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849-05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二十九    宋 叶适 撰
  晋书
   帝纪
史称魏武辟懿懿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
痹不能起居魏武使夜刺之坚卧不动再辟敕使收之
惧而就职及晒书杀婢事按懿是时齿少名微岂为异
日雄豪之地而曹操遽惮之至此且言不欲屈节曹氏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849-0582b.png
尤非其实史臣及当时佞谀者意在夸其素美而无辞
以述亦可笑也
诸葛恪屯皖懿将攻之议者以贼据坚城积榖欲引致
官兵今悬军远攻其救必至按吴画江而守魏人尚忧
其越险致师近世乃委淮与敌自有城堡亦预毁弃虽
古今之变勇怯不同亦由谋国者未尝考论故也
曹操盗汉三世四十年诸将未有擅兵于外者盖人主
自执其权也懿累立大功位极将相年垂七十欲取其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849-0583a.png
兵柄而不能忽值齐王童幼爽羲子弟晏飏之徒皆莫
以为意故懿父子得募于外以逆行之然亦可谓危矣
使晏等有一人知出于此第不至弃军游荡懿父子何
由肆其志正与吕须事同矣然则虚谈无据远于事情
岂非自昔书生之戒也哉
晋武禅代为陈留王之词称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几于
颠坠实赖有晋匡拯之德用获保厥肆祀宏济于艰难
此则晋之有大造于魏也按桓玄已篡晋而刘裕起细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849-0583b.png
微诛玄复存晋名号故恭帝云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
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魏未尝有内外之难司马懿受
遗作相一朝劫夺弑二君夷灭王陵母丘俭诸葛诞等
皆决溃魏人膏肓做自家计以此反称有大造于魏举
一世之乱臣贼子公肆诬罔是真以天为可欺与非我
小国敢弋殷命何太悬远耶
秦汉之后人主自谓卓然英明身握大柄然犹亡徵乱
本相寻如发其馀平世守文之君往往以小善盖其大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849-0583c.png
恶者多矣如晋武宽雅平恕未为失君道也不幸佞后
昏子孽妇相与参会祸如鱼烂不可救拯是殆有天意
欤而何曾乃谓上宴见惟说平生常事不及经国远图
殁身而亡后嗣其后世因以为知言未知曾所谓经国
远图又将安在哉
周幽以昏虐致夷狄灭宗之祸惠帝所遭略相似矣然
惠帝昏而不虐夷狄之祸非其所自致盖战国秦汉五
六百年穷兵开边惟御不以道至是横流偶承其会尔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849-0583d.png
干宝晋史名善论议言天下大器群生重畜爱恶利害
攻夺若积水燎火未尝暂静此语亦为见事机者考于
载籍惟五帝相承治天下周之先世治其国用一道守
一说民生其时安乐长久故势虽不暂静而静之以人
然施之晋事却为迂阔无用之语且后世驳杂粗相羁
系姑复弭定何暇远證帝王耶按晋武末年忧惠帝恃
皇孙虑贾后惩创魏氏尊任宗室付授乖谬开路杀戮
转侧数四而盗贼敌国乘之此祸乱之要也譬如无病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849-0584a.png
壮实之人既服毒药自当致死所以犹未尽亡灭者帝
业宽厚未至得罪于民尔而宝以为礼法刑政民风国
势皆已大坏于武帝之世也使武帝之世果已大坏则
晋之馀号安得尚存斯盖计数之失非体统之罪也
元帝镇建邺十馀年遂跻位号若论昔之君臣相与锄
荒刬秽创立基本就令简陋亦当微有规度可循不应
数年便已大乱盖初倚王敦共济艰难而王导本一家
弟兄意无同异但不反尔止于趋和目前何尝却虑身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849-0584b.png
后所以未能有成而遽破坏至此迄东晋之亡无复宁
岁时人方谓江左有管夷吾真尚名之弊也
史讥元帝元戎屡动不出江畿经略区区仅全吴楚晋
人之患如逆风行舟风不息舟不止虽破浪反风功如
刘裕亦无止泊处而况于元帝乎其得免覆溺幸矣何
忍诮之哉
明帝改荆湘以分上流之势苏峻之难复以并陶侃昔
孙权既得荆州则都武昌至孙皓犹然所以镇压上游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849-0584c.png
也坐受下流制命强藩召侮甚多成功甚少王导谓仲
谋玄德俱称王者之宅徒虚言耳盖晋君非幼则弱不
复知为国家计其势然也
升平三年王公已下十三户借一人一年助运此言运
致敌境也咸平元年权停一年运此言运致京邑也不
知晋运法如何观此虽曰劳弊然尚有苏息之时近世
国内漕挽流通盖皆舟楫之力而比年一用兵州县配
民以二十万钱转米一斛仅逾淮而止余在金陵与漕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849-0584d.png
司力争仅免再运为元帅而不先讲运法岂惟弃军并
弃其民若再三用则化为盗贼矣
   志
晋志叙天文经星甚详后世皆从之盖陈卓总甘石巫
咸三家星图推演义类附之人事最为易见故也按尧
典称历象日月星辰止于昼夜四时之别四星殷正之
名由上而验于下天有是时则人必有是应其或差忒
则人事为之不齐此古人所以有贵于知天也过是则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849-0585a.png
皆人所自为而天不预焉至舜在璇玑玉衡而以齐七
政为文则又不止于象之数盖其始以人事必有待于
天而其后以天道复有待于人然亦不过五星而已此
可谓极天人之精者也然则凡二典之所不言而甘石
巫咸之所具载者皆学古求是者之所当审不然则以
天援人而以人诬天纷纷乎其不可合矣奈何反以古
人为质略而后世为详密乎舜称肆类于上帝盖言统
天之最尊者天之运动大者日月其次星辰今术家乃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849-0585b.png
以极星不动然后能役使群动是以星而统天也夫上
帝为统天之最尊圣人以德配之以象事之顾莫之敢
名而术家以星统天与方士野人相为举缘以证经说
至于宫庙朝廷百官有司无所不备则又以天而从人
故有本在地而上发于天之论此尤学者之所当审也
正始八年日蚀诏问群臣得失蒋济言大舜佐治戒在
比周周公辅政慎于其朋齐侯问灾晏子对以布惠鲁
君问异臧孙答以缓役济旨譬甚切而君臣不悟终至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849-0585c.png
败亡济所陈谓敌国相图可也今司马懿以臣篡君由
匹夫而夺其天下比周之戒其朋之慎孰大于此何丁
谧邓飏之有就如济言则天曾不为弑逆不臣者示变
何也
庄周言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于日者
乎盖周放辞云尔而晋世遂有三日相承出西行东日
陨日光散日夜出他变交错皆前此载书所无古称神
人杂扰不可方物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然则上世之神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849-0585d.png
灵盖夷狄之常然至五帝人道始明及三代不复见也
春秋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刘向以为增异若见晋事何
以处之夷狄复变中国气类所召至此自不足怪
永宁元年自正月至闰月五星互经天纵横无常是时
天下之乱固大以理揆之抑人斗于下星变于上而后
使星不得安其次耶抑星先为变于上而后兆乱于下
耶叔兴既占齐鲁宋事无不验又言君失问吉凶由人
盖先王旧学天不胜人叔兴尚有闻也然既已知天则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849-0586a.png
占验终胜而人道遂不可立故予以为五星五经天虽
变异最大苟人道有以消复犹不当预占也然则张华
不去何以应天华欲以已无过为德不知当乱世据重
位其过大矣
岁星犯天关占曰关梁当分是时石虎扰乱而江东安
靖故庾翼以为天公愦愦无皂白夫取必于天犹不可
而况取必于占以慢天乎
典谟首言万邦其后诗书循而称之甚众至禹弼成五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849-0586b.png
服则曰至于五千是所谓万者举数而云尔孔子系易
亦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此直以象立
义可也若禹会涂山既言执玉帛而至则宜有其实而
犹曰万国何也使果倾竭天下杂还并集礼文烦琐交
错道涂殆不胜其乱矣传者因此遂言黄帝方制万里
得百里之国万区夏末止三千馀国以渐削损至于商
周或言千八百国或言八百诸侯春秋时方称无数十
焉此可据乎封建虽上世明制不知圣人要以何法为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849-0586c.png
准将国国齐整抑姑示大纲已灭者有无复兴始封者
于何取地其禁令纤悉盖不得而详也后世徒见周官
所立度数便以为封建成规然当时既无空天下以待
建诸侯之理则此书已不可信而况夏商以前乎然则
所谓万邦者盖区聚之众名无地里之实制不可以周
人封国言也
按平州户万六千而慕容廆用之建国当是倚部落自
强犹可也凉州三万七百而张轨世袭号称大邦至李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849-0586d.png
皓秃发沮渠三方分割争为雄霸人众土地几何(按李/皓传)
(中州江汉流徙/者不过二万家)干戈日寻攘夺岁异生齿不加益而馀
民靡孑遗可悲也
荀勖以汉魏尺长于古尺故旧乐不和阮咸复以勖尺
短于古尺故新乐不和不知晋人谓咸为神解者于旧
乐直是之而无所非耶抑旧乐自有不和而讥勖不知
所以和之也古人分治乱亡国之音者谓音乐如故而
世道感召不同非尺度长短能致之也故五子之歌曰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849-0587a.png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彼物犹是而世已非岂求详器数
之间而后为存亡之所自哉然则勖固非而咸亦未为
是也
杜预论人主葬毕除丧谅闇以终三年按说命王宅忧
谅阴三祀而无逸称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古
人皆丧三年而高宗之居处独有异于常盖古人所不
能行其谓之谅阴者后世不得而知其制矣然周公美
之以训成王使非人主之卓行加于人一等则曷为取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849-0587b.png
之孔子谓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者因冢宰总已有三
年不预政之义故有此答且不敢以高宗绝天下惧庸
人将自安而不为尔是所谓谅阴者盖特过于三年而
预反谓不能三年既葬而除以心丧终何其戾也孔子
言服美不安故不为之孟子言齐疏之服自天子达孔
孟所谓三年专以服指无服则无丧矣安有葬毕丧除
服释于外哀忘于内三年之久其何以终舜禹终丧皆
避尧舜之子不得已而后受命虽非事实然推舜禹之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849-0587c.png
心必不轻其丧而重天下也而预乃言天子位尊政大
不同凡人则尤戾矣
晋武泰始四年诏言巡狩述职及周典各为一书由其
文则三国以来所无由其实则或过于两汉矣武帝信
不可谓无志于民者后世子孙之凭藉尚有此也
晋志载置尚书本末甚详中书亦见事始君相之职自
前世无的切證据然君之所欲为必以命于相相之所
得为必以归于君此古今通义也按舜以股肱耳目命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849-0587d.png
禹禹复戒舜而终以明良之歌古文简质不能尽通于
今考其大意似舜尽欲以其职委禹禹戒以亦自听览
无专畀臣下安于纵逸也然皋陶以为元首丛脞股肱
惰万事隳则是君终当命其相不当自为也伊尹周公
复子归政不知人主所亲者何政周官乃成王所自为
六卿分职各帅其属以倡九牧成王不过训饬之而已
春秋时方有立而不从政由宁氏之语靖郭君谓齐宣
王曰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而数览也王徔之已而厌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849-0588a.png
之悉以委靖郭君靖郭君由是得专齐之权夫六卿各
自以职倡九牧相犹无所事而况于君收五官而自任
已不能久又以与人权有所专而君相之职兼失矣若
秦始皇程书决事盖不足论汉高惠事尽出萧曹文景
虽稍自亲然陈平犹谓有主者则是时公卿各自分职
丞相至欲斩邓通晁错尚循古义也孝武初年便用一
项文士中外相应以分外朝之势及赵禹张汤更进宰
相束手遂置尚书列属分曹都受外事与靖郭君所言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849-0588b.png
意同自是人主宰相之职涣然离异君所欲为不复以
命相相一切听其君所为矣其后尚书权益重领录出
宰相上往往夺国魏初别置秘书仍典尚书所奏寻改
为中书刘放孙资倾动中外侍中给事黄门通掌门下
最为禁密则尚书更是外朝而中书门下者乃天子之
私人也然其后又有内尚书由外达尚转尚入中所行
可否皆自内决人主之职十倍宰相已增者不可损已
成者不可改也然则舜禹皋陶所论何事成王伊周所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849-0588c.png
治何业必不疏略于秦汉而卤莽于魏晋矣
周官虽云六卿分职天官事最繁重皆体要所关而公
孤职任甚简故学者多云冢宰即宰相或云公孤兼行
也按周官谓公不必备犹应一二有若孤宏化寅亮天
地无不备官之理则所谓冢宰乃有司之长职自当然
何必致重于一官而使公孤下兼若公孤阙则又将以
冢宰上兼乎夫治其事以佐上者有司也明其道以弼
上者宰相也以后世疑唐虞三代学者大患也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849-0588d.png
曹操用卫觊议置使卖盐买犁牛供给流人关中由此
丰殖昔日上必有遗利可指为养民之具后世尽以为
粥饭经费一朝有百姓之事资用无所安得徒手而止
凡魏晋间所以强本制敌者自嗤为迂远不经事之谈
而况其上者则何由行之是真可悲也
杜预言分官牛付兖豫将士春耕榖登之后头责三百
斛三万五千头得运水次成榖七百万斛一牛卖三百
斛榖岂榖患太贱而牛贵乃尔耶又言留牛万头佃于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849-0589a.png
牧地岁当复入数千万斛榖不可晓恐误
魏志黄初初复五铢钱榖贵罢太和乃卒行晋志乃言
魏武罢董卓小钱还用五铢至魏文以榖贱罢以其言
考之若自初平至黄初榖皆贱太和相去数年非因饥
荒安得陡贵盖晋志误也不知汉末元不用五铢钱也
夏侯后傅称魏明帝世宣帝居上将之重诸子并有雄
才大略后知帝非魏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
青龙二年遂以鸩卒年二十四按青龙二年距魏明帝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849-0589b.png
即祚八年去其殂五年长君在御国权未失而懿父子
篡迹已萌举魏国无知之者而其妻妇人独知之是以
朝廷之众而一女子之不若故绕朝言子勿谓秦无人
甚矣贤智之难得也后盛年计其房闼衽席几微之见
非一不屈而先遇鸩与死节者无异矣
武帝未有失德而杨元后以市井庸妇人见识佐之以
嫡立惠以妹继室以贾为妇三哲同意乱本既成无可
救者祸流生民数百载然则谓王化自后妃治道首二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849-0589c.png
南古人常语信万世不易也
读刘暾奏杨后事使人悲叹幽王之诗称周宗既灭靡
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
君诸侯莫肯朝夕盖其时幽王见杀太子外迁而其群
公贵人首鼠自便莫以倾覆为念故其人怨刺之如此
暾为留台而能抗拒强臣存活废后视是诗所称过之
远矣荀藩周馥亦皆志士也
   傅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849-0589d.png
王祥不拜而长揖世以为雅谈此固无忤时之患也以
为贤于何曾荀觊则可若遂以为名节未知只如此当
得甚事亦学者所宜知也余于袁涣张范邴原已论此
意王戎言祥在正始时不在能言之流王敦亦言不意
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正始乃为人所慕若是耶
石苞为司徒遣掾属循行州郡殿最农桑盖秦汉以来
三公常事也后世但取帐状腐积架上而以此等事为
笑然而苞以忠勤见称于时则如此举动必是实有益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849-0590a.png
国便民非虚文也
羊祜舅也杜预婿也裴頠亦与贾后有属虽其才德皆
能自致然人情上下所以易于信服者以其在亲戚之
地故也预言立功立言可庶几又言禹稷之功期于济
世秦汉以后儒者守师傅而遗实用号为通人又辄放
荡疏漏取办一切道德滞固功名浅迫如预密而有意
博而能成智立而不遗仁有功而不伐近战国春秋时
人材也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849-0590b.png
卫恒等所著书势自古文篆𨽻草书皆具文字之兴盖
莫知其所从始而汉以来则谓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
以代结绳后世学者信之至言沮诵苍颉因鸟迹以兴
思其语不详按易传虽称包牺氏观鸟兽之文与地之
宜始作八卦又称其他卦义在八卦之外故周官太卜
掌三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夫易学者以为
文字之初然上古之易卦义已备学者乃谓伏羲始画
文王始重是古人文字简略未具方有待于后人而具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849-0590c.png
也孔子序书起于唐虞今考典谟凡后世所谓文字义
理是时皆已备尽不可复加人文乃自然之理圣贤得
其精庸人并粗失之盖有古人所能而后世不及未有
古人不备而犹待后人备之者也至于字之形制随世
不同篆𨽻真草其体愈降华夷异用古今各行而工拙
妍丑因以自见此则恒与崔瑗蔡邕辈之所以咏歌形
容而遂欲以是论文字之源流失之远矣
卫玠虽少年未练世故不究其德而死然清远冲约识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849-0590d.png
过老成与黄宪何必远也
刘卞狂谋欲以子胁父而废其母此非权道之所许张
华拒之是也及悯怀既废众怒集于贾后华于是时以
人主命废后复子以安人情此权道之所许也犹且安
常袭故既不能去复不能谋坐视伦秀成其逆节大柄
外移身既夷灭而国亡遂不可救可哀也夫盖伦事就
而后篡篡而齐成都争起然后晋势陵夷至于南迁然
则不明于常变而欲居大臣之位难哉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849-0591a.png
安平献王仁不遗亲义不背君耄期称道本末可考孰
谓司马氏之门乃有斯人乎至顺族人子当化家为国
之时光艳翕赫不以自喜执意求实非其所立以至困
穷悲夫
晋武帝时大议论有四惠帝定嗣一也贾后为冢妇二
也贾充荀勖进退三也齐王攸去留四也晋之治乱存
亡虽在此四者然不过一本昔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
辨菽麦故不可立武帝二十五子惠之无慧帝自知之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849-0591b.png
而终不决者恃悯怀尔又明见充女不可然竟纳为妇
以成悯怀之酷实勖辈弥缝其间末年恐攸挟众望夺
嫡又为逐去以速其死帝于一事不了故四事无不
然遂至举天下而弃之然则尧舜之所以不与其子者
岂以为圣殆亦审虑定计当然耶
史载项城失贾充周勤睹梦道事甚怪如懿与师昭既
死之灵切切欲为其子孙虑而终不克彼不畏殷多先
哲王在天耶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849-0591c.png
王浚两表自愬词不可已所谓口不言平吴之事者自
当在归洛后也杜预谓浚既权西藩便当径取秣陵讨
累世之逋寇释吴人于涂炭自江入淮逾于泗汴沂河
而上振旅还都凡浚所未至者皆近以与之此亦节度
之所得施也使皆如王浑制人以听已功何时可成人
之相远乃至此乎
魏晋之际以名用人加以亲旧缱绻笃老不舍故得极
其才任所至山涛魏舒郑袤是也若人主本无其意而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849-0591d.png
年至不去则但有减损无可称矣史言涛与卢钦论用
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惜不存也
王衍贵无裴頠崇有是非相攻终不能定凡天下义理
始于尧舜禹皋陶使其见义不明析理不精安得致唐
虞三代之治孔孟犹是祖述之尔老庄妄作晏衍随和
区区对起有无之间自不足论也然独有一事秦汉以
后学衍之所立皆人才之所趋所以好尚崇长门户师
承大抵亦欲为进取地顾其品局高下如何耳苟国家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849-0592a.png
大计不与之共则兴废之责岂其所关正始中虽以虚
无起义然诸名士即为司马氏父子锄刬及惠怀时虽
以矜诞成俗然晋业已坏于武帝之世杨骏与诸宗室
祸机交发如激矢转轮正愎如张裴不能措手足而况
衍辈后世乃以兴亡事归罪于彼夫始蒙其祸而终任
其责不知人皆欲为进取地而世论何独督过之深岂
其以淟涊鄙陋安取荣达者自为宜得而俊颖胜特之
士终无以自容耶是真可怜悯而务为笃论者之所当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849-0592b.png
识也
史言乐广每以约言析理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
孔子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以此自修可也以
此综物可乎裴頠丰博广不能屈王敦又谓乐彦辅短
才若以有限之知而取不让之名诚圣贤之所贱也恐
史家所载亦有未必然者
温羡駮张华复官爵议引晏子里克陈乞不二百言而
古今事节曲尽羡少以朗悟见称观此文定不虚也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849-0592c.png
刘毅论九品称所立品格还访刁攸攸非州里之所归
非职分之所置莫晓此语似是为中正者私问之也又
言刘良工攸之所下石公罪攸行尤不可解(傅咸传臣/识石公前)
(在殿上脱衣/为荀恺所奏)若非人主素所知名岂应但略疏而不析
言也毅陈八损虽精详然不如卫瓘瓘言魏氏承颠覆
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此九品始立有
为为之也又言魏始造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
足为劝励犹有乡论馀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849-0592d.png
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此论九品得失之要也李重又
言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详此是汉末用兵久人才
自行伍杂进莫能考察故以中正乡论品之使不得尽
由军功及其敝则反以位定品并门地子孙皆然而素
行无施名实乱矣然则瓘之论又不如重之简而可考
也按操虽以百战篡汉而能立中正九品清浊不杂仕
进者赖之正始以后胜流争出标宇离俗为国光华后
世固不及远矣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849-0593a.png
史称任恺有识量经国之干以社稷为己任后为贾充
所抑失职见武帝无复言惟泣而已竟以忧卒未知若
此者为身耶为国耶与柏舟离骚同意不同耶
刘颂当时谓其能辨物理论事有可采史家刋剪不精
故后世讽读无复气势此亦晋议论盛时未可轻也言
武帝时为遇叔世他人固无此言至言五等封国谓圣
王立相持之势建邦苟尽其理则无向不可虽昔人之
论多如此然未可谓辨物理也余于史记表已见之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849-0593b.png
傅玄皇甫陶以諌官论事观所下诏谓武帝无意于听
言可乎词笃旨顺过汉诏令矣玄言魏初课田不务多
顷亩但务修功力故曰田收十馀斛水田数十斛自顷
日增田顷亩然亩才数斛以还夫地力有限虽人功修
治未有增损十倍者恐此言当更审
傅咸言正始中任何晏以选举内外众识各得其材粲
然之美于斯可观按陈寿史习凿齿书及王肃傅嘏等
所论皆不如此然则成败之毁誉好恶之是非盖未足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849-0593c.png
以为千载之准的也而学者信之过矣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849-0593d.png
 
 
 
 
 
 
 
 习学记言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