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1a 页 WYG0849-03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习学记言卷一 宋 叶适 撰
易
䷀(乾下/乾上) ䷁(坤下/坤上)
其为三阳也天也此易之始画(本一而三者非三/则无以为八也)其有阴
则地也理未有不对立者也阳之一雷二水三山阴之一
风二火三泽此卦也其为六也阳则乾震坎艮阴则坤兑
离巽此义也以卦则三足矣以义必六而交错往来所以
习学记言卷一 宋 叶适 撰
易
䷀(乾下/乾上) ䷁(坤下/坤上)
其为三阳也天也此易之始画(本一而三者非三/则无以为八也)其有阴
则地也理未有不对立者也阳之一雷二水三山阴之一
风二火三泽此卦也其为六也阳则乾震坎艮阴则坤兑
离巽此义也以卦则三足矣以义必六而交错往来所以
卷一 第 1b 页 WYG0849-0328b.png
行于事物也学者观其一不观其二此易道所以难明也
乾文言详矣学者玩文言而忘彖象且文言与上下系说
卦序卦之说嘐嘐焉皆非易之正也能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而天地之道在我矣知用九天德不可为首而知始矣
知用六利永贞而知终矣道之示人未有切乎此者也违
而他求则远矣
坤六爻阴之正也自履霜而至坚冰所以为阴也直方
大不习无不利所以明坤也龙战于野所以变阴也臣
乾文言详矣学者玩文言而忘彖象且文言与上下系说
卦序卦之说嘐嘐焉皆非易之正也能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而天地之道在我矣知用九天德不可为首而知始矣
知用六利永贞而知终矣道之示人未有切乎此者也违
而他求则远矣
坤六爻阴之正也自履霜而至坚冰所以为阴也直方
大不习无不利所以明坤也龙战于野所以变阴也臣
卷一 第 2a 页 WYG0849-0328c.png
弑其君子弑其父骇矣甚矣非所以戒坤也且六十四
卦皆无弑父与君之象而独以戒坤何哉
䷂(震下/坎上) ䷃(坎下/艮上)
卦之次序无系乎易之损益然以序卦考之则易之先
后如此久矣乾坤刚柔之未交者也及其始交也则阳
在下而非其应在五而无其应是以难生而为屯屯者
不能进而不能不进之时也其反是也则刚虽得中而
无其君柔虽得位而不足以任其臣是以舍位而论卦
卦皆无弑父与君之象而独以戒坤何哉
䷂(震下/坎上) ䷃(坎下/艮上)
卦之次序无系乎易之损益然以序卦考之则易之先
后如此久矣乾坤刚柔之未交者也及其始交也则阳
在下而非其应在五而无其应是以难生而为屯屯者
不能进而不能不进之时也其反是也则刚虽得中而
无其君柔虽得位而不足以任其臣是以舍位而论卦
卷一 第 2b 页 WYG0849-0328d.png
则险而止者为蒙蒙者不能进而不能退之时也而序
卦乃以屯者为物之始生物生必蒙者为物之稚且观
诸天地物何时生亦何时而蒙乎
君子观屯之象以经纶夫为屯者五也济屯者初也有
屯之才经其离散纶其难厄卒以建侯而定业焉大人
之事也观蒙之象以果行育德夫以其义险而止则果
行可也以其卦山下出泉则育德可也山之为泉也必
达于海即蒙而治蒙则养正者圣人之功也
卦乃以屯者为物之始生物生必蒙者为物之稚且观
诸天地物何时生亦何时而蒙乎
君子观屯之象以经纶夫为屯者五也济屯者初也有
屯之才经其离散纶其难厄卒以建侯而定业焉大人
之事也观蒙之象以果行育德夫以其义险而止则果
行可也以其卦山下出泉则育德可也山之为泉也必
达于海即蒙而治蒙则养正者圣人之功也
卷一 第 3a 页 WYG0849-0329a.png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草昧之世民无定居置磐立
桓底止于是而众阴从之矣故曰利居贞利建侯然民
犹未以为可止也则又为之弥纶委曲以尽其周旋阖
辟之道然后昔之未可止者终于止而不能居者安其
居矣故象以为虽磐桓而以志行为正而以贵下贱则
无所不用其极而后大得民也呜呼观始交之难生而
知君子之济屯矣
刚柔未交健者为乾顺者为坤循于常德而已及刚柔
桓底止于是而众阴从之矣故曰利居贞利建侯然民
犹未以为可止也则又为之弥纶委曲以尽其周旋阖
辟之道然后昔之未可止者终于止而不能居者安其
居矣故象以为虽磐桓而以志行为正而以贵下贱则
无所不用其极而后大得民也呜呼观始交之难生而
知君子之济屯矣
刚柔未交健者为乾顺者为坤循于常德而已及刚柔
卷一 第 3b 页 WYG0849-0329b.png
既交明者为屯昏者为蒙德虽有常而交不可常以圣
人之于易也不以一德御众变异书诗异指者自此以
往诸卦皆然也此德之应于物者也若其有诸己也则
一而已矣傅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其为道也屡迁变
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
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
有师保如临父母呜呼使其于卦必有稽也吾何间焉
以其汎于言也则变动周流微者为象粗者为数而君
人之于易也不以一德御众变异书诗异指者自此以
往诸卦皆然也此德之应于物者也若其有诸己也则
一而已矣傅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其为道也屡迁变
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
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
有师保如临父母呜呼使其于卦必有稽也吾何间焉
以其汎于言也则变动周流微者为象粗者为数而君
卷一 第 4a 页 WYG0849-0329c.png
子之实德隐矣
䷄(乾下/坎上) ䷅(坎下/乾上)
序卦物稚不可以不养也物之稚者养而壮者不养乎
饮食必有讼饮食则曷为必有讼
乾物之主也其进无不遂者故于坤为泰于离为大有
大以畜德小以懿文而兑以决阴皆道之亨者也而独
于坎也则不然待之以险而已故为需夫乾之遇坎也
虽不足以成功然刚而不陷义不困穷则可须以待而
䷄(乾下/坎上) ䷅(坎下/乾上)
序卦物稚不可以不养也物之稚者养而壮者不养乎
饮食必有讼饮食则曷为必有讼
乾物之主也其进无不遂者故于坤为泰于离为大有
大以畜德小以懿文而兑以决阴皆道之亨者也而独
于坎也则不然待之以险而已故为需夫乾之遇坎也
虽不足以成功然刚而不陷义不困穷则可须以待而
卷一 第 4b 页 WYG0849-0329d.png
无所失之谓也而其象曰君子以饮食宴乐孔子称禹
菲饮食书称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夫饮食
宴乐非圣人之所许也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又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夫进不过于
富贵苟不足以行其道成其功则刚消而为柔阳靡而
为阴失其所以乾矣不然则进而未遂需而未至虽饭
疏饮水箪瓢陋巷皆足以乐也故曰饮食宴乐使其为
菲饮食书称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夫饮食
宴乐非圣人之所许也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又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夫进不过于
富贵苟不足以行其道成其功则刚消而为柔阳靡而
为阴失其所以乾矣不然则进而未遂需而未至虽饭
疏饮水箪瓢陋巷皆足以乐也故曰饮食宴乐使其为
卷一 第 5a 页 WYG0849-0330a.png
泰为大有为夬为姤莫急于救时莫勤于成民则禹文
王之食有不暇矣
乾宜上者也然物为之下则乾受其攻未有得志者也
故于坤为否于艮为遁同人于野履虎尾姤女壮无妄
不利有攸往而于坎则为讼矣其彖曰上刚下险险而
健讼呜呼以乾居下无往而不利遇险犹为需以乾居
上无往而不难遇险则为讼夫君子以乾为德而用乾
之难如此学易者之所宜尽心也其象曰君子以作事
王之食有不暇矣
乾宜上者也然物为之下则乾受其攻未有得志者也
故于坤为否于艮为遁同人于野履虎尾姤女壮无妄
不利有攸往而于坎则为讼矣其彖曰上刚下险险而
健讼呜呼以乾居下无往而不利遇险犹为需以乾居
上无往而不难遇险则为讼夫君子以乾为德而用乾
之难如此学易者之所宜尽心也其象曰君子以作事
卷一 第 5b 页 WYG0849-0330b.png
谋始乾道之行也首出庶物物咸赖之受事听谋惟乾
所命而已及其在外而无权违行而为讼窒惕终凶自
咎于始深致其戒焉故其爻曰不永所事不克讼归而
逋复即命渝安贞鞶带三褫之惟听讼者为得吉焉夫
岂以我直而物曲哉然则所谓明于忧患与故者将非
若此类也欤
䷆(坎下/坤上) ䷇(坤下/坎上)
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讼而有众起乎众起而
所命而已及其在外而无权违行而为讼窒惕终凶自
咎于始深致其戒焉故其爻曰不永所事不克讼归而
逋复即命渝安贞鞶带三褫之惟听讼者为得吉焉夫
岂以我直而物曲哉然则所谓明于忧患与故者将非
若此类也欤
䷆(坎下/坤上) ䷇(坤下/坎上)
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讼而有众起乎众起而
卷一 第 6a 页 WYG0849-0330c.png
后讼乎师必有所比师者不比之谓也比则安能师
一阳而为众阴所宗莫盛于二五故五为比而二为师
师者自古称之矣事在前而卦在后故其辞曰贞丈人
吉无咎所以戒之明非二不可以师也六五为用师之
主虽应于二而其质非刚故又戒之曰长子帅师弟子
舆尸而于其成也又深致其戒曰小人勿用然则师虽
不始于易而非易不足以言师也众群而必争当是时
也伏尸流血苟赴其欲岂知有所谓丈人者哉诚知之
一阳而为众阴所宗莫盛于二五故五为比而二为师
师者自古称之矣事在前而卦在后故其辞曰贞丈人
吉无咎所以戒之明非二不可以师也六五为用师之
主虽应于二而其质非刚故又戒之曰长子帅师弟子
舆尸而于其成也又深致其戒曰小人勿用然则师虽
不始于易而非易不足以言师也众群而必争当是时
也伏尸流血苟赴其欲岂知有所谓丈人者哉诚知之
卷一 第 6b 页 WYG0849-0330d.png
则一举而可以靖民舞干而可以郤敌夫象变其义不
曰用师而曰君子以容民畜众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
无远弗届而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呜呼必若是者
而后可以为师欤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虽盗夺暴强其出未有不以律
者然则何为而律也孟子盖知之其称汤曰为其杀是
童子而征之称武王曰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又
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曰用师而曰君子以容民畜众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
无远弗届而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呜呼必若是者
而后可以为师欤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虽盗夺暴强其出未有不以律
者然则何为而律也孟子盖知之其称汤曰为其杀是
童子而征之称武王曰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又
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卷一 第 7a 页 WYG0849-0331a.png
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夫贞丈人而出以律惟
尧舜汤武之师为然而后世不复见矣未可以易言也
总群阴而宗五之一阳于君子固无此义而虽君道亦
难之故其象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言先王则有是
矣书曰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又曰帝光天之下至
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惟此庶几
当之虽汤武不得预焉若夫狎所近昵所从各私其私
而以比为贵者世之邪德而君子之所禁也
尧舜汤武之师为然而后世不复见矣未可以易言也
总群阴而宗五之一阳于君子固无此义而虽君道亦
难之故其象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言先王则有是
矣书曰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又曰帝光天之下至
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惟此庶几
当之虽汤武不得预焉若夫狎所近昵所从各私其私
而以比为贵者世之邪德而君子之所禁也
卷一 第 7b 页 WYG0849-0331b.png
原筮元永贞无咎当比辅顺从之时非五之刚中则散
而为朋植而为党私情胜而大公灭矣是以不贵其位
而贵其德也
䷈(乾下/巽上) ䷉(兑下/乾上)
乾进而遇巽之柔其位在四虽顺以纳阳不为己害而
不足以行其道也虽然优缓而不迫于乾之自养有馀
矣故其卦为畜非巽之畜乾而乾之自畜此其所以懿
于文德而不施制断之刚布为密云而无解物之雨也
而为朋植而为党私情胜而大公灭矣是以不贵其位
而贵其德也
䷈(乾下/巽上) ䷉(兑下/乾上)
乾进而遇巽之柔其位在四虽顺以纳阳不为己害而
不足以行其道也虽然优缓而不迫于乾之自养有馀
矣故其卦为畜非巽之畜乾而乾之自畜此其所以懿
于文德而不施制断之刚布为密云而无解物之雨也
卷一 第 8a 页 WYG0849-0331c.png
夫功之在我也以一阳而摄众阴势之在人也以一阴
而畜众阳观象不明则居受畜之地而犹自许以有行
者君子之深戒也故初为复自道而二以牵复为不自
失至于三逼畜之主则以说辐反目为大厉以明乾之
不可畜而未尝忘夫复也嗟夫主犹若此况于为客以
兑之三上行不忌听其蹈藉无所避之则安得不为虎
尾而咥人哉虽然圣人不许也秉乾之德明上之分刚
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者也故其象曰上天下泽履
而畜众阳观象不明则居受畜之地而犹自许以有行
者君子之深戒也故初为复自道而二以牵复为不自
失至于三逼畜之主则以说辐反目为大厉以明乾之
不可畜而未尝忘夫复也嗟夫主犹若此况于为客以
兑之三上行不忌听其蹈藉无所避之则安得不为虎
尾而咥人哉虽然圣人不许也秉乾之德明上之分刚
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者也故其象曰上天下泽履
卷一 第 8b 页 WYG0849-0331d.png
以辨上下以定民志则虎尾咥人之患不足忧而初之
素履二之幽人上之视履安行徐步上下有序物我判
然彼眇而能视固不足为之明跛而能履固不足为之
行也孟子所谓不得志独行其道者也且夫不安于受
而以乾自畜不与其行而以乾自居者遇巽兑之时故
也其视坎有间矣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按师卦为容民畜众之义
不以比为畜也物畜然后有礼按雷在天上大壮其物
素履二之幽人上之视履安行徐步上下有序物我判
然彼眇而能视固不足为之明跛而能履固不足为之
行也孟子所谓不得志独行其道者也且夫不安于受
而以乾自畜不与其行而以乾自居者遇巽兑之时故
也其视坎有间矣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按师卦为容民畜众之义
不以比为畜也物畜然后有礼按雷在天上大壮其物
卷一 第 9a 页 WYG0849-0332a.png
散而不畜则非畜而后有礼也
䷊(乾下/坤上) ䷋(坤下/乾上)
以天而交地下地而上天刚柔之际阴阳之数内外均
等未有如泰否之明者也观象指事雷动风行壑反冻
结敷荣润条摇落粪本亦未有如泰否之著者也然而
君子玩否之象至于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其六爻逆
顺兴废之间忧世扶国之义盖专指君子小人消长以
辨之矣而于泰也则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
䷊(乾下/坤上) ䷋(坤下/乾上)
以天而交地下地而上天刚柔之际阴阳之数内外均
等未有如泰否之明者也观象指事雷动风行壑反冻
结敷荣润条摇落粪本亦未有如泰否之著者也然而
君子玩否之象至于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其六爻逆
顺兴废之间忧世扶国之义盖专指君子小人消长以
辨之矣而于泰也则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
卷一 第 9b 页 WYG0849-0332b.png
之宜以左右民是春生而夏长南讹而东作堤防沟洫
播种稼穑三事六府皆归一气消息之运而君子小人
进退治乱之机特不以参焉何也学者之言治道至否
泰而止而谓其说于易为最详按泰之初拔茅茹以其
汇征吉使有志于进者不以已而以人二包荒用冯河
使居中得位者善恶容而不吾害至于三也则又或惧
夫平者陂矣往者复矣若是乎君子盻盻焉求容于小
人之不暇而何暇以治哉元凯之用舜自举之乱臣十
播种稼穑三事六府皆归一气消息之运而君子小人
进退治乱之机特不以参焉何也学者之言治道至否
泰而止而谓其说于易为最详按泰之初拔茅茹以其
汇征吉使有志于进者不以已而以人二包荒用冯河
使居中得位者善恶容而不吾害至于三也则又或惧
夫平者陂矣往者复矣若是乎君子盻盻焉求容于小
人之不暇而何暇以治哉元凯之用舜自举之乱臣十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49-0332c.png
人武王有焉故舜谓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禹以驩
兜有苗为尧之哲之病也然则以六五之君当交泰之
日小人革面以避君子君子降心以纳小人怀失身之
惧而犹无善治之益也若夫乾之二为见龙三为夕惕
四为跃渊五为飞龙其君以是道其臣亦以是道所别
者位而已矣此唐虞三代之所以为盛也以泰否为治
乱以君子小人消长为盛衰者后世之言易者也此否
所以致君子之戒而泰独以民为众也
兜有苗为尧之哲之病也然则以六五之君当交泰之
日小人革面以避君子君子降心以纳小人怀失身之
惧而犹无善治之益也若夫乾之二为见龙三为夕惕
四为跃渊五为飞龙其君以是道其臣亦以是道所别
者位而已矣此唐虞三代之所以为盛也以泰否为治
乱以君子小人消长为盛衰者后世之言易者也此否
所以致君子之戒而泰独以民为众也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49-0332d.png
履而泰然后安成履之道在于虎尾而咥人不得言泰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物之不能终通势也若易之
持泰则固欲其终通也
䷌(离下/乾上) ䷍(乾下/离上)
乾居上而离下进二为主而应于五乾不能自固其刚
而离之明足以配乎乾此其所以能合众异而同之虽
未至于成功而大同无私实有为之基本非若遁姤之
消蚀否讼之结伏欲施而不可者也比者亲而比也同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物之不能终通势也若易之
持泰则固欲其终通也
䷌(离下/乾上) ䷍(乾下/离上)
乾居上而离下进二为主而应于五乾不能自固其刚
而离之明足以配乎乾此其所以能合众异而同之虽
未至于成功而大同无私实有为之基本非若遁姤之
消蚀否讼之结伏欲施而不可者也比者亲而比也同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49-0333a.png
人者疏而同也(阴亲而/阳疏也)当大同之时非有号召不待绍
介翕合响应不约而自同者也不然则何以在郊野之
远而以宗党为吝哉类族者异而同也辨物者同而异
也君子不以苟同于我者为悦也故族之异者类而同
之物之同者辨而异之深察于同异之故而后得其所
谓诚同者由是而有行焉乃所以贵于同也天下之求
同于君子者多矣君子之有所同于天下者亦多矣及
其用之则以异而败者众以同而成者寡何也不类其
介翕合响应不约而自同者也不然则何以在郊野之
远而以宗党为吝哉类族者异而同也辨物者同而异
也君子不以苟同于我者为悦也故族之异者类而同
之物之同者辨而异之深察于同异之故而后得其所
谓诚同者由是而有行焉乃所以贵于同也天下之求
同于君子者多矣君子之有所同于天下者亦多矣及
其用之则以异而败者众以同而成者寡何也不类其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49-0333b.png
族不辨其物平居乐乎人之苟同而不知其遇事之终
以异也甚矣同人之难也何以知之由其爻而知之初
无咎二吝三凶四弗克攻五号咷大师克六志未得彼
汎焉同乎一世而茫焉莫知其所谓诚同皆以乾之居
外故也若其在内也则异是以委心归计而应于五五
知其为至刚之德俯以下之安其为用而不疑也凡乾
之为世用未有盛于大有者乾不以离之有也为忌离
不以乾之进也为逼故二为大车以载三为公用亨于
以异也甚矣同人之难也何以知之由其爻而知之初
无咎二吝三凶四弗克攻五号咷大师克六志未得彼
汎焉同乎一世而茫焉莫知其所谓诚同皆以乾之居
外故也若其在内也则异是以委心归计而应于五五
知其为至刚之德俯以下之安其为用而不疑也凡乾
之为世用未有盛于大有者乾不以离之有也为忌离
不以乾之进也为逼故二为大车以载三为公用亨于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49-0333c.png
天子四匪其彭以交如之孚获威如之吉至于自天祐
之而无不利者凡以乾之在内也呜呼遏恶扬善顺天
休命乾之材也亦君子之志也夫岂易而得哉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物不可以终否是也受
之以同人非也与人同者物必归焉不归其善而归其
同亦非也
䷎(艮下/坤上) ䷏(坤下/震上)
舜命于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
之而无不利者凡以乾之在内也呜呼遏恶扬善顺天
休命乾之材也亦君子之志也夫岂易而得哉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物不可以终否是也受
之以同人非也与人同者物必归焉不归其善而归其
同亦非也
䷎(艮下/坤上) ䷏(坤下/震上)
舜命于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49-0333d.png
下莫与汝争功益赞于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谦之为义古矣而卦以坤艮之九三当之世之所谓谦
者以位而言也夫谦虽无所不用用虽无所不利而非
位不足以言谦三者位之不当而内卦之终也于是而
明谦焉无其位而任其劳以此终其身而不敢怠也谦
者不足于中也豫者有馀于外也此震坤之九四所以
为豫也处己必以谦无豫可也处物必以豫豫之自处
而忘其谦则凶之甚矣此二卦所以相因而立谦吉而
谦之为义古矣而卦以坤艮之九三当之世之所谓谦
者以位而言也夫谦虽无所不用用虽无所不利而非
位不足以言谦三者位之不当而内卦之终也于是而
明谦焉无其位而任其劳以此终其身而不敢怠也谦
者不足于中也豫者有馀于外也此震坤之九四所以
为豫也处己必以谦无豫可也处物必以豫豫之自处
而忘其谦则凶之甚矣此二卦所以相因而立谦吉而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49-0334a.png
豫凶也
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非谦也以谦尸之众之所服也以
豫自处无时而可也故推其义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
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言惟此时为可也
豫之义难明故独明其顺以动者虽天地之大圣人之
崇高未有逆理而能动者也
䷐(震下/兑上) ䷑(巽下/艮上)
刚下柔动乎险则为屯屯者我欲进而物不从也刚下
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非谦也以谦尸之众之所服也以
豫自处无时而可也故推其义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
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言惟此时为可也
豫之义难明故独明其顺以动者虽天地之大圣人之
崇高未有逆理而能动者也
䷐(震下/兑上) ䷑(巽下/艮上)
刚下柔动乎险则为屯屯者我欲进而物不从也刚下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49-0334b.png
柔动而说则为随随者物既行而我从之也刚下而柔
上险而止则为蒙蒙者不可与有为也刚上而柔下巽
而止则为蛊蛊者不可与无事也是故随蛊者屯蒙之
反何也以其有顺说之道焉君子于其险也则经纪而
弥纶之不困于屯也于其说也向晦以全其明入宴息
以养其力不诡于随也于其险也则果行而育德成己
也于其顺也则振民而育德成物也夫是以随者不随
而蛊者不蛊此其义之所以为大而不可小用之也若
上险而止则为蒙蒙者不可与有为也刚上而柔下巽
而止则为蛊蛊者不可与无事也是故随蛊者屯蒙之
反何也以其有顺说之道焉君子于其险也则经纪而
弥纶之不困于屯也于其说也向晦以全其明入宴息
以养其力不诡于随也于其险也则果行而育德成己
也于其顺也则振民而育德成物也夫是以随者不随
而蛊者不蛊此其义之所以为大而不可小用之也若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49-0334c.png
夫沦溺败坏安其自然何取于易哉
山下有风振撼纷剥为蛊之象君子之治之也先甲三
日后甲三日申重黾勉如子治其父母之事惕厉勤苦
不得宁居亦以其异而可为耳如使动辄乖忤苟安卑
陋不我能备复为敌雠则振民育德之功无与共之矣
宜其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也哉
豫必有随豫随不相待也信如序卦之言则随为豫之
馀何以立卦义且随者豫之靡故卦谓随时可随也豫
山下有风振撼纷剥为蛊之象君子之治之也先甲三
日后甲三日申重黾勉如子治其父母之事惕厉勤苦
不得宁居亦以其异而可为耳如使动辄乖忤苟安卑
陋不我能备复为敌雠则振民育德之功无与共之矣
宜其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也哉
豫必有随豫随不相待也信如序卦之言则随为豫之
馀何以立卦义且随者豫之靡故卦谓随时可随也豫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49-0334d.png
其可随乎随于豫则陷矣
习学记言卷一
习学记言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