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习学记言 总目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1a 页 WYG0849-03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
 习学记言总目     杂家类一(杂学之属/)
  卷一
   易(乾至/蛊)
  卷二
   易(临至/升)
  卷三
   易(困至/总论)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1b 页 WYG0849-0323b.png
  卷四
   易(上系/下系)
  卷五
   书
  卷六
   诗
  卷七
   二礼(周礼/仪礼)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2a 页 WYG0849-0324a.png
  卷八
   礼记
  卷九
   春秋
  卷十
   左传(杜预序/隐至襄)
  卷十一
   左传(襄至/哀)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2b 页 WYG0849-0324b.png
  卷十二
   国语
  卷十三
   论语
  卷十四
   孟子
  卷十五
   老子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3a 页 WYG0849-0324c.png
  卷十六
   子华子
  卷十七
   家语
   孔丛子
  卷十八
   战国策
  卷十九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3b 页 WYG0849-0324d.png
   史记(纪表书/世家)
  卷二十
   史记(列传/自序)
  卷二十一
   前汉书(纪表/志)
  卷二十二
   前汉书(志列/傅)
  卷二十三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4a 页 WYG0849-0325a.png
   前汉书(列/传)
  卷二十四
   后汉书(纪志/列传)
  卷二十五
   后汉书(列/传)
  卷二十六
   后汉书(列/传)
  卷二十七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4b 页 WYG0849-0325b.png
   三国志(魏/志)
  卷二十八
   三国志(吴志/蜀志)
  卷二十九
   晋书(纪志/列传)
  卷三十
   晋书(列传/载记)
  卷三十一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5a 页 WYG0849-0325c.png
   南史(宋/书)
  卷三十二
   南史(齐书/梁书)
  卷三十三
   南史(梁书/陈书)
  卷三十四
   北史(魏/书)
  卷三十五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5b 页 WYG0849-0325d.png
   北史(北齐书/后周书)
  卷三十六
   隋书
  卷三十七
   隋书
  卷三十八
   唐书(纪/)
  卷三十九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6a 页 WYG0849-0326a.png
   唐书(表/)
  卷四十
   唐书(列/传)
  卷四十一
   唐书(列/传)
  卷四十二
   唐书(列/传)
  卷四十三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6b 页 WYG0849-0326b.png
   唐书(列传史/五代)
  卷四十四
   荀子
   扬子
  卷四十五
   管子
  卷四十六
   孙子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7a 页 WYG0849-0326c.png
   吴子
   司马法
   六韬
   三略
   尉缭子
   太宗李靖问对
  卷四十七
   吕氏文鉴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7b 页 WYG0849-0326d.png
  卷四十八
   吕氏文鉴
  卷四十九
   吕氏文鉴
  卷五十
   吕氏文鉴
    (臣/)等谨案习学记言五十卷宋叶适撰适字
    正则自号水心居士永嘉人淳熙五年进士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8a 页 WYG0849-0327a.png
    官至宝文阁学士谥忠定事迹具宋史儒林
    傅其书乃辑录经史百氏各为论述条列成
    编凡经十四卷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文鉴
    四卷所论喜为新奇不屑摭拾陈语故陈振
    孙谓其文刻峭精工而义理未得为纯明正
    大刘克庄为赵虚斋作注庄子序亦称其讲
    学析理多异先儒盖当时评论如此其间如
    谓太极生两仪等语为文浅义陋谓檀弓肤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8b 页 WYG0849-0327b.png
    率于义理而謇缩于文词谓孟子子产不知
    为政仲尼不为已甚语皆未当此类诚不免
    于骇俗然如论读诗者专溺旧文不得诗意
    尽去本序其失愈多言国语非左氏所作考
    子思生卒年月斥汉人言洪范五行灾异之
    非皆能确有所见足与其雄辨之才相副至
    于论唐史诸条往往为宋事而发于治乱通
    变之源言之最悉其识尤未易及特当宋之
习学记言 总目 第 9a 页 WYG0849-0327c.png
    末世方恪守洛闽之言而适独不免于同异
    故振孙等多不满之要其偏执固所不免而
    考核之精博议论之英伟实一时罕有其匹
    也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