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849-03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六     宋 叶适 撰
  诗序周南召南至豳
作诗者必有所指故集诗者必有所系无所系无以诗
为也其馀随文发明或记本事或释诗意皆在秦汉之
前虽浅深不能尽当读诗者以其时考之以其义断之
惟是之从可也专溺旧文因而推衍固不能得诗意欲
尽去本序自为之说失诗意愈多矣
卷六 第 1b 页 WYG0849-0366b.png
大序所发明既为决定之词学者据依然以诗考之精
粗表里失源流矣
论风雅者必明正变尚矣夫自上正下为正固也上失
其道则自下而正上矣自下正上虽变亦正也小序谓
政教失而变风发乎情审如其言则是不足以自正岂
能正人哉今之所存者取其感激陈义而能正人非谓
怨愤妄发而不能自正也舜皋陶赓歌风之正也五子
述禹戒而作歌得为变乎
卷六 第 2a 页 WYG0849-0366c.png
史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取三百篇孔安国亦言删诗
为三百篇按诗周及诸侯用为乐章今载于左氏者皆
史官先所采定就有逸诗殊少矣疑不待孔子而后删
十取一也又论语称三百本谓古人已具之诗不应指
其自删者言之也余于尚书既辨百篇非出于孔氏复
疑诗不因孔氏而后删非故异于诸儒也盖将推孔氏
之学于古圣贤者求之视后世之学自孔氏而始者则
为有间亦次第之义当然尔
卷六 第 2b 页 WYG0849-0366d.png
  诗序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
雅为朝廷礼乐政事而作今考南陔白华何人斯蓼莪
无将大车都人士采绿绵蛮往往其人自言一身及一
家之事不必关朝廷盖雅者周人所为诗亦下兼风土
如豳人之风固上兼朝廷也
自有生民则有诗矣而周诗独传者周人以为教也诗
一也周之所传者可得而言也上世之所不传者不可
得而言也
卷六 第 3a 页 WYG0849-0367a.png
  诗周南关雎以下召南鹊巢以下
逑匹性也必求其匹是德者以逑之未得则辗转反侧
而不已既得则钟鼓琴瑟以友乐之非欲也以为人道
之始非得是人则不可也
地物之所产取之则知时己力之所成服之则不厌也
非其地物也非其己力也后之有贵于后妃者也
后妃有德有本有志有樛木之乐有芣苢之美故其效
为螽斯为桃夭为兔罝之武夫则胡为亦归之后妃也
卷六 第 3b 页 WYG0849-0367b.png
治世必始于家道正而终于人材多也
汉之游女洁而不可求是诗也刈蒌秣马以待之而不
敢迫也犹关雎之意也
汝坟之妇人知以夫妇父母为乐上虽虐使而犹无弃
本之心意者道化之力也
趾所以踶也定所以抵也角所以触也麟有是三者而
非所以为害也盖上以道化调和风俗王公之子皆以
礼义自安虽贵而不为暴若麟然也此关雎之应也
卷六 第 4a 页 WYG0849-0367c.png
鹊巢而鸠居之非鹊所欲也诸侯则不然方且百两以
御之非得是有德者不可以正家故也亦犹关雎之意

大夫之家狭能以礼自防则可矣
行露狱词也
二南以家道为风自后妃王女夫人大夫妻士庶妾媵
皆备著之以明其若是者风之正也其妻能若是则其
夫子可知也已
卷六 第 4b 页 WYG0849-0367d.png
葭蓬方茁无所蔽隐弓矢命中豭豵五获而驺虞独不
能害焉何为而不能也兽无害物之心则身无受害之
地故也盖调美之俗既成民民物物并游于至和之中
我不害物而物亦莫吾害者若驺虞之不见获于田也
此鹊巢之应也夫麟趾之不害物驺虞之物不能害合
二者而观之王道可得而言矣
  弼鄘
言诗者自弼鄘而下皆为变风其正者二南而已二南
卷六 第 5a 页 WYG0849-0368a.png
王者所以正天下教则当然未必其风之然也行露之
不从野有死麇之恶虽正于此而变于彼矣若是则诗
无非变将何以存季札听诗论其得失未尝及变孔子
教小子以可群可怨亦未尝及变夫为言之旨其发也
殊要以归于正尔美而非謟刺而非讦怨而非愤哀而
非私何不正之有后之学诗者不顺其义之所出而于
情性轻别之不极其志之所至而于正变强分之守虚
会而迷实得以薄意而疑雅言则有蔽而无获矣
卷六 第 5b 页 WYG0849-0368b.png
仁者不忧孔子之言也为善最乐东平王苍之对也以
诗书考之古人固少乐而多忧盖声色游畋小人之乐
也仁义道德君子之忧也自尧禹而降皆然柏舟之仁
人脩己既至道不得行内无兄弟之据外有群小之愠
以国兼身宜其永远忧而不乐也世益以衰道益以坠
孔子以是为仁人之祸而道将亡也故常自求其所以
为乐者而教学者以可乐之地于是而有孔颜之乐焉
既以义而忧其君复以道而乐其身庶几是道之常存
卷六 第 6a 页 WYG0849-0368c.png
矣此忧乐之异考德者所当知也
序雄雉卫宣公淫乱不恤国事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
人患之匏有苦叶公与夫人并为淫乱按卫宣公及夫
人淫乱史家具之矣然历考诸诗凡刺怨旷刺淫乱必
直指事实未有汎为微词以示其意者也今系之以刺
而已而继之者必曰淫乱是徒以宣公之事实之尔非
是诗之本然也二篇风寄深远指意正平惜乎以淫乱
没之也故别为解
卷六 第 6b 页 WYG0849-0368d.png
初章言雉飞扬自适而我怀抱不舒曾是雉之不若也
言自诒者诗人自叹其不遇而不以怨其君也次不特
自叹又为众君子之不遇者惜之也又次思见是君子
而不可得也卒章厉之以自安于靖退而无所忮自甘
于穷约而无所求则何为而不可也可谓能知义且知
命矣孔子羡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而以是诗为男女怨
旷欤
匏有苦叶不可食也济有深涉不可不渡也深则当厉
卷六 第 7a 页 WYG0849-0369a.png
浅则当揭各惟其宜也济虽盈不可使濡轨雉之鸣自
求其牡也雁之鸣日始旦也士归妻及冰未泮也舟之
招招岂以人涉而我亦涉乎我之不涉盖有故也物情
之不齐事会之有由不可以一律求不可以一端尽汎
而观之反而推之是诗也可谓明理而达变矣立乎乱
世而事昏主应物不伦揆事失当上为国患下为民病
徒可刺而不可谏也
谷风所陈异乎黄允之妻也追记嫁时如昨日事卫之
卷六 第 7b 页 WYG0849-0369b.png
风物宛然在目女其善于诗者也
北风之怨至矣然而所怨者天孔子曰不怨天
国之将兴必有象定之方中绵公刘虽大小固皆可见
也桑中鹑之奔奔雄狐敝笱溱洧东门之枌诸篇正言
不隐播于当时传于无穷其耻大矣非劝也
螮蝀异气莫敢指也怀春之为正以其礼言也怀昏姻
之为刺以其情言也
  卫王郑
卷六 第 8a 页 WYG0849-0369c.png
五子之歌以弟而怨黍离以臣而闵也然周自成康之
后虽王者不兴而诸侯亦无代德奉其旧典号召纠合
犹有可为也观周人之词衰弱如此德既不足材又不
能要必资诸侯夹辅而后存日陵月坠坐听风俗之坏
而不反宜其遂为战国秦汉也
隐于贱官简兮君子阳阳也隐于农圃丘中有麻也隐
于山岩考槃也苟给衣食可以乐也至颜子养生之具
缺然矣犹乐而不改故孔子重贤之也
卷六 第 8b 页 WYG0849-0369d.png
叔段二诗美其于田于狩劝其释弸鬯弓智者知其入
于死亡之地矣非为庄公忧也
郑忽再辞齐昏恶高渠弥不可谓非贤也罪在于无君
国之材而又无遁国之节为郑之臣子所扳援而不能
去与突亹等卒以见杀致郑之乱故诗人贱而刺之不
然郑非无靖难之臣与黍离诸诗异特昭公不知用耳
野有蔓草思遇贤者也
  齐魏唐秦
卷六 第 9a 页 WYG0849-0370a.png
著婿初揖妇妇之应也宜缓故曰乎而非谓齐俗舒缓
之体当然也
殽食取具于国人之常情以是为足矣于是而忧之常
人之所不能喻也狃其所易足忽其所难知所以为刺

伐彼难伐之木寘于可载之地其劳且艰甚矣君子以
为必如是而后可食也
贪淫重敛肆为威虐四者天下之巨恶也败国丧家亡
卷六 第 9b 页 WYG0849-0370b.png
人者也故诗人无讳焉
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
故忧常及之若夫蟋蟀之诗知忧而不知乐则其患亦
大矣故戒之曰好乐无荒犹古人之意也
衣裳车马廷内钟鼓所以乐也知忧所以节乐也且积
其忧而不知所以乐礼文政事皆废矣将焉用之孟子
所谓为貉之道者欤不然其徵死欤故诗人以为何不
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甚之也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49-0370c.png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以是而责行
之人怜其无人也
武公之衣虽安而周之权日去矣
奋其武力而取其所不当得既而以礼乐藩饰之此车
邻之所以为乐也
秦即宗周故地周自古公至成康世有仁义之德润泽
其民化成俗定垂千年矣虽其后德衰而宣王既已中
兴然幽王十馀年遽为戎与申侯所灭宗周遂亡按序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49-0370d.png
诗晋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
遗风贾谊亦言秦转而为汉至于借妇耰锄虑有德色
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
则反唇而相稽禽兽之俗犹尚如故信如序诗之言治
国之道仁义者美成暴强者恶熟积习渐靡民之好尚
久而犹存后人虽欲转移未易为力然则秦人之诗乃
无周之流风遗俗何也以诗传考之周东诸侯之国尚
为王化所流德声仁泽见于歌咏蔼然不绝安有宗周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49-0371a.png
本根之地千三百年教化之久其去而为秦未数十年
而勇鸷劲强轻斗喜杀乃不复文武成康之髣髴欤盖
民心无常惟上所命从古而然圣贤所以兢兢业业日
慎一日未尝以既成之治有馀之泽为可恃也经师相
传之论出于想象失其实矣
  陈桧曹豳
泽陂之美人谓贤者也诗言淫乱必指其人与事非人
与事则所为美人静女者皆以贤有德言之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49-0371b.png
逍遥翱翔大夫自谓也以道而去虽其身安其服不改
然不敢忘其君也
冠其重也衣次之韠又次之若曰庶见其冠乎又或庶
见其衣乎又或庶见其韠乎
壹纯一也不二也有一德者古难之伊尹以为天之所
眷求也而况于人乎必有是一也而后可以正四国也
祝之万年言其甚难而愿其久也虽然仪与服其外也
诗人以为可以占其内也霍光至无识也犹曰郎仆射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49-0371c.png
窃识视不失尺寸所以能任汉事也
乱世非曰无政然犹冽泉之浸丛草也其能熟而食乎
故曰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若是者治世之政也
系七月者但曰陈王业而下文云周公详味其诗实周
公也君者众民之总国者众家之总是诗也以家计通
国服以民力为君奉自后世言之不过日用之粗事非
人纪之大伦也而周公直以为王业此论治道者所当
深体也武王访箕子曰惟天阴骘下民相恊厥居无逸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49-0371d.png
曰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古人未有不先知稼穑而能
君其民君其民未有不能恊其居者此诗乃无逸之义
疏恊居之条目成王童孺未有所知故详以告之也顾
命曰昔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
达殷集大命成王盖守此以命召毕相康王也后世弃
而不讲其讲之者亦自笑其迂浅而无用乃以势力威
令为君道而以刑政末作为治体然则汉之文帝唐之
太宗虽号贤君其实去桀纣尚无几也可不惧哉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49-0372a.png
孔孟论鸱鸮诗盖推言之也正言之则作室之难当知
所保耳
东山无功名可歌与采薇出车稍异
周大夫能刺朝廷且自笾豆衣裳之外无他事岂当时
所谓危疑者非后世危疑之比乎然至于以狼跋而喻
周公则祸福难易之际古今亦不相远但盛德履之不
同耳
  小雅鹿鸣至无羊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49-0372b.png
自鹿鸣至菁菁者莪文武成康之盛备见矣古人因诗
度乐后世因乐为诗盖以事合政者德以致之也以政
求事者具之尔按棠棣采薇出车杕杜鱼丽湛露彤弓
皆详载事本馀则缺焉得无因乐为诗而以政求事乎
今考其义已明而师传未讲者南陔孝子相戒以养
白华孝子之洁白指言孝子当有其人与其事华黍时
和岁丰宜黍稷当有丰年嘉禾之事由庚万物得由其
道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三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49-0372c.png
篇各以得字言之是其实顺生长之理实无夭阏之患
实遂土地之性皆知其所以致之之由非汎然以意言
之也虽其词亡而系诗者既以明著之不可得而没也
其义虽若未明而以诸诗参比则鹿鸣当是得此贤人
与之燕乐四牡皇皇者华当是王事方急特命使臣往
来王所伐木当是感鸟声之求友故于粲洒扫八簋肥
羜以速亲戚天保当是人臣实有为此诗以祝其君者
蓼萧当是天子巡狩远方诸侯群臣喜于得见皆其时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49-0372d.png
实有此事诗实有此词故因被之乐歌也若未必有是
事而逆有是诗出于上则为具文出于下则为虚美既
非其实岂能责治虽后世固然而成周盛时则不然矣
此尤师传之所未讲也惟南有嘉鱼言乐与贤南山有
台言乐得贤菁菁者莪言乐育材贤材国命之终始虽
未有是事亦可以逆为是诗上可其文以待之而非豫
下可虚美以祈之而非謟也今师传以是义故并归一
比随文解释使成周实美晻郁不章非所以开后人也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49-0373a.png
然则二南不逆为诗乎曰正家之道始自后妃终及士
庶妾媵以本先之以效致之以瑞应之主义以教非逆
为诗之比也若葛覃卷耳则周之后妃固当有是人赋
是诗亦非逆为者嫌不明载耳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
我周行或者师尚父之时乎何其相与之懿也
自周爰咨诹以下变文然皆咨访之义也而叔孙穆子
乃以为臣获五善盖笺传之学尚矣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49-0373b.png
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然
皆编户齐民兄弟之情也麟趾之公子可以互见
因伐木鸟鸣而感求友之义其词激切殷勤此必于时
事有所激发今不可得而见也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所谓于汝极
锡汝保极也
鱼丽万物盛多孟子所谓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
山林之效非自能然也
卷六 第 16a 页 WYG0849-0373c.png
南山有台言山之有木凡六章蔚乎山也国之人材亦
然盛矣
厉王流彘共和行政天子若家人然天下不复知有号
令矣故二雅咏歌皆封建征伐蒐狩宫室之事其一时
作起观听赫然固臣子所喜至于恩深泽厚本根有托
敬保元子绸缪室居则未可谓知文武成康之义也故
不幸一传幽王十馀年而坏千三百年之业读是诗者
徒乐其词而不察其事则于治道失之远矣
卷六 第 16b 页 WYG0849-0373d.png
于彼新田于此菑亩宣王急用之未暇深长也王安
石所言当考遂为熙丰政事矣
厉王久无会朝之礼庭燎所以美宣王也或未央或未
艾或有煇人臣来朝之次第盖皆不失会期也近世所
讲殊未然宣王力征诸侯素率从者皆疑不自免此真
衰世之事沔水所以规也
文武之室家周公赋以鸱鸮宣王之考室与牧美矣未
几而为黍离岂其无周公之臣欤不然何其不思也
卷六 第 17a 页 WYG0849-0374a.png
  小雅节南山至信南山
雨无正四月二篇西周既灭东周未迁以前诗也师传
不考其时使与他刺同义误矣
  小雅甫田至何草不黄
楚茨信南山言祭祀甫田大田言稼穑瞻彼洛矣裳裳
者华言爵命桑扈鸳鸯采菽言朝会燕飨皆盛世美词
也不曰美治世而曰刺幽王者作于乱亡之时义主怨
刺不在追美也匏叶与泂酌同意
卷六 第 17b 页 WYG0849-0374b.png
  大雅文王至文王有声
仪刑文王所以敬天也中庸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
矣断章取之归天道于冲漠何也当考肆不殄厥愠亦
不陨厥问以好恶为外物知自脩而已
虞芮不自克而质其成于文王文王蹶然动其生自警
也不以人之归我者为己德而以人之不自克者为己
惧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一气之动不知其然而然诗人以
卷六 第 18a 页 WYG0849-0374c.png
为皆生意与他比兴不同
思齐之言文王人道尽也皇矣之言文王天德合也
书若稽古四人诗则一文王也其道非惟君之又师之
也雅颂之微言间见一二通于天理达于性命惟于文
王发之春秋之名卿大夫士未知择也颜曾始传之子
思孟子述焉后世作圣之学盖本于文王也尽人道以
事天者圣人也与天为一则学之者过也
  大雅生民至板
卷六 第 18b 页 WYG0849-0374d.png
美刺规戒皆实言之无立义者行苇太平既醉立义以
美也兄弟具尔肆筵授几献酢宾射乃燕好之事也而
必以忠厚名者感盛治而防薄俗也角弓頍弁可谓薄
矣周以之亡常棣伐木挈而归之厚周所以兴也然犹
未也至于行苇则王道备恩意洽矣安得不以忠厚名
乎书曰虞宾在位群后德让孟子曰象忧亦忧象喜亦
喜无所感而然者虽不以忠厚名可也
以酒而醉谓之富可也以德而饱则诗之太平也太平
卷六 第 19a 页 WYG0849-0375a.png
守成可以燕乐矣而必以尸燕则非纵饮也圣人之于饮
酒当闭之未尝开之也以德饮以祀燕所谓治世也
成王于是能不愆不忘无怨无恶矣宜假乐之嘉之也
好贤乐士莫过于卷阿之诗矣虽然济济辟王左右奉
璋者文王之盛也
二雅之刺斥言不避读之者既皆以为当尔而于国风
乃有异说是不知以类求诗也
  大雅云汉至召旻
卷六 第 19b 页 WYG0849-0375b.png
以云汉之诗考之厉王所以亡宣王所以兴忧与不忧
而已忧在事先致治之大本古圣人皆出此一涂忧在
事后虽曰晚矣尚有及也
仲山甫之德曰柔嘉曰令仪曰令色曰小心曰是若盖
德盛者不以刚柔示物也然而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
侮鳏寡不畏强禦则我固为刚柔之节也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言照物之远不在危地也然而必
也死生祸福不入其心自班固以明哲保身少司马迁
卷六 第 20a 页 WYG0849-0375c.png
而后世相传转为自安之术殆于诬德矣
德輶如毛虽曰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而曰惟仲山甫
举之爱莫助之此伊尹周公之所难而仲山甫能之吉
甫盖易于言德矣中庸曰毛犹有伦犹以是德为粗将
复有妙于此者焉则其言之愈易恐非圣贤家法也当

自文王至生民笃公刘诸篇义则雅而美兼颂矣
  周颂
卷六 第 20b 页 WYG0849-0375d.png
因诗度乐颂则不然有乐必有诗也
朱弦疏越一唱三叹以商颂观之无复馀味信乎其有
遗音也其词简其旨缓不矜功不伐德寅畏保民以对
天命诸颂体皆同秦汉以来告类归美之词未有不诬
且慢者岂惟其君德薄亦其臣之不知义也
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以伊训比之是诗婉而深矣
臣工载芟良耜周人之于耕稼何其远也自七月生民
陈之至甫田大田犹不忘焉
卷六 第 21a 页 WYG0849-0376a.png
振鹭有客观乎周之待商民也可以告神明矣
按左氏载逸诗有事本者惟祈招以诗考之独文武成
王幽厉宣王有诗康王则已无诗而美诗多作于成王
之时盖集诗之凡例专以治乱兴亡两节及中兴为断
而义归于一君之美刺及美刺兼焉者故康穆以下至
夷王虽有诗皆不录疑此西周之后周之时所裒次也
周以诗为教置学立师比辑义类必本朝廷况颂者乃
其宗庙之乐乎诸侯之风上及京师列于学官其所去
卷六 第 21b 页 WYG0849-0376b.png
取亦皆当时朝廷之意故匪风之思周道下泉之思治
简兮思西方之人皆自周言之也孔子生远数百年后
无位于王朝而以一代所教之诗删落高下十不存一
为皆出其手岂非学者随声承误失于考订而然乎且
又有甚不可者孔子之先非无达人六经大义源深流
远取舍予夺要有所承使皆芜废讹杂则仲尼将安取
斯今尽掩前闻一归孔氏后世之所以尊孔子者固已
至矣推孔子之所以承先圣者则未为得也然则孔子
卷六 第 22a 页 WYG0849-0376c.png
言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何也曰孔子之时
上距东迁二百馀年矣王室愈微诸侯益横吴楚肆暴
天下遂为战国鲁卫旧家往往变坏文物残缺而师摰
鼗鼓之官沦溃散亡诗书残乱礼乐崩逸孔子于时力
足以正之使复其旧而已非谓尽取旧闻纷更之也后
世赖孔子一时是正之力得以垂于无穷而谓凡孔子
以前者皆其所去取盖失之矣然则若是则孔子亦不
系易欤曰古卜筮家皆用其所自为繇国各有占人自
卷六 第 22b 页 WYG0849-0376d.png
立说而象数之学胜道益以茫昧难明孔子将以义理
黜之故别为彖系专本中正不用象数所以合文王周
公之本心盖一家之学而天下从之固非删定诗书之
比也
  鲁颂商颂
以师传考之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使其
可信则以天子之命列于颂也虽不敢尽信此语必有
所自来不然则不得为颂矣益知若此类者亦非孔子
卷六 第 23a 页 WYG0849-0377a.png
所能裁也鲁颂虽比之风雅为已薄然颂而无謟义归于
正周之文章尚未失也思无邪孔子盖有取焉后世惟
一韩愈号能追三代之文其词或髣髴似之至于道之
所在岂能庶几也
师传以为微子至戴公礼乐废坏正考父得之于周大
师言微子至戴公似宋人所为也言得于周大师似商
之乐章也疑不敢信以其诗考之帝命不违至于汤齐
汤降不迟圣敬日跻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
卷六 第 23b 页 WYG0849-0377b.png
优百禄是遒使宋人而能为此词则其文献有传矣孔
子不以为不足徵也
 
 
 
 
 
 习学记言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