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97-06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正蒙初义卷十二
            邳州知州王植撰
  有德篇第十二
 华注此篇谆谆于言动出处事亲处世之道是天德
 之实下有司篇则言居官临政之道是王道之全也
  愚按此篇凡三十八节节各一义意不相属○内
  言有教节入近思录论学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97-0607b.png
有德者必有言能为有也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
 高注有德有言能有其所当有也志仁无恶能无其
 所当无也
 华注从焉能为有焉能为无来
  愚按此节大意以孔子有德无恶实子张能为有
  无之语疑张子看焉能为有无亦与朱注别也
行修言道则当为人取不务徇物强施以引取乎人故
往教妄说皆取人之弊也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97-0607c.png
 徵引礼曲礼上行修言道礼之质也陈注言道言合
 于道也曲礼又云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
 不闻往教朱子曰取于人者为人所取法取人者人
 不来而我引取之也来学往教即其事也曲礼又云
 礼不妄说人陈注说音悦
 补训连引曲礼以明教人者当为人取法不可以枉
 道引取乎人也○曲徇乎人强以施教即引取人之
 意引谓诱之来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97-0607d.png
 华注往教欲人善妄说欲人喜虽邪正不同而皆有
 弊
  愚按华注往教妄说并言玩上四句当以往教为
  主妄说亦指教者而言如曲说以阿人之类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志正深远不务硁硁信其小者
 补训此明孟子大人言行不必信果之意而以论语之
 硁硁必信必果形之○信其小者信以该果
  愚按孟子言大人不必信果孔子言小人必信必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97-0608a.png
  果语意反正相足故合论之志正深远对硁硁言
  志于义则正精于义则深远矣有浅深
辞取达意则止多或反害也
 补训此明辞达而已矣之意务多之害恐其文烦则
 掩意饰伪则不诚
君子宁言之不顾不规规于非义之信宁身被困辱不
徇人以非礼之恭宁孤立无助不失亲于可贱之人三
者知和而能以礼节之也与上有子之言文相属而不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97-0608b.png
相蒙者凡论语孟子发明前文义各未尽者皆挈之他
皆放此
 补训此以论语信近于义节联上章知和礼节而言
 之也○规规犹拘拘可贱与可宗反约信致恭相因
 皆有和意而必合义必守礼必求可亲是以礼节之
 也两章文相属谓章次相联不相蒙谓各为一章前
 文义有未尽则下章发明皆提挈之在一处以互见
 也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97-0608c.png
 补注宁言之不顾犹言宁言之不复也宁身被困辱
 犹言宁近耻辱也宁孤立无助犹言宁无所宗也此
 三者能知和而以礼节之盖张子合二章而言也
  愚按此以知和而和通之信近章乃书之一义非
  谓其正旨尽于是也因此而谓张子之书皆逐节
  相联则必有附会拘牵之病矣
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善同归治故王心一言
必主德故王言大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97-0608d.png
 徵引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
 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蔡传
 德兼众善不主于善则无以得一本万殊之理善原
 于一不协于一则无以达万殊一本之妙博而求之
 于不一之善约而会之于至一之理此圣学始终条
 理之序蔡仲之命为善不同同归于治
 补训此释咸有一德之言○德主天下之善以万殊
 言善原天下之一以一本言善归于治无不善以杂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97-0609a.png
 之故王心一言必主乎德皆有关系故王言大
 高注凡所谓德不过主于善而已盖善得于己则谓
 之德也凡所谓善原于一理而已盖顺理则吉故谓
 之善也主于善故王心一发于德故王言大
  愚按德善一也主于内为心一发于口为言善心
  云善言云德者互见之文耳李注以言顶主善心
  顶克一未确○尚书大全问德无常师四句朱子
  曰横渠说最好德且是大体说有吉德有凶德然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97-0609b.png
  必主于善始为吉耳善亦且是大段说或在此为
  善或在彼为不善或在前日则不善而今日则为
  善惟须协于克一是乃为善协字虽训合字却是
  以此合彼之合非己相合之合又曰一者善之原
  也善无常主如言前日之受非也协于克一如言
  皆是也盖均是善但易地有不同者故无常主必
  是合于一乃为至善一者纯于理而无二三之谓
  也朱子有取张子之说如此窃意一者万理之一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97-0609c.png
  本者也书言协者参万理以会一理之约此言原
  者本一理以定万理之归皆以人之求善者言言
  异而意一也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朱子曰此语极好君子终日乾乾不可瞬息间亦不
 必终日读书或静坐存养亦是天地之生物以四时
 运动春生夏长固是不息及至秋冬凋落亦只藏于
 其中故明年复生若使秋冬已绝则来春无缘复有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97-0609d.png
 生意学者常唤令此心不死则日有进○一息之间
 亦有养一瞬之间亦有存如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是之意但说得太𦂳
 补注此言君子无往无时而非学也○叶氏曰非先
 王之法言不敢言言有教也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动有法也终日乾乾昼有为也夜气所养宵有得也
 气之出入为息一息而必有所养也目之开阖为瞬
 一瞬而必有所存也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97-0610a.png
 集释言动一身也宵昼一日也瞬息一刻也学者当
 书此言于坐隅作圣功夫也
 补训教以古人教人之规条言法即礼法之法昼主
 动作故有为为以事言宵主静思故有得得以理言
 养存皆以心言养以天理养吾心也存存天理于吾
 心也六句一层进一层言动是大段工夫昼夜则密
 矣息瞬则尤密
君子于民导使为德而禁其为非不大望于愚者之道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97-0610b.png
与礼谓道民以言禁民以行斯之谓耳
 徵引礼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
 高注道民以言使之为德禁民以行使不为非皆不
 大责望于愚者之事也以言谓以言语告诏之以行
 以行事禁止之也
 华注惟愚故不可不导不可不禁惟愚故禁导之外
 亦无深望焉
  愚按此节大意言君子教民之道而引礼以证之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97-0610c.png
  非为释礼也
无徵而言取不信启诈妄之道也杞宋不足徵吾言则
不言周足徵则从之故无徵不信君子不言
 补训以孔子不言夏殷之礼见君子无徵则不言也
 从周是带言○无徵而言取人之不信乃启诈妄之
 道也人不信而习为诈妄自我启之耳孔子于杞宋
 不足徵吾言则不复言周礼足徵则从乎周以此观
 之君子于无徵而人不信者不肯言也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97-0610d.png
 补注榖梁传曰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意盖
 如此
  愚按启诈妄谓无徵而言之流弊恐以轻言开诈
  妄之端耳补训之说似太曲
便辟足恭善柔令色便佞巧言
 补训此以巧言令色足恭解便辟善柔便佞取其大
 意相近
节礼乐不使流离相胜能进反以为文也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97-0611a.png
 徵引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
 文又云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朱子曰乐记言减是退让撙节收敛的意思是礼之
 体本如此然非人之所乐故须进步向前着力去做
 故以进为文盈是舒畅发越快满的意思是乐之体
 本如此然易至于流荡却须收拾向里故以反为文
 补注此皆孔子之言而张子各以类配之也
 补训孔子云节礼乐节之者使其不偏不至于乐胜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97-0611b.png
 而流礼胜而离且能于礼则进而不消有威仪以为
 文于乐则反而不放有节奏以为文也
 集释节若不文不使过中乃所以为文也
 李注节字从礼乐易于相胜处说正与有子所谓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者意极相贯
  愚按礼以肃分而彼此之情不通则离矣故进以
  为文而意文必备乐以合情而和乐之意无节则
  流矣故反以为文而节制必严一进一反虽不同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97-0611c.png
  节其过则一也
骄乐侈靡宴乐宴安
 补训此释骄乐宴乐之义
 集释宫室无度衣服无节侈靡也耽于酒食安于怠
 惰宴安也
言形则卜如响以是知蔽固之私心不能默然以达于
性与天道
 徵引易上传之十章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97-0611d.png
 华注达于性与天道不著卜筮说言形则卜如响是
 借揲蓍以明天人感通之理言之应非以其言也以
 其心之诚也蔽固之心先不诚矣岂能达于性与天
 道哉
 补训卜即指揲蓍易云以卜筮者尚其占卜筮是通
 用字
  愚按此节大意明妄心之不足以合天也集解以
  性道即贴卜筮说则此节专为揲蓍发取义太浅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697-0612a.png
  华注乃为该括默然以达犹默契也○宋子锐臣
  云易言指卦爻之词此则以为问卦之词也
人道知所先后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
而归厚矣
 补训此合论语恭而无礼君子笃于亲二节以大学
 知所先后之语冠之见人当知所先也○人之道当
 知所先后先有礼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
 矣先笃亲不遗则兴仁不偷民化而归厚矣用曾子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697-0612b.png
 民德归厚之语以括兴仁不偷二句也张子此等串
 合似失之凿
  愚按此节论语朱注采入而不甚然其说盖合二
  节为一章不如各为一章之为愈也
肤受阳也其行阴也象生法必效故君子重夫刚者
 徵引易上传之五章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朱子
 曰象是未成形之意法是一成已定之物
 补训此张子易理烂熟于肤受节看出阴阳象法之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697-0612c.png
 理也○象属阳法属阴方愬而有其象为阳愬行而
 呈其形为阴肤受易于行阳动而阴随之犹象生而
 法必效之也君子重夫刚者刚即论语所言明也旧
 注谓肤受不行为阳行为阴象生句似无安顿
归罪为尤罪己为悔言寡尤者不以言得罪于人也
 补训此释寡尤悔之意○由其不以言得罪于人故
 人不归罪
 高注归罪者人以罪归之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697-0612d.png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恕己以仁人也在邦无怨在家
无怨己虽不施不欲于人然人施于己能无怨也
 补注释论语之意○或疑恕己二字即朱子所以讥
 范忠宣者若易之曰能恕人以仁己也则庶乎其得
 之矣
 高注恕己仁人者推己以及物也
 李注此以无怨为无怨于人之义
敬而无失与人接而当也恭而有礼不为非礼之恭也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697-0613a.png
 补训论语敬而无失以处己言恭而有礼以与人言
 张子通作人说○与人接而当宜宽说事事皆当恭
 而有礼专以礼貌言
聚百顺以事君亲故曰孝者畜也又曰畜君者好君也
 徵引礼祭统孝者畜也顺于亲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又云备者百顺之名也
 补注引祭统所以为聚百顺以事亲者引孟子所以
 为聚百顺以事君者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697-0613b.png
 集释此以畜训聚与孟子不同
 华注孝道一有不备则非所以事亲矣忠道亦然
事父母先意承志故能辨志意之异然后能教人
 徵引礼祭义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
 道
 程子曰意与志异志是所存处意是发动处如先意
 承志自不同也
 补训中正篇云谕人者先其意而逊其志可也志意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697-0613c.png
 两言则志公而意私耳与此节参看知其志之如何
 不待其意之发而先其意以承其志此谕亲于道者
 当然也能辨志公意私之异然后能教人亦先其意
 而逊其志耳○如推所食以与人父之志也不待其
 意之发而先请所与是谓先意而承志
  愚按此节大意见志意公私之宜辨也引祭义成
  语以起教人以教人为主
艺者日为之分义涉而不有过而不存故曰游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697-0613d.png
 集释释论语游于艺之意
 补训今人每日所学者谓之功课分义或是此类涉
 如涉水过如过路皆照游字立言
 集解不有不存者心不为彼所累也若切切偏好而
 不舍反为吾性累矣如程明道以谢上蔡诵史文为
 玩物丧志是也
天下有道道随身出天下无道身随道屈
 补注释孟子以道殉身以身殉道之意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697-0614a.png
 补训此以随字替殉字
安土不怀居也有为而重迁无为而轻迁皆怀居也
 徵引易上传之四章安土敦乎仁本义随处皆安而
 无一息之不仁
 补注此释易安土二字之义
 李注安土与怀居相似而不同安土则不怀居怀居
 则不安土矣有为无为犹言有故无故也
 华注当迁而迁不当迁而不迁皆安土也不然有所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697-0614b.png
 系恋固怀有所歆羡亦怀耳
 补训重迁者怀旧居轻迁者怀新居
  愚按重迁轻迁皆以居止言而安仁意在言外有
  过不改有为而重迁者也执德不固无为而轻迁
  者也
老而不死是为贼幼不率教长无循述老不安死三者
皆贼生之道也
 补训此释责原壤老而不死之义○不率教是不率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697-0614c.png
 父兄之教贼生谓贼害其生理
 高注无循述不率由旧章而恣意妄为也不安死不
 以死为安而欲偷生也
 集释因老而并言幼与长也
乐骄乐则佚欲乐宴乐则不能徙义
 补注此孔子所谓损者也
 补训前云骄乐侈靡宴乐宴安此又进一层侈靡则
 纵佚欲宴安则不能徙于义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697-0614d.png
不僭不贼其不忮不求之谓乎
 徵引诗大雅抑之篇不僭不贼鲜不为则集传僭差
 贼害也卫风雄雉篇不忮不求集传忮害求贪也
 补注此以诗释诗学者以意推之可也
 补训不差于事不害于理属处已言不以人有而忮
 不以己无而求属与人言张子合言之不僭即不求
 之谓不贼即不忮之谓
不穿窬义也谓非其有而取之曰盗亦义也恻隐仁也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697-0615a.png
如天亦仁也故扩而充之不可胜用
 徵引家语五帝德篇孔子曰陶唐其仁如天
 补训义从粗处说到细处仁从微处说到大处皆须
 推扩而至于充满方不可胜用
  愚按此节大意释孟子充无穿窬章意见仁义之
  宜极其量也
自养薄于人私也厚于人私也称其才随其等无骄吝
之弊斯得之矣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697-0615b.png
 华注此借骄吝两字而通之于自养另为一解
 发明薄则吝厚则骄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
 贫贱斯得之矣
  愚按才谓力之所及等谓分之所宜
罪己则无尤
 补注与上归罪为尤罪己为悔章意同
 集释能罪己则有自修之实故人不得而尤之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697-0615c.png
 华注取困辱则虽不至困辱亦可忧也忘荣利则无
 纷扰之念何乐如之
  愚按此节大意论忧乐之在我而不在外也
勇者不惧死且不避而反不安贫则其勇将何施耶不
足称也仁者爱人彼不仁而疾之深其仁不足称也皆
迷谬不思之甚故仲尼率归诸乱云
 集释此释好勇疾贫章
 李注此以乱字著疾贫疾不仁者说为迷谬之义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697-0615d.png
挤人者人挤之侮人者人侮之出乎尔者反乎尔理也
势不得反亦理也
 高注郑眉轩曰以出尔反尔为理所以儆挤人侮人
 者也以势不得反为理所以教受挤侮者也
 补注挤排陷也
克己行法为贤乐己可法为圣圣与贤迹相近而心之
所至有差焉避世者依乎中庸没世不遇而无嫌避地
者不怀居以害仁避色者远耻于将形避言者免害于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697-0616a.png
祸辱此为士清浊淹速之殊也避世避地虽圣人亦同
然忧乐于中与贤者其次者为异故曰迹相近而心之
所至者不同
 补训首数句虚说引起避世者以下至殊也分贤者
 次者所避不同末避世以下又言圣人虽避世避地
 迹类隐者而心寔不同也克己复礼行法俟命皆有
 工夫故为贤若圣则乐乎已而可为人法差分别也
 依乎中庸引中庸语以言尽避一世也不怀居以害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697-0616b.png
 仁用论语怀居及易安土敦仁之意安土敦仁怀居
 则不能安土故害仁以其心系于私也远耻于将形
 者意有不善将形于色而远去以远耻免害于祸辱
 者言之不善祸辱随之早去以免害淹是久意避世
 避地圣人亦与贤者次者同然圣人忧违乐行之意
 存于中则与避世避地一意隐避者有异忧乐于中
 照易文言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看盖从龙德而隐推
 出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697-0616c.png
 高注避世避地清而速至于徵色发声而后去浊而
 淹矣
  愚按此节大意即论语贤者避世章以明圣贤心
  迹之不尽同也克己行法四语言圣贤所造有安
  勉之分避世者六语借论语之言以明之大概言
  贤者克己行法之事忧乐于中则所谓乐己可法
  者也避世避地之同正迹相近之实忧乐于中之
  异正心有差之实故仍以迹近心殊结之迹与心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697-0616d.png
  前虚冒后实指无二义补注以前为克己行法乐
  已可法之迹后为避世避言之迹强分未是○此
  以贤者其次看得有优劣与朱注所引程子之说
  不同故言圣人避世避地之同而不及言色岂以
  圣人不待耻辱将至而后避与
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之道与表记所谓
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相表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697-0617a.png
 徵引礼表记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
 而难退则乱也
 补训以表记之言证孟子之意
 高注难进易退而位有序自不至踰尊踰戚矣故曰
 相表里人君用贤当如孟子之意人臣自处当如表
 记之言庶几出处之正
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而后智能
著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近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697-0617b.png
 徵引荀子哀公篇孔子曰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
 后求良焉士信悫而后求智能焉士不信悫而又多
 智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迩也
 补训此节语本荀子以弓马谕士也○劲谓力大良
 谓善走弓不调而徒挽强矢必乱发马不服而喜速
 骋行必泛驾士以诚悫为本智能为用不悫而多能
 以诡诈之心逞狡悍之技其凶等于豺狼何可近也
 集解调者木心正而脉理直制作如法也服者不蹄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697-0617c.png
 齧易控御也
谷神能象其声而应之非谓能报以律吕之变也犹卜
筮叩以是言则报以是物而已易所谓同声相应是也
王弼谓命吕者律语声之变非此之谓也
 徵引老子成象篇谷神不死○易乾卦文言同声相
 应○魏王弼易例略云命吕者律
 发明象声而应无心也律吕之变则有为矣王弼所
 谓乃语声音清浊高下之变岂谷神之谓乎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697-0617d.png
 补训六律六吕之变作乐之事阳唱阴和律以统吕
 是命吕者乃律也命吕者律正应上报以律吕之变
 见谷之应声非如是
  愚按此节大意见谷神之应声乃实理之自然非
  如律吕之变犹出人为也似为语神怪之迹者发
行前定而不疚光明也大人虎变夫何疚之有
 徵引易履卦彖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革卦九五爻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本义虎大人之象变谓希革而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697-0618a.png
 毛毨也
 集解虎变其文炳故借以状光明之意
  愚按此节大意以易言履帝位而不疚与中庸行
  前定则不疚相类故合而论之又以革卦大人虎
  变状光明之义补注专主释中庸未确○行前定
  而不疚者以其行事光明无暗蔽之私也光明如
  大人之虎变夫何疚之有光明正推所以不疚之
  实虎变正足光明之义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697-0618b.png
言从作乂名正其言易知人易从圣人不患为政难患
民难喻
 徵引书洪范言曰从从作乂蔡传从者顺也乂者条
 理也
 补训言为人从则能作乂所以然者其名正则其言
 易知而人易从故圣人不患为政难但患民之难以
 家喻户晓耳民喻而为政又何难乎此书所以云作
 乂也盖张子以从为人从作乂照为治看而又以名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697-0618c.png
 正为言从之实是张子所见如此
  愚按此节大意以名正为言从作乂之实以书为
  主补注谓引洪范释论语之意未是○书从谓顺
  理惟从故发为德音而有伦有要是作乂也张子
  之说异名正谓所以为名者无不正如父父子子
  兄兄弟弟之类是也人易从即民之喻为政即作
  乂之实言人易从则为政不难可知末二语反跌
  以足其意耳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697-0618d.png
 
 
 
 
 
 
 
 正蒙初义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