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30901b 页
卷八 第 1a 页 0426-086.png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八悲三
  宋饶阳居士李霖集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车惠弼曰行人虚怀内静不驰心于世俗
 末役思于攀缘以真炤伪事无不悉也
 陆佃曰夫万物皆备于我矣有天道焉有
 地道焉有人道焉反身求之而不诱于外
 则人之道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之道可以
 不窥牖而见
卷八 第 1b 页 0426-087.png
 天下虽大圣人知之以道天道虽远圣人
 见之以心心与道合以道观天下无远之
 不察故无待于出户以心见天道无高之
 不至故无待于窥牖杨子曰人心其神矣
 乎操则存舍则亡能常操而存者其唯圣
 人乎圣人存神索至和同天人之际使之
 无间者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蔡子晃曰明无道者不能察己知人驰心
 逐境虽复出户远游境界窥牖瞻望星辰
卷八 第 2a 页 0426-088.png
 其于知见甚为寡少以其舍己而求于外
 也
 吕吉甫曰今夫天下之大固无穷也必待
 出而后知之则足力之所及者寡矣所知
 者几何哉天道之远固不测也必待窥而
 后见之则目力之所及者寡矣所见者几
 何哉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王元泽曰无极之理尽于一尘纤虑不萌
 万缘已现学道之要岂不在兹而彼乃远
 出以求亦已昩矣弥远弥少不其然欤
卷八 第 2b 页 0426-089.png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御注以吾之智而知天下是谓不行而知
 以吾之心而以见天道是谓不见而名不
 行而知不见而名夫何为哉巍巍乎其有
 成功也是谓不为而成
 其知如神察于人伦尧舜知天下可知矣
 则天之大与天之合尧舜见天道可知矣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夫何为哉恭己正南
 面而已故曰不为而成此章主道而言也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天人虽异其道相通
卷八 第 3a 页 0426-090.png
 圣人以心合道天下虽大可不出户而知
 天道虽远可不窥牖而见不行而知不见
 而名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御注学以致其道始乎为士终乎为圣日
 加益而道积于厥躬孔子谓颜渊曰吾见
 其进也致道者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
 而万事销忘故曰损蘧伯玉所以行年六
 十而六十化
卷八 第 3b 页 0426-091.png
 修真之人始乎务学以为士终乎得道以
 为圣方务学以穷理物物而求通故曰益
 矣为道尽性而极乎至虚物物知非不期
 乎损而所有渐销矣先言为学者若不学
 则见善不明信道不笃无以致道既致道
 当绝学若不绝学则闻见之多则以博溺
 心不能体道故后言为道日损也故曰始
 乎务学以致道终乎得道以绝学乃为全
 真之士矣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卷八 第 4a 页 0426-092.png
 成玄英曰为学之人执于有欲为道之士
 又滞无为虽复浅深不同而二俱有患今
 欲祛此两执故有再损之文既而前损损
 有欲后损损无为学道二偏双遣非有非
 无一中斯契
 舒王曰穷理尽性必至于复命故损之又
 损以至于无为者复命也然命不亟复也
 必至于消之复之然后至于命故曰损之
 又损以至于无为
 吕吉甫曰损之者未免乎有为也并其损
卷八 第 4b 页 0426-093.png
 之者而损焉而后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罗什曰损之者无粗而不遣遣之至乎忘
 恶然后无细而不去去之至乎忘善恶者
 非也善者是也既损其非又损其是故曰
 损之又损是非俱忘情欲既断德与道合
 至于无为己虽无为任万物之自为故无
 不为也
 王弼曰有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
 为
卷八 第 5a 页 0426-094.png
 吕吉甫曰无者无有而已无不为者乃所
 以无无也此之谓绝学无忧
 为学者日益其所无为道者日损其所有
 损之者损其所有也尚有所损之心至于
 又损兼忘此心故无为也寂然不动无不
 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经曰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
 刘仲平曰孔子称尧曰荡荡乎民无能名
 焉称舜曰无为而治治至于此百姓皆谓
卷八 第 5b 页 0426-095.png
 我自然矣自非无事以取天下曾何足以
 及此
 无事者道之真圣人体道之真天下归怀
 此无事所以取天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御注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
 而不物故能物物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体道而
 以其真治身帝之所兴王之所起偶而应
卷八 第 6a 页 0426-096.png
 之天下将自宾太王亶父所以去邠而成
 国于岐山之下
 唐明皇曰有事则烦劳烦劳则凋弊故不
 足以取天下
 此章首言为学者将以致道也致道忘心
 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事无为者道
 之常无事者道之真此所以取天下也西
 升经云无为无事国实民富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卷八 第 6b 页 0426-097.png
 御注圣人之心万物之照也虚而能受静
 而能应如鉴对形以彼妍丑如谷应声以
 彼巨细何常之有疏观万物而知情因民
 而已此之谓百姓为心庄子曰卑而不可
 不因者民也
 刘进喜曰百姓者众人之总称也然圣人
 无心有感斯应应随物感故以百姓为心
 既无心应亦无不应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
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卷八 第 7a 页 0426-098.png
 御注善否相非诞信相讥世俗之情自为
 同异岂德也哉德善则见百行无非善者
 故不善者亦善之德信则见万情无非信
 者故不信者亦信之真伪两忘是非一致
 是谓全德之人
 王元泽曰善恶生乎妄见妄见生乎自私
 公于大道则虽目睹善恶而心无殊想矣
 故圣人因世之情强立毁誉而心知善恶
 本自非相故不善之善非怜而恕之乃不
 觉有异也忘善恶之实真善也故万法虽
卷八 第 7b 页 0426-099.png
 殊等为实相信与不信生乎自私知一切
 相无非妄者故能视不善犹善知一切相
 无非实者视不信犹信当妄知实当实知
 妄此圣智所以异于众人也
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
 御注方其在天下则吉凶与民同患虽无
 常心而不可以不戒也故所以为己则惵
 惵然不自暇逸所以为天下则齐善否同
 诞信两忘而闭其所誉浑然而已
 蔡子晃曰以无分别之教混有分别之心
卷八 第 8a 页 0426-100.png
 众生既有善不善有信不信有分别二见
 圣人皆善皆信究竟玄同故云浑
 王元泽曰惵惵者恐惧之意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王元泽曰仰而法之无知之民动皆非理
 圣人怜而诱之如父母于赤子恂恂然适
 其志气而无忿疾之心非夫体道忘物而
 仁侔天地者其孰能如此
 此章言圣人体道无心故忘善恶齐诞信
 及其在天下惵惵然不敢易也至于为天
卷八 第 8b 页 0426-101.png
 下则浑然而已百姓仰而法之唯圣人之
 视听圣人遇之以慈待之以厚虽不善信
 者亦善信之此孩之也非体道无心者其
 孰能如是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蔡子晃曰夫众生失无为之静本造有为
 之秽业出没隐显生死轮回所以从无适
 有名曰出生自有归无名为入死也
 吕吉甫曰生者死之徒死者生之始则生
卷八 第 9a 页 0426-102.png
 死相为出入而已
 陆佃曰性无生死出则为生入则为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韩非曰四支与九窍十有三动静属于生
 死焉夫善摄生者目不妄视于采色耳不
 妄听于淫声鼻不妄嗅于秽膻口不妄言
 于非道手不妄持于凶器足不妄履于邪
 径动静翛然诸恶莫犯此乃长生之徒也
 趣死者反于此动静没溺诸吉无有此乃
 近死之徒也夫生死之原皆系此十三事
卷八 第 9b 页 0426-103.png
 矣与河公说同
 唐明皇曰汎论众生当生安生得生理处
 死顺死得死理如此者大凡十中有三尔
 陆佃曰主出而阳者生之徒也主入而阴
 者死之徒也主出而至于求学出死以羡
 久生者出之甚也主入而求学入灭以乐
 久死者入之甚也此两者十之中有三焉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王元泽曰贪生失理故动皆伤性盖天下
 除无知常民之外或殉道而为道术或殉
卷八 第 10a 页 0426-104.png
 欲而为咎恶皆由有其生而自生故不免
 于死生也
 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众人是也矜生太厚
 以养伤生故动之死地如此之辈亦十中
 有三尔其能出是三者则不死不生也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御注生之徒悦生而累形死之徒趣寂而
 忘身动之死地桁杨者相接也刑狱者相
 望也是皆不知身之为大患生之为有涯
 而存生过厚尔古之得道者富贵不以养
卷八 第 10b 页 0426-105.png
 伤身贫贱不以利累形不乐寿不哀夭朝
 彻而见独故能无古今而入于不死不生
 温公曰言十人之中大约柔弱以保其生
 者三刚强以速其死者三虽志在爱生而
 不免于趋死者亦三其所以爱生而趋死
 者由其自奉养太厚故也
 经曰人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盖闻善摄生者
 河上公曰摄养也
卷八 第 11a 页 0426-106.png
 纂微曰老氏不自言摄生而曰盖闻者谦
 之辞摄卫也于卫生之中得其精微故曰
 善摄生者尔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河上公曰陆行不遇兕虎自然远避害不
 干也入军不被甲兵不奸战以杀人
 成玄英曰此明三毒不能伤害若摄生无
 生则害不能害既内无三毒则外三毒不
 伤是以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也
 何者夫虎主嗔兕主痴兵主贪
卷八 第 11b 页 0426-107.png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

 舒王曰惟善摄生者则能无我无我则不
 害于物而物亦不能害之矣
 庄子曰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王元泽曰无死地者由其无生彼无生者
 湛然常生而不自生故未尝死未尝生道
 至乎此则虽其形有禅而神未尝变安得
 死乎此中国之神圣而西方之佛也若然
卷八 第 12a 页 0426-108.png
 者变化无常水火不能焦濡斫䃮不能创
 病乘虚触实往无不通则物欲有之而不
 得况能伤之哉或曰然则何以谓之摄生
 曰降此一等便为死生所有摄生必至于
 此然后生常存也是比于含德之厚者又
 其至矣
 温公曰兕虎以喻强暴处强暴之间而不
 见害者以其柔弱不争故也
 罗什曰地犹生也以其摄生无生故三毒
 不能伤害
卷八 第 12b 页 0426-109.png
 此章言生死之道以十言之各具三焉惟
 善摄生之人道通于一出此三类虽虎兕
 刀兵亦不敢伤害故言以其无死地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御注形质既具体势斯成长短之相形高
 下之相倾其势然也
 吕吉甫曰万物之生常本于无名之物而
 其畜常在于一而未形物得以生之际无
 名者道也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者德也及
卷八 第 13a 页 0426-110.png
 其为物则特形而已非其所以生且畜也
 已有形矣则裸者不得不裸鳞介羽毛者
 不得不鳞介羽毛以至于幼壮老死不得
 不幼壮老死皆势之必然也故曰道生之
 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生神德布气流动而生物物生成理谓
 之形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吕吉甫曰势出于形形出于德德出于道
 道德本也形势末也本尊而末卑本贵而
卷八 第 13b 页 0426-111.png
 末贱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降纯精而生物之性
 德者物之所得也舍和气而养物之形道
 生物而为父则道尊而物卑尊故能胜物
 而小之庄子所谓真君是也德畜物而为
 母则德贵而物贱故物莫能贱之庄子所
 谓真宰是也尊者如君父贵者如金玉此
 尊贵之异也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唐明皇曰言道德之尊贵非假爵命但生
卷八 第 14a 页 0426-112.png
 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尊贵尔
 王元泽曰命于天则为天子命于天子则
 为诸侯有所受命则出命者能贱之唯道
 在万物之先而制其命孰能爵之故常自
 然也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御注别而言则有道德势物之异合而言
 则皆出乎道道者万物之奥也万物化作
 而道与之生万物敛藏而道与之成出乎
卷八 第 14b 页 0426-113.png
 震成乎艮养乎坤覆乎乾刚柔相磨八卦
 相荡若有机缄而不能自已道实冒之
 纂微曰上言道生之德畜之此不言德者
 以道之一气无不贯穿而略其德之文也
 夫受其精之谓生函其气之谓畜遂其形
 之谓长字其材之谓育辅其功之谓成终
 时之谓熟保其和之谓养护其伤之谓
 覆此八者大道之元功也肖翘蠕动之物
 得不尊之贵之乎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卷八 第 15a 页 0426-114.png
 御注生则兆于动出为则效于变化长则
 见于统一道之降而在德者尔然生而不
 有其功为而不恃其能长而不睹其刻制
 之巧非德妙而小者孰能与此故曰是谓
 玄德
 纂微曰此都结上生畜等八义也言道之
 生乎万物若显其有则收其仁矣养乎万
 物若恃其为则居其功矣长育群材成熟
 庶类载覆动植若矜其宰则处其长矣有
 是而退藏于密可谓阴德深矣远矣
卷八 第 15b 页 0426-115.png
 唐明皇曰具如载营魄章所释彼章言人
 修如道此章言道用同人
 此章言道德生畜万物万物尊贵道德道
 至尊德至贵孰能爵之常自然而已然散
 而言之则有道德之异合而言之皆出于
 道故以玄德终焉是以知道德混沌玄妙
 同也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吕吉甫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则经所
卷八 第 16a 页 0426-116.png
 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者是也无名天
 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常无名而为天
 下母何也盖有名徒为万物母而未足为
 天下母无名天地之始则自天而下皆生
 于无名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也
 始者道也道为天下万物母也始与母皆
 道也自其气之始则谓之始自其生生则
 谓之母有始则能生生矣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御注道能母万物而字之则物者其子也
卷八 第 16b 页 0426-117.png
 通于道者兼物物故得其母以知其子
 王元泽曰万物由道以出道为之母物谓
 之子得道则万物之理不待识而知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河上公曰既知天下万物之理当复守道
 反无为
没身不殆
 王元泽曰夫见理之后逐理不反则妄作为
 凶失道远矣故知子守母乃常不殆也
 既知其子复当守道弃智慧反无知以自
卷八 第 17a 页 0426-118.png
 保故终无危殆之患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河上公曰兑目也使目不妄视门口也使
 口不妄言
 吕吉甫曰此则守母之谓也心动于内而
 吾纵焉是之谓有兑有兑则心出而交物
 我则塞其兑而不通不通则心不出矣物
 引于外而吾纳焉是之谓有门有门则物
 入而扰心我则闭其门而不纳不纳则物
 不入矣内不出外不入虽万物之变芸芸
卷八 第 17b 页 0426-119.png
 于前各归其根而不知矣夫何勤之有哉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舒王曰没者存之对终者始之对以事对
 门者闭其门则事之不入可知矣济其事
 则门之不闭可知矣
 裴处恩曰开其五欲之门济其六尘之事
 心神内疲耳目外困终身劳倦也
见小曰明
 纂微曰此谓防于未萌治于未乱也若知
 塞兑闭门之术是见于微小也见微小则
卷八 第 18a 页 0426-120.png
 事不能昏可谓明矣
 夫惟守其母者每见其心于动之微小者
 道之微见道之微者自知而已故无不明
守柔曰强
 张君相曰顺道无违曰柔始终不损曰强
 吕吉甫曰守无形之至柔而物莫之胜也
用其光复归其明
 御注明者光之体光者明之用圣人之应
 世从体起用则辉散为光摄用归体则智
 彻为明显诸仁藏诸用如彼日月万物皆
卷八 第 18b 页 0426-121.png
 照而明未尝亏所以神明其德者是也
 河上公曰用其光于外复当反其光明于
 内无使精神泄也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御注物之化无常也惟复命者遗物离人
 复归于明而不与物俱化故体常而无患
 与形谍成光者异矣
 顾欢曰若开其兑济其事殃咎必至至非
 外祸是自与身殃
 回光反照内视存神不为漏失则终身不
卷八 第 19a 页 0426-122.png
 至于有殃咎是谓密合常久之道此章主
 守母之义也道者物之母而物者道之子
 塞兑闭门见小守柔以至应物用光复当
 反照皆守母之义也故其道常存永无殃
 咎是密用真常之道也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陆佃曰夫道以无欲守以无知行故曰使
 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盖有知
 者于内不能无所矜于外不能无所徇是
卷八 第 19b 页 0426-123.png
 以动而有所畏
 介者小而辨于物小有知于道而由大道
 以行者己惮于施设矣况有大知者乎何
 则至人之道不以末伤本也施为盛于外
 则根本虚于内矣故行于大道者纤虑不
 萌万缘俱息不容有介然之知矣齧缺问
 王倪所以四问而四不知
大道甚夷民甚好径
 陆佃曰不由道路取疾而行谓之径
 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迷民舍大道而
卷八 第 20a 页 0426-124.png
 弗由好邪径而求捷欲速以邀近功用知
 求道而去道也远又岂知大道以不知而
 知则夷之甚者也民乃欲以有知求之是
 好径而不知所内也澹台灭明者行不由
 径是行于大道也邪径之弊具如下文
朝甚除
 顾欢曰除修也奸径之人唯以修朝为善
 也
 纣惟宫室台榭楚之章华秦之阿房皆是
 也
卷八 第 20b 页 0426-125.png
田甚芜
 河上公曰高台榭宫室修农事废不耕治
 而失时也
 顾欢曰草长曰药药荒废也夫峻宇彫墙穷
 侈极丽则人力凋尽田芜荒废内明徇名
 好利弃少求多道业不修丹田药废也
 田莱多荒诗所以刺幽王也
仓甚虚
 舒王曰朝甚除治也其田反至于药其仓
 反至于虚仓本也今乃芜虚是由人弃大
卷八 第 21a 页 0426-126.png
 道而趋邪径也
 王元泽曰田事治仓积实国之本也今务
 除其朝廷以为一时之荣观而不恤根本
 之已竭岂持久之道乎明以末伤本者皆
 然也
服文彩
 河上公曰好饰伪贵外华
 青赤为文色丝为采
带利剑
 成玄英曰黼黻文绣以丽其身干将镆铘
卷八 第 21b 页 0426-127.png
 以卫其命
厌饮食财货有馀
 韩非曰夫入其国其政教可知也观朝阙
 甚修除墙宇甚雕峻则知国君好土木之
 功多游嬉之娱矣观田野甚荒芜农事失
 耕治则知国君好力役夺民时矣观仓廪
 甚空虚农夫多殍饿则知国君好末作废
 本业矣观衣服多文采质丧而贵华则知
 国君好淫巧蠹女工矣观佩带皆利剑刚
 强而竞斗则知国君好武勇生国患矣观
卷八 第 22a 页 0426-128.png
 饮食常厌饫烹肥而击鲜则知国君奸醉
 饱忘民事矣观财货常有馀务多藏珍异
 则知国君奸聚敛困民财矣仲尼曰百姓
 不足君孰与足此之谓也
 唐明皇曰烹肥击鲜重滋味厌饫足也聚
 敛积实饶珍异
 王元泽曰侈费于外以取一时之适而忘
 本业此明好施以伤本者一本作货财
 纣实鹿台之财盈钜桥之栗
是谓盗誇非盗也哉
卷八 第 22b 页 0426-129.png
 罗什曰取非其有曰盗贵己之能曰誇
 盗者阴取于人而畏人知如上七事皆徇
 末忘本取非其有仍不自隐密誇大于人
 是谓盗誇既矜岂能持久故曰非道此章
 言行于大道者不可介然有知若小有所
 知则施为盛于外根本虚于内是弃大道
 而趋邪径也大道者本也末盛则本衰下
 文皆以末伤本而施之过也


道德真经取善集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