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704-0256c.png
钦定四库全书经济文衡后集卷十八
宋 滕珙 撰
书类
论禹贡九江之说
答程泰之
此书谓诸说惟晁氏为可信而有未尽
昨闻禹贡之书已有奏篇近得温陵印本披图按说如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704-0256d.png
指诸掌此书之传为有益于后学者但顷在南康两年其地宜在彭蠡九江东陵敷浅原之间而考其山川形
势之实殊不相应因考诸说疑晁氏九江东陵之说以
为洞庭巴陵者为可信盖江流自澧而东即至洞庭而
巴陵又在洞庭之东也若谓九江即今江州之地即其
下少东便合彭蠡之口不应言至东陵然后东迤北会
于汇也晁氏所论敷浅原者亦有理而未尽盖详经文
敷浅原合是衡山东北一支尽处疑即今庐阜但无明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704-0257a.png
文可考耳德安县敷阳山正在庐山之西南故谓之敷阳非以其地即为敷浅原也若如旧说正以敷阳为敷
浅原则此山甚小又非山脉尽处若遂如晁氏之说以
为江入海处则合是今京口所过大水又不但九江而
已也若以衡山东北尽处言之即为庐阜无疑盖自岷
山东南至衡山又自衡山东北而至此则九江之原出
于此三山之北者皆合于洞庭而注于岷江故自衡山
而至此者必过九江也此以地势考之妄谓如此不审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704-0257b.png
参以他书其合否又如何考定武成次序
大全文
此篇谓刘侍读王荆公皆有改正次序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
商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
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
害虐蒸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予小子既获仁人敢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704-0257c.png
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
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昩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
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
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
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
悦服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
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既生魄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704-0257d.png
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王若曰呜
呼群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太王肇
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
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惟九年大统未
集予小子其承厥志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
其士女篚厥玄黄绍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
(此下当/有阙文)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704-0258a.png
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右此篇简编错乱刘侍读王荆公程先生皆有改正
次序今以参考定读如此大略皆集诸家之所长独
四月生魄丁未庚戌一节今以上文及汉志日辰推
之其序当如此耳疑先儒以王若曰宜系受命于周
之下故定生魄在丁未庚戌后盖不知生魄之日诸
侯百工虽来请命而武王以未告天地未祭祖宗未
敢发命故且命以助祭乃以丁未庚戌祀于郊庙大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704-0258b.png
告武功之成而后始告诸侯上下之交人神之序固如此也刘侍读谓余小子其承厥志之下当有阙文
以今考之固所宜有而程先生徙恭天成命以下二
十四字属于其下则已得其一节而用附我大邑周
之下刘氏所谓阙文犹当有十数语也盖此武王革
命之初抚有区夏宜有退托之词以示不敢遽当天
命而求助于诸侯且以致其交相警敕之意略如汤
诰之文不应但止自序其功而已也列爵惟五以下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704-0258c.png
又史官之词非武王之语读者详之论古今书文之疑
答孙季和
此段谓书文杂见先秦古记当玩其所可知而
阙其所不可知
古今书文杂见先秦古记各有證验岂容废绌不能无
可疑处只当玩其所可知而阙其所不可知耳小序决
非孔门之旧安国序亦决非西汉文章向来语人人多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704-0258d.png
不解惟陈同父闻之不疑要是渠识得文字体制意度耳读书玩理外考證又是一种功夫所得无几而费力
不少向来偶自好之固是一病然亦不可谓无助也孔
子书序与孔丛子文中子大略相似所书孔臧不为宰
相而礼赐如三公等事皆无其实而通鉴亦误信之则
考之不精甚矣
论尧典述事之旨
语录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704-0259a.png
此段谓尧典之说皆为禅位设自畴咨若时登庸到篇末只是一事皆是为禅位设也
一举而放齐举胤子再举而驩兜举共工三举而四岳
举鲧皆不得其人故卒以天下授舜
论汉儒洪范五行传
答方伯谟
此段谓汉儒洪范之说穿凿
问老苏著洪范论不取五行传而东坡以为汉儒五行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704-0259b.png
传不可废此亦自是既废则后世有忽天之心曰汉儒也穿凿如五事一事错则皆错如何却云听之不聪则
某事应貌之不恭则某事应
论尚书赎刑之说
辅汉卿录
此段谓吕刑非先王之法
问赎刑所以宽鞭朴之刑则吕刑之赎刑如何曰吕刑
盖非先王之法也故程子有一策问云商之盘庚周之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704-0259c.png
吕刑圣人载之于书其取之乎抑将垂戒后世乎诗类
论诗序雅郑之说
答吕东莱
此段论雅恐便是大小雅郑恐便是郑风
诗序之说不知后来看得如何雅郑二字雅恐便是大
小雅郑恐便是郑风不应槩以风为雅又于郑风之外
别求郑声也圣人删录取其善者以为法存其恶者以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704-0259d.png
为戒无非教者岂必灭其籍哉看此意思甚觉通达无所滞碍气象亦自公平正大无许多回互费力处
论乐为诗而作之义
答陈体仁
此段谓乐为诗而作非诗为乐而作以明陈说
之失
来教谓诗本为乐而作故今学者必以声求之则知其
不苟作矣此论善矣然愚意有不能无疑者盖以虞书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704-0260a.png
考之则诗之作本为言志而已方其诗也未有歌也及其歌也未有乐也以声依咏以律和声则乐乃为诗而
作非诗为乐而作也三代之时礼乐用于朝廷而下达
于闾巷学者讽诵其言以求其志咏其声执其器舞蹈
其节以涵养其心则声乐之所助于诗者为多然犹曰
兴于诗成于乐其求之固有序矣是以凡圣贤之言诗
主于声者少而发其义者多仲尼所谓思无邪孟子所
谓以意逆志者诚以诗之所以作本乎其志之所存然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704-0260b.png
后诗可得而言也得其志而不得其声者有矣未有不得其志而能通其声者也就使得之止其钟鼓之铿锵
而已岂圣人乐云乐云之意哉况今去孔孟之时千百
馀年古乐散亡无复可考而欲以声求诗则未知古乐
之遗声今皆已推而得之乎三百五篇皆可恊之音律
而被之弦歌己乎诚既得之则所助于诗多矣然恐未
得为诗之本也况未必可得则今之所讲得无有画饼
之讥乎故愚意窃以为诗出乎志者也乐出乎诗者也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704-0260c.png
然则志者诗之本而乐者其末也末虽亡不害本之存患学者不能平心和气从容讽诵以求之情性之中耳
有得乎此然后可得而言顾所得之浅深如何耳有舜
之文德则声为律而身为度箫韶二南之声不患其不
作此虽未易言然其理盖不诬也不审以为如何二南
分王者诸侯之风大序之说恐未为过其曰圣贤浅深
之辩则说者之凿也程夫子谓二南犹易之乾坤而龟
山杨氏以为一体而相成其说当矣试考之如何召南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704-0260d.png
夫人恐是当时诸侯夫人被文王太姒之化者二南之应似亦不可专为乐声之应而言盖必有理存乎其间
岂有无事之理无理之事哉惟即其理而求之理得则
事在其中矣
论诗人颂君之义
潘时举录
此段谓诗颂君之福皆以得人为言
时举说卷阿诗毕以为诗中凡称颂人君之寿考福禄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704-0261a.png
者必归于得人之盛故既醉诗云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而必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假乐诗言受天之禄与干
禄百福而必曰率由群匹与百辟卿士媚于天子盖人
君所以致福禄者未有不自得人始也先生颔之
又按金去伪录先生云国风是民庶所作雅是朝廷
之诗颂是宗庙之诗小序汉儒所作有可信处绝少
大序好处多然亦有不满人意处
论先儒说诗之义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704-0261b.png
答范伯崇此段谓苏氏非删后无诗之说恐亦未当
苏氏陈灵以后未尝无诗之说似可取而有病盖先儒
所谓无诗者固非谓诗不复作也但谓夫子不取耳康
节先生云自从删后更无诗者亦是此意苏氏非之亦
不察之甚矣故某于集传中引苏氏之说而系之曰愚
谓伯乐之所不顾则谓之无马可矣夫子之所不取则
谓之无诗可矣正发明先儒之意也大抵二苏议论皆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704-0261c.png
失之大快无先儒敦实气象不奈咀嚼所长固不可废然亦不可不知其失也十五国风次序恐未必有意而
先儒及近世诸先生皆言之故集传中不敢提起盖诡
随非所安而辩论非所敢也
论风雅升降之义
答沈庄仲
此段谓在镐丰之时为二南在洛邑之时为黍
离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704-0261d.png
问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先儒谓自东迁之后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矣恐是孔子删诗之时
降之曰亦是他当时自如此要识此诗便如周南召南
当初在镐丰之时其诗为二南后来在洛邑之时其诗
为黍离只是自二南进而为二雅自二雅退而为王风
二南之于二雅便如登山到得黍离时节便是下坡了
论柏舟诗解之疑
答陈器之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704-0262a.png
此段谓看诗须求大义器之疑柏舟诗解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太深又屡辩赋
比兴之体先生曰赋比兴固不可以不辨然读诗者须
当讽味看他诗人之意是在甚处如柏舟绿衣不得于
其夫宜其怨之深矣而其言曰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又
曰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其词气忠厚恻怛怨而不过如
此所谓止乎礼义而中喜怒哀乐之节者所以虽为变
风而继二南之后者以此臣之不得于其君子之不得
经济文衡 后集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704-0262b.png
于其父弟之不得于其兄朋友之不相信处皆当以此为法如屈原不忍其愤怀沙赴水此贤者过之也贾谊
云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则又失之远矣
读诗须合如此看所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是诗中一个大义不可不理会得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