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854-05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识遗卷一 宋 罗璧 撰
余旧为册记凡经傅所得家庭所讲师友所闻莫不笔
识以备遗忘岁久成帙追忆旧牍间于是编有考暇日
因剔繁纂要萃为一书曰识遗庶几往者之笔力不徒
尔嘿耕罗璧子苍甫
成书得书难 经题签
笔史 孔子师
识遗卷一 宋 罗璧 撰
余旧为册记凡经傅所得家庭所讲师友所闻莫不笔
识以备遗忘岁久成帙追忆旧牍间于是编有考暇日
因剔繁纂要萃为一书曰识遗庶几往者之笔力不徒
尔嘿耕罗璧子苍甫
成书得书难 经题签
笔史 孔子师
卷一 第 1b 页 WYG0854-0508d.png
文繁省 书史讹名
雉释文 孔门多才
孔子讳鲁 理根本
曹参不伐 有国二权
孟子谈王 十六相四凶
姬周姓
成书得书难
易更四圣而始备书历二千馀年存者仅五十八篇诗
雉释文 孔门多才
孔子讳鲁 理根本
曹参不伐 有国二权
孟子谈王 十六相四凶
姬周姓
成书得书难
易更四圣而始备书历二千馀年存者仅五十八篇诗
卷一 第 2a 页 WYG0854-0509a.png
之删也夫子十取其一春秋鲁史之名记者非一人其
后夫子修之左氏傅之又其后刘歆杜预合经傅而一
之然后经以傅明事以类著经之成亦难矣周衰极文
之世晋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春秋吴季札聘上
国始闻诗之风雅颂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
八索九丘士生其时得全见六经者无几商颂至正考
父才得十二篇于周太师孔子周旋把宋间欲究夏
商遗礼而不得刘歆言汉经秦火书惟有易至孝
后夫子修之左氏傅之又其后刘歆杜预合经傅而一
之然后经以傅明事以类著经之成亦难矣周衰极文
之世晋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春秋吴季札聘上
国始闻诗之风雅颂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
八索九丘士生其时得全见六经者无几商颂至正考
父才得十二篇于周太师孔子周旋把宋间欲究夏
商遗礼而不得刘歆言汉经秦火书惟有易至孝
卷一 第 2b 页 WYG0854-0509b.png
文时伏生始口授尚书孝武时壁出者皆朽腐散绝
诗之萌或傅雅或傅颂合而成诗其后得书二十篇
以为尚书大傅谓为不傅春秋唐孔颖达曰刘向班
固刘歆贾逵马融郑玄服虔杜预皆不曾见今尚书
建安蔡氏谓扬雄亦未见尚书(余按书出孔壁者皆科/斗文字凡二十五篇汉)
(号古文出伏生口授者三十四篇其后夏侯胜等傅之/洛阳石经刻之汉号今文孔壁初出孔安国上之官承)
(诏总为五十八篇著傅傅成会国有巫蛊事不获上壁/书复堙行于汉者伏生三十四篇而已故壁书世儒多)
(不见后有张霸者习闻书五十八篇之说伪造二十五/篇足伏书为五十八篇缺 纬曹起霸弋钓其)
诗之萌或傅雅或傅颂合而成诗其后得书二十篇
以为尚书大傅谓为不傅春秋唐孔颖达曰刘向班
固刘歆贾逵马融郑玄服虔杜预皆不曾见今尚书
建安蔡氏谓扬雄亦未见尚书(余按书出孔壁者皆科/斗文字凡二十五篇汉)
(号古文出伏生口授者三十四篇其后夏侯胜等傅之/洛阳石经刻之汉号今文孔壁初出孔安国上之官承)
(诏总为五十八篇著傅傅成会国有巫蛊事不获上壁/书复堙行于汉者伏生三十四篇而已故壁书世儒多)
(不见后有张霸者习闻书五十八篇之说伪造二十五/篇足伏书为五十八篇缺 纬曹起霸弋钓其)
卷一 第 3a 页 WYG0854-0509c.png
(中后郑玄注书依用之因多乖异晋兴壁书渐出至梅/赜为豫章内史全得孔书尽上之官为施行壁书方大)
(傅犹缺舜典江左萧齐建武四年姚方兴始献舜典孔/傅五十八篇始备隋开皇间始流河朔详见书疏但汉)
(武至前晋几五百馀年间歆向父子披群书甚精不应/孔书皆不傅直逮晋始得之故或者亦疑梅赜之伪)
杨诚斋序易曰韩起聘鲁见易象而喜然起之所见者
羲文之易而已非夫子之易也今乃得见起之所未见
子贡在三千七十之中尝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今夫子之易性与天道之言也乃得闻子贡之
所不闻其述古人不得多书而读之备矣韩柳未出欧
(傅犹缺舜典江左萧齐建武四年姚方兴始献舜典孔/傅五十八篇始备隋开皇间始流河朔详见书疏但汉)
(武至前晋几五百馀年间歆向父子披群书甚精不应/孔书皆不傅直逮晋始得之故或者亦疑梅赜之伪)
杨诚斋序易曰韩起聘鲁见易象而喜然起之所见者
羲文之易而已非夫子之易也今乃得见起之所未见
子贡在三千七十之中尝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今夫子之易性与天道之言也乃得闻子贡之
所不闻其述古人不得多书而读之备矣韩柳未出欧
卷一 第 3b 页 WYG0854-0509d.png
阳公得韩文六卷于汉东李尧辅弊箧中脱落颠倒
无次序乞归读之后官洛阳与尹师鲁补缀方成全
书穆伯长叙柳文谓柳初不全见于世亡字失句阙坠
为甚凡用力二纪文始成定今读韩柳者未必察也
司马温公进资治通鉴表曰臣之精力尽在此书又
与宋次道书曰光自到洛之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
事于今六年仅了得晋宋齐梁陈隋六代奏御唐文
字尤多(缺/)范梦得将诸书年月编次为草卷每四丈
无次序乞归读之后官洛阳与尹师鲁补缀方成全
书穆伯长叙柳文谓柳初不全见于世亡字失句阙坠
为甚凡用力二纪文始成定今读韩柳者未必察也
司马温公进资治通鉴表曰臣之精力尽在此书又
与宋次道书曰光自到洛之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
事于今六年仅了得晋宋齐梁陈隋六代奏御唐文
字尤多(缺/)范梦得将诸书年月编次为草卷每四丈
卷一 第 4a 页 WYG0854-0510a.png
截为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故妨废以夜补日
自前秋始删到今已二百馀卷才至大历末年向后卷
数增倍于此共计不减六(缺/) 更须三年方可粗成编
文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公閒居洛十五年朝
廷许开局自随辟官授廪命史给札故成此书使无如
许岁月及官主其上未必成也蔡氏云古书自篆籀变
而为𨽻竹简变而为缣素缣素变而为纸纸变而为模
印模印便而书益轻后生童子习见以为常与器物等
自前秋始删到今已二百馀卷才至大历末年向后卷
数增倍于此共计不减六(缺/) 更须三年方可粗成编
文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公閒居洛十五年朝
廷许开局自随辟官授廪命史给札故成此书使无如
许岁月及官主其上未必成也蔡氏云古书自篆籀变
而为𨽻竹简变而为缣素缣素变而为纸纸变而为模
印模印便而书益轻后生童子习见以为常与器物等
卷一 第 4b 页 WYG0854-0510b.png
藏之者祗观美而已余谓书少而世不知读固可恨书
多而世不知重尤可恨也唐末书犹未有模印多是傅
写故古人书不多而精审作册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
卷后以幅纸槩黏之(犹今佛/老经)其后稍作册子后唐明宗
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始令国子监田敏校六经板
行之世方知镌甚便宋兴治平以前犹禁擅镌必须申
请国子监熙宁后方尽弛此禁然则士生于后者何其
幸也
多而世不知重尤可恨也唐末书犹未有模印多是傅
写故古人书不多而精审作册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
卷后以幅纸槩黏之(犹今佛/老经)其后稍作册子后唐明宗
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始令国子监田敏校六经板
行之世方知镌甚便宋兴治平以前犹禁擅镌必须申
请国子监熙宁后方尽弛此禁然则士生于后者何其
幸也
卷一 第 5a 页 WYG0854-0510c.png
经题签
题签经目虽小节古人亦审朱文公见题伊川易傅者
谓题周易程氏傅方是盖后傅先经得尊经之意且言
汉晋诸儒经注皆如此(余按古傅春秋者三家而曰春/秋左氏傅春秋公羊傅春秋谷)
(梁傅皆先/春秋经)但先儒又有大名居下之说大名易诗书礼
傅是也易以文王序加周字(周岐阳地名姬先代所封/诗曰周原膴膴是也后为)
(代号因/以名易)书以上古书加尚字(孔壁只得虞夏商周之书/孔安国序书伏生之下经)
(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则尚字伏生加)诗以毛苌傅加毛字(传诗者初/四家曰齐)
题签经目虽小节古人亦审朱文公见题伊川易傅者
谓题周易程氏傅方是盖后傅先经得尊经之意且言
汉晋诸儒经注皆如此(余按古傅春秋者三家而曰春/秋左氏傅春秋公羊傅春秋谷)
(梁傅皆先/春秋经)但先儒又有大名居下之说大名易诗书礼
傅是也易以文王序加周字(周岐阳地名姬先代所封/诗曰周原膴膴是也后为)
(代号因/以名易)书以上古书加尚字(孔壁只得虞夏商周之书/孔安国序书伏生之下经)
(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则尚字伏生加)诗以毛苌傅加毛字(传诗者初/四家曰齐)
卷一 第 5b 页 WYG0854-0510d.png
(鲁毛韩今之诗傅自汉博士毛/苌因目诗曰毛诗以别三家)礼述周制加周字(礼出/刘歆)
(题周/必歆)傅以左氏作加左字(以别公榖/未详所始)后来班固汉书陈
寿三国志皆大名居下取法于经也若伏羲始画八卦
重为六十四卦郑玄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以
为文王惟王弼孔颖达以为伏羲自重盖说卦曰昔者
圣人之作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伏羲
作易之人已言兼三画六而成卦则重卦伏羲无疑也
但上系言伏羲以来之制作十三卦皆云盖取则卦名
(题周/必歆)傅以左氏作加左字(以别公榖/未详所始)后来班固汉书陈
寿三国志皆大名居下取法于经也若伏羲始画八卦
重为六十四卦郑玄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以
为文王惟王弼孔颖达以为伏羲自重盖说卦曰昔者
圣人之作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伏羲
作易之人已言兼三画六而成卦则重卦伏羲无疑也
但上系言伏羲以来之制作十三卦皆云盖取则卦名
卷一 第 6a 页 WYG0854-0511a.png
伏羲前已有矣矧画前有易理且素具乎况于伏羲前
言易皆泛曰圣人盖有深意董淑尝面问朱文公以卦
设名之始公答以无所考 诗名之说或谓国史或谓
子夏毛苌而书金縢曰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
则诗名乃作者自定至分为风雅颂说者以为始于孔
子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不知吴季札聘鲁在
孔子未反鲁之先而鲁太师已为札歌风歌雅歌颂则
夫子乃正衰周之僭礼乐者尔周礼虽有太师挚六诗之
言易皆泛曰圣人盖有深意董淑尝面问朱文公以卦
设名之始公答以无所考 诗名之说或谓国史或谓
子夏毛苌而书金縢曰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
则诗名乃作者自定至分为风雅颂说者以为始于孔
子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不知吴季札聘鲁在
孔子未反鲁之先而鲁太师已为札歌风歌雅歌颂则
夫子乃正衰周之僭礼乐者尔周礼虽有太师挚六诗之
卷一 第 6b 页 WYG0854-0511b.png
说然先儒谓礼出刘歆则六诗安知非后世依仿而托
之者余按鲁駉诗序曰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
克作是颂礼记曰人不能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
之声以道之史记曰微子过殷墟而作雅观此则雅颂
亦作者自别也 孔子序书以置篇端始孔安国 左
傅春秋初各一书后刘歆治左传始取传文解经晋杜
预注左传复分经之年与傅之年相附于是春秋左传
二书合为一因傅解经事见歆传左傅春秋合为一见
之者余按鲁駉诗序曰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
克作是颂礼记曰人不能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
之声以道之史记曰微子过殷墟而作雅观此则雅颂
亦作者自别也 孔子序书以置篇端始孔安国 左
傅春秋初各一书后刘歆治左传始取传文解经晋杜
预注左传复分经之年与傅之年相附于是春秋左传
二书合为一因傅解经事见歆传左傅春秋合为一见
卷一 第 7a 页 WYG0854-0511c.png
杜预左傅序
笔史
范蔚宗东汉黄宪傅述诸人敬慕之说而宪之美无可
寻至今读者钦其贤慕其器唐史于房杜解善谋善断
外事迹亦不多见但王魏善谏英卫善兵例推为房杜
功项羽残暴班固书之曰羽西屠咸阳曰所过无不残
灭曰尝攻襄城无噍类语不激而羽之暴十分著露此
史笔之妙至于叙列人物傅褒之者赞贬之赞称美者
笔史
范蔚宗东汉黄宪傅述诸人敬慕之说而宪之美无可
寻至今读者钦其贤慕其器唐史于房杜解善谋善断
外事迹亦不多见但王魏善谏英卫善兵例推为房杜
功项羽残暴班固书之曰羽西屠咸阳曰所过无不残
灭曰尝攻襄城无噍类语不激而羽之暴十分著露此
史笔之妙至于叙列人物傅褒之者赞贬之赞称美者
卷一 第 7b 页 WYG0854-0511d.png
傅无载(按史著赞始迁固实法左传左傅每于事终断/以仲尼曰孔子曰君子曰故迁固法而为赞史)
(臣曰太史公曰/臣某曰之类)盖人非尧舜安能尽美作史之道当尔
劝惩之意因寓焉苏老泉曰马迁傅廉颇本传不载其
议阏与之失而见于赵奢傅傅郦食其本傅不载其谋
挠楚权之缪而载之留侯傅傅周勃本傅不载其汗出
沾背之耻而载之王陵传傅董仲舒本傅不载其和亲
之疏而载之匈奴傅盖四臣若功十而过一不欲因一
以疵十乃与善之意也论苏秦曰其智过人论北宫伯
(臣曰太史公曰/臣某曰之类)盖人非尧舜安能尽美作史之道当尔
劝惩之意因寓焉苏老泉曰马迁傅廉颇本传不载其
议阏与之失而见于赵奢傅傅郦食其本傅不载其谋
挠楚权之缪而载之留侯傅傅周勃本傅不载其汗出
沾背之耻而载之王陵传傅董仲舒本傅不载其和亲
之疏而载之匈奴傅盖四臣若功十而过一不欲因一
以疵十乃与善之意也论苏秦曰其智过人论北宫伯
卷一 第 8a 页 WYG0854-0512a.png
子爱人长者班固赞张汤曰推贤扬善盖四人者过十
而功一并其一者废之是塞人自新之路而坚其肆恶
之心惩恶不已甚乎后之读者宁复识哉
孔子师
孔子师老聃之说肇于庄子庄子师老子故其著书讥
侮古今圣贤独推老子甚至假借孔子言语誉之后来
汉儒辑礼记承其言曰闻诸老聃司马迁史记老子传
复增许多老子训诲孔子言语孔鲋作家语著孔子事
而功一并其一者废之是塞人自新之路而坚其肆恶
之心惩恶不已甚乎后之读者宁复识哉
孔子师
孔子师老聃之说肇于庄子庄子师老子故其著书讥
侮古今圣贤独推老子甚至假借孔子言语誉之后来
汉儒辑礼记承其言曰闻诸老聃司马迁史记老子传
复增许多老子训诲孔子言语孔鲋作家语著孔子事
卷一 第 8b 页 WYG0854-0512b.png
实因据以为證(家语后有晋王肃/所加故益难据信)由是益坚后学之信
不知庄子一书多驾空寓言时去孔子未远知天下崇
信其学故托言世之最重者尊其师庶几聃之道益隆
此庄子抑孔子尊老子之迹也后儒不察礼记家语史
记出庄子后见孔子万世师表不应礼乐无所自来而
问礼老聃一语又备见诸书未详始自庄子不知老子
之教主于清净无为其著书厌薄礼乐曰礼者忠信之
薄而乱之首也庄子傅其学从而有掊斗折衡攘弃仁
不知庄子一书多驾空寓言时去孔子未远知天下崇
信其学故托言世之最重者尊其师庶几聃之道益隆
此庄子抑孔子尊老子之迹也后儒不察礼记家语史
记出庄子后见孔子万世师表不应礼乐无所自来而
问礼老聃一语又备见诸书未详始自庄子不知老子
之教主于清净无为其著书厌薄礼乐曰礼者忠信之
薄而乱之首也庄子傅其学从而有掊斗折衡攘弃仁
卷一 第 9a 页 WYG0854-0512c.png
义焚符破玺绝圣弃知等论则聃之学何礼之可问耶
太史公谓道家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有法无法有度
无度故后之宗者荡弃礼法蓬首垢面丧酒吊肉晋代
可證已岂有以礼训孔子而勖其徒则废弃耶孔子于
人之有善若管仲之仁子产之惠皆亟称不暇岂有聃
其师而故没之耶故愚谓庄子寓言无疑余尝谓孔子
师表盖推周公彼其梦想犹冀见之孟子去孔子未远
且曾思之传最的论孔子派接不过文武周公使孔子
太史公谓道家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有法无法有度
无度故后之宗者荡弃礼法蓬首垢面丧酒吊肉晋代
可證已岂有以礼训孔子而勖其徒则废弃耶孔子于
人之有善若管仲之仁子产之惠皆亟称不暇岂有聃
其师而故没之耶故愚谓庄子寓言无疑余尝谓孔子
师表盖推周公彼其梦想犹冀见之孟子去孔子未远
且曾思之传最的论孔子派接不过文武周公使孔子
卷一 第 9b 页 WYG0854-0512d.png
果师聃于庄子辈尔聃(缺/) 非庄子述而传之足矣
何必假孔子言明之此其借孔子尊师可见也后之卫
道者(缺/) 孔子分说未以寓言及尊师之意照破庄子
之妄尔若孔子从聃之事庄子外篇著聃为周藏史藏
史书所或者聃所职多书孔子因往问聃焉容有此理
不然鲁论何无一言及聃而聃之礼何不尽传其后而
甘为弃名检荡礼教之罪人耶东坡尝谓庄子虽排孔
子实尊孔子书末叙百家之学兴曰譬如耳目鼻口各
何必假孔子言明之此其借孔子尊师可见也后之卫
道者(缺/) 孔子分说未以寓言及尊师之意照破庄子
之妄尔若孔子从聃之事庄子外篇著聃为周藏史藏
史书所或者聃所职多书孔子因往问聃焉容有此理
不然鲁论何无一言及聃而聃之礼何不尽传其后而
甘为弃名检荡礼教之罪人耶东坡尝谓庄子虽排孔
子实尊孔子书末叙百家之学兴曰譬如耳目鼻口各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54-0513a.png
有所明而不能相通故墨翟禽滑釐彭蒙田骈慎到关
尹老聃以至庄周皆列叙名之至邹鲁之士搢绅先生
其在诗书礼乐多能明之则推而不敢斥此又可见庄
子前之推老聃者借孔子也(余旧辑素王事记只据诸/书纂集未暇辨礼今辄附)
(此/)
文繁省
司马迁史记叙三千年事五十万言班固汉史叙二百
年事八十万言晋张辅以此优劣班马王逢原解论语
尹老聃以至庄周皆列叙名之至邹鲁之士搢绅先生
其在诗书礼乐多能明之则推而不敢斥此又可见庄
子前之推老聃者借孔子也(余旧辑素王事记只据诸/书纂集未暇辨礼今辄附)
(此/)
文繁省
司马迁史记叙三千年事五十万言班固汉史叙二百
年事八十万言晋张辅以此优劣班马王逢原解论语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54-0513b.png
夫子为卫君章曰贤兄弟让知恶父子争矣包咸解子
见齐衰者章曰哀有丧尊有爵矜不成人朱文公括富
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章曰君子审富贵而安贫贱视若
稽古三万言者有间矣左傅叙晋献公杀申生事曰君
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礼记檀弓约以四字曰君安骊
姬公榖叙晋使齐事曰郤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曹
公子手偻齐使眇者逆眇者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
偻者逆偻者刘知几史通曰宜除眇者以下句但云各以类
见齐衰者章曰哀有丧尊有爵矜不成人朱文公括富
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章曰君子审富贵而安贫贱视若
稽古三万言者有间矣左傅叙晋献公杀申生事曰君
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礼记檀弓约以四字曰君安骊
姬公榖叙晋使齐事曰郤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曹
公子手偻齐使眇者逆眇者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
偻者逆偻者刘知几史通曰宜除眇者以下句但云各以类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54-0513c.png
逆足矣此句烦也汉书张苍年老口中无齿史通曰宜
去年口中三字但云老无齿足矣此字烦也朱文公云
家藏欧阳公醉翁亭记草前数行铺叙滁州之山忽大
圈了但注环滁皆山也(缺/) 安记武陵桃源事曰洞
中人问今乃何代后历几何渔人黄道真曰今晋代秦
后复为汉魏矣至陶渊明但曰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司空图曰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资于适
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鹾非不咸也止于咸
去年口中三字但云老无齿足矣此字烦也朱文公云
家藏欧阳公醉翁亭记草前数行铺叙滁州之山忽大
圈了但注环滁皆山也(缺/) 安记武陵桃源事曰洞
中人问今乃何代后历几何渔人黄道真曰今晋代秦
后复为汉魏矣至陶渊明但曰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司空图曰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资于适
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鹾非不咸也止于咸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54-0513d.png
而已华人以之充饥而遽辍者知其酸咸之外醇矣有
所之尔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东威约之曰梅止
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尝在酸咸外
然皆只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之说庄子山
木篇曰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
戒也虽饥渴隐约犹且胥疏于江河之上而求食焉定
也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
之灾也至应帝王篇但一语曰虎豹之文来田列子叙
所之尔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东威约之曰梅止
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尝在酸咸外
然皆只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之说庄子山
木篇曰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
戒也虽饥渴隐约犹且胥疏于江河之上而求食焉定
也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
之灾也至应帝王篇但一语曰虎豹之文来田列子叙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54-0514a.png
少壮老死曰其在婴孩志气专一物不伤焉德莫加焉
其在少壮则血气飘逸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其在死亡
则之于息矣反其极矣庄子约以四句曰大块载我以
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列子叙人寿无几曰
百年寿之大剂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抱孩以
逮昏老居其半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
疾痛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量十数年之中逍然
其在少壮则血气飘逸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其在死亡
则之于息矣反其极矣庄子约以四句曰大块载我以
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列子叙人寿无几曰
百年寿之大剂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抱孩以
逮昏老居其半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
疾痛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其半量十数年之中逍然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54-0514b.png
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庄子叙此则曰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
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视列语明
省多少诗中如介父眠分黄犊草后山一身当三千之
句前辈尝评其善约然语简又须意足李白寿裴晋公
诗曰见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叙其寿康功
业三事于两句中杨诚斋挽张魏公诗曰出昼民犹望
回军敌尚疑叙其出督去国内得人心外慑夷狄四事于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
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视列语明
省多少诗中如介父眠分黄犊草后山一身当三千之
句前辈尝评其善约然语简又须意足李白寿裴晋公
诗曰见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叙其寿康功
业三事于两句中杨诚斋挽张魏公诗曰出昼民犹望
回军敌尚疑叙其出督去国内得人心外慑夷狄四事于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54-0514c.png
十字中欧阳公上杜祁公诗曰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
心违始乞身祁公年四十即发白当朝以权倖不悦未
及七十谢事故祁公谓此两句道尽他一生心事所以
意足方见简之工也欧阳子谓简而法惟春秋可当之
后学之立言法乎宋景文修唐史务简而奇如震霆不
及掩聪之类皆以奇而舛若其犹有未当者柳子厚段
太尉逸事状曰吾带吾头来矣宋史削去下一吾字曰
吾带头来矣河南邵氏谓去下一吾字带头来果谁头
心违始乞身祁公年四十即发白当朝以权倖不悦未
及七十谢事故祁公谓此两句道尽他一生心事所以
意足方见简之工也欧阳子谓简而法惟春秋可当之
后学之立言法乎宋景文修唐史务简而奇如震霆不
及掩聪之类皆以奇而舛若其犹有未当者柳子厚段
太尉逸事状曰吾带吾头来矣宋史削去下一吾字曰
吾带头来矣河南邵氏谓去下一吾字带头来果谁头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54-0514d.png
耶岂知段之不惧正以自请一死词之工正在下一吾
字此则不详文义而省者
书史讹名
尧舜禹汤或以为四圣人名或以为谥或以为号以为
谥者谥法始周古未有也以为号者索之旧说谓孟子
称尧曰放勋舜曰都君屈原称舜曰重华(孔颖达尚书/疏曰书遭秦)
(火舜典最后出江左萧齐时姚方兴献舜典重华句乃/方兴所加不知离骚先秦古书已有嗟重华之不可遌)
(就重华而陈辞等语/则孔疏亦难尽凭)书中候称禹曰文命盖放勋谓尧
字此则不详文义而省者
书史讹名
尧舜禹汤或以为四圣人名或以为谥或以为号以为
谥者谥法始周古未有也以为号者索之旧说谓孟子
称尧曰放勋舜曰都君屈原称舜曰重华(孔颖达尚书/疏曰书遭秦)
(火舜典最后出江左萧齐时姚方兴献舜典重华句乃/方兴所加不知离骚先秦古书已有嗟重华之不可遌)
(就重华而陈辞等语/则孔疏亦难尽凭)书中候称禹曰文命盖放勋谓尧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54-0515a.png
能依仿上世之功化重华谓舜继尧重光文命谓禹布
文德为则尧舜禹汤为号无义名或近是况尧命舜之
辞曰咨汝舜舜命臣曰咨汝禹若稷契则知舜禹尽名
也汤名论语著曰予小子履世本乃谓汤名天乙皇甫
谧世纪谓名履字天乙(不知商代帝王以甲乙丙/丁为次则天乙乃汤别号)至舜
命弃为稷养官也在当时以稷与禹皋陶并称名已觉
混及他书凡称弃者并曰稷不知夏以前杞柱为稷殷
兴始废柱以弃代谓稷可代弃名非也殷史帝乙崩子
文德为则尧舜禹汤为号无义名或近是况尧命舜之
辞曰咨汝舜舜命臣曰咨汝禹若稷契则知舜禹尽名
也汤名论语著曰予小子履世本乃谓汤名天乙皇甫
谧世纪谓名履字天乙(不知商代帝王以甲乙丙/丁为次则天乙乃汤别号)至舜
命弃为稷养官也在当时以稷与禹皋陶并称名已觉
混及他书凡称弃者并曰稷不知夏以前杞柱为稷殷
兴始废柱以弃代谓稷可代弃名非也殷史帝乙崩子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54-0515b.png
辛立是为纣则纣名辛非受也尚书西伯戡黎及武成
皆言商王受二孔释书谓受纣音相乱郑玄谓纣转为
受及立政曰其在受德孔文释受德纣字余按殷人名
其恶曰纣其转纣为受或者伪书者过也至谥法以残
善损义为纣亦未详殷无谥法而妄尔列子注伊尹生
伊水之上故姓从其地屈原离骚孙武兵书吕不韦春
秋孔颖达诗书疏皆著伊尹名挚谓之尹者正也言能
正天下(郑玄注尹言正/孔安国注尹字)故号伊尹而太甲伊训等篇述
皆言商王受二孔释书谓受纣音相乱郑玄谓纣转为
受及立政曰其在受德孔文释受德纣字余按殷人名
其恶曰纣其转纣为受或者伪书者过也至谥法以残
善损义为纣亦未详殷无谥法而妄尔列子注伊尹生
伊水之上故姓从其地屈原离骚孙武兵书吕不韦春
秋孔颖达诗书疏皆著伊尹名挚谓之尹者正也言能
正天下(郑玄注尹言正/孔安国注尹字)故号伊尹而太甲伊训等篇述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54-0515c.png
其言曰惟尹躬克左右厥辟曰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
曰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皆指尹为自称之名君前臣
名以号与字表可乎史记索隐著太公望姓名曰姜子
牙故左传毛诗齐例称姜姜先封吕他书复称吕尚以
可师可尚也孙子兵书存其名犹称吕牙谓之太公望
者史记曰文王遇吕尚于渭滨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
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耶吾太公望子久矣则太
公非爵望亦非名也后世不察缪曰吕望吕尚盖缘史
曰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皆指尹为自称之名君前臣
名以号与字表可乎史记索隐著太公望姓名曰姜子
牙故左传毛诗齐例称姜姜先封吕他书复称吕尚以
可师可尚也孙子兵书存其名犹称吕牙谓之太公望
者史记曰文王遇吕尚于渭滨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
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耶吾太公望子久矣则太
公非爵望亦非名也后世不察缪曰吕望吕尚盖缘史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54-0515d.png
记以太公望与周公旦并称又曰太公望北海人也读
者从而亦讹
雉释文
左傅都城过百雉周礼名城以五雉七雉九雉释者谓
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其取以名文之义未详(公羊/五堵)
(而雉则/二百尺)山阴陆氏著埤雅谓雉性妒垄护疆飞不越分
界之内以一雄为长潘安仁雉赋曰画坟衍以分畿者
此也其飞崇不过丈修不过三丈所以以雉记丈也礼
者从而亦讹
雉释文
左傅都城过百雉周礼名城以五雉七雉九雉释者谓
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其取以名文之义未详(公羊/五堵)
(而雉则/二百尺)山阴陆氏著埤雅谓雉性妒垄护疆飞不越分
界之内以一雄为长潘安仁雉赋曰画坟衍以分畿者
此也其飞崇不过丈修不过三丈所以以雉记丈也礼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54-0516a.png
记晋太子申生缢死郑玄注曰雉经晋语亦曰申生雉
于城庙孔氏释雉性耿介被获必屈折其头而死言申
生以介死也因思城之文有取于雉有望于耿介死守
封疆之臣岂泛然哉
孔门多才
孔门弟子可使治赋可使为宰可使从政可使与宾客
言子华之使冉求之艺子路良孺之勇(左傅微虎宵攻/吴师卒二百有)
(若与焉冉求郊之战樊/迟为戎右则勇非一人)子贡辞命外善货殖公冶长能
于城庙孔氏释雉性耿介被获必屈折其头而死言申
生以介死也因思城之文有取于雉有望于耿介死守
封疆之臣岂泛然哉
孔门多才
孔门弟子可使治赋可使为宰可使从政可使与宾客
言子华之使冉求之艺子路良孺之勇(左傅微虎宵攻/吴师卒二百有)
(若与焉冉求郊之战樊/迟为戎右则勇非一人)子贡辞命外善货殖公冶长能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54-0516b.png
(缺/) 言语德行文章外无往不有圣人从而以道德礼
乐陶镕之譬由天地间生生职职各正性命所以为万
古大化冶圣人历聘列国虽以道德所宗亦多因弟子
而重楚谋欲以书社封孔子子西忌之曰王之辅相有
如颜回者乎王之帅师有如子路者乎王之使列国有
如子贡者乎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其后季孙启哀
公聘孔子亦以冉求之胜学军旅于孔子也史记言仲
尼没后弟子大者为诸侯师小者为卿相盖其平日琢
乐陶镕之譬由天地间生生职职各正性命所以为万
古大化冶圣人历聘列国虽以道德所宗亦多因弟子
而重楚谋欲以书社封孔子子西忌之曰王之辅相有
如颜回者乎王之帅师有如子路者乎王之使列国有
如子贡者乎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其后季孙启哀
公聘孔子亦以冉求之胜学军旅于孔子也史记言仲
尼没后弟子大者为诸侯师小者为卿相盖其平日琢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54-0516c.png
磨使有用非止章句之末也汉艺文志曰孔子没群弟
子各编成一家之言名曰九流一儒二道三阴阳四法
五名六墨七纵横八杂九农则孔门之学何所不参孔
子之教何所不讲所以为圣而当时共慕至殁而弟子
异旨故曰孔子殁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春秋之
后无圣人战国孟尝平原辈亦皆聚客数千书之史者
鸡鸣狗盗袖椎窃符纵横狙诈贾生民之祸而已下是
惟珠履玳玳以雄其国所以士益众世益卑近世伊洛
子各编成一家之言名曰九流一儒二道三阴阳四法
五名六墨七纵横八杂九农则孔门之学何所不参孔
子之教何所不讲所以为圣而当时共慕至殁而弟子
异旨故曰孔子殁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春秋之
后无圣人战国孟尝平原辈亦皆聚客数千书之史者
鸡鸣狗盗袖椎窃符纵横狙诈贾生民之祸而已下是
惟珠履玳玳以雄其国所以士益众世益卑近世伊洛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54-0516d.png
学兴始以修齐治平为教故胡氏谓伊洛发明然后人
知孔孟可学而至视汉晋以来第以词学名儒者有间
矣至紫阳集诸家之大成其精本之义理其粗究之经
济尝书储才之说曰有天下者必诹询咨问取之无事
之时而参伍折衷用之有事之日方其事之未及也无
旦暮仓卒之需则亲之得以久无利害纷拿之扰则察
之得以精诚心素著则可得之多岁引月长则所蓄独
富久且精故知其长短而不谬多且富故更迭为用而
知孔孟可学而至视汉晋以来第以词学名儒者有间
矣至紫阳集诸家之大成其精本之义理其粗究之经
济尝书储才之说曰有天下者必诹询咨问取之无事
之时而参伍折衷用之有事之日方其事之未及也无
旦暮仓卒之需则亲之得以久无利害纷拿之扰则察
之得以精诚心素著则可得之多岁引月长则所蓄独
富久且精故知其长短而不谬多且富故更迭为用而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54-0517a.png
不竭今人平居不以才为意及临事仓卒始泛然求之
所以用之欲称其任难哉又曰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
众短弃一长不以近遗远不以小加大则其聚一时英
彦讲之者岂直曰文为而已又当参尧禅舜舜禅禹皆
是积岁程年稷契夔龙之任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
明则决非以骤致也若傅说起于版筑胶鬲举于鱼盐
管夷吾举于士汉祖仓卒罗致贩缯屠狗吹箫织薄皆
为用则短不可弃长小不可掩大又可验也况物有不
所以用之欲称其任难哉又曰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
众短弃一长不以近遗远不以小加大则其聚一时英
彦讲之者岂直曰文为而已又当参尧禅舜舜禅禹皆
是积岁程年稷契夔龙之任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
明则决非以骤致也若傅说起于版筑胶鬲举于鱼盐
管夷吾举于士汉祖仓卒罗致贩缯屠狗吹箫织薄皆
为用则短不可弃长小不可掩大又可验也况物有不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54-0517b.png
求未有无物之岁人有不用未有无才之时特患教无
孔子而取之之说又不大公尔
孔子讳鲁
北魏史著魏之祖诘汾牧山泽见軿自天而下有美妇
人称天女受命与诘汾偶期年复来果以生男授诘汾
曰此若之子也自此世为帝王窃详古帝王受命之符
未有神异如此者考之当时魏太武尝命崔浩撰国记
浩书魏先世事详列通衢事皆直笔北人见者无不忿
孔子而取之之说又不大公尔
孔子讳鲁
北魏史著魏之祖诘汾牧山泽见軿自天而下有美妇
人称天女受命与诘汾偶期年复来果以生男授诘汾
曰此若之子也自此世为帝王窃详古帝王受命之符
未有神异如此者考之当时魏太武尝命崔浩撰国记
浩书魏先世事详列通衢事皆直笔北人见者无不忿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54-0517c.png
恚浩以暴扬国恶身灭族夷乃知诘汾之偶史官惩浩
失而饰之者也古以讦直取祸不一若史权所在尤嫉
之招矧国讳乎故班固蔡邕皆不得其死圣人值乱邦
安得不以孙言为贵孔子在春秋凡鲁失多为讳护诗
三百例录变风鲁独著颂与商周等论语禘自既灌而
往者曰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曰不知也夫子礼
乐所宗岂不明禘者朱文公谓礼不王不禘鲁侯国举
禘实僭故夫子托以不知郑玄谓禘则序昭穆鲁以僖
失而饰之者也古以讦直取祸不一若史权所在尤嫉
之招矧国讳乎故班固蔡邕皆不得其死圣人值乱邦
安得不以孙言为贵孔子在春秋凡鲁失多为讳护诗
三百例录变风鲁独著颂与商周等论语禘自既灌而
往者曰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曰不知也夫子礼
乐所宗岂不明禘者朱文公谓礼不王不禘鲁侯国举
禘实僭故夫子托以不知郑玄谓禘则序昭穆鲁以僖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54-0517d.png
公为闵公庶兄跻僖闵上有逆祀之失故夫子不欲观
禘(余考跻僖闵上乃文公二年孔子仕定公时阳虎/已顺祀先公无缘尚为逆祀不观禘玄未详尔)文
姜通淫于齐书会于禚之类虽不泯其实及文姜与弑
桓公不容于鲁书夫人之归曰孙于齐言若孙让而去
之义桓闵二公皆弑死经例书曰薨成公适晋为所留
经没不书其讳国恶也审矣昭公娶吴姬姓泰伯之后
也陈司败之问正以娶同姓之丑夫子宁受以为己过
而不列为辨辞至春秋书孟子归曰夫人至自吴及其
禘(余考跻僖闵上乃文公二年孔子仕定公时阳虎/已顺祀先公无缘尚为逆祀不观禘玄未详尔)文
姜通淫于齐书会于禚之类虽不泯其实及文姜与弑
桓公不容于鲁书夫人之归曰孙于齐言若孙让而去
之义桓闵二公皆弑死经例书曰薨成公适晋为所留
经没不书其讳国恶也审矣昭公娶吴姬姓泰伯之后
也陈司败之问正以娶同姓之丑夫子宁受以为己过
而不列为辨辞至春秋书孟子归曰夫人至自吴及其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54-0518a.png
死也书孟子卒不表夫人之为某氏盖若徇昭公之失
书孟子凡皆为鲁讳也皇甫氏谓孔子若不受司败之
议则千载之后遂永信我言谓昭公果知礼是乱礼之
事从我始今得司败见非受以为过则他人不谬所以
幸也孔颖达谓孔子于鲁事不可为法者不夺其所讳
亦不为之过讳每事讳护则为恶者无复忌惮后世安
知所惩故为鲁讳礼也不为鲁隐为世教也公羊傅春
秋讳例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左
书孟子凡皆为鲁讳也皇甫氏谓孔子若不受司败之
议则千载之后遂永信我言谓昭公果知礼是乱礼之
事从我始今得司败见非受以为过则他人不谬所以
幸也孔颖达谓孔子于鲁事不可为法者不夺其所讳
亦不为之过讳每事讳护则为恶者无复忌惮后世安
知所惩故为鲁讳礼也不为鲁隐为世教也公羊傅春
秋讳例曰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左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54-0518b.png
氏曰讳国恶礼也魏史著崔浩才比张良而稽古过之
惜未稽仲尼之法也
理根本
秦据崤函事耕织修战守复取蜀为富饶之本卒灭六
国汉高委萧何治关中光武委寇恂保河内曹操抚河
济屯许下俱济大业唐兴因隋关中之资宋兴藉周之
富视高光特易者根本有素也若项羽之败全是汉遣
彭越等入楚地谋挠楚故兵疲食尽以此不支羽恃其
惜未稽仲尼之法也
理根本
秦据崤函事耕织修战守复取蜀为富饶之本卒灭六
国汉高委萧何治关中光武委寇恂保河内曹操抚河
济屯许下俱济大业唐兴因隋关中之资宋兴藉周之
富视高光特易者根本有素也若项羽之败全是汉遣
彭越等入楚地谋挠楚故兵疲食尽以此不支羽恃其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54-0518c.png
勇悍日事外攻略不于根本究心一旦兵败方有无面
目见江东父老之语大槩根本不立则进退无据耕织
不偏废然后表里可以交敷高宗南渡胡致堂进计乞
措置荆襄为根本安存所谓老小者陛下分部诸将谨
斥堠治盗贼自以精兵为舆卫巡历往来征伐四出如
高祖在荥阳成皋京索而留萧何于关中光武战临淄
垄坻而置寇恂于河内又言置行宫或建康南昌江陵
一处安太后六宫量留兵将为营卫陛下提兵按行周
目见江东父老之语大槩根本不立则进退无据耕织
不偏废然后表里可以交敷高宗南渡胡致堂进计乞
措置荆襄为根本安存所谓老小者陛下分部诸将谨
斥堠治盗贼自以精兵为舆卫巡历往来征伐四出如
高祖在荥阳成皋京索而留萧何于关中光武战临淄
垄坻而置寇恂于河内又言置行宫或建康南昌江陵
一处安太后六宫量留兵将为营卫陛下提兵按行周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54-0518d.png
旋彼此不为定居又言既定议讲武其馀素常日力不
暇给者别置行台区处之此建炎规恢一大议论也惜
当时玩其说盖一身在外则足以禦寇而根本之地不
加伤矣于事务之大素常日不暇给者置行台处之则
可一意讲武图所谓兴创之大功有志天下者致堂此
说万世法程也
曹参不伐
山谷以韩信胜赵不自骄而师李左车为武夫悍将所
暇给者别置行台区处之此建炎规恢一大议论也惜
当时玩其说盖一身在外则足以禦寇而根本之地不
加伤矣于事务之大素常日不暇给者置行台处之则
可一意讲武图所谓兴创之大功有志天下者致堂此
说万世法程也
曹参不伐
山谷以韩信胜赵不自骄而师李左车为武夫悍将所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54-0519a.png
难咏以诗曰功成千金募降虏东面置坐师广武虽云
晚计太疏略此事亦足垂千古信事固难矣若曹参佐
汉祖起兵未有韩彭辈战胜攻取多出于参异时论功
争以参为第一者此也高祖先项羽入关参功为最逮
得韩信参已封建成侯一旦举信为大将不闻参有轧
己之嫌虽信奇才然参视之实为后出至信击魏击赵
参皆与俱击齐参以相国属焉则参不特不忌信乃降
心出其下此于士君子不足道而见之参则难矣其谦
晚计太疏略此事亦足垂千古信事固难矣若曹参佐
汉祖起兵未有韩彭辈战胜攻取多出于参异时论功
争以参为第一者此也高祖先项羽入关参功为最逮
得韩信参已封建成侯一旦举信为大将不闻参有轧
己之嫌虽信奇才然参视之实为后出至信击魏击赵
参皆与俱击齐参以相国属焉则参不特不忌信乃降
心出其下此于士君子不足道而见之参则难矣其谦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54-0519b.png
让不伐不待舍盖公随萧规而后然宜其善终于菹醢
之世参本傅言韩信破赵东击齐参以左丞相属焉又
言信立为齐王引兵东与汉王共破项羽讨齐未服者
汉王即帝位徙信王楚参归相印观此则参终始出信
下噫难哉
有国二权
国之大权二政与兵而已政权宜专不宜分分则事无
统兵权宜分不宜专专则乱生成王将终命大臣相康
之世参本傅言韩信破赵东击齐参以左丞相属焉又
言信立为齐王引兵东与汉王共破项羽讨齐未服者
汉王即帝位徙信王楚参归相印观此则参终始出信
下噫难哉
有国二权
国之大权二政与兵而已政权宜专不宜分分则事无
统兵权宜分不宜专专则乱生成王将终命大臣相康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54-0519c.png
王时掌兵者齐侯吕伋宰臣召公奭迎嗣子命仲桓南
宫毛取二干戈虎贲百人于伋先儒谓齐侯掌兵而不
可发召公发兵而必资仲桓南宫毛则其权之不统属
也尚矣西汉郡置守一人掌政置都尉一人掌兵二者
不复相统置南北两军亦不相摄高后时周勃以太尉
掌宿卫初得北军而不得南可證也唐季府卫制坏兵
聚方镇卒以取亡宋兴鉴其弊郡置通判贰太守道置
转运贰制使有兵权者钱赋不之寄有钱谷者兵无所
宫毛取二干戈虎贲百人于伋先儒谓齐侯掌兵而不
可发召公发兵而必资仲桓南宫毛则其权之不统属
也尚矣西汉郡置守一人掌政置都尉一人掌兵二者
不复相统置南北两军亦不相摄高后时周勃以太尉
掌宿卫初得北军而不得南可證也唐季府卫制坏兵
聚方镇卒以取亡宋兴鉴其弊郡置通判贰太守道置
转运贰制使有兵权者钱赋不之寄有钱谷者兵无所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54-0519d.png
预思虑视古人益密矣内则政事归于中书故外戚不
得挠宦官不得干兵典以枢密宰相可知之而不可总
之三帅可总之而不可发之发兵之权归枢密而枢密
置使必置副欲彼此相制也州兵典以指挥随郡大小
为员多少每指挥四五百人给饷在运司统制领守倅
神宗尝言艺祖养兵只三十万京师十馀万诸道十馀
万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诸道之兵足以
当京师则无内变此又内外相制也
得挠宦官不得干兵典以枢密宰相可知之而不可总
之三帅可总之而不可发之发兵之权归枢密而枢密
置使必置副欲彼此相制也州兵典以指挥随郡大小
为员多少每指挥四五百人给饷在运司统制领守倅
神宗尝言艺祖养兵只三十万京师十馀万诸道十馀
万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诸道之兵足以
当京师则无内变此又内外相制也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54-0520a.png
孟子谈王
万事古今有一定之理亦有随时之宜汤武征伐虽不
若唐虞揖让然桀纣之暴如是非汤武伐而除之天下
何时得安乎所以伊川读易先明辞次识时如孔子作
春秋尊王孟子七篇之书教诸侯为王以时观之孔子
时王室政教犹行列国礼义相尚使有桓文复出王室
犹可扶持也至孟子时七国日事战争周君曾不能为
时重轻而民生憔悴虐政日甚一日故孟子以王道晓
万事古今有一定之理亦有随时之宜汤武征伐虽不
若唐虞揖让然桀纣之暴如是非汤武伐而除之天下
何时得安乎所以伊川读易先明辞次识时如孔子作
春秋尊王孟子七篇之书教诸侯为王以时观之孔子
时王室政教犹行列国礼义相尚使有桓文复出王室
犹可扶持也至孟子时七国日事战争周君曾不能为
时重轻而民生憔悴虐政日甚一日故孟子以王道晓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54-0520b.png
诸侯亦明时者也张南轩曰君子救世时宜而已孔子
作春秋文王事殷之心也孟子劝时君行王攻汤武顺
天之心也惜伯夷(缺/) 李旴江常语司马公疑孟等作
似非识时者然有武王孟子之书又不可无后世旴江
温公之说乃扶持世变之一端唐高祖称义兵伐隋隋
炀之恶视纣尤甚高祖为隋方伯有汤武之资当时声
炀之罪义旗东指为天下除残民心响应举动岂不正
大乃窃臣突厥遥尊炀帝别立代王徐行禅让之礼所
作春秋文王事殷之心也孟子劝时君行王攻汤武顺
天之心也惜伯夷(缺/) 李旴江常语司马公疑孟等作
似非识时者然有武王孟子之书又不可无后世旴江
温公之说乃扶持世变之一端唐高祖称义兵伐隋隋
炀之恶视纣尤甚高祖为隋方伯有汤武之资当时声
炀之罪义旗东指为天下除残民心响应举动岂不正
大乃窃臣突厥遥尊炀帝别立代王徐行禅让之礼所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54-0520c.png
以胡致堂谓正大之举反委曲行之皆不明时者也孟
子有独夫纣之说南轩曰王者天下之义主民以为王
则谓之王民不以为王则独夫而已况所谓王者以其
能生杀能废置能弭乱争纣炀虽苛暴为独夫生杀废
置犹在也若衰周二君无纣炀之恶而安于衰弱使文
武德泽斩尽制度大坏付天下于自盛自衰自存自亡
于世治乱茫然不与焉亦安得不谓之独夫哉
十六相四凶
子有独夫纣之说南轩曰王者天下之义主民以为王
则谓之王民不以为王则独夫而已况所谓王者以其
能生杀能废置能弭乱争纣炀虽苛暴为独夫生杀废
置犹在也若衰周二君无纣炀之恶而安于衰弱使文
武德泽斩尽制度大坏付天下于自盛自衰自存自亡
于世治乱茫然不与焉亦安得不谓之独夫哉
十六相四凶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54-0520d.png
五运历谱载黄帝之子相承四百年次颛帝(即高/阳氏)在位
七十八年次帝喾高辛在位七十年次唐尧在位七十
年以其数考之意子孙至舜时已六百一十馀年(缺/)
称舜举十六相去四凶族苍舒至叔达八人为
高阳氏之才子天下谓之八元(如历谱之数八人至舜/时已二百一十馀年)
伯奋至季狸八人为高辛氏之才子天下谓之八恺(如/历)
(谱之数八人至舜/时已一百四十年)少皞有不才子曰穷奇(至舜时已一/百六十馀年)
帝鸿氏有不才子曰浑敦(历谱曰帝鸿氏黄帝孙/与颛帝同缺)颛顼
七十八年次帝喾高辛在位七十年次唐尧在位七十
年以其数考之意子孙至舜时已六百一十馀年(缺/)
称舜举十六相去四凶族苍舒至叔达八人为
高阳氏之才子天下谓之八元(如历谱之数八人至舜/时已二百一十馀年)
伯奋至季狸八人为高辛氏之才子天下谓之八恺(如/历)
(谱之数八人至舜/时已一百四十年)少皞有不才子曰穷奇(至舜时已一/百六十馀年)
帝鸿氏有不才子曰浑敦(历谱曰帝鸿氏黄帝孙/与颛帝同缺)颛顼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54-0521a.png
氏有不才子曰梼杌(至舜时皆二/百一十馀年)缙云氏有不才子曰
饕餮(历谱曰缙云氏黄帝臣/至舜时亦六百馀年)窃意舜时未必皆尚有其
人虽古人多寿然数人者不皆寿纵寿亦未必如此其
久也若曰自其世济美恶者言之绵历六百馀年之远
未必代代皆元恺人人为凶类也夫谓之世济者世代
相仍积累皆然也不思尧舜大圣生朱均瞽鲧顽圮生
舜禹父子相去一间圣愚悬隔禹治水可谓有大功于
世启少康之外咸无可称文武之兴后稷稼穑之休烈
饕餮(历谱曰缙云氏黄帝臣/至舜时亦六百馀年)窃意舜时未必皆尚有其
人虽古人多寿然数人者不皆寿纵寿亦未必如此其
久也若曰自其世济美恶者言之绵历六百馀年之远
未必代代皆元恺人人为凶类也夫谓之世济者世代
相仍积累皆然也不思尧舜大圣生朱均瞽鲧顽圮生
舜禹父子相去一间圣愚悬隔禹治水可谓有大功于
世启少康之外咸无可称文武之兴后稷稼穑之休烈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54-0521b.png
犹有存者成康宣王外可数无几焉以帝王之胄犹若
此彼十六相世为元凯四凶族代为恶人吾不信也况
更历六百馀年谓之元凯其间岂无一凶德败祖宗之
美谓之凶族其间岂无一良善掩前人之愆谓皆自其
世济而言之亦非也
姬周姓
左传晋平公以同姓四人备嫔御郑子产聘晋言于叔
向曰今君内实有四姬焉盖指四人别同姓之丑非目
此彼十六相世为元凯四凶族代为恶人吾不信也况
更历六百馀年谓之元凯其间岂无一凶德败祖宗之
美谓之凶族其间岂无一良善掩前人之愆谓皆自其
世济而言之亦非也
姬周姓
左传晋平公以同姓四人备嫔御郑子产聘晋言于叔
向曰今君内实有四姬焉盖指四人别同姓之丑非目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54-0521c.png
贱妾为姬也按古妇人皆有字与谥或国名下系其姓
先儒谓其不忘本且别他族今考字下系姓如周女曰
伯姬叔姬齐女曰孟姜季姜宋女曰孟子仲子狄女曰
叔隗季隗是也谥下系姓如齐女曰宣姜庄姜宋女曰
声子秦女曰文嬴楚女曰文芉杞女曰定姒是也国下
系姓如秦女曰徐嬴梁嬴陈女曰息妫之类岂惟姬姓
后世以目贱人战国曰幸姬如姬汉史曰诸姬薄姬爱
姬释者不辨其为用如薄曰姬音怡臣瓒曰汉内官也
先儒谓其不忘本且别他族今考字下系姓如周女曰
伯姬叔姬齐女曰孟姜季姜宋女曰孟子仲子狄女曰
叔隗季隗是也谥下系姓如齐女曰宣姜庄姜宋女曰
声子秦女曰文嬴楚女曰文芉杞女曰定姒是也国下
系姓如秦女曰徐嬴梁嬴陈女曰息妫之类岂惟姬姓
后世以目贱人战国曰幸姬如姬汉史曰诸姬薄姬爱
姬释者不辨其为用如薄曰姬音怡臣瓒曰汉内官也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54-0521d.png
秩比二千石位媫妤下惟颜师古谓汉内官无称姬者
周姓贵于众国之女故妇人美号皆称姬宋大观间公
主易号曰帝姬贵之也若世例以目妾岂反贱乎然则
姬女贵而以姓著反不若齐宋女不辱其姓之为愈
识遗卷一
周姓贵于众国之女故妇人美号皆称姬宋大观间公
主易号曰帝姬贵之也若世例以目妾岂反贱乎然则
姬女贵而以姓著反不若齐宋女不辱其姓之为愈
识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