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862-01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论衡卷九
             汉 王充 撰
   问孔篇
  问孔篇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
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
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
卷九 第 1b 页 WYG0862-0109b.png
或是而意沈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
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论者皆云
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
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
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希
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
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
孔子不能极问也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
卷九 第 2a 页 WYG0862-0110a.png
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皋
陶陈道帝舜之前浅略未极禹问难之浅言复深略指
复分盖起问难此说激而深切触而著明也孔子笑子
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自今案论语之文孔
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辞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
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
是非也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證
定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
卷九 第 2b 页 WYG0862-0110b.png
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文
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
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
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
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
我我对曰毋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之以礼问曰孔子之言毋违毋违者礼也孝子亦当先
意承志不当违亲之欲孔子言毋违不言违礼懿子听
卷九 第 3a 页 WYG0862-0110c.png
孔子之言独不为嫌于无违志乎樊迟问何谓孔子乃
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使樊迟不问毋
违之说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过樊迟故论语篇中
不见言行樊迟不晓懿子必能晓哉孟武伯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武
伯忧亲懿子违礼攻其短答武伯云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懿子亦宜言唯水火之变乃违礼周公告小才敕大
材略子游之大材也孔子告之敕懿子小才也告之反
卷九 第 3b 页 WYG0862-0110d.png
略违周公之志攻懿子之短失道理之宜弟子不难何
哉如以懿子权尊不敢极言则其对武伯亦宜但言毋
忧而已但孟氏子也权尊钧同形武伯而略懿子未晓
其故也使孔子对懿子极言毋违礼何害之有专鲁莫
过季氏讥八佾之舞庭刺太山之旅祭不惧季氏增邑
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且问孝者非
一皆有御者对懿子言不但心服臆肯故告樊迟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卷九 第 4a 页 WYG0862-0111a.png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此言人
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当守节安贫不当妄去也夫
言不以其道得富贵不居可也不以其道得贫贱如何
富贵顾可去去贫贱何之去贫贱得富贵也不得富贵
不去贫贱如谓得富贵不以其道则不去贫贱邪则所
得富贵不得贫贱也贫贱何故当言得之顾当言贫与
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则不去也当言去不
当言得得者施于得之也今去之安得言得乎独富贵
卷九 第 4b 页 WYG0862-0111b.png
当言得耳何者得富贵乃去贫贱也是则以道去贫贱
如何脩身行道仕得爵禄富贵得爵禄富贵则去贫贱
矣不以其道去贫贱如何毒苦贫贱起为奸盗积聚货
财擅相官秩是为不以其道七十子既不问世之学者
亦不知难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
辞也使此言意结文又不解是孔子相示未形悉也弟
子不问世俗不难何哉
孔子曰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
卷九 第 5a 页 WYG0862-0111c.png
子妻之问曰孔子妻公冶长者何据见哉据年三十可
妻邪见其行贤可妻也如据其年三十不宜称在缧绁
如见其行贤亦不宜称在缧绁何则诸入孔子门者皆
有善行故称备徒役徒役之中无妻则妻之耳不须称
也如徒役之中多无妻公冶长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
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缧绁也何则世间彊受非辜
者多未必尽贤人也恒人见枉众多非一必以非辜为
孔子所妻则是孔子不妻贤妻冤也案孔子之称公冶
卷九 第 5b 页 WYG0862-0111d.png
长有非辜之言无行能之文实不贤孔子妻之非也实
贤孔子称之不具亦非也诚似妻南容云国有道不废
国无道免于刑戮具称之矣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
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俱不
如也是贤颜渊试以问子贡也问曰孔子所以教者礼
让也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非之使子贡实愈
颜渊孔子问之犹曰不如使实不及亦曰不如非失对
卷九 第 6a 页 WYG0862-0112a.png
欺师礼让之言宜谦卑也今孔子出言欲何趣哉使孔
子知颜渊愈子贡则不须问子贡使孔子实不知以问
子贡子贡谦让亦不能知使孔子徒欲表善颜渊称颜
渊贤门人莫及于名多矣何须问于子贡子曰贤哉回
也又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又曰回也其心三月不
违仁三章皆直称不以他人激至是一章独以子贡激之
何哉或曰欲抑子贡也当此之时子贡之名凌颜渊之上
孔子恐子贡志骄意溢故抑之也夫名在颜渊之上当时
卷九 第 6b 页 WYG0862-0112b.png
所为非子贡求胜之也实子贡之知何如哉使颜渊才
在己上已自服之不须抑也使子贡不能自知孔子虽
言将谓孔子徒欲抑已由此言之问与不问无能抑扬
宰我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
予予何诛是恶宰予之昼寝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
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
大恶安能服人使宰我性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
入孔子之门序在四科之列使性善孔子恶之恶
卷九 第 7a 页 WYG0862-0112c.png
太甚过也人之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孔子疾宰予可谓
甚矣使下愚之人涉耐罪之狱吏令以大辟之罪必冤
而怨邪将服而自咎也使宰我愚则与涉耐罪之人同
志使宰我贤知孔子责人几微自改矣明文以识之流
言以过之以其言示端而已自改自改不在言之轻重
在宰予能更与否春秋之义采毫毛之善贬纤介之恶
褒毫毛以巨大以巨大贬纤介观春秋之义肯是之乎
不是则宰我不受不受则孔子之言弃矣圣人之言与
卷九 第 7b 页 WYG0862-0112d.png
文相副言出于口文立于策俱发于心其实一也孔子
作春秋不贬小以大其非宰予也以大恶细文语相违
服人如何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予改是盖起宰予昼寝更
知人之术也问曰人之昼寝安足以毁行毁行之人昼
夜不卧安足以成善以昼寝而观人善恶能得其实乎
案宰予在孔子之门序于四科列在赐上如性情怠不
可雕琢何以致此使宰我以昼寝自致此才复过人远
卷九 第 8a 页 WYG0862-0113a.png
矣如未成就自谓已足不能自知知不明耳非行恶也
晓敕而已无为改术也如自知未足倦极昼寝是精神
索也精神索至于死亡岂徒寝哉且论人之法取其行则弃其言取其言则弃其行今宰予虽无力行有言语
用言令行缺有一槩矣今孔子起宰予昼寝听其言观
其行言行相应则谓之贤是孔子备取人也毋求备于
一人之义何所施
子张问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卷九 第 8b 页 WYG0862-0113b.png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子文曾举楚子玉代已位而伐宋以百
乘败而丧其众不知如此安得为仁问曰子文举子玉
不知人也智与仁不相干也有不知之性何妨为仁之
行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五者各别不相须而成故
有智人有仁人者有礼人有义人者人有信者未必智
智者未必仁仁者未必礼礼者未必义子文智蔽于子
玉其仁何毁谓仁焉得不可且忠者厚也厚人仁矣孔
卷九 第 9a 页 WYG0862-0113c.png
子曰观过斯知仁矣子文有仁之实矣孔子谓忠非仁
是谓父母非二亲配匹非夫妇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不迁怒不
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夫颜渊所
以死者审何用哉令自以短命犹伯牛之有疾也人生受
命皆全当洁今有恶疾故曰无命人生皆当受天长命今
得短命亦宜曰无命如天有短长则亦有善恶矣言颜渊
短命则宜言伯牛恶命言伯牛无命则宜言颜渊无命一死
卷九 第 9b 页 WYG0862-0113d.png
一病皆痛云命所禀不异文语不同未晓其故也
哀公问孔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今也
则亡不迁怒不贰过何也曰并攻哀公之性迁怒贰过
故也因其问则并以对之兼以攻上之短不犯其罚问
曰康子亦问好学孔子亦对之以颜渊康子亦有短何
不并对以攻康子康子非圣人也操行犹有所失成事
康子患盗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由此言
之康子以欲为短也不攻何哉
卷九 第 10a 页 WYG0862-0114a.png
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子曰予所鄙(一作/否)者天厌之天厌
之南子卫灵公夫人也聘孔子子路不说谓孔子淫乱也
孔子解之曰我所为鄙陋者天厌杀我至诚自誓不负子
路也问曰孔子自解安能解乎使世人有鄙陋之行天曾
厌杀之可引以誓子路闻之可信以解今未曾有为天所
厌者也曰天厌之子路肯信之乎行事雷击杀人水火烧
溺人墙屋压填人如曰雷击杀我水火烧溺我墙屋压填
我子路颇信之今引未曾有之祸以自誓于子路子路安肯
卷九 第 10b 页 WYG0862-0114b.png
晓解而信之行事适有卧厌不悟者谓此为天所厌邪
案诸卧厌不悟者未皆为鄙陋也子路入道虽浅犹知
事之实事非实孔子以誓子路必不解矣孔子称曰死
生有命富贵在天若此者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
行善恶也成事颜渊蚤死孔子谓之短命由此知短命
夭死之人必有邪行也子路入道虽浅闻孔子之言知
死生之实孔子誓以予所鄙者天厌之独不为子路言
夫子惟命未当死天安得厌杀之乎若此誓子路以天
卷九 第 11a 页 WYG0862-0114c.png
厌之终不见信不见信则孔子自解终不解也尚书曰
毋若丹朱敖惟慢游是好谓帝舜敕禹毋子不肖子也
重天命恐禹私其子故引丹朱以敕戒之禹曰予娶若
时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陈已行事以往推来
以见卜隐效己不敢私不肖子也不曰天厌之者知俗
人誓好引天也孔子为子路行所疑不引行事效己不
鄙而云天厌之是与俗人解嫌引天祝诅何以异乎
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夫子自伤不王
卷九 第 11b 页 WYG0862-0114d.png
也已王致太平太平则凤鸟至河出图矣今不得王故
瑞应不至悲心自伤故曰吾已矣夫问曰凤鸟河图审
何据始起始起之时鸟图未至如据太平太平之帝未
必常致凤鸟与河图也五帝三王皆致太平案其瑞应
不皆凤皇为必然之瑞于太平凤皇为未必然之应孔
子圣人也思未必然以自伤终不应矣或曰孔子不自
伤不得王也伤时无明王故已不用也凤鸟河图明王
之瑞也瑞应不至时无明王明王不存已遂不用矣夫
卷九 第 12a 页 WYG0862-0115a.png
致瑞应何以致之任贤使能治定功成治定功成则瑞
应至矣瑞应至后亦不须孔子孔子所望何其末也不
思其本而望其末也不相其主而名其物治有未定物
有不至以至而效明王必失之矣孝文皇帝可谓明矣
案其本纪不见凤鸟与河图使孔子在孝文之世犹曰
吾已矣夫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志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或人
卷九 第 12b 页 WYG0862-0115b.png
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问之曰
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
夷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
夏之亡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不能行于易能行于
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邪谓脩君子之
道自容乎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脩君子之道苟自
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
卷九 第 13a 页 WYG0862-0115c.png
可教乎禹入裸国裸入衣出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
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孔子焉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
实不欲往患道不行故发此言或人难之孔子知其陋
然而犹曰何陋之有者欲遂已然距或人之谏也实不
欲往志动发言是伪言也君子于言无所苟矣如知其
陋苟欲自遂此子路对孔子以子羔也子路使子羔为
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社稷焉有民人焉何
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子路知其不可
卷九 第 13b 页 WYG0862-0115d.png
苟对自遂孔子恶之比夫佞者孔子亦知其不可苟应
人孔子子路皆以佞也
孔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何谓不受命乎
说曰受当富之命自以术知数亿中时也夫人富贵在
天命乎在人知也如在天命知术求之不能得如在人
孔子何为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夫谓富不受命而自
知术得之贵亦可不受命而自以努力求之世无不受
贵命而自得贵亦知无不受富命而自得富者成事孔
卷九 第 14a 页 WYG0862-0116a.png
子不得富贵矣周流应聘行说诸侯智穷策困还定诗
书望绝无冀称已矣夫自知无贵命周流无补益也孔
子知己不受贵命周流求之不能得而谓赐不受富命
而以术知得富言行相违未晓其故或曰欲攻子贡之
短也子贡不好道德而徒好货殖故攻其短欲令穷服
而更其行节夫攻子贡之短可言赐不好道德而货殖
焉何必言不受命与前言富贵在天相违反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此言人将起天与之辅人将废
卷九 第 14b 页 WYG0862-0116b.png
天夺其佑孔子有四友欲因而起颜渊早夭故曰天丧
予问曰颜渊之死孔子不王天夺之邪不幸短命自为
死也如短命不幸不得不死孔子虽王犹不得生辅之
于人犹杖之扶疾也人有病须杖而行如斩杖本得短
可谓天使病人不得行乎如能起行杖短能使之长乎
夫颜渊之短命犹杖之短度也且孔子言天丧予者以
颜渊贤也案贤者在世未必为辅也夫贤者未必为辅
犹圣人未必受命也为帝有不圣为辅有不贤何则禄
卷九 第 15a 页 WYG0862-0116c.png
命骨法与才异也由此言之颜渊生未必为辅其死未
必有丧孔子云天丧予何据见哉且天不使孔子王者
本意如何本禀性命之时不使之王邪将使之王复中
悔之也如本不使之王颜渊死何丧如本使之王复中
悔之此王无骨法便宜自在天也且本何善所见而使
之王后何恶所闻中悔不命天神论议误不谛也
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出使子贡脱骖而
赙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脱骖脱骖于旧馆毋
卷九 第 15b 页 WYG0862-0116d.png
乃已重乎孔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
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孔子脱骖以赙旧馆者
恶情不副礼也副情而行礼情起而恩动礼情相应君
子行之颜渊死子哭之恸门人曰子恸矣吾非斯人之
恸而谁为夫恸哀之至也哭颜渊恸者殊之众徒哀痛
之甚也死有棺无椁颜路请车以为之椁孔子不予为
大夫不可以徒行也吊旧馆脱骖以赙恶涕无从哭颜
渊恸请车不与使恸无副岂涕与恸殊马与车异邪于
卷九 第 16a 页 WYG0862-0117a.png
彼则礼情相副于此则恩义不称未晓孔子为礼之意
孔子曰鲤也死有棺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鲤之恩
深于颜渊鲤死无椁大夫之仪不可徒行也鲤子也颜
渊他姓也子死且不礼况其礼他姓之人乎曰是盖孔
子实恩之效也副情于旧馆不称恩于子岂以前为士
后为大夫哉如前为士士乘二马如为大夫大夫乘三
马大夫不可去车徒行何不截卖两马以为椁乘其一
乎为士时乘二马截一以赙旧馆今亦何不截其二以
卷九 第 16b 页 WYG0862-0117b.png
副恩乘一以解不徒行乎不脱马以赙旧馆未必乱制
葬子有棺无椁废礼伤法孔子重赙旧人之恩轻废葬
子之礼此礼得于他人制失亲子也然则孔子不粥车
以为鲤椁何以解于贪官好仕恐无车而自云君子杀
身以成仁何难退位以成礼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
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最重也问使治
卷九 第 17a 页 WYG0862-0117c.png
国无食民饿弃礼义礼义弃信安所立传曰仓廪实知
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让生于有馀争生于不足今言去
食信安得成春秋之时战国饥饿易子而食㭊骸而炊
口饥不食不暇顾恩义也夫父子之恩信矣饥饿弃信
以子为食孔子教子贡去食存信如何夫去信存食虽
不欲信信自生矣去食存信虽欲为信信不立矣子适
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语冉子先富而后教之教子
卷九 第 17b 页 WYG0862-0117d.png
贡去食而存信食与富何别信与教何异二子殊教所
尚不同孔子为国意何定哉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曰夫子何为乎对曰夫子
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非之也说
论语者曰非之者非其代人谦也夫孔子之问使者曰
夫子何为问所治为非问操行也如孔子之问也使者
宜对曰夫子为某事治某政今反言欲寡其过而未能
也何以知其对不失指孔子非之也且实孔子何以非
卷九 第 18a 页 WYG0862-0118a.png
使者非其代人谦之乎其非乎对失指也所非犹有一
实不明其过而徒云使乎使乎后世疑惑不知使者所
以为过韩子曰书约则弟子辨孔子之言使乎何其约
也或曰春秋之义也为贤者讳蘧伯玉贤故讳其使者
夫欲知其子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伯玉不贤故
所使过也春秋之义为贤者讳亦贬纤介之恶今不非
而讳贬纤介安所施哉使孔子为伯玉讳宜默而已扬
言曰使乎使乎时人皆知孔子之非也出言如此何益
卷九 第 18b 页 WYG0862-0118b.png
于讳
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
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以中牟畔子之往
也如之何子曰有是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涅而不淄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也子路引孔
子往时所言以非孔子也往前孔子出此言欲令弟子
法而行之子路引之以谏孔子晓之不曰前言戏若非
而不可行而曰有是言者审有当行之也不曰坚乎磨
卷九 第 19a 页 WYG0862-0118c.png
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孔子言此言者能解子路
难乎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解之宜佛
为不善尚犹可入而曰坚磨而不磷白涅而不淄如孔
子之言有坚白之行者可以入之君子之行软而易污
邪何以独不入也孔子不饮盗泉之水曾子不入胜母
之闾避恶去污不以义耻辱名也盗泉胜母有空名而
孔曾耻之佛有恶实而子欲往不饮盗泉是则欲对
非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枉道食篡畔之
卷九 第 19b 页 WYG0862-0118d.png
禄所谓浮云者非也或权时欲行道也即权时行道子
路难之当云行道不言食有权时以行道无权时以求
食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自比以匏瓜者言人
当仕而食禄我非匏瓜系而不食非子路也孔子之言
不解子路之难子路难孔子岂孔子不当仕也哉当择
善国而入之也孔子自比匏瓜孔子欲安食也且孔子
之言何其鄙也何彼仕为食哉君子不宜言也匏瓜系
而不食亦系而不仕等也距子路可云吾岂匏瓜也哉
卷九 第 20a 页 WYG0862-0119a.png
系而不仕也今吾系而不食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
食也人之仕也主贪禄也礼义之言为行道也犹人之
娶也主为欲也礼义之言为供亲也仕而直言食娶可
直言欲乎孔子之言解情而无依违之意不假义理之
名是则俗人非君子也儒者说孔子周流应聘不济闵
道不行失孔子情矣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曰末如也已何必公
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用我吾其为
卷九 第 20b 页 WYG0862-0119b.png
东周乎为东周欲行道也公山佛俱畔者行道于公
山求食于佛孔子之言无定趋也言无定趋则行无
常务矣周流不用岂独有以乎阳货欲见之不见呼之
仕不仕何其清也公山佛召之欲往何其浊也公山
弗扰与阳虎俱畔执季桓子二人同恶呼召礼等独对
公山不见阳虎岂公山尚可阳虎不可乎子路难公山
之召孔子宜解以尚及佛未甚恶之状也
 论衡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