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五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五十九卷目录

 楠部汇考
  楠图
  诗经〈秦风终南〉
  尔雅〈释木〉
  山海经〈南山经 西山经 北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毛诗陆疏广要〈有条有梅〉
  本草纲目〈楠〉
 楠部艺文一
  楠赞           宋宋祁
  古楠赋           宗泽
  新繁古楠木记       蒲咸临
  成都犀浦国宁观古楠记    陆游
  楠树赋          明王煜
 楠部艺文二〈诗〉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唐严武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史俊
  枯楠            杜甫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前人
  高楠            前人
  至喜堂新开北轩手植楠木两株走笔呈元珍表臣          宋欧阳修
  寄题郫县蘧仙观四楠    范成大
 楠部选句
 楠部纪事
 楠部杂录
 楠部外编
 樟部汇考
  樟图
  礼纬〈斗威仪〉
  山海经〈西山经 中山经〉
  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
  本草纲目〈樟〉
 樟部艺文一
  豫章赞          梁江淹
  豫章赋          唐敬括
  南溪樟隐记        宋祝穆
 樟部艺文二〈诗〉
  寓意          唐白居易
  豫章           宋祝穆
 樟部选句
 樟部纪事
 樟部杂录
 樟部外编
 棆部汇考
  尔雅〈释木〉
  本草纲目〈钓樟〉

草木典第二百五十九卷

楠部汇考

释名

〈诗经〉      楠〈尔雅〉

〈纲目〉

楠图


《诗经》《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传〉梅楠也。

《尔雅》《释木》

梅楠
〈注〉似杏实酢,〈疏〉孙炎云:荆州曰:梅。扬州曰:楠。郭云:似杏实酢《诗·秦风》。终南云:有条有梅。陆玑云:梅树
皮叶似豫樟,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楠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致。于豫樟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是也。

《山海经》《南山经》

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楠。
〈注〉楠叶似桑。

《西山经》

石脆之山,其木多棕㴝。天帝之山,其上多棕㴝。
翠山,其上多棕㴝。
阳之山,其木多㮨、楠、豫樟。符惕之山,其上多棕㴝。

《北山经》

敦薨之山,其上多棕㴝。

《东山经》

馀峨之山,其上多梓楠。

《中山经》

夸父之山,其木多棕㴝。
纶山,其木多梓楠。
朝歌之山,其木多梓楠。
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楠。
暴山,其木多棕㴝。
《毛诗·陆疏广要》《秦风》
有条有梅。
梅树皮叶似豫樟。豫樟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花赤黄。子青不可食,楠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致于豫樟,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荆州人曰:梅终南及新城,上庸皆多樟楠。终南与上庸新城通,故亦有楠也。
《尔雅》云:梅楠。郭云:似杏实酢。孙炎云:荆州曰:梅,扬州:曰楠。《诗秦风》云:有条有梅是也。埤雅云: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故人有不识梅者,地气使然也。《诗》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条柚也。盖柚渡淮而为枳,梅变而成杏。今终南之所生,有条有梅而材实成焉。以譬人君之道化也。《尔雅》翼云:楠大木也,可以为舟,又可以为棺。故古称楩楠。豫樟以为良木之类。任昉云:黄金山有楠木,一年东边荣西边枯,一年西边荣东边枯。张华云:交让木。宋子京云:让木即楠也。其木直上,柯叶不相妨。蜀人号让木名物疏云。按陆玑所释,梅自是楠木似豫樟者。豫樟大树所谓生七年而可知,可以为棺舟者也。陈文帝尝出楠材造战舰,即此楠也。若今之所谓梅乃古和羹之梅,笾实之乾䕩。郭璞云:似杏实酢者也。若《尔雅》之梅楠。乃陆云似豫樟者,景纯不当。以似杏实酢解之草木同名异种者,甚多。如山槚名条柚,亦名条岂,可以上文之条为柚耶。朱传于摽有梅,既具释此章不复云,似合二梅为一矣。
按条是槄,梅是楠。《尔雅》与陆疏甚合。此篇乃秦人誇美其君之词,借巨材以起兴。若陆师农指条为柚,指梅为杏,取渡淮变化之义,益无谓矣。今并录之以见其误,释梅一条已详摽《有梅篇》中。
《本草纲目》楠释名
李时珍曰:南方之木,故字从南海药。《本草》栅木皮即楠字之误,今正之。
集解

陈藏器曰:楠木,高大叶如桑,出南方山中。
寇宗奭曰:楠材,今江南造船皆用之,其木性坚而善。居水久则当中空,为白蚁所穴。
李时珍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茂似豫樟而大如牛耳,一头尖。经岁不凋,新陈相换,其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伟高者,十馀丈。巨者数十围。气甚芬芳,为梁栋器物皆佳,盖良材也。色赤者坚,白者脆。其近根年深,向阳者结成草木山水之状。俗呼为骰柏。楠宜作器。
楠材气味

辛微温,无毒。
陈藏器曰:苦温无毒。
大明曰:热微毒。
楠材主治

别录曰:霍乱吐下不止,煮汁服。
大明曰:煎汤洗转筋及足肿,枝叶同功。
皮气味

苦温无毒
皮主治

李珣曰:霍乱吐泻,小儿吐乳,暖胃正气,并宜煎服。
附方
水肿自足起,削楠木桐木,煮汁渍足并饮少许。日日
为之。《肘后方》
心胀腹痛,未得吐下。取楠木削三四两,水三升煮三沸饮之。《肘后方》
聤耳出脓,楠木烧研以绵杖缴入。《圣惠方》

楠部艺文一

《楠赞》宋祁
蜀地最宜者,生童。童若幢盖然,枝叶不相碍,茂叶美阴,人多植之。树甚端伟,叶经岁不凋,至春陈新相换,有花实似母丁香云。

在土所宜亭,擢而上枝,枝相避叶,叶相让繁,阴可庇美,干斯仰。

《古楠赋》〈有序〉宗泽

巴城之南山有寺曰:南龛寺。之外有大木曰:楠。其生甚久。唐刺史严武、御史史俊皆有诗歌刻于岩腹,严曰:临溪插石盘老根。史曰:结根幽壑不知岁。自时迄今又数百年。邦人谓之古楠宜矣。仆到官之三月,两至岩下。读史严之清什,感是楠之老,于岩谷而可怜也。因慨然操笔而赋之曰:

楠之生兮层崖之中,巅询之人兮不知几何年。包坚根而下蟠兮。贯顽石而彻沈渊竦。修干以上凌兮,并孤岑而参苍天大枝崛起兮虎豹拿攫。小枝回屈兮蛟螭蜿蜒。黄叶敷阴,白昼沈沈。轮广十亩,盖穷百寻。众鸟托宿邓林非深,诸卉仰芘荆云非阴。雨濯莹兮一尘不染,风振响兮海潮同音。露下兮鹤唳,月明兮猿吟。擅此清致,亘古迄今。有客戾止,恻然动中。吁嗟斯木之异兮有不遇之穷尔。胡不生于泰山之侧,秦帝东封,会风雨之是避,岂以五大夫之号而封松尔。胡不生于周成之宫,禁林九重,顾亲贤之是戏。岂以封国之瑞而剪桐。尔胡不生于分陕之域,舍彼召公未必以甘棠之蔽芾,流咏于《国风》。抑亦岂无工师之良识尔材之非常。用之为栋梁,则足以建九重之明堂。用之为舟楫,则足以济巨川之汪洋。用为宗庙社稷之器,则足以参鼎,鼐交神明荐,至德之馨香。夫何默默而甘老于穷山寂寞之乡。徘徊其下,恍若梦兮。心骇而目眙。苍髯伟人,瞋目视曰:噫谓子知我乃不吾知。吾生于斯,长于斯,始于毫末,至于十围,雨露不吾遗,霜雪不吾欺。春兮秋兮,吾不知代谢之有期。汉兮,唐兮,吾不知兴亡之几时。柯叶颜色曾无改移,过者千百,睥睨焉不以吾为朴。樕辈待之斧斤之害,亦幸不罹。吾受天地造化之恩,孰有等夷子之不智而乃我悲。使子处此复将奚为。吾非不知,强自取藏器。以待时而动,老当益壮,自任以天下之重。傥匠人斲而小之能不浼然而悔痛。乃所愿比不材之樗同乎。无所用若曰:不遇自有物主之,非吾所能为。姑亦付之一梦。客闻之释然悟曰:达矣,夫斯言可书绅而咏诵。

《新繁古楠木记》蒲咸临

周公赋䲭鸮之年,大风拔木,乃命邦人起而筑之,最为异事。然大风拔木,天也。起而筑之,人也。大木所偃,因人而起之,当无足怪者。孔子定书从而记之。示训戒也。元祐八年,繁江隆道观玉帝殿庭,有古楠二章,分列左右如辅如弼。一夕风雷大作,偃其左偏者。邑宰命匠石取之,方执柯伐其枝,忽闻轧轧声,乃稍稍起立。匠石皆在上如猿猱,然观者惊骇。邑宰降阶俯伏谢罪,君子以是知天道之不可诬也。校诸金縢。兹为尤异,盖以不待人力而自起也。今五十有一年矣。缙绅先生尚能言之,若不镵诸石以永其传,则无以训戒后代余被尉兹邑道士詹次渊请书其事,因从春秋记异之法月而日之,以警不能寅,畏上帝者。

《成都犀浦国宁观古楠记》陆游

予在成都,尝以事至沈犀,过国宁观有古楠,四皆千岁木也。枝扰云汉,声戛风雨。根入地不知几百尺而阴之所庇车且百两。正昼日不穿漏,夏五六月暑气不至凛如九秋。成都固多寿木,然莫与四楠比者。予盖爱而不能去者,弥日有石刻立庑下曰:是仙人蘧君手植。予叹曰:神仙至人手之所触气之所呵。羸疾者起,盲聩者愈。荣盛枯朽而金玉瓦石不难,况其亲所培植哉。久而不槁不死,固宜欲为作诗文会,多事不果,尝以语道人,蘧昌老真叟以为恨。既去蜀三年,而昌老以书万里,属予曰:国宁之楠,几伐以营缮。郡人力全之,仅乃得免。惧卒不免也。君为我终昔,意予发书,且叹且喜。夫勿剪憩,棠恭敬桑梓,爱其人及其木,自古已然。姑以蜀事言之,则唐节度使取孔明祠柏一小枝为手板,书于图志。今见非诋,蒋堂守成都有美政,止以筑铜壶阁,伐江渎庙一木,坐谣言罢亦书国史。且王建孟知祥父子专有西南,穷土木之侈,沈犀近在国城数十里閒,而四楠不为当时所取。彼犹有畏而不敢者,况今圣主以恭俭化天下,有夏禹卑宫室。汉文罢露台之风。专阃方面皆重德。伟人岂其残灭千岁遗迹,侈大栋宇,为王孟之所难哉。意者特出于吏胥,梓匠欺罔专恣,以自为功而已。使有以吾文告之者,读未终篇,禁令下矣,然则何可不书。

《楠树赋》明·王煜

繄楠之生也,含津元冥托根,昆崙气之所凑。殷殷屯屯,羌濆浡之欻发。触巨石而块分,得贞刚以为性。匪蓊茸之为伦迨。夫雨以膏之,雷以震之,风以挠之,霜以严之。扶疏矗特,轮轮囷囷,虬枝上耸,迥无旁纷,凝若木之晶魄。翕淑气之芳芬,肤理润玉,体干坚金,繄楠之茂也。势参岱华,光拍沧溟,上悬三光,下蟠九地,青鸾白鹄,朝夕是憩。夫岂鹪鹩之敢寄也。贞松巨柏戢戢相比。夫岂蔓草之敢丽也。庄生索之而骇眙。匠石过焉而睥睨,顾神物之伟奇,斧欲挥而终忌。是宜栋梁乎。清庙为九垓之大庇,繄楠之寿也。沈液内盎,姿华外妍。颛顼不肃,祝融不然。枝拂常春之雾,根渍不涸之泉。元龟蟠其下,卿云覆其巅,丰隆为之呵护,王孙怵而不前,望之苍苍然,叩之砰砰然,腾神光兮夜曙,播蕃阴兮昼。老曾息荫于髫龀,王母于兹表道兮屡焉。笑蟠桃之难熟,轻铜狄之千年,谅元精之丕搆,与日月而周旋。

楠部艺文二〈诗〉《题巴州光福寺楠木》唐·严武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林恋奇响。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史俊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盼,应归法水作慈航。

《枯楠》杜甫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上枝摩苍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苦昔少,识者出涕泪。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前人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继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老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高楠》前人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落影阴犹合,微风韵可听。寻常绝酒困,卧此片时醒。

《至喜堂新开北轩,手植楠木两株。走笔呈元珍表臣》宋·欧阳修

为怜碧砌宜佳树,自斸苍苔选绿丛。不向芳菲趁开落,直须霜雪见青葱。披条泫转清晨露,响叶萧骚半夜风。时扫浓阴北窗下,一枰閒且伴衰翁。

《寄题郫县蘧仙观四楠》范成大

沈犀浦上旧仙踪,老木长春翠扫空。敢请丹光来万里,为扶云峤驾飞鸿。

楠部选句

晋左思《蜀都赋》楩楠幽蔼于谷底,〈又〉交让所植。《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
唐欧阳《詹诗》楩楠十围瑰,松柏百尺坚。
薛能诗:夜声楠树远。
宋宋祁诗:童童挺十寻,一盖摩空绿。
文同诗佛《现宝幢经》几劫天开云,幄待何人。
孙觌诗:枯楠郁峥嵘,老干空自表。
邹浩诗:双楠庭之珍,斩伐殊荣枯。范成大诗:突兀双楠夜更高。

楠部纪事

《史记·货殖传》:江南出楠、梓、姜、桂。
《西京杂记》:上林苑楠四株。
《三国志·东裔传》:倭人在大海中,其木有楠、杼、豫樟。《浔阳记》: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张华曰:交让者,此是也。《北史·流求国传》:木有枫、栝、樟、松、楩、楠、枌、梓。竹、藤、果、药,同于江表。
《酉阳杂俎·武陵郡记》:白雉山有木名交让,众木敷荣后,方萌芽。亦更岁迭荣也。
《宋史·五行志》:政和四年六月,沅陵县江涨,流出楠木二十七,可为明堂梁柱,蔡京等拜表贺。
《蜀都杂抄》:楠木巨材而良其枝叶亦森秀可玩。成都人家庭院多植之,有成行列者,其枝叶若相回避然。谓之让木。文潞公诗:所谓移植虞芮,閒者以此。《游宦纪》:闻邑人慕容挥嗜酒好吟,不务进取,家于城南所居有双楠,并植如盖,东坡访之,目为双楠居士,先君入蜀,时至华之郑县,过西溪,唐昭宗避兵尝幸之其地,在官道旁七八十步,澄深可爱。亭曰:西溪。盖杜工部诗所谓郑县亭子涧之滨者。亭旁古松间支径入小寺,外弗见也。有楠木版揭梁甚大。书杜诗,笔亦雄劲,体杂颜柳,不知何人书。墨挺然出版上,甚异,或云墨著楠木皆如此。
珍珠船真多市有楠木,其窍若七星之状。李八百妹蹑其窍而上,仙后立星楠观。
《四川志》:楠溪在酉阳宣抚司西二百里。其溪清浅傍多楠木。
《黟县志》:楠木在梓路寺,年老中空。有户有堂,可二人对奕。

楠部杂录

《尸子》:土积则生楩楠豫樟。
《淮南子》:楩楠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后知。
刘协新论楩楠。郁蹙以成缛锦之瘤,蚌蛤结痾而衔明月之珠。

楠部外编

《群芳谱》:凡楠木最巨者,商人采之。凿字号,编筏而下。既至芜湖,每年清江主事必来选择,买供运舟之用。南部又来争,商人甚以为苦,剔巨者沈江干,俟其去,没水取之。常失去一二。万历癸酉,一舟飘没,中有老人,素持斋守信义,方拍水,若有一人扶之至一潭口,榜曰:木龙府。殿上人冕旒甚伟,面有黑痕,宛然所凿字号也。传呼曰:曾相识否。老人顿首曰:榜已明矣,唯大王死生之。又传呼曰:汝善人,数尚可延,速归。令一人负之而出,俄顷抵岸,则身在大木上,衣服皆不濡。既登岸一无所见。
《黄冈县志》:卢公浚尝浮舟江上。阳侯风起,舟师频呼楠木大王。问故,以妖对。公归撰文牒水府,其略曰:象穷魍魉,转深铸鼎之思,诚格神明,欲下燃犀之照,虽川灵之失纲。故令尾大者不掉,彼风师亦助虐,其与首恶者何殊。仍期三日以木来。届期驾诣江上,忽一木自樊口至,命缚之登岸,时修学宫以为左柱。万历丙申,宫灾,郡人犹有楠木大王之称云。

樟部汇考

释名

〈纲目〉      豫章〈山海经〉

樟图


《礼纬》《斗威仪》

君政讼平,豫章常为生。

《山海经》《西山经》

阳之山,其木多㮨、楠、豫章。
〈注〉豫章大木似楸。

《中山经》

蛇山,其木多豫章。
玉山,其木多豫章。

《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

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其高千尺,围百尺。本上三百丈,本如有条枝,敷张如帐。上有元狐黑猿。枝主一州,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有九力士操斧伐之。以占九州吉凶,斫之复生,其州有福,创者州伯有病。积岁不复者,其州灭亡。
《本草纲目》樟释名
李时珍曰: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
集解

陈藏器曰:江东舸船多用樟木,县名豫章,因木得名。李时珍曰:西南处处山谷有之,木高丈馀,小叶似楠而尖长。背有黄赤茸毛,四时不凋,夏开细花,结小子。木大者数抱,肌理细而错纵,有文宜于雕刻。气甚芬烈。豫樟乃二木名,一类二种也,豫即钓樟。
樟材气味

辛温无毒
樟材主治

陈藏器曰:恶气中,恶心腹痛,鬼疰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无药处用之。煎汤浴脚气,疥癣,风痒。作履,除脚气。
发明

李时珍曰:霍乱及乾霍乱,须吐者,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甚良。又中恶鬼气卒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乃用药。此物辛烈香窜,能去湿气,辟邪恶,故也。
瘿节主治

李时珍曰:风疰鬼邪。
附方

手足痛风,冷痛如虎咬者,用樟木屑一斗,急流水一石,煎极滚泡之,乘热安足于桶上,熏之以草荐,围住勿令汤气入目。其功甚捷。此家传经验方也。〈医学正传〉三木节散,治风劳面色青白,肢节沈重,膂间痛。或寒或热或躁或嗔,思食不能食,被虫侵蚀,证状多端,天灵盖酥炙。研二两牛黄人中,白焙各半两,麝香二钱为末。别以樟木瘤、节、皂荚木瘤节、槐木瘤节、各为末五两。每以三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滓。调前末一钱,五更顿服。取下虫物为妙。〈圣惠方〉
樟脑集解

李时珍曰: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胡演升鍊方云: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柳木频搅,待汁减半,柳上有白霜,即滤去滓,倾汁入瓦盆内。经宿自然结成块也。他处虽有樟木,不解取脑。又鍊樟脑法,用铜盆以陈壁土为粉糁之,却糁樟脑一重,又糁壁土。如此四五重,以薄荷安土上,再用一盆覆之,黄泥封固于火上,款款炙之,须以意度之,不可太过不及,勿令走气。候冷取出,则脑皆升于上,盆如此升两三次,可充片脑也。
修治

李时珍曰:凡用每一两以二碗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煨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又法:每一两用黄连薄荷六钱,白芷细辛四钱,荆芥密蒙花二钱,当归槐花一钱,以新土碗铺杉木片于底,安药在上,入水半盏,洒脑于上,再以一碗合住,糊口安火煨之。待水乾,取开其脑,自升于上。以翎扫下,形似松脂,可入风热眼药。人亦多以乱片脑,不可不辨。
气味

辛热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通关窍利滞气,治中恶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辟蠹。著鞋中去脚气。
发明

李时珍曰:樟脑纯阳,与焰硝同性。水中生火,其焰益炽。今丹炉及烟火家多用之。辛热香窜,禀龙火之气。去湿杀虫,此其所长。故烧烟熏衣筐席簟,能辟壁虱虫蛀。《李石续博物志》云:脚弱病人,用杉木为桶,濯足。排樟脑于两股间,用帛绷定,月馀甚妙。《王玺医林集》要方治脚气肿痛,用樟脑二两,乌头三两为末。醋糊丸,弹子大。每置一丸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为效。
附方

小儿秃疮,韶脑一钱,花椒二钱,脂麻二两为末。以退猪汤洗后,搽之。〈简便方〉
牙齿虫痛,普济方:用韶脑朱砂等,分擦之。神效。 《余居士选奇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蜜丸塞孔中。

樟部艺文一《豫章赞》梁·江淹

伊南有材,匪桂匪椒,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捎瑟曾乔,七年乃识,非曰终朝。

《豫章赋》唐·敬括

东南一方,淮海维扬。爰有乔木,是名豫章。根坎窞,彗天纲。郁四气,焕三光。矗缩云耸,离披翼张,一擢而其秀颖。发七年而其材莫当懿。夫倚荆衡连楚越,回合湘沅之浦,芬敷吴会之阙,点彭蠡而烟,垂汨沧浪而吹发。清辉艳艳,朝洒阳台之云。翠影亭亭,夕皓巫山之月。尔其孤干直指,交茎乱倾,绀叶烟绿,朱华日明。掩蓂灵之光价,夺若木之芳荣。卉不暇植,蔓不及萦。总此众美畴之与京,其下则啼飞猱逐,暴武突兀,鹿麌爪牙,钩挐盘游其下,盖难胜数。其上则陆鸿渐谷,莺迁孔翠,曳曳鸾鹄,翩翩翼翳,日声闻天,巢集其颠,动盈百千。嗟乎。不囷不轮,有典有则其干也。巨其材也,直空怀宝以自弃,谅斤斧之未识日者,龙宫是搆鹊观。云:修罄山林之木,应榱桷之求,何独不见千金而留为媒绍也。阙为出处也。幽为尔不任大为,贤而致尤今丛,木之所忽,吾亦为之心忧。借如将赵括于上军,秩长卿于下令,良骥为盐车所伏,谷松为山苗所映,以曼倩而等侏儒,尚俳优而轻雅正,虽物情之共尔,固君子之攸病。向若廓君之林池,充君之苑囿,膏泽既沐,鸿休亦覆门。柳不可齐华庭,梧不能独秀已矣。夫用之则哲,抑之则沈,随取舍之,攸措何栋梁之所任。梓匠之瞻望,靡及江潭之。岁月空深,谁当徙植天池畔,终冀成君桃李阴。

《南溪樟隐记》宋·祝穆

余卜居南溪上流。溪之漘有乔木二,盖古之豫章而今俗以樟名者也。其寿当三百馀岁,而大且二十围。团圞偃蹇庇及数亩,老根盘踞,高突地面,如巨石礧砢。余因募工畚土,厚培其根,使平若一台,可坐数客。久焉,根入土深,得所滋养,枝叶益敷畅,亭午日不穿漏。夏五六月,清荫覆地,暑气不入,凉飔时来,方春稚绿竞秀。霭若云屯及元冥冻冽,此独挺秀。予爱护封殖,每为赋甘棠之诗。予闻昔商山之老戏于橘中者,谓之橘隐。后世效山阴之种竹者,谓之竹隐。慕彭泽之采菊者,谓之菊隐。拟孤山之咏梅者,谓之梅隐。余爱此古樟,遂名吾庐以南溪樟隐。暇日披阅书箧,得晦庵朱子所书四大字,适契余所命名,若有天相亟。摹勒揭于厅之楣,即其右辟一小室,取朱子所书岁寒二大字为匾,以表古樟之高。致室仅容膝处,势最高平,挹翠岚,下临绿浸,隔岸担簦负笈之行人,中流披蓑鼓枻之渔父,皆可坐见于几席之上。市廛虽近,而一尘不侵。余盖于此读书,以求圣贤为己之学,涵养体察私淑,吾身庶几不负朱子教育之意,且日有馀力则编辑古人嘉言善行,类成巨帙,穷年矻矻,皆手自抄录,乐而忘疲。今一二书行于世者,行有扬子云,不以覆酱瓿之可为,坐久神倦起,而欠伸则信手拈取前辈诗文一二帙,缓诵微吟,战睡魔而却之,此则樟隐之成趣也。其西则筑小楼,四楹与厅对峙,又取南轩张子所书藏书阁三大字揭匾,楼上虽余无资聚书,不能多视邺侯,插架特泰山之毫芒,然余性健忘,不可无书。旧所读不获尽记,必藉检阅。积久,抽取简帙散乱,则必次其甲乙,使如旧序,剔去蠹鱼,燥以风日。盖兹楼也,检书则登,整书则登,曝书则登,当此之时,窗棂四敞,不妨眺望以舒畅心目,至于秋霄爽豁,月鉴澄鲜,朔风怒号,雪絮飞舞,乘兴一登,便觉水晶宫阙,琼楼玉宇,去人不远,此又樟隐之胜概也。噫。余晨兴而启吾扉,出入而涉吾庭,仰而瞻吾巨匾,银钩铁画,动有法度,则思其人俨,若先儒之临其上。顾而见吾古樟,龙身虬柯,昂霄耸壑,则爱其木凛然。岁寒之友在吾侧。是则,吾庐虽甚湫隘,卑陋而雄丽。伟特之观,固不在于轮奂之美也。

樟部艺文二〈诗〉《寓意》唐·白居易

豫章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不如粪土英,犹有人掇之。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豫章》宋·祝穆

豫章偃蹇两苍龙,雪干宁须匠石逢。借重岁寒双大字,绝胜松拜大夫封。

樟部选句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樟。王逸《机赋取》衡山之孤桐,南岳之洪樟,结灵根于盘石,托九层于岩旁。
晋郭璞《南郊赋》豫樟擢秀于祖邑。
《杜甫诗》豫樟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又〉豫樟深入地,沧溟阔无涯。〈又〉豫樟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元稹诗:木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
朱庆馀诗:馆依高岭分樟叶。
僧皎然诗:大厦资多士,抡材得豫樟。

樟部纪事

高士传:尧聘许由为九州长,由恶闻洗耳于河,巢父见谓之曰:豫章之木生于高山,工虽巧而不能得,子避世何不深藏。
《左传》:哀公十六年,楚白公作乱,秋,七月,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汉述异记》:武帝宝鼎二年,立豫章宫于昆明池中,作豫章木殿。
《三国志·东裔传》:倭人在大海中,其木有楠、杼、豫章。《晋书·五行志》:永嘉六年七月,豫章郡有樟树久枯,是月忽更荣茂,与汉昌邑枯社复生同占。是怀悯沦陷之徵,元帝中兴之应也。
《王廙传》:廙字世将,丞相导从弟,而元帝姨弟也。帝即位,廙奏中兴赋,上疏曰:臣郡有枯樟更生。郭璞曰:必致中兴。
《宋书·符瑞志》:豫章有大樟树,大三十五围,枯死积久,永嘉中,忽更荣茂。景纯言是元帝中兴之应。
《荆州记》:山阳县豫章木可伐作鼓颡。
《陈留风土传》:尉氏,樟树生酸枣。
《拾遗记》:岱舆山北有沙棠豫章之木,长千寻,细枝为舟,犹长十丈。
《豫章记》:新淦县封溪有聂友所用樟木残柯者。遂生为树,今犹,存其木合抱。始倒植之今,枝条皆垂下。《南史·王俭传》:俭幼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
《陈书·高祖本纪》:永定二年秋七月初,侯景之平也,火焚太极殿,承圣中议欲营之,独阙一柱,至是有樟木大十八围,长四丈五尺,流泊陶家后渚,监军邹子度以闻。诏中书令沈众兼起部尚书,少府卿蔡俦兼将作大匠,起太极殿。
《续博物志》:豫章城南门曰:松阳门。门内有樟,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垂荫数亩。汉官仪曰:豫章郡,树生庭中,因以为名。
《花史》:建昌邑人李公懋入朝,高宗问樟公安否。李奏枝叶扶疏,岁寒独秀。黄庭坚有记。
《夷坚志》:信丰县水南有瑞荫亭,亭外两巨樟,相去百馀步。其高拂云,枝干扶疏,类烟霄中物。亭以故得名。绍熙癸丑秋,大水浸县,鼓楼两樟之间为水淘洗,露出一连理枝,自东徂西,长四五丈,枝下去地丈许,遂为一邑奇观云。
《建阳县志》:唐刘翱卜筑于麻沙镇南,手植樟一株。其后大数十围,根盘屈曲委,地成池。有异人曰:此木之荣枯实,关刘氏盛衰。故刘氏祠名瑞樟。绍兴丁酉刘梦先读书祠中,一夜闻树閒有声,启户视之,拾樟实三枚,皆径三寸馀。是年魁乡,荐后又再魁乡。荐绍定庚寅干微枯,其年监军刘纯没于王事。及封忠烈,其枯复荣。咸淳庚午干生黄花三朵,是年刘氏领乡举者二人,领漕举者一人。刘门但有登科除擢,必先兆。云:括瓯胜述,括州白云山下有丽阳庙,其神即以丽阳作姓,寝殿二像,刻自老樟灵根,千年不荣不槁,而柯萌时出殿外。
《闽部疏》:建宁都司后园多大樟,皆十许人合抱。一树中空可容五六人,坐槎枒下垂,俨如岩洞,不知为树也。
《衡州府志》:酃旧陵之下有樟,大数十围,名曰龙爪。下有孔,秋冬水涸,獭多伏于内。成化间,居民因积草于孔熏之。是年广东南华寺僧皆病喉疾。及考其日正与熏烟之日同。故谚云头在云阳作天子,尾在南华作寺场。盖指地之龙脉言也。
成化十八年八月,白昼晦冥,雷电交作,衡郡江水大涨,有二樟大数十围,蔽江而下,植溪田中,涌沙成阜。树枝青郁如旧,水涸根下有二窍出,泉至弘治末泉始竭。居民伐其树。
《莆田县志》:吴府尹献台屋后有大樟,一株大可数十围,枝叶亏蔽数亩,游其下者,虽盛暑若隆冬。陈宗伯经邦有诗纪之云:吴君屋后如竦峰,佳气郁郁青濛濛,问之乃知为古树,植自远祖屯田翁。老夫欣然一趋视。乔枝直干摩苍穹,盘根似有神物护。飞翠迥与壶华通,清庙明堂要梁栋,玆树岂数徂徕松。匠石屡顾不敢盼,故家乔木世所宗。五侯第宅有遗址,于今苗裔居林东。愿君珍重戒勿剪,千秋无恙称章公。《溧水县志》: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七月中,山之麓,樟树枯而复荣,时令为政清廉,邑人以为德感。
《德化县志》:崇祯九年,县廨后山有樟,大围丈许。枯已数年,忽枝叶秀茂,合邑以为令姚迟爱民之祥。《兴安州志》:东北三十里曰:老树嘴。昔有豫章,山以是名。
北三百里曰:王莽之山,旁有豫章焉。高方数仞,其阴四蔽而空其中。可设几筵,名曰重阳。
《石埭县志》:豫章三株,宋元时自,豫章移来,皆大数围。枝叶婆娑可爱。乙酉岁,一忽死,里人以牲祷之,三月而活。人呼为神樟。〈按乙酉年志中失载年号未知何时〉《武进县志》:香樟树在雁门湾,围丈许,高四丈。荫可十馀亩,香闻数里。
《仙居县志》:东岭有樟,木荫数亩,为乱兵所伐。傍发一枝,不数年而成围,殆若扬州蕃釐观琼花之异云。《西安县志》:樟树潭距县东十五里,其深不测,长可十里,有巨樟蔽地百馀亩。
《乐清县志》:梅花洞岩缝中有樟枫二木,下则异根,上则连理。
《高安县志》:社山治西四十里,山南有樟木,枝叶郁茂,多奇鸟栖止。土人异之,立为社坛,岁时祷焉。
《庐陵县志》:南岭北岸豫章十馀,枝蔽亏云日,虽微风飒然清爽,行者荫之。
古樟在长冈庙前,树大五十围,垂荫二十亩,垂枝接地,从枝末可履而上,上有连枝,下无恶草,往来于此休息,傍有庙神,最灵不可犯。
《万安县志》:万安樟树花开,风雨荐至,雨足而岁必登,若开发愆期,不旱则潦。
东湖有古樟一,树高踰百尺。
《清江县志》:土产以樟为最,樟之最大者居人,或作神祠其下以防剪伐。人家所植,多以树之荣茂为兴徵。古寺院亦往往有之,独樟阴观最著。

樟部杂录

《庄子》:腾猿得豫章,揽蔓而生长于其閒,得便也。《尸子》:土积则生楩楠豫章。
《淮南子》:藜藿之生,蠕蠕然日加数寸,不可以为栌栋;楩楠豫章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棺舟。《新语》:贤者之处世,犹金石生于沙中,豫章产于幽谷。《刘协新论》:夫樟木盘根钩枝,瘿节蠹皮,轮囷拥肿则众眼不顾。匠者,采焉制为殿堂,涂以丹漆,画为黼藻,则百辟卿士莫不顾盼仰视。木性犹是也。而昔贱今贵者,良工为之容也。
豫章之植,百尺而莳柯。
《述异记》:豫章之为木,生七年而后与众木有异。《酉阳杂俎》:樟木江东人多取为船,船有与蛟龙斗者。

樟部外编

《搜神记》:吴先主时陆敬叔为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樟树。下数斧,忽有血出。树断有物,人面狗身从树中出。敬叔曰:此名彭侯,乃烹食之。其味如狗,白泽图曰: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食之。
《太平广记》:唐洪州有豫章树,从秦至今,千年以上。远近崇敬,或索妇女或索猪羊。有胡超师云隐于白鹤山中,时游洪府,见猪羊妇女遮列,诉称此神,枉见杀害。超乃积薪将焚之,犹惧其树上有鹳雀窠数十。欲烧前三日,鹳雀翔空中徘徊不下,及四边居宅栉比皆是,竹木恐火延烧。于是,大风起吹焰直上,旁无损害,遂奏其地置观焉。
《桂林风土记》:开成中桂林裨将石从武,少善射。家染恶疾,长幼罕有全者。每深夜见一人自外来,体有光耀,若此物至,则疾者呼吟加甚。医莫能效,从武他夕操弓映户以俟其来。俄而精物复至,从武射之一发而中,焰光星散。命烛视之,乃家中旧使樟木灯,擎已倒矣。乃劈而燔之,弃灰河中。于是患者皆愈。
《安溪县志》:戴雾山有大樟树,周围五丈,高二十馀丈,覆荫数十丈。故老相传为唐所植。元至正閒有章大材,应乡试得隽报者。依住址寻到仅一大树,始知乃其神也。明进士黄森赠以联云:科场夙蜚声端赖,神光赫濯远近承。樾荫莫非枝叶扶,疏今菁茂未艾乡。人祀之祈祷如响。

棆部汇考

释名

〈尔雅〉      钓樟〈纲目〉
图阙

《尔雅》

《释木》

棆无疵
〈注〉棆楩属似豫樟。〈疏〉棆木也,无疵病因名之。郭云:棆楩属似豫樟,按楩及豫樟皆南方大木之名也。
《本草纲目》钓樟释名
李时珍曰:樟有大小二种,紫淡二色,此即樟之小者。按《郑樵通志》云:钓樟亦樟之类,即尔雅所谓棆无疵是也。又《相如赋》云:楩楠豫樟颜师。古注云: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别。观此则豫即别录所谓钓樟者也,根似乌药香,故又名乌樟。
集解

陶弘景曰:钓樟出睢阳卲陵,诸处亦呼作乌樟。方家少用而俗人多识。
苏恭曰:生郴州山谷,树高丈馀,叶似楠叶,而尖长。背有赤毛若枇杷叶上毛。八月九月采根皮晒乾萧炳曰:根似乌药香。
陈藏器曰:枕生南海山谷,作船。次于樟木。
根皮气味

辛温无毒
根皮主治

别录曰:金疮止血,刮屑傅之,甚验。
萧炳曰:磨服治霍乱。
大明曰:治奔豚脚气水肿,煎汤服亦可。浴疮痍疥癣风瘙并研末傅之。
茎叶主治

萧炳曰:置门上,辟天行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