又嵇含《草木状》云:紫藤香,长茎细,叶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茎截置烟焰中,经久成紫香,可降神。按嵇氏所说,与前说稍异,岂即朱氏所谓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国者与番降不同乎。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李珣曰: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
李时珍曰: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发明

李时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按《名医录》云:周崇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尔。云即降之最佳者,曾救万人。罗天益卫生宝鉴,亦取此方,云甚效也。
附方

金疮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傅之。〈医林集要〉痈疽恶毒:番降末、枫乳香等分为丸,熏之去恶气,甚妙。〈集简方〉
《龙脑香释名》
李时珍曰:龙脑者,因其状而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之羯婆罗香。
苏恭曰:龙脑是树根中乾脂,婆律香是根下清脂,旧出婆律国,因以为名也。
集解

苏恭曰:龙脑香及膏香出婆律国,树形似杉,木脑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或云子似豆蔻,皮有错甲,即杉脂也。今江南有杉木,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之无实也。苏颂曰:今惟南海番舶贾客货之,南海山中亦有之。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围,如积年杉木状,旁生枝,其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也。膏即根下清液,谓之婆律膏。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龙脑香树,名固不婆律,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龙脑,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斯国亦出之,断其树,剪取之,其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两说大同小异。唐天宝中,交趾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彼人云老树根节方有之,然极难得。禁中呼为瑞龙脑。带之,衣衿香闻十馀步外,后不复有此。今海南龙脑多用火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片,甚佳也。
李珣曰:是西海婆律国婆律树中脂也。状如白胶香,其龙脑油本出佛誓国,从树取之。
寇宗奭曰:《西域记》云:西方抹罗短叱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而叶异,花果亦异,湿时无香,木乾之后,循理折之中有香。状类云母,色如冰雪,即龙脑香也。
李时珍曰:龙脑香,南番诸国皆有之。叶廷圭《香录》云:乃深山穷谷中千年老杉树,其枝干不曾损动者,则有香。若损动,则气泄,无脑矣。土人解作板,板缝有脑出,乃劈取之,大者成片如花瓣,清者名脑油。《江南异闻录》云:南唐保大中贡龙脑浆,云以缣裳贮龙脑悬于琉璃瓶中,少顷,滴沥成水,香气馥烈,大补益元气,按此浆与脑油稍异,盖亦其类尔。宋史熙宁九年,英州雷震一山,梓树尽枯,中皆化为龙脑,此虽怪异,可见龙脑亦有变成者也。
修治

苏恭曰:龙脑香、合糯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李时珍曰:或言以鸡毛、相思子同入小瓷罐,密收之。佳相感志言,以杉木炭养之更良,不耗也。今人多以樟脑升打乱之,不可不辨也。相思子见本条。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李珣曰:苦辛温、无毒。
张元素曰:热阳中之阳。
主治

别录曰:妇人难产,研末少许,新汲水服,立下。
唐本草曰: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赤翳。李珣曰:内外障眼、镇心秘精、治三虫五痔。
王好古曰:散心盛有热。
李杲曰:入骨,治骨痛。
张元素曰:治大肠脱肛。
李时珍曰:疗喉痹、脑痛、鼻瘜、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苍龙脑主治

李珣曰:风疮、皯勠:入膏煎,良不可,点眼伤人。
婆律香膏主治

苏恭曰:耳聋摩、一切风。
发明

寇宗奭曰:此物大通利关,隔热,塞大人、小儿风涎闭塞,及暴得惊热,甚为济用。然非常服之药,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于茶,亦相宜,多则掩茶气,味甚清香,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朱震亨曰:龙脑属火,世知其寒而通利,然未达其热而轻,浮飞越喜其香而贵,细动辄与麝同,为桂附之助,然人之阳易动,阴易亏,不可不思。
李杲曰:龙脑入骨、风病在骨髓者,宜用之,若风在血脉、肌肉,辄用脑麝、反引风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也。
王纶曰:龙脑大辛善走,故能散热通利、结气目痛、喉痹下疳,诸方多用之者,取其辛散也。人欲死者,吞之为气散尽也。世人误以为寒不知其辛散之性似乎。凉尔诸香皆属阳,岂有香之至者,而性反寒乎。李时珍曰:古方眼科、小儿科皆言,龙脑辛凉,能入心经,故治目病、惊风方多用之。痘疮心热、血瘀倒黡者,用引猪血,直入心窍,使毒气宣散于外,则血活痘发,其说皆似是而实未当也。目病、惊病、痘病皆火病也,火郁则发之,从治之法,辛主发散,故尔其气先入肺,传于心脾,能走能散,使壅塞通利,则经络条达,而惊热自平,疮毒能出。用猪心血能引龙脑入心,经非龙脑能入心也。沈存中《良方》云:痘疮稠密,盛则变黑者,用生豮猪血一橡斗,龙脑半分,温酒和服。潘氏云:一女病发热腰痛,手足厥逆,日加昏闷,形證极恶,疑是痘候时,暑月急取屠家败血,倍用龙脑和服,得睡。须臾,一身疮出而安。若非此方,则横夭矣。又宋文天祥贾似道,皆服脑子,求死不得,惟廖莹中以热酒服,数握九窍流血而死,此非脑子有毒,乃热酒引其辛香散溢,经络气血沸乱而然尔。
子气味

辛温气,似龙脑。
子主治

苏恭曰:下恶气,消食散胀满,香人口。
附方

目生肤翳:龙脑末一两,日点三五度。〈圣济总录〉目赤目膜:龙脑、雄雀屎各八分,为末,以人乳汁一合,调成膏,日日点之,无有不验。〈圣惠方〉
头目风热上攻:用龙脑末半两,南蓬砂末一两,频嗅两鼻。〈御药院方〉
头脑疼痛:片脑一钱,纸卷作撚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寿域方〉
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檗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锻过,冰片脑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此陆一峰家传绝妙方也。〈集简方〉
鼻中息肉垂下者:用冰片点之,自入。〈集简方〉
伤寒舌出过寸者:梅花冰片半分,为末,掺之。随手,即愈。〈夷坚志〉
中风牙噤,无门下药者:开关散,揩之五月五日午时,用冰片、天南星等分为末,每以一字,揩齿二三十遍,其口自开。
牙齿疼痛:梅花、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立止。〈集简方〉痘疮狂躁,心烦气喘,妄语或见鬼神,疮色赤未透者。经验方:用冰片一钱,细研,旋以猪心血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发。 《总微论》:用豮猪第二番血清半杯,酒半杯,和匀,入龙脑一分,温服。良久,利下瘀血一二行,疮即红活,此治痘疮、黑黡、候恶,医所不治者,百发百中。
内外痔疮:片脑一二分,葱汁化搽之。〈简便方〉
酒皻鼻赤:脑子真酥频搽。〈普济方〉梦漏口疮,经络中火邪,梦漏恍惚,口疮烟燥:龙脑三钱,黄檗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摘元方〉
附录元慈勒

陈藏器曰:出波斯国,状似龙脑香,乃树中脂也。味甘平无毒,主心病、流血、合金疮、去腹内恶血、血痢下、血妇人带下、明目、去翳障、风泪、弩肉。
茅香释名
李时珍曰:苏颂《图经》复出香麻一条,云出福州,煎汤浴风甚良,此即香茅也。闽人呼茅,如麻,故耳。今并为一。
集解

马志曰:茅香生剑南道诸州,其茎叶黑褐色,花白色,即非白茅香也。
苏颂曰:今陕西、河东、汴东州郡亦有之,辽泽州充贡,三月生,苗似大麦,五月开白色,亦有黄花者,有结实者,有无实者。并正月二月采根,五月采花,八月采苗。寇宗奭曰:茅香,根如茅,但明洁而长,可作浴汤,同槁本尤佳,仍入印香中,合香附子用。
李时珍曰:茅香,凡有二,此是一种香茅也。其白茅香别是南番一种香草,唐慎微《本草》不知此义,乃以白茅花及白茅香诸注,引入茅香之下,今并提归各条。
花气味

苦温无毒。
花主治

开宝曰:中恶、温胃、止呕吐、疗心腹、冷痛。
苗叶主治

开宝曰:作浴汤,辟邪气,令人身香。
附方

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九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白茅香集解
陈藏器曰:白茅香生安南,如茅根,道家用作浴汤。李珣曰:《广志》云:生广南山谷,合诸名香,甚奇妙,尤胜舶上来者。
李时珍曰:此乃南海白茅香,亦今排香之类,非近道之白茅及北土茅香花也。
根气味

甘平无毒。
根主治

陈藏器曰:恶气、令人身香、煮汤服,治腹内冷。
李珣曰:小儿遍身疮,合桃叶煎汤浴之。
《薰陆香乳香释名》
寇宗奭曰:薰陆,即乳香,为其垂滴如乳头也。镕塌在地者为塌香,皆一也。
李时珍曰:《佛书》谓之天泽香,言其润泽也。又谓之多伽罗香,又曰杜噜香。李珣言薰陆是树皮,乳是树脂。陈藏器言:乳是薰陆之类,寇宗奭言是一物,陈承言薰陆是总名,乳是薰陆之乳头也。今考《香谱》言,乳有十馀品,则乳乃薰陆中似乳头之一品尔。陈承之说为近,理二物,原附沉香,下宋嘉祐本草分出二条,今据诸说合并为一。
集解

苏恭曰:薰陆香,形似白胶香,出天竺者。色白,出单于者夹绿色,香亦不甚。
李珣曰:按《广志》云:薰陆香是树皮鳞甲,采之复生,乳头香生南海,是波斯松树脂也。紫赤如樱桃,透明者为上。
陈藏器曰:乳香即薰陆之类也。
掌禹锡曰:按《南方异物志》云:薰陆出大秦国,在海边有大树,枝叶正如古松,生于沙中,盛夏木胶流出,沙上状如桃胶,夷人采取,卖于商贾,无贾则自食之。寇宗奭曰:薰陆木,叶类棠梨,南印度界阿叱釐国出之,谓之西香。南番更佳,即乳香也。
陈承曰:西出天竺,南出波斯等国。西者色黄白,南者色紫赤。日久重叠者不成乳头,杂以沙石;其成乳者,乃新出,未杂沙石者也。薰陆是总名,乳是薰陆之乳头也。今松脂、枫脂中,亦有此状者,甚多。
李时珍曰:乳香,今人多以枫香杂之,惟烧之可辨。南番诸国皆有。宋史言,乳香有一十三等,按叶廷圭《香录》云,乳香一名薰陆香,出大食国南,其树类松,以斤斫树,脂溢于外,结而成香,聚而成块,上品为拣香,圆大如乳头,透明,俗呼滴乳,又曰明乳。次为瓶香,以瓶收者;次为乳塌,杂沙石者;次为黑塌,色黑。次为水湿,塌水渍,色败气变者;次为斫削,杂碎不堪;次为缠末,播扬为尘者。观此则乳有自流出者,有斫树溢出者,诸说皆言其树类古松,寇氏言类棠梨,恐亦传闻。当从前说,道书乳香、檀香,谓之浴香,不可烧祀上真。
修治

苏颂曰:乳性至粘,难碾。用时以缯袋挂于窗隙间,良久取研,乃不粘也。
大明曰:入丸散,微炒,杀毒则不粘。
李时珍曰:或言乳香,入丸药,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飞过,晒乾。用或言以灯心同研,则易细,或言以糯米数粒同研,或言以人指甲二三片同研,或言以乳钵坐热水中研之,皆易细。外《丹本草》云:乳香,以韭实葱蒜锻伏成汁最柔,五金丹房鉴源云:乳香哑铜。
气味

微温无毒。
大明曰:乳香,辛热微毒。
张元素曰:苦辛纯阳。
朱震亨曰:善窜,入手少阴经。
主治

别录曰:薰陆主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瘾𤺋、痒毒、乳香同功。
陈藏器曰:乳香治耳聋、中风、口噤不语、妇人血气止、大肠泄、澼疗诸疮,令内消能发,酒理风冷。
大明曰:下气、益精补腰、膝。治肾气。止霍乱。冲恶中邪气。中腹痛。疰气。煎膏,止痛长肉。
徐之才曰:治不眠。
张元素曰:补肾、定诸经之痛。
李珣曰:仙方用以辟谷。
李时珍曰: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治妇人产难、折伤。
发明

李时珍曰: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素问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是矣。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尔。陈自明《妇人良方》云:知蕲州施少卿得神寝丸方于蕲州。徐太丞云:妇人临产,月服之,令胎滑易生,极有效,验用通明。乳香半两,枳壳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三十丸。李嗣立治痈疽,初起内托护心散,云香彻疮孔中,能使毒气外出,不致内攻也。方见谷部绿豆下。按葛洪《抱朴子》云:浮炎洲在南海中,出薰陆香,乃树有伤,穿木胶流堕,夷人采之,恒患狤𤟎,兽啖之,此兽斫刺不死,以杖打之皮不伤而骨碎,乃死。观此则乳香之治折伤,虽能活血止痛,亦其性然也。杨清叟云:凡人筋不伸者,敷药宜加乳香,其性能伸筋。
附方

口目喎斜:乳香烧烟熏之,以顺其血脉。〈證治要诀〉祛风益颜:真乳香二斤,白蜜三斤,瓷器合煎,如饧,每旦服二匙。〈奇效方〉
急慢惊风:乳香半两,甘遂半两,同研末,每服五分,用乳香汤下,小便亦可。〈王氏博济方〉
小儿内钓、腹痛:用乳香、没药、木香等分,水煎服之。〈阮氏小儿方〉
小儿夜啼:乳香一钱,灯花七枚为末,每服半字,乳汁下。〈圣惠方〉
心气疼痛,不可忍:用乳香三两,真茶四两为末,以腊月鹿血和丸,弹子大,每温醋化一丸服之。〈瑞竹堂经验方〉冷心气痛:乳香一粒,胡椒四十九粒,研入姜汁,热酒调服。〈潘氏经验方〉
阴證呃逆:乳香同硫黄烧烟臭之。〈伤寒蕴要〉
辟禳瘟疫:每腊月二十四日,五更取第一汲井水,浸乳香至元旦五更,温热从小至大,每人以乳一块,饮水三呷,则一年无时灾。孔平仲云:此乃宣圣之方,孔氏七十馀,代用之也。
梦寐遗精:乳香一块,拇指大,卧时细嚼,含至三更,咽下。三五服即效。〈医林集要〉
淋癃溺血:取乳香中夹舌者,研细米饮,服一钱。〈危氏得效方〉
难产催生:简要济众方,用黄明。乳香五钱,为末,母猪血和丸,梧子大,每酒服五丸。 经验方:用乳香,以五月五日午时,令一人在壁内奉乳钵,一童子在壁外以笔管自壁缝中,逐粒递过,用钵内研细,水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无灰酒下。 圣惠方:用明乳香,一豆大,为末,新汲水一盏,入醋少许,令产妇两手捉石燕,念虑药三遍,乃饮之,略行数步即下。 海上方:用乳香、朱砂等分为末,麝香酒服一钱,良久自下。
咽喉骨鲠:乳香一钱,水研服之。〈卫生月著方〉
香口辟臭:滴乳含之。〈摘元方〉
风虫牙痛,不可忍者:梅师方:用薰陆香嚼咽英汁,立瘥。 朱氏集验方:用乳香豆许,安孔中烧烟,著烙化立止。 又方:乳香、川椒末各一钱,为末,化腊和作丸,塞孔中。 直指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和蜡丸,塞之。
圣惠方:用乳香、枯矾等分,蜡丸塞之。

大风疠疾:摩勒香一斤,即乳头内光明者,研细入牛乳五升,甘草末四两,瓷盒盛之,安棹子上,置中庭,安剑一口,夜于北极下。祝祷,去盒子,盖露一夜,次日入甑中,蒸炊三斗,米熟即止。夜间依前祝,露又烝,如此三次乃止,每服一茶匙,空心及晚食前,温酒调服,服后当有恶物出,至三日三夜乃愈也。〈圣惠方〉
漏疮脓血:白乳香二钱,牡蛎粉一钱,为末,雪糕丸,麻子大,每姜汤服三十丸。〈直指方〉
斑豆不快:乳香研细,猪心血和丸,芡子大,每温水化服一丸。〈闻人规痘疹论〉
痈疽寒颤:乳香半两,熟水研服,颤发于脾,乳香能入脾,故也。〈仁斋直指方〉
甲疽弩肉、脓血、疼痛不愈:用乳香为末,胆矾烧研,等分傅之,内消即愈。〈灵苑方〉
玉茎作肿:乳香、葱白等分,捣傅。〈山居四要〉
野火丹毒,自两足起:乳香末,羊脂调涂。〈幼幼新书〉𤻤疡风驳:薰陆香,白蔹同研,日日揩之,并作末水服。〈千金方〉
杖疮溃烂:乳香煎油,搽疮口。〈永类钤方〉
《甘松香释名》
李时珍曰: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金《光明经》谓苦弥哆。
集解

马志曰:《广志》云:甘松出姑臧凉州诸山,细叶引蔓丛生,可合诸香及裛衣。
苏颂曰: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细叶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之,作汤浴,令人身香。
根气味

甘温无毒。
王好古曰:平。
主治

开宝曰: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
陈藏器曰:黑皮皯勠、风疳齿𧏾、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
王好古曰:理元气、去气郁。
李时珍曰: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发明

李时珍曰: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杜宝《拾遗录》云: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更加别药止渴,兼补益最妙。一沈香饮,二丁香饮,三檀香饮,四泽兰饮,五甘松饮也。
附方

劳瘵熏法:甘松六两,元参一斤为末,每日焚之。〈奇效方〉风疳虫牙,蚀肉至尽:甘松腻粉各二钱半,芦荟半两,猪肾一对,切炙为末,夜漱口后,贴之有涎吐出。〈圣济总录〉肾虚齿痛:甘松硫黄等分为末,泡汤漱之,神效。〈经效济世方〉
面皯风疮:香附子、甘松各四两,黑牵牛半斤,为末,日用洗面。〈妇人良方〉
《安息香释名》
李时珍曰:此香辟恶、安息诸邪,故名。或云安息国名也。梵书谓之拙贝罗香。
集解

苏恭曰:安息香出西戎,状如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
李珣曰:生南海波斯国,树中脂也。状若桃胶,秋末采之。
掌禹锡曰: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安息香树出波斯国,呼为辟邪树。长二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辟众恶。
李时珍曰:今安南三佛齐诸番皆有之。《一统志》云:树如苦栋大而且直,叶似羊桃而长,木心有脂,作香。叶廷圭《香录》云:此乃树脂,形色类胡桃,穰不宜于烧而能发众香,故人取以和香。今人和香有如饧者,谓之安息油。
汪机曰:或言烧之,能集鼠者为真。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唐本草曰:心腹恶气、鬼疰。
大明曰:邪气、魍魉、鬼胎、血邪、辟蛊毒、霍乱、风痛、男子遗精。暖肾气。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
李珣曰:妇人夜梦鬼交。同臭黄烧。熏丹穴永断。萧炳曰:烧之去鬼来神。
李时珍曰:治中恶魇寐,劳瘵传尸。
附方

卒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研末,沸汤服五分。〈危氏得效方〉
小儿肚痛,曲脚而啼:安息香丸,用安息香,酒蒸成膏,沈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为末,以膏和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全幼心鉴〉
小儿惊邪:安息香一豆许,烧之自除。〈奇效良方〉历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著一铜版片隔之,安香于上烧之,以瓶口对痛处,熏之,勿令透气。〈圣惠方〉
《必栗香集解》
陈藏器曰:必栗香,生高山中,叶如老椿,捣置上流,鱼悉暴腮而死。木为书轴,白鱼不损书也。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鬼疰、心气断、一切恶气,煮汁服之,烧为香,杀虫鱼。
《艾纳香集解》
马志曰:《广志》云:艾纳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名艾纳,可以和合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不散,而与此不同。
掌禹锡曰:按《古乐府》云: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毾㲪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是也。
气味

甘温平无毒。
主治

马志曰:恶气、杀虫、主腹冷泄痢。
李珣曰:伤寒、五泄心腹、注气止肠、鸣下。寸白烧之,辟瘟疫,合蜂窠,浴脚气良。
陈藏器曰:治癣辟蛇。
《詹糖香释名》
李时珍曰:詹言,其粘糖言其状也。
集解

陶弘景曰:出晋安岑州上,真淳者,难得多,以其皮及蠹虫屎杂之,惟软者为佳,皆合香,家要用,不止入药。苏恭曰:詹糖树,似橘,煎枝叶为香,似砂糖而黑,出交广以南生,晋安近方多用之。
李时珍曰:其花亦香,如末利花香气。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别录曰:风水、毒肿、去恶气、伏尸。
陶弘景曰:治恶核、恶疮。
李时珍曰:和胡桃、青皮、捣涂,发令黑如漆。
附录结杀

陈藏器曰:结杀生西国,树之花也。极香,同胡桃仁入膏,和香油涂头,去头风白屑。
《苏合香释名》
李时珍曰:按郭义恭《广志》云:此香出苏合国,因以名之,梵书谓之咄鲁瑟剑。
集解

别录曰:苏合香,出中台川谷。
苏恭曰:今从西域及昆崙来,紫赤色,与真紫檀相似,坚实极芳香,性重如石,烧之灰白者好。
苏颂曰:今广州虽有苏合香,但类苏木无香气,药中只用如膏油者,极芬烈。陶隐居以为狮子矢者,亦是指此膏油者言之尔。《梁书》云:中天竺国出苏合香,是诸香汁煎成,非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国人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者,不大香也。然则广南货者,其经煎煮之馀乎。今用如膏油者,乃合治成者尔。
李时珍曰:按《寰宇志》云:苏合油出安南、三佛、齐诸国。树生膏,可为药,以浓而无滓者为上。叶廷圭《香谱》云:苏合香油出大食国,气味皆类笃耨香。沈括《笔谈》云:今之苏合香,赤色如坚木,又有苏合油如黏胶,人多用之。而刘梦得《传信方》言:苏合香多薄,叶子如金色,按之即少,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虫动,气烈者佳。如此则全非今所用者,宜精考之窃。按沈氏所说,亦是油也不必致疑。
正误

陶弘景曰:苏合香,俗传是狮子屎,外国说不尔,今皆从西域来,亦不复入药,惟供合好香尔。
苏恭曰:此是胡人诳言,陶不悟也。
陈藏器曰:苏合香色黄白,狮子屎色赤黑,二物相似而不同,狮子屎极臭,或云狮子屎是西国草木皮汁所为,胡人将来欲贵重之,故饰其名尔。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别录曰:辟恶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痓、去三虫、除邪,令人无梦魇,久服通神明,轻身长年。
发明

李时珍曰: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脏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按沈括《笔谈》云:太尉王文正公气羸多病,宋真宗面赐药酒一瓶,令空腹饮之,可以和气血、辟外邪。公饮之,大觉安健,次日称谢。上曰:此苏合香酒也。每酒一斗,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极能调和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兴则宜饮一杯。自此臣庶之家皆仿为之。此方盛行于时,其方本出唐元宗开元广济方,谓之白朮丸,后人亦编入千金,外台治疾,有殊效。
附方

苏合香

丸治传尸、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疟、赤白暴痢、瘀血、月闭、痃癖、丁肿、小儿惊痫、客忤、大人中风、中气、狐狸等病,用苏合油一两,安息香末二两,以无灰酒熬成膏,入苏合油内,白朮香、附子、青木香、白檀香、沈香、丁香、麝香、毕拨、诃梨勒煨去核、朱砂、乌犀、角镑各二两,龙脑、薰陆香各一两,为末,以香膏加炼蜜和成剂,蜡纸包收,每服旋丸,梧子大,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儿一丸。〈惠民和剂局方〉
水气浮肿:苏合香、白粉、水银等分捣匀,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丸,白水下,当下水出。〈肘后方〉
笃耨香集解
李时珍曰:笃耨香,出真腊国,树之脂也。树如松形,其香老则溢出,色白而透明者,名白笃耨。盛夏不融,香气清远,土人取后,夏月以火炙树,令脂液再溢,至冬乃凝,复收之。其香夏融冬结,以瓠瓢盛置阴凉处,乃得不融,杂以树皮者,则色黑,名黑笃耨,为下品。
气味

缺。
主治

李时珍曰:面黧、皯勠、同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等分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傅之,久则面莹如玉。
附录胆八香

李时珍曰:胆八树,生交阯、南番诸国,树如稚木犀,叶鲜红色,类霜枫,其实压油,和诸香爇之,辟恶气。
《兜纳香集解》
李珣曰:按《广志》云:出西海剽国诸山,魏略云:出大秦国,草类也。
气味

辛平无毒。
陈藏器曰:甘温。
主治

陈藏器曰:温中除暴冷。
李珣曰:恶疮、肿瘘、止痛、生肌,并入膏用,烧之辟远近恶气,带之夜行,壮胆。安神,与茅香、柳枝煎汤,浴小儿易长。
《排草香集解》
李时珍曰:排草香出交阯,今岭南亦或莳之草根也。白色,状如细柳根,人多伪杂之。按范成大《桂海志》云:排草,状如白茅,香芬烈如麝香,人亦用以合诸香,无及之者。又有麝香,木出占城,乃老朽树心,节气颇类麝。
根气味

辛温无毒。
根主治

李时珍曰:辟臭、去邪恶气。
附录瓶香

李珣曰:按陈藏器云:生南海山谷,草之状也。其味寒无毒,主鬼魅、邪精、天行时气,并宜烧之,水煮,洗水浮气,与生姜芥子煎汤,浴风疟甚效。
耕香

陈藏器曰:生乌许国,茎生细叶,味辛温无毒,主鬼气,调中去臭。
李时珍曰:二香皆草状,恐亦排草之类也,故附之。
《迷迭香集解》
陈藏器曰:《广志》云:出西海。魏略云:出大秦国。
李时珍曰:魏文帝时自西域移植庭中,同曹植等各有赋,大意其草修干、柔茎、细枝、弱根、繁花,结实严霜弗凋,收采幽杀,摘去枝叶,入袋佩之,芳香甚烈,与今之排香同气。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去恶气,令人衣香,烧之去鬼。
李珣曰:性平不温,合羌活为丸,烧之辟蚊蚋。
《返魂香集解》
李珣曰:按《汉书》云:武帝时,西国进返魂香。内传云:西海聚窟洲有返魂树,状如枫柏,花叶香闻百里,采其根于釜中,水煮取汁,鍊之如漆,乃香成也。其名有六,曰返魂、惊精、回生、振灵、马精、却死,凡有疫死者,烧豆许熏之,再活,故曰返魂。
李时珍曰:张华《博物志》云:武帝时,西域月支国,度弱水贡此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葚,值长安大疫,西使请烧一枚辟之,宫中病者闻之,即起。香闻百里,数日不歇,疫死未三日者,熏之皆活,乃返生神药也。其说虽涉诡怪,然理外之事,容或有之,未可便指为谬也。
附录兜末香

陈藏器曰:《汉武故事》云:西王母降烧兜末香末,乃兜渠国所进,如豆,涂宫门,香闻百里。关中大疫,死者相枕闻此香,疫皆止;死者皆起。此乃灵香,非常物也。
《线香集解》
李时珍曰: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芎藭、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槁本、高良、姜角、茴香、连翘、大黄、黄芩、柏木、兜娄、末香、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筒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爇者,名龙挂香。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熏诸疮癣。
附方

杨梅毒疮:龙挂香、孩儿茶、皂角子各一钱,银朱二钱,为末,纸卷作撚点灯,置桶中,以鼻吸烟,一日三次,三日止,内服解毒药,疮即乾。〈集简方〉
《甲煎集解》
陈藏器曰:甲煎,以诸药及美果花烧灰,和蜡成口脂,所主与甲香略同,三年者良。
李时珍曰:甲煎,以甲香同沈、麝、诸药,花物治成,可作口脂,及焚爇也。唐李义山诗所谓:沈香甲煎为庭燎者,即此也。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甲疽、小儿头疮,吻疮口旁嚵疮,耳后月蚀疮、蜂、蛇、蠍之疮,并傅之。

《广东通志》《片脑》

产暹逻诸国,惟佛打泥国为上。其树高者三二丈,叶如槐而寸,皮理类沙柳,脑则其皮间凝液也。好生穷谷,香味清烈,莹洁可爱,是以谓之梅花片。

《伽南香》

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蚁食石蜜,归而遗香中,岁久,渐渍木受蜜,气结而坚润,则香成矣。诸香惟此种不入药,本草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