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百五十三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a 页 WYG0901-046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三
            宋 李昉等 撰
  木部二
   木下       松
    木下
郭子横洞冥记曰太初三年东方朔从西国还汉得声
风木十枝枝皆九尺大如指真可爱缙云封禅之时许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b 页 WYG0901-0462d.png
贡其木为车辇之用此木树上有紫燕黄鹄集其间实
如细珠风吹如玉磬因以为名春夏馨香秋冬声清有
武士则如金革之响有文章则如琴瑟之音上以枝遍
赐群臣百岁皆以枝颁赐人有疾者枝则汁出死者枝
则折昔老聃在于周世年七百枝未汁偓佺生于尧时
已年三千岁植此竟未折上乃以枝赐东方朔朔曰臣
已见枝三遍枯死死而复生何啻于汁折而已哉里语
曰年未半枝不汁此木五千岁一湿万岁一枯缙云之
卷九百五十三 第 2a 页 WYG0901-0463a.png
世此木生于闾阎也
又曰(缺/)光元年起寿福灵坛阔百步四周起铜梁铜柱上
列种垂龙之木木似青梧高十丈有朱露色如丹汁洒
其叶落地皆成珠其枝似龙之侧垂赤白珠枝树比坛
高八尺文错杂金色
虞喜志林曰东海之鱼坠一鳞昆崙之木落一叶圣人
皆能知之
王韶之始兴记曰汉将灭越越王筑城伐木将运之一
卷九百五十三 第 2b 页 WYG0901-0463b.png
夜木数千头顿生越王之徵
方言曰木细枝谓之杪江淮扬楚之间谓之篾
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搜神记曰卢江舒县陆亭流水边有大树常有黄鸟数千枚巢其头下有故祠后见一妇人着绣衣自称黄祖
能兴云雨
地境图曰财在丘者为木变故木有折枯者其旁有
财折所向在焉其在南方去木八尺其在东方去木六
卷九百五十三 第 3a 页 WYG0901-0463c.png

离骚曰一夫九首拔木九千
又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又曰罾何为兮木上
又曰攀芙蓉兮木末
又曰树轮囷以相糺兮林木跃(音委枝叶/盘纡也)
左思蜀都赋曰其树则擢修干竦长条扇飞云拂轻霄
羲和假道于峻岭阳鸟回翼乎高标
卷九百五十三 第 3b 页 WYG0901-0463d.png
王彪之闽中赋曰木则藤虹笼采于峻丛流星丽光于
高林    松
书曰青州厥贡岱畎丝枲铅松怪石
诗曰徂徕之松新甫之柏
又曰松柏丸丸松桷有延旅楹有闲
又曰山有乔松隰有游龙(龙红/草也)
又曰淇水悠悠桧楫松舟
卷九百五十三 第 4a 页 WYG0901-0464a.png
又曰茑与女萝施于松柏
又曰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无衰落时也)
左传曰晋侯使张辂辅跞致楚师求御于郑(欲得郑人/自御知其)
(地利/故也)郑人卜宛射犬吉子太叔戒之曰大国之人不可
与也(言不可与等也/欲使其卑下人)对曰无有众寡其上一也太叔
曰不然培塿无松柏
又曰楚郏敖即位王子围为令尹(康王/弟)郑行人子羽曰
谓不宜必伐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言楚君弱令/尹强物不两)
卷九百五十三 第 4b 页 WYG0901-0464b.png
(盛/)
礼记曰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礼斗威仪曰君乘木而王其政平则松为长生
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
柏周人以栗
又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史记曰松柏为百木之长也而守宫阙也
卷九百五十三 第 5a 页 WYG0901-0464c.png
汉书曰贾山言治乱曰秦为驰道五十步三丈而树厚
筑其外隐以金椎(服虔曰作壁通道隐/筑也以铁椎筑之)树以青松为驰
道之丽使其后世曾不得逍遥而托足焉
应劭汉官仪曰秦始皇上封泰山逢疾风暴雨赖得松
树因覆其下封为大夫松(秦山曰岱宗小天门/犹有秦时五大夫松)张勃吴录曰丁固字子贱会稽人宝鼎中拜司徒初为
尚书梦松生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为
公遂如梦
卷九百五十三 第 5b 页 WYG0901-0464d.png
王隐晋书曰山涛遭母丧归乡涛虽年老居丧过礼手
植松柏
又曰庾顗见和峤曰森森如千丈松虽䂺砢多节宜施
大厦梁栋之用
又曰慕容垂攻符丕丕时粮竭马无草但削松木而食

宋书曰顾欢好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
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
卷九百五十三 第 6a 页 WYG0901-0465a.png
齐书曰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时人曰张湛屋下陈尸
梁书曰陶洪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欢然
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陈书曰张讥字直言后主嗣位讥为国子博士秉文事
后主常幸钟山开善寺召从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敕
讥竖义时索麈尾未至后主敕取松枝手以属讥曰可代
麈尾而顾群臣曰此乃张讥韵事
魏书曰甄琛丧父于茔兆之内手植松柏隆冬之月负
卷九百五十三 第 6b 页 WYG0901-0465b.png
掘水土乡老哀之咸助力十馀年坟成木茂
又曰彭城王从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大松树
十数根时帝进伞遂行而赋诗令人示曰吾作诗虽
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也去帝
十馀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诗曰松林经几冬
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嘉话曰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时太尉长孙无忌司
空李绩于朝堂立语戏谓隐曰以公配木则为松树无
卷九百五十三 第 7a 页 WYG0901-0465c.png
忌连问之吾配以何树嘉隐对曰槐树无忌问何以不
能矫对嘉隐应声曰何须矫对但取其以鬼配木耳
穆天子传曰天子升长树之山(长树长/松也)
说苑曰智伯为室美士茁夕焉智伯曰室美矣夫对曰
美则美矣意臣亦有惧也智伯曰何惧对曰臣以秉笔
事君记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
肥今土木胜人臣惧不安人也室成三年而智氏亡矣
周书曰太姒梦周梓化为松
卷九百五十三 第 7b 页 WYG0901-0465d.png
庄子孔子曰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知松柏之茂尸子曰荆有长松文梓
孙卿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吕氏春秋曰故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
抱朴子曰松三千岁者皮中有聚芝如龙形名曰飞节

又曰玉策记称千岁松树四边披起上抄不长望而视之
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青羊青犬或如人服之皆
卷九百五十三 第 8a 页 WYG0901-0466a.png
寿万岁
又曰天陵偃盖之松大谷倒生之柏凡此诸木皆与天
地齐其长久也
又谓夏必长而荠麦枯谓冬必彫而松柏茂
符子曰符子登乎泰山下临千仞之渊上荫百丈之松
萧萧然神往乎一丘矣言不出乎耒耜心不过乎俗人
其犹木犬守户瓦鸡司晨矣先圣本记曰许由欲观帝意曰帝坐华堂面双阙荣顾
卷九百五十三 第 8b 页 WYG0901-0466b.png
亦得矣余坐华堂森然有松生于户云生于牖虽面双
阙异乎鸾之荣昆崙余安知其所以取荣哉帝美由师之
列仙传曰仇生赤当汤时为木正常食松脂自作石室
周武王祠之偓佺好食松实能飞行速如走马以松子
遗尧不能服
异苑曰汉末大乱宫人小黄门上墓树上避兵食松柏
实遂不复饥举体生毛长尺许乱离既平魏武闻而始
收养还食谷米齿落头白
卷九百五十三 第 9a 页 WYG0901-0466c.png
神境记曰荣阳南有石室室后有孤松千丈常有双鹄
晨必接翮夕辄偶影传云昔有夫妇二人俱隐此室中
年既数百化为双鹄一者失之寻为人所害一者独栖
此松煢立哀哭玄中记曰松脂沦入地中千岁为茯苓
博物志曰荒乱不得食可细切松柏叶水送令下随能
否以不饥为度粥清送为佳当用柏叶五合松叶三合
不可过度
卷九百五十三 第 9b 页 WYG0901-0466d.png
嵩高山记曰嵩高上有大松树或百岁千岁其精变为
青牛或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
云南记曰云南有丈松子如杂罗松子
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岩即松林也南临石门涧涧中
仰视之离离如骈麈尾号为麈尾松西岭松如马鬣有叶
五粒者名五粒松服之长生
范子计然曰松脂出陇西松胶者善
圣贤冢墓记曰东平王无疆传云王归国思京师后薨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0901-0467a.png
葬东平其冢上松柏皆西靡汉武内传曰仙之上药有松柏之膏服之可以延年
焦赣易需之坤曰温山松柏常茂不落
广州先贤传曰顾奇至孝母丧奇独立坟历年乃就居
丧踰制种松柏成行
王羲之游都记曰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柏岛屿上皆
生松故曰松门也
豫章记曰徐孺子坟在郡南时杜牧守徐兴于墓边种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0901-0467b.png
松太守谢景立碑太守夏侯嵩于碑边立思贤逸碑今
并在松大合抱
本草经曰松脂一名松膏一名松肪味苦温中久服轻
身延年
世说曰孙兴公自建一斋斋名止足斋前种一松枝高
势远邻居谓孙曰松树非不森然可怜但未成栋梁耳
孙公曰枫柳虽复合抱亦何所施也
又曰李元礼冽冽如长松下风周君飕飕如小松下风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0901-0467c.png
金楼子曰梁武帝拜山陵杖而后起涕泪所洒松为变

颜氏家训曰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
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词藻譬若朝露须臾之玩非
宏才也岂若吾徒如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彫悴也
刘应之曰可哉
西京杂记曰东京龙兴观有古松树枝偃倒垂相传云
已经千年常有白鹤飞止其间蔡孚赋偃松篇玄宗赐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0901-0467d.png
和御书刻石记之公卿咸和焉
晋阳记曰郡西北有松树枝条郁茂垂阴数亩传云陶
桓公时来栽此树
梦书曰松为人君梦见松者见人君之徵也宋玉风赋曰夫风缘于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扶风歌曰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中心
大数围
古艳歌曰马啖柏叶人啖松枝不可常饱聊可遏饥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0901-0468a.png
庾肃之松赞曰流润飞津沈精幽结贞蕤含芳仰拂素

 
 
 
 
 
 
卷九百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0901-0468b.png
 
 
 
 
 
 
 
 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