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1a 页 WYG0849-08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本语卷五
明 高拱 撰
孔子宪章文武盖时王之法不可不守也今言治者正
不可妄意纷更只将祖宗之法求其夲意所在而实
心奉行之纵有时异势殊当调停者亦只就中调停
处得其当便是不可轻出法度之外启乱端也此不
惟分所宜然祖宗聪明睿知既迈伦夷而又艰难百
本语卷五
明 高拱 撰
孔子宪章文武盖时王之法不可不守也今言治者正
不可妄意纷更只将祖宗之法求其夲意所在而实
心奉行之纵有时异势殊当调停者亦只就中调停
处得其当便是不可轻出法度之外启乱端也此不
惟分所宜然祖宗聪明睿知既迈伦夷而又艰难百
卷五 第 1b 页 WYG0849-0848b.png
战以有天下苦辛备尝经练久熟具所贻谋为法既
审为虑更深固非后世疏浅之见所能及也夫岂可
以一事之未便而遂乖天下之全图以一时之未便
而遽梗万年之长计哉
国家用人匪徒资治亦即以安天下之人也故大臣小
臣分列上下散布内外又有士有胥史下至里社亦
各有长多其等广其途尽网罗天下之才而用之使
天下之人苟有一长一艺异于齐民者随其才之大
审为虑更深固非后世疏浅之见所能及也夫岂可
以一事之未便而遂乖天下之全图以一时之未便
而遽梗万年之长计哉
国家用人匪徒资治亦即以安天下之人也故大臣小
臣分列上下散布内外又有士有胥史下至里社亦
各有长多其等广其途尽网罗天下之才而用之使
天下之人苟有一长一艺异于齐民者随其才之大
卷五 第 2a 页 WYG0849-0849a.png
小皆入吾之网罗彼其既入网罗则皆有事于所职
不惟顾惜所有而又有所望于进取孜孜焉垂死而
犹有歉于所期之未遂故无暇于为乱且等既多矣
途既广矣于是而不在网罗则至愚下之人而已矣
至愚下之人安能为乱即为乱亦易扑灭而天下常
可得安此英雄御世之微机也末季之世不知此意
不以爵禄收拾人才乃徒用奸巧之人甘其䛕佞徒
用庸陋之人乐其委顺彼其盘据要津不止坏国事
不惟顾惜所有而又有所望于进取孜孜焉垂死而
犹有歉于所期之未遂故无暇于为乱且等既多矣
途既广矣于是而不在网罗则至愚下之人而已矣
至愚下之人安能为乱即为乱亦易扑灭而天下常
可得安此英雄御世之微机也末季之世不知此意
不以爵禄收拾人才乃徒用奸巧之人甘其䛕佞徒
用庸陋之人乐其委顺彼其盘据要津不止坏国事
卷五 第 2b 页 WYG0849-0849b.png
塞贤路每每恶直丑正摧折天下之才以快其忮毒
使人抑阏冤愤无所控诉激而不堪之甚则黄巢之
事所由起也且如元末兵乱朝廷更无可用之人则
宜其世之无人矣我圣祖时佐命元勋固即元之人
也使元能收拾縻以爵禄则才不在下安得败亡至
此是可不为永鉴也哉
天变诚可畏然天心仁爱人君亦是曲说求其理而不
得则亦不之信矣今只云天灾流行祸乱将作必须
使人抑阏冤愤无所控诉激而不堪之甚则黄巢之
事所由起也且如元末兵乱朝廷更无可用之人则
宜其世之无人矣我圣祖时佐命元勋固即元之人
也使元能收拾縻以爵禄则才不在下安得败亡至
此是可不为永鉴也哉
天变诚可畏然天心仁爱人君亦是曲说求其理而不
得则亦不之信矣今只云天灾流行祸乱将作必须
卷五 第 3a 页 WYG0849-0849c.png
谨修政事爱恤人民以保固国家则灾可无害不然
将不可救药而祸乱成矣此自实言自可使人君知
惧
朝廷之上不可无忠诚刚正远识之重臣彼其气有夙
养可以当大事而不慑谋有预定可以平大难而不
惊猝遇缓急国有所赖以为安人有所仗以无恐若
徒以奸巧窭细之人充揆宰钧枢之任无事则结援
蔽主倚势作威自以为可震四海一旦有事颠顿仓
将不可救药而祸乱成矣此自实言自可使人君知
惧
朝廷之上不可无忠诚刚正远识之重臣彼其气有夙
养可以当大事而不慑谋有预定可以平大难而不
惊猝遇缓急国有所赖以为安人有所仗以无恐若
徒以奸巧窭细之人充揆宰钧枢之任无事则结援
蔽主倚势作威自以为可震四海一旦有事颠顿仓
卷五 第 3b 页 WYG0849-0849d.png
惶神夺气丧计无所出卖国从逆之事皆为之矣鄙
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乱不起于乱必有其几圣人当休否之时已谨苞桑之
戒几未动而先图所谓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者
也次之则乱几有动能早识而亟图祸即可弭力亦
甚省又次则乱形已出而后救之然亦必得拨乱反
治之才竭力劻勷仅而可免若至已乱则善者亦无
如之何矣故治乱之几不可不深察也然惟有道之
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乱不起于乱必有其几圣人当休否之时已谨苞桑之
戒几未动而先图所谓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者
也次之则乱几有动能早识而亟图祸即可弭力亦
甚省又次则乱形已出而后救之然亦必得拨乱反
治之才竭力劻勷仅而可免若至已乱则善者亦无
如之何矣故治乱之几不可不深察也然惟有道之
卷五 第 4a 页 WYG0849-0850a.png
人能察之彼庸人者流燕雀处堂栋宇将焚犹栩然
以为乐而方笑圣人之过计可与言哉
纪纲之坏莫大于国是之不明尤莫大于上下蒙蔽而
人主终于不知夫国是不明则奸臣舞智以愚人邪
臣党比而丑正乱之道也然有时而明国法有行焉
则犹可以为戒若上下蒙蔽而人主终于不知则舞
智者恬焉得计党比者敢于效尤袭为故常无复有
发觉之者于是以威福为己物任其播弄必至于乱
以为乐而方笑圣人之过计可与言哉
纪纲之坏莫大于国是之不明尤莫大于上下蒙蔽而
人主终于不知夫国是不明则奸臣舞智以愚人邪
臣党比而丑正乱之道也然有时而明国法有行焉
则犹可以为戒若上下蒙蔽而人主终于不知则舞
智者恬焉得计党比者敢于效尤袭为故常无复有
发觉之者于是以威福为己物任其播弄必至于乱
卷五 第 4b 页 WYG0849-0850b.png
而后已考亭先生曾云吕微仲范尧夫为相用调停
之说兼用小人更无分别所以成后日之祸如王安
石罪既明白后即加罪于蔡确之徒论来安石是罪
之魁首却于其死加太傅及赠礼皆备想当时也要
委曲周旋他如今看来这般却煞不好要好便合当
头白其罪使人得知是非邪正所谓明其为贼敌乃
可服须是明显其不是之状若更加旌赏却惹得后
来许多群小不服看来天下事须是先论其大处如
之说兼用小人更无分别所以成后日之祸如王安
石罪既明白后即加罪于蔡确之徒论来安石是罪
之魁首却于其死加太傅及赠礼皆备想当时也要
委曲周旋他如今看来这般却煞不好要好便合当
头白其罪使人得知是非邪正所谓明其为贼敌乃
可服须是明显其不是之状若更加旌赏却惹得后
来许多群小不服看来天下事须是先论其大处如
卷五 第 5a 页 WYG0849-0850c.png
分别是非邪正君子小人端的是如何了方好于中
间酌量轻重浅深施用此言良是今观当时今日绍
述明日调停只在朝廷上混乱不了皂白无辨国事
尽隳迄至靖康而后已有国者岂可使时事一至于
斯
帝王创业垂统必有典则贻诸子孙以为一代精神命
脉我祖宗燕谋宏密注意渊远非前代可及圣子神
孙守如一日治如一日猗欤盛矣迨我穆皇未获有
间酌量轻重浅深施用此言良是今观当时今日绍
述明日调停只在朝廷上混乱不了皂白无辨国事
尽隳迄至靖康而后已有国者岂可使时事一至于
斯
帝王创业垂统必有典则贻诸子孙以为一代精神命
脉我祖宗燕谋宏密注意渊远非前代可及圣子神
孙守如一日治如一日猗欤盛矣迨我穆皇未获有
卷五 第 5b 页 WYG0849-0850d.png
所面授我皇上甫十龄穆皇上宾其于祖宗大法盖
未得于耳闻也精神命脉既所未悉将何以鉴成宪
绳祖武乎今日讲经书后又讲贞观政要等书臣愚
谓宜先知祖宗家法以为主本而后可證以异代之
事不然徒说他人何切于用乃欲于祖宗列圣实录
所载圣敬事天之实圣学传心之法如何慎起居如
何戒嗜欲如何务勤俭如何察谗佞如何总揽大权
如何开通言路如何进君子退小人如何赏功罚罪
未得于耳闻也精神命脉既所未悉将何以鉴成宪
绳祖武乎今日讲经书后又讲贞观政要等书臣愚
谓宜先知祖宗家法以为主本而后可證以异代之
事不然徒说他人何切于用乃欲于祖宗列圣实录
所载圣敬事天之实圣学传心之法如何慎起居如
何戒嗜欲如何务勤俭如何察谗佞如何总揽大权
如何开通言路如何进君子退小人如何赏功罚罪
卷五 第 6a 页 WYG0849-0851a.png
如何肃宫闱如何御近习如何董治百官如何安抚
百姓如何镇抚四夷撮其紧切编辑成书进呈御览
在讲筵则日进数条在法宫则日披数段庶乎祖宗
立国之规模保邦之要略防微杜渐之深意弛张操
纵之微机可以得其大较且今日之域中祖宗之天
下即以祖宗之事行之今日合下便是不须更费商
證而自无所不当我皇上聪明天纵睿智日开必因
而益溯祖宗精神命脉所在以觐耿光以扬大烈以
百姓如何镇抚四夷撮其紧切编辑成书进呈御览
在讲筵则日进数条在法宫则日披数段庶乎祖宗
立国之规模保邦之要略防微杜渐之深意弛张操
纵之微机可以得其大较且今日之域中祖宗之天
下即以祖宗之事行之今日合下便是不须更费商
證而自无所不当我皇上聪明天纵睿智日开必因
而益溯祖宗精神命脉所在以觐耿光以扬大烈以
卷五 第 6b 页 WYG0849-0851b.png
衍万年无疆之祚者将在于是则特为之引其端焉
尔是臣愚犬焉之心也方遂请之而遂以废去特述
其意于此倘有取而行之者则犬马之心亦自可遂
不必出自我也
宰相天下之枢必得心术正德行纯识见高力量大学
问充经练熟者方可为之若不试以事徒取文艺不
拣其才徒俟俸资则岂能遂为百辟之师平章军国
重事而无舛乎
尔是臣愚犬焉之心也方遂请之而遂以废去特述
其意于此倘有取而行之者则犬马之心亦自可遂
不必出自我也
宰相天下之枢必得心术正德行纯识见高力量大学
问充经练熟者方可为之若不试以事徒取文艺不
拣其才徒俟俸资则岂能遂为百辟之师平章军国
重事而无舛乎
卷五 第 7a 页 WYG0849-0851c.png
格心有根本有功夫有机括有次第不在谏诤上也还
不在言语上也还不在形迹上
相业无迹其格心处君尚不知人又孰得而知之后人
不在心上做只务形迹不在君德上做只论事功故
相业鲜
致君以格心为本格心以诚意为本今日辅德之事全
未且莫说朝夕纳诲格君心之非即平日何曾讲论
个道理商量个政事纵紧急不得已事亦只劄子往
不在言语上也还不在形迹上
相业无迹其格心处君尚不知人又孰得而知之后人
不在心上做只务形迹不在君德上做只论事功故
相业鲜
致君以格心为本格心以诚意为本今日辅德之事全
未且莫说朝夕纳诲格君心之非即平日何曾讲论
个道理商量个政事纵紧急不得已事亦只劄子往
卷五 第 7b 页 WYG0849-0851d.png
来而已书既不能尽意而又先经内官之手拆视而
后进上机密之言如何说得君臣道隔未有甚于此
也然事须面议乃得其情而面议不得开端不止内
官不乐人主与大臣说话恐破其壅蔽而辅臣亦不
敢苦请面对若忽然问一件道理未必能知问一件
事体未必能处原无本领当面说个甚所以亦不乐
于面对也
辅德辅政平章四海只是至诚则得不然皆无有矣圣
后进上机密之言如何说得君臣道隔未有甚于此
也然事须面议乃得其情而面议不得开端不止内
官不乐人主与大臣说话恐破其壅蔽而辅臣亦不
敢苦请面对若忽然问一件道理未必能知问一件
事体未必能处原无本领当面说个甚所以亦不乐
于面对也
辅德辅政平章四海只是至诚则得不然皆无有矣圣
卷五 第 8a 页 WYG0849-0852a.png
祖罢丞相分其权于六卿而上自裁决成祖始制内
阁以翰林官七人处之备问代言商㩁政务极其宠
密然未有平章之任也嗣后遂理机务庶政比其久
也则遂隆以师保之官称辅臣焉虽无宰相之名有
其实矣然皆出诸翰林翰林之官皆出诸首甲与夫
庶吉士之选留者其选也以诗文其教也以诗文而
他无事焉夫用之为侍从而以诗文犹之可也今既
用于平章而犹以诗文则岂非所用非所养所养非
阁以翰林官七人处之备问代言商㩁政务极其宠
密然未有平章之任也嗣后遂理机务庶政比其久
也则遂隆以师保之官称辅臣焉虽无宰相之名有
其实矣然皆出诸翰林翰林之官皆出诸首甲与夫
庶吉士之选留者其选也以诗文其教也以诗文而
他无事焉夫用之为侍从而以诗文犹之可也今既
用于平章而犹以诗文则岂非所用非所养所养非
卷五 第 8b 页 WYG0849-0852b.png
所用乎旧制固不敢议而就中有以为之处焉亦无
不可者诚宜于其选也必择夫心术之正德行之良
资性之聪明文理之通顺者充之而即教之以翰林
职分之所在如一在辅德则教之以正心修身以为
感动之本明体达用以为开导之资如何潜格于其
先如何维持于其后不可流于迂腐不可狃于曲学
虽未可以言尽然日日提撕日日闻省则必有知所
以自求者矣其一在辅政则教之以国家典章制度
不可者诚宜于其选也必择夫心术之正德行之良
资性之聪明文理之通顺者充之而即教之以翰林
职分之所在如一在辅德则教之以正心修身以为
感动之本明体达用以为开导之资如何潜格于其
先如何维持于其后不可流于迂腐不可狃于曲学
虽未可以言尽然日日提撕日日闻省则必有知所
以自求者矣其一在辅政则教之以国家典章制度
卷五 第 9a 页 WYG0849-0852c.png
必考其详古今治乱安危必求其故如何为安常处
顺如何为通变达权如何以正官邪如何以定国是
虽难事事预拟亦必当有槩于中也于是乎教之以
明解经书发挥义理以备进讲教之以训迪播告之
辞简重庄严之体以备代言教之以错综事理审究
异同以备纂修而应制之诗文程士之文艺在其后
焉面命而耳提之日省而月试之养之既久则拔其
尤者留之翰林既留之后仍以旧业日加淬励阁臣
顺如何为通变达权如何以正官邪如何以定国是
虽难事事预拟亦必当有槩于中也于是乎教之以
明解经书发挥义理以备进讲教之以训迪播告之
辞简重庄严之体以备代言教之以错综事理审究
异同以备纂修而应制之诗文程士之文艺在其后
焉面命而耳提之日省而月试之养之既久则拔其
尤者留之翰林既留之后仍以旧业日加淬励阁臣
卷五 第 9b 页 WYG0849-0852d.png
时时督课与之讲论试其所有之浅深观其行履之
实否比其久也则又拔其尤者而登用之如此庶乎
相可得人相业必有可观者翰林庶吉士固未尝不
可也今也止教诗文更无一言及于君德治道而又
每每送行贺寿以为文栽花种柳以为诗群天下英
才为此无谓之事而乃以为养相材远矣
阁臣用翰林而他衙门官不与既未经历外事事体固
有不能周知者而他衙门官无辅臣之望亦不复为
实否比其久也则又拔其尤者而登用之如此庶乎
相可得人相业必有可观者翰林庶吉士固未尝不
可也今也止教诗文更无一言及于君德治道而又
每每送行贺寿以为文栽花种柳以为诗群天下英
才为此无谓之事而乃以为养相材远矣
阁臣用翰林而他衙门官不与既未经历外事事体固
有不能周知者而他衙门官无辅臣之望亦不复为
卷五 第 10a 页 WYG0849-0853a.png
辅臣之学此所以得人为难也今宜于他衙门官选
其德行之纯正心术之光明政事之练达文学之优
长者在阁与翰林参用之如吏部必用翰林一人者
然恒有其人继继不绝庶乎外事可得商㩁处得其
当而无舛而他衙门官有志者亦肯习为平章之业
就中又可以得人也然此亦有先朝故事如李文达
薛文清者皆自他衙门入便以为例有何不可虽然
必是当国者访用惟公鉴别惟明乃可为此事不然
其德行之纯正心术之光明政事之练达文学之优
长者在阁与翰林参用之如吏部必用翰林一人者
然恒有其人继继不绝庶乎外事可得商㩁处得其
当而无舛而他衙门官有志者亦肯习为平章之业
就中又可以得人也然此亦有先朝故事如李文达
薛文清者皆自他衙门入便以为例有何不可虽然
必是当国者访用惟公鉴别惟明乃可为此事不然
卷五 第 10b 页 WYG0849-0853b.png
亦止济其私而刘宇曹元入之矣
或曰古云立贤无方故太公用于磻溪傅说举于版筑
盖通天下而用之也而子独拘之于翰林之间廷臣
一二之内不亦狭乎曰此别有论今只就国制中为
之处耳程子云居今之时不安今之法非义也若论
为治须于今之法度内处得其当方为合义若须更
改而后为则何义之有
人徒曰用贤才而不知贤才必须培养于先俟其成而
或曰古云立贤无方故太公用于磻溪傅说举于版筑
盖通天下而用之也而子独拘之于翰林之间廷臣
一二之内不亦狭乎曰此别有论今只就国制中为
之处耳程子云居今之时不安今之法非义也若论
为治须于今之法度内处得其当方为合义若须更
改而后为则何义之有
人徒曰用贤才而不知贤才必须培养于先俟其成而
卷五 第 11a 页 WYG0849-0853c.png
用之乃可以济天下之务若不待其成而用未有不
偾事者此非才之不美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虽种
之美者而亦不可食也
国家用人必循资次固不可违然处之有道亦无不可
盖用人不在用之之日必须预为之计官之职事不
同人之才器不一今于紧要之官各预择其才之宜
于此者每三二人置诸相近之地待次为备一旦有
缺即有其人庶乎不乏不然则天下虽有其才而资
偾事者此非才之不美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虽种
之美者而亦不可食也
国家用人必循资次固不可违然处之有道亦无不可
盖用人不在用之之日必须预为之计官之职事不
同人之才器不一今于紧要之官各预择其才之宜
于此者每三二人置诸相近之地待次为备一旦有
缺即有其人庶乎不乏不然则天下虽有其才而资
卷五 第 11b 页 WYG0849-0853d.png
不相及远不可致安得辏用乎此惟有为国之心者
可与言之
今有百锁焉亦有百匙焉各寻其匙而投之无不利者
若以为锁固在此匙固在此也而槩以投之则锁与
匙俱坏夫官各有所事而人各有所长以所长治所
事则人既得展其能事亦可底于绩苟用违所长未
有不败者矣今天下非无才也而事功不兴者锁匙
之用背也然匙固在锁固在也
可与言之
今有百锁焉亦有百匙焉各寻其匙而投之无不利者
若以为锁固在此匙固在此也而槩以投之则锁与
匙俱坏夫官各有所事而人各有所长以所长治所
事则人既得展其能事亦可底于绩苟用违所长未
有不败者矣今天下非无才也而事功不兴者锁匙
之用背也然匙固在锁固在也
卷五 第 12a 页 WYG0849-0854a.png
才德兼者上也有根本而才气微者次也有才气而根
本微者又其次也然皆不可弃以才气胜者用诸理
繁治剧以根本胜者用诸敦雅镇浮若夫钧衡宰制
之任必得才德兼备之人而阙其一者断不可以为
也
今人只用形迹更不察实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
为勤者然有益于事则鲜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
忠者然有济于事则鲜夫无益于事勤于何有无济
本微者又其次也然皆不可弃以才气胜者用诸理
繁治剧以根本胜者用诸敦雅镇浮若夫钧衡宰制
之任必得才德兼备之人而阙其一者断不可以为
也
今人只用形迹更不察实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
为勤者然有益于事则鲜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
忠者然有济于事则鲜夫无益于事勤于何有无济
卷五 第 12b 页 WYG0849-0854b.png
于事忠于何在若在上者惟要诸有益于事者为勤
有济于事者为忠而形迹不得以为溷则务实者既
可以奏功无实者亦不敢增扰
国家仿虞廷之制文官三年考满三考始论黜陟然朝
觐考察既有所汰而在任又有死亡丁忧事故去者
则安得便有九年满者补之故后又有推升之例推
升之例行于是九年考满者鲜矣然前朝官尚久任
三考尚有其人又后久任之法不行固有未及三年
有济于事者为忠而形迹不得以为溷则务实者既
可以奏功无实者亦不敢增扰
国家仿虞廷之制文官三年考满三考始论黜陟然朝
觐考察既有所汰而在任又有死亡丁忧事故去者
则安得便有九年满者补之故后又有推升之例推
升之例行于是九年考满者鲜矣然前朝官尚久任
三考尚有其人又后久任之法不行固有未及三年
卷五 第 13a 页 WYG0849-0854c.png
而升者焉又有升未三年又升再升者焉盖四五任
未一考而况三考乎其九年考满者间见翰林史官
卫经历等而馀不复闻然亦止有升而无黜是考绩
黜幽之典废此考察所以不能无弊也然法不能无弊
而行之既久其弊更不可胜言乃遂袭为故套无复
置议者此士风日败而治理所以不兴也自今言之
以六年之官而考于三二人以六年之事而核于三
二日则岂能得其善恶之真所以毁誉肆出飞语中
未一考而况三考乎其九年考满者间见翰林史官
卫经历等而馀不复闻然亦止有升而无黜是考绩
黜幽之典废此考察所以不能无弊也然法不能无弊
而行之既久其弊更不可胜言乃遂袭为故套无复
置议者此士风日败而治理所以不兴也自今言之
以六年之官而考于三二人以六年之事而核于三
二日则岂能得其善恶之真所以毁誉肆出飞语中
卷五 第 13b 页 WYG0849-0854d.png
伤而行事者遂以为据大奸任其弥缝小过取以塞
责十分曾无一二之实此一弊也六年之间其考满
者率加以美辞又数升迁有至二三品者而考察之
时乃又以原官指摘而黜谪之夫使其不肖固当处
也乃何故加以美辞又数升迁既加美辞数升迁乃
何又以原官黜谪之先后不一自相矛盾非所以示
劝惩于天下此又一弊也每考察时所去之人前后
不相上下其数未足则必取盈其数已足即不复问
责十分曾无一二之实此一弊也六年之间其考满
者率加以美辞又数升迁有至二三品者而考察之
时乃又以原官指摘而黜谪之夫使其不肖固当处
也乃何故加以美辞又数升迁既加美辞数升迁乃
何又以原官黜谪之先后不一自相矛盾非所以示
劝惩于天下此又一弊也每考察时所去之人前后
不相上下其数未足则必取盈其数已足即不复问
卷五 第 14a 页 WYG0849-0855a.png
天下岂有六年之间不肖者皆有定数其为苟且了
事可知此又一弊也考察各衙门皆须有人如此衙
门已有人矣遂不复动曰难为他衙门也如彼衙门
无人亦必以人实之曰奈何空此衙门也夫考察本
为去不肖也使不肖者多不妨尽去无不肖者不妨
不去而所为乃如此徒使不肖者徼数多之幸而贤
者受辏数之苦此又一弊也惟其如此遂使考察之
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风波倾陷善人以图衙门
事可知此又一弊也考察各衙门皆须有人如此衙
门已有人矣遂不复动曰难为他衙门也如彼衙门
无人亦必以人实之曰奈何空此衙门也夫考察本
为去不肖也使不肖者多不妨尽去无不肖者不妨
不去而所为乃如此徒使不肖者徼数多之幸而贤
者受辏数之苦此又一弊也惟其如此遂使考察之
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风波倾陷善人以图衙门
卷五 第 14b 页 WYG0849-0855b.png
有人而可以免已其善者则畏缩而无以自藏盖非
惟不能去不肖而尤以长人不肖之计伤贤者之心
此又一弊也被黜者既不许辩科道纠劾不公之例
又复不行遂使权奸于此行忮害之毒以为此乃死
局禁锢终身者矣乃以平日所憾所忌所异己者推
入其中使抱没齿之恨而不得再见天日以此人视
考察如必不可脱之囹圄如万丈必不可出之陷阱
惟恐推其身于此盖曰平日之蹭蹬贬黜犹可言也
惟不能去不肖而尤以长人不肖之计伤贤者之心
此又一弊也被黜者既不许辩科道纠劾不公之例
又复不行遂使权奸于此行忮害之毒以为此乃死
局禁锢终身者矣乃以平日所憾所忌所异己者推
入其中使抱没齿之恨而不得再见天日以此人视
考察如必不可脱之囹圄如万丈必不可出之陷阱
惟恐推其身于此盖曰平日之蹭蹬贬黜犹可言也
卷五 第 15a 页 WYG0849-0855c.png
一推身于此则不可言也而承奉权奸无所不至惟
恐少忤其意而施毒于此焉是以朝廷瘅恶之条徒
为权奸作威固党之具不惟临事行其倾陷之计而
平日犹持此以为吓制之机使朝臣垂首丧气无复
志节皆由于此此又弊之大者也嗟乎其弊一至于
此乃国家亦何利而为之今宜以黜汰之事令考功
司河南道行于三六九年考满之时于理为得或曰
祖宗九年议黜三六年不为早乎曰九年者既百无
恐少忤其意而施毒于此焉是以朝廷瘅恶之条徒
为权奸作威固党之具不惟临事行其倾陷之计而
平日犹持此以为吓制之机使朝臣垂首丧气无复
志节皆由于此此又弊之大者也嗟乎其弊一至于
此乃国家亦何利而为之今宜以黜汰之事令考功
司河南道行于三六九年考满之时于理为得或曰
祖宗九年议黜三六年不为早乎曰九年者既百无
卷五 第 15b 页 WYG0849-0855d.png
一人焉而三六年又不议黜将遂无黜陟之典乎且
考察有不一载而去之者矣三六年议黜不犹愈于
不一载而去之者乎且彼一人也考功一司官考之
又总之于堂上河南一道官考之又总之于堂上耳
目既多实自难掩又非一日而了乃得以从容体访
审覈是以众人而考一人以数时而完一事复者复
升者升黜者黜谪者谪事自精确必不至于亏人而
是非大相远也盖考察略而考满详考察粗而考满
考察有不一载而去之者矣三六年议黜不犹愈于
不一载而去之者乎且彼一人也考功一司官考之
又总之于堂上河南一道官考之又总之于堂上耳
目既多实自难掩又非一日而了乃得以从容体访
审覈是以众人而考一人以数时而完一事复者复
升者升黜者黜谪者谪事自精确必不至于亏人而
是非大相远也盖考察略而考满详考察粗而考满
卷五 第 16a 页 WYG0849-0856a.png
精考察暧昧而考满明白考察匆遽而考满从容较
而言之自知矣然又有未及三六九年考满而改节
恣肆者则考察亦不可无但不必定在六年只偶一
为之去其太甚者数人示戒而已其有被害亏枉者
许人指言研审得情仍为昭雪庶小人不得施其溷
飞语不得遂其谗奸人不得终其毒日日考焉恶者
不得徼六年之幸人人自考焉善者不至恐辏数之
及何不可者独奈何必舍精而事粗舍详而事略舍
而言之自知矣然又有未及三六九年考满而改节
恣肆者则考察亦不可无但不必定在六年只偶一
为之去其太甚者数人示戒而已其有被害亏枉者
许人指言研审得情仍为昭雪庶小人不得施其溷
飞语不得遂其谗奸人不得终其毒日日考焉恶者
不得徼六年之幸人人自考焉善者不至恐辏数之
及何不可者独奈何必舍精而事粗舍详而事略舍
卷五 第 16b 页 WYG0849-0856b.png
明白而事暧昧舍从容审核而徒事于匆遽卤莽者
也
大明会典凡官员任满考覈及朝观考察各有定制若
因事考察间一举行无常例然在国初未有也正统
元年始奏准两京五品以下官员从本衙门堂上官
考察如有不才及老疾者本部验实具奏定夺景泰
三年奏准六部等衙门堂上官考察各属主事等官
才力不胜者降典史老疾官冠带致仕天顺八年奏
也
大明会典凡官员任满考覈及朝观考察各有定制若
因事考察间一举行无常例然在国初未有也正统
元年始奏准两京五品以下官员从本衙门堂上官
考察如有不才及老疾者本部验实具奏定夺景泰
三年奏准六部等衙门堂上官考察各属主事等官
才力不胜者降典史老疾官冠带致仕天顺八年奏
卷五 第 17a 页 WYG0849-0856c.png
准本部都察院会同内阁考察在京五品以下文职
并在外布按二司官有不公者许令科道官指实劾
奏南京各衙门照例考察有不公者令南京科道官
劾奏成化四年令两京文职堂上官曾经科道纠劾
及年老不堪任事才德不称职者各自陈致仕取自
上裁五品以下官本部会同都察院及各堂上掌印
官公同考察年老无为贪浮酷暴者革职弘治元年
令两京五品以下官照例考察其被黜之人有造言
并在外布按二司官有不公者许令科道官指实劾
奏南京各衙门照例考察有不公者令南京科道官
劾奏成化四年令两京文职堂上官曾经科道纠劾
及年老不堪任事才德不称职者各自陈致仕取自
上裁五品以下官本部会同都察院及各堂上掌印
官公同考察年老无为贪浮酷暴者革职弘治元年
令两京五品以下官照例考察其被黜之人有造言
卷五 第 17b 页 WYG0849-0856d.png
生事摭拾妄奏者发遣为民十年令两京官照例考
察然皆十年一行亦未有一定之题目一定之处分
也至弘治十七年始令六年一次考察遂至今为然
然事例有八目四科曰贪曰酷为民曰不谨曰罢软
冠带閒住曰老曰疾致仕曰才力不及曰浮躁浅露
降调外任法可谓密矣乃行事者不体朝廷之意而
皆袭为含糊暧昧不明之说曰贪而已更不列其贪
之状曰酷而已更不列其酷之状曰不谨而已更不
察然皆十年一行亦未有一定之题目一定之处分
也至弘治十七年始令六年一次考察遂至今为然
然事例有八目四科曰贪曰酷为民曰不谨曰罢软
冠带閒住曰老曰疾致仕曰才力不及曰浮躁浅露
降调外任法可谓密矣乃行事者不体朝廷之意而
皆袭为含糊暧昧不明之说曰贪而已更不列其贪
之状曰酷而已更不列其酷之状曰不谨而已更不
卷五 第 18a 页 WYG0849-0857a.png
列其不谨之状馀皆然徒加之名不指其实不止罔
者无以压服其心即当其罪者亦无以压服其心何
者未有以明之也然此有二弊焉访之不的知之不
真若明指其实则不符者多矣此其一也内阁部院
之臣于内有所私意中伤若明指其实则必将以无
作有以轻作重私害昭然在人矣此又其一也夫是
以止加空名而不指实事使天下徒有骇疑而不得
其故言官纵欲指摘而不得其端遂苟且了事之图
者无以压服其心即当其罪者亦无以压服其心何
者未有以明之也然此有二弊焉访之不的知之不
真若明指其实则不符者多矣此其一也内阁部院
之臣于内有所私意中伤若明指其实则必将以无
作有以轻作重私害昭然在人矣此又其一也夫是
以止加空名而不指实事使天下徒有骇疑而不得
其故言官纵欲指摘而不得其端遂苟且了事之图
卷五 第 18b 页 WYG0849-0857b.png
泯权奸倾陷之迹便己以残人假公以威众莫甚于
此也而朝廷法度可如是举行天下人才可如是摧
折乎今诚宜于考察时令部院官务覈名实某也贪
必列其贪之事某也酷必列其酷之事某也不谨必
列其不谨之事馀皆然明言直指与天下共罪之而
又申饬先朝有不公者科道指实劾奏之例则庶乎
私意中伤者不敢公然肆其所为而其平日体访亦
必务详慎的确不敢卤莽塞责以自取罪戾斯不惟
此也而朝廷法度可如是举行天下人才可如是摧
折乎今诚宜于考察时令部院官务覈名实某也贪
必列其贪之事某也酷必列其酷之事某也不谨必
列其不谨之事馀皆然明言直指与天下共罪之而
又申饬先朝有不公者科道指实劾奏之例则庶乎
私意中伤者不敢公然肆其所为而其平日体访亦
必务详慎的确不敢卤莽塞责以自取罪戾斯不惟
卷五 第 19a 页 WYG0849-0857c.png
于惩汰不肖之中存爱惜人才之意而公道昭彰人
知劝惩治理其可兴矣
国初外官除朝观考察外又令御史按察司巡抚及吏
部差官会同考察在洪武永乐洪熙年者各一宣德
景泰年者各二法各不一乃后亦不复行弘治六年
考察奏上诏考察官员未及三载议黜者非有实迹
许复任或以澄清或以爱惜意可想见今只以朝觐
考察付部院行之无复朝廷裁处者矣
知劝惩治理其可兴矣
国初外官除朝观考察外又令御史按察司巡抚及吏
部差官会同考察在洪武永乐洪熙年者各一宣德
景泰年者各二法各不一乃后亦不复行弘治六年
考察奏上诏考察官员未及三载议黜者非有实迹
许复任或以澄清或以爱惜意可想见今只以朝觐
考察付部院行之无复朝廷裁处者矣
卷五 第 19b 页 WYG0849-0857d.png
朝觐考察天下官员皆是藩臬及府官面说各属贤否
而去留之予辛未典其事见说事者多不审确每不
合者必呼其人至前数其罪状而黜之率皆承伏无
辞盖予体访既久参伍又多故颇有以得其实而明
言之而上司者多不知也以此知上官于所属贤否
亦甚浪然因又以知前此司考察者率含糊了事只
凭两司说罔所驳正噫此天下大事也必须明言其
罪乃可以服其心乃可以风示天下使知庙堂自有
而去留之予辛未典其事见说事者多不审确每不
合者必呼其人至前数其罪状而黜之率皆承伏无
辞盖予体访既久参伍又多故颇有以得其实而明
言之而上司者多不知也以此知上官于所属贤否
亦甚浪然因又以知前此司考察者率含糊了事只
凭两司说罔所驳正噫此天下大事也必须明言其
罪乃可以服其心乃可以风示天下使知庙堂自有
卷五 第 20a 页 WYG0849-0858a.png
明鉴有司者既不敢肆其恶而上司者亦不敢肆其
欺庶少得朝廷考察本意顾可草草然哉
考察投匦其私更不可言夫投匿名文书律有重禁乃
以科道官而可为此乎夫既不出名则一人而数十
投可也而可遂以为公论哉此宜痛革只当各具访
单呈于部院会于都科则害人者不得行其计矣或
曰如招怨何曰为朝廷官干朝廷事得恤怨乎己务
避怨可使天下无公道乎
欺庶少得朝廷考察本意顾可草草然哉
考察投匦其私更不可言夫投匿名文书律有重禁乃
以科道官而可为此乎夫既不出名则一人而数十
投可也而可遂以为公论哉此宜痛革只当各具访
单呈于部院会于都科则害人者不得行其计矣或
曰如招怨何曰为朝廷官干朝廷事得恤怨乎己务
避怨可使天下无公道乎
卷五 第 20b 页 WYG0849-0858b.png
考察者不许辩是矣而行私害人者亦当处被害者亦
当为之昭雪被劾者不许辩是矣而行私诬人者亦
当处被诬者亦当为之昭雪如此方是大公之道皇
极之言曰无偏无党无反无侧无有作好无有作恶
王道也
吏部每两月一次推升天下府同知以下官员其事重
大故事文选一主事管揭单单者一官一单书其年
贯出身历履资俸保荐有无考语美恶无所不备者
当为之昭雪被劾者不许辩是矣而行私诬人者亦
当处被诬者亦当为之昭雪如此方是大公之道皇
极之言曰无偏无党无反无侧无有作好无有作恶
王道也
吏部每两月一次推升天下府同知以下官员其事重
大故事文选一主事管揭单单者一官一单书其年
贯出身历履资俸保荐有无考语美恶无所不备者
卷五 第 21a 页 WYG0849-0858c.png
也揭者查其资俸考语之当升者揭出以授郎中郎
中呈之冢宰而定其升迁者也然独一主事管之使
主事而不公也可遂任之乎予甚不然之且员外同
司侍郎同部奏本皆列名而事则不许其知何居然
此岂故为是密哉其中固甚有弊贪者通货贿私者
酬亲故奉承者供权贵故惟冢宰与郎中自为若公
于人固有所不便也予更甚不然之乃遂改其事每
当推升时令该司以天下官单俱送后堂二侍郎与
中呈之冢宰而定其升迁者也然独一主事管之使
主事而不公也可遂任之乎予甚不然之且员外同
司侍郎同部奏本皆列名而事则不许其知何居然
此岂故为是密哉其中固甚有弊贪者通货贿私者
酬亲故奉承者供权贵故惟冢宰与郎中自为若公
于人固有所不便也予更甚不然之乃遂改其事每
当推升时令该司以天下官单俱送后堂二侍郎与
卷五 第 21b 页 WYG0849-0858d.png
阖司官吏公同查对揭其当升者付郎中以呈予而
定升迁盖光天化日之下十目十手所共指视非惟
人不得私即予欲有所私亦不能也初司官以不便
故甚难之予欲参究乃不敢言而二侍郎亦力辞恐
致司官之怨予让之曰非其职而强为者谓之揽权
揽权固不可如其职属当为而不为者谓之推委推
委独可乎且公大臣受禄厚岂以无所事事为称职
耶二侍郎不得已从之予以为天下至公圣人复起
定升迁盖光天化日之下十目十手所共指视非惟
人不得私即予欲有所私亦不能也初司官以不便
故甚难之予欲参究乃不敢言而二侍郎亦力辞恐
致司官之怨予让之曰非其职而强为者谓之揽权
揽权固不可如其职属当为而不为者谓之推委推
委独可乎且公大臣受禄厚岂以无所事事为称职
耶二侍郎不得已从之予以为天下至公圣人复起
卷五 第 22a 页 WYG0849-0859a.png
必不易此矣乃予归而尚书(缺/) 者首变其事仍旧
夫自私而变之为公也有何不可乃自公而变之仍
为私也意欲何为乎而又嗾言官劾侍郎魏学曾揽
权看单夫以吏部侍郎公同看吏部推升之单为揽
权则必欲其尸位为可哉此事实予所为魏又予强
而后可者而乃以受诋是予之累之也君子不以己
累人故特为白其事且当是时魏以正言忤当路意
犯其深忌甚恨(缺/) 附当路故嗾言官劾之曰看单
夫自私而变之为公也有何不可乃自公而变之仍
为私也意欲何为乎而又嗾言官劾侍郎魏学曾揽
权看单夫以吏部侍郎公同看吏部推升之单为揽
权则必欲其尸位为可哉此事实予所为魏又予强
而后可者而乃以受诋是予之累之也君子不以己
累人故特为白其事且当是时魏以正言忤当路意
犯其深忌甚恨(缺/) 附当路故嗾言官劾之曰看单
卷五 第 22b 页 WYG0849-0859b.png
者借之为辞耳借之为辞而乃以天下至公之事为
罪亦可笑也
李吉甫为相谓中书舍人裴垍曰吉甫流落江淮踰十
五年一旦蒙恩至此思所以报德惟在进贤而朝廷
后进罕所接识君有精鉴愿悉为我言之垍取笔疏
三十馀人数月之间选用略尽当时翕然称吉甫为
得人夫垍非铨衡之官评骘人才者乃一问之间即
疏得三十馀人又皆副用果何以能此哉固云精鉴
罪亦可笑也
李吉甫为相谓中书舍人裴垍曰吉甫流落江淮踰十
五年一旦蒙恩至此思所以报德惟在进贤而朝廷
后进罕所接识君有精鉴愿悉为我言之垍取笔疏
三十馀人数月之间选用略尽当时翕然称吉甫为
得人夫垍非铨衡之官评骘人才者乃一问之间即
疏得三十馀人又皆副用果何以能此哉固云精鉴
卷五 第 23a 页 WYG0849-0859c.png
亦素留意人才故也今虽铨衡之官日评骘人才乃
一问之间能疏得三十馀人否即疏之能皆可用否
官不久任必无善政然超迁之法不行小转之法不革
欲久任不可得也
守令亲民之官最为紧要使天下守令得人太平即此
而在国初犹重此官进士往往为丞簿正官之重可
知也乃今州县正官皆以初仕者为之彼其民事既
非素谙而守身之节爱民之仁处事之略漫无考證
一问之间能疏得三十馀人否即疏之能皆可用否
官不久任必无善政然超迁之法不行小转之法不革
欲久任不可得也
守令亲民之官最为紧要使天下守令得人太平即此
而在国初犹重此官进士往往为丞簿正官之重可
知也乃今州县正官皆以初仕者为之彼其民事既
非素谙而守身之节爱民之仁处事之略漫无考證
卷五 第 23b 页 WYG0849-0859d.png
乃即授以民社待其败事然后去之而民已受其毒
矣后之来者亦复如斯是不以官治民而以民试官
也是所谓美锦而使学者制之也且俗重甲科其非
出诸甲科者礼待既轻前路又狭既多隳沮而所谓
甲科者又多轻薄视民如草菅任情残虐其间有称
善宦者亦民事未谙不过饰虚文以媚上为急政以
徇名勉习时套以规进取而实政之及民鲜矣然又
有少不更事取败者及既知之则已为世所弃悔不
矣后之来者亦复如斯是不以官治民而以民试官
也是所谓美锦而使学者制之也且俗重甲科其非
出诸甲科者礼待既轻前路又狭既多隳沮而所谓
甲科者又多轻薄视民如草菅任情残虐其间有称
善宦者亦民事未谙不过饰虚文以媚上为急政以
徇名勉习时套以规进取而实政之及民鲜矣然又
有少不更事取败者及既知之则已为世所弃悔不
卷五 第 24a 页 WYG0849-0860a.png
可追矣此不止民不得被恺悌之泽而养之不俟其
成用之不尽其才卤莽而使之卤莽而去之人才亦
可惜也
成用之不尽其才卤莽而使之卤莽而去之人才亦
可惜也
卷五 第 24b 页 WYG0849-0860b.png
本语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