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七十四卷目录
龙须菜部汇考
龙须菜图
段成式酉阳杂俎〈石发〉
本草纲目〈龙须菜〉
龙须菜部艺文〈诗〉
石发〈二首〉 宋司马光
鹿角菜部汇考
鹿角菜图
沈怀远南越志〈猴葵〉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本草纲目〈鹿角菜〉
闽书〈南产〉
石花菜部汇考
石花菜图
本草纲目〈石花菜〉
闽书〈南产〉
石花菜部艺文〈诗〉
琼枝菜 明王佐
睡菜部汇考
嵇含南方草木状〈绰菜〉
任昉述异记〈睡草〉
段公路北户录〈睡菜〉
本草纲目〈睡菜〉
昆布部汇考
昆布图
尔雅〈释草〉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本草纲目〈昆布〉
海蕴部汇考
海蕴图
本草纲目〈海蕴〉
海带部汇考
海带图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本草纲目〈海带〉
诸苔部汇考
侧釐图
尔雅〈释草〉
任昉述异记〈苔草〉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格物总论〈苔〉
王象晋群芳谱〈苔 水苔〉
本草纲目〈陟釐 乾苔 井中苔及萍蓝 船底苔〉
高濂遵生八笺〈水苔〉
闽书〈南产〉
诸苔部艺文一
青苔赋 梁江淹
青苔赋 唐王勃
青苔赋 杨炯
诸苔部艺文二〈诗词〉
咏青苔 梁沈约
新苔 庾肩吾
鹿柴 唐王维
蓝田溪咏石上苔 钱起
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 李益
题金州西园苔阶 姚合
苔歌 顾云
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对秋苔成咏
包何
石上苔 白居易
苔钱 郑谷
春苔 李中
苔 李咸用
咏苔 徐夤
水次藓花 宋梅尧臣
古壁苔 前人
水苔 前人
苔径 前人
咏苔 赵企
阶前苔 明高启
苔径 李东阳
咏苔 于若瀛
咏苔 前人
苔 朱谋晋
咏苔〈三首以上诗〉 徐桂
卜算子〈咏苔词〉 明舒信道
诸苔部选句
诸苔部纪事
诸苔部杂录 紫菜部汇考
紫菜图
贾思协齐民要术〈紫菜 膏煎紫菜 苦笋紫菜菹法 紫菜菹法〉
本草纲目〈紫菜〉
闽书〈南产〉
紫菜部艺文
瓦山紫菜记 明祝之至
紫菜部外编
龙须菜图
段成式酉阳杂俎〈石发〉
本草纲目〈龙须菜〉
龙须菜部艺文〈诗〉
石发〈二首〉 宋司马光
鹿角菜部汇考
鹿角菜图
沈怀远南越志〈猴葵〉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本草纲目〈鹿角菜〉
闽书〈南产〉
石花菜部汇考
石花菜图
本草纲目〈石花菜〉
闽书〈南产〉
石花菜部艺文〈诗〉
琼枝菜 明王佐
睡菜部汇考
嵇含南方草木状〈绰菜〉
任昉述异记〈睡草〉
段公路北户录〈睡菜〉
本草纲目〈睡菜〉
昆布部汇考
昆布图
尔雅〈释草〉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本草纲目〈昆布〉
海蕴部汇考
海蕴图
本草纲目〈海蕴〉
海带部汇考
海带图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本草纲目〈海带〉
诸苔部汇考
侧釐图
尔雅〈释草〉
任昉述异记〈苔草〉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格物总论〈苔〉
王象晋群芳谱〈苔 水苔〉
本草纲目〈陟釐 乾苔 井中苔及萍蓝 船底苔〉
高濂遵生八笺〈水苔〉
闽书〈南产〉
诸苔部艺文一
青苔赋 梁江淹
青苔赋 唐王勃
青苔赋 杨炯
诸苔部艺文二〈诗词〉
咏青苔 梁沈约
新苔 庾肩吾
鹿柴 唐王维
蓝田溪咏石上苔 钱起
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 李益
题金州西园苔阶 姚合
苔歌 顾云
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对秋苔成咏
包何
石上苔 白居易
苔钱 郑谷
春苔 李中
苔 李咸用
咏苔 徐夤
水次藓花 宋梅尧臣
古壁苔 前人
水苔 前人
苔径 前人
咏苔 赵企
阶前苔 明高启
苔径 李东阳
咏苔 于若瀛
咏苔 前人
苔 朱谋晋
咏苔〈三首以上诗〉 徐桂
卜算子〈咏苔词〉 明舒信道
诸苔部选句
诸苔部纪事
诸苔部杂录 紫菜部汇考
紫菜图
贾思协齐民要术〈紫菜 膏煎紫菜 苦笋紫菜菹法 紫菜菹法〉
本草纲目〈紫菜〉
闽书〈南产〉
紫菜部艺文
瓦山紫菜记 明祝之至
紫菜部外编
草木典第七十四卷
龙须菜部汇考
《释名》龙须菜〈《纲目》〉 石发〈《酉阳杂俎》〉
龙须菜图
《段成式·酉阳杂俎》石发
张乘言:南中水底有草,如石发,每月三四日始生,至八九日已后,可采,及月尽悉烂,似随月盛衰也。《本草纲目》龙须菜集解
李时珍曰: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馀,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博物志一种石发,似指此物。与石衣之石发同名也。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瘿结热气,利小便。
龙须菜部艺文〈诗〉《石发》宋·司马光
万古风涛浸石,岩老苔垂足细,《鬖传》闻海底珠无数何事,从来散不簪。又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蓬莱无物堪为信,剪寄苍龙一握须。
鹿角菜部汇考
《释名》鹿角菜〈食性〉 猴葵〈《南越志》〉
鹿角菜图
《沈怀远·南越志》猴葵
猴葵色赤,生石上,南越谓之鹿角。《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纶,即鹿角菜组,即海中苔。《本草纲目》
鹿角菜释名李时珍曰:按《沈怀远·南越志》云:猴葵一名鹿角,盖鹿角以形名,猴葵因其性滑也。
集解
陈士良曰:鹿角菜,生海州登莱沂密诸,处海中。李时珍曰:鹿角菜,生东南海中石厓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鹿角状,紫黄色。土人采曝货为海,错以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则,化如胶状,女人用以梳发,粘而不乱。
气味
甘大寒滑无毒。
孟诜曰:微毒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少颜色。
主治
陈士良曰: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服丹石人食之,能下石力。
大明曰:解面热。
《闽书》南产
《赤菜海物异名记》曰:海生而紫蔓,其大者为鹿角菜。一名猴葵。《南越志》曰:猴葵色赤生石上,谓之鹿角,以其茎有岐也。石花菜部汇考
《释名》石花菜〈食鉴〉 琼枝
石花菜图
《本草纲目》石花菜
释名李时珍曰:石花菜,琼枝并以形名也。
集解
李时珍曰:石花菜,生南海沙石间,高二三寸,状如珊瑚。有红白二色,枝上有细齿,以沸汤泡去,砂屑沃以姜醋食之,甚脆。其根埋沙中,可再生枝也。一种稍粗,而似鸡爪者,谓之鸡脚菜,味更佳。二物久浸皆化成胶冻也,郭璞《海赋》所谓水物,则玉珧海月,土肉石华,即此物也。
气味
甘咸,大寒滑无毒。
主治
宁原曰: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闽书》南产
石花菜,生海礁上,性寒。夏月煮之,成冻。石花菜部艺文〈诗〉《琼枝菜》明·王佐
忆昔为群儿,手弄琼枝菜。唤作白珊瑚,相持助王恺。或持枯木枝,唤作铁如意。欲击而碎之,争雄以为戏。栖迟今白首,逢人话年少。冰盘嚼水晶,坐对琼枝笑。睡菜部汇考
《释名》绰菜〈草木状〉 醉草〈记事珠〉
懒妇箴〈记事珠〉 瞑菜〈《纲目》〉
睡菜〈《纲目》〉 却睡草〈《北户录》〉
图缺
嵇含南方草木状。
绰菜
绰菜,夏生于池沼间。叶类茨菰,根如藕条。南海人食之云,令人思睡呼,为瞑菜。《任昉·述异记》睡草
桂林有睡草,见之则令人睡,一名醉草,亦呼为懒妇,箴出海南地记。《段公路·北户录》睡菜
睡菜,五六月生田塘中。叶类茨菰,根如藕,梢土人采。根为盐菹,或云食之,好睡。郭子横云五味草,食之不使人睡,亦名却睡草。《本草纲目》睡菜集解
李时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状云:绰菜,夏生池沼间。叶类茨菰,根如藕条。南海人食之,令人思睡呼,为瞑菜。《段公路·北户录》云:睡菜,五六月生田塘中,土人采根为盐菹,食之好睡。郭宪洞冥记有却睡草,食之令人不睡,与此相反也。珍按苦菜龙葵皆能使人不睡,却睡之草,其此类乎。
气味
甘微苦寒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心膈邪热,不得眠。
昆布部汇考
《释名》昆布〈《别录》〉 纶布〈吴普〉
昆布图
《尔雅》释草
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注〉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云。〈疏〉此辨草似纶组者,以其所似,因名其草也。纶是纠青丝绳也,组绶也。东海有草,文理似之,即名纶草,组草也。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海带似带,昆布似布。《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本草纲目》昆布释名
李时珍曰:按吴普《本草》:纶布,一名昆布。则尔雅所谓纶似纶,东海有之者,即昆布也。纶音关青丝绶也,讹而为昆耳。陶弘景以纶为青苔紫菜,辈谓组为昆布。陈藏器又谓纶组是二种藻,不同如此。
集解
《别录》曰:昆布,生东海。
陶弘景曰:今惟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似纶,而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
陈藏器曰:昆布生南海,叶如手,大似薄。苇紫赤色,其细叶者,海藻也。
李珣曰:其草顺流而生,出新罗者,叶细,黄黑色,胡人搓之为索。阴乾从舶上来中国。
李时珍曰:昆布生登莱者,搓如绳索之状。出闽浙者大,叶似菜,盖海中诸菜,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稍有不同,亦无大异也。
修治
雷敩曰:凡使昆布,每一斤用甑箄,大小十个同剉,细以东流水煮之,从巳至亥,待咸味去,乃晒焙用。
气味
咸寒滑无毒。
吴普曰:酸咸寒无毒。
甄权曰:温有小毒。
主治
《别录》曰: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孙思邈曰:破积聚。
陈藏器曰:治阴㿉肿,含之咽汁。甄权曰:利水道,去面肿,治恶疮鼠瘘。
发明
李杲曰:咸能软坚,故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与海藻,同功。
孟诜曰:昆布,下气久服瘦人。无此疾者,不可食。海岛之人,爱食之,为无好菜只食此物,服久,相习病,亦不生。遂传说其功于北人,北人食之皆生病,是水土不宜耳。凡是海中菜,皆损人,不可多食。
附方
昆布,臛治膀胱结气,急宜下气。用高丽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斛煮熟,劈细,入葱白一握,寸断之,更煮极烂,乃下盐酢糁姜橘椒末调和,食之,仍宜食粱米粳米饭。极能下气,无所忌,海藻亦可依此法作之。〈广济方〉
瘿气结核,累累肿硬,以昆布一两,洗去咸,晒乾为散。每以一钱绵裹好醋中浸过,含之咽汁,味尽再易之。〈圣惠方〉
项下五瘿,方同上。
项下卒肿,其囊渐大,欲成瘿者,昆布海藻等分为末,蜜丸杏核大,时时含之咽汁。〈外台秘要〉
海蕴部汇考
《释名》海蕴〈拾遗〉
海蕴图
《本草纲目》海蕴释名
李时珍曰:蕴,乱丝也。其叶似之故名。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
苏颂曰:主水荫。
海带部汇考
《释名》海带〈宋嘉祐〉
海带图
《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海带似带,昆布似布。《尔雅》云: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本草纲目》海带集解
掌禹锡曰: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今登州人乾之以束器物,医家用以下水,胜于海藻昆布。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嘉祐曰:催生,治妇人病,及疗风下水。
李时珍曰: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
诸苔部汇考
《释名》藫〈《尔雅》〉 石衣〈《尔雅》〉
泽葵〈《述异记》〉 重钱〈《述异记》〉
宣藓〈《述异记》〉 姤草〈《述异记》〉
绿苔〈《群芳谱》〉 绿钱〈《群芳谱》〉
品藻〈《群芳谱》〉 品菭〈《群芳谱》〉圆藓〈《群芳谱》〉 侧釐〈《别录》〉
乾苔〈《食疗》〉
侧釐图
《尔雅》释草
藫石衣〈注〉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或曰藫。叶似䪥而大,生水底,亦可食。〈疏〉藫一名石衣,郭云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者,按《本草》有陟釐别本注云,此即石发也。色类苔,而粗涩为异。郭又云:或曰藫,叶似䪥而大。生水底亦可食者,即《本草》海藻,一名藫。陈藏器《本草》云:大叶藻也,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海人取之,正在深海底,以绳系腰,因没水下,刈得旋系绳上。五月已后,当有大鱼伤人,不可取也。
《任昉·述异记》苔草
苔草谓之泽葵,又名重钱,亦呼为宣藓,南人呼为姤草。《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
垣衣曰,昔邪曰,乌韭曰,垣嬴曰,天韭曰。鼠韭有数种,生于屋上曰屋游,生于屋阴曰垣衣,在石上谓之乌韭,在地上谓之地衣,在井中谓之井中苔,在墙上抽起茸茸然者谓之土马騣,生于水中谓之陟釐水中苔也,生海中者可食又有生于石上连缘作晕者,谓之石花。石花生于海中石上,谓之紫,即紫菜也。松上之衣曰艾纳,香以和香,烧则烟气直上。《格物总论》苔
苔生于地之阴湿处,阴湿气所生也。初生其处渐青,成晕斑斑点点,久则堆积渐厚如尘埃。然又久则微有根叶,又能傍缘树木,阶砌砖瓦柱础而上。《王象晋·群芳谱》苔
苔,一名绿苔,一名品藻,一名品菭,一名泽葵,一名绿钱,一名重钱,一名圆藓,一名垢草。空庭幽室,阴翳无人行,则生苔藓。色既青翠,气复幽香,花钵拳峰,颇堪清赏,欲石上生苔,以茭泥马粪和匀,涂润湿处,不久即生。水苔
水苔,一名石发,一名石衣,一名藫,一名水衣。生石上,色青绿,蒙茸如发。初生嫩者,择去虫石,以石压乾,入盐油医姜椒,切韭芽同拌食,亦可油盐炒食。《本草纲目》陟釐释名
苏恭曰:药对云河中侧梨,侧梨陟釐声相近也。王子年拾遗记晋武帝赐张华侧理,纸乃水苔为之。后人讹陟釐为侧理耳,此乃水中粗苔作纸,青绿色,名苔纸。青涩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者,如毛绿色,石发之名以此。
李时珍曰:郭璞曰藫,水草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按石发有二,生水中者为陟釐,生陆地者为乌韭。
集解
别录曰:陟釐生江南池泽。
陶弘景曰:此即南人用作纸者,惟合断下药用之。马志曰:此即石发也,色类苔,而粗涩为异,水苔性冷,浮水中陟釐,性温,生水中石上。
寇宗奭曰:陟釐,今人乾之,治为苔脯堪啖,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汴京市中甚多。
苏颂曰:石发乾之,作菜以齑臛啖之,尤美。苔之类,有井中苔,垣衣,昔邪屋游,大抵主疗略同。《陆龟蒙苔赋》云:高有瓦苔,卑有泽葵,散岩窦者,曰石发。补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釐是矣。泽葵,凫葵也。虽异类而皆感瓦石之气而生,故推类而云耳。李时珍曰:陟釐,有水中石上生者,蒙茸如发,有水污无石而自生者,缠牵如丝绵之状,俗名水绵,其性味皆同。述异记言:苔钱谓之泽葵,与凫葵同名。异物苏氏指为凫葵者,误矣。苔赋所述犹未详尽,盖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騣,在山曰卷柏,在水曰藫草也。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别录》曰: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
陈日华曰:捣汁服,治天行病,心闷。
寇宗奭曰:作脯食,止渴疾,禁食盐。
李时珍曰:捣涂丹毒赤游。
乾苔集解
陈藏器曰:乾苔,海族之流也。
李时珍曰:此海苔也,彼人乾之为脯,海水咸,故与陟釐。不同张华博物志云,石发生海中者,长尺馀大小。如韭叶以肉杂蒸,食极美。张勃吴录云:蓠生海水中,正青似乱发,乃海苔之类也。苏恭以此为水苔者,不同水苔不甚咸。
气味
咸寒无毒。
大明曰温。
陶弘景曰:柔苔寒乾苔热。
孟诜曰:苔脯食多发疮疥,令人痿黄,少血色。
吴瑞曰:有孕妇人,不可食。
主治
陶弘景曰:瘿瘤结气。
孟诜曰:治痔杀虫,及霍乱,呕吐不止,煮汁服。
陈藏器曰:心腹烦闷者,冷水研如泥,饮之即止。陈日华曰:下一切丹石诸药毒,纳木孔中,杀蠹。吴瑞曰:消茶积。
李时珍曰: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傅手背肿痛。
发明
李时珍曰:洪氏夷坚志云河南一寺僧尽患瘿疾,有洛阳僧共寮,每食取苔脯同飧,经数月僧项赘皆消,乃知海物皆能除是疾也。
井中苔及萍蓝集解
陶弘景曰:废井中多生苔萍,及砖土间多生杂草,菜蓝既解毒,在井中者尤佳,非别一物也。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别录》曰:漆疮、热疮、水肿,井中蓝杀野葛巴豆,诸毒。陶弘景曰:疗汤火伤灼疮。
船底苔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孟诜曰:鼻洪吐血,淋疾同炙,甘草豉汁,浓煎汤呷之。李时珍曰:解天行热病,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及诸大毒。以五两和酥饼末一两半,面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五十丸。
发明
李时珍曰:案方贤奇效方云水之精气,渍船板木中累见,风日久则变为青色。盖因太阳晒之中,感阴阳之气,故服之能分阴阳,去邪热,调脏腑。物之气味所宜也。
附方
小便五淋,船底苔一团鸡子大,水煮饮。〈陈藏器〉乳石发动,小便淋沥,心神闷乱,船底青苔半鸡子大,煎汁温服,日三四次。〈圣惠方〉
《高濂遵生八笺》水苔
春初采嫩者,淘择令极净,更要去沙石虫子,以石压乾,入盐油花椒,切韭芽同拌,入瓶再加醋姜食之,甚美。又可油炒,加盐酱亦善。《闽书》南产
海苔,绿色如乱丝。生海泥中,其细嫩者,名湿苔。苔垢菜,紫菜,取尽就上复生苔,衣状类浮垢。诸苔部艺文一
《青苔赋》〈有序〉
梁江淹余凿山楹为室,有苔焉。意之所之,故为是作云嗟。青苔之依依兮,无色类而可方,必居閒而就。寂似幽意之深伤。故其处石则松柏交阴,泉雨长注绝涧,俯视崩壁,仰顾悲凹崄兮。唯流水而驰骛,遂能崎屈。上生斑駮,下布异人。贵其贞精,道士悦其迥趣,咀松屑以高想。捧丹经而永慕,若其在水。则镜带湖沼,锦匝池林,春塘秀色,阳鸟好音。青郊未谢兮,白日照路,贯千里兮。绿草深乃,生水而摇荡,遂出波而沈淫假青条兮。总翠借黄华兮,舒金游梁之客,徒马疲而不能去。兔园之女,虽蚕饥而不自禁,至于修台广庑,幽阖閒楹,流黄以织琴瑟。且鸣户牖秘兮,不可见履袂。动兮觉人声乃芜阶翠,地绕壁点墙春禽悲兮,兰茎紫秋虫吟兮,蕙实黄昼,遥遥而不暮。夜永永以空长,零露下兮,在梧楸有美一人兮,欷以伤。若乃崩隍千仞毁冢万年,当其志。力雄《俊才图》,骄坚锦衣被,地鞍马耀天,淇上相送,江南采莲,妖童出郑,美女生燕。而顿死艳,气于一旦,埋玉玦于穷泉寂兮。如何苔积网罗,视青𧃲之杳杳。痛百代兮恨多。故其所诣必感,所感必哀,哀以情起,感以怨来,魂虑断绝。精念徘徊者也,彼木兰与豫章,既中绳而获夭,及薜荔与蘼芜,又怀芬而见表至哉。青苔之无用,吾孰知其多少。
《青苔赋》〈并序〉唐·王勃
吾之旅游数月矣,憩乎荒涧,睹青苔焉。缘崖而上,乃喟而叹曰:嗟乎,苔之生于林塘也,为幽客之赏苔之生于轩庭也。为居人之怨,斯择地而处,无累于物也。爱憎从而生,遂作赋曰。若夫桂洲含润松崖,秘液绕江曲之寒,沙抱岩幽之古,石汎回塘而积。翠萦脩树而凝,碧契山客之寄情。谐野人之妙,适及其瑶房,有寂琼。室无光霏,微君子之砌。蔓延君侯之,堂引浮青而泛露,散轻绿而承霜起。金钿之旧,感惊玉著之新行。若夫弱质绵幂纤姿布濩,措形不用之境,托迹无人之路,望夷险而齐归,在高深而委遇。惟爱憎之未染何悲,欢之诡赴。宜其背阳就阴,违諠处静,不根不蒂,无华无影,耻桃李之之暂芳,笑兰桂之非永。故顺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整。
《青苔赋》杨炯
粤若稽古圣皇重晖月,光开博望之,苑辟思贤之,堂华馆三袭雕轩,四下地则经省而书。坊人则后车而先马,相彼草木兮。或有足言者,吁嗟青苔,今可得而闻也。借如灵山偃蹇,巨壁崔嵬,画千峰而锦照图万壑,而霞开王孙游兮。山之隈披薜荔兮,践莓苔怅容与兮,徘徊一去千年兮,时不复来至,若圆潭写镜,方流聚玉苔,何水而不青水,何苔而不绿渔。夫游兮汉川,曲歌沧浪兮,濯吾足。桂舟横兮,兰枻触浦溆邅回兮,心断续别,有崇台广厦,粉壁椒涂梁木兰兮。椽玳瑁草离合兮。树珊瑚白露下,苍苔芜暗瑶,砌涩琼铺,有美人兮。向隅应门闭兮,踟蹰心震荡兮,意不愉颜如玉兮,泪如珠。请循其本也,见商羊兮。鼓舞召风伯兮,电赴占顾兔兮,离毕星雷阗阗兮,雨冥冥皓兮荡兮。见潢污之,满庭倏兮忽兮。视苔藓之青青,尔其为状也。羃历绵密浸淫,布濩彬駮兮。长廊夤缘兮,古树肃兮。若远山之松柏汎兮,若平郊之烟雾,春澹荡兮。景物华承芳卉兮,藉落花岁峥嵘兮。日云暮迫寒霜兮,犯危露触类,而长其生也。蕃莫不文阶兮,镂瓦碧地兮。青垣别生分类,西京南越则乌韭兮。绿钱金苔兮,石发苔之为物也。贱苔之为德也,深夫其为让也。每违燥而居湿其为谦也,常背阳而即阴,重扃秘宇兮。不以为显幽山穷谷兮,不以为沉有达人卷舒之意,君子行藏之心,唯天地之大,德匪予情之所任。诸苔部艺文二〈诗〉《咏青苔》梁·沈约
缘阶已漠漠,汎水复绵绵。微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联。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
《新苔》庾肩吾
随潮染岸石,逐沫聚浮查。徒令阿谷丽,停筐不汰沙。《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蓝田溪咏石上苔》钱起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李益
宫上何年月,应门何岁苔。青光一似照,白露共徘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题金州西园苔阶》姚合
茅堂阶岂高,数寸是苔藓。只恐秋雨中,窗户亦不溅。眼前无此物,我情何由遣。《苔歌》顾云
槛前溪夺秋空色,百丈潭心数砂砾。松筠条条长碧苔。苔色碧于秋水,碧波回梳开。孔雀尾根细贴著盘陀,石拨浪轻拈出。少时一髻浓烟三四尺,山光日华乱相射,静缕蓝鬐匀襞积,试把临流抖擞看。琉璃珠子泪双滴,如看玉女洗头处。解破云鬟收未得,即是仙宫欲制六铢衣。染丝未倩鲛人织,采之不敢盈篚箧。苦把龙神河伯惜,琼苏玉盐烂漫煮,咽入丹田续灵液,会待功成插翅飞,蓬莱顶上寻仙客。《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对秋苔成咏》包何
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閒。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却要兴公赋,临危滑石间。
《石上苔》白居易
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路旁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苔钱》郑谷
春红秋紫绕池台,个个圆如济世财。雨后无端满穷巷,买花不得买愁来。《春苔》李中
春霖催得锁烟浓,竹院莎齐径小通。谁爱落花风味处,莫愁门外衬残红。《苔》李咸用
几年风雨迹,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尽閒。吟亭侵坏壁,药院掩空关。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咏苔》徐夤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壑渔矶。几处逢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水次藓花》宋·梅尧臣
秋雨日霏霏,碧花生叠叠。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采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古壁苔》前人
阴壁流暗泉,古苔长自好。不改春与秋,何如路傍草。空山正幽霭,净绿无人扫。《水苔》前人
深苔何所若,苦咏废毫尖。绕绕水仙发,茸茸鲛客髯。绿萦秋石净,嫩值翠篙黏。尚芼参差荇,薄言无此嫌。《苔径》前人
林间夏雨滋,复有斜阳照。绿净不摇风,从教春草笑。《咏苔》赵企
斑斑染黛色差匀,个个微圆类绿萍。不比榆钱铺砌白,未饶荷叶点溪青。陶镕尽出春工力,磨就多应雨夜零。好与诗人买风月,何妨积贮满空庭。《阶前苔》明·高启
莫扫雨馀绿,任满閒阶路。留藉落来花,春泥免相污。《苔径》李东阳
岂不爱佳客,客来残我苔。西园十日雨,三径不曾开。《咏苔》于若瀛
研上碧于染,鬖髿满绿钱。根微踏未断,丝细势相联。每向重阴合,偏逢雨过鲜。绵绵缘阁上,漠漠没阶前。滋石随潮长,浮查逐沬纤。江淹曾有赋,无用总堪怜。《咏苔》前人
一雨生无蒂,孤茵湿欲寒。被阶藏石瘦,席径受花安。易作夤缘想,难拈空色看。纹全如侧理,有意鸟书残。《苔》朱谋晋
布叶如钱个个青,不争要路占閒庭。风前印鹤移罡步,雨后留蜗作篆形。生阁久萦词客恨,入碑多蚀古人名。红英堕地交相映,小屐跫然未忍停。《咏苔》徐桂
寂历空庭缀绮钱,缘阶依砌更蝉连。长门底事生金辇,芳径无从认翠钿。宜藉落花相掩映,肯教新草独芊眠。违喧只合幽人侣,怪得江淹怨思偏。瑶砌琼铺紫翠匀,高堂曲榭净无尘。停云斐亹沿阶绿,经雨萎蕤涩浪新。侧理成时无汗简,文茵烂处绝车轮。径开二仲逢迎少,镇日荒荒覆碧筠。
点地斑斑积,翠平年年和。草玉阶生石,家砌上镂春。卉晋帝宫中号夜,明乍讶绿筠经雨。长不因白露减秋,清坐时随意妨行滑,几日空庭断屐声。
《卜算子》〈咏苔〉明·舒信道
池台小雨乾,门巷香轮少。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何时斗草归,几度寻花了。留得佳人莲步痕,宫样鞋儿小。
诸苔部选句
晋《郭璞江赋绿苔》鬖髿乎研上。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晋陆玑诗:青苔暗阶除。
齐谢朓诗:苍苔依砌上。
梁刘孝威诗:石岸生寒藓,沉根积水苔。
沈约诗: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
江淹诗:青苔日夜黄。
唐太宗诗:绿沼翠新苔。
杨炯诗:百果珠为窦,群峰锦作苔。
崔善为诗:石苔终岁青。
薛稷诗:阳林花已红,寒涧苔未绿。
张九龄诗:苔益山文古。
孟浩然诗:苔壁饶古意。
王维诗: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又〉屐齿印苔深,〈又〉绿发莓苔地。〈又〉青苔日厚自无尘。
岑参诗:雨滋苔藓侵阶绿。
杜甫诗:兴来无洒扫,随意坐莓苔。〈又〉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沈枪。〈又〉虫书玉佩藓,〈又〉归休步紫苔。〈又〉苔移玉座春,〈又〉苔钱似锦萍。〈又〉玉殿莓苔春,〈又〉苔径临江竹。〈又〉苍苔浊酒林中静,〈又〉石田茅屋荒苍苔。〈又〉苔藓蚀破沙涛痕。
李白诗: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李嘉祐诗: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阑。
刘长卿诗:苍苔绿竹径。
韦应物诗:新苔侵履湿。
司空曙诗:苔色遍春石,〈又〉雨涤莓苔绿。
李益诗:漠漠秋苔洁。
孟郊诗:白苔浮水钱。
张籍诗:石苔生紫点。
韩翃诗:雨后青苔散点墙。
白居易诗: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又〉黛润沾新雨。斑明点古苔,〈又〉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又〉苔斑钱剥落。〈又〉苔壁锦漫糊,〈又〉青苔地上消残暑。
朱庆馀诗:积润苔纹厚。姚合诗:古苔寒更翠,〈又〉苔藓疏尘色。〈又〉苔文翻古篆,〈又〉尘净寒霜覆绿苔。
薛能诗:地燥春苔裂。
温庭筠诗:紫苔侵壁润,〈又〉砌因流水长青苔。
杜牧诗: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荀鹤诗:石榻人稀藓色交。
罗隐诗:水梳苔发直。
郑谷诗:染岸苍苔古。
陆龟蒙诗:澄溪水过苔还净,深树云来鸟不知。〈又〉閒窗雨过苔花润,小簟风来薤叶凉。〈又〉颠倒青苔落绛英。
皮日休诗:苔发红鬇,〈又〉苔染浑成绮。〈又〉水苔青髬髵,〈又〉破扉开涩染苔花。吴融诗:水笼沙浅露莓苔。
吴仁璧诗:为惜苔钱妨换砌。
韦庄诗:壁峻苔如画,〈又〉禁城烟煖蒸青苔。
李中诗:溅石苔花润,〈又〉藓色花阴阔。韩偓诗: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
上官昭容诗: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又〉石画装苔色,风梭织水纹。
宋钱惟演诗:碧藓初圆乱缥墙。
欧阳修诗:青苔雨后深红点。
梅尧臣诗:湿翠连涧阴净绿,绕岩坎〈又〉庭下阴苔。未教扫榴花,红落点青苍。
林逋诗:雨壁上苔衣。
司马光诗:森沉殿瓦碧,羃历井苔苍。〈又〉雨岸莓苔舒绣斑。
王安石诗:青苔挟雨骄,〈又〉苔侵垂磴蔓。〈又〉人传湫水未尝枯,满底苍苔乱发粗。
苏轼诗:研竹穿花破绿苔。
陆游诗:云蒸苍藓平,〈又〉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人行损绿苔。
戴复古诗:苔生石径斑。
李献能诗:苔花锦斓斑。
蔡松年诗:雨馀岩石古苔青。
元好问诗:苔滑水无声。
元方回诗:苔纹深翠毯。
诸苔部纪事
《拾遗记》张华撰《博物志》:奏于武帝,帝诏芟截浮疑,分为十卷,即于御前赐侧理。纸万番,此南越所献,后人言陟里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斜侧,因以为名。祖梁国献蔓金苔,色如黄金,若萦聚之大如鸡卵。投之水中,蔓延于波澜之上光,出照日皆如火。生水上也,乃于宫中穿池,广百步时。观此苔以乐宫人宫。人有幸者,以金苔赐之,置漆盘中,照耀满室。名曰夜明苔。著衣襟则如火光,帝虑外人得之,有惑百姓,诏使除苔塞池,及皇家丧乱,犹有此物。
岱舆山北有玉梁,千丈驾元流之上。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食者千岁不饥。
《耕桑偶记》:石崇砌上就苔藓,刻成百花饰以金玉,曰壶中之景,不过如是。宋略王微太保,弘弟子也。吏部尚书江湛举为吏部郎,辞不受。与湛书告绝,足不踰阃十馀年。栖迟环堵之室,苔草没阶。
《南齐书·祥瑞志》:会稽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不知文字所在。升明末,县民儿袭祖行猎,忽见石上有文凡三处,苔生其上,字不可识。刊苔去之,大石文曰:此齐者,黄公之化气也。立石文曰:黄天星,姓萧字某甲,得贤帅,天下太平。小石文曰:刻石者谁。会稽南山李斯刻秦望之封也。
三国典略侯景围台城,既急时诸军于德阳。堂前杀马鬻贩杂,以人肉甘露,厨中所有乾苔悉分给军士。《游名山志》:石篑山缘崖而上,高百尺许,里悉青苔,无别草木。
《酉阳杂俎》:慈恩寺唐三藏院后,檐阶开成,末有苔状,如苦苣初生塼上,色如盐绿,轻嫩可爱。
《谈论僧义林》:太和初,改葬棋法师。初开冢,香气袭人,侧卧塼台上,形如生砖上,苔厚二寸馀,作金色,气如爇檀。
花史王彦章葺园亭叠墙种花,急欲苔藓,少助野意。而经年不生,顾弟子曰:叵耐这绿拗儿。
《三峨山记》: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古苔,如乱发鬖挂木上,垂至地长数丈。
《云林遗事》:倪元镇阁前,置梧石日,令人洗拭,及苔藓盈庭,不留水迹,绿缛可坐,每遇坠叶。辄令童子以针缀杖头,刺出之不使点坏。
花史鞠国在拔野,古东北五百里六日,行至其国,有树无草但有苔。
诸苔部杂录
庄子得水土之际,则为蛙滨之衣,〈注〉青苔也。《淮南子》:穷谷之污,生青苔。
《说文》:苔,水衣也。
《广志》: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
《酉阳杂俎》:船底苔,疗天行。
《彦周诗话》:东坡梅花诗云: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苔莓。艾蒳香名正松上,莓苔也。出《本草》及《沈氏香谱》。
《元亭涉笔》:石发风土,记苔也。广雅曰:石衣也。
《太平清话》: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上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
紫菜部汇考
《释名》紫菜〈食疗〉 紫〈音软〉
紫菜图
《贾思协·齐民要术》紫菜
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又吴都赋云:纶组,紫菜。《尔雅》注云:纶,今有秩啬。夫所带斜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纹理,有象之者,因以名焉。膏煎紫菜
以燥菜下油中煎之,可食。则止擘奠如脯。苦笋紫菜菹法去皮三寸断之,细缕切之,小者手捉小头刀削,大
头唯细薄随置水中,削讫漉出。细切紫菜和之,与盐酢乳用半奠紫菜冷水渍少。久自解,但洗时勿用汤,汤洗则失味矣。
紫菜菹法
取紫菜冷水渍,令释与葱菹合盛,各在一边,与盐酢满奠。《本草纲目》紫菜集解
孟诜曰: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乾之,则紫色。
李时珍曰:闽越海边,悉有之大叶而薄。彼人挼成饼状,晒乾货之,其色正紫,亦石衣之属也。
气味
甘寒无毒。
陈藏器曰:多食,令人腹痛。发气吐白沫,饮热醋少许,即消。
主治
孟诜曰:热气烦,塞咽喉,煮汁饮之。
李时珍曰: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
发明
朱震亨曰: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乃咸,能软坚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