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862-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衡卷十五
             汉 王充 撰
   变动       招致篇
   明雩篇      顺鼓篇
  变动篇
论灾异者已疑于天用灾异谴告人矣更说曰灾异之
至殆人君以政动天天动气以应之譬之以物击鼓以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862-0181b.png
椎扣钟鼓犹天椎犹政钟鼓声犹天之应也人主为于
下则天气随人而至矣曰此又疑也夫天能动物物焉
能动天何则人物系于天天为人物主也故曰王良策
马车骑盈野非车骑盈野而乃王良策马也天气变于
上人物应于下矣故天且雨商羊起舞使天雨也商羊
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故天且雨蝼
蚁徙蚯蚓出琴弦缓固疾发此物为天所动之验也故
天且风巢居之虫动且雨冗处之物扰风雨之气感虫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862-0182a.png
物也故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
在冗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逆顺横从能令衣裳冗隙之
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
理也夫风至而树枝动树枝不能致风是故夏末蜻𧊿
鸣寒螀啼感阴气也雷动而雉惊发蛰而蛇出起阳气也
夜及半而鹤唳晨将旦而鸡鸣此虽非变天气动物物
应天气之验也顾可言寒温感动人君人君起气而以
赏罚乃言以赏罚感动皇天天为寒温以应政治乎六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862-0182b.png
情风家言风至为盗贼者感应之而起非盗贼之人精
气感天使风至也风至怪不轨之心而盗贼之操发矣
何以验之盗贼之人见物而取睹敌而杀皆在徙倚漏
刻之间未必宿日有其思也而天风已以贪狠阴贼之
日至矣以风占贵贱者风从王相乡来则贵从囚死地
来则贱夫贵贱多少斗斛故也风至而籴谷之人贵贱
其价天气动怪人物者也故谷价低昂一贵一贱矣天
官之书以正月朝占四方之风风从南方来者旱从北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862-0182c.png
方来者湛东方来者为疫西方来者为兵太史公实道
言以风占水旱兵疫者人物吉凶统于天也使物生者
春也物死者冬也春生而冬杀也天者如或欲春杀冬
生物终不死生何也物生统于阳物死系于阴也故以
口气吹人人不能寒吁人人不能温使见吹吁之人涉
冬触夏将有冻旸之患矣寒温之气系于天地而统于
阴阳人事国政安能动之且天本而人末也登树坏其
枝不能动其株如伐株万茎枯矣人事犹树枝寒温犹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862-0182d.png
根株也生于天含天之气以天为主犹耳目手足系于
心矣心有所为耳目视听手足动作谓天应人是谓心
为耳目手足使乎旌旗垂旒旒缀于杆(杆宜读为/韬杠之杠)杆东
则旒随而西苟谓寒温随刑罚而至是以天气为缀旒
也钩星在房心之间地且动之占也齐太卜知之谓景
公臣能动地景公信之夫谓人君能致寒温犹齐景公
信太卜之能动地夫人不能动地而亦不能动天夫寒
温天气也天至高大人至卑小篙(或作/筳)不能鸣钟而萤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862-0183a.png
火不爨鼎者何也钟长而篙短鼎大而萤小也以七尺
之细形感皇天之大气其无分铢之验必也占大将且
入国邑气寒则将且怒温则将喜夫喜怒起事而发未
入界未见吏民是非未察喜怒未发而寒温之气已豫
至矣怒喜致寒温怒喜之后气乃当至是竟寒温之气
使人君怒喜也或曰未至诚也行事至诚若邹衍之呼
天而霜降杞梁妻哭而城崩何天气之不能动乎夫至
诚犹以心意之好恶也有果蓏之物在人之前去口一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862-0183b.png
尺心欲食之口气吸之不能取也手掇送口然后得之
夫以果蓏之细员圌易转去口不远至诚欲之不能得
也况天去人高远其气莽苍无端末乎盛夏之时当风
而立隆冬之月向日而坐其夏欲得寒而冬欲得温也
至诚极矣欲之甚者至或当风鼓箑向日燃炉而天终
不为冬夏易气寒暑有节不为人变改也夫正欲得之
而犹不能致况自刑赏意思不欲求寒温乎万人俱叹
未能动天一邹衍之口安能降霜邹衍之状孰与屈原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862-0183c.png
见拘之冤孰与沉江离骚楚辞悽怆孰与一叹屈原死
时楚国无霜此怀襄之世也厉武之时卞和献玉刖其
两足奉玉泣出涕尽续之以血夫邹衍之诚孰与卞和
见拘之冤孰与刖足仰天而叹孰与泣血夫叹固不如
泣拘固不如刖料计冤情衍不如和当时楚地不见霜
李斯赵高谗杀太子扶苏并及蒙恬蒙骜其时皆吐痛
苦之言与叹声同又祸至死非徒苟徙而其死之地寒
气不生秦坑赵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俱陷当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862-0183d.png
时啼号非徒叹也诚虽不及邹衍四十万之冤度当一
贤臣之痛入坑陷之啼度过拘囚之呼当时长平之下
不见陨霜甫刑曰庶僇旁告无辜于天帝此言蚩尤之
民被冤旁告无罪于上天也以众民之叫不能致霜邹
衍之言殆虚妄也南方至热煎沙烂石父子同水而浴
北方至寒凝冰坼土父子同冗而处燕在北边邹衍时
周之五月正岁三月也中州内正月二月霜雪时降北
边至寒三月下霜未为变也此殆北边三月尚寒霜适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862-0184a.png
自降而衍适呼与霜逢会传曰燕有寒谷不生五榖邹
衍吹律寒谷复温则能使气温亦能使气复寒何知衍
不令时人知巳之冤以天气表巳之诚窃吹律于燕谷
狱令气寒而因呼天乎即不然者霜何故降范雎为须
贾所谗魏齐僇之折干摺胁张仪游于楚楚相掠之被
捶流血二子冤屈太史公列记其状邹衍见拘雎仪之
比也且子长何讳不言案衍列传不言见拘而使霜降
伪书游言犹太子丹使日再中天雨粟也由此言之衍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862-0184b.png
呼而降霜虚矣则杞梁之妻哭而崩城妄也顿牟叛赵
襄子帅师攻之军到城下顿牟之城崩者十馀丈襄子
击金而退之夫以杞梁妻哭而城崩襄子之军有哭者
乎秦之将灭都门内崩霍光家且败第墙自坏谁哭于
秦宫泣于霍光家者然而门崩墙坏秦霍败亡之徵也
或时杞国且圯而杞梁之妻适哭城下犹燕国适寒而
邹衍偶呼也事以类而时相因闻见之者或而然之又
城老墙朽犹有崩坏一妇之哭崩五丈之城是城则一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862-0184c.png
指摧三仞之楹也春秋之时山多变山城一类也哭能
崩城复能坏山乎女然素缟而哭河河流通信哭城崩
固其宜也案杞梁从军死不归其妇迎之鲁君吊于途
妻不受吊棺归于家鲁君就吊不言哭于城下本从军
死从军死不在城中妻向城哭非其处也然则杞梁之
妻哭而崩城复虚言也因类以及荆轲秦王白虹贯日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计太白食昴复妄言也夫豫子
谋杀襄子伏于桥下襄子至桥心动贯高欲杀高祖藏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862-0184d.png
人于壁中高祖至柏人亦动心二子欲刺两主两主心
动实论之尚谓非二子精神所能感也而况荆轲欲刺
秦王秦王之心不动而白虹贯日乎然则白虹贯日
变自成非轲之精为虹而贯日也钩星在房心间地且
动之占也地且动钩星应房心夫太白食犹钩星在
房心也谓卫先生长平之议令太白食疑矣岁星害
鸟尾周楚恶之綝然之气见宋卫陈郑灾案时周楚未
有非而宋卫陈郑未有恶也然而岁星先守尾灾气署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862-0185a.png
垂于天其后周楚有祸宋卫陈郑同时皆然岁星之害
周楚天气灾四国也何知白虹贯日不致刺秦王太白
食昴使长平计起也
  明雩篇
变复之家以久雨为湛久旸为旱旱应亢阳湛应沈
或难曰夫一岁之中十日者一雨五日者一风雨颇留
湛之兆也旸颇久旱之渐也湛之时人君未必沈溺也
旱之时未必亢阳也人君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862-0185b.png
旱时气也范蠡计然曰太岁在子水毁金穰木饥火旱
夫如是水旱饥穰有岁运也岁直其运气当其世变复
之家指而名之人君用其言求过自改旸久自雨雨久
自旸变复之家遂名其功人君然之遂信其术试使人
君恬居安处不求已过天犹自雨雨犹自旸旸济雨济
之时人君无事变复之家犹名其术是则阴阳之气以
人为主不说于天也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
而应人春秋鲁大雩旱求雨之祭也旱久不雨祷祭求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862-0185c.png
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此变复也诗云月离于毕
比滂沲矣书曰月之从星则以风雨然则风雨随月所
离从也房星四表三道日月之行出入三道出北则湛
出南则旱或言出北则旱南则湛案月为天下占房为
九州候月之南北非独为鲁也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
有顷天果大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昨暮月离于毕后
日月复离毕孔子出子路请赍雨具孔子不听出果无
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昔日月离其阴故雨昨暮月离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862-0185d.png
其阳故不雨夫如是鲁雨自以月离岂以政哉如审以
政令月离于毕为雨占天下共之鲁雨天下亦宜皆雨
六国之时政治不同人君所行赏罚异时必以雨为应
政令月离六七毕星然后足也鲁缪公之时岁旱缪公
问县子天旱不雨寡人欲暴巫奚如县子不听欲徙市
奚如对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公薨巷市五日为之徙
市不亦可乎案县子之言徙市得雨也案诗书之文月
离星得雨日月之行有常节度肯为徙市故离毕之阴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862-0186a.png
乎夫月毕天下占徙鲁之市安耐移月月之行天三十
日而周一月之中一过毕星离阳则阳假令徙市之感
能令月离毕阳其时徙市而得雨乎夫如县子言未可
用也董仲舒求雨申春秋之义设虚立祀父不食于枝
庶天不食于下地诸侯雩礼所祀未知何神如天神也
唯王者天乃歆诸侯及今长吏天不享也神不歆享安
耐得神如云雨者气也云雨之气何用歆享触石而出
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泰山也泰山雨天下小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862-0186b.png
山雨国邑然则大雩所祭岂祭山乎假令审然而不得
也何以效之水异川而居相高分寸不决不流不凿不
合诚令人君祷祭水旁能令高分寸之水流而合乎夫
在之水相差无几人君请之终不耐行况雨无形兆
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耐得之夫雨水在天地之间也
犹夫涕泣在人形中也或赍酒食请于惠人之前求出
其泣惠人终不为之陨涕夫泣不可请而出雨安可求
而得雍门子悲哭孟尝君为之流涕苏秦张仪悲说坑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862-0186c.png
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或者傥可为雍门之声出苏张
之说以感天乎天又耳目高远音气不通杞梁之妻又
已悲哭天不雨而城反崩夫如是竟当何以致雨雩祭
之家何用感天案月出北道离毕之阴希有不雨由此
言之北道毕星之所在也北道星肯为雩祭之故下其
雨乎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之时鲁未必雩祭也不祭
沛然自雨不求旷然自旸夫如是天之旸雨自有时也
一岁之中旸雨连属当其雨也谁求之者当其旸也谁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862-0186d.png
止之者人君听请以安民施恩必非贤也天至贤矣时
未当雨为请求之故妄下其雨人君听请之类也变复
之家不推类验之空张法术惑人君或未当雨而贤君
求之而不得或适当自雨恶君求之遭遇其时是使贤
君受空责而恶君蒙虚名也世称圣人纯而贤者駮纯
则行操无非无非则政治无失然而世之圣君莫有如
尧汤尧遭洪水汤遭大旱如谓政治所致尧汤恶君也
如非政治是运气也运气有时安可请求世之论者犹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862-0187a.png
谓尧汤水旱水旱者时也其小旱湛皆政也假令审然
何用致湛审以政致之不脩所以失之而从请求安耐
复之世审称尧汤水旱天之运气非政所致夫天之运
气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而世又称汤以五
过祷于桑林时立得雨夫言运气则桑林之说绌称桑
林则运气之论消世之说称者竟当何由救水旱之术
审当何用夫灾变大抵有二有政治之灾有无妄之变
政治之灾须耐求之求之虽不耐得而惠悯恻隐之恩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862-0187b.png
不得已之意也慈父之于子孝子之于亲知病不祀神
疾痛不和药又知病之必不可治治之无益然终不肯
安坐待绝犹卜筮求祟召医和药者恻痛慇勤冀有验
也既死气绝不可如何升屋之危以衣招复悲恨思慕
冀其悟也雩祭者之用心慈父孝子之用意也无妄之
灾百民不知必归于主为政治者慰民之望故亦必雩
问政治之灾无妄之变何以别之曰德酆政得灾犹至
者无妄也德衰政失变应来者政治也夫政治(一有也/治字)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862-0187c.png
则外雩而内改以复其亏无妄则内守旧政外脩雩礼
以慰民心故夫无妄之气历世时至当固自一不宜改
政何以验之周公为成王陈立政之言曰时则物有间
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维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周公
立政可谓得矣知非常之物不赈不至故敕成王自一
话一言政事无非毋敢变易然则非常之变无妄之气
间而至也水气间尧旱气间汤周宣以贤遭遇久旱建
初孟季北州连旱牛死民乏放流就贱圣主宽明于上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862-0187d.png
百官共职于下太平之明时也政无细非旱犹有气间
之也圣主知之不改政行转谷赈赡损酆济耗斯见之
审明所以救赴之者得宜也鲁文公间岁大旱臧文仲
曰脩城郭贬食省用务啬劝分文仲知非政故徒脩备
不改政治变复之家见变辄归于政不揆政之无非见
异惧惑变易操行以不宜改而变秪取灾焉何以言必
当雩也曰春秋大雩传家在宣公羊谷梁无讥之文当
雩明矣曾晰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862-0188a.png
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
吾与点也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
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
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
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
者浴沂水中也风乾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
安得浴而风乾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春秋
左氏传曰启蛰而雩又曰龙见而雩启蛰龙见皆二月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862-0188b.png
也春二月雩秋八月亦雩春祈谷雨秋祈谷实当今灵
星秋之雩也春雩废秋雩在故灵星之祀岁雩祭也孔
子曰吾与点也善点之言欲以雩祭调和阴阳故与之
也使雩失正点欲为之孔子宜非不当与也樊迟从游
感雩而问刺鲁不能崇德而徒雩也夫雩古而有之故
礼曰雩祭祭水旱也故有雩礼故孔子不讥而仲舒申
之夫如是雩祭祀礼也雩祭得礼则大水鼓用牲于社
亦古礼也得礼无非当雩一也礼祭也社报生万物之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862-0188c.png
功土地广远难得辨祭故立社为位主心事之为水旱
者阴阳之气也满六合难得尽祀故脩坛设位敬恭祈
求效事社之义复灾变之道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阴
阳精气傥如生人能饮食乎故共馨香奉进旨嘉区区
惓惓冀见荅享推祭社言之当雩二也岁气调和灾害
不生尚犹而雩今有灵星古昔之礼也况岁气有变水
旱不时人君之惧必痛甚矣虽有灵星之祀犹复雩恐
前不备肜绎之义也冀复灾变之亏获酆穰之报三也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862-0188d.png
礼之心悃愊乐之意欢忻悃愊以玉帛效心欢忻以钟
鼓验意雩祭请祈人君精诚也精诚在内无以效外故
雩祀尽已惶惧关纳精心于雩祀之前玉帛钟鼓之义
四也臣得罪于君子获过于父比自改更且当谢罪惶
惧于旱如政治所致臣子得罪获过之类也默改政治
潜易操行不彰于外天怒不释故必雩祭惶惧之义五
也汉立博士之官师弟子相诃难欲极道之深形是非
之理也不出横难不得从说不发苦诘不闻甘对导才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862-0189a.png
低仰欲求裨也砥石劘厉欲求铦也推春秋之义求雩
祭之说实孔子之心考仲舒之意孔子既殁仲舒已死
世之论者孰当复问唯若孔子之徒仲舒之党为能说

  顺鼓篇
春秋之义大水鼓用牲于社说者曰鼓者攻之也或曰
胁之胁则攻矣阳胜攻社以救之或难曰攻社谓得胜
负之义未可得顺义之节也人君父事天母事地母之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862-0189b.png
党类为害可攻母以救之乎以政令失道阴阳缪盭者
人君也不自攻以复之反逆节以犯尊天地安肯济使
湛水害伤天不以地害天攻之可也今湛水所伤物也
万物于地卑也害犯至尊之体于道违逆论春秋者曾
不知难案雨出于山流入于川湛水之类山川是矣大
水之灾不攻山川社土也五行之性水土不同以水为
害而攻土土胜水攻社之义母乃如今世工匠之用椎
凿也以椎击凿令凿穿木今傥攻土令厌水乎且夫攻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862-0189c.png
社之义以为攻阴之类也甲为盗贼伤害人民甲在不
亡舍甲而攻乙之家耐止甲乎今雨者水也水在不自
攻水而乃攻社案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
水然则山者父母水者子弟也重罪刑及族属罪父母
子弟乎罪其朋徒也计山水与社俱为雨类也孰为亲
者社土也五行异气相去远殷太戊桑谷俱生或曰高
宗恐骇侧身行道思索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
民明养老之义桑谷消亡享国长久此说者春秋所共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862-0189d.png
闻也水灾与桑谷之变何以异殷王改政春秋攻社道
相违反行之何从周成王之时天下雷雨偃禾拔木为
害大矣成王开金縢之书求索行事得周公之功执书以
泣遏雨止风反禾大木复起大雨久湛其实一也成王
改过春秋攻社两经二义行之如何月令之家虫食谷
稼取虫所类象之吏笞击僇辱以灭其变实论者谓之
未必真是然而为之厌合人意今致雨者政也吏也不
变其政不罪其吏而徒攻社何能复塞苟以为当攻其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862-0190a.png
类众阴之精月也方诸乡月水自下来月离于毕出房
北道希有不雨月中之兽兔蟾蜍也其类在地螺与蚄
也月毁于天螺蚄陷缺同类明矣雨久不霁攻阴之类
宜捕斩兔蟾蜍椎破螺蚄为其得实蝗虫时至或飞或
集所集之地谷草枯索吏卒部民堑道作塪榜驱内于
堑塪杷蝗积聚以千斛数正攻蝗之身蝗犹不止况徒
攻阴之类雨安肯霁尚书大传曰烟氛郊社不脩山川
不祝风雨不时霜雪不降责于天公臣多弑主㜸多杀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862-0190b.png
宗五品不训责于人公城郭不缮沟池不脩水泉不隆
水为民害责于地公王者三公各有所主诸侯卿大夫
各有分职大水不责卿大夫而击鼓攻社何知不然鲁
国失礼孔子作经表以为戒也公羊高不能实董仲舒
不能定故攻社之义至今复行之使高尚生仲舒未死
将难之曰久雨湛水溢谁致之者使人君也宜改政易
行以复塞之如人臣也宜罪其人以过解天如非君臣
阴阳之气偶时运也击鼓攻社而何救止春秋说曰人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862-0190c.png
君亢阳致旱沈溺致水夫如是旱则为沈溺之行水则
为亢阳之操何乃攻社攻社不解朱丝萦之亦复未晓
说者以为社阴朱阳也水阴也以阳色萦之助鼓为救
夫大山失火灌以壅水众知不能救之者何也火盛水
少热不能胜也今国湛水犹大山失火也以若绳之丝
萦社为救犹以壅水灌大山也原天心以人意状天治
以人事人相攻击气不相兼兵不相负不能取胜今一
国水使真欲攻阳以绝其气悉发国人操刀把杖以击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862-0190d.png
之若岁终逐疫然后为可楚汉之际六国之时兵革战
攻力彊则胜弱劣则负攻社一人击鼓无兵革之威安
能救雨夫一旸一雨犹一昼一夜也其遭若尧汤之水
旱犹一冬一夏也如或欲以人事祭祀复塞其变冬求
为夏夜求为昼也何以效之久雨不霁试使人君高枕
安卧雨犹自止止久至于大旱试使人君高枕安卧旱
犹自雨何则旸极反阴阴极反旸故夫天地之有湛也
何以知不如人之有水病也其有旱也何以知不如人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862-0191a.png
有瘅疾也祷请求福终不能愈变操易行终不能救使
医食药冀可得愈命尽期至医药无效尧遭洪水春秋
之大水也圣君知之不祷于神不改乎政使禹治之百
川东流夫尧之使禹治水犹病水者之使医也然则尧
之洪水天地之水病也禹之治水洪水之良医也说者
何以易之攻社之义于事不得雨不霁祭女娲于礼何
见伏羲女娲俱圣者也舍伏羲而祭女娲春秋不言董
仲舒之议其故何哉夫春秋经但言鼓岂言攻哉说者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862-0191b.png
见有鼓文则言攻矣夫鼓未必为攻说者用意异也季
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曰非吾
徒也小子鸣鼓攻之可也攻者责也责让之也六国兵
革相攻不得难此此又非也以卑而责尊为逆矣或据
天责之也王者母事地母有过子可据父以责之乎下
之于上宜言谏若事臣子之礼也责让上之礼也乖违
礼意行之如何夫礼以鼓助号呼明声响也古者人君
将出撞钟击鼓故警戒下也必以伐鼓为攻此社此则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862-0191c.png
钟声鼓鸣攻击上也大水用鼓或时再告社阴之太盛
雨湛不霁阴盛阳微非道之宜口祝不副以鼓自助与
日食鼓用牲于社同一义也俱为告急彰阴盛也事大
而急者用钟鼓小而缓者用铃𥭳彰事告急助口气也
大道难知大水久湛假令政治所致犹先告急乃斯政
行盗贼之发与此同操盗贼亦政所致比求阙失犹先
发告鼓用牲于社发觉之也社者众阴之长故伐鼓使
社知之说鼓者以为攻之故攻毋逆义之难缘此而至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862-0191d.png
今言告以阴盛阳微攻尊之难奚从来哉且告宜于用
牲用牲不宜于攻告事用牲礼也攻之用牲于礼何见
朱丝如绳示在旸也旸气实微故用物微也投一寸之
针布一丸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瘳朱丝如一寸之
针一丸之艾也吴攻破楚昭王亡走申包胥间步赴秦
哭泣求救卒得助兵却吴而存楚击鼓之人伐如何耳
使诚若申包胥一人击得假令一人击鼓将耐令社与
秦王同感以土胜水之威却止云雨云雨气得与吴同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862-0192a.png
恐消散入山百姓被害者得蒙霁晏有楚国之安矣迅
雷风烈君子必变虽夜必兴衣冠而坐惧威变异也夫
水旱犹雷风也虽运气无妄欲令人君高枕幄卧(幄字/一本)
(作/据)以俟其时无恻怛忧民之心尧不用牲或时上世质
也仓颉作书奚仲作车可以前代之时无书车之事非
后世为之乎时同作殊事乃可难异世易俗相非如何
俗图画女娲之象为妇人之形又其号曰女仲舒之意
殆谓女娲古妇人帝王者也男阳而女阴阴气为害故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862-0192b.png
祭女娲求福祐也传又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
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消炼五色
以补苍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仲舒之祭女娲殆见此
传也本有补苍天立四极之神天气不和阳道不胜傥
女娲以精神助圣王止雨湛乎
 
 
 论衡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