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卷五十 第 1a 页 WYG0849-08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五十     宋 叶适 撰
  吕氏文鉴
欧阳氏朋党论旧傅谓其能极小人之情状故奸邪忌
恶尤深苏氏为续论欲剪戮元恶而抚用其馀按自古
小人害正比而仇君子人主必保护爱惜每加击逐使
君子无以自安小人为党君子不为党也如养鹦鹉孔
鸾猫犬常伺其隙备豫稍不谨抟而食之无救矣孟子
卷五十 第 1b 页 WYG0849-0801b.png
言鲁穆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穆公犹然
况舜文王乎此论乃言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必
君子而后有朋欲人主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
是则人主真以为有党而不善退将愈重其蔽而安能
解其惑哉且君子固未尝能去小人安有戮其首恶而
不用其馀以滋国患者至引州绰邢蒯为比则是方求
免之不暇而预以得志自处苏氏又过矣始终用元祐
自无可憾用庆历不终乃深可惜耳欧阳氏迫切之论
卷五十 第 2a 页 WYG0849-0801c.png
失古人意徒使人悲伤而不足以为据也
司马范氏论钟律按律止于寸固不能生尺度律异物
其用各殊尺又安能生律也凡物度数必由分寸起自
杪忽有形之可积十而成毫毫十而釐釐十而分寸尺
寻丈皆已具焉乃自然之数也故宫系于分分不系于
宫黄钟系于寸寸不系于黄钟也谓度量权衡皆生于
钟而以黍而起分者独刘歆妄作新说尔古无是也古
之制律自分而九之以为宫自寸而九之以为黄钟乐
卷五十 第 2b 页 WYG0849-0801d.png
或未和则反之数术以求于分寸必得其和而后止舜
所谓欲闻六律五声者闻此也今用千二百黍实之管
因其所至遂以为律断取其三以为空径其说易至是
乎此歆之妄作新说误后世也㮚氏为量量之以为釜
深尺内方尺而圆其外其实一釜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声中黄钟之宫考工记虽
非周官然歆以前书也王莽之量左耳为升右为合龠
而重二钧其说曰起于黄钟之龠而又谓千二百黍重
卷五十 第 3a 页 WYG0849-0802a.png
十二铢亦起于黄钟之重亦歆之妄作新说误后世也
其他象类诸说怪妄尤甚而儒者信之过矣舜既考律
知声乐成而谐无相夺伦千有馀年之后其器尚存孔
子听之至于忘味岂惟圣人之盛德亦足以知其制器
之精也今司马范氏不惟古意是求而諓諓焉相与论
王莽刘歆之制作终其身而不已岂其德与器俱有所
未至哉
苏氏劝亲睦欲复小宗古称继祢者为小宗其言不详
卷五十 第 3b 页 WYG0849-0802b.png
夫五世之服已迁而百年之家未散则宗道宜若可续
矣必也豫储其四使迭进而无穷则将不胜其宗而乖
争凌犯之患方起盖少年锐于论事未暇深考也古者
赋禄制田其权在上贫富贵贱无大踰越而为之宗以
维之故长者不傲幼者不侮而和亲雍睦之教可行后
世崛起自致贫富贵贱各极其欲荣悴异门交相为病
于是贤者谢宗以自远不肖挟长以行私盖斗阋之不
暇而安能善其俗哉夫宗者贵而贤者也富而义者也
卷五十 第 4a 页 WYG0849-0802c.png
非是二者而拥虚器以临之教令之所不行也故贵而
贤富而义则上礼异之命为其宗爵不必亲而疏者可
畀也田不必子而贫者可共也施舍周惠惟族是与损
歌童舞女之奉厚吊死恤孤之恩族人依倚特为宗主
无犯义无干刑相趋于实而不惟其名之徇此今日立
宗之要也
叙诸论舜禹皋陶辨析名理伊傅周召继之典诰所载
论事之始也至孔孟折衷大义无遗憾矣春秋时管仲
卷五十 第 4b 页 WYG0849-0802d.png
晏子子产叔向左氏善为论汉人贾谊司马迁刘向扬
雄班固善为论后千馀年无有及者虽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王安石曾巩间起不能髣髴也盖道无偏倚惟精
卓简至者独造词必枝叶非衍畅条达者难工此后世
所以不逮古人也独苏轼用一语立一意架虚行危纵
横倏忽数百千言读者皆如其所欲出推者莫知其所
自来虽理有未精而辞之所至莫或过焉盖古今论议
之杰也轼自以为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一
卷五十 第 5a 页 WYG0849-0803a.png
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嗟
夫古人岂必有此文而后能有此论哉以文为论自苏
氏始而科举希世之学烂漫放逸无复实理不可收拾
矣刘敞王回好援古义有深远之思学者更试求之
以形势论天下春秋犹无之盖出于战国辨士揣摩之
学六国初尚摈夷狄秦孝公用商鞅变法致富强未尝
恃关为固也及秦亡而贾谊司马迁乃罪子婴不能守
险以自安且天下方共起而灭秦就使闭关不出未知
卷五十 第 5b 页 WYG0849-0803b.png
可保岁月否何去非亦伸其说以为章邯李由不知以
攻为守而以守为攻曰此兵家之事余观苻坚既败亦
欲委关东于敌岂非知兵然秦地终不能有也夫形胜
必视大势所归势未离则可以攻可以守今虽极揣摩
者之论曾不如孔子慎一言而孟子又称教人以耕桑
便能与殷周并兴恐亦当细考
苏辙论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不可及英雄二字先秦无
有乃流俗所称也其论北狄言当养兵自重卓然独立
卷五十 第 6a 页 WYG0849-0803c.png
不听外国之妄求而生吾中国之气如此数十年间天
下摧折之志复壮则契丹非吾所当畏孔子言善人为
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或以为太缓孟子言深耕易耨
之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或以为太速然
则安能养兵数十年而后气可生志可壮耶是气不生
而志不壮也此亦流俗所称也夫有贵于儒者其所立
所识非必高出流俗要使不堕于流俗而后可以振俗

卷五十 第 6b 页 WYG0849-0803d.png
孔文仲制策视汉不足视唐有馀矣然刘蕡策自较前
代十数等
苏轼说春秋庆历嘉祐时文也黄庭坚书义熙礼时文
也王安石谈经未至悖理然人情不顺者尽罢诗赋故
也辟雍太学既并设答义者日竞于巧破题多用四句
相为俪偶隆兴初有对易义破题云天地有自然之文
圣人法之以为出治之本阴阳有不息之用圣人体之
以收必治之功主司大称赞以为得太平文体擢为第
卷五十 第 7a 页 WYG0849-0804a.png
一主司所谓太平则崇观宣政时也乾道中主司欲革
四句对偶之弊答者言圣人不求其臣之徇已故其臣
无得而议已遂据上第淳熙初学者厌破题衬贴纤靡
颇复釐改答者云以己体民而后尊卑之情通以国观
民而后安危之理显学官不能夺卒寘首选然设科教
学先已杂见春秋传记其所训释犹未能尽合义理之
中汉加甚焉今虽以题破分巧拙要未足病视义理当
否耳以前三破题言之天地虽有自然之文阴阳虽有
卷五十 第 7b 页 WYG0849-0804b.png
不息之用治道之本末或不在此则其言出治于先而
必治于后者虚词也圣人固不求臣之徇已然使其尚
有可议固当议之岂以为无得而议乎又无得而议非
圣贤事则其悖理甚矣至于以己体民以国观民虽其
辞甚巧而其理不谬则比前作为胜诚使知义理者常
为主司学者不得以悖理之文希合于一时虽因今之
时文不改自足以得士不然虽屡变其法而学者之趋
向亦终不能一岂四句对偶一冒工拙可为损益哉(俗/有)
卷五十 第 8a 页 WYG0849-0804c.png
(五道不如一道一/道不如一冒之语)
宋祁祖宗配侑议太祖太宗真宗三庙不迁及亲祠皆
侑仁宗意已定有司即而言之尔按周公郊祀后稷以
配天盖前乎此周人未知所始周公特推崇之也武王
虽克殷有天下周公以为德莫盛于文王故宗祀于明
堂以配上帝故孔子曰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必原其始而不私其功此周公之所以为孝可为万
世法也祁之议因人主之欲而为典礼可也故其言曰
卷五十 第 8b 页 WYG0849-0804d.png
自尔有司不敢轻议又加多焉尔昔汉宣帝尊孝武而
夏侯胜不从以为诏书不可用得罪几死儒生守经有
时而中专门之学未可一切以为陋也
曾巩救灾议米百万斛钱五十万贯尔何至恳迫繁缕
如此若大议论又将安出岂其时议者真庸奴耶巩文
虽工然此议及鉴湖序乃文人之累也
吕大钧世守边郡议言在商时古公以皮币犬马珠玉
事獯鬻而商王不知在周时晋国拜戎不暇而周室不
卷五十 第 9a 页 WYG0849-0805a.png
与三代禦边之略盖可知已虽非透底之论然既封建
诸侯则势固然矣今既自有其天下不以与人则守边
以卫百姓安得不自任其责徒曰是广远而不可守委
民命于虎狼纵其抟食乎方周衰不能主令诸侯莫辅
犹且伊川为戎荆蛮问鼎今边不能禦坐视入内地将
焉及矣
范质戒儿侄诗向敏中留别知己序晏殊中园赋韩琦
阅古堂记文彦博晁错论富弼答陈推官书本朝名辅
卷五十 第 9b 页 WYG0849-0805b.png
相饬已立志之方可槩见也王曾既中第或谓状元三
场一生吃着不尽王正色拒之以为平生之志不在温
饱后生学者傅以为口实欧阳修既执政人有贺之者
答以惟不思而得与既得而不患失然余病其侵寻于
官职矣而吕氏嫌此论太高余亦不敢竟其说而止大
抵自唐中世天下治体为宇文融李林甫王鉷之流剥
坏皆尽大变于古后为相如李吉甫裴度李德裕皆无
救弊起废之略独一陆贽欲有所为未几窜死至今数
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0849-0805c.png
百年终无策以振起之贤愚同轨邪正并辙苟免其身
而复以其敝遗后人然则虽不思得不患失而卒与庸
众人同归于温饱者无异以尽民财为能以尽民命为
功至其他刀笔毫末之巧拙而夸竞不已也呜呼此有
志者之所当深思也
刘奕与韩范论岐州中路修山城事以为关中之事所
以多失者上轻之而不思下随之而不言增少而为多
积小以成大余尝叹天下不幸有仓猝之变起则举世
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0849-0805d.png
纷然争思其所不当为为其所不及思以病民盗贼奸
雄未至甚害而执事不肖骤残倏虐上下相驱以百姓
为刍狗故其根本不日而蹙亡矣盖事决知其无益而
不妄为者乃救败扶倾之本虽贤智忧国之臣未能行

按程氏答张载论定性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当在外时何者为内天地普万物而无心圣人顺万事
而无情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有为为应迹明觉为
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0849-0806a.png
自然内外两忘无事则定定则明喜怒不系于心而系
于物皆老佛庄列常语也程张攻斥老佛至深然尽用
其学而不能知者以易大傅语之而又自于易误解也
子思虽渐失古人本统然犹未至此孟子稍萌芽其后
儒者则无不然矣且佛老之学所以为不可入周孔圣
人之道者盖周孔圣人以建德为本以劳谦为用故其
所立能与天地相终始而吾身之区区不预焉佛老者
处身过高而以德业为应世其偶可为者则为之所立
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0849-0806b.png
未毫发而自夸甚于丘山至其坏败丧失使中国胥为
夷狄安存转为沦亡而不能救而亦不以为己责也嗟
夫未有自坐佛老病处而揭其号曰我固辨佛老以明
圣人之道者也
陈师道在同时四人中惟诗推敬黄庭坚若文学识尚
自视非其辈伦言论未尝及也所师独曾巩至与孔子
同称欧苏皆不满也与曾布书颇详事情拟武举策陈
义尤高诮贾谊无以自容安能容匈奴师道为此语数
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0849-0806c.png
十年有靖康之祸此非不能容匈奴者所致乃自容而
又容匈奴者致之也学欲至之揵而守之迂迂揵同轨
则知德者不贵也识欲觉之先而持之后后先一辙则
知务者不许也惜乎师道见理未尽而执志甚坚上不
能为王回孙侔下不能为石延年尹洙也
因张舜民与石司理书载欧阳氏语文学止于润身政
事可以及物修犹为此言始悟人之穷力苦心于学问
文词者徒欲藻饰华泽其身而已圣贤之事业非所以
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0849-0806d.png
责之也观陈师锡答陈瓘书天下不知王安石之罪而
尊其圣者皆是也天下安得不亡瓘之所知亦不过蔡
京兄弟而已悲夫自古而然仲由不知卫辄扬雄不知
王莽蔡邕不知董卓荀彧不知曹操王导不知王敦陷
其身名败其家国者众矣安得许卲郭泰管宁之流而
与之论乎
欧阳氏策为三代礼乐井田而废者五似若叹先王之
道不得行于后世者其言则虽以三代为是而其意则
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0849-0807a.png
不以汉唐为非岂特不以为非而直谓唐太宗之治能
几乎三代则三代固不必论矣故其制度纪纲仪物名
数皆以唐为是而详著之以余观太宗之治曾不能望
齐桓之十一也而何三王之可几哉然则欧阳氏之学
非能陋汉唐而复三代盖助汉唐而黜三代者也孔子
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足秦汉以来名不正言不顺而急于事成故以刑罚持
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0849-0807b.png
之使民无以措其手足而宛转于鞭笞金铁之中则礼
乐安得而可兴孔子又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
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
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夫三代之井田
所以必行者谓其能度于礼也后世以贪冒无厌者赋
其民则奚以井为而犹谆谆焉议其末乎
欧阳氏又疑周礼六官之属五万馀人不耕而赋何以
给之按汉表宰相至佐吏十二万馀人而千里之地为
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0849-0807c.png
公田者数十馀万井此皆浅事何足疑也其言天地万
物之统特纲举罩论若夫周召道德性命之要言经治
揆物之成迹诗书所不能备独周官备之修固未能知
也汉武何休何足以较是非而姑谓其祭祀衣服车旗
似有可采者则尤浅矣
刘敞贵和氏璧左氏楚燕鲁侯好以大屈既而悔之椒
举以为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君其备禦三邻鲁侯惧而
归之盖设说者而敞信之其言和氏璧再刖足抱璞而
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0849-0807d.png
号亦辨士设说也敞又信之遂按为的论矣知自贵而
不轻用宝诚贵士之美意然忽宝不用自失股肱无与
图存乃人主之大讳也古人于此未尝不竞兢焉故曰翕
受敷施九德咸事旁招俊乂列于庶位人之好我示我
周行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然则谓和不哀其身
而哀其玉以为和罪而吴起韩非非二君之过者偏说
也夫敞岂以得于科目者为进退出处之正而遽轻天
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0849-0808a.png
下士也哉
柳开诸文及补亡先生傅邵雍诸诗及无名君傅虽深
浅精粗所造各不同至于尊己陋物叫呼以自誉失古
人为学之本意则其病一也且开以藩篱未涉之狂气
安得使人舍其自安之奥室以从我而雍固山林玩世
之异迹也人亦胡为因其旷荡无畛畦之见遂混而从
之孔子谓不知而作我无是中庸至德民鲜能学者审
其所处而已
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0849-0808b.png
曾巩杂识孙甫狄青事又记余靖高居简事大抵于当
时所谓善人君子多不与不知其意欲以何为狄青拔
自卒伍为执政矣能胜侬智高适当尔而巩称之勤勤
且尽排孙沔诸人滕宗谅以过用公使钱为罪朝廷议
罚意有轻重调和归中亦常理也孙甫何遽忧愤至欲
去諌列而巩遂以为能不党而知过独于甫是贤乎巩
不附王安石流落外补汲汲自纳于人主其词皆谄而
哀及叙汉高帝十不及神宗以为优劣论非史家体
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0849-0808c.png
行韩维词忤上意坐罚金虽非其罪要之巩文与识皆
未达于大道而自许无敌后生随和亦于学有害
王冕进珠表吕乔年云本录无有王友傅余亦疑之此
书二千五百馀篇纲条大者十数义类百数其因文示
义不徒以文余所谓必约而归于正道者千馀数盖一
代之统纪略具焉后有欲明吕氏之学者宜于此求之
矣初吕氏没龙川陈亮祭之曰孔氏之家法儒者世守
之得其粗而遗其精则流而为度数刑名圣人之妙用
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0849-0808d.png
英豪窃闻之徇其流而忘其源则变而为权谲(阙/)
  忠信常不足以趋天下之变而材术辨智常不足
以定天下之经虽高明之独见犹小智之自营虽笃厚
而守正犹孤垒之易倾盖常欲正两汉而下庶几复见
三代之英匪曰自我成之在兄方夜半之剧论叹古来
之未曾凡独疑其未通我引数而力争夫三代之英及
孔氏岂于家法之外别有妙用使英豪窃闻之哉亮尝
言程氏易傅似桓玄起居注吕氏黾勉答之所谓夜半
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0849-0809a.png
剧论者吕氏常笑以为自知非豪杰被同甫差排做盖
难之也吕氏既葬明(阙/)山亮与潘景愈使余嗣其学余
顾从游晚吕氏俊贤众辞不敢当然不幸不死后四十
年旧人皆尽吕氏之学未知其孰傅也并追记于此
 
 
 
 
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0849-0809b.png
 
 
 
 
 
 
 
 习学记言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