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725-04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榕村语录卷二十七
            大学士李光地撰
  治道一
天下有道不止是朝廷清明连士庶人都依傍著道理
 上行方算
清明在上重浊在下其实息息相应如天气清朗则地
 下百物滋生人面上光润则体中无病果然朝廷清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725-0413b.png
 明便百姓殷实矣
草木无根岂能开花结实学问不有心得总不相干功
 名亦然圣贤事业悉从方寸流出不然虽做得一匡
 九合犹是器小此根即是天地之根
顺天下之情定天下之分两者不可缺一
虚文多一件实事便少一件
作事不可过粗亦不可过细讲求得太繁碎不特人难
 行觉得自己亦难行只得不行若算计到其事之利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725-0414a.png
 害又算计到自己之声名得失如何有这样万全的
 事故计较得及于民者有七八分利益只得就去做
为治事事要不拂民独有毒水而渔焚山而猎却宜禁
 一用此无复噍类矣孟子说数罟不入斧斤时入不
 如此民用不继
兴北方水利以省漕运之烦除天下阨塞要害留兵外
 其馀城守半用民兵即阨塞要害处亦仿屯卫之制
 以省养兵之费而厚官俸以苏民困是切时要务制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725-0414b.png
 度全坏于宋以周礼为本而参以汉唐与明之法其
 庶乎
人要剪除恶人须自己果能无恶才服人如淫祠岂不
 宜毁但自己道理足心地光明气燄大于他他就无
 说不尔他便不服西汉诸事草草郊用五畤原庙陵
 庙纷然无理却人民乐业至匡韦辈引经据古尽废
 不制之祀毅然欲明先王之道而盗贼蜂起饥馑荐
 至日就淍敝诸事不古独在这事上复古徒为纷扰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725-0414c.png
 而已何当于治所以立身治国皆要有本末彻底澄
 清方能一线做成
某以兵部侍郎衔出为督学古北口总兵官马进良不
 依仪注辄抗行某初不与较及某为巡抚某标下把
 总叶保告马酷刑事下巡抚马甚惧不知某胸中何
 曾有所记挂只看理体如何叶保本是刁悍之徒总
 兵将把总掌嘴未为酷刑武官大一级打一级军法
 也此关朝家体统把总遽敢以私愤告总兵乃乱民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725-0414d.png
 也某问叶保流三千里奏上改发宁古塔须知设官
 所以为民然必由官以及民不尔便民亦不靖如一
 颗大树毕竟由根以及干由干以及枝由枝以及叶
 然其干其枝其叶何尝不与根贯为一体细柳营中
 但闻军令不闻天子诏文帝喜之者喜其奉将军令
 即天子所用之将军仍奉天子诏也人都是一般
 上农夫不过食九人何以授糈诏禄至有千石万
 石者岂非不均之甚却是理当如此其功德足以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725-0415a.png
 及人也易云养贤以及万民必养贤而后及民只
 是德要与爵称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若下
 犯上少陵长小加大贱陵贵当下便是无王法
 典史得治百姓所挟者县令之势县令所挟者
 府道之势由是而藩臬而督抚其所以然都是
 奉天子威灵耳
福建大吏又请开捐实仓殊觉不必大槩事不从根本
 上做只从半中腰做起便不见其利只见其害如今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725-0415b.png
 地方仓谷大半都为官吏侵盗那移且福建潮湿实
 在浥烂亦有之既至亏空私行摊派上司借端盘查
 需索使费层累申咨部行驳诘文案纷冗生出许多
 事端而害总归于民倒不如且听其自然总督又因
 海贼之故请禁海上捕鱼之船不知如今海贼不比
 当年郑成功等有巢穴傍海如舟山海坛南澳厦门
 台湾诸岛皆是官兵驻札海贼无驻足处其行劫不
 过如陆地之贼偶然盗窃耳陆地之贼何尝断何独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725-0415c.png
 异于水贼且渠辈仍在岸上居住何尝以海为家如
 文官留心查访安插武官设法搜捕但得其魁首一
 二人便可平息闽广小民以捕鱼为生一行禁止民
 便失业况渔船不行则所行者唯贼船而已如禁夜
 然不许良民夜行行者独强盗与夥盗之营兵而已
 当年迁海禁海使百万无辜室庐田产荡然不存饥
 寒流离而死者不可胜数其实海贼一切铜铁硝黄
 何所不有通海者就是耿精忠王进功营弁猾吏贪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725-0415d.png
 兵奸民是但许耿精忠王进功营弁猾吏贪兵奸民
 通海而不许良民下海也何益之有哉目下法禁何
 尝不具而不肯奉法者官也非民也如今但讲求任
 用好人一切疏节阔目便自然利及百姓矣
治天下样样皆当讲求第一是要有根本汤曰朕躬有
 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武王曰作之君作
 之师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何敢有越厥志一人横
 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有此便要算他是圣人论语尧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725-0416a.png
 曰章能得几行书直是说尽
圣人为政惠而不费不要百姓感恩但存望报之心便
 有限了岂必望报心里记得有此便害事
臣道无成而代有终坤之含章是已即君亦不宜自张
 其功一有功绩恩德欲人见之知之便不精不纯耕
 者吾田凿者吾井帝力于我何有群龙无首不言所
 利皆是此意天下平万国宁平宁而止无他神妙天
 地亦是如此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725-0416b.png
人有不善一能羞惕便不可量古人不说无过而重改
 过故颜子不贰成汤不吝凡恶人直言敢谏者欲以
 动无过举自高也适以得愎谏言莫予违之名而不
 知受谏改过为圣贤至高之行而不可及也自古称
 改过之善者穆王作甫刑出于远游之后秦穆思一
 个臣发于败殽之馀汉武轮台之诏感于穷兵殃民
 之末圣贤儒先皆矜重而录之管仲谓小白惕而有
 大虑知所惕惧便是图治之根本及葵丘之会微有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725-0416c.png
 震矜而叛者九国惕之意怠矣
立国以民为邦本固是但中间士大夫一层却要𦂳人
 君不与民接如大帅令将弁将弁令士卒便可联如
 臂指恩信不及于将弁到得有变而望士卒越将弁
 而卫大帅亦仅矣故养贤以及万民乃一定之理
古圣贤心热无比明知天下不能常春而不秋常治而
 不乱就是得几年人物安育风俗醇美亦乐莫大焉
 孔孟之所不能一日忘者孔子至梦奠两楹尚想明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725-0416d.png
 王孟子言数过时可舍予其谁无一刻忘世至老始
 悟五百年之运孔子当之而已为见知圣贤皆无先
 存一教后世之意在其胸中者
读书人须看得宇宙间事皆我分内才好郡国立学多
 方培养不过要培养得此意出
古人仕以救民当官尽职乃分内事非为君也乡人有
 新制一服者其子索之不与乃曰父不以此服见予
 欲儿为父读书不可得也乡里传以为笑今人以做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725-0417a.png
 好官为为君与此何异
做官者不思令君重但思令君亲不求见敬于君专求
 见爱于君最是恶消息
做大臣要知古意又知时务方才做得些事古今只是
 一样不是两截不知时务算不得知古意不知古意
 亦算不得知时务做事全要推功让能大家做方可
 以久些若凡事多要是我做便有病便不能久此即
 王伯之分所以伯道一时虽哄得人过后便消灭无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725-0417b.png
 馀
既为大臣顾不得情面所以谓之公者不宜复有私也
 所云孤者甚危而无偶也若要人人叫好则大坏极
 敝矣
闻江苏张孝先抚军一到任吴下人便歌颂曰不是好
 消息暗地在那里做叫人不觉方好一近名便有毛
 病许鲁斋说凡做事就教人欢喜便不好喜欢是不
 能久长的物事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725-0417c.png
士大夫老自当退天地亦有休息时寒冬至物多凋枯
 此不是无用却于生物有功古者宪老而不乞言但
 观法他的模样并不敢劳其言语原有此种道理如
 老臣致政之后天下仰其德望何尝无补不是奔走
 禦侮方为有用
治者事有条理也乱者纷无头绪也顾亭林云小官多
 而大官少则治信然文中子曰唐虞三代不可复见
 舍两汉吾何之先儒或笑其陋其实三代之流风善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725-0417d.png
 政惟汉犹近当时守土之吏自郡守上更无人郡有
 十县县有令长又有三老啬夫游徼三老即今之乡
 约也掌教化啬夫即今之甲长也主钱粮游徼即今
 之练总也司盗贼县有十乡乡有乡长又有乡三老
 啬夫游徼略如县制乡有十亭亭有亭长凡三老啬
 夫游徼皆郡守自行启除荐之朝亦即为之录用犹
 见圣人辟门之意此等皆即用本县之人其名俱载
 在宦籍故汉书列之百官志非比如今之乡约甲长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725-0418a.png
 练总皆无赖之徒为之并无职衔他自知贪饕事败
 不过笞逐于其微贱无损也故趋利为非不少顾惜
 汉时内之黄门执戟一切左右服役之人以至外之
 三老啬夫游徼大抵皆用士人所以吏治可观三老
 之类惟其为官也故亦荣于乡食其禄而不肯自弃
 惟其为本乡之人也故各习知其风土人情有一盗
 则知其根株不逾时而获矣有一讼则知其孰曲孰
 直而为之调停排解其拖累寝搁者寡矣于土田并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725-0418b.png
 知其疆界以及其买卖所自虽刁诬无所施从与民
 亲切处料理故得其情而事省
某初入馆时同人联一小会一日魏环极先生至面有
 喜色问之曰道长宁尔讲参董汉策差快人意某曰
 以仆观之不为好事先生诘其故某曰汉唐屡下求
 贤之诏访积行遗逸之士此段意思甚好此典久未
 及行范觐公独举其人以为他处倡朝家置之显要
 未必非买千里马骨之意今被劾则荐者削色闻风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725-0418c.png
 者闭口所关不在汉策一人也且谓曾受笞辱即不
 宜举人之受笞亦当问其官为何官事为何事假令
 以枉法受赇之官笞不畏强禦之人此其过在笞者
 乎在受笞者乎纵使少年不谨率德改行亦不必追
 其既往公冶长在缧绁之中不害为可妻妻尚可官
 独不可乎古人或取之奴仆或取之盗贼盗贼犹取
 况受笞乎先生点首曰是盖当时授汉策以台谏诸
 言官不平谓伤衙门体面虽先生初时亦不以此见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725-0418d.png
 为非其实皆私意也后某为阁学时方举弘博以充
 翰林馆中亦以破例沸然有谓某宜力争者某不应
 宋时举大科无论已仕未仕皆许赴试中式者官在
 诸科上进士之专为翰林非古也朝家官人考德论
 材非吾辈所能私也
人身分愈高工夫愈深愈见得天下多好人自己不济
 转见得人都不如我动叹天下无人圣人随材器使
 最妙人各有一长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孰不思有以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725-0419a.png
 自见在上者又惟恐其功业之不成奖励优容之到
 后来多把朝家发楦得不可测度连气运都觉得隆
 盛工虞水火终身只办得一事后世都以为圣人原
 不是圣人之世人都多一耳目口鼻只是圣人器使
 得妙西蜀人物能有几个经孔明用来便觉得足用
 因其材也不然虽人材之多如宋仁宗神宗时用之
 不尽其材只如无有一般神宗临朝对程明道尚叹
 天下无人岂无人哉不能用耳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725-0419b.png
自古小康亦必有人若一时屈指无人便可为战慄问
 既知无人毕竟如何才好曰须是求贤岂惟求贤又
 要兴教化重师儒养出人才方可选而用之一部易
 经即乾坤两卦尚有戒辞惟一涉尊贤养贤便无不
 吉祥者可见尊贤是无上妙道
古时命官惟视德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是有功者止于
 赏而官不及焉此是治天下之要道而其根却在不
 迩声色不殖货利课官且先讲清廉已得要领王荆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725-0419c.png
 公说得好伯夷在伊尹之后数百年而孟子品居第
 一以其清也
人能革面圣人已许其为善这便是天地之心革面已
 是革心之渐况面何由革毕竟从心里动了愧悔方
 能革就是趋风气图功名亦且引他到这边来久之
 习惯自然天良亦现矣某人对策云假廉吏不如真
 贪官或欲高拔之某不可因奏云为官至于真贪贪固
 极矣不应尚有罪浮于此者况假廉吏在他虽带些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725-0419d.png
 假在地方生民已受其利矣升平之官大家以廉介
 相尚岂必尽出于心之本然但得相酿成风不敢更
 变所裨于世道者已多奏讫大蒙嘉许
做州县官全要体认父母二字须实引父母的事任在
 身上养之教之有此诚心为本大段已得又须委曲
 以得其心
为守令要在周知民情甚非易事必以心著实推求刻
 刻做题目入思议来方好先历州县而后为大吏民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725-0420a.png
 间事体都阅历过做来自较熟(钟旺/)
书吏实少好人然欲天下太平必先此辈孟子说班爵
 禄却自庶人在官者始汉家吏治曹椽得自辟用最
 妙此辈都用读书人从下面好起不相欺事便易办
 不尔虽上有严明之官觉察不到者多
太平之世民生日滋而土不加广欲其地利之尽则水
 利不可不兴沟渠开泄大以成大小以成小随地宜
 而修之要在守令得人著实留心耳(钟旺/)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725-0420b.png
明代虽经泰平然诸事多未曾整理如直𨽻山东尽可
 开沟洫修水利治其田土以省漕运乃置之不理安
 坐而待哺于东南使江淮之间有窃发者中梗漕运
 则青冀兖豫幽并之地无以取给矣
世间要热闹须耐得几年冷淡人俭朴了方能富厚但
 教民俭又须兼勤南方勤而不俭北方俭而不勤教
 之勤俭矣又自官府躬尚简朴与民休息自然民气
 日复若只要外面热闹饶使百须具举到处兴修究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725-0420c.png
 所自来皆出蚩蚩者之膏血安能使家给人足
平粜以出富民之榖此法最妙古人立仓曰常平曰社
 皆是此意至借赈盖不得已耳
以教化防闲为无益岂有此理即如眼花了用眼镜一
 遮便都看见若说待我闭目静坐养出精光虽有此
 理然当下用不著即如狐裘以禦寒当下便暖难道
 倒说待我保养元气足时自不用此不成
圣世教化行人材众多彼此薰蒸德品淳厚意思深融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725-0420d.png
 如米谷多置釜中则饭成倍美人家制蛤酱备置五
 味终有草气不如捕鱼家囤置一处其味自佳彼此
 初不相假借惟互相酝酿其美自倍
教人而人服从却有两路一是示以心得一是诱以功利
 七十子之服从示以心得也汉之经学唐宋之诗赋
 明之制艺诱以功利也圣人在位躬行心得以施教
 化又官不及私昵爵罔及恶德人材安得不盛
教养人材最要𦂳某督学直𨽻时于文武童生中有能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725-0421a.png
 背诵四书全经小注及三经五经并有膂力武艺者
 皆试之文理粗通便为拔取此是劝诱之法久之自
 然皆归实学六艺之风庶几可复
宋时监试即今乡试省试即今会试廷试即今殿试也
 监试及额者省试不中明年仍入监试省试及额者
 廷试不中明年仍入省试进士有五甲六甲其一甲
 亦不止三人有五六人不等一甲方得签判后甲则
 丞簿尉一年一考自张元廷试黜落谒韩魏公公命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725-0421b.png
 作雪诗元得句云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
 飞公厌之不顾元忿窜西夏见用遂使中原疲于奔
 命自是廷试者不复黜落矣问簿尉皆用士人使皆
 得至大僚此法殊善曰如今吏员出身自知终身不
 能望正印长官亦知其无复远大贱而陵之他自然
 一心图富安得不奸贪百出若概用士人勿以资格
 相限必知自爱以倖进取矣亲民之官得其人天下
 便易治宋时签判尚在通判下惟一甲大科得做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725-0421c.png
明代科场解大绅便作弊永乐命拟人所不讲事为问
 解泄之于其乡人吉安一府遂至鼎甲居其二前十
 名居其七状元曾棨记资好将书册上语成片写入
 至卷纸不足书于殿砖上永乐阅卷未完传问具以
 对乃命就砖上录而阅之吾乡李九我苏紫溪自少
 同学后苏复从李受业而丁丑先达至癸未李会试
 至都主其家苏以部曹为同考临入闱问如何看文
 字李曰子才高遇有平淡文字恐系有学有养之士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725-0421d.png
 宜留心不可轻弃李卷适在苏房已置之矣忽思李
 言覆阅乃大称赏荐之遂得元彼时尚有古道言不
 及私亦以信二公之生平不苟
先王礼乐都有原故如制礼便将鬼神情状都安置体
 贴妥当在内乐的缘故不知如何便感天人格鬼神
 其制十二律几个竹管便与天地之气相应却甚奇
某看礼乐亦不是难事如今把礼斟酌令至易简人不
 难行自然乐从乐便把如今的戏整顿起来就是乐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725-0422a.png
 孟子断得直截今之乐由古之乐人多在律管上讲
 究即使得了虞舜的律管作起韶乐亦不必一时便
 凤仪兽舞家语中记孔子入齐见童子揖让于道曰
 疾驱车韶乐将作矣此等话皆荒唐安上治民莫善
 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若只郊庙中作乐就是云
 门咸池韶頀大武亦只天地鬼神闻之如何天下风
 俗就会移易自然是人人见闻才能移风易俗如今
 人看戏到那忠孝苦难时便涕泗交流移易风俗可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725-0422b.png
 见不难
伊川论禘谓以所出之帝为东向之尊其馀合食于前
 此说为长朱子但谓以始祖配之(自记/)
古人的样子莫要走他的他不敢破决的事毕竟破决
 不得如入继之君自尊其亲虽濮安懿王亦终未曾
 入庙至明世宗居然将兴献入庙坐于武宗之上不
 知当日曾经北面如何能相安既非创业时追尊之
 比而使为帝于身没之后不复有宗法后世能从我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725-0422c.png
 乎
继嗣之君于所生父须还他一个称呼即称皇考尚未
 全不是伊川谓当称皇伯父亦无据至明世宗直入
 其父之主加武宗之上孝子不为人后要做孝子就
 莫即帝位既即帝位又不承前面统绪岂有此理这
 是太祖传来之统不可以私其父者
圣庙从祀之礼斟酌停当最难前日议朱子升堂将位
 于颜曾思孟之下某奏朱子功德虽不让颜曾思孟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725-0422d.png
 但十哲俱是圣门先贤一旦加其上恐朱子亦不安
 似不如列于十哲之下为是果蒙俞允
古者君臣如朋友情意相洽进言亦易畏惮亦轻朱子
 云金人初起君臣席地而坐饮食必共上下一心死
 生同之故强盛无比及入汴得一南人教他分辨贵
 贱体势日益尊崇而势随衰汉高祖初得天下群臣
 固无礼叔孙通不过记得许多秦家制度耳杜工部
 云叔孙礼乐萧何律其实坏事就是此二件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725-0423a.png
问民俗奢靡冠服僣踰共相炫耀了无分别不如此众
 便笑为鄙啬失礼若不立为品制欲民生日厚难矣
 哉曰诸事自当法古然亦必顺民情因时势而行之
 方好如今倘要复缁布之冠岂非无谓若于一顶帽
 分别贵贱使奴仆贱流一出门人便知为何等人虽
 衣锦绣无用且觉其不称自必废然而止矣
古人饮食衣服起居皆拙滞不求便利总欲苦其形骸
 也凡极形骸之乐者皆后世所为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725-0423b.png
某谓四舍弟六经外六艺皆当留心文武既分途射御
 暂可不讲至礼乐书数实要𦂳事书学有顾宁人数
 学有梅定九音学五书后第补声气之源一卷便完
 全定九再将历论补几篇仍做出九数存古亦算完
 备乐某留心数十年其书规模具存胸中只得一年
 工夫便成至礼须弟具稿后再共斟酌其略当以孔
 子所分冠婚丧祭射飨朝聘分目其实八件只四项
 冠婚是一项丧祭是一项射飨是一项朝聘是一项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725-0423c.png
 起于士大夫推而上之以至朝廷有经文者不消说
 至如儒先所论有参差处须著一论于后以见意今
 所不行者则分集经书以类存古制又有一小礼一
 大礼幼仪曲礼在冠婚之前者附见于前有朝廷大
 事不在八项之内者附见于后更斟酌为一简便礼
 书令乡党士大夫居家可行者又省便又免于村野
 同志者相约行之
婚礼三月庙见朱子改定三日今便可从或问三日连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725-0423d.png
 本日算抑离本日算曰古人亦是大略说连离皆可
 如武成丁未祀于周庙越三日庚戌是离根算召诰
 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下越三日庚戌越五日
 甲寅皆是连根算可见不拘
所谓宗子者自高祖直承下来皆是世嫡方可称之若
 于祖于父于曾为嫡长而于高则非者便不可以祭
 四代称宗子矣须俟异日其子为己立庙方是宗子
 此段曲折先儒讲论甚略以其义明白耳然如自身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725-0424a.png
 显贵至于公卿又不忍不祭四代即古之为公卿大
 夫法得立庙者岂必尽嫡长乎此则可推礼文而知
 不徒以义起也
如今要斟酌礼最是大宗小宗难停当此处处置得妥
 他都容易古今不同者此为大若事必不能行者空
 言无用只是不可自我创造毕竟依仿古人或本之
 经或本之先贤如伊川说人皆可祭高曾祖考既有
 服岂得无祭朱子亦如此说便当依他人皆疑伊川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725-0424b.png
 夺宗之说细思之亦是庶人立不得庙他有爵庙因
 他而立未有冕服在后反以庶人主祭者如今只得
 爵位尊者主祭而宗子并立以存其统
祭有大宗大宗之难在宗子宗子而有禄位则善矣宗
 子而无禄位无禄则不祭如是而主祭犹用宗子则
 犯分不用宗子则废古如之何则可先君斟酌最当
 主鬯者必用有禄位之人祝文则并列主祭某宗子
 某直祀某主鬯者居中宗子直祀居旁俱视行辈年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725-0424c.png
 齿为前却先时寒族祠堂祗是春秋两祭先君以为
 冬至元旦应祭冬至天气之始宜祭始祖元旦王正
 之始宜祭先祖先君未见程子书恰闇与伊川合人
 总要明理礼本因人情而制也
程子谓服既及高祖则祭亦宜如此只是品物有丰杀
 礼物有繁简是庶人亦可祭高祖但不可僭用士大
 夫之礼耳然其中有古所无而今时势不同者须想
 得到不然后人亦难行宗法是大事大宗固宜复然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725-0424d.png
 其子孙贵者不必宗子宗子不必贵祭用贵者之禄
 岂反使宗子之贱加其上万一宗子竟是农夫如之
 何其加于朝官也只得贵者主祭宗子及直祭同祭
 主祭者居中宗子居左直祭居右长一辈者稍前同
 班者齐排卑幼者稍后祝文竟写主祭孙某宗孙某
 直祭孙某至小宗亦宜仿此意如某于法得立高曾
 祖考之庙然某即非高祖之宗子也某为主祭孙而
 宗孙即用高祖之长房长孙为之直祭者每年换人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725-0425a.png
 至五世而祧则用曾孙之长房长孙为宗孙以次而
 下倘有德有爵不可祧者则仿古礼祖功宗德之意
 将此主移向始祖之庙合族公祭不然贵者之子孙
 倘竟降为皂𨽻又安可以祖之爵而隆祭之礼与所
 谓葬以大夫祭以士者大不侔矣祭以本身之爵非
 以祖考之爵也
家礼既脱稿被人窃去后来朱子不能重具稿惟嘱门
 人杨氏曰此稿日后出时中有某条某条未订正当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725-0425b.png
 为改之故家礼中有数条皆经杨氏注明读者不可
 忽过家礼要存古法故段段有宗子行礼到底人不
 能行如今须考定令眼前可行方好卿大夫家古有
 世禄故子孙虽无位行事尚得与大夫同今卿大夫
 既无世禄设数传之后支子显达而宗子却无禄则
 宗子分止宜荐而支子又不得祭是使有禄者身享
 鼎烹而祖宗仅受菲薄于心安乎寒家宗祠在山中
 先世士大夫多居郡祭时不躬不亲惟使直祭者经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725-0425c.png
 理其事故时序岁腊潦草献享而已及先君定议以
 为宗子有禄自当主祭即宗子举人而支子进士宗
 子侍郎而庶子尚书爵秩相彷亦仍当宗子主祭若
 宗子无禄而庶子显贵则贵者以其禄主祭居中宗
 子居左直祭者居右一同奠献如此斟酌既不背古
 意而于今可行方不为空言
问官及三品者皆得立庙假如官六七品得立庙否曰
 适士二庙古也六七品于秩为郎今之郎即古之士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725-0425d.png
 立祠何妨亦得祀四亲只是杀其体问诸生庶人何
 如曰不可立祠祭于寝亦可祭四亲其礼又当简略
 问小官亦可祀始祖否曰亦可只杀礼就是了大抵
 程朱有一人说过便可用他是从道理上秤量过的
 聚族之道圣人所尚不忘本之谊君子所先人皆不
 敢忘其祖宗无不是处自然风俗日厚只是屋之大
 小礼之丰杀各安其分初亦无害
小宗如及身贵便应立四亲庙子孙以世代而祧下至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725-0426a.png
 本身元孙都该用贵者之宗子宗孙主祭盖五世之
 泽未斩也如五世内支子有贵者亦不得于此祠中
 主祭当自别立四亲庙可也大宗不容有二小宗不
 妨其多
祭为吉礼今仕宦之家四亲多不立庙又止忌日设祭
 祭墓及祭忌古无是礼也朱子不敢废忌日之祭然
 变服用浅黑色巾盖犹哀之馀也岂可当吉礼乎
程子云凡人服既至高祖祭亦应至高祖既得祭岂可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725-0426b.png
 不详制度某归即为庙于宅内作四龛依朱子法隔
 开便不嫌并坐南向且便于忌日各祭神座略低以
 便祭时几筵相接
古时天子诸侯大夫各有祖庙其合食也则太祖正东
 向之位今既无各庙之制又无东向之礼则同堂异
 室自然并坐南向只是妣本附祖合飨时人家都设
 一筵大不妥母子同席犹可舅妇可同席乎伊川自
 说得确四亲应分为四席宁可以一筵而分为四处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725-0426c.png
 若再为通融则祖与祖为一处妣与妣为一处一筵
 分为两筵则更便矣意厚而礼明不惟其物也
吾家遵程朱之教祭自高祖以下于官舍则立祠版奉
 以行但祠版只同一龛既不容版隔作四如朱子之
 制则供馔时势难多席若循俗通用一席则是舅妇
 同席于体不顺今酌分为二席东席祭四代祖考西
 席祭四代祖妣父子姑妇固无嫌于同席也官舍无
 常难以如礼如此权宜行之庶犹不至大谬(清植/)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725-0426d.png
画像之设程子以为少一根须便是别人其言似太固
 夫推孝子慈孙哀慕之心梦寐髣髴犹愿见之况形
 像宛然想见平生者乎(自记/)
张子言三年之丧期可祭此句未安至云期之丧既葬
 可祭缌功之丧踰月可祭似乎可行(自记/)
墓祭以寒食始见于开元之诏其文曰寒食上墓礼经
 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故万季野疑其起于陈隋
 之间寒家上坟不用寒食而用戌亥之月似更有理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725-0427a.png
 古者庙祭墓藏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报魂报魄求诸
 阳求诸阴各有其类顺天道之节(自记/)
祭酒之礼有三样不同先灌酒者代祖宗祭先代为饮
 食之人所谓祭酒也次奠酒斟一杯奠于列祖斟一
 杯奠于列妣次方每祖位前各斟一杯每妣位前各
 斟一杯如盛筵延宾然初登筵则向外以酒灌地所
 谓祭酒也次斟一杯送首座客所谓奠酒也客辞则
 令人每客前各斟酒亦三样不同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725-0427b.png
有人年少妻死无子即扯一族人为嗣于神主旁书男
 某奉祀大为悖谬继嗣本为继祖乃为男子设未有
 为妇人设者况夫在则夫为主其题主应作亡妻某
 氏神主其旁不书奉祀
钱楮乃五代后事然行之久亦难废即使圣人到今制
 礼亦必不同于三代何则人之习俗不同即鬼神亦
 不同也古人祭取萧合膟膋爇之所以求神于阳灌
 酒于地所以求神于阴今之烧香亦求神于阳之义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725-0427c.png
 此皆无害于礼从俗可也
古冠皆以束发当𩕄处率使空如今妇人之覆髻者而
 略加高夏收殷哻皮弁爵弁及后世竹皮进贤远游
 诸冠皆然即冕亦然惟后板向前如覆瓦前仍空也
 至汉元帝头上有壮发一攒因覆以片巾王莽头秃
 又全覆之而谓之帻自是人皆效之及宇文融遂制
 幞头以方巾幂首四隅四带两带结发后垂其馀以
 前两带从髻后绕回而纽结于前唐明皇因以后两
卷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725-0427d.png
 带用铜丝钩起弯向前以示异即今戏场中两翅冠
 也鱼朝恩则内用桐木为楞骨使高而方士大夫皆
 承用之五代时始改为软纱帽即用幞头而模之明
 始加漆为今戏场中圆纱帽而以方者为幞头
 
 
 
 榕村语录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