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849-03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二 宋 叶适 撰
易
䷒(兑下/坤上) ䷓(坤下/巽上)
按一阳在内为复复者我有之也我有其刚则阴柔虽
众而不能胜及二阳之在内也岂惟阴不能胜而足以
制阴矣故其象为临临者自内而制外者也八月有凶
或以为预戒阴长非也夫刚浸而长众阴有听命之势
习学记言卷二 宋 叶适 撰
易
䷒(兑下/坤上) ䷓(坤下/巽上)
按一阳在内为复复者我有之也我有其刚则阴柔虽
众而不能胜及二阳之在内也岂惟阴不能胜而足以
制阴矣故其象为临临者自内而制外者也八月有凶
或以为预戒阴长非也夫刚浸而长众阴有听命之势
卷二 第 1b 页 WYG0849-0335b.png
然其类犹盛足以拒阳及其进而成乾又进而益壮刚
德大而后消阴之道成焉今夫临以未全之阳而操制
物之柄进而不量曾不知阴之为吾害也则将自消于
阴而其功卒以不立是故圣人惜夫临之遽用其刚而
凶且及之矣故曰消不久也呜呼刚之欲临柔也内之
欲制外也岂徒私其柄于我而示其威于物哉其教思
也无穷其容保民也无疆然后知刚之志不在于胜阴
也故临为容保民而师为容民畜众
德大而后消阴之道成焉今夫临以未全之阳而操制
物之柄进而不量曾不知阴之为吾害也则将自消于
阴而其功卒以不立是故圣人惜夫临之遽用其刚而
凶且及之矣故曰消不久也呜呼刚之欲临柔也内之
欲制外也岂徒私其柄于我而示其威于物哉其教思
也无穷其容保民也无疆然后知刚之志不在于胜阴
也故临为容保民而师为容民畜众
卷二 第 2a 页 WYG0849-0335c.png
乾之在外也其一为姤其二为遁其三为否皆阳之不
利者也及其化而为风与地同德阳为阴长顺以巽升
居中得正众阴所仰故临虽自内而制外而观则自下
而观上矣临顾以己与民而观则以民求己矣圣人之
于观也非设于耳目以耀之盛于物采以夸之也若是
则为观之道浅矣是宜纯一内守极诚尽敬礼乐文为
皆所未及声气容色无得而参其上颙然以孚而其下
肃然以化者也嗟夫圣人之言观也若此傅所谓神之
利者也及其化而为风与地同德阳为阴长顺以巽升
居中得正众阴所仰故临虽自内而制外而观则自下
而观上矣临顾以己与民而观则以民求己矣圣人之
于观也非设于耳目以耀之盛于物采以夸之也若是
则为观之道浅矣是宜纯一内守极诚尽敬礼乐文为
皆所未及声气容色无得而参其上颙然以孚而其下
肃然以化者也嗟夫圣人之言观也若此傅所谓神之
卷二 第 2b 页 WYG0849-0335d.png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使其信然则岂可以他求哉观
不为君子观德之象而为先王省方观民之象乾不为
圣人出治之象而为君子自强不息之象然则知德者
之于乾宜勉而至而于观则不强而求可也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按卦义无大义
大观丰大大畜大过乃大义也
䷔(震下/离上) ䷕(离下/艮上)
按画以刚下柔而柔不容故噬嗑噬嗑者斗于内也以
不为君子观德之象而为先王省方观民之象乾不为
圣人出治之象而为君子自强不息之象然则知德者
之于乾宜勉而至而于观则不强而求可也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按卦义无大义
大观丰大大畜大过乃大义也
䷔(震下/离上) ䷕(离下/艮上)
按画以刚下柔而柔不容故噬嗑噬嗑者斗于内也以
卷二 第 3a 页 WYG0849-0336a.png
卦柔纳刚而刚听命故为贲贲者和于外也其为噬嗑
也刚柔分柔上行其为贲也柔文刚刚文柔呜呼事至
于噬其不文甚矣圣人恶之故取其不噬者以反之明
文之不可废也夫天与水违行为讼刚柔分为噬嗑然
则各徇一物之偏而交错往来之文何由施焉宜乎明
罚敕法而无敢折狱者为之继也且皆以为明而明之
于狱孰与自有其明而明之于政乎故刑法虽先王之
所用而君子则必去彼而取此矣
也刚柔分柔上行其为贲也柔文刚刚文柔呜呼事至
于噬其不文甚矣圣人恶之故取其不噬者以反之明
文之不可废也夫天与水违行为讼刚柔分为噬嗑然
则各徇一物之偏而交错往来之文何由施焉宜乎明
罚敕法而无敢折狱者为之继也且皆以为明而明之
于狱孰与自有其明而明之于政乎故刑法虽先王之
所用而君子则必去彼而取此矣
卷二 第 3b 页 WYG0849-0336b.png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盖取诸噬嗑观噬嗑之夺攘如此圣人奚取也市者
天下之利也懋迁有无化居所以相之也不得以噬嗑
言
天文谓卦也人文谓义也刚柔相交上下往来所以察
时之变也尊卑等序粲然文明各有所止天下所由以
化成也
䷖(坤下/艮上) ䷗(震下/坤上)
所盖取诸噬嗑观噬嗑之夺攘如此圣人奚取也市者
天下之利也懋迁有无化居所以相之也不得以噬嗑
言
天文谓卦也人文谓义也刚柔相交上下往来所以察
时之变也尊卑等序粲然文明各有所止天下所由以
化成也
䷖(坤下/艮上) ䷗(震下/坤上)
卷二 第 4a 页 WYG0849-0336c.png
五阴之卦为复为师为谦为豫为比为剥世言阳不可
无阴谓阴必配阳者卜史之论也阴何功于物杀其已
生坏其已成者性情使之尔然其得一阳而宗之交臂
骈首爱戴顺承虽未至于二五之正位而保惠收恤之
功苟有见焉皆足以扶群阴而就其功也惟夫阳自弃
而旅于外群阴冥升无所统壹其争为剥落以害成功
者非能变阳乃所以自变也按地中有山为谦其反之
也山附于地而为剥谦者其道而剥者其势也嗟夫君
无阴谓阴必配阳者卜史之论也阴何功于物杀其已
生坏其已成者性情使之尔然其得一阳而宗之交臂
骈首爱戴顺承虽未至于二五之正位而保惠收恤之
功苟有见焉皆足以扶群阴而就其功也惟夫阳自弃
而旅于外群阴冥升无所统壹其争为剥落以害成功
者非能变阳乃所以自变也按地中有山为谦其反之
也山附于地而为剥谦者其道而剥者其势也嗟夫君
卷二 第 4b 页 WYG0849-0336d.png
子之于易也不以道而以势则何取于刚哉
剥者渐剥复者顿复也卦之反此为彼无不然者而莫
盛于复方其众阴类进几于无阳穷秋大冬摧折皆尽
而孰知其复哉世谓复特阳之萌芽此尤为不知复者
使其果待于萌芽而渐长则何名于复故曰出入无疾
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又曰刚反动而以顺行
又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皆以明乎
阳之顿复非萌芽而渐长所能当也本诸人心其为不
剥者渐剥复者顿复也卦之反此为彼无不然者而莫
盛于复方其众阴类进几于无阳穷秋大冬摧折皆尽
而孰知其复哉世谓复特阳之萌芽此尤为不知复者
使其果待于萌芽而渐长则何名于复故曰出入无疾
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又曰刚反动而以顺行
又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皆以明乎
阳之顿复非萌芽而渐长所能当也本诸人心其为不
卷二 第 5a 页 WYG0849-0337a.png
善以消其善如剥之消阳者曰渐可也及其一念健疾
克己复礼亦犹阳之顿复也然则渐而迷者人之过也
顿而复者人之心也故剥者天地之过也复者天地之
心也呜呼独阳无阴岂独圣人以义理尊之哉乃天地
之正性也
䷘(震下/乾上) ䷙(乾下/艮上)
乾居外而其内为坤为离为艮为兑为巽无有吉者独
为震也以刚居内而消阴妄者阴也无妄者刚居内而
克己复礼亦犹阳之顿复也然则渐而迷者人之过也
顿而复者人之心也故剥者天地之过也复者天地之
心也呜呼独阳无阴岂独圣人以义理尊之哉乃天地
之正性也
䷘(震下/乾上) ䷙(乾下/艮上)
乾居外而其内为坤为离为艮为兑为巽无有吉者独
为震也以刚居内而消阴妄者阴也无妄者刚居内而
卷二 第 5b 页 WYG0849-0337b.png
消去之也圣人欲教天下之不为妄则必自其刚之居
内者始近世之学谓动以天则无妄动以人则有妄夫
卦之画孰非天者偶震与乾合而遂谓动以天为无妄
则他卦之妄者多矣岂足以教人哉且人之动则固人
而已矣又孰从而天之不见其天而强名焉是将自掩
而为妄不可止也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
曰枨也欲焉得刚然则以刚居内而消阴卦之正义孔
氏之本学也
内者始近世之学谓动以天则无妄动以人则有妄夫
卦之画孰非天者偶震与乾合而遂谓动以天为无妄
则他卦之妄者多矣岂足以教人哉且人之动则固人
而已矣又孰从而天之不见其天而强名焉是将自掩
而为妄不可止也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
曰枨也欲焉得刚然则以刚居内而消阴卦之正义孔
氏之本学也
卷二 第 6a 页 WYG0849-0337c.png
震之一刚居内而消阴则信矣艮之二柔居外则曷为
其畜阳也夫畜阳者阴也所以畜阳者非阴也艮之一
阳也巽二阳而柔故为小畜艮一阳而刚故为大畜先
王于无妄之义茂对时育万物而君子不用者君子无
其位能自教而不敢教人也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其德而其象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德
未有无据而能新者故必多识前言往行以大畜之然
后其德日新而不可禦矣
其畜阳也夫畜阳者阴也所以畜阳者非阴也艮之一
阳也巽二阳而柔故为小畜艮一阳而刚故为大畜先
王于无妄之义茂对时育万物而君子不用者君子无
其位能自教而不敢教人也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其德而其象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德
未有无据而能新者故必多识前言往行以大畜之然
后其德日新而不可禦矣
卷二 第 6b 页 WYG0849-0337d.png
䷚(震下/艮上) ䷛(巽下/兑上)
按画四阴在内初上为阳按诸阳惟坎居中既能拒阳
复能陷阴阳之不善者也若他阳则无不善已虽无位
未能援阴以成功然以其德则养之有馀矣古人以颐
为养义而说者因以取象于口为颐按诸卦以形言者
如艮其背咸其股剥床以足皆始终象之若颐中有物
曰噬嗑观颐自求口实宜若取象于口者而诸爻则不
然观我朵颐谓将遍养于四肢尔然则古人固以颐为
按画四阴在内初上为阳按诸阳惟坎居中既能拒阳
复能陷阴阳之不善者也若他阳则无不善已虽无位
未能援阴以成功然以其德则养之有馀矣古人以颐
为养义而说者因以取象于口为颐按诸卦以形言者
如艮其背咸其股剥床以足皆始终象之若颐中有物
曰噬嗑观颐自求口实宜若取象于口者而诸爻则不
然观我朵颐谓将遍养于四肢尔然则古人固以颐为
卷二 第 7a 页 WYG0849-0338a.png
养而非谓口之为颐也初者我不求养于物上者物待
我而养苟兼知于二义则所谓君子之颐也或颠颐或
拂经诸阴之势则然而我之为养毕矣
慎言语所以养心也节饮食所以养形也明乎此然后
在初为灵龟在上为由颐矣
阳非难也而难于过阴今夫五阳在下为夬有决裂孚
号之厉以其志在于胜阴也在初为姤有女壮勿取之
戒以其志在于畏阴也若夫四阳居内上不能乘下不
我而养苟兼知于二义则所谓君子之颐也或颠颐或
拂经诸阴之势则然而我之为养毕矣
慎言语所以养心也节饮食所以养形也明乎此然后
在初为灵龟在上为由颐矣
阳非难也而难于过阴今夫五阳在下为夬有决裂孚
号之厉以其志在于胜阴也在初为姤有女壮勿取之
戒以其志在于畏阴也若夫四阳居内上不能乘下不
卷二 第 7b 页 WYG0849-0338b.png
能消自以为盛矣然处偏重之势本末皆弱徒自固于
中而不知其桡折乎外故阳为阴郛者养而阴不足以
郛阳也则失其所以养而灭此泽所以灭木而二与五
所以皆为枯杨也君子知阴之乘己阳之无用独立不
惧遁世无闷不以刚为过而非过于刚者不能然后知
大过之象矣
䷜(坎下/坎上) ䷝(离上/离下)
水必坎而后行无适而非坎也人之行于世亦然然而
中而不知其桡折乎外故阳为阴郛者养而阴不足以
郛阳也则失其所以养而灭此泽所以灭木而二与五
所以皆为枯杨也君子知阴之乘己阳之无用独立不
惧遁世无闷不以刚为过而非过于刚者不能然后知
大过之象矣
䷜(坎下/坎上) ䷝(离上/离下)
水必坎而后行无适而非坎也人之行于世亦然然而
卷二 第 8a 页 WYG0849-0338c.png
四肢百骸人不知其坎也而况于身之外乎是以动则
必踬行则必陷而莫之救也故坎之行也以水而人之
行也以心心刚也柔非心也水刚也坎非水也故曰常
德行习教事所以行于世也
火丽而焚日月星辰丽而明其不丽者殒坠薄蚀矣人
见其明而不知其丽也百谷草木种之则生揠之则死
人见其生而不知其丽也大人象之重明丽乎正以化
成天下人之目能视耳能听手能持足能履趋利避害
必踬行则必陷而莫之救也故坎之行也以水而人之
行也以心心刚也柔非心也水刚也坎非水也故曰常
德行习教事所以行于世也
火丽而焚日月星辰丽而明其不丽者殒坠薄蚀矣人
见其明而不知其丽也百谷草木种之则生揠之则死
人见其生而不知其丽也大人象之重明丽乎正以化
成天下人之目能视耳能听手能持足能履趋利避害
卷二 第 8b 页 WYG0849-0338d.png
了然于中所谓明也其为君也纪纲号令生杀予夺晓
然于外亦所谓明也虽然明有形也正无形也人君未
有不用其明者其卒至于蔽蒙昏塞而不足以明何也
知其明而不知其明之所丽也圣人以天地为日月百
谷草木之丽而以正为明之丽此微言笃论也知其正
而后重明丽焉于是照乎四方尧舜禹汤之道也
易举一以见二合二以明一诸卦无不然也而莫著乎
坎离坎实而离虚非独其理也其物也
然于外亦所谓明也虽然明有形也正无形也人君未
有不用其明者其卒至于蔽蒙昏塞而不足以明何也
知其明而不知其明之所丽也圣人以天地为日月百
谷草木之丽而以正为明之丽此微言笃论也知其正
而后重明丽焉于是照乎四方尧舜禹汤之道也
易举一以见二合二以明一诸卦无不然也而莫著乎
坎离坎实而离虚非独其理也其物也
卷二 第 9a 页 WYG0849-0339a.png
䷞(艮下/兑上) ䷟(巽下/震上)
按易言取女吉勿用取女家人归妹二女同居不同行
不丧匕鬯若此者皆以为男女之象也易之于物无所
不取其以位之刚柔气之通塞而取于男女可也而以
乾坤为父母坎离震艮巽兑为男女真若生育然则吾
不知其说也易之有上下经其简帙繁重分之然也序
卦既错举以附合之又为之说曰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学者因是又以为上经首乾坤下
按易言取女吉勿用取女家人归妹二女同居不同行
不丧匕鬯若此者皆以为男女之象也易之于物无所
不取其以位之刚柔气之通塞而取于男女可也而以
乾坤为父母坎离震艮巽兑为男女真若生育然则吾
不知其说也易之有上下经其简帙繁重分之然也序
卦既错举以附合之又为之说曰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学者因是又以为上经首乾坤下
卷二 第 9b 页 WYG0849-0339b.png
经首咸恒者父母夫妇之象也夫关雎鹊巢明指义类
自家形国以是为后妃夫人者盖以其事言也若天地
阴阳则象之而已其父母夫妇男女安在也今也神明
之则以不可见为见亵鄙之则以必可见为见学易未
有不出乎二者相高于不测相深于无穷而其实则与
卜筮同归于浅末而已
山上有泽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者本无而忽
为有也雷风相与刚上而柔下刚柔皆应者本有而不
自家形国以是为后妃夫人者盖以其事言也若天地
阴阳则象之而已其父母夫妇男女安在也今也神明
之则以不可见为见亵鄙之则以必可见为见学易未
有不出乎二者相高于不测相深于无穷而其实则与
卜筮同归于浅末而已
山上有泽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者本无而忽
为有也雷风相与刚上而柔下刚柔皆应者本有而不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49-0339c.png
可无也非本无而忽有不足以言变非本有而不无不
足以言恒凡变化万物调和异心俄顷而应咸也至于
日月照明四序迭行终古而在恒也君子之象是也于
人之有杂然而来则虚已以受之于己之有凝然而止
则自立而不可易也今夫学者之言易也虚受于人则
失己自立于己则失人偏胜而不足以成德者咸恒不
并观之过也
䷠(艮下/乾上) ䷡(乾下/震上)
足以言恒凡变化万物调和异心俄顷而应咸也至于
日月照明四序迭行终古而在恒也君子之象是也于
人之有杂然而来则虚已以受之于己之有凝然而止
则自立而不可易也今夫学者之言易也虚受于人则
失己自立于己则失人偏胜而不足以成德者咸恒不
并观之过也
䷠(艮下/乾上) ䷡(乾下/震上)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49-0339d.png
一阴在内古人已畏之故其象为柔遇刚况二阴乎故
其象为刚遁柔当是之时非遁不亨五不以位二不以
应皆必于退者也使其迟疑系吝犹冀万一则否之匪
人君臣义定坐受消殡虽欲全退尚可得哉故九四好
遁九五嘉遁皆不顾其媾而否之六二亦曰大人否亨
也君子以远小人谓平居待遇小人常当体遁之义也
且夫君子之于小人也岂欲近而与之斗哉惟欲远而
与之遁尔词令之交卑而不亲笑貌之接顺而不同权
其象为刚遁柔当是之时非遁不亨五不以位二不以
应皆必于退者也使其迟疑系吝犹冀万一则否之匪
人君臣义定坐受消殡虽欲全退尚可得哉故九四好
遁九五嘉遁皆不顾其媾而否之六二亦曰大人否亨
也君子以远小人谓平居待遇小人常当体遁之义也
且夫君子之于小人也岂欲近而与之斗哉惟欲远而
与之遁尔词令之交卑而不亲笑貌之接顺而不同权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49-0340a.png
势之争逊而不厉言论之辨和而不党所谓不恶而严
也皆遁也其遁若此而其壮也则不然阳虽有进阴之
势而君子无自进之法反观于己至刚至大内消阴柔
非礼弗行尽去私欲惟此可以当大壮刚动之象为四
阳朋长之祥而区区进退之际胜负通塞之间不足言
也嗟乎天地之情岂远乎哉
序卦谓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受之以恒又谓物不
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此物指夫妇乎抑他物也
也皆遁也其遁若此而其壮也则不然阳虽有进阴之
势而君子无自进之法反观于己至刚至大内消阴柔
非礼弗行尽去私欲惟此可以当大壮刚动之象为四
阳朋长之祥而区区进退之际胜负通塞之间不足言
也嗟乎天地之情岂远乎哉
序卦谓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受之以恒又谓物不
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此物指夫妇乎抑他物也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49-0340b.png
物亦未有不可以久居其所者日月久照四时久成东
西定方上下常位无非物也奚朝菌蟪蛄之云乎
䷢(坤下/离上) ䷣(离下/坤上)
明出地上明为君顺为臣明入地中其君暗其臣掩故
晋以康侯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君臣之遇莫加焉而明
夷必至于文王箕子之难而后止也然而君子之于晋
也不希其合不赖其荣乃取而为自昭明德之象其于
明夷也则以之莅众用晦而明而后知明之不可息也
西定方上下常位无非物也奚朝菌蟪蛄之云乎
䷢(坤下/离上) ䷣(离下/坤上)
明出地上明为君顺为臣明入地中其君暗其臣掩故
晋以康侯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君臣之遇莫加焉而明
夷必至于文王箕子之难而后止也然而君子之于晋
也不希其合不赖其荣乃取而为自昭明德之象其于
明夷也则以之莅众用晦而明而后知明之不可息也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49-0340c.png
卦之所从象之所去象之所得因卦而反之者也然则
圣人之所以教天下后世也岂徒象于易而已乎
䷤(离下/巽上) ䷥(兑下/离上)
言易者指男女为卦宜莫如家人之审按巽与离皆女
也而彖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义何也至若蒙以坎遇艮而其爻曰见金夫睽之九四
亦曰睽孤遇无咎然则卦爻适因其刚柔故为男女夫
妇之象而说卦乃以为天父地母至有一索再索男女
圣人之所以教天下后世也岂徒象于易而已乎
䷤(离下/巽上) ䷥(兑下/离上)
言易者指男女为卦宜莫如家人之审按巽与离皆女
也而彖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义何也至若蒙以坎遇艮而其爻曰见金夫睽之九四
亦曰睽孤遇无咎然则卦爻适因其刚柔故为男女夫
妇之象而说卦乃以为天父地母至有一索再索男女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49-0340d.png
长少之殊学者不详考固敝精神于无用自是以往又
将有不可胜穷者皆易之蠹也
和则有家睽则无家家人一卦无非和也睽六爻无非
睽也原其始在外内不失序而已人不知分限故不能
立家以睽孤之私志灭和顺之公心虽有家犹无家也
必合而观之舍彼取此则风自火出而家道盛矣
圣人于睽极言其义如天地万物男女之睽特以其势
位不同尔非有忿阋疑忌存于其间也人能体此则虽
将有不可胜穷者皆易之蠹也
和则有家睽则无家家人一卦无非和也睽六爻无非
睽也原其始在外内不失序而已人不知分限故不能
立家以睽孤之私志灭和顺之公心虽有家犹无家也
必合而观之舍彼取此则风自火出而家道盛矣
圣人于睽极言其义如天地万物男女之睽特以其势
位不同尔非有忿阋疑忌存于其间也人能体此则虽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49-0341a.png
睽而未尝不合者乃天地万物之常理也所谓同而异
也非异而不同也
䷦(艮下/坎上) ䷧(坎下/震上)
山下出泉其卦蒙山上有水其卦蹇蒙者德之稚蹇者
德之壮也云在雷上其卦屯雷在雨上其卦解屯者难
之生解者难之平也故蒙为险而止蹇为见险而能止
屯为动乎险中解为动而免乎险故屯蒙其始蹇解其
终也屯之九五为屯其膏虽有位而德不足蹇之九五
也非异而不同也
䷦(艮下/坎上) ䷧(坎下/震上)
山下出泉其卦蒙山上有水其卦蹇蒙者德之稚蹇者
德之壮也云在雷上其卦屯雷在雨上其卦解屯者难
之生解者难之平也故蒙为险而止蹇为见险而能止
屯为动乎险中解为动而免乎险故屯蒙其始蹇解其
终也屯之九五为屯其膏虽有位而德不足蹇之九五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49-0341b.png
为大蹇朋来不以其位而德有馀然则屯以经纶而蹇
以脩德者屯之初九与其类往而蹇之九五受其类而
为之节故也夫其蹇也脩德攻阙以反于己及其解也
赦过宥罪以恕乎人君子之道可知矣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按爻负四而乘二以其下也而乘
之以其上也而负之不知其皆刚也难之不解由此故
也故上六射之而获之谓之解悖凡易所谓寇者谓其
非已之媾也今曰盗思夺之盗思伐之而又曰慢藏诲
以脩德者屯之初九与其类往而蹇之九五受其类而
为之节故也夫其蹇也脩德攻阙以反于己及其解也
赦过宥罪以恕乎人君子之道可知矣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按爻负四而乘二以其下也而乘
之以其上也而负之不知其皆刚也难之不解由此故
也故上六射之而获之谓之解悖凡易所谓寇者谓其
非已之媾也今曰盗思夺之盗思伐之而又曰慢藏诲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49-0341c.png
盗冶容诲淫则是上六之公而为盗淫之事非所以解
悖也
䷨(兑下/艮上) ䷩(震下/巽上)
损益古之成词也而未有成理二卦象之所以明损益
之成理也按画刚柔皆等敌应皆均何以为辨盖以内
之刚分于外之刚则为自下而益上上之势虽可以受
益而义不可受益也故曰损以外之刚分于内之刚则
为自上而益下上不惟其义当益下而势亦当益下也
悖也
䷨(兑下/艮上) ䷩(震下/巽上)
损益古之成词也而未有成理二卦象之所以明损益
之成理也按画刚柔皆等敌应皆均何以为辨盖以内
之刚分于外之刚则为自下而益上上之势虽可以受
益而义不可受益也故曰损以外之刚分于内之刚则
为自上而益下上不惟其义当益下而势亦当益下也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49-0341d.png
故曰益于此可以定损益之理而世之纷纷乎损人以
益己剥下以丰上而谓之损益者可以知安危存亡之
所由出矣二簋谓二阳也以损之道言之惟在我者可
自损以益人故虽损其一而二簋犹可用享以益之道
言之必在上者自损而后可以益下故民说无疆而虽
天施地生亦无不然也君子之当自损者莫如惩忿而
窒欲当自益者莫如改过而迁善故亦以二卦象之盖
皆非刚阳不能而阴柔无预乎其间也若使内为纯刚
益己剥下以丰上而谓之损益者可以知安危存亡之
所由出矣二簋谓二阳也以损之道言之惟在我者可
自损以益人故虽损其一而二簋犹可用享以益之道
言之必在上者自损而后可以益下故民说无疆而虽
天施地生亦无不然也君子之当自损者莫如惩忿而
窒欲当自益者莫如改过而迁善故亦以二卦象之盖
皆非刚阳不能而阴柔无预乎其间也若使内为纯刚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49-0342a.png
而忿不待惩欲不待窒刚道自足而无善可迁无过可
改则尧舜禹汤之所以修己者废矣然后知近世之论
学谓动以天为无妄而以天理人欲为圣狂之分者其
择义未精也
䷪(乾下/兑上) ䷫(巽下/乾上)
世谓能断为决果敢为决又谓多疑少决迟疑犹豫不
决又谓决者成不决者败决者智愚之分利害祸福之
涂也观易以五阳并进一阴乘之乃有决去之义犹曰
改则尧舜禹汤之所以修己者废矣然后知近世之论
学谓动以天为无妄而以天理人欲为圣狂之分者其
择义未精也
䷪(乾下/兑上) ䷫(巽下/乾上)
世谓能断为决果敢为决又谓多疑少决迟疑犹豫不
决又谓决者成不决者败决者智愚之分利害祸福之
涂也观易以五阳并进一阴乘之乃有决去之义犹曰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49-0342b.png
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然则非如是者不决而犹
有惧焉盖德以畜言不以决言也武王散鹿台之财发
钜桥之粟其辞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此夬之象也故
居德则忌孔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
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然则刚贵长而不贵决决
者长之极而势之不得已也善养刚者不使之至于极
也
姤虽有勿用取女之戒然自夬言之决柔在我而惧其
有惧焉盖德以畜言不以决言也武王散鹿台之财发
钜桥之粟其辞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此夬之象也故
居德则忌孔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
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然则刚贵长而不贵决决
者长之极而势之不得已也善养刚者不使之至于极
也
姤虽有勿用取女之戒然自夬言之决柔在我而惧其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49-0342c.png
无阴者畏刚之不可与立也若夫姤则虽已在物矣当
居位之权及未衰之势抚一阴而使之犹足以有为也
故其彖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
也而其象曰后以施命诰四方言于君子虽无所用之
而以人主之尊体柔行巽以颁命令于天下则姤之象
也由是而推则盘庚大诰之作已渐失古人之意而况
于后世乎
䷬(坤下/兑上) ䷭(巽下/坤上)
居位之权及未衰之势抚一阴而使之犹足以有为也
故其彖曰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
也而其象曰后以施命诰四方言于君子虽无所用之
而以人主之尊体柔行巽以颁命令于天下则姤之象
也由是而推则盘庚大诰之作已渐失古人之意而况
于后世乎
䷬(坤下/兑上) ䷭(巽下/坤上)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49-0342d.png
众阴宗五为比明一尊也今有四分之故聚而已民志
未专上德未壹故王假有庙用大牲吉所以示民敬定
民极也九四大吉无咎而九五为萃有位无咎有位者
挈民从已之辞言其与四较也比之九五曰显比特示
所应犹失前禽而况以位取必于民乎是以除戎器戒
不虞畏其争也呜呼始之以庙终之以兵亦有以验其
德之不足矣然其若此者盖天地万物之情而我应之
犹愈于屯之无膏也夫刚之在外不若在内畜阴而聚
未专上德未壹故王假有庙用大牲吉所以示民敬定
民极也九四大吉无咎而九五为萃有位无咎有位者
挈民从已之辞言其与四较也比之九五曰显比特示
所应犹失前禽而况以位取必于民乎是以除戎器戒
不虞畏其争也呜呼始之以庙终之以兵亦有以验其
德之不足矣然其若此者盖天地万物之情而我应之
犹愈于屯之无膏也夫刚之在外不若在内畜阴而聚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49-0343a.png
之不若顺阴而升之此升之多吉所以过于萃之多忧
立庙以系民用牲以求民不若顺事于岐山使民不吾
舍而后亨之为得也是故汤武之事易难言之何也四
五之争君臣易位非天地万物之常理故也君子体升
之象达民所欲而助其往顺德积小不为物的而高大
著焉然后知使其聚于己不若听其升于彼也其义微
矣而序卦者乃以为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而
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如是则物适自聚而不为我
立庙以系民用牲以求民不若顺事于岐山使民不吾
舍而后亨之为得也是故汤武之事易难言之何也四
五之争君臣易位非天地万物之常理故也君子体升
之象达民所欲而助其往顺德积小不为物的而高大
著焉然后知使其聚于己不若听其升于彼也其义微
矣而序卦者乃以为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而
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如是则物适自聚而不为我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49-0343b.png
聚聚不宜下而宜上也乱孰甚焉且彼聚于我而有贰
也至于假有庙用大牲犹恶其薄于德也如使不为我
聚而又欲上将固执之而后可则不足以为易而鄙诈
夺攘之习炽矣
习学记言卷二
也至于假有庙用大牲犹恶其薄于德也如使不为我
聚而又欲上将固执之而后可则不足以为易而鄙诈
夺攘之习炽矣
习学记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