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697-05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正蒙初义卷九
            邳州知州王植撰
  至当篇第九
 华注此篇专明学之全体大用首十二节明体用之
 不相离言德言敦化言大德言礼器言诚皆体也言
 福言川流言不器言礼运言乐皆用也仁道有本以
 下五节专在用上说而体在其内易简以下至末在
卷九 第 1b 页 WYG0697-0565b.png
 体上说而用自该
  愚按此篇凡五十四节首十二节言德而有大德
  小德之分盛德之实未能如玉以下七节言成巳
  及人之德易简理得以下七节言五达道而及仁
  义后又专言仁爱人以下六节因上言安土并及
  乐天遂言德之乐天而及圣之合天有容物以下
  六节言久大之道与天合德易简以下五节言屈
  伸之几敬斯有立以下五节言礼将致用以下四
卷九 第 2a 页 WYG0697-0566a.png
  节言德业知崇天也二节言知礼末二节以德之
  难言结之总之皆以明德之义也分十段乃明其
  各段中多节节相生联贯而下视他篇当自为一
  体但亦须清脉络分主客不得一味牵合耳○内
  恭敬樽节二节朱子近思录入教学知崇天也二
  节入论学
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
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
卷九 第 2b 页 WYG0697-0566b.png
 徵引礼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乐记君子
 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补训此言人当以德致福也重德不重福以至当起
 以得道结首尾杂引祭统乐记之言以明己意非为
 释经也○凡事合理至当不易是谓有德百事顺利
 无往不通是谓有福德者福之根基福者德之所致
 以德致福无往而非百顺矣故君子乐得其道而凡
 事必底于至当也
卷九 第 3a 页 WYG0697-0566c.png
 李注得其道者德也
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
善配至德
 徵引礼乐记德者得也易上传之六章易简之善配
 至德
 补训此承上文道德二字推言之重德故引易归在
 德上
 集释至德乾健坤顺之德也循理而有得焉故配之
卷九 第 3b 页 WYG0697-0566d.png
 发明易简当行之理即可循之道也至德即得诸己
 者配字轻谓循易简之善而得诸己便是至德与易
 解异
  愚按配字即照易作配乾坤之德说似有着落然
  诸家多不主此说未详是否
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化也小德川流渊泉时出之

 补训此承上文德字而释中庸大德小德之分○神
卷九 第 4a 页 WYG0697-0567a.png
 化篇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此与前
 同意敦贴仁化贴智与本旨不同
 集释仁智之德大德也孝弟之类小德也大德即小
 德之所自出也
 高注仁智合一既厚且化则小德川而且流矣渊泉
 川也时出流也
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大者器则小者不器矣
 补训此引子夏之言以申大德小德之义○闲者物
卷九 第 4b 页 WYG0697-0567b.png
 之阑也器字从闲字生与论语解大异出入可谓或
 出或入无不可
 高注士君子于根本节目大处不出规矩已成大器
 于其细行如珠走盘不拘一隅而又不器焉是以规
 矩为方圆也
德者得也凡有性质而可有者也
 徵引礼乐记德者得也
 补训此又释德字之义人皆可有所以致勉○人皆
卷九 第 5a 页 WYG0697-0567c.png
 有理为性有形为质性以具道质以体道行道有得
 无难也
日新之谓盛德过而不有不凝滞于心知之细也
 徵引易上传之五章日新之谓盛德
 补训此又推言德之所以盛也
 发明不凝滞于心知之细疑作一句读即所云存象
 之心也细便不盛凝滞便不日新正相反
  愚按此以过而不有解日新就已成之德言非用
卷九 第 5b 页 WYG0697-0567d.png
  功语诸家以不凝滞于心为句虽亦可通但以知
  之细为察之精未确亦与日新之义不合前大心
  篇心知廓之莫究其极亦心知连用发明之说为
  允
浩然无害则天地合德照无偏系则日月合明天地同
流则四时合序酬酢不倚则鬼神合吉凶天地合德日
月合明然后能无方体能无方体然后能无我
 徵引易乾卦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
卷九 第 6a 页 WYG0697-0568a.png
 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上传之四
 章神无方而易无体九章可与酬酢
 华注人能浩然无害则合德于天地照无偏系则合
 明于日月合德合明则与天地同流而酬酢不倚矣
 岂不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凶乎无方体而无我
 正所谓同流不倚也以上二句作主不平列
 集解应事接物为酬酢不倚者应之皆当无所偏倚
 如鬼神之能知吉凶而应对不谬也故曰鬼神合吉
卷九 第 6b 页 WYG0697-0568b.png
 凶
  愚按此节大意释易文言以明德之盛也前平说
  后串说平说顺易文串说则张子所见也无方体
  即天地同流之意无我即酬酢不倚之意
礼器则藏诸身用无不利礼运云者语其达也礼器云
者语其成也达与成体与用之道合体与用大人之事
备矣礼器不泥于小者则无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盖大
者器则出入小者莫非时中也子夏谓大德不踰闲小
卷九 第 7a 页 WYG0697-0568c.png
德出入可也斯之谓尔
 徵引礼器礼运礼二篇名
 集解用无不利上疑缺礼运则三字
 补训此申言大者器小者不器之意礼运礼器借篇
 名以见义礼字轻𢃄下文言器不言运礼器属大者
 不泥于小即所以运也○夫礼记中有以礼器礼运
 名篇者礼谓之器则藏诸身也礼谓之运则用无不
 利也其谓之礼运者语其德之运而无不达也其谓
卷九 第 7b 页 WYG0697-0568d.png
 之礼器者语其器之成也达与成乃体与用之道成
 为体而达为用也合体与用大人之事备矣礼器成
 而兼运不泥于小者则于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可信
 其无矣盖大者器则出入小者莫非时中而岂有非
 礼非义乎子夏所谓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其
 斯之谓欤
 发明德不外礼故以礼言礼器礼运虽借用礼经篇
 名实不专指书言礼器是修性而成器于己礼运是
卷九 第 8a 页 WYG0697-0569a.png
 达顺而运诸天下观下章可见用无不利未便是用
 如规矩可以成方圆只是可以利用
  愚按此借礼器礼运以明大德小德体用之分上
  半节大德小德并言礼器不泥于小以下归重大
  德盖张子于斯道有豁然一贯之妙随举一义皆
  见至理如以骄吝释大化之义以肤受之行得阴
  阳象法之理之类所谓随手拈出头头是道者也
  但就二篇大义讲则拘矣
卷九 第 8b 页 WYG0697-0569b.png
礼器则大矣修性而非小成者与运则化矣达顺而乐
亦至焉尔
 徵引礼学记七年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礼运体信以
 达顺
 补注此又申明上章礼器礼运之意
 补训礼云成器则大矣其能修性而非小成者欤礼
 云运则能化矣能达之无不顺而乐亦无不至焉耳
  器属大德运属小德礼字带言分别处只在器与
卷九 第 9a 页 WYG0697-0569c.png
 运修性即复性之谓小成与大反运则化者运行则
 有变化也乐音洛顺则有和乐之意
  愚按大与非小成只是一意化与顺乐亦只是一
  意化者运用之熟变化生心故达之事物而无不
  顺也所达者顺则随感而应左右逢原怡然自得
  于天理之趣矣乐只足顺意○大与小成对非孟
  子所谓大化盖大而至化有安勉之分器为体而
  运为用一时俱到不可以安勉分也旧多误解
卷九 第 9b 页 WYG0697-0569d.png
万物皆备于我言万物皆有素于我也反身而诚谓行
无不慊于心则乐莫大焉
 发明此与孟子义别素是素豫吾内之意
 补训此承上文推达顺乐至之意行无不慊是达顺
 乐莫大焉是乐至
  愚按此节大意释孟子皆备章以明成德之事亦
  因上文达顺乐至而类及之也○不曰素具而曰
  有素宜以工夫言
卷九 第 10a 页 WYG0697-0570a.png
未能如玉不足以成德未能成德不足以孚天下修己
以安人修己而不安人不行乎妻子况可忾于天下
 徵引诗秦风小戎篇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礼聘义昔
 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哀公问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
 下矣陈注忾犹至也暨也
 集解人必成德而后及人若未能克治充养使如玉
 之精则不足以成德未能成德则本乱矣故不足以
 孚化天下盖修己以安人为极苟使修己而不能安
卷九 第 10b 页 WYG0697-0570b.png
 人则其所谓修者亦粗焉耳德之未成虽妻子亦不
 可化况至于天下哉
 补训上言德不成不足孚天下下又斡入一层见妻
 子且不安况孚于天下孚主感孚言
  愚按此节大意见人必修己而后足以及人也修
  己不安人修己浅看若果格致诚正以修己而有
  不足安人者乎○此与上节不必相联
正己而不求于人不愿乎外之盛者与
卷九 第 11a 页 WYG0697-0570c.png
 集释不求于人但不愿乎外耳正己则纯全乎中所
 以为盛
 华注必正己而不愿方可不能正己而但言不愿亦
 庸人之因任而已
  愚按此节大意释中庸以见正己之重也
仁道有本近譬诸身推以及人乃其方也必欲博施济
众扩之天下施之无穷必有圣人之才能弘其道
 补注释论语之意
卷九 第 11b 页 WYG0697-0570d.png
 补训此言为仁之方在推己及人仁道有本己身即
 本也圣人之才当兼有位以展其才
  愚按其道即指博施济众言
制行以己非所以同乎人
 徵引礼表记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巳
 补注释表记之意
 集解君子制行以立教当随人资性高下而教之不
 可概以己之所能者病人而律之也不然则民将苦
卷九 第 12a 页 WYG0697-0571a.png
 其难而阻于进矣非所以同乎人也
必物之同者己则异矣必物之是者己则非矣
 补训必以物之大同者方为同专以已则独异而不
 同矣必以物之公是者方为是专以已则有非而无
 是矣
 集解物人也同者人心之所同然理之当为者也然
 非谓人所同为者己即为异也使举世皆恶而我独
 为善则我之异正所以同乎理安在其为异哉故朱
卷九 第 12b 页 WYG0697-0571b.png
 子曰不求俗而求同理
  愚按此节大意即人巳之公私以明同异是非之
  义所以醒世之以同已为同我是为是者也玩上
  下节皆言同人之意当以集解补训为是
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
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徵引易同人卦彖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咸卦彖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卷九 第 13a 页 WYG0697-0571c.png
 集解同乎人者通天下之志也有人而无己故无不
 感
  愚按此节大意释咸之彖而本同人之彖以言之
  亦明同人之德也首二句提起同人无我即通志
  之实如欲立欲达与聚勿施是也末句感人心内
  仍有通志意在○语意云易言圣人感人心而天
  下和平夫感人心未易言也必能通天下之志而
  为一者斯能感人心若圣人同乎人而无私己之
卷九 第 13b 页 WYG0697-0571d.png
  见是能通天下之志者岂不足以感人心乎故和
  平天下而致时雍风动之化莫盛于能通志以感
  人心也
道远人则不仁
 发明制行而不同乎人此远人而不仁者也人乃人
 我之人远即不同之意与中庸义异
  愚按此节大意见道之不可远人也玩本文及上
  节大意集释所谓以道为远而不求所以不仁者
卷九 第 14a 页 WYG0697-0572a.png
  非矣
易简理得则知几知几然后经可正天下达道五其生
民之大经乎经正则道前定事豫立不疑其所行利用
安身之要莫先焉
 徵引易上传之一章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下传之
 五章知几其神乎又云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坤卦文
 言则不疑其所行也
 补训人能得易简之理则能洞知几微知几然后经
卷九 第 14b 页 WYG0697-0572b.png
 常可以得正经者何也天下之达道五其即生民之
 大经乎经正则道能前定而不穷事能豫立而不困
 行之天下何疑阻之有所谓利用安身之要莫先于
 此矣○易简理得知几属知经正道行属行利用安
 身言其效易简理得只言至易至简之理不必深言
 乾坤知几是知其几微处亦不必言先事见几利用
 安身串说利其施用以安其身也
 华注道不外乎经而其动也有几其理本易简易简
卷九 第 15a 页 WYG0697-0572c.png
 理得得其原也得其原故亲义序别信之类俱能默
 运于几如言孝则视无形听无声言忠则格君心之
 非皆不待事理暴著始用挽回所以能经正
  愚按此节大意见经正之要也易简理得与知几
  推经正之由道前定事豫立不疑所行推经正之
  效玩上下语脉归宿停顿皆注此处○此节亦更
  端另起与上不联
性天经然后仁义行故曰有父子君臣上下然后礼义
卷九 第 15b 页 WYG0697-0572d.png
有所错
 徵引易序卦传下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
 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
 所错○孝经夫孝天之经也
 集解人惟视天经为性外之物故仁义泯而道有不
 尽必能以为性所固有而尽之然后仁义施行道无
 所失故易传曰有父子君臣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补训天经只是上文经正之经出于天故云天经天
卷九 第 16a 页 WYG0697-0573a.png
 经之肫然为仁秩然为义不必如高注分贴君臣父
 子礼义可包仁在内错即措置意
  愚按此节大意性天经即是有父子君臣上下仁
  义行即是礼义有所错引易以证己说也○性是
  活字然只是以为性所固有之意补训作尧舜性
  之之性似太深仁义以用言方与礼义字合李注
  天经出于仁义之性非此节意
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
卷九 第 16b 页 WYG0697-0573b.png
文而动以变
 补训此承上仁义而推言其妙○通者通达无间致
 养是借用易万物致养字致字不甚着力犹言得其
 养也致行之致有力文以理之灿然见于事物者言
 静内敛主乎安动外应主乎变
 高注仁通极其性则根于心矣故能致其养而静以
 安义致行其知则允蹈之矣故能尽其文而动以变
 静以安则止而不迁动以变则动而不括静无不适
卷九 第 17a 页 WYG0697-0573c.png
 而动无不利矣
  愚按此节仁举其体义举其用或以为有疵然朱
  子有曰仁存诸心性之所以为体也义制乎事性
  之所以为用也又曰以存心制事言之则仁体而
  义用也正张子之意○仁以内言体言故曰养曰静
  义以行言用言故曰文曰动仁者吾心之德通极
  于性者仁得于心一如其本然之性也仁存则内
  得所养而静有天理之安矣义者制事之宜致行
卷九 第 17b 页 WYG0697-0573d.png
  其知者义之克尽足以推行其所知也义得则外
  尽事物之条理而动有变化之妙矣诚明篇通极
  于性以本然所具言此通极其性乃功之有成者
  语同而义异补训以为相类欠明
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
者于义或害
 补训上分言仁义此互言之以见其相须而不可偏
 ○义为仁之动而应物者主刚方裁制言偏于义则
卷九 第 18a 页 WYG0697-0574a.png
 慈爱之心不足故伤仁仁为体之常言其体有常主
 恻怛慈爱言过于仁则裁制不足而害于义义为仁
 之动仁只言体之常语有分辨重仁边
  愚按义言仁之动仁不言义之体而曰体之常者
  仁统万善义特其一耳体之常犹言体之主乎内
  者也○此仁义皆就用言故言仁亦曰过于仁体
  之常云者对义言之亦所谓以存心处事言之则
  仁体而义用者也
卷九 第 18b 页 WYG0697-0574b.png
立不易方安于仁而已乎
 徵引易恒卦大象君子以立不易方
 高注君子之恒恒于仁而已
 补训恒卦易方非方所谓事理当然之则未尝专指
 仁张子以为方即仁不变易即能安也
  愚按此节大意引恒卦之象而以安仁实之见仁
  之重也此仁宜兼心之德爱之理言
安所遇而敦仁故其爱有常心有常心则物被常爱也
卷九 第 19a 页 WYG0697-0574c.png
 徵引易上传之四章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补训引易以明安仁者之能用爱也○易云安土敦
 乎仁故能爱盖安于所遇而敦笃其仁故其爱有常
 心而不变爱有常心则物亦被其常爱而不衰也
 华注此仁就爱之理说王文缉曰重常字意常爱本
 于常心常心全从敦字看出
大海无润因暍者有润至仁无恩因不足者有恩乐天
安土所居而安不累于物也
卷九 第 19b 页 WYG0697-0574d.png
 徵引易上传之四章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
 故能爱
 补训此承上文敦仁能爱而言其无私也借海以喻
 仁下以不累于物足其意无润谓无意于见润非真
 无也不累于物只言无私心有心市恩即是私○仁
 者之爱岂出于私乎大海无意于润物因人之暍者
 借其润而乃见海之有润犹至仁之无意于施恩因
 人之不足者求其恩而乃见仁者之有恩盖仁者乐
卷九 第 20a 页 WYG0697-0575a.png
 乎天安乎土随所居而安一毫不累于物非有所私
 而市恩也
 集释暍暑而渴也
  愚按乐天三句正申明上二句非有二意易乐天
  属智安土属仁此俱以仁言之物物欲也
爱人然后能保其身(自注寡助则/亲戚畔之)能保其身则不择地
而安(自注不能有其身/则资安处以置之)不择地而安盖所达者大矣大
达于天则成性成身矣
卷九 第 20b 页 WYG0697-0575b.png
 徵引礼哀公问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
 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
 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补训此因上文爱人及乐天安土而引哀公问全照
 礼文不用别解○所达者大即乐天也乐乎天理则
 上达于天
 补注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故
 曰爱人然后能保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故曰
卷九 第 21a 页 WYG0697-0575c.png
 能保其身则不择地而安不能安土不能乐天故曰
 不择地而安盖所达者大矣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故曰大达于天则成性成身矣
  愚按此因上文引易辞乐天安土而及哀公问乐
  天安土之义以辞之同而类举之也然自此节以
  下乃言圣人乐天与天合德不复及仁者用爱之
  事自是另发一义耳
上达则乐天乐天则无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
卷九 第 21b 页 WYG0697-0575d.png
 补注与天为一故不怨天治己不暇故不尤人
 华注以上达配无怨以下学配无尤与论语解异
  愚按此节大意释论语不怨不尤之意而以乐天
  治己分配言之意只以乐天与上下文相属补注
  以上达谓大达于天下学谓爱人之事殊不必盖
  此与下节虽亦借用易乐天而意各有主与前专
  明用爱者固不同也
不知来物不足以利用不通昼夜未足以乐天圣人成
卷九 第 22a 页 WYG0697-0576a.png
其德不私其身故乾乾自强所以成之于天尔
 徵引易上传之十章遂知来物下传之五章利用安
 身四章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乾九三爻君子终日乾
 乾大象君子以自强不息
 补训此承上文乐天而言圣人成德之事○人若不
 能知来物则不足以利乎用不通昼夜之道则未足
 以乐乎天圣人务成其德不以私欲累其身故乾乾
 自强不息所以成其为天德与天无间而乐之也
卷九 第 22b 页 WYG0697-0576b.png
 易知来物以筮言此泛言知方来事物之理也知来
 物只是精义通昼夜之道则于人世吉凶祸福之道
 皆看得透彻而无所惑故能乐天以利用引起乐天
 利用而后乐天也圣人正是能乐天者
  愚按上四句反起下四句正承圣人以下虽不言
  知来物通昼夜然乾乾自强内当无所不包成之
  于天则能乐天矣
君子于仁圣为不厌诲不倦然且自谓不能盖所以为
卷九 第 23a 页 WYG0697-0576c.png
能也能不过人故与人争能以能病人大则天地合德
自不见其能也
 补训君子于仁圣之德为之不厌以之诲人亦不倦
 然且自谓不能盖正所以为能也凡人小能不过乎
 人故与人争见其能且以己之能病人之能若能之
 大者则与天地合其德自不见其能故自谓不能也
 ○无不能而自谓不能是正意能不过人反言以形
 之末二句又缴正意争则必病亦骄吝相因之意
卷九 第 23b 页 WYG0697-0576d.png
  愚按此节大意即论语圣仁章见与天合德之盛
  亦因上文成之于天而及之也○圣人自谓不能
  非故为自谦之词也大与天同实不自见其能耳
君子之道达诸天故圣人有所不能夫妇之智淆诸物
故大人有所不与
 补训君子之道大而通诸天故圣人有所不能夫妇
 之智淆杂于事物之细故大人有所不与知然其与
 天地合德固不以此加损也○淆诸物旧说以混于
卷九 第 24a 页 WYG0697-0577a.png
 物欲言愚意只是错杂而见诸琐屑之物圣人岂一
 一求其知故云不与大人即圣人对天言圣人对夫
 妇言大人文法小异耳
  愚按此节大意因上文言圣人自谓不能而引中
  庸夫妇之愚节以见圣人有所不能不与也意以
  明圣人不重道之大意
匹夫匹妇非天之聪明不成其为人圣人天聪明之尽
者尔
卷九 第 24b 页 WYG0697-0577b.png
 徵引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
 聪明作元后
 补训此因上文夫妇之智与圣人不同而推言其义
 集解天之聪明性也必禀是性而后有生非性即不
 成人矣此匹夫匹妇本皆得天之聪明以有成但气
 拘物蔽而不能尽圣人则天聪明之尽者耳
 李注天聪明之尽故曰亶
  愚按聪明以心言非以耳目言得之于天故曰天
卷九 第 25a 页 WYG0697-0577c.png
  之聪明亦本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说命惟
  天聪明来尽者至极之义
大人者有容物无去物有爱物无徇物天之道然天以
直养万物代天而理物者曲成而不害其直斯尽道矣
 徵引易上传之四章曲成万物而不遗
 补训大人者有以容纳乎物未尝绝去乎物有以仁
 爱乎物未尝偏徇乎物此如天之道然盖天无心成
 化一本乎理以直养万物者也圣人代天而理物于
卷九 第 25b 页 WYG0697-0577d.png
 物皆曲成而不害其为直斯亦如天之养物而尽其
 道矣○此言有位之大人也
 集解去物容物之反徇物爱物之流天之道然言天
 道之当然也天以直养下正申其为天道之意不害
 其直正是曲成
  愚按此节大意言大人之法天以理物也无去无
  徇即是直养曲成而不害其直兼无去无徇言尽
  道尽天之道也补训欲以曲成顶无去不害其直
卷九 第 26a 页 WYG0697-0578a.png
  顶无徇玩不害其直即上直养之直不宜偏承无
  徇○此以下又另起以无去无徇与可久可大二
  意相错言之皆所以尽天地之道而肖之也此与
  清为异物节同意志大节与金和三节同意
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
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
 徵引易上传之一章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
 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五章富有之谓大业
卷九 第 26b 页 WYG0697-0578b.png
 日新之谓盛德
 华注此释易辞而总归之于志
 补训才大以建事业气定以养德性富有有之多日
 新日日新也
清为异物和为徇物
 补训此言清和之偏亦申无去物无徇物之意大人
 则德备清和者也
 李注此隘与不恭之道君子所以不由
卷九 第 27a 页 WYG0697-0578c.png
金和而玉节之则不过知运而贞一之则不流道所以
可久可大以其肖天地而不离也与天地不相似其违
道也远矣
 徵引易上传之四章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
 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下传之一章天
 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补训此引易文而释之以申可久可大之意不过不
 流肖天地出易而张子以己意为之说兼用孟子金
卷九 第 27b 页 WYG0697-0578d.png
 声玉振智之事圣之事以相参似暗照孔子说故不
 拘易本文○易言与天地相肖而必云不过不流试
 观之于圣人圣人之德如金以和之于始玉以节之
 于终则不至于过差矣圣人有知以运之而正以一
 之则不至于流失矣此其为可久可大之道也道所
 以可久可大者以其肖天地而与天地不异也若与
 天地不相似则其违道也远矣圣人不过不流岂其
 违道而与天地不相似乎○孟子金声玉振金以宣
卷九 第 28a 页 WYG0697-0579a.png
 之欲其和也玉以振之欲其节也知周万物道济天
 下有始有终有金和玉节之意故不过知以运之而
 贞以一之故旁行而不流离异也易本从乾之易知
 说到可久从坤之简能说到可大可久所以肖天可
 大所以肖地然不分亦可
 发明和之以金运之以智所以可大节之以玉贞之
 以一所以可久
久者一之纯大者兼之富
卷九 第 28b 页 WYG0697-0579b.png
 补注此承上道所以可久可大而言也
 补训何谓久久者一之至纯不息而久也何谓大大
 者兼之至富统括而大也此专言圣人不兼天地
 集释一者守之正兼者蓄之多
大则直不绞方不刿故不习而无不利
 徵引礼聘义廉而不刿义也陈注刿伤也○易坤卦
 六二爻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补训此又专申大字之意杂引易论语聘义易词以
卷九 第 29a 页 WYG0697-0579c.png
 明之非专释易○大则兼直方直而不绞方而不刿
 故不待学习而自无不利
 高注绞急切也常情直多绞方多刿惟大则自不绞
 不刿
易简然后能知险阻易简理得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
易简故能悦诸心知险阻故能研诸虑知几为能以屈
为伸
 徵引易下传之十二章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
卷九 第 29b 页 WYG0697-0579d.png
 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
 悦诸心能研诸虑本义至健则所行无难故易至顺
 则所行不烦故简然其于事皆有以知其难而不敢
 易以处之也是以其有忧患则健者如自高临下而
 知其险顺者如自下趋上而知其阻悦诸心者心与
 理合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五章
 知几其神乎上传之一章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下
 传之五章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卷九 第 30a 页 WYG0697-0580a.png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李注平易者险之反简约者阻之对以险阻遇险阻
 则不能知险阻而亦无以处此险阻也易简理得则
 险阻不难于知而处之矣平日则以悦诸心临变则
 以研诸虑研虑而知几则虽遇险阻在前以屈为伸
 而处之裕如也
 集解易简理得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是解所以能
 知险阻之意
卷九 第 30b 页 WYG0697-0580b.png
 补训易能知险简能知阻皆以处事言易简贴悦心
 知险阻贴研虑与本义悦心属乾研虑属坤不同悦
 心主自然说研虑有研审之功因研虑以知几知几
 故能以屈为伸也有屈必有伸常存屈意自能伸
  愚按此节大意引易传而释之从易简看出知几
  屈伸不专主释易也○易乾坤易简本言圣人之
  德知险阻悦心研虑本义意已备此无大异但于
  知险阻中看出知几屈伸意则张子所独见耳○
卷九 第 31a 页 WYG0697-0580c.png
  此又更端从易简言及屈伸不必与上联宋子锐
  臣云屈伸相感天道有自然之理内外交养学亦
  有屈伸自然之机此易所云屈伸之义也张子以
  屈为伸颇类老氏知雄守雌柔能胜刚之说或因易
  尺蠖之屈二语而为此言欤君子固无争心然有
  时为朝廷正纪纲为万世正学术必有毅然不可
  屈之气又如颜子犯而不校孟子三自反只是不
  与较量耳非以此为胜人之术也
卷九 第 31b 页 WYG0697-0580d.png
君子无所争彼伸则我屈智也彼屈则吾不伸而伸矣
又何争
 补训此承上以屈为伸而引论语无争之言以明之
 高注彼直而伸则我曲而屈不可争也不争智矣若
 曲在彼则直在我吾不伸而伸不必争也又何争
无不容然后尽屈伸之道至虚则无所不伸矣君子无
所争知几于屈伸之感而已精义入神交伸于不争之
地顺莫甚焉利莫大焉
卷九 第 32a 页 WYG0697-0581a.png
 补训此承上文无争屈伸之意而言上三句截住下
 申上意知几于屈伸之感即能尽屈伸之道也交伸
 于不争之地即无所不伸也精义入神即是几之尽
 处顺利是因精义𢃄利用意
  愚按上三句虚下以君子无所争与精义入神指
  其实而申明之天下之事不过一屈一伸自然相
  感而已人必无所不容然后尽屈伸之道尽屈伸
  之道者不求伸也至于虚之至而我见胥化则亦
卷九 第 32b 页 WYG0697-0581b.png
  无所不伸矣无不伸者不终屈也至虚视无不容
  较深尽其道者其惟君子乎君子无所争者知屈
  伸相感之几而已知几者不求伸也至于义之精而入
  于神伸固伸屈亦无非伸是交伸于不争之地矣交
  伸者不终屈也精义入神视知几较深究之无争
  即无不容之实知几而至于精义入神即至虚之
  实无二意
天下何思何虑明屈伸之变斯尽之矣
卷九 第 33a 页 WYG0697-0581c.png
 徵引易下传之五章天下何思何虑
 华注屈伸之变即阴阳二气之循环明之则顺时而
 行无所不利何思虑之有明字要看得深
  愚按此节大意以屈伸实何思何虑之言但借易
  为说非专释易○微而天道之阴阳显而人事之
  进退内而理欲之消长外而物我之交接无非屈
  伸之变故明此足以尽何思何虑之道须看得精
  深广大方得
卷九 第 33b 页 WYG0697-0581d.png
胜兵之胜胜在至柔明屈伸之神尔
 华注此即兵道以明屈伸非论兵也
 补注老子曰柔能制刚柔屈也胜伸也
敬斯有立有立斯有为
 补训此又起一意与上不联盖于篇将终而提敬字
 以为要道也敬兼体用心不放有立也事不苟有为
 也
 集解有立以体言有为以用言
卷九 第 34a 页 WYG0697-0582a.png
 李注君子庄敬日强有为之本也
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徵引左传僖公十二年内史过曰礼国之干也敬礼
 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补训此承上敬字而言敬以行礼也然张子尤重在
 礼上上言敬引起行礼耳
 集解敬以心言礼以文言
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仁之至也爱道之极也
卷九 第 34b 页 WYG0697-0582b.png
 徵引礼曲礼上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补训曲礼云君子内存恭敬之心外有撙节退让之
 文以发明礼之用示天下后世其心大公而泽及人
 可谓仁之至也爱道之极也明礼可不急哉○仁主
 于爱仁即是爱之道仁之至即为爱道之极
  愚按此节大意释曲礼以明礼之重也旧说明礼
  以己之尽礼言于仁之至爱道之极难合补训得
  之张子倡道关中以礼立教宜其所见如此也
卷九 第 35a 页 WYG0697-0582c.png
己不勉明则人无从倡道无从弘教无从成矣
 补训此与上节一意上正言此反言明礼为仁之至
 则有以倡人弘道成教矣○明礼则为仁之至若己
 不能勉以明礼则人无由而倡之道无由而弘之教
 无由而成之矣所以君子必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也
礼直斯清挠斯昏和斯利乐斯安
 徵引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蔡传人能敬以直
卷九 第 35b 页 WYG0697-0582d.png
 内不使少有私曲则其心洁清而无物欲之污○礼
 乐记乐则安安则久
 补训此承上礼字而言行礼必直与和交尽也○行
 礼者非苟而已也人能直以无私则其心清有私而
 挠曲则其心昏可见直为行礼之本也又须以和顺
 从容为贵和斯行之无不利因和而乐斯行之无不
 安如是以行礼则礼明于天下后世矣○挠曲也与
 直反昏与清反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可知其利
卷九 第 36a 页 WYG0697-0583a.png
 乐承和言
 补注直者礼之体和乐者礼之用
 高注利则行之顺安则得之固
将致用者几不可缓思进德者徙义必精此君子所以
立多凶多惧之地乾乾德业不少懈于趋时也
 徵引易乾九三爻文言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词立其
 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
 存义也又曰乾乾因其时而愓本义知至至之进德
卷九 第 36b 页 WYG0697-0583b.png
 之事知终终之居业之事下传之九章二多誉四多
 惧又云三多凶五多功
 补训此以下言德业又是一意致用属业进德属德
 故乾乾总言德业不重释易只见君子当进德修业
 ○君子进德居业之功不可不知也将致用以居业
 者见几不可或缓不见几则不能致用也思为善以
 进德者徙义不可不精不徙义则不能进德也此君
 子所以立于多凶多惧之地乾乾以求进德居业终
卷九 第 37a 页 WYG0697-0583c.png
 日至夕因时而惕不敢稍懈于趋时也○本义知至
 属进德知终属居业张子以几属致用义属进德分
 贴与易不同此九三爻多凶为正多惧𢃄言以其相
 类耳
 发明多凶多惧即居上易骄在下易忧之地
动静不失其时义之极也义极则光明著见惟其时物
前定而不疚
 徵引易艮卦彖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下传之九
卷九 第 37b 页 WYG0697-0583d.png
 章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也
 补训此因上文精义趋时而推言之引艮彖以明其
 义语气至著见截时物前定又借以明艮彖光明即
 照不疚意言动静光明无暧昧也
 高注时物谓当几之物
  愚按上三句推动静不失所以光明之故由于义
  之精下二句又推精义所以能光明之故因其时
  物之前定光明与不疚意同玩有德篇行前定而
卷九 第 38a 页 WYG0697-0584a.png
  不疚光明也数语可见○语意云易言动静不失
  其时言其义之极精也义极则自然光明而著见
  矣夫义岂取办一时惟其当时之物皆前定而不
  挠故动静光明而不疚耳
有吉凶利害然后人谋作大业生若无施不宜则何业
之有
 徵引易上传之十一章吉凶生大业
 补训此承上文业字引易大传以见业之出于不得
卷九 第 38b 页 WYG0697-0584b.png
 已上正下反语气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意
 补注当凶害之时则人谋作至于反凶为吉转害为
 利则大业生矣说苑所谓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
 胜灾是也
天下何思何虑行其所无事斯可矣
 徵引易下传之五章天下何思何虑
 补训此承上文而言大业之生不过行所无事也
 集释事之至也因其事处之于理尚何待思虑为
卷九 第 39a 页 WYG0697-0584c.png
知崇天也形而上也通昼夜而知其知崇矣
 徵引易上传之七章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本义穷理则知崇如天而
 德崇循理则礼卑如地而业广十二章形而上者谓
 之道四章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补训此合下节引易知崇礼卑而明其意与上不甚
 联○易云知崇又云崇效天盖言知崇如天也形而
 上之道也知何以崇能如易所云通乎昼夜之道而
卷九 第 39b 页 WYG0697-0584d.png
 知则其知崇矣○知崇如天不囿于形象之间故云
 形而上通昼夜而知则无不知故崇
 发明通昼夜而知谓知动静循环之理吉凶利害消
 长之道也
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已有也故知礼成性而道义
出如天地位而易行
 徵引易上传之七章又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
 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卷九 第 40a 页 WYG0697-0585a.png
 补训知崇如天则知及之矣而不能以礼成其性虽
 知之非已有也故由知及而循礼以至于成性天下
 之道义皆出于其中亦如天地之设位而变化之易
 行乎其中也○上节言知崇此节言礼卑从知说到
 礼以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原兼知礼而言也知礼成
 性合知崇礼卑而言而此节重在礼易云门故此言
 出由门而出也天地位而易行借以相形不重
  愚按知及之礼以行之则所行无非道义故曰道
卷九 第 40b 页 WYG0697-0585b.png
  义出易成性言其本然之性存存乃全其性之本
  然此成性即存存意
知德之难言知之至也孟子谓我于辞命则不能又谓
浩然之气难言易谓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又以尚辞为
圣人之道非知德达乎是哉
 徵引易上传之十二章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
 行十章易有君子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
 补训上文言德可谓详尽矣于篇末发出德难言之
卷九 第 41a 页 WYG0697-0585c.png
 意见德虽言之而不尽也此是通篇结语○首句提
 起孟子二语易二语总明言之难末仍以知德结之
 高注道非真得于己难以言语形容天下莫难言者
 德也知德之难言则知之至矣故孟子于辞命浩然
 皆难言也易谓不言而信亦以德行在乎默识不假
 言辞又以尚辞为圣人之道见辞之不易也非真知
 德能通于是哉
闇然修于隐也的然著于外也
卷九 第 41b 页 WYG0697-0585d.png
 补训此承上文德之难言而推所以不轻言之义
 华注此释中庸闇然的然之意
 发明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君子所以修于隐未少有
 得而徒尚口说小人所以著于外也
  愚按此节大意合华冉二注始备
 
 
 正蒙初义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