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849-045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十五 宋 叶适 撰
老子
言老子所自出莫著于孔子家语世家曾子问老子列
传盖二戴记孔子从老聃助祭于巷党云云史佚子死下
殇有墓礼家儒者所传也司马迁记孔子见老聃叹其
犹龙遁周藏史至关关令尹喜强之著书乃著上下
篇言道德之意非礼家儒者所传也以庄周言考之谓
习学记言卷十五 宋 叶适 撰
老子
言老子所自出莫著于孔子家语世家曾子问老子列
传盖二戴记孔子从老聃助祭于巷党云云史佚子死下
殇有墓礼家儒者所传也司马迁记孔子见老聃叹其
犹龙遁周藏史至关关令尹喜强之著书乃著上下
篇言道德之意非礼家儒者所传也以庄周言考之谓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849-0454d.png
关尹老聃古之博大真人亦言孔子赞其为龙则是为
黄老学者借孔子以重其师之辞也二说皆涂引巷授
非有明据然迁谓世之学老子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
子称指必类乃好恶之实情鸟得举其所绌而亦谓孔
子闻之哉且使聃果为周藏史当教孔子以故记虽心
所不然而欲自明其说则今所著者岂无绪言一二辨
析于其间而故为岩居川游素隐特出之语何耶然则
教孔子者必非著书之老子而为此书者必非礼家所
黄老学者借孔子以重其师之辞也二说皆涂引巷授
非有明据然迁谓世之学老子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
子称指必类乃好恶之实情鸟得举其所绌而亦谓孔
子闻之哉且使聃果为周藏史当教孔子以故记虽心
所不然而欲自明其说则今所著者岂无绪言一二辨
析于其间而故为岩居川游素隐特出之语何耶然则
教孔子者必非著书之老子而为此书者必非礼家所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849-0455a.png
谓老聃妄人讹而合之尔自伏羲以来渐有文字三坟
八索今不传于世大抵多言变化惝慌非世教所用非
人心所安故尧舜禹皋陶以至周公孔子损削弗称管
子尚权谋子华子言仁义其人与老子并时或相先后亦
皆与道德之意相首尾盖老子之学乃昔人之常至其
能尽去谬悠不根之谈而精于事物之情伪执其机要
以御时变则他人之为书固莫能及也然迁既以为不
知所终又以为寿百有六十岁又其居目有乡里又以
八索今不传于世大抵多言变化惝慌非世教所用非
人心所安故尧舜禹皋陶以至周公孔子损削弗称管
子尚权谋子华子言仁义其人与老子并时或相先后亦
皆与道德之意相首尾盖老子之学乃昔人之常至其
能尽去谬悠不根之谈而精于事物之情伪执其机要
以御时变则他人之为书固莫能及也然迁既以为不
知所终又以为寿百有六十岁又其居目有乡里又以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849-0455b.png
为有子为魏将传至汉而所谓教孔子之老聃著书之
老子乃不能辨其本事而徒详于末流则非余所知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
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昔之治方术
者无不上推天地之初下及人物之化其言下俚夷貊
如太始太素青宁程马自列御寇庄周皆然独老子为
不然止于常非常有无徼妙而已玄亦众方所常论今
老子乃不能辨其本事而徒详于末流则非余所知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
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昔之治方术
者无不上推天地之初下及人物之化其言下俚夷貊
如太始太素青宁程马自列御寇庄周皆然独老子为
不然止于常非常有无徼妙而已玄亦众方所常论今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849-0455c.png
以徼妙同谓之玄于此求之则下于旧论数十等也
盖老子虽为虚无之宗而皆有定理可验远不过
有无之变近不过好恶之情而其术备矣然则其
徒祖述之者于其指归终不能识而以浮言烂熳于
世自为区域上则渎天下则欺人然后知道术之难
言而老子思虑之所未及也
道曰可道则必有不可道者名曰可名则必有
不可名者可道者非常道则不可道者常道也
盖老子虽为虚无之宗而皆有定理可验远不过
有无之变近不过好恶之情而其术备矣然则其
徒祖述之者于其指归终不能识而以浮言烂熳于
世自为区域上则渎天下则欺人然后知道术之难
言而老子思虑之所未及也
道曰可道则必有不可道者名曰可名则必有
不可名者可道者非常道则不可道者常道也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849-0455d.png
可名者非常名则不可名者常名也无名即天
地之始也有名即万物之母也常无之欲以观
其妙妙不在于他在他能无而已常有之欲以
观其徼天下物虽日陈于吾前皆其粗者也玄
与妙方术家之所常言也而言之者辄浩渺不
可属老子之所谓玄者即有无同异之间也有
而复无无而复有有无相转而不已即所谓玄
之又玄而众妙之所由开阖出入也盖指人之
地之始也有名即万物之母也常无之欲以观
其妙妙不在于他在他能无而已常有之欲以
观其徼天下物虽日陈于吾前皆其粗者也玄
与妙方术家之所常言也而言之者辄浩渺不
可属老子之所谓玄者即有无同异之间也有
而复无无而复有有无相转而不已即所谓玄
之又玄而众妙之所由开阖出入也盖指人之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849-0456a.png
所共知共见者示之以道之所在未尝以难知
难见者诬之也
人之所美而以为恶人之所善而以为不善贤可尚惧
其争也难得之货可贵惧其盗也心有可欲惧其乱也
凡人心实而腹虚骨弱而志强其有欲于物者势也能
使反之则其无欲于物者亦势也圣人知天下之所欲
而顺道节文之使至于治而老氏以为抑遏泯绝之使
不至于乱此有为无为之别也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
难见者诬之也
人之所美而以为恶人之所善而以为不善贤可尚惧
其争也难得之货可贵惧其盗也心有可欲惧其乱也
凡人心实而腹虚骨弱而志强其有欲于物者势也能
使反之则其无欲于物者亦势也圣人知天下之所欲
而顺道节文之使至于治而老氏以为抑遏泯绝之使
不至于乱此有为无为之别也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849-0456b.png
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盖美美善善尚贤
贵货见其可欲舜之有为而老氏之所病也然则孔子
之言如此岂非舜虽有为而实未尝为乎恐老氏未能
知也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
先此老子指其道以示人最切近处也人无智愚高下
其于用也必泰而溢盖己之情物之变相激而然尔故
贵货见其可欲舜之有为而老氏之所病也然则孔子
之言如此岂非舜虽有为而实未尝为乎恐老氏未能
知也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
先此老子指其道以示人最切近处也人无智愚高下
其于用也必泰而溢盖己之情物之变相激而然尔故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849-0456c.png
能冲而不盈者即道也锐与光物之精华也纷与尘物
之滓浊也人皆求其精华而忘其滓浊因精华以致滓
浊其终以自败而不能反也故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
光同其尘使相均等不偏胜也冲而不盈渊者似为宗
光锐尘纷无以相绝湛者似或存矣然而人所以不能
行者恶其为子也老子曰非子也象帝也非独帝也象
帝之先也所以深言其道之可贵也
余固谓老子之言有定理可验至于私其道以自喜而
之滓浊也人皆求其精华而忘其滓浊因精华以致滓
浊其终以自败而不能反也故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
光同其尘使相均等不偏胜也冲而不盈渊者似为宗
光锐尘纷无以相绝湛者似或存矣然而人所以不能
行者恶其为子也老子曰非子也象帝也非独帝也象
帝之先也所以深言其道之可贵也
余固谓老子之言有定理可验至于私其道以自喜而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849-0456d.png
于言天地则多失之其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曰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曰玄牝之
门是谓天地根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曰天乃道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
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曰有
物混成先天地生曰地法天天法道曰天得一以清地
得一以宁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
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曰天之道其犹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曰玄牝之
门是谓天地根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
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曰天乃道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
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曰有
物混成先天地生曰地法天天法道曰天得一以清地
得一以宁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
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曰天之道其犹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849-0457a.png
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按古人言天地之道莫详于
易即其运行交接之著明者自画而推顺逆取之其察
至于能见天地之心而其粗亦能通吉凶之变后世共
由不可改也今老子徒以孤意妄为窥测而其说辄屡
变不同夫天地以大用付于阴阳阴阳之气运而成四
时杀此生彼岂天地有不仁哉易称乾元亨利贞孔子
赞曰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按古人言天地之道莫详于
易即其运行交接之著明者自画而推顺逆取之其察
至于能见天地之心而其粗亦能通吉凶之变后世共
由不可改也今老子徒以孤意妄为窥测而其说辄屡
变不同夫天地以大用付于阴阳阴阳之气运而成四
时杀此生彼岂天地有不仁哉易称乾元亨利贞孔子
赞曰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849-0457b.png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
太和乃利贞而其象以为天行健然则虚与动何足以
尽之而谓为橐籥之比耶天道虽归于静顺而静顺非
所以言天地故言天德为首则不可而以玄牝为天地
根则是不以乾统天而天之行非健也且天长地久自
古而然未有知其所由来者岂以其不自生而后能长
生哉世之方士用老子言而求长生而其术未有不出
于自生者又乌知天地之所以能长生非其自生乎飘
太和乃利贞而其象以为天行健然则虚与动何足以
尽之而谓为橐籥之比耶天道虽归于静顺而静顺非
所以言天地故言天德为首则不可而以玄牝为天地
根则是不以乾统天而天之行非健也且天长地久自
古而然未有知其所由来者岂以其不自生而后能长
生哉世之方士用老子言而求长生而其术未有不出
于自生者又乌知天地之所以能长生非其自生乎飘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849-0457c.png
风骤雨非天地之意也若其陵肆发达起于二气之争
至于过甚亦有天地所不能止者矣然君子象之为振
民育德赦过宥罪而区区血气之斗何敢拟于其间盖
老子以人事言天而其不伦如此夫有天地与人而道
行焉未知其孰先后也老子私其道以自喜故曰先天
地生又曰天法道又曰天得一以清且道果混成而在
天地之先乎道法天乎天法道乎一得天乎天得一乎
山林之学不稽于古圣贤以道言天而其慢侮如此及
至于过甚亦有天地所不能止者矣然君子象之为振
民育德赦过宥罪而区区血气之斗何敢拟于其间盖
老子以人事言天而其不伦如此夫有天地与人而道
行焉未知其孰先后也老子私其道以自喜故曰先天
地生又曰天法道又曰天得一以清且道果混成而在
天地之先乎道法天乎天法道乎一得天乎天得一乎
山林之学不稽于古圣贤以道言天而其慢侮如此及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849-0457d.png
其以天道言人事则又忘之故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
善应不召而自来又曰天道其犹张弓则是为天者常
以机示物而未尝法道之虚一无为也然则从古圣贤
者畏天敬天而从老氏者疑天慢天妄窥而屡变玩狎
而不忌其不可也必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按诸子论水多异说子产谓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
死焉以象宽难邹衍则又不足称盖易言习坎有孚维
善应不召而自来又曰天道其犹张弓则是为天者常
以机示物而未尝法道之虚一无为也然则从古圣贤
者畏天敬天而从老氏者疑天慢天妄窥而屡变玩狎
而不忌其不可也必矣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道按诸子论水多异说子产谓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
死焉以象宽难邹衍则又不足称盖易言习坎有孚维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849-0458a.png
心亨行有尚孔子赞之以为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
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而老氏之言差合矣
载营魄谓有此身也下言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
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皆有此身而治之也人以
此身载营魄而行血气无殊而智愚绝异案刘子言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故有动作礼义威仪
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刘
子不为无知者所谓载营魄而行其言治之之道如此
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而老氏之言差合矣
载营魄谓有此身也下言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
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皆有此身而治之也人以
此身载营魄而行血气无殊而智愚绝异案刘子言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故有动作礼义威仪
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刘
子不为无知者所谓载营魄而行其言治之之道如此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849-0458b.png
岂惟刘子自尧舜禹汤以来无不如此故谓之人道而
老子乃言当如婴儿无为无知推之天下国家皆用此
术夫各由其方各致其极不相为谋亦无怪矣然后之
儒者智不足以达反遵奉之曰彼道也此礼也彼天也
此人也彼妙也此徼也不兼明而两蔽者也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之为
是言也所以明无也然适见其无者而已天下之物当
老子乃言当如婴儿无为无知推之天下国家皆用此
术夫各由其方各致其极不相为谋亦无怪矣然后之
儒者智不足以达反遵奉之曰彼道也此礼也彼天也
此人也彼妙也此徼也不兼明而两蔽者也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之为
是言也所以明无也然适见其无者而已天下之物当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849-0458c.png
其有而用者皆是也何未之思乎然则有无不足以相
明而道之所不在也盖老子之所操者虽微而狭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复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昩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
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视之不见非远也听之
不闻非寂也搏之不得非空也其说以为可见可闻可
明而道之所不在也盖老子之所操者虽微而狭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复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昩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
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视之不见非远也听之
不闻非寂也搏之不得非空也其说以为可见可闻可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849-0458d.png
得者皆物也不见不闻不得者非物也虽然既已在见
闻搏执之内矣虽不可致诘而既已受诘矣此其所以
复混而为一一者道之别名也(老氏谓道生一/一者道之子也)其上虽
不皦其下亦不昩散在万物而复归于无物也故曰无
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惚恍者有而不有无而不
无也必有以迎然而莫为首必有以随然而莫为后有
者非道而御有者道自古而然也老子极思研精模写
夫道其劳若此按舜命禹道心惟微周官儒以道得民
闻搏执之内矣虽不可致诘而既已受诘矣此其所以
复混而为一一者道之别名也(老氏谓道生一/一者道之子也)其上虽
不皦其下亦不昩散在万物而复归于无物也故曰无
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惚恍者有而不有无而不
无也必有以迎然而莫为首必有以随然而莫为后有
者非道而御有者道自古而然也老子极思研精模写
夫道其劳若此按舜命禹道心惟微周官儒以道得民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849-0459a.png
孔子何莫由斯道皆前无本根后无枝叶老子未之闻
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
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
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
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
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老子取于人情物理以为
体道之验可谓巧矣冬之涉川无敢骤犯者四邻虽不
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
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
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
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
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老子取于人情物理以为
体道之验可谓巧矣冬之涉川无敢骤犯者四邻虽不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849-0459b.png
吾禁吾之所为恐其闻而见也主为政而客不为政自
严以待而已冰之将释融浃而不流也朴者不制割也
谷者虚而深也若浊者非浊非清也此皆人情物理之
自然不待智者而知至于取以为体道之验则虽智者
不知不能也老子之于道岂不察而近乎浊之徐清安
之徐生此亦人情物理之自然而非智者不能待也然
其大旨则欲冲不欲盈欲能敝不新成尔嗟夫老子之
道偏矣其行之劳矣然而可以寡怨远罪也按易劳谦
严以待而已冰之将释融浃而不流也朴者不制割也
谷者虚而深也若浊者非浊非清也此皆人情物理之
自然不待智者而知至于取以为体道之验则虽智者
不知不能也老子之于道岂不察而近乎浊之徐清安
之徐生此亦人情物理之自然而非智者不能待也然
其大旨则欲冲不欲盈欲能敝不新成尔嗟夫老子之
道偏矣其行之劳矣然而可以寡怨远罪也按易劳谦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849-0459c.png
君子有终其象以为万民服盖以功与人而已不居焉
老子自为而已其于人也无功则虽劳而固以逸为利
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
静静曰复命按易物作而剥剥极而复复则还作矣故
孔子以为见天地心者取其作也若老氏之根归则以
剥为复复则不作非余所知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和则不待孝治则
老子自为而已其于人也无功则虽劳而固以逸为利
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
静静曰复命按易物作而剥剥极而复复则还作矣故
孔子以为见天地心者取其作也若老氏之根归则以
剥为复复则不作非余所知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和则不待孝治则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849-0459d.png
不待忠其道或然矣然其所以不和不治岂为忠孝者
致之哉若舜父母箕子之君并以不和不治者集于其
身又将奚咎老子谓因废道有仁义因智慧有大伪而
谓家国之乱亦因忠孝者致之故欲绝焉噫未有不察
事而可以知道者是恣其私说而以乱益乱非亡灭不
止悲夫
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
儿之未孩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
致之哉若舜父母箕子之君并以不和不治者集于其
身又将奚咎老子谓因废道有仁义因智慧有大伪而
谓家国之乱亦因忠孝者致之故欲绝焉噫未有不察
事而可以知道者是恣其私说而以乱益乱非亡灭不
止悲夫
众人熙熙如享大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
儿之未孩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849-0460a.png
独顽似鄙此虽非道然欲己远身道亦凝焉若学者但
以为资质所安而无闻悟之获则缓纵于瞬息之微而
所遁逸者不啻千里之外矣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物有辎重道亦有辎重人皆知
致物之辎重以行其身而不知致道之辎重以行其身
也使诚知之则千钧在已而毫芒在物矣惜乎老子为
一方之说而不足以教学者也
老子论道犹可也何必及兵益赞禹以至諴感神自知
以为资质所安而无闻悟之获则缓纵于瞬息之微而
所遁逸者不啻千里之外矣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物有辎重道亦有辎重人皆知
致物之辎重以行其身而不知致道之辎重以行其身
也使诚知之则千钧在已而毫芒在物矣惜乎老子为
一方之说而不足以教学者也
老子论道犹可也何必及兵益赞禹以至諴感神自知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849-0460b.png
其可以胜有苗而不用而苗亦知之故班师振旅而苗
自至兵之上也出律不足以拟之矣若老子论兵不可
以胜敌而欲以哀先之则左次舆尸而已佐人主者固
无以兵强之道至于兵受弱而道亦亡则谓之以道佐
人主不可也为国者不审观而信处士之虚言乱曷已
乎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夫礼者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世之陋儒谓失礼则入刑则老子宜有此论
自至兵之上也出律不足以拟之矣若老子论兵不可
以胜敌而欲以哀先之则左次舆尸而已佐人主者固
无以兵强之道至于兵受弱而道亦亡则谓之以道佐
人主不可也为国者不审观而信处士之虚言乱曷已
乎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夫礼者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世之陋儒谓失礼则入刑则老子宜有此论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849-0460c.png
矣攘臂而仍之入刑之谓也(老氏已先见自其时言之/谓之救弊若通行于后则)
(有德其可/以无礼乎)道德之于礼譬人身之有耳目手足也非是
则无以为人故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道之以礼
有耻且格正谓不攘臂而仍之也老子所讲不详而轻
言治道误后世莫大于此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
剑厌饮食货财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老子与尧舜
三代之圣人辨道于分釐杪忽之微而以衰末亡国之
(有德其可/以无礼乎)道德之于礼譬人身之有耳目手足也非是
则无以为人故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道之以礼
有耻且格正谓不攘臂而仍之也老子所讲不详而轻
言治道误后世莫大于此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
剑厌饮食货财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老子与尧舜
三代之圣人辨道于分釐杪忽之微而以衰末亡国之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849-0460d.png
事并言之不知使彼出而为治又将何以处此
盖老子之微言才十数章其有见于道者以盈为冲以
有为无以柔为刚以弱为强而已然而谓尧舜三代之
圣人皆不知出此也遂欲尽废之而以其说行天下呜
呼使其为藏史之老聃欤则执异学以乱王道罪不胜
诛矣使其非藏史之老聃欤而处士山人乘王道衰阙
之际妄作而不可述奇言而无所考学者放而绝之可
也奈何俛首以听而或者又助持矛焉然则学而不尽
盖老子之微言才十数章其有见于道者以盈为冲以
有为无以柔为刚以弱为强而已然而谓尧舜三代之
圣人皆不知出此也遂欲尽废之而以其说行天下呜
呼使其为藏史之老聃欤则执异学以乱王道罪不胜
诛矣使其非藏史之老聃欤而处士山人乘王道衰阙
之际妄作而不可述奇言而无所考学者放而绝之可
也奈何俛首以听而或者又助持矛焉然则学而不尽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849-0461a.png
其统与不学同于是以自有之聪明而陷于人之聋瞽
者百世之通患也
者百世之通患也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849-0461b.png
习学记言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