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a 页 WYG0728-00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经略卷一上
            明 郑若曾 撰
  兵务举要
 兵务有纲有目有急有缓有轻有重宋仁山金氏作
 通鉴前编而先之以举要一卷挈其大纲揭其急务
 重务而剖明之俾人先醒诸心然后遍阅全帙釐然
 灿然至棼而不可乱至繁而不可遗至微而不可忽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b 页 WYG0728-0006b.png
 (若曾/)自知寡昧言无伦次谨仿其体裁作举要一册
 冠之简端非敢泰然杜撰也或曰书之大旨具见于
 凡例矣兹不亦赘乎曰凡例者作书之义例也所以
 叙吾一时纂辑之意见举要者莅兵之纲要也所以
 备夫千百年统驭安攘者采而择焉亦无恶其赘矣
  海防
苏松海洋乃岛寇内犯之上游也哨捕于海中而勿使
近岸是为上策拒守于海塘海港而勿容登泊是为中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a 页 WYG0728-0006c.png
策若纵之深入残害地方首当坐罪(此总兵与参将游/击把总之任也兵)
(备道督责之巡/抚军门主之)
  江防
江防以拱护留都为重长江下流乃留都之门户也遏
寇于江海之交勿容入江是为上策截杀于江中关隘
(营前沙狼山/靖江之类)使贼不得溯流而西是为中策若纵之过
金焦矾诸山震惊留都罪在不原(此参将游击把总之/任也兵备道督责之)
(操江巡江二院与江南北二按/院及江南北二巡抚军门主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b 页 WYG0728-0006d.png
  太湖之防
具区西近留都东南北跨苏湖常三郡寇易纵横须各
郡湖船会剿协逐勿容流注地方乃为上策(此各郡守/事也兵备)
(道总之巡抚/军门主之)
  四郡
苏松常镇四郡唇齿相维利害相共贼至境也则当禦
之贼过境也则当追之贼犯邻境也则当援之(此各郡/守事也)
(兵备道督责之巡抚军门/主之操江巡江二院同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a 页 WYG0728-0007a.png
  各州县
太仓长吴等一十八州县地虽各有统属贼至而捍禦
之贼过而尾击之贼攻邻邑而翼击之义与府同(此州/县牧)
(令事也郡守倡帅之兵备道督/责之巡抚军门激劝而责成之)
  各沙要害
沿海各沙要害所当责之沙耆民与沙船者也太仓州
崇明县太镇二卫各巡捕官帅之以哨捕兵备道授之
以命令齐之以赏罚有所废置申请抚按二院而行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b 页 WYG0728-0007b.png
  腹内地方要害
各州县腹内地方要害所当责之团长乡兵者也其间
有当用民壮弓兵者州县巡捕官与巡检司帅领之(此/州)
(县牧令事也申呈抚按二/院兵备道郡守而行之)
  御将
一今人但讲练兵不讲练将将者三军之司命也将不
 得人则不能料敌不能任人不能驭卒安望其能成
 大功也向来狃于沿习喜用现成将官故兵骄将戆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a 页 WYG0728-0007c.png
 难于节制为今之计练将第一练兵次之练者作兴
 而驾驭之激励而责成之非徒任使已也
一军旅之事固当责诸武弁尤宜拣取文职而甄陶之
 若成就得真才几人则拯溺亨屯他日有赖昔阳明
 先师克建武功大抵多文臣力也如擒逆濠一事伍
 松月首任其劳文武具备何代无之甄录而使之有
 成在乎上之所用也
一军门当崇将官之权队长乃一队之将百户乃百人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b 页 WYG0728-0007d.png
 之将千户乃千人之将其权皆宜重若有营私自利
 者宁可详询密察以正其罪不可轻准部士告讦恐
 堕其计乃激劝将官之一端也
  揽权
向来承平日久各处官军养成骄傲卒难约束愚请一
言以蔽之曰节制节字即竹节之节节节而制之可使
千万人为一人皆能致其死命得其死力如身使臂如
臂使指岂有尾大不掉之患乎明于节制之义可以御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a 页 WYG0728-0008a.png
众可以定乱
  选兵
凡选兵之法市井游猾之人不可用花鎗花刀之艺不
可用年踰四十者不可用偏见执拗者不可用好为高
论者不可用面白胆小者不可用衙门积年放刁玩法
之人不可用当取膂力强壮肉实筋粗目有精神貌类
朴实身体便捷手足舒长知畏官府稍有福气而年又
在三十上下者方可用也至于武艺则可学而成之临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b 页 WYG0728-0008b.png
选之时不可以此为主
  养兵
一养兵有三曰养之之地曰养之之法曰养之之数糊
 涂苟且而行不可也向来区画靡定民苦于烦琐寇
 至曾不得夫兵之捍庇何贵乎养兵耶今后必须分
 别黑白如何为一时之权宜如何为千百年之久计
 规模定而次第得然后为善
一兵以食为先必须粮饷储足斯平日捍禦之方临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a 页 WYG0728-0008c.png
 征调之策可以无往不利顾欲兵堪用尤须重练兵
 者之责而后可如止图一时权宜之术而调募素无
 训练之卒并派养兵之费于民间恐募兵加赋甚非
 圣世经久之计也
一欲为千百年久长之计须奏复祖宗之兵额欲复祖
 宗之兵额尤须奏复祖宗之粮额
何谓兵额每卫设千户所五每所设官军一千一百二
十名每县设巡司弓兵若干名又设民壮若干名是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b 页 WYG0728-0008d.png
今以苏州一郡言之苏州太仓镇海三卫该官军一万
六千八百名巡检司三十一共设弓兵一千一百八十
名八州县共设民壮一千九百三十名通计军兵民壮
共一万九千九百一十名内除弓兵之扣解操江衙门
者三十六名民壮之扣解操江衙门者一百二十三名
又除巡盐民壮一百七十四名俱当扣听外其馀一万
九千五百七十七名兵额不可谓不多矣向因承平日
久干戈不用借军以运粮逃亡役占缺伍又多今当有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a 页 WYG0728-0009a.png
事之秋可不亟行奏留与处补乎因弓兵民壮不堪上
阵将弓兵裁省一百五十四人差操民壮裁省七十二
人共扣充募兵银二千三百六两岂非亟当复旧者乎
夫以一万九千五百七十馀人分为水陆二枝每枝编
作二班或四班按季轮番至府城与水寨精练务期转
弱为强人人可以杀贼名名得其实用何患于防汎乏
人乎此之谓不必募兵而兵自足也
或问如何奏留曰沿江沿海卫所官军仍留以备倭寇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b 页 WYG0728-0009b.png
查无倭患去处之军另拨上运
或问如何处补曰兵备道督责该府州县正印官通行
查选汰其老弱不堪与市井棍徒补以精悍馀丁及贫
民之愿应例告充者
或问如何轮番赴练曰常以一半属之本处卫所州县
就便训练防守汛地一半属之巡捕官领赴该府团操
水兵则领赴沿海水寨团操更番代换巡抚军门坐委
知兵武弁一员假以把总名色为之统督郡守为之监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a 页 WYG0728-0009c.png
督公同训练兵备道以时阅视若人人皆善战在在皆
精兵各官乃为称职否则他事虽贤亦论怠旷一州七
县各可得兵一千馀人分守地方江边海边水陆兵又
可得一万馀人分守塘港小警则各自为战大警则互
相应援行之三四年兵日益精一可当十十可当百岛
寇安敢犯境乎
何谓粮额我国家祖宗之制每军岁给月粮临战又给
行粮向因缺伍户部以存粮作羡馀别用一旦有事督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b 页 WYG0728-0009d.png
抚军门又题请别项钱粮用之今欲奏复军额可不奏
复原粮以还诸军乎与其裁减弓兵民壮以充募兵之
用何如不减其额现成各有身银不必别养募兵之为
愈乎此之谓不必加赋而食自充也目今募兵费银无
算寇至之时既不得其实用寇退之时又反受其凭陵
而军丁之月粮弓兵民壮之身银未闻因其不堪上阵
而不之给也哀哉斯民受重赋之累困苦极矣何辜而
复出此养兵之费乎如能复祖宗朝之旧规干今日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a 页 WYG0728-0010a.png
实事只是费得朝廷一倍
  练兵
一兵士宜令屡经战阵屡立战功将官亲自选用就令
 训练督战则情义孚而恩威积临敌自可制胜若募
 兵者一人练兵者一人领战者又一人则选练必不
 用心而兵将亦不相识断断乎取败此向来之宿痼
 也非军门救正之不可
一练兵之法有五一曰练胆二曰练艺三曰练阵四曰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b 页 WYG0728-0010b.png
 练地五曰练时今惟日期赴演武场中操演非也
何谓练胆有所畏有所恃是也盖军士畏贼则不畏我
平日武场中操演信赏必罚常如在阵时使兵知我之
威必不可犯灰其退走之心遇敌而忘之是之谓有所
畏也联属队伍有法譬如敌击吾左恃右必救敌击吾
右恃左必救敌击前后首尾互救气势常壮敢于攻战
是之谓有所恃也
何谓练艺军中实技惟杨家长鎗李家短鎗与福建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a 页 WYG0728-0010c.png
藤牌镋钯处州之筅五兵相卫可以必胜鸟嘴铳乃
今日利器自非有众能短兵接战则亦有时而穷刀鎗
藤牌最利禦长副总兵等官宜督同教师勒兵分习务
期精熟有实用比试之日管操官分辨生熟开揭军门
阅比赏罚其习花鎗花刀无益实用者一槩勿取
何谓练阵今之兵知合而不知分不论众寡俱团作一
堆前者遇敌后不能应至为可恶兵法云阵欲疏战欲
密行阵间须纵横皆有逵巷可以驰马整齐行伍前视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b 页 WYG0728-0010d.png
心后视背左右视两肩如孙子教吴妇人秘法而又习
叠阵法番休迭上否则密阵而战反疏矣又今之兵知
进而不知退夫退非大班散回之谓乃遂队抽代之谓
也若收兵无法则为敌所乘我兵见敌追来纷乱而不
能整此二者历年之大敝也不可以不戒其他金鼓练
耳旌旗练目坐作击刺练手足之类乃常法也亦须惯
习则进退有度可杂而不可乱乃为尽善
何谓练地古之阵法有方有圆有锐有横有直皆因地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a 页 WYG0728-0011a.png
而异用也若但于武场中操演而已则遇敌交战之地
安得广平方正亦如演武场者乎善将兵者过山即习
登蹑之法过水即习涉行之法过街衢即习巷战之法
过林麓即习设伏搜伏之法过田塍即习分行合捕之
法地之近者令军士分投识认地之远者置向𨗳画图
哨探务使水陆险要人人不迷而后可
何谓练时时有寒暑昼夜雨𤾉风霾须令兵士平日习
惯任重远行之态常常各带雨伞一把青布伞袋一条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b 页 WYG0728-0011b.png
箸一双漆碗一只备渴盐梅茶或酒一小竹筒每队共
置铜锅或铁广锅一口不论操演调发行止宿食兵不
得离队队不得离哨哨不得离营每哨日设一兵巡风
百总轮督无容擅离队伍在外散行饮酒生事违者军
法重治则是无时而不练习习惯于平时则临阵饥寒
劳苦皆能耐之矣此法不但可以耐时亦定心志壮筋
骨长气力大有益于军士
一八阵图六花阵之类乃营法也分派队伍之死规模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2a 页 WYG0728-0011c.png
 也古人之糟粕也临敌致胜不在于此何也营自营
 阵自阵战自战营也者止之阵也阵也者行之营也
 临敌时须以营阵中人逐队调发交战运用变化全
 在此心若依古图不可行也今之将官非脱古阵法
 而自作聪明则泥古阵法而以之敌忾安在其能制
 胜也为将者宜知此义
一我兵向来取败端由不知地利与不习熟埋伏进攻
 之法今日练兵须重乎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2b 页 WYG0728-0011d.png
一岛寇不利水战其所利在于田塍窄狭之处乃其所
 素习耳古所谓一曰得地利是也我兵向来只在演
 武场中训练演武场中何曾有田塍乎今须于秋收
 之后及春耕未动之时引兵就田野中演习狭塍遇
 敌分䑸冲击之法如何下水如何赴淖泥中行如何
 约会如何合围纵横曲折无不便利斯可与敌相角
一将官平日训练军士号令营艺须照临阵一般其临
 阵也即以平日所习者用之则操演一日有一日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3a 页 WYG0728-0012a.png
 效习熟一件得一件之利若今演武场中所演者通
 是虚套而临阵之真法真令真营真艺无一相合则
 耳目生疏虽操演千百年何用哉
一凡至演武场阅兵数万不用按籍可以一览而知其
 数一卒不遗者有队法也队法即阵法韩信多多益
 善在此
  设险
一险要有二曰境外曰腹里在境外者须设兵为长久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3b 页 WYG0728-0012b.png
 之计在腹内者不必长设但当临时以素练之兵相
 机拨守盖设兵太滥则力不能及也
一腹内险要须以巡司为重增益其弓兵之额而精练
 之不但大寇窃发可调之以协剿而盐徒土盗彼亦
 能巡捕矣其次则须用本地大户免其差役责之以
 出壮丁团练守禦舍此之外更无良法
一险要中有原无地形险阻而实不可不设备者如太
 仓昆山之奣子昆山长洲之陆市是也地当交界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4a 页 WYG0728-0012c.png
 处皆当团兵协守然须分辨贼来处当迎而拒之贼
 去处当尾而追之不可但顾其界内无事而已握兵
 者宜申严此令
  分合
一春汛之期不过三月将终四月将半小阳汛之期不
 过九月将终十月将半过此则非风汛所利矣宜于
 每年三月九月初各官共分信地领船出海防禦春
 汛至五月终小阳汛至十月终撤归(此每年防汎/之分合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4b 页 WYG0728-0012d.png
一海滨地里广远欲一一屯兵分守虽竭苏松之力不
 能也惟择要害为寇所必登必经之处设备则可耳
 若军令素行凡贼寇登岸众军争相救援擒贼与逐
 贼亦何难哉江滨亦然(此海边派兵/之分合也)
一祖宗朝设卫所民壮弓兵四散分列有事则差都御
 史捧敕提督之正欲其联属调度互相维持而应援
 也往年倭寇攻郡城州县不救攻州县城郡不救攻
 卫所亦如之一处兵力几何而可以独禦哉必也处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5a 页 WYG0728-0013a.png
 处以一半兵守土一半兵听调或揆贼所必经之处
 而留其听调之兵俱作守土或揆贼所必不到之处
 而守土之兵俱调征伐则兵常不患其寡势常不患
 其孤而祖宗命官之初意得矣(此内地派兵/之分合也)
一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惟系于精练与节制分合何
 如且如领兵三千分为三支每支九百人张掎角之
 势常以一支当敌二支治力更番而进当敌者为正
 兵专司截杀治力者为奇兵专司接援另以三百人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5b 页 WYG0728-0013b.png
 仃哨设伏寇虽亿万吾以寡而击之有不胜哉纵遇
 强敌难胜吾亦岂至于败哉向来战将常有合而无
 分以至败衄不可以不戒(此临阵进兵/之分合也)
一古人收兵不苟其行阵中常有逵巷战酣欲罢则逐
 队相间而抽常存一半与贼对立一半逐渐缩退若
 干步而止俟对立者抽回乃又退缩若一齐回身转
 步背贼而走岂不招敌追袭乎(此在阵退兵/之分合也)
  赏罚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6a 页 WYG0728-0013c.png
一捧敕命旗牌大臣一入演武场便当以军法行事不
 可姑息务使威令得行于司府司府之令得行于副
 总副总之令得行于千总千总之令得行于百总百
 总之令得行于队长队长之令得行于兵乃是军法
 若太阿之柄不肯素持直至临阵方骤然行之岂能
 有济赏罚须不踰时使利害近在目前则人思奋而
 功易成今有经数年不与覈覆者虽终不免然岂足
 为劝惩乎愿深维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6b 页 WYG0728-0013d.png
一海中击来船比击去船难于十倍盖去船劫财已满
 贼气已惰击之甚易杀一贼止是一贼而已若杀来
 贼一人不知全却好人性命若干其功不可同日语
 也须分别明白轻重其赏则贼来人自争先奋击间
 有登岸者寡矣其说详见荆川续藁字字当玩味
荆川云再三沈思制贼小船冲突之说滩浅处多钉暗
桩薄皮船遇之必碎此一说也先发制人一著惟有望
斗上做工夫然必须以利使人惜不得银子每夜各水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7a 页 WYG0728-0014a.png
军编定福船十只每一只望斗人一夜给与银一两使
一夜常有人坐在斗上者看贼动静虽月黑之夜若抬
船撑船未必无一把两把火光我船便可做手脚不患
于大船赶贼不上也月明之夜则斗上纤悉必见正与
彼四层望楼是对手至如小船叭喇唬八桨船宜多置
铳手即不战亦宜量与给赏多布之八桨叭喇唬等船
中火器既多贼来便死打又有望斗内人先报动静不
患于小船制贼不下也一只船望斗人每夜与银一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7b 页 WYG0728-0014b.png
毫釐不可少就是一月浪费银三百两亦说不得支得
一月贼必擒矣恐惜费误了大事望斗人若报贼的当
水军因以成功则望斗人即当给与冲锋重赏若有误
事定以军法斩首盖赏重则罚亦重也每夜与银一两
分毫不可与头目侵尅必使望斗人一一得实惠
一胜败之迹有关于人事者有关于天意者关于人事
 者须表章之以为后人之法关于天意者特侥倖耳
 其所关系至大赏功者不可混施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8a 页 WYG0728-0014c.png
  兵戒
一贼计有五其初至也必据海滨地方以结巢其深入
 也必擒我民以为向𨗳其合战也必先设伏以诱我
 兵其野掠也必伪攻城以杜出援其战败也必撒金
 帛于道路遗货物于巢穴诱人争取而来袭而脱走
 或弃旗鎗我兵手执之自相疑惑向来贼之得利与
 我兵之致败首在于此兵法曰知彼知己须知而预
 备之勿蹈前辙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8b 页 WYG0728-0014d.png
一贼出洋而官兵斩获乃贼之诡计也其船皆空船故
 留遗物在内耳其人皆掳去良民贼䑸前去姑以此
 而饵我耳诸将欲报功不计其虚实也在上者不可
 不知
一向来兵家之败多由割取首级一人得功阵上数人
 夺之不暇再进又因争缚生擒及检取贼所遗财物
 妇女最为误事今后兵士有此须军门查究将官不
 能节制之罪斩将官之首以徇庶前弊可革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9a 页 WYG0728-0015a.png
一我兵向来与寇战多无老营取败常在于此营也者
 三军之家也安营有法则兵无众寡俱可藏纳食息
 备禦如处城堡与敌相持进退皆无患若不结营则
 收兵无归宿之地万一不利何所恃以退保乎此须
 军门著实计较将官而后可
一自古善阵之将未有不藉应援以成功者向来各官
 兵每秦越人相视孤军禦敌端由限时与限程之法
 不明故耳若画图填定某处为某将官信地其左为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9b 页 WYG0728-0015b.png
 某处某将官相去若干里限几时刻可到右前后亦
 如之处处皆以专驻之官为主四近为援贼至一处
 则四援不被贼者星火提兵从间道救之不救者以
 失机论仍严查兵至迟速若寇贼到久而援兵方至
 者亦以失机论如此则哨报者不敢慢躲闪者无所
 容而当敌者常有所恃而易于取胜矣
一军中弊最多惟重大捷论功而勿重零斩则弊自少
 矣何也今人不务合阵若论零斩则芟刈民头以饰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0a 页 WYG0728-0015c.png
 功次所杀非真贼也
一岛寇若登岸我兵船在海者不宜撤去宜留与贼掳
 为归计我岸上兵逐之下海然后尾而击之不然闭
 门逐犬兽穷反噬矣
  附录日本图纂内一款云倭舶之来每人带水三
  四百觔约七八百碗每日用水五六碗极其爱惜
  常防匮乏海水咸不可食食则令人泄故彼国开
  洋必于五岛取水将近中国过下八山陈钱山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0b 页 WYG0728-0015d.png
  类必停泊换水盖水不可以久留故也海洋浩渺
  风涛叵测程不可计遇山而汲亦其势耳其遇山
  而登非独汲水或觇登泊之远近或觇我兵之虚
  实然后下海或拿渔户或拿樵夫逼问消息使为
  向𨗳在船亦候潮大水满之时方敢深入而每月
  初一二三四五六十五六七八九二十等日以时
  定之又在子午此日此时皆潮汐长大之水也灌
  诸港浦无不深满涂礁无不平没水脉无不通流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1a 页 WYG0728-0016a.png
  凡水陆官兵当此时汲汲然堤备又于每日晨昏
  升旗放铳于海表之高山先声振夺望闻畏之使
  其知我有备不敢登泊也
  兵器
一今之器械多无益于实用其故起于侵渔也当未制
 器之前营求领造一费也委官常例二费也吏书库
 子侵尅三费也匠作冒破四费也以故造作不堪用
 深可痛恨至如鸟嘴铳不惟无用且误事匪轻今而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1b 页 WYG0728-0016b.png
 后制器须令知兵主将廉且明者自为料理无徒付
 之委官制完解送巡抚军门逐一亲验一件不良一
 兵性命所系其身且不能护又焉望其克敌乎故须
 军门件件经心件件过目必得实用方可若查验出
 仍前作弊重究赃罪责赔无贷
一造船必用使船之人则造必坚固使船就用造船之
 人则使必爱惜若委一班人造之又委一班人驾使
 之则侵尅暴殄不堪用不耐久推调影射难诘其罪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2a 页 WYG0728-0016c.png
 难责其偿或又云官造不如私募若移修造之费雇
 沙耆民大户自造新船就委之以出洋尤为易简而
 有实用是亦一见也
松江府海防同知郑元韶条议三法切中时弊并录于
后以备参考
一常年修船每为捕耆耽延虚冒或至临汛尚未告完
 万一不测误事匪细且凡兴工之时寒冱将临灰油
 易冻人力难施若非定以限程益滋怠缓须定派各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2b 页 WYG0728-0016d.png
 府应出工料银数即动支解给俱以该府解发到哨
 之日为始责限捕耆于十日内办完各料就将各船
 上坞兴工该港把总指挥等官随具兴工日期一呈
 院道一报海防官各知会仍限如福船拆造者六十
 日轮三年四年修者四十日一年二年修者三十日
 苍沙船拆造限五十日重修三十日轻修二十日小
 哨叭喇唬船拆造限二十五日重修十五日轻修十
 日各如式坚完捕盗水兵耆民舵工口粮限内准给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3a 页 WYG0728-0017a.png
 一半与兵食用一半抵助工料过限不完把总等官
 通行报将各捕兵口粮俱截日住支候工完另议施
 行若该管官曲为隐护开报不实从重参究庶工程
 易于就绪钱粮不至冒破矣
一舟师一览本为冒破而设每修议价似轻及亲自登
 舟验一板查一椇非艕发青苔即木遍白翳非棚多
 斧㾗即灰路多脱何者始修之官尅价专用旧木既
 修之后护守不思远图耳吴下木植本异闽中加以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3b 页 WYG0728-0017b.png
 燥湿不常略无蔽覆风棱损蠹恬不能防而舟中猾
 捕顽兵或乘酒醉而中艕小便者或煮饮食而乱泼
 咸水者或棚上而用斧砍柴者或掷柴而撞起灰路
 者外既失护内复多戕虽岁费万金秪日称朽敝耳
 窃见吴下人家每造一船必作一水房居之以故湿
 漏不侵船身经久闽中海盐二航无事时月眠桅阁
 橹覆以篷席故临用有赖今欲船作水房不能也而
 篷席一端似可仿用除今修造俱一一亲验尺寸旧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4a 页 WYG0728-0017c.png
 木不用外修造甫成则令捕盗水兵匀出篷席由两
 艕以及桅橹尽加遮盖汛月方行揭去至污溺泼水
 砍柴撞灰等事严行查禁海防官每月到船一验每
 失一篷席损伤一板捕盗罚银五两贮候修船之用
 水兵查实责革又照今岁议修之价已出格给发后
 恐奸顽哨捕援例陈乞不遂则称船尚不坚自此乞
 除冲锋破浪当令海防官验修外馀船悉依舟师一
 览年次给修无得增减分毫若称大坏而原给不及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4b 页 WYG0728-0017d.png
 即系捕盗水军护守不周之故责令赔补督修既严
 捕兵复知爱惜港无不固之船而汛无不禦之寇矣
一各港战船常年定估修造料价不为不厚但恐捕盗
 水兵复蹈旧辙希图侵尅或将旧料改新或仍钉稀
 板薄以致不堪驾用元韶日夜思维图革宿弊未得
 其方合无将粘连式样翻刻印刷即以海防官关防
 印盖其方每捕盗一名分给二纸令其备将用过物
 料细开某处用某尺寸径某木若干根某处以旧木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5a 页 WYG0728-0018a.png
 改用某处用钉若干灰油若干其各杠椇亦照此填
 注船工完日取将一纸呈送巡抚军门以一纸存留
 海防官处听军门或亲临或委官抽掣查验稽纸验
 料则有无冒破是否虚应一览之馀情伪毕见矣
  票式
某港哨官某人下
 某船捕盗某人船梁头阔若干今(或改或/仍旧)
 估给工料银若干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5b 页 WYG0728-0018b.png
  一底用   径若干木几根锯板若干厚
  搀用旧木若干馀若头尾水底艕牵河梁
  头桅夹桅座披柱上下金覆狮等项俱照此
  开载其用过人工灰麻钉油之类亦俱开数在票
  在船增置杠椇若篷桅柁索各件尽数开入以备查核
  重守令
一治道须有根柢择守令是已守令若贤则凡可以利
 民者无所不用其极民心爱戴虽从贼者皆归化而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6a 页 WYG0728-0018c.png
 捍贼否则寇未至而民先困寇将至而民益扰良民
 且怀叛乱之思矣兵食有无何足恃哉
一守令乃亲民之官苟不得人则上司虽有好官行好
 事不得实惠及民所以自古国家慎重此职欲重郡
 守之职须奏请于朝拣天下郡守治行高第者径擢
 为都御史则监司不敢窘辱之其职自重
一州县有滨于江海者有悬于江海之中者有居内地
 者悬于江海之中如崇明靖江是也四面受敌势甚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6b 页 WYG0728-0018d.png
 孤危若非爱民如子老成机警之人不足以任此此
 令之最难得者也须奏请其人久其任便宜其权不
 次其擢遇变则上官多方以协助之其才得以展布
 则可以遏寇于上游而江干海壖大得其外护之力
 矣其次为滨于江海如太仓嘉定常熟江阴之类必
 资内安外攘之才此亦令牧之难称者也不可与内
 地州县例视盖无事与有事不同无事之时凡负一
 长者不问其地皆可任使一有事焉则才钝者袖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7a 页 WYG0728-0019a.png
 而张皇矣古者论君道则曰择相臣论相道则曰择
 监司论监司则曰择守令今制天下之官皆选于吏
 部虽与古法一同然地方利害责在抚按岂可照常
 资格用人而不与朝廷请旨乎出格之言恐似近理
 望采而择之
  守城
一守城必宜行保甲之法而施固结人心之恩方是守
 之之本不然计虽详无益也试观昆山被围而搜获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7b 页 WYG0728-0019b.png
 奸细陆成阿荒在城内潜居者已三年可见矣故城
 池之保否惟存乎守令之贤否何如择守令者乃军
 政之第一义也
一城池有关于一方之利害者有关于数百里之利害
 者关于一方之利害者一守令慎之而足矣此守令
 之事也关于数百里之利害者岂可仅以一守令支
 之乎此须镇以重兵援以郡帅其城无恙则敌人不
 敢越此而他攻即有所攻亦无关系而非敌之所必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8a 页 WYG0728-0019c.png
 欲取以为巢穴者矣是所守虽一城而所庇吾不知
 其若干城也若不论城之轻重缓急而漫焉以居之
 其身之所居则力为之救而其所不居者虽有关系
 亦听寇贼攻取则所守皆为无用军门宜轸念之
一从来城守攻破者十之一袭破者十之九袭破之说
 有二一是伏奸细于城中放火守城者奔救则敌乘
 间而登约奸细上城照会疏虞用云梯登至垛口挥
 刀杀人守者惊散贼从此而上故守城之法须设兵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8b 页 WYG0728-0019d.png
 一枝专司救火先布号令不许守垛者下城凡贼登
 城多在下半夜乘人疲倦故也又多在黎明守者散
 班故也把守之严贼岂能袭我乎所苦者盘诘奸细
 甚难盖奸细乃本地之民贼拘其家属劫其内应乌
 从而觉之今之盘诘者多在城门内使贼假装吾民
 从此击杀门岂能遽阖乎又或闭城太早止通一二
 门出入愈众则盘诘愈难不若大开各门门外盘诘
 而兵卫设于门下方善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9a 页 WYG0728-0020a.png
  土寇
一凡海贼一起陆地之贼乘机窃发所谓土倭子是也
 民家不能抗禦惟行保甲之法可以除之
一海中沙民不三四年辄一啸聚致动官兵倭患宁息
 之时即当防范防范之法有四其一是齐民无故首
 乱必遏绝其萌不可用招安之策万一不得已而用
 焉必播告之曰除渠魁某人不赦外其同党有能自
 首及缚首来献者皆宥其罪仍加以赏其一是已招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29b 页 WYG0728-0020b.png
 者不可杀其一是再叛者不可招其一是新起者必
 扑灭于微然防微杜渐者守令烛其机而招抚歼魁
 者监司严其令岂可今日截杀明日招安反为敌所
 侮宜审之
 
 
 
 江南经略卷一上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0a 页 WYG0728-002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经略卷一下
            明 郑若曾 撰
  南畿总图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1a 页 WYG0728-0021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1b 页 WYG0728-0021b.png
  南畿总论
南畿胜势在长江留都守禦舟师为急徐颍跨中原瓜
连豫省淮安控徐扬鲁齐文武重臣开府作镇虽职漕
抚而联络两京庐州民多游手野有遗利凤阳地当冲
繁财力冗费丰沛之间浊河泛滥几沦鱼鳖转饷既艰
民亦凋瘵决啮之患濠泗尤棘扬有咸台富商走集民
颇丰洽俗亦浮靡濒湖农田涂垫为患安庆当长江委
流东约全楚为江表门户徽州山多田少民逐末利风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2a 页 WYG0728-0021c.png
俗用偷池在山麓江浒寇盗窜伏镇江凿山通漕江潮
下上榖土岁易利归豪右苏松常三郡市浮于农文胜
于质加之田赋不均税徭日困沿海兵戍本以备倭而
滨海滨江之民擅鱼盐之利间作弗靖出没江湖肆行
剽劫以故江防海备并为急务云
  备留都六议
长江天堑晋齐间事耳自乌珠巴延渡江江难恃矣南
震则楚粤闽浙俱不可固今户部食粮之军四万馀兵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2b 页 WYG0728-0021d.png
部所操之军二万馀布置江上惟三四千之浙兵护卫
府寺惟一千之标兵仓廪虽实计日可尽三部之库合
之不过百万守城之具百无一备夫池河一带为北来
关钥南唐之亡繇此失矣则添兵设将筑关置堡宜议
一也瓜仪为江北之门户而海门一带巨盗出入龙潭
一渡直接仪真宜各置台立军戍此宜议二也安庆太
平据留都上流宸濠攻安庆不下故不得直抵旧京太
平乃开天首郡城高不能胜中人之垣六合聚籴之地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3a 页 WYG0728-0022a.png
县尚无城能无增筑宜议三也东坝为古来通吴越之
路吴越盗发自当取道于此创堡设兵以防其决宜议
四也京城太广而定淮金川仪凤神策诸门寂如山林
故靖难之师从此而入不如自钟鼓楼一带至清凉山
后止横筑城一道势既直捷守力简省则宜议五也六
朝城不统一虽屡有城下之师尅一城而数城守在如
乌林新江台城清溪彼此相援今苟破一城便旷然百
里不如于下关上河等处多立城堡分处营军宜议六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3b 页 WYG0728-0022b.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4a 页 WYG0728-0022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5a 页 WYG0728-0023a.png
  苏松常镇四府总论
苏松常镇四郡幅𢄙千里乃朝廷命脉之地也有识者
须申画封守而慎固之何以故我国家财赋仰给于东
南东南财赋莫重于苏州(夏税秋粮共二百馀万石较/湖广全省一十五府十六州)
(一百七县之/赋加多焉)次松江(夏税秋粮共一百馀万石较福建/全省八府一州五十七县之赋加)
(多/焉)次嘉湖杭谚不云乎上说天堂下说苏杭是也迩年
倭犯中国首至苏松巢柘林横行列郡燔劫靡遗然后
略淮扬略温台略闽粤先后次第咸有成算四郡为奸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5b 页 WYG0728-0023b.png
雄之所垂涎可徵已况京口当江南运道咽喉凡中原
之人欲之吴越之闽粤必由此进万一天下有事人所
必争岂待智者而后喻哉此皆第二义也其第一义尤
在于留都四郡特其裀褥也今之论者孰不曰留都离
海也远寇不能犯以若曾观之海寇窥留都之门户有
四其从陆也必由苏州常州丹阳而进此之谓正道或
由宜兴溧水丹徒龙潭而进此之谓间道其从水也必
溯长江抵龙王关此之谓正道或溯吴淞江泛太湖入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6a 页 WYG0728-0023c.png
宜兴越新兴坝而进此之谓间道向来正道设备已密
势难猝犯惟间道未之有讲也当事者愿究心焉或问
留都守禦与四郡自相维护之法可得闻与曰留都守
禦我太祖原设四十八卫分其半于江北屯卫京师屹
如磐石万一可虞愚于海防江防及镇江诸论中备言
之矣四郡自相维护亦见于苏州等论有经略之志者
宜合而观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7a 页 WYG0728-0024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8a 页 WYG0728-0024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39a 页 WYG0728-0025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0a 页 WYG0728-0025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1a 页 WYG0728-0026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2a 页 WYG0728-0026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3a 页 WYG0728-0027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4a 页 WYG0728-0027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4b 页 WYG0728-0027d.png
沿海营堡考
 苏州府
  营寨八
    福山营  九折村营 双浜村营
    七鸦港营 白茆港寨 竹箔沙营
    刘家港寨 南沙营
  堡二
    福山堡  刘家河堡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5a 页 WYG0728-0028a.png
 松江府
  营五
    独树营  金山营  江门营
    小盘营  大盘营
  堡六
    柘林堡  川沙堡  胡家港堡
    蔡庙港堡 南汇堡  青村堡
     馀详见二府兵防考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5b 页 WYG0728-0028b.png
  海防论一
海防之策有二曰禦海洋曰固海岸何谓禦海洋会哨
陈钱分哨马迹大衢羊山遏贼要冲是也何谓固海岸
修复祖宗朝备倭旧制循塘拒守不容登泊是也之二
者或谓禦海洋为上策若将官不肯会哨会剿而以风
潮不便为辞纵贼登岸不得已而陆战则在我为舍易
图难在贼为护短用长兵家之忌我自犯之矣或谓四
山离内地太远粮饷易匮声援难及且风潮叵测将官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6a 页 WYG0728-0028c.png
藉以规避何从而稽之万一失备致寇直捣反误事矣
不如陆战严其节制将士岂能作弊也愚尝持是二者
质于梅林胡公虚江俞公皆云前说为优复质于二华
谭公允斋严公皆云后说为善今而后始悟诸公之论
但可通之于福浙而苏松海防断断乎以禦寇羊山为
上策也何也苏松事体与福浙不侔若曾尝乘海舠凌
惊涛览形胜及讯熟行海岛之人而知之夫倭舶之来
必由下八山分䑸若东南风猛则向马迹西南行过非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6b 页 WYG0728-0028d.png
山以犯闽粤若正东风猛则向大衢西行过乌沙门以
犯浙江若东北风猛则向殿前羊山过淡水门以犯苏
松羊山在金山之东大七小七两山之外吴淞江顺帆
不过一潮而已其为贼之要冲虽与马迹大衢相若而
淡水门捕黄鱼一节乃天设此以为苏松屏捍岂可谓
远洋备禦之难而以羊山与马迹大衢例论哉盖淡水
门者产黄鱼之渊薮每岁孟夏潮大势急则推鱼至涂
渔船于此时出洋宁台温大小船以万计苏州沙船以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7a 页 WYG0728-0029a.png
数百计小满前后凡三度浃旬之间获利不知几万金
也海中常防劫夺每渔船必自募惯出海之人格斗则
勇敢也器械则锋利也风涛则便习也其时则适当春
汛之时其处则倭犯苏松必经之处贼至羊山见遍海
皆船而其来舟乃星散而行以渐而至势孤气夺远而
他之矣敢复近岸乎自倭变以来当道虑倭奸狡伪充
渔人掳舟混入禁行采捕不知放船之利有三不募兵
而兵强不费粮而粮足不俟查督而自无躲闪之弊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7b 页 WYG0728-0029b.png
在巡抚军门与兵备道严其约束焉耳此在他处皆无
而惟苏松海洋有之岂非天生自然之利也哉嘉靖戊
午荆川唐公捧檄至吴与督府梅林胡公兵宪镜湖熊
公毅然弛禁沿海数百里穷民踊跃出海自是厥后海
烽久熄未必非由此以致之禦海洋之说有明徵矣或
问约束之法奈何曰迩来渔船出洋辅以兵船相须而
行协力而战取甘结给旗票谨盘诘验出入船回之日
当道委官抽税以助军饷此法美矣而未善也何也渔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8a 页 WYG0728-0029c.png
船专欲觅利兵船专司击贼其志不侔其力不协况所
税能几何而欲分其所有也哉如愚见莫若兵船专于
把港勿用出洋但令愿捕鱼者籍名于官立首领编旗
甲保以耆民大户示以盟约如杀贼而有功也照例升
赏永许采捕若纵贼近岸则一体坐罪永不许其出洋
凡渔利与所获贼赀悉以畀之如此则渔人皆以禦寇
为巳责感恩畏罪舍死直前岂不愈于督之以兵船耶
噫必如此而后为经久之计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8b 页 WYG0728-0029d.png
  海防论二
苏州海防与松江不同松江有海塘而无海港其设备
也以陆兵为主苏州有海港而无海塘其设备也以水
兵为主何谓有海塘而无海港盖松江之海起于独山
而迄于小汤洼迢迢二百四十八里皆有护塘为之限
隔高厚如城别无港汊可以通海护塘之内外相夹皆
水也在内者谓之运盐河又谓之横港在外者谓之堑
濠又谓之护塘沟昔人所以筑此塘者本为捍盐潮恐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9a 页 WYG0728-0030a.png
其害苗也国初用为金汤以备倭患设卫所墩堡于堑
濠之外寇至则捍禦于海岸滩涂不容登泊万一不支
则踰堑而守寇进不得攻退无所掠护塘之功用岂小
小哉迩年堑濠多湮护塘海岸合为一片寇至即聚于
护塘而运盐河之内水田狭塍难于屯禦大可慨已为
今之计必须浚治堑塘丕复卫所墩堡之法选集陆兵
委知兵参将精练于平时遇汛则分布信地协守互援
无容一贼登岸则松江海防庶几其无误乎何谓有海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49b 页 WYG0728-0030b.png
港而无海塘盖苏州之海起于嘉定之宝山洋而迄于
常熟之白茆港其间水口之大者曰吴淞江曰刘家河
曰七鸦浦曰白茆港其次则䌽淘黄洼新塘茜泾之类
皆潮汐之所往来沙船之所出入原未尝筑塘以限隔
之也故倭舶乘风乘潮可以冲突而我兵船亦可驾风
扬帆以哨以禦向来吴淞江口副总兵亲提重兵结水
寨以控扼之而刘河七鸦白茆亦各有把总兵船分守
具备不可谓不密矣但各兵船畏惧飓风常潜泊于港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0a 页 WYG0728-0030c.png
内贼至或不知或知而禦之不及又各枝自分彼巳不
肯协力应援俟贼入港然后官兵击之吁不亦晚乎为
今之计必须巡抚军门立为限时限程之法信赏必罚
(详见上卷举/要兵戒条下)如有偾事罪坐水兵官问以故纵之律则
苏州海防庶几其无误乎或者曰松江无海港固不重
乎水兵矣海岸之外可不设舟以巡哨乎苏州无海塘
固不重乎陆兵矣海岸随处可登可不设兵以防守乎
曰是不然松江海滩皆淖泥也潮至时舟虽可以逼岸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0b 页 WYG0728-0030d.png
而易于阁浅潮退时舟不能近岸须涉淖泥中行二三
里或七八里哨舟何处可泊乎向来原设游兵船巡视
于洋中墩堡军瞭望于岸上所患者上之人不肯严夫
失报之诛则人莫肯尽其心耳苏州海滨处处皆有墩
堡若勤于瞭哨则各港水兵响应而逐之各巡司弓兵
与地方团营兵并力以禦之贼岂能遽犯哉所患者上
之人不肯严夫坐视之罪则人莫肯尽其力耳
  海防论三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1a 页 WYG0728-0031a.png
海防之策禦寇于海洋海岸既已详言之矣若论今时
至计则为今日之大忧者似不在于海而尤在于留都
留都海防相为表里何也我祖宗根本之地乃边方所
觇以为向背者也故兵法曰居中以制外向来留都所
设四十八卫养骄气傲跋扈难制其祸至于杀户侍而
姑息抚安譬之痈肿已成难救药矣庙堂远览取总兵
之有重望者坐府弹压此见虽善尚觉不能无遗虑也
盖总兵之所以负重望者由其统大兵于海上得展方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1b 页 WYG0728-0031b.png
略焉耳非谓孑身兀坐即能慑服乎奸宄之徒也若但
以其官高望重而使之带千数之苗兵无所作为无所
诛赏而空临于京师数万卒之上吾不知此总兵者平
时虽号勇敢其谋猷学识果太公望诸葛孔明之俦而
一言一动尽可以默褫夫桀黠之胆乎设使举动之间
少有轻率启衅则素望将损而前车再覆今日驾驭之
微机或为自伐之拙谋矣不类于樗蒲之孤注耶如愚
见须以功能素著总兵一人如俞大猷戚继光者置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2a 页 WYG0728-0031c.png
于吴淞江口而带衔于留都列诸五军都督其所辖陆
兵参将则专驻金山精练马步兵数千以固守乎松江
之海塘水兵参将则分驻竹箔营前二沙精练舟师万
馀哨守乎苏州之海港春汛将近则总兵亲驻吴淞江
以为参游之领袖小阳汛亦如之防汛毕日则总兵归
坐五军都督府而调水兵一半至龙江关与南京水军
夹操陆兵一半至大教场与南京陆军夹操更番去来
踪迹无定严明赏罚权柄不移而海滨水陆所存之兵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2b 页 WYG0728-0031d.png
则委之参将督练防守如是则隐然示在外之兵至强
至众足以防护皇都而若无藉于四十八卫在外之将
愈出愈奇足以定祸变而不专倚乎五府兵部所以阴
折夫群邪眇视之心而贻留都之安者何如也留都安
则海滨盐盗之徒不敢啸聚而海防之政益易于修举
矣京师海防一举兼得未知庙堂以吾言为然乎否耶
  海防论四
善论海防者不狃一时之见而为经久之图要在通变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3a 页 WYG0728-0032a.png
得宜而已盖法有宜于昔而不宜于今者有宜于暂而
不宜于久者有宜于久而不可易者何谓宜于昔而不
宜于今夫沿海备倭官军逃亡原籍清勾旧制也今则
随勾随逃无补实用此清勾之不必泥也沿海堡寨兵
数不足他卫拨军贴守旧制也今所在多事自救不遑
此贴守之法不必泥也片板不许下海旧制也今之沙
民采捕为生禁之太甚别生他虑此下海之禁不必泥
也何谓宜于暂而不宜于久夫调募客兵水陆分布今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3b 页 WYG0728-0032b.png
日应变之计也然客兵不可久留钱粮所当节省此调
募之不可久也海防告乏加赋带徵今日权宜之术也
加之不已民力何堪此加赋之不可久也何谓宜于久
而不可易夫停止清勾矣则召募土兵养以军饷伍岂
常虚乎免行贴守矣则团练乡兵充实堡寨奚必军卫
乎调募不可久矣则训练土兵以渐裁遣何患乎无兵
乎带徵不可久矣则多置屯田开垦荒芜何患乎无食
乎因祖宗之旧制而润泽之寇至则有备无患寇去则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4a 页 WYG0728-0032c.png
不废恒业虽行之万世无弊也必欲一岁支却一岁一
番杀却一番则竭天下之兵食犹虑弗继岂苏松二郡
之所能支耶
  海防论五
浙西海防苏松嘉杭四郡虽有浙直之分利害安危实
同一体何也壤地相联唇齿相依故也昔我太祖画壤
之法犬牙相制义正在此愚尝循海壖而观之苏州有
海港而无海塘宜以水兵为主而岸上哨守之陆兵佐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4b 页 WYG0728-0032d.png
之松嘉二郡至海宁之澉浦皆有海塘而无海港宜以
陆兵为主而海外巡哨之水兵船佐之向来倭寇内侵
必由老鹳嘴以南抵于澉浦一带海岸登泊而把守之
官纵而不究良由浙直互相推诿各分彼己总督衙门
不行连坐之法故也若一处警报左右互相夹逐贼岂
能登犯哉昔者朝廷建设总督弊犹若此今革总督而
浙直督抚衙门位平势埒岂能赏罚会同而不悖哉所
宜建言于朝哨守海岸之官比照海中会哨兵船事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5a 页 WYG0728-0033a.png
立为稽查策应之法一有登犯兵备衙门查究信地及
左右相近哨守姓名参提同罪则浙江海防严禁有裨
于直隶直隶海防严禁有裨于浙江辅车之势成而浙
直地方皆可以无虞矣虽然其要尤在浙直督抚衙门
各令贤能属官造图贴说地形险要如何哨守如何应
援水陆兵士如何操练如何分合二省军门准照会议
同心协力而行无有乖异夫然后为可久可大之业也
  兵船会哨论附录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5b 页 WYG0728-0033b.png
筹海图编内会哨论云浙东地形与福建连壤浙西地
形与苏松连壤利害安危各有辅车相依之势故上命
浙江巡抚总督浙直福军务分哨各官互为声援而不
许自分彼己画地有限责任相联此庙谟之所以为善
而防禦之所以为固也愚考海中山沙南起舟山北至
崇明或断或续暗沙连伏易于阁浅贼舟大者不能东
西乱渡如遇东北风也必由下入陈钱马迹等山以犯
浙江而流突乎苏松如遇正东风也必由茶山西行以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6a 页 WYG0728-0033c.png
犯淮扬而流突乎常镇如遇正北风也必由琉球以犯
福建而流突乎温台三途窎远瞭望难及须总兵官拨
游兵把总领哨千百户等船往来会哨(以交信/票为验)其在浙
江也南则沈家门兵船哨至福建之烽火门而与小埕
兵船相会北则马墓港兵船哨至苏州洋之羊山而与
竹箔沙兵船相会其在苏松也南则竹箔沙兵船哨至
羊山而与浙江之马墓港兵船相会北则营前沙兵船
哨至茶山而与江北之兵船相会诸哨络绎连如长蛇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6b 页 WYG0728-0033d.png
群力合并齐如扛鼎南北夹击彼此不容岂惟逐寇舶
于一时殆将靖寇患于无穷矣
 联属诸哨责在巡抚须遵初制重其事权仍加以总
 督之任浙直始尽归统属不然东西互为参差南北
 两相牵制会哨之说袛应故事耳缓急奚赖哉(若曾/再识)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7a 页 WYG0728-0034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8a 页 WYG0728-0034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59a 页 WYG0728-0035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0a 页 WYG0728-0035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1a 页 WYG0728-0036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2a 页 WYG0728-0036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3a 页 WYG0728-0037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4a 页 WYG0728-0037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5a 页 WYG0728-0038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6a 页 WYG0728-0038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7a 页 WYG0728-0039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8a 页 WYG0728-0039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9a 页 WYG0728-0040a.png
  江防论一
谨按长江下流乃海舶入寇之门户也溯江深入则留
都为之震动所系岂小小哉故备禦江之下流乃所以
保护留都至要至切之务也向来夹江南北分兵戍守
游兵船往来巡哨于其间江防不可谓不密矣然而寇
不闻息者岂无说哉良由抚操巡江官联之义不明故
耳何也我朝大江南北各设巡抚留都专设操江巡江
所敕信地虽殊而四院事体则相关而不可分也今操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69b 页 WYG0728-0040b.png
巡专管江中之寇寇若登陆则让曰此巡抚之事也巡
抚专管岸上之寇寇若入江则让曰此操巡之事也一
江南北吴越顿分同握兵符尔我相逊何惑乎江寇之
弗除也哉如愚见莫若先正官联官联者联属四人为
一利害休戚异形而同心战守赏罚会谋而齐举如江
寇而登陆也操巡督发江船进内港以协捕之陆寇而
入江也巡抚督发哨船出外江以策应之庶乎寇计穷
而无所容江中其永清矣江患息则留都万亿年巩固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0a 页 WYG0728-0040c.png
而不摇江防之策孰先于此
  江防论二
海船入江必由崇明南北二路县后匾担二沙在县之
北易于胶浅凡舟之轻小者由此而行竹箔宋信嘴在
县之南其水深洼凡舟之重大者由此而行二路堵截
更无入江之路矣崇明者天生北沙以锁江之水口江
防第一关键实在是也过此以西方论营前靖江金焦
此设险之大旨也向之建议者设将官结水寨分守乎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0b 页 WYG0728-0040d.png
江之两岸而海口入江之处止以崇明官兵禦之游兵
都司应援之愚以为非计也海口兵力孰与江中诸寨
之多分战江中孰与并力禦外之易似宜立为规制贼
尚在海之时江南江北兵船分番互出常以一半至海
口协守崇明南北二路舟众力齐则贼必不能入江矣
此守江之上也舍此不务容贼入江江中之师䑸散力
分欲望其能胜敌得乎虽然擒江贼亦无难所患者我
兵自分彼己不若敌胆之合一耳若贼过营前沙而营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1a 页 WYG0728-0041a.png
前之江南江北火速出援左右翼击不坐视乎营前
之兵之受敌也过靖江亦如之过金焦亦如之贼进不
得前退无所遁我兵有增而无限贼舟有限而无增胜
负不亦较然矣乎愚故曰江南北二巡抚与操巡必四
人同心而后可济也
  江防论三
今之论江防者孰不曰营前沙者大江之第一关键也
靖江江阴其第二也瓜仪京口其第三也守此三者则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1b 页 WYG0728-0041b.png
海寇不能飞越而窥留都以愚观之殆不然何也京口
虽系江南诸郡咽喉然从古寇犯金陵未有由此而进
者以沿江南岸叠嶂如屏而润州秣陵之间夹冈险陂
无港可达故也若从通泰二州登陆循江北内地而行
屯兵六合分师渡芜湖采石走太平而北岂非地势之
至要至要者欤故保留都须严江防严江防须重江北贼
计狡猾常避实而击虚不可但以江中之关键为恃而
为贼所绐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2a 页 WYG0728-0041c.png
  江淮要害论附录
万里海防内论江淮要害云天下之水在北莫大于河
在南莫大于江常镇淮扬当江河入海之际虽极大艟
舰皆可乘潮而入近岁倭寇徉言分劫其心之狡实欲
自长江趋留都自淮河以窥中原而终不敢深入者由
四府之防禦坚也必水陆常会哨互援苍福诸船顺流
以遏贼锋或出贼后贼若登岸则以团练之兵禦之此
常胜之形也四郡无患则中原留都可以高枕而卧矣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2b 页 WYG0728-0041d.png
  江防议附录
唐荆川云海贼入江由江两岸登陆之路瞭角嘴营前
沙南北相对海面约阔一百四五十里为第一重门户
狼山福山相对江面阔一百二十里为第二重门户周
家桥与圌山相对周家桥北岸至顺江洲与江南分界
江面约阔六七里顺江洲至新洲夹江面约阔七八里
新洲夹至圌山南岸江面约阔十四五里为第三重门
户三处领水兵官须整备船舰昼夜𦂳守三重门户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3a 页 WYG0728-0042a.png
勤会哨以防春汛门户既固堂奥自安若三门稍有疏
虞至不得已而守金焦两岸斯为下策与无策矣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4a 页 WYG0728-0042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4b 页 WYG0728-0042d.png
  太湖考
太湖在苏州府城西南三十馀里东西二百馀里南北
一百二十里周五百馀里占苏常湖三府引西来发源
诸水从长桥水口流入吴淞江又东流二百六十里入

王司业同祖考略云太湖在苏州西南境禹贡谓之震
泽周官尔雅谓之具区国语史记谓之五湖左传谓之
笠泽扬州记曰太湖一名震泽一名笠泽一名洞庭山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5a 页 WYG0728-0043a.png
海经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是也周官既云其泽薮曰
具区又云其浸五湖似五湖别有所在然范蠡乘舟入
五湖司马迁登姑苏望五湖实又指此且扬州之境水
大者无过于太湖其为具区甚明而历考传记所载五
湖即是太湖非别有五湖也张勃吴录曰五湖者太湖
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馀里故以五湖为名虞翻曰太
湖东通长洲松江南通乌程霅溪西通义兴荆溪北通
晋陵滆湖东连嘉兴菲溪水通五道谓之五湖陆鲁望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5b 页 WYG0728-0043b.png
曰太湖上禀咸池五车之气故一水五名图经以贡湖
游湖胥湖梅梁湖金鼎湖为五韦昭以胥湖蠡湖洮湖
滆湖并太湖为五郭璞江赋以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
庭为五初学记云或说以射湖贡湖上湖长塘湖滆湖
为五按左传越伐吴吴子禦之笠泽国语吴越战于五
湖可见五湖之为一湖甚明也然今湖中亦自有五名
曰菱湖在莫釐之东周三十馀里曰莫湖在莫釐之西
北周五十馀里曰游湖在长山之东周五十馀里曰贡湖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6a 页 WYG0728-0043c.png
沿无锡老岸周一百九十里曰胥湖在西山之西南周
六十里五湖之外又有三小湖夫椒山东曰梅梁湖杜
圻之西鱼查之东曰金鼎湖林屋之东曰东皋里湖而
吴人称谓则总曰太湖越绝书称其大周三万六千顷
连苏常湖三州之地湖中有七十二山其大者曰东西
二洞庭马迹次之山居人甚多闾巷井舍鳞次蚁聚无
虑数千家茂林平野弥望百里可谓大矣然考之太湖
上流其西北自建康等处入溧阳逦迤至长塘湖并润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6b 页 WYG0728-0043d.png
州金坛延陵丹阳诸水会于宜兴荆溪以入其西南自
宣歙池州武陵天目富阳下湖之安吉武康乌程长兴
合苕霅山溪诸水以入数郡之水潴汇于湖汪洋浩瀚
不可涯涘而东达于三江以入海其底定也则灌溉民
田为三吴美利汛滥也则浸淫数郡而民被其大害是
以古人之治之也疏其源使水有所入𨗳其流使水有
所归皆为民兴利除害而已观其置五堰于溧阳以节
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使入于芜湖以北入于大江开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7a 页 WYG0728-0044a.png
夹苧干于宜兴武进之境东抵滆湖北接长塘湖西连
五堰所以泄长塘湖之水以入滆湖泄滆湖之水以入
大吴渎塘口渎白鱼湾高梅渎白鹤溪而入常州运河
之北偏十四斗门北下江阴之大江所以杀西来之水
使不入于太湖而皆归于江也又以荆溪不能当西来
众流奔注之势遂于震泽之口疏为百派谓之百渎而
又开横塘以贯之约四十馀里百渎在宜兴者七十有
四在武进者二十有六皆西接荆溪而东通震泽者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7b 页 WYG0728-0044b.png
又于乌程长兴之间开七十二溇在乌程者三十有八
在长兴者三十有四皆自七十二溇通经递以杀其奔
冲之势而归于太湖也太湖上流诸道水之来源若此
而所以泄之者则惟于三江是赖焉太湖东出吴江县
之长桥为吴淞江繇吴淞江东流以入大海此震泽泄
水之大道也然泄水之处各有区域盖不止于吴淞江
而已曰鲇鱼口曰胥口曰白洋湾曰管渎曰小溪港曰
瓜泾曰夹浦曰张家河曰北车桥曰样湖溪曰上渎港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8a 页 WYG0728-0044c.png
曰陆家港曰虎山桥曰石家浜曰南宫曰蒯家泾曰九
曲江曰后塘桥曰梅梁溪曰龙塘河曰迎城山曰菱湖
港曰太平桥曰泽塘浜曰灌渎浜曰和尚浜曰长洛浜
曰王家漾曰山径港曰渡水港曰黄渎港曰后保河其
他支流不可殚记皆所以泄太湖之水以东入于三江
诸浦而归大海者然以江湖形势观之大要宣溧以上
西北之水可使入于芜湖以归大江而不可使注于荆
溪苏常以下东南之水可使趋于吴淞江归大海而不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8b 页 WYG0728-0044d.png
可使积于震泽此治水东南之大者也然形地有高下
时势有古今水道有通塞治之之法又未可泥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79a 页 WYG0728-0045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0a 页 WYG0728-0045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1a 页 WYG0728-0046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2a 页 WYG0728-0046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3a 页 WYG0728-0047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4a 页 WYG0728-0047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5a 页 WYG0728-0048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6a 页 WYG0728-0048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7a 页 WYG0728-0049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8a 页 WYG0728-0049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89a 页 WYG0728-0050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0a 页 WYG0728-0050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1a 页 WYG0728-0051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2a 页 WYG0728-0051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3a 页 WYG0728-0052a.png
  太湖兵防考
太湖向无官兵防守嘉靖三十四年巡抚都御史曹公
邦辅因海壖告警于东洞庭山置司马寨梁山哨渡船
营北湖口营长圻寨烽圻寨毛园哨嘶马哨西洞庭山
置鼋山寨冉头寨石公寨圻村寨以耆民为团长选练
乡兵守禦
  湖防论
太湖古震泽也一名具区又谓之笠泽延袤五百馀里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3b 页 WYG0728-0052b.png
雄跨苏常湖三境自宣歙以东富阳以北诸溪山之水
咸吐纳焉全吴巨浸无大于此论水利则三郡田赋丰
歉系焉论兵防则三郡封疆安危系焉全吴利害亦无
大于此向来论经略者多未之及此无他图志弗详阨
塞无考故也若曾遍阅史志及访耆艾太湖图古所未
有王文恪公鏊始作之尝觅而观之仅可以供赏鉴考
胜槩而已而险要防守皆弗之载岂非古今一大旷典
耶乃操小艇历五湖越半载始有所得凡港渎通塞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4a 页 WYG0728-0052c.png
迹古今同异之名何者为水利之所关何者为兵防之
所要悉详识之而绘为二图绘全湖之图者昭形胜也
绘沿湖之图者详区画也庶司兵者得有所据以便规
画矣或曰东西洞庭及滨湖诸山古来兵燹莫及奚必
议守禦而图之曰自古大兵之下江南也或从京口或
从三坝志在城郭则山林必在所遗若岛寇则不然志
在掳掠弃无就有今腹内诸村镇搜括已尽其志必在
未经兵燹之处则沿湖诸邑非所当防者耶况自宜兴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4b 页 WYG0728-0052d.png
至金陵为道甚捷皆今日兵议所未及也其可不思先
事之防乎或又曰湖中风波与江河异若之何其禦之
曰此非渔网船不可也何也江船与海船不同海船与
内河之船不同内河之船与湖泖船又不同内河之船
即今之官航民舶是己人所共见无俟赘言江船大者
为川为襄小者为满江红为摆渡之类海船十馀种(广/东)
(新会船东莞船大福船草撇船海沧船开浪船高把梢/船艟船苍山船八浆船鹰船渔船蜈蚣船两头船网)
(梭船/沙船)若曾各图形于筹海图编可览而知若湖泖之船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5a 页 WYG0728-0053a.png
虽生长吴地者问之多不知况以宦游之人而知用之
乎请详言之夫湖泖之船大小不齐运石者谓之山船
运货者谓之炮船民家自出入者谓之塘船卫所巡司
所用者谓之巡船乡夫水兵所驾者谓之哨船往来津
口者谓之渡船之六者虽皆习知湖中风涛之性尤未
若渔船之便利也渔船莫大于帆罟其桅或六道(可装/二千)
(石/)或五道(可装一千/四五百石)或四道(可装一/千石)无间寒暑昼夜在
湖每二只合为一舍素为贼之所畏虽蓄赀钜万贼不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5b 页 WYG0728-0053b.png
敢近也联而䑸之太湖中攻战此其最善乎此船小者
亦可入港桅三道(可装五/百石)二道(可装一百/石以下)是也江湖中
皆有之若风息时无问大小皆不适用盖帆罟之所利
者狂风怒涛也其尾无橹其傍无桨风息帆弛即不如
巡哨船之击节为有用矣其次为边江船(大者可装二/千石以渐而)
(降至于装/一百石)自五桅以至二桅亦专使帆无橹与桨其中
号以下者可入港最大者不可入港若欲出扬子江则
由锡山高桥下江水宽处行然须重载压船吃水方可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6a 页 WYG0728-0053c.png
过高桥也其次为厂梢船(大者可装六七百石/渐降至六七十石)又其次
为小鲜船(即湖中航船是也大者/不满一百石其小可知)二者皆有帆而有橹
边江厂梢商贾赁之远游荆襄近往江北小鲜船亦为
通贩之用皆湖中之渔舟而兼事乾没者也又其次为
剪网船亦合二只为一舍船虽狭小第一迅驶又其次
为丝网船驾使不过三人而风帆迅駃人亦堪用此二
者各湖所共有也又其最小者为划船三四人荡桨如
飞疾于剪网但不用风帆不利湖浪用之以探报诸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6b 页 WYG0728-0053d.png
所不及矣其遇贼也以桨超淖泥泼贼舟舟滑难立大
为贼之所惮此船惟吴江长洲二县有之他邑皆无而
吴江之二十九都者惯一行劫至为可恶凡此皆渔船
之可用者也其他湖泖内港渔船尚有掣网船一人坐
于船首掣鱼者是赶网船一掣一赶者是逐网船一二
口网在于船头者是罩网船秋冬罩鱼夏月则歇而捕
田鸡者是江网船立木于吴淞江鲇鱼口之类两架相
峙其人登架其船下泊者是溏网船一只带头一只安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7a 页 WYG0728-0054a.png
坐溏岸上起网者是此六者皆迟钝不适于用所适用
者惟鸬鹚船(一名水/老鸦)一橹一桨或二桨出于吴江长洲
二县其驾使不过二三人其迅駃埒于剪网善用之大
为军旅之助或又曰周太湖港口无虑百数焉得港港
而设备之曰是不然湖口虽多通舟往来者不过如吴
江县之韭溪叶港雪落洪𡊢关鲇鱼口吴县之莫舍溇
胥口港无锡县之独山浦岭吴塘门武进县之马迹山
宜兴县之荆溪东蠡河忻溪直渎之类可指而数也各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7b 页 WYG0728-0054b.png
练乡兵守之而以巡哨船为之探报帆罟边江等船常
居深水贼岂能入湖也哉然大小渔船未经刷集一旦
用之欲望其出死力不能也须平时籍之于官蠲其重
役专委一廉仁有司点闸之则庶乎不敢规避耳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8a 页 WYG0728-0054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99a 页 WYG0728-0055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0a 页 WYG0728-0055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1a 页 WYG0728-0056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2a 页 WYG0728-0056c.png
  吴淞江考
吴淞江禹贡三江之一为震泽入海之道跨吴江长洲
昆山华亭嘉定上海六县境郦善长水经注松江自湖
东北径七十里分流谓之三江口史记正义云苏州东
南有三江口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曰松江古笠泽江
东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曰东江亦曰上江东北下二
百馀里入海曰娄江亦曰下江其分处号三江口(一说/吴淞)
(江口白鹤江口青龙江口谓之三江口地势低于震泽/三丈潮水来时水高三丈到震泽底定所以谓之平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2b 页 WYG0728-0056d.png
(按青龙之名本于孙权白鹤开于宋嘉/祐时岂可附会震泽底定之三江乎)庾仲初扬都赋
注亦云松江下七十里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
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其源出吴江长桥下东
流至尹山北流至甫里东北流至淀山北合赵屯浦又
东合大盈浦又东合顾会浦又东合崧子浦盘龙浦凡
五大浦至宋家桥转东南流入海苏东坡有言三吴之
水潴为太湖太湖之水溢为松江以入海海水日两潮
潮浊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驶辄随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3a 页 WYG0728-0057a.png
去海水常通则湖中少水患宋景祐初范文正公仲淹
亲历海滨开浚五湖东南入吴淞江东北入于海崇宁
二年徐确提举常平考禹贡三江之说以为太湖东注
于海松江正在下流潮泥湮塞水溢为患请自封家渡
古江开淘至大通浦直彻海口七十四里大观中两诏
疏浚复置十二闸宣和间都水赵霖更加开凿淳熙二
年立庸田司于平江撩漉吴淞江沙泥十三年又开淘
湮塞去处自大盈诸浦泄水入海时江面广一百五十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3b 页 WYG0728-0057b.png
馀丈袤二百五十馀里历元日就淤塞大德八年都水
任仁发以吴淞故道湮废为浙西居民害奏请疏𨗳西
自上海县界吴淞旧江东抵嘉定县石桥洪迤逦入海
长三十八里一百八十一步三尺深一丈五尺阔二十
五丈十年又开江东西两处河道自上海县界赵屯浦
大盈浦白鹤江分庄嘴樊浦西浜盘龙旧江计长三十
七里三百二十二步阔二十馀丈深一丈五尺既又于
庙泾以西盘龙以东开挑出水口子五处并新泾安置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4a 页 WYG0728-0057c.png
木闸二座一至江二里三百三十九步一至江一里四
十七步寻北一座上源太湖水势湍急冲倒泰定初复
开旧江二道比大德所开里数三之二深阔如初于嘉
定之赵浦上海之潘家浜乌泥泾三处各置石闸二座
建置乖宜早涝交病至顺元年因浚乌泥泾闸内旧河
长五百一十步阔五丈深一丈五尺水势流通其患少
弭至元四年又充凿之六年复浚潘家浜闸内旧堰直
河又于张泾盘车二堰置闸深浚外河𨗳水归海至正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4b 页 WYG0728-0057d.png
元年捞摝江北南岸下沙泥浚湀各闸旧河直道深阔
永乐二年尚书夏公原吉浚昆山县东南夏驾浦掣吴
淞之水北达刘家河挑嘉定县西顾浦引吴淞之水贯
吴塘由刘家河入海江之东段未曾施工正统五年廷
臣奏言江南赋税多取给于苏州其田卑下常有渰溺
之患宜设法疏浚以利生民诏下巡抚侍郎周公忱兼
总其事因检视吴淞江直流百馀里东连大海西接太
湖南北平坦滋生蔓草民渐开垦成田江水壅塞不能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5a 页 WYG0728-0058a.png
通流亲往江上立表江心尽去壅塞水得疏泄天顺三
年巡抚都御史崔公恭咨访吴淞江利病躬诣其地督
工挑浚分为三段昆山县自夏驾口至白鹤江挑四千
六十七丈上海县自白鹤江至卞家渡挑四千六十七
丈嘉定县自卞家渡至庄家港挑五千六百七十七丈各
深一丈一尺面阔十丈二尺底阔四丈出旧江一万三
千七百一丈成化八年巡抚都御史毕公亨巡按御史
郑公铭水利佥事吴公㻞浚江东自嘉定县徐公浦西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5b 页 WYG0728-0058b.png
至昆山县夏驾浦凡一百三十里十年又檄苏州知府
丘霁重浚江面阔一十四丈五尺底阔八丈五尺水深
一丈二尺自夏驾口起至西庄家港嘉定县分挑六千
三百五十三丈六尺昆山县分挑五千三百五十三丈
七尺弘治元年佥事伍公性浚江中段四十馀里弘冶
八年工部侍郎徐公贯会同巡抚都御史何公鉴委苏
州知府史简开浚吴江县长桥水窦疏太湖之水以及
吴淞江委松江府通判郝希贤浚吴淞江自帆归口至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6a 页 WYG0728-0058c.png
分庄嘴七十馀里并开大石赵屯等浦泄淀山湖水由
吴淞江以达于海嘉靖元年巡抚尚书李公充嗣檄苏
州知府徐赞松江知府孔辅等浚江下流自夏驾口起
至龙王庙旧江口止共长六千三百三十六丈二
尺阔一十八丈深一丈二尺又檄湖州府同知徐鸾浚
大钱小梅等港并沿湖七十二溇以通太湖之上流苏
州府通判孔贤浚赵屯大盈道褐等浦使上流下委递
相容泄又于夏驾浦新洋江二河与吴淞交会之处建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6b 页 WYG0728-0058d.png
石闸一座节制江流使不斜趋阻遏浑潮使不倒流二
年工部郎中林公文沛又令昆山上海二县浚江淤浅
处二段共长四千三百七十七丈使淀山等湖之水由
是入海三十馀年无水患迩来水利官旷职不修潮泥
日积无所泄泻太湖因之奔壅为患滋甚疏瀹之功其
可少缓耶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7a 页 WYG0728-0059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8a 页 WYG0728-0059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9a 页 WYG0728-0060a.png
  刘家河考
刘家河在太仓州东南七十里为娄江之委(昆山续志/云昆山塘)
(自娄门历昆山县以达于海即/娄江也今俗讹为刘家港云)乃震泽之尾闾震泽之
水东走而入海者为吴淞江北走而入海者为刘家河
其港口即大海元时于此设海运(郑明德侨吴集/云海舟岁当春)
(夏运毕集刘家港国朝永乐间/中使郑和通海外诸国亦道此)立分镇水军万户府于
其地至元二十四年水涝为灾宣慰朱清谕上户开浚
自郡城娄门𨗳水由刘家港以入于海水势顺下不至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09b 页 WYG0728-0060b.png
为害张士诚据吴复加疏瀹永乐元年尚书夏公原吉
浚昆山县东南夏驾浦掣吴淞江之水北达刘家河二
年复浚嘉定县西顾浦南引吴淞江水北贯吴塘亦由
刘家河入海用鲜水患港口阔二里自港而西为北澛
漕为糜长河又西为北寺沟为杨子泾为小塘子为三
江口为石婆港南盘曲处为湄场湾北为新开河为青
福泾为菖蒲泾为半泾皆其支流也迩年以来港口为
舟师所居下流壅塞淤渍日积此水利之所宜振举者也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0a 页 WYG0728-0060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1a 页 WYG0728-0061a.png
  白茆河考
白茆河在常熟县东南输昆承湖阳城湖而注之海往
时水由是行阔六十丈长亘九十里通潮往来吐泄湖
泖宋绍兴中大理丞周环言临安平江湖秀四郡低下
之田多为太湖积水浸灌缘溪山诸水连接并归太湖
东南由松江入海东北由诸浦入江其沿江泄水惟白
茆浦最大宜令有司相度开决下两浙漕臣按视发帑
疏浚隆兴乾道淳熙间因监司郑兴裔郡守沈度等言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1b 页 WYG0728-0061b.png
相继开凿咸淳元年复自黄沙港开至支塘桥张士诚
据吴开白茆港与刘家河分杀水势又设爬沙之夫岁
加疏浚以为常数十年间无水患永乐二年尚书夏公
原吉疏浚白茆𨗳诸水入扬子江复相度地势于河水
交会之冲虑水独从七浦入海因作斜堰障之分其流
注于白茆民有所赖久之潮沙日涨罕施疏治港渐狭
小又有水之独出七浦而决坏斜堰者于是水遂改道
更无流波冲洗潮泥而涨沙日甚一日隐然成堤景泰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2a 页 WYG0728-0061c.png
五年夏大水渰浸田禾经久不退侍郎李公敏与苏州
知府汪浒议浚白茆等塘以泄之浒至常熟相视近民
耄倪皆卧泣堤上以求免言一开浚则堰下之田亦且
就浸浒不许强之挑浚青墩浦横沥塘共五六里以通
白茆塘凿开三堰约三四里引水通鲇鱼口其海口淤
塞漫生丛苇仍挑去约千馀亩于是水得归海弘治八
年工部侍郎徐公贯会同巡抚都御史何公鉴以长吴
昆山常熟嘉定等县民夫五万九千人专事疏浚东起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2b 页 WYG0728-0061d.png
海口西抵支塘凡长六千五百五十五丈港面阔五十
六丈傍深一丈七尺令崇明县出巨舰相连内向爬去
壅沙弃于海中一时因白茆而浚其上为鲇鱼口传𨗳
湖水来𣲖有新开河龙潭洪白茆洪落星港浚之总计
六千四百丈并浚尤泾长九里盐铁塘长十八里由是
诸泾港首尾皆贯于白茆而水有所归嗣后旋复淤塞
正德十六年巡抚尚书李公充嗣发民夫起常熟县东
仓至双庙浚白茆故道一万七千三百九十二丈深一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3a 页 WYG0728-0062a.png
丈五尺阔三十三丈亲驻支塘博询士民开出水口议
论不一李公与苏州知府徐赞拟循故河疏治常熟县
主簿余浪独主凿新河李公按视形势以其议为是遂
凿新河三千五百五十丈又浚尚湖昆承阳城等湖支
河一十九道又虑白茆港口海潮日至沙泥易淤则为
石闸一阳城湖水至斜堰分流七浦塘可以少杀白茆
之流则为堰一本河旧有备倭军营及巡检司俱迁改
新开河口后又添设水利署仓房龙王庙迩来潮沙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3b 页 WYG0728-0062b.png
积日渐湮塞阔者不过四五丈狭者不及三丈水深不
过三四尺若不疏浚全吴北境难免水患当事者可不
重加之意乎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4a 页 WYG0728-0062c.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5a 页 WYG0728-0063a.png
  黄浦考
黄浦为松江府南境巨川战国时楚灭吴封春申君黄
歇于故吴城命工开凿土人相传称为黄浦又称春申
浦受黄桥斜塘秀州塘诸水东北会吴淞江以入于海
其所宣泄视他浦最为要害往时东江浚利其分流入
潢潦泾抵詹家汇不能至黄浦至南折奔注东江入海
甚径易自东江湮没诸水皆屈流入黄浦势颇纡缓浦
之广深仅半吴淞江逮永乐二年尚书夏公原吉以吴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5b 页 WYG0728-0063b.png
淞江淤塞颇多施功甚难乃开昆山之夏驾浦嘉定之
顾浦掣太湖之水入刘家港又以黄浦为通吴淞江要
道度其旁有范家浜至南跄口可径入海浚令深广上
接黄浦以达湖泖之水浦势自是数倍于吴淞矣天顺
四年巡抚都御史崔公恭浚蒲汇塘及新泾四千丈凿
曹家沟南抵新场二万丈广皆十四丈深皆二丈浚六
磊塘莺窦湖乌泥泾沙竹冈塘水通流入黄浦民感其
惠因呼曹家沟为都台浦今吴淞江自关桥以西多淤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6a 页 WYG0728-0063c.png
塞而不通凡太湖以南嘉湖杭之水悉入泖湖从黄浦
出海其流反疾故贼舟之入也或由䌽淘港以犯嘉定
或由黄浦以犯上洋而吴淞反为不便势使然也繄考
入浦之水自李汇分支者则有若南钱塘官绍塘米
市塘南俞塘盐铁塘北俞塘泗泾驷马塘六磊塘东沟
新村塘吴店塘乌泥泾华漕港龙华港蒲汇塘诸水此
并华亭上海二境自南迤北而东入于浦者也自界泾
横泖分支者则有若高蒋泾顾胥塘前后冈塘上下横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6b 页 WYG0728-0063d.png
泾方西塘浅沙塘金汇塘闸港下沙浦盐铁塘都台浦
沈庄塘周浦塘三林塘黄淄溇马家浜陈村塘诸水此
并华亭上海二境自南迤北而西入于浦者也其盘龙
塘沙冈塘竹冈塘横沥塘新泾诸水则又二境之间自
南至北达于浦而通于吴淞江者也浦势湍悍入海径
易议者以为可补东江之阙云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7a 页 WYG0728-0064a.png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8a 页 WYG0728-0064c.png
  薛淀湖考
薛淀湖一名淀山湖以中有淀山也旁通太湖汇苏秀
湖三州之水其源自长洲白蚬江经急水港而来周围
几二百里实古来钟水之地华亭县在湖之南境昆山
县在湖之北境湖水自西南趋东北所赖泄水去处北出
为赵屯浦径望湖径至胥沟分流为内勋浦为会仙浦
为古盘浦为南澥浦为梁纥浦并入于吴淞江又东出
为大盈浦径南漕港绝横泖合北漕港由新河会于青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8b 页 WYG0728-0064d.png
龙江白鹤江入于吴淞江又西出为大石浦北径昆山
之道褐浦千墩浦入于吴淞江苏州府志云淀山湖吐
纳东南诸水水较他湖特大松江府旧志云淀山湖
西有小湖又云县西北有白蚬马腾谷玳瑁四湖且谓
白蚬越在长洲马腾谷玳瑁三湖相去仅五七里而淀
湖茫然一壑不复可辨其后又载锜湖云有陆锜宅曰
瑁湖曰邢湖曰新湖云皆在西北以今考之淀湖之南
有瓢湖其傍有金银东清东白西陈大葑诸荡漾北即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9a 页 WYG0728-0065a.png
蔓莱洲(在长洲/县界)皆涵浸相属数十里其西过金泽又有
西鼋荡雪落漾诸水而不得其名者尚多古今势殊焉
知旧志所书非今之诸荡耶并湖以北中为一澳曰山
门溜东西五六里南北七八里正当湖流之冲为自古
吞吐湖水之地山门溜之中又有斜路港(斜路今与昆/山县碛澳邻)
上达湖口当斜路之半又西过为小石浦上达山门溜
下入大石浦凡斜路港大小石浦分为三道杀泄湖水
并从上而下通彻吴淞江以入海宋淳熙中罗点提举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19b 页 WYG0728-0065b.png
常平以淀山湖泄诸水道戚里豪强围占成田故水壅
不泄为民田害奏请开浚诏下点躬诣相视开决农民
闻命欢跃不待告谕各裹粮合夫先行掘凿于是并湖
巨浸复为良田湖中有山寺宋时在水中心迨元权势
占湖为田山寺遂在田中虽有港溇悉皆浅狭至元末
江浙行省奉诏疏凿即湖田开新港三条阔三十馀丈
及浚赵屯大盈二浦活疾湖流景泰间松江知府叶冕
督民修筑湖堤万馀丈弘治八年工部侍郎徐公贯会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20a 页 WYG0728-0065c.png
同巡抚都御史何公鉴开大石赵屯等浦泄淀山湖水
由吴淞江以达于海为利甚溥今赵屯大盈去湖益远
顾由何家港及南北曹港受湖水以泄于吴淞江水患
之多盖有由矣
  三泖
松江为苏州下流去海甚近北截于吴淞江而西南有
淀湖当湖诸水联络环绕皆源于太湖而委之三泖三
泖在郡城西境按广韵注云泖华亭水也太史公云泖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20b 页 WYG0728-0065d.png
之为言茂也吴郡图经云泖在华亭境有上中下三名
狭者且八十丈祥符图经云谷泖县西三十五里周一
顷三十九亩古泖在县西四十里周四顷三十九亩今
泖之界西北抵山泾南自泖桥出东南至广陈又东至
当湖又东至捍海塘而止俗传近山泾者为上泖近泖
桥者为下泖县图以近山泾泖益圆曰圆泖近泖桥泖
益阔曰大泖自泖桥而上萦绕百馀里曰长泖此三泖
之异也(陆机对晋武帝云三泖冬温夏凉谷水在其北/金泽章练小蒸大蒸白牛诸塘在其西葑澳走)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21a 页 WYG0728-0066a.png
(马诸塘在其东泖桥之外/横绝而东者秀州塘也)旁酾为数渠圆泖则东出为
横山塘过沈泾塘北折至通波塘由顾会浦分流为艾
祁浦为崧子浦入于吴淞江大泖则东出为漕浜又东
出为走马塘并北折而东为七里泾由通波塘入于吴
淞江又东出为石湖塘历东西山泾合秀州塘北流亦
从通波塘入吴淞江长泖则东出斜塘为横潦泾又东
流为瓜泾塘为詹家汇北折为黄浦为范家浜二百五
十馀里合于吴淞江径南跄口入于海此三泖水利之
江南经略 卷一上 第 121b 页 WYG0728-0066b.png
大槩也或并胥顾谢家二泖为三泖按二泖在县东南
一陂泽耳与三泖相望七十里其说非也
 
 
 
 
 
 江南经略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