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a 页 WYG0723-00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十
  书经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修撰(臣/)于敏中
  林之奇曰世之人徒以舜之为君恭己正南面而
  己不知舜之君臣其都俞赓歌于一堂之上自一
  话一言未尝不以克艰为戒惟君臣不忘于克艰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b 页 WYG0723-0045b.png
  兹所以享无为之治也
  王樵曰政乂民化正见其不可不克艰也盖政自
  君臣出而民则观上而兴者也得于观感风动神
  速故曰敏德
  (臣/)谨按太平之世海宇乂安民生熙皞论治者莫
  不叹美夫风化之隆抑知其君若臣平日之兢兢
  业业居安思危图所以敷政宁人者盖无不自艰
  难惕厉中来也典谟所载有虞之时地平天成六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a 页 WYG0723-0046a.png
  府修三事治庶绩咸熙可谓盛矣乃大禹之陈谟
  必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者何哉盖大舜克
  艰之心惟禹知之为最深而大舜克艰之政惟禹
  见之为最切故君臣交儆念及于政乂民敏必推
  本于克艰亦曰鉴于已然防于未然忧其所当忧
  并忧其所不必忧戒其所当戒并戒其所不及戒
  而已不然岂以舜之大知而犹待禹之谆谆乎(臣/)
  因是而思天下无不可化之民亦无不可行之政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b 页 WYG0723-0046b.png
  特一念之宽假久或流于废弛一事之因循势必
  难于整顿故曰艰也然而为臣子者各分一猷各
  任一职朝夕黾勉幸而无废厥事其为职业也易
  副其为艰钜也易胜若夫九州之大万几之赜纷
  然萃于一人戴黄屋而不有其尊履宸居而不有
  其贵求衣待旦早作夜思运天下于一心而无一
  时一事之不劳其智虑极言其艰并非股肱心膂
  所能代左右近侍所能窥即至于已治已安犹必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a 页 WYG0723-0046c.png
  持盈保泰之是凛用以巩苞桑而固磐石则后之
  克艰岂易竟哉进而论之天生民而立之君君代
  天而任之臣君体天道臣亮天工无不当以敬天
  为心者也夫天命不易奉若无违君之敬天以克
  艰厥位不待言矣至如为臣之道亦岂惟夙夜匪
  懈以事一人哉善夫罗从彦之言曰立朝之士当
  爱君如爱父爱国如爱家爱民如爱子盖平居既
  存忠爱之心临事自无瞻顾之念至性所发可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b 页 WYG0723-0046d.png
  对天地而质神明即至于鞠躬尽瘁犹恐此心有
  所未尽以负臣道而旷天工是之谓克艰是之谓
  敬天大禹陈谟勖君兼以自勖如此更读益稷至
  敕天之命惟时惟几数言愈可知有虞君臣虽赓
  歌飏拜时其交相劝勉者无非克艰之意终始不
  倦此无为之治所以称极盛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a 页 WYG0723-0047a.png
  书经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蔡沈曰曰以下即禹只承于帝之言也艰难也孔
  子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即此意也乃者难辞也敏
  速也禹言为君而不敢易其为君之道臣而不敢
  易其为臣之职夙夜祇惧各务尽其所当为者则
  其政事乃能修治而无邪慝下民自然观感速化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b 页 WYG0723-0047b.png
  于善而有不容己者矣
  (臣/)谨按天下之大庶政极繁兆民极众一切待理
  于主治之后辅治之臣求其政无不乂民无不德
  厥惟艰哉然艰在事克艰在心艰不尽在事克艰
  仍在心克者能也克者胜也励精于始以能为克
  坚守于终以胜为克道心所发克则必能人心所
  发克则必胜曰艰厥后艰厥臣是厥后厥臣各有
  分内无穷之艰难永肩于身惕厉于心刻不少宽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a 页 WYG0723-0047c.png
  毫不相贷务在殚心竭力必能胜之而有馀始不
  负投艰之责后克艰者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
  惟危慎终于始之心也臣克艰者为上为德为下
  为民其难其慎之心也后以克艰明臣以克艰良
  政以克艰善民以克艰化则克艰要哉即唐虞之
  君臣以观天必钦若时必敬授命官必钦亮功必
  钦恤刑必钦兴事必钦省成必钦未尝怠于心而
  儆戒无怠未尝荒于事而儆戒无荒各竭其股肱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b 页 WYG0723-0047d.png
  耳目之才而思日赞赞各尽其翼为明听之职而
  思日孜孜元首明矣犹虑丛脞股肱良矣犹虑其
  惰庶事康矣犹虑其堕后则朝夕乾惕臣则夙夜
  匪懈以此勤政而政理则府修事治功叙而庶绩
  其凝以此勤民而民化则劳来匡直辅翼振德而
  于变风动自能不疾而速矣夫乂不易得诸政也
  敏德不易得诸民也必克艰厥后克艰厥臣其政
  其民乃庶几其乂且敏德也则克艰要哉然在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a 页 WYG0723-0048a.png
  后贤臣不敢谓政已乂也民敏德也而或萌一易
  心也无时不以克艰之心各自凛也无时不以克
  艰之事交相儆也抑又思唐虞时政简民淳后与
  臣尚且克艰于无尽况中天以后政则日繁民则
  日漓欲其又且敏德尤艰于古则君臣之克艰尤
  甚于古思绍唐虞之治而君臣之所当思艰者其
  有尽乎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a 页 WYG0723-0048c.png
  书经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
              编修(臣/)刘慥
  蔡沈曰禹言为君而不敢易其为君之道臣而不
  敢易其为臣之职夙夜祇惧各务尽其所当为者
  林之奇曰世之人徒以舜之为君恭己正南面而
  己不知舜之君臣其都俞赓歌于一堂之上自一
  话一言未尝不以克艰为戒惟君臣不忘于克艰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b 页 WYG0723-0048d.png
  兹所以享无为之治也
  吕祖谦曰禹言君臣之道蔽以克艰一言可谓至
  矣盖以为难则存敬畏之心以为易则启骄逸之
  志此治乱安危所自分
  (臣/)谨按自古君臣之德业无穷而事功亦无尽其
  所以立体达用原始要终以贯彻乎德业事功之
  内者总不外克艰之一心盖万方至大庶类甚纷
  天以其权付之后后以其任分之臣其间安危所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a 页 WYG0723-0049a.png
  系得失所关后与臣负荷仔肩真无旁贷无宽假
  祇可以自喻而不可以告诸人者以为艰洵莫艰
  于此矣然艰匪徒知之已也人非庸材孰不冰兢
  自矢而私或间之欲或分之常则忽之终则易之
  求其克艰者往往而鲜是必后与臣以德业为事
  功持此克艰之志久而弗懈其始也精以察其几
  一以致其决而于天人之介确然不移则凡怠荒
  逸佚固早已绝其萌矣由是经理万端宰制群动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b 页 WYG0723-0049b.png
  上顾天命下畏民碞欲兴利也惟恐利未兴而害
  即随之欲除弊也惟恐弊未除而害且益甚夙夜
  战兢常以不副厥后不副厥臣之心时凛于寤寐
  则克艰之中更觉其艰也是故创业之艰似倍于
  守成(臣/)独谓守成之艰实倍于创业何者创业之
  初斯民久在水火一旦革故鼎新时至事起后若
  臣殚精竭力开太平之基而四方已定人无不乐
  其更生者惟是守成之后天下溺于晏安闾阎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a 页 WYG0723-0049c.png
  于奢靡萌孽恐其窃发也而防闲艰仓廪恐其虚
  耗也而储蓄艰水旱恐其时遇也而赈恤艰嚣凌
  恐其渐长也而惩治艰虞诈恐其日盛也而化导
  艰章程恐其渐弛也而振作艰廉耻恐其日泯也
  而维持艰所以制治未乱保邦未危过严则猛而
  过宽则慢真有什伯千万倍之艰者惟后勿敢易
  其为后臣勿敢易其为臣正心诚意交儆一堂未
  事而预谋当几而详审不竞不絿无偏无党神游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b 页 WYG0723-0049d.png
  千万里之遥虑周千百世之远说命曰惟事事乃
  其有备有备无患为君臣者欲事事有备无患则
  克艰之心讵敢须臾少释耶昔孔子引人言为君
  难为臣不易夫难与不易原分重轻然亦就主治
  辅治别其责之大小耳试观皋夔伊旦无不以国
  事为己事其克艰之心未尝减于君禹故统之曰
  克艰也但世不乏明主而每患少良臣三代以前
  君臣一德喜起赓歌夐乎尚矣即汉之文帝唐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a 页 WYG0723-0050a.png
  太宗其时若申屠嘉魏徵辈亦能相与有成者盖
  一人既以天下之心为心诸臣即当以一人之心
  为心则以实心行实政同心交辅上下克艰德业
  成而事功著斯政乃乂黎民敏德何虑治不古若
  耶(臣/)闻志不惕则神不凛古之人盘盂有铭刀剑
  有铭户牖有铭所以触目而警心也(臣/)不揣固陋
  敬为万世御座铭其辞曰天生蒸民作之君师动
  静语默日监在兹遥遥寰宇一人是主惟命靡常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b 页 WYG0723-0050b.png
  有德斯祜于皇念哉惺惺灵台敬胜义胜厥修乃
  来夙夜战兢深宫乾惕一夫失所已饥已溺惟明
  乃断惟虚乃公刚克柔克允执厥中安不忘危治
  不忘乱文德武功有备无患一日二日端在谨几
  渐不可长显由于微理财有经知人则哲明慎用
  刑黎民遍德清心寡欲去佞任贤乾纲独揽国本
  乃坚从谏如流赏罚不忒持满戒盈温恭允塞堂
  廉咨儆上下交修礼陶乐淑永绥大猷钦哉元首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a 页 WYG0723-0050c.png
  承先启后祖考式凭克艰厥后又为万世臣陛铭
  其辞曰尧舜君民引为己任布化宣猷期于克称
  夙夜匪懈端在勿欺天威咫尺岂但四知工曰天
  工位曰天位受禄膺封何以无愧是惟尽职讵论
  尊卑各循已分知无不为敬则生明勤则生敏赴
  事图几怠荒悉泯公尔忘私国尔忘家殚忠竭智
  砥砺有加匪徇而情匪植而党同寅协恭善类斯
  广芸芸兆姓原吾同胞推心置腹转达恩膏立纲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b 页 WYG0723-0050d.png
  陈纪有条有理善则归君过则归己防微杜渐勿
  旷庶官功崇业广永图治安守经达权慎终如始
  道有当然敦行不已为上为德为下为民钦哉圣
  训克艰厥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a 页 WYG0723-0051a.png
  书经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
              编修(臣/)钱琦
  吕祖谦曰克艰者厥后厥臣各止其所之意君克
  艰君之事臣克艰臣之事思不出其位也
  (臣/)谨按古今治乱安危之机常相倚伏未有不自
  上下交儆乃克致于上下交泰者一日不宵旰则
  万几之丛脞因之一事不奋勤则百事之因循积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b 页 WYG0723-0051b.png
  之其几甚微而所关为最大无他勤苦之至造物
  亦鉴其衷怠玩之萌匪僻即乘其隙事有必至理
  有固然也今有寻常士庶之家其所治不过数人
  耳其所经理一日不过数事耳顾其父肯堂其子
  肯构必有相济之美而后可以振厥家声而况所
  治与所经理更有万万倍于此者且夫守成之后
  尤与创业异何则王者受命而兴将欲垂统于无
  穷必不暇作晏安之想且其时天下甫定即凡一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3a 页 WYG0723-0051c.png
  切事宜但得规模大备已足观矣若数傅而后风
  会日新文明大启其间因革损益与时变通欲承
  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则其所为大备者当必进
  于美善焉而又承平日久玩志易生庶务日繁倦
  心易起昔匡衡有言曰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
  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
  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
  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3b 页 WYG0723-0051d.png
  后中和之化应然则持盈保泰之思较之拨乱反
  正之意洵当有深马者若夫无旷庶官天工人其
  代之则后之艰即皆臣之艰也其大臣则职在调
  和燮理其小臣亦当效力宣猷其在外者则职在
  布化承流其在内者亦有官守言责然而为上或
  致于损下师古或易于泥今喜功者好言振作而
  未免纷更避事者托言镇静而多致废弛纵圣明
  宽大亦或舍短而录长而此中未慊寤寐能自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4a 页 WYG0723-0052a.png
  乎然则如何说者谓后与臣总莫若以实心行实
  政(臣/)愚独谓政患其不实心患其不虚试观三代
  以后不乏励精图治之君臣顾往往欲兴一利而
  弊即随之甫除一弊而弊又?中之揆其故大约
  信心太过恃其意之无他而愈以增其偏执胶固
  之害虚则公公则明明则诚诚则自无不实故下
  文即曰稽于众舍己从人盖言心不可不虚也抑
  (臣/)更有说焉天下事众劳不能独安众勤不能独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4b 页 WYG0723-0052b.png
  逸世未有举朝尽皋夔稷契之臣而不能致君于
  尧舜者也慕笙簧之乐而委蛇自得虽赓歌之盛
  无补朝纲挟夙夜之诚而尽瘁鞠躬即吁咈之中
  无惭一德商书亦曰为上为德为下为民盖臣责
  之所系若是之重且大则知人则哲人君用人之
  际是尤所当谨慎者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5a 页 WYG0723-0052c.png
  书经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编修(臣/)诸锦
  孔安国传云攸所也善言无所伏言必用如此则
  贤才在位天下安宁
  蔡沈集传云舜然禹之言以为信能如此则必有
  以广延众论悉致群贤而天下之民咸被其泽无
  不得其所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5b 页 WYG0723-0052d.png
  (臣/)谨按经义而知治天下莫大于用人用人惟其
  贤而贤之可见者先徵于言此舜禹孜孜相询者
  急亲贤也用以四言推广其义蕴而比次敷陈之
  以备
天家用贤之治理焉国家之政首在得人穆穆唐虞四
  岳五臣翼为明听宾于四门都俞吁咈喜起臣邻
  殳斨伯与帝曰工倕百揆庶尹朱虎熊罴两阶率
  舞九成来仪孰典礼乐夔龙伯夷禹拜昌言九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6a 页 WYG0723-0053a.png
  勿坏地平天成万世永赖亦越成汤得师者王用
  人惟己立贤无方汝鸠汝房谊伯仲伯司空明居
  巫咸伊陟甘盘傅说武丁中兴圣惟从谏正则从
  绳岂无巨川惟贤楫之岂无酒醴惟贤糵之亦有
  盐梅而不和羹功用曷施鼎鼐焉成繄惟古训学
  则多闻允协成德永绥兆民文武造邦谁赞厥功
  干城罝兔渭水非熊卷阿矢音凤鸣雍喈成周太
  和邦实荣怀吉甫作诵宣平聿昭烝民韩奕江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6b 页 WYG0723-0053b.png
  崧高洎乎春秋强弱诎伸晋文克伯三士上人管
  鲍高国桓公以安卫多君子史蘧在焉展禽受命
  齐侯还师子产有辞诸侯赖之不贪为宝贤哉司
  城秦得奚余西陲式增倚相射父楚实有材宗国
  之桢新甫徂徕七雄并峙战国之问骏马市骨金
  台集贤神师出拜甲士争先报燕乐毅复齐田单
  干木藩魏却秦鲁连存鲁端木霸越计然包胥救
  楚子房为韩相如渑池赵璧既完乐羊箧满倚任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7a 页 WYG0723-0053c.png
  中山彼区区者偏霸是屏得贤之效尚莫与京汉
  高新丰萧曹魏丙南阳王业邓冯寇耿堂堂武乡
  抱膝隆中仁义之师儒者之宗唐之贤臣姚宋房
  杜开元之际九龄风度建中克复浑瑊马燧外惟
  李晟内实陆贽宪宗恢宇相臣裴度会昌复振亦
  有德裕中间马周千载奇遇风云会合明良作睹
  庆历以还文富范韩君实作相磐石之安连茹汇
  征张秦范刘珥笔编年著录千秋眉山轼辙庐陵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7b 页 WYG0723-0053d.png
  敞攽长乐两陈南丰二曾追韩蹑欧包刘越嬴礼
  乐文章玉质金声濂洛以来文教大成
圣主在上远过汉唐师臣者帝宾臣者王贤退而吁贤
  进而俞贤集而都贤乏而需于以董正扈民无淫
  于以典礼有林有壬于以经费民用不匮于以劳
  民民之攸塈献纳雨露奉常寅清平司廷尉仙集
  蓬瀛司寇诘宄播以祥刑兵革无虞水土既平凡
  此光荣惟贤是成其在高辛八恺挺生齐圣广渊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8a 页 WYG0723-0054a.png
  明允笃诚其在高阳八元孔多忠肃共懿宣慈惠
  和麟之仪仪凤之师师芃芃黍苗湛湛露斯薄海
  来贺四方无侮九州攸同万邦无斁毋曰无式有
  冯有翼毋曰无职有孝有德非贤不乂非后不食
  雉膏待斟井渫用汲承天之祐
一人有庆心无为也以守至正万邦咸宁群黎百姓猗
  与万载保泰之盛臣不胜竦惧战慄之至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9a 页 WYG0723-0054c.png
  书经
 嘉言罔攸伏
             编修(臣/)窦光鼐
  (臣/)谨按禹之祇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
  臣而舜之答禹首以嘉言罔攸伏为言此可以知
  帝王致治之本矣夫舜以浚哲温恭之德广敷奏
  明试之治岂真有或伏之嘉言乎而犹谆谆于此
  者何也盖天下之理虽圣人亦有所不能尽而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9b 页 WYG0723-0054d.png
  用饮食之事虽愚夫可以与知今有十事于此我
  知其九而不知其一则一事废矣自一而积之至
  于十百千万其废者已不可胜计也而况所知之
  未至于九也人知其一而我用其一则一事举矣
  自一而积之至于十百千万其举者已不可胜计
  也而况所知之未必止于一也圣人知其然故常
  导之使言言善而人亦善则扬其言并举其人言
  善而人未必善虽弃其人不废其言明目达聪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0a 页 WYG0723-0055a.png
  朝宁有以言为讳者哉且夫古之所谓言者非如
  后世谏台有专官也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官倍周
  官三百六十无不得以言至于天子之前者然犹
  恐不及也则又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
  史书过失工诵箴谏士传民语御瞽几声之上下
  夫是以志同道通而嘉言不壅于上闻也中庸曰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洪范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
  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诗曰询于刍荛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0b 页 WYG0723-0055b.png
  此帝王之治所以精粹纯白无少瑕翳而其流风
  馀烈犹可以为后世法也唐太宗贞观元年制谏
  官随宰相入阁议事论者以为贞观致治之本又
  尝谓萧瑀曰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
  天下之务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数延见问民疾苦政事得失夫五品以上其人未
  未必皆贤即云贤矣其所见讵必有加于太宗哉
  而太宗孜孜求之若不及然故其时房杜王魏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1a 页 WYG0723-0055c.png
  徒绳愆纠谬辅赞政事虞褚姚欧之属更日入直
  商确古今至于治成道洽史书大有二十馀年几
  致刑措君子不以多诸臣辅治之力而以美太宗
  听言之功夫非其明效大验耶陆贽曰君人者以
  众智为智以众心为心恒恐一夫不尽其心一事
  不得其理魏徵曰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
  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由是言之兼听则明偏
  听则暗尽下则兴矜己则败史册所传其已事可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1b 页 WYG0723-0055d.png
  观也然则舜阐克艰之旨而谆谆以嘉言罔攸伏
  为言真万世之金鉴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2a 页 WYG0723-0056a.png
  书经
 儆戒无虞
            侍读学士(臣/)金相
  林之奇曰舜之盛德于淫佚怠荒诸事虽不至此
  然而儆戒之意实未尝敢忘此益之所以拳拳为
  舜告也
  (臣/)谨按自古帝王运际艰难经营缔造不遑宁处
  有虑必获有为必成惟常怀忧危之念故能烛照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2b 页 WYG0723-0056b.png
  于未形弥缝于未著往往可忧之事自此而消若
  夫太平有象朝野清宁常自以为无足深忧往往
  可忧之机已隐伏乎其中而莫之觉由此观之有
  虞而知儆也易无虞而知儆也难无虞而知儆者
  道德之君也有虞而知儆者英明之主也无教逸
  欲有邦尧舜之无虞知儆也魏徵若在不使朕有
  是行唐太宗之有虞知儆也若夫有虞而并不知
  儆者斯又其次焉者也夫有虞知儆非材识明敏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3a 页 WYG0723-0056c.png
  者不能悔悟深切然俟事至而方为之备患至而
  始为之防则仓皇急迫已有杌隉难安之势曷若
  国家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之为愈乎临渴掘井
  劳而无成未两绸缪民谁敢侮惟彼圣哲知觉独
  先深谋远虑无处弗周盛明而念及艰危一日而
  计及百世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至于如此其
  极也汉唐以下贤君类皆苟可以安而止夫苟可
  以安而止则未可安而必不止可知也是以得失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3b 页 WYG0723-0056d.png
  参半纯疵相兼治不古若其以此哉明德如舜怠
  荒佚乐宁或有此而禹陈克艰之谟益申儆戒之
  旨其言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者修之身
  者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者
  修之朝者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
  从已之欲者施之天下者也而贯彻乎始终检束
  乎内外者则一以必儆必戒之心植其体而握其
  机焉在泰之上六曰城复于隍言不知所儆则泰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4a 页 WYG0723-0057a.png
  即转而为否也否之上九曰先否后喜言知所儆
  则否可转而为泰也盛衰因乎时补救存乎人主
  治出乎君翼赞恃乎臣使君曰无虞而臣亦曰无
  虞君曰可虞而臣反曰无虞其不至君日骄而臣
  日谄者几希矣然则无虞加儆岂独君道为然凡
  属股肱孰不宜共体此心以分任其责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5a 页 WYG0723-0057c.png
  书经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编修(臣/)秦葸田
  蔡沈曰任贤以小人间之谓之贰去邪不能果断
  谓之疑
  (臣/)谨按平天下之道首重用人人品不同贤与邪
  二者而已用舍有定任与去二者而已其始贵有
  鉴别之识灼然而不淆其继加以刚健之力毅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5b 页 WYG0723-0057d.png
  而不夺盖贤邪之判在心术而心术之辨在公私
  心术而果出于公欤其气象必有光明磊落之槩
  其行事必有公平正直之体难进易退爵禄非所
  恋也矫枉从正时议所弗徇也洁已独立而不藉
  声援竭忠尽愚而不避艰险在大僚则以责难陈
  善为恭而不以趋走承顺为敬在下位则以恪勤
  匪懈为职而不以营求干谒为心隐微幽独之中
  但知有爱君奉国故曰公也如心术而或出于私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6a 页 WYG0723-0058a.png
  其情状必有掩饰闭藏之态其行己专以便僻侧
  媚为能始而患得终而患失脂韦谐俗而惟取模
  棱因循缄默而但求保位其幸而循资历俸以至
  大僚则容悦固宠而全无建白倘或淹滞下位则
  逢迎希冀而不惮卑污处心积虑第知有身家爵
  禄故曰私也公与私之辨彰彰如是而任之去之
  往往有未当者则贰与疑之过也夫贤者之事君
  也议事则据理而不涉揣摩奉职则秉法而不容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6b 页 WYG0723-0058b.png
  假借如事属可行纵破成例而不顾如不可行虽
  违成命而不辞处唯唯诺诺之中独有謇謇谔谔
  之概而奸邪之人恶其不便已也遂委曲隐约以
  中伤之不曰沽名则曰卖直不曰归过则曰揽权
  日浸月润渐就疏远而不觉甚且有不原其大节
  而微疵小过指摘交加吏议亦随其后者此从来
  善人君子每不能久安于朝廷之上而展其素志
  皆贰之故也彼邪人之保位者反以是为戒苟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7a 页 WYG0723-0058c.png
  随俗务为弥缝非之无非刺之无刺当利害得失
  之交全不以民生国计为念其所辗转踌躇者不
  曰拂上意则曰碍人情调停之外无他长承顺之
  外无他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贪营系恋而不去
  虽人主穆清之中时多鉴察然以其小心寡过也
  则宽大以容之矣以其备位年久也则姑且以留
  之矣而不知职事已为之渐废人心已为之渐靡
  风俗已为之渐偷纪纲已为之渐弛而其人享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7b 页 WYG0723-0058d.png
  禄位宴然自以为得计此则疑之说也然则如之
  何而后可亦惟曰诚而已矣刚而已矣诚则不贰
  刚则不疑果能确知其贤而任之开诚布公推心
  置腹与之断大事而不疑其擅与之图密计而不
  患其私与之进退人才而不嫌其党与之赏罚事
  权而不虑其专有所言而裁之以理无弗听也有
  所行而规之以成无弗从也有所忤而曲谅其心
  无弗恕也有所荐而明试以功无弗容也光明洞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8a 页 WYG0723-0059a.png
  达表里如一则真意交孚融洽胶固虽欲少自退
  诿而情有所不安稍为欺隐而心有所不忍矣夫
  然后利有举而必兴害有除而必去朝廷之上宁
  复有委靡观望之习待人主之焦心劳思别求挽
  回转移之法哉至于阴邪之辈一有觉察则立加
  罢斥虽无大过亦勒令退居不使倖位以妨贤路
  如此则贤安有不任邪安有不去天下安有不治
  者是以诚为体以刚为用之效也夫以大舜之德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8b 页 WYG0723-0059b.png
  有虞之治其存心岂复有不诚其立政岂复有不
  刚而益顾以是谆谆进戒者实有见于诚之难尽
  而刚之未易足也诚者真实无妄而无一念之私
  刚者不可屈挠而无一毫之惑诚为刚之体必此
  心纯粹中正全乎义理之公其烛物也如鉴之空
  而妍媸必当其处物也如衡之平而锱铢不差内
  不偏于喜怒好恶之情外屏绝乎笼络驾驭之术
  乃能有所任而必果有所去而必决刚之用于是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9a 页 WYG0723-0059c.png
  乎行此所以尧舜禹授受止此执中之旨而兢兢
  业业总不外人心道心之间盖以为勿贰勿疑之
  根柢也今观二典所载自分命羲和至二十二人
  惟以任贤为事则庶几不贰而尧在位日久当畴
  咨若采则驩兜共工转相推荐尧知其静言庸违
  而终未去四岳荐鲧尧知其方命圮族而终未去
  则尧之朝四凶犹在侧也亦可以见勿疑之难矣
  是以大学释平天下首重用人而论用人则申言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29b 页 WYG0723-0059d.png
  见贤不能举举而不能先之命见不善而不能退
  退而不能远之过即勿贰勿疑之说也而归本于
  慎德然则欲任贤去邪以平天下舍诚意正心将
  何从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0a 页 WYG0723-0060a.png
  书经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榖惟修正德利用
 厚生惟和
             编修(臣/)王居正
  王炎曰政之大要莫切于养民六府养民之具也
  正德所以养其心利用厚生所以养其身沟浍之
  导潴之蓄井之汲水之修也钻燧有变焚莱有禁
  火之修也产于地取之有时镕范而成之金之修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0b 页 WYG0723-0060b.png
  也植于山林斩之有时抡材而取之木之修也辨
  肥瘠相高下以植百物土之修也播种有宜耨穫
  有节榖之修也水以制火火以炼金金以治木木
  以垦土土以生榖此六府之序六府修然后可以
  正民德先富而后教也织衽而衣耒耜而耕釜甑
  而㸑资六府以利用也老有奉幼有长鳏寡废疾
  皆有养资六府以厚生也六府出于天地而修之
  在人三事行于天下而和之在人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1a 页 WYG0723-0060c.png
  (臣/)谨按古帝王之治天下也有纲有目纲一而已
  无古今之异所谓圣德修而万民化也目则有万
  补偏救敝兴利除害随时而变因地而殊者也然
  尝综其大旨惟一曰养民其养民也有三曰正德
  利用厚生而其所以利用厚生者则又有六曰水
  火金木土榖宋儒吕祖谦有言虽历万世之远不
  能外天地以有生外六府三事以为治是禹之功
  与天地相终始也审斯言也则后世之六府三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1b 页 WYG0723-0060d.png
  不能有外于禹之六府三事而其所以修之和之
  者亦不过期于便民而止不必异也亦不必同也
  不必相袭也亦不必相泥也是故耕而食凿而饮
  织衽而衣釜甑而㸑以至钻燧有变焚莱有禁五
  兵田器之有其制舟车宫室之有其宜古圣王或
  相制以泄其过或相助以补其不足而成法既立
  守而勿失其历古今而初无变易者固无论矣他
  如治河漕运钱币田赋积贮诸大政汉唐而下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2a 页 WYG0723-0061a.png
  益互殊因革不一载籍具在可考而知即如禹之
  时六府所最急者莫如水八载随刋已奏平成而
  犹尽力于沟洫正以杀九河之支流防助河之霖
  潦而底平成于永奠也故其时无堤无堰而享安
  澜之福者几及八百年殷周而降代有决徙然前
  代河决不过虑坏民田庐而已近代则兼虑防漕
  夫古者独去其害因收其利天下尚苦于争利而
  不胜其害若去害与兴利一事并谋则欲去其害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2b 页 WYG0723-0061b.png
  而难乎为利欲留其利而难乎为害昔之治河者
  曰堤防省而水患衰今之治河者曰筑堤以束水
  则水迅而自泻河亦不浚而自深夫亦惟是讲求
  乎利导宣泄之法兼察其冲击之所从而预为之
  备稍有可虞不时修治其庶几于国计民生交有
  赖乎此古今水政之异同也若夫金之属有五其
  权重轻通贫富而可以通行者惟铜而已顾三代
  以前以榖粟为本以泉布为权故鼓铸之法未详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3a 页 WYG0723-0061c.png
  考管子曰禹铸历山之金以救民之困汤铸庄山
  之金以赎民之无𥼷卖子者此但因民之所利为
  贸迁有无之藉而已自太公立九府圜法而国之
  经用资焉矣厥后有轻重之制有直当之法法制
  递更得失参半宋元以来钱之流衍最盛而钱之
  滋弊愈多大约有钱不行之患有钱不继之患有
  伪钱错行之患而要其弊窦有二曰私铸曰私销
  乃其所以救弊之道亦有数策一如刘秩言重铜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3b 页 WYG0723-0061d.png
  禁则铜不他用而鼓铸之用给铜不布则盗铸者
  无因而公钱不破此与贾谊之论相合一如孔顗
  论铸钱不可以爱铜惜工盖不爱铜则鼓铸无利
  若不得利则私铸不敢起私铸不起则敛散归在
  公上鼓铸权不下分此皆鼓铸之良法可以参酌
  而行之者欤此又古今金政之一端也至于禹之
  时水土甫平田政孔亟于是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而地利尽出焉迨法历三代而井田之制乃大备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4a 页 WYG0723-0062a.png
  后世言田赋者必推之盖其时土旷而人少又田
  皆在官之田而无在民之田故其法行之久而无
  弊自井田既废田乃不在官而在民矣于是随田
  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则自秦始随民
  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下中则自唐之两税
  始复古之士往往思变其法则反至于烦扰无稽
  而国与民俱受其病则以古今异宜故也然则田
  赋之善政惟在薄赋以恤民初不关田之井与不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4b 页 WYG0723-0062b.png
  井也不然代田限田均田永业诸法昔人行之往
  往不便此非其明验乎此又古今田政之权舆也
  乃若国以民为本民以榖为天故六府言土而必
  兼榖者正以见民之所重在此也考之王制记虞
  夏殷周四代之法乃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
  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然则古
  所称九年六年之蓄者盖率土臣庶通为之计耳
  固非独丰公庾不及编氓记所谓虽有凶荒水溢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5a 页 WYG0723-0062c.png
  民无菜色良以此也王制既衰杂以权术魏用平
  籴之法汉置常平之仓利兼公私颇亦为便厥后
  曰和籴曰义仓曰社仓或则谨其敛散于上或则
  专其出纳于民奉而行之具有成效乃始而备储
  后则专为军国之需矣始而设于乡社后则社变
  为县县变为郡矣窥诸立法本意已不相合而况
  胥吏之上下其手小民之隐受其累法久弊生可
  不慎乎要之积贮者天下之大命苟其法之既弊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5b 页 WYG0723-0062d.png
  也则当穷其致弊之由时弊则但理其时法弊则
  全革其法贵贱之数敛散之宜要在乎因时因地
  因势而变通之不可执一而论也由此数者以观
  之则六府三事之修于禹者不必尽有合于今也
  而其修于后世者亦不必尽有悖于古也化而裁
  之存乎其人神而明之存乎其心若执古人一定
  之法而曰必如是然后可以修六府和三事其于
  大禹修和之旨讵有当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6a 页 WYG0723-0063a.png
  书经
 水火土木金榖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编修(臣/)路斯道
  蔡沈集传曰水火金木土榖惟修者水克火火克
  金金克木木克土而生五榖或相制以泄其过或
  相助以补其不足而六者无不修矣正德者父慈
  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所以正民之德也利用
  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6b 页 WYG0723-0063b.png
  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六者既修民生始遂不可以逸居而无教故为之
  惇典敷教以正其德通功易事以利其用制节谨
  度以厚其生使皆当其理而无所乖则无不和矣
  (臣/)谨按天之生斯民也必有以养之而生始遂必
  有以教之而性乃复而教养之责总以属之圣人
  洪范五行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
  土此五行者民之所由以生亦即民之所藉以养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7a 页 WYG0723-0063c.png
  也盖天有四时以配元亨利贞之德而五行之气
  顺布岁功成焉地有四方以定东西南北之位而
  五行之次分属民居奠焉其数则本于河洛在河
  图则一六居北水之润下也二七居南火之炎上
  也三八居东木之曲直也四九居西金之从革也
  五十居中土爰稼穑也在洛书则水木不易其方
  金火互换其位而耦数奠于四隅即土之分旺于
  四季也以其流行之序而言则水生木而木生火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7b 页 WYG0723-0063d.png
  火复生土土生金而金生水水复生木天命之所
  以默运而不已也以其对待之体而言则南北为
  经水火之阴阳互根东西为纬金木之敛散各异
  土无定位冲气居中而寄于坤艮二维地道之所
  以相与于有成也相生本于河图相克本于洛书
  书言六府以相克为次盖法洛书入用言之地道
  也孔颖达曰此言五行与洪范不同彼以相生为
  次此以相克为次蔡傅宗之朱子曰水如堤防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8a 页 WYG0723-0064a.png
  溉金如五兵田器火如出火纳火禁焚莱木如斧
  斤以时之类古人设官掌此六府如此则递克而
  生五榖之说不必泥也古者神圣首出仰观俯察
  以开物成务其命官分职多取义于五行是以勾
  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元冥为水正
  后土为土正虽历代因革不同而龙火云鸟亦假
  五行之方色以别职守则五行之各名为府有自
  来矣后世五行之专官不见而六官取象天地四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8b 页 WYG0723-0064b.png
  时其遗意也虞廷虽有六府之号而其官则二十
  二人之中已无不备若禹平水土司空职也水土
  之府兼修之矣后稷教稼司农职也榖府之修有
  专责焉益之掌火则以虞衡明火禁而火之府修
  夷作秩宗则以春官达木德而木之府修至于皋
  陶明刑弼教实为秋官金行之府不赖之以修乎
  必如陈师凯之解水克火为烹饪火克金为煅冶
  金克木为成器为相制以泄其过斲木为耜揉木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9a 页 WYG0723-0064c.png
  为耒耒耨之利以生五榖为相助以补其不足共
  工之职足以兼之六府之修不若是易也乃独归
  功于禹者以禹宅百揆故也亦见财成辅相之道
  非圣人不能矣六府既修而有以养民之身三事
  不治则无以养民之心养民之政未备也其时敬
  敷五教则有契为司徒而正德之事和矣制器鸠
  工则有倕作共工而利用之事和矣但见礼明乐
  备而俯仰有资法制修明民安乐利厚生之事不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39b 页 WYG0723-0064d.png
  有专官而亦无不和矣是不第养民之身且有以
  养民之心善政不既备矣乎然则人主而欲讲求
  乎府事之修和亦正不必拘何者为水火何者为
  金木与土榖也庶职咸修而无不修矣亦不必专
  指何者为正德何者为利用与厚生也万几咸和
  而无不和矣而其要则操之于一人之身洪范五
  事云貌曰恭恭作肃其休徵则为时雨若言曰从
  从作乂其休徵则为时𤾉若视曰明明作哲其休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0a 页 WYG0723-0065a.png
  徵则为时燠若听曰聪聪作谋其休徵则为时寒
  若思曰睿睿作圣其休徵则为时风若貌泽水也
  言扬火也视散木也听收金也思通土也夫五者
  来备各以其叙则百榖用成而民食自裕是六府
  之修一人修之也诗有曰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德有不正者乎月令曰命工师
  效功按度程禁淫巧则不作无益害有益用有不
  利者乎诗又有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帝命率育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0b 页 WYG0723-0065b.png
  陈常时夏则躬自俭约以教导民而食时用礼缓
  急有资民生不有极厚者乎是三事之和一人和
  之也府修事和皆系之一人之身易曰后以财成
  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其是之谓乎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1a 页 WYG0723-0065c.png
  书经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侍讲(臣/)鄂容安
  蔡沈曰无稽者不考于古弗询者不咨于众言之
  无据谋之自专是皆一人之私心必非天下之公
  论皆妨政害治之大者也言谓泛言勿听可矣谋
  谓计事故又戒其勿用也
  (臣/)谨按有精一执中之学必有执两用中之治帝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1b 页 WYG0723-0065d.png
  王之道同条共贯质诸而不谬公平广大建诸而
  不悖旷然一出于无私而已无稽之言为私言弗
  询之谋为私谋勿听勿庸所以期协于中也夫以
  禹禀资上圣屈己受言骎骎乎二帝之舍己从人
  乐取为善矣其于二者宜可无虑然且心法授受
  谆复告诫者诚以黈纩凝旒偏听易壅保盈持泰
  集思宜广也自昔言之邪正判于心之公私惟其
  人求多闻事罔独断也故古曰在昔昔曰先民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2a 页 WYG0723-0066a.png
  浮游不根之谈绝矣周爰咨诹周爰咨询而嘉猷
  入告之益闳矣若彼私言与私谋者则岂第不考
  于古罔咨于众专己自是云尔哉或援引附会按
  之不适于用或伐异党同执之勿顾其安卮言破
  碎予智自雄驯至饰六艺以文奸谓人言之弗恤
  周公之所谓诪张为幻仲虺之所谓自用则小其
  妨政害治正坐是耳圣王知其然也是故师氏诏
  美保氏谏恶设鼗以招之悬铎以求之矇瞍亦献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2b 页 WYG0723-0066b.png
  其箴龟筮亦效其占凡以嘉言罔伏而询谋佥同
  庶几无稽弗询不以扰我协中之治也抑洪范之
  篇次五曰建用皇极则曰无有作好无有作恶次
  七曰明用稽疑则曰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
  人盖人主先清是非可否之源而后徐收明目达
  聪之用皇极之即为中也私言私谋之皆勿协于
  极也其理殆有互相发明者然则以执中之学布
  用中之治内外相资尤在穷理居敬之豫其功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3a 页 WYG0723-0066c.png
  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4a 页 WYG0723-0067a.png
  书经
 禹拜昌言
            监察御史(臣/)吴炜
  (臣/)谨按古之所谓昌言者岂徒琐琐焉为无足重
  轻之论无关国计民生之利弊徒呫哔空言以为
  具文云尔哉君陈篇曰尔有嘉谋嘉猷蔡沈集传
  释其义曰言切于事谓之谟言合于道谓之猷则
  凡不切于事而为迂阔难行之言不合于道而为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4b 页 WYG0723-0067b.png
  操切苟且之术皆不可谓之昌言而况以阴险不
  测之心为告讦沽直之弊有害于人心风俗者又
  其下焉者哉今夫进言者亦行其心之所发而已
  矣其心为卑鄙而无远大之识则其言必出于琐
  细世俗而不可以为经国之谋其心为拘牵文义
  泥于古而不达于今则其言必暗于事势而不可
  以见之于行其心为蔑古荒经祇图一时苟安之
  策而忘帝王远大之规则其言必多无稽之论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5a 页 WYG0723-0067c.png
  不可以信今而传后其心为险僻徇私而非光明
  正大之体则其言必有乖于大义而不可以对人
  者并不可以对己是故其为言者皆其心之声也
  夫听言者亦观其心之所存而已矣臣细绎古人
  昌言之义昌之为言大也谟则吁而犹则远可以
  为定命可以为辰告所谓明徵定保而不徒为一
  时之计区区补苴塞漏已也昌之为言明也其义
  质之幽独而无惭宣之朝野而无愧可以明目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5b 页 WYG0723-0067d.png
  胆于大廷广众之前而不至如徇私隐射以开告
  密之门者也而要其进言之本必先正其心始正
  其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
  民皆由于一心基之而其所谓正心之要必自存
  诚始其心果至诚而无私则其心为忠君爱国之
  心其言即为忠君爱国之言即有时出于愤激之
  论而其诚意之所积可以贯之金石而不磨亦可
  以谅其心之无他此即夫子所谓事君勿欺之论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6a 页 WYG0723-0068a.png
  信而后谏之至理故曰昌言也可以拜也否则沽
  名钓誉以为苟且功名之计甚则冒险藏奸以为
  报复私仇之隙此其心已不可以自问又何以结
  主知又何以对天下其与古之所谓昌言者不大
  相剌谬也哉又何拜之与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7a 页 WYG0723-0068c.png
  书经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
 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少詹事(臣/)张鹏翀
  宋蔡沈集传身修则无言行之失思永则非浅近
  之谋厚叙九族则亲亲恩笃而家齐庶明励翼则
  群哲勉辅而国治迩可推之远盖身修家齐国治
  而天下平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7b 页 WYG0723-0068d.png
  (臣/)谨按唐虞之世君臣交儆故能无怠无荒以成
  风动时雍之治而皋谟所谓慎修思永者尤为修
  己治人之要九族之惇睦庶明之励翼皆自慎修
  其身致之迩可推而远即此修己治人长久之道
  也禹美其言拜之宜矣禹之进于帝曰慎乃在位
  安汝止惟几惟康即慎修其身之谓也惟动丕应
  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则所谓思久长
  而宜远迩者亦不外是禹皋之言若合符节总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8a 页 WYG0723-0069a.png
  于能慎而已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是人主所
  为慎几微而防逸欲者实为四海人民所托命万
  年基绪所系属宁得有一时一事之或忽哉(臣/)
  仿昔人十思九德之意约举大端条列为十以备
圣主观省之助
  一曰慎起居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一言一动
  无弗记所以儆惕人主使有所敬忌而不敢忽也
  今起居注之职犹左右史之遗然所记者班朝莅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8b 页 WYG0723-0069b.png
  官之大端而深宫燕閒非所及知左右𥊍御又未
  必如古者之必择正士也起居之不时动止之无
  节孰敢与知防惟在人主之自为检制焉尔念此
  身为天地民物之主当保护爱惜以凝基命于宥
  密虽在深宫燕閒无时不畏于天命畏于民碞而
  亵慢无益之戏必有所不为者矣程子谓亲贤士
  大夫之时多近宦官宫妾之时少斯亦敬慎起居
  之要旨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9a 页 WYG0723-0069c.png
  二曰慎玩好书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盖有所玩
  必有所忘所玩者小所忘者大人主一心窥伺者
  万端偶有所好不及自防久而溺焉则心为物渍
  始则明知其非而不能自止浸淫而与之化则并
  不知其非虽有谏诤亦无自入矣故漆器造而谏
  者十人玉杯兴而贤臣三叹古之明戒也即琴书
  钓弋足以养性而怡情然以德性为本自无沈溺
  之失若失其本而专事其末其去玩物丧志也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49b 页 WYG0723-0069d.png
  何矣况人主一有玩好则迎合者必乘之以入玩
  好者贡献之媒也贡献者苞苴之渐也可不慎与
  三曰慎骄矜易曰崇高莫大乎富贵人君为四海
  臣民所仰戴尊莫并焉势莫隆焉所谓位不期骄
  禄不期侈者盖不足以言之矣然骄矜所由大端
  有二一则享太平之盛自恃富强谓金瓯无阙则
  纵心佚志萌焉一则膺睿哲之资自恃聪明谓举
  世莫及则谗谄面䛕进焉二者皆著在前史为世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0a 页 WYG0723-0070a.png
  炯鉴然臣窃谓自恃富强者一经纵恣旋踵衰耗
  惧而修备或可改图自恃聪明者予智自雄虽经
  摧折不能改悔往往至于沦替德日新万邦惟怀
  志自满九族乃离欲求惇叙励翼之功者可不戒
  慎乎哉
  四曰慎喜怒人大喜毗于阳大怒毗于阴阴阳并
  毗百疾交至谓喜怒之不可过也然喜为顺境或
  能勉持所伤犹少一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是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0b 页 WYG0723-0070b.png
  圣贤之学必于怒时置其怒而观理之是非则在
  物之可怒己无与焉此治怒之道也况帝王之喜
  怒有异常情喜则不免僣赏怒则不免滥刑僭赏
  则多倖滥刑则难堪况盛怒之下不能自制如唐
  太宗怒杀张蕴古后虽悔之亦何所及此喜怒之
  不可不慎也
  五曰慎观听帝王明目达聪以广观听盖一人之
  聪明有尽天下之闻见无穷也兼听并观期于集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1a 页 WYG0723-0070c.png
  思广益而眩惑聪明者甚多非穷理尽性独观昭
  旷之原则观听必有所蔽而猜疑因之以起诈伪
  乘之以入故观听不可不慎也且观人之法必自
  听言而详而言非一端有似私而实公者有假公
  以济私者有自为谋则过而为国谋则忠者若廓
  然大公虚中听受则诈伪自然消沮一存逆亿之
  见则无适非私众进则疑其党同独陈则疑其立
  异自矜明察翻致欺诬虚词惑听则幻蜃成楼密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1b 页 WYG0723-0070d.png
  奏伤人则含沙射影斯则事无定准人挟嫌疑大
  臣避嫌则举劾不敢尽公小臣避嫌则庶事动多
  壅滞(臣/)尝谓听言者但当察其理之是否不必究
  其意之公私无益于国无济于民虽公何补苟有
  益于国计民生虽私何害一人之自利有限而天
  下万世之利无穷也窃谓听言如此则集益宏多
  兼听并观无适非聪明之藉奚必皋谟禹拜哉此
  五者皆修已之要而治人亦在其中所谓慎修思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2a 页 WYG0723-0071a.png
  永者思过半矣
  六曰慎财用国家以理财为先务量入为出政之
  常经侈无益之费兴不急之役纵心志之欲穷耳
  目之观皆所以耗财用也(臣/)观历代侈费之主陈
  隋荒淫无足比数汉武帝唐明皇皆英主也一则
  外穷兵革内事神仙一则娱乐声色蛊惑心志皆
  侈费无极工役繁兴坐见富强立成耗匮覆辙相
  循良可痛已且滥用者必滥取搜括羡馀网罗市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2b 页 WYG0723-0071b.png
  货以充私用者有之好奢者必吝予膏泽不下赏
  赉不行者有之此财用之不可不慎也
  七曰慎举错人主之大权莫重于举错举直错枉
  则民服举枉错直则民不服圣人之言万世之准
  则也古者爵人于朝与众共之故用人必采公论
  草野至愚而贤否较然不可欺问有一二声实不
  符者故国人曰贤犹必加察未有众论共加指摘
  而可置之上位者也孟子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3a 页 WYG0723-0071c.png
  盖稍有不慎必至贤否混淆尊卑倒置使海内失
  望即早自觉悟旋加罢斥而转移之际所伤实多
  此举错之不可不慎也
  八曰慎刑狱狱者天下之大命一成而不可易故
  君子尤加慎焉当今刑狱之事可谓至详至慎无
  复遗议矣然(臣/)犹欲献其愚虑者每岁阅秋审册
  罪至死者不下数千其情实而勾决者十不一二
  苟有一线可生之路无不仰荷天地覆载之仁固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3b 页 WYG0723-0071d.png
  望斯人之迁善远罪渐臻圄空刑措之盛也然而
  囹圄之中日积日多势必填满狱户治狱之吏不
  无煅炼周内岂能尽雪覆盆(臣/)窃谓数赦既非美
  政宜令一二公正大臣清强御史亲历其地清理
  刑狱酌量情罪而入告焉以施法外之仁以布维
  新之化用以明章国宪扶植人伦未必非教化转
  移之一术也至如劫掠杀盗等类昔人所谓不待
  教而诛者今往往首恶经久逋诛为从辄从宽减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4a 页 WYG0723-0072a.png
  又岂足以惩奸宄而儆凶顽乎故好生之德宁失
  不经而除暴安良正非姑息之谓也斯则于至慎
  之中又加慎焉者也
  九曰慎治忽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道罔
  不亡治忽之义有明徵矣人主孰不欲治安而往
  往即于危殆者祸生于所忽而患气积也今天下
  休养百年仁渐义摩兵革偃息洵可谓治且安矣
  然(臣/)窃有虑者生齿日繁费用日广自公卿至于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4b 页 WYG0723-0072b.png
  士庶鲜不患贫当久安长治太平无事之时而天
  下无宽然有馀之象幸而年榖时熟庶几小康偶
  或水旱不时即劳补救岂可为万年经久之计哉
  书所谓慎修而思永者可惕然深思矣事变之来
  每积于忽微而乘于不觉饥寒盗贼天下之患恒
  必由之念绸缪于未雨防祸乱于未萌此治忽之
  几不可不慎者也
  十曰慎怠逸书曰君子所其无逸古语曰战战栗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5a 页 WYG0723-0072c.png
  栗日慎一日盖恐勤于初者不免懈于后也近代
  政治之美莫如唐太宗尚有十渐不终之虞其听
  言纳谏为后世所希慕然始而赏谏继犹乐谏终
  则勉强从谏是知始终如一者难也又云爱民之
  言不绝于口适已之事不忘于心是则表里如一
  者又难也我
皇上天纵圣明孜孜求治宵旰忧勤必期追踪唐虞三
  代之盛轨汉祖唐宗讵足比方然(臣/)窃观当今治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5b 页 WYG0723-0072d.png
  象未知视贞观时远过与否是以区区之忱愿益
  加勉而无怠焉修己之要治人之方虽非固陋所
  能知或足备观省慎思之一助伏望
圣主念微(臣/)慺慺之愚衷俯赐采择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6a 页 WYG0723-0073a.png
  书经
 在知人在安民
             侍读(臣/)李清植
  傅氏元初曰知人安民千古致治尽此四字
  (臣/)谨按君之所治者民也所与共治此民者臣也
  治民之道为养为教甚多端矣而必以安之一言
  为要领有如厚民之生则因其所利而利之而不
  以科禁繁多者妨闾阎之作息此所以耕田凿井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6b 页 WYG0723-0073b.png
  而忘帝力也又如正民之德则率其所性而导之
  而不以文法峻密者启官吏之苛绳此所以不识
  不知而顺帝则也若后世均输和买诸法以及一
  切之钩覈约束其初意本欲以便民也而适以扰
  民则与安民之意异矣其在诗曰谁能亨鱼溉之
  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说之者曰凡烹物者水
  火既调则不欲多以匕箸动之而鱼为甚为其脆
  疏而易散也故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西周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7a 页 WYG0723-0073c.png
  治盖如此是以诗人怀之厥后如汉之文帝宋之
  仁宗大抵皆载其清净民以宁一殆得安民之遗
  意者欤虽然安民之政必得其人而后行苟奉行
  不善纵有良法美意而民不被其泽此皋陶所以
  必先惓惓于知人也夫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然
  考皋陶之言曰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
  曰载采采盖谓人必有德然后可试之于事以验
  其才也由此言之则知德为本而才为末古人所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7b 页 WYG0723-0073d.png
  以有宁德胜才毋才胜德之论也今夫竹有本性
  也然后虽燬而不改其节玉有本质也然后虽碎
  而不易其洁物犹如此而况于人乎是故脊梁不
  竖者必不足与任重也脚跟不牢者必不足与行
  远也然则论人者若不先原其居心察其行已而
  惟据其办事以为衡必且以趋承捷给为佳士以
  矜嚣武断为干员以用智揣摩为达识以舞文迁
  就为通材风气所驱遂使人人以圆通为活法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8a 页 WYG0723-0074a.png
  软款为时宜此人才所由以寖衰风俗所由以日
  下也(臣/)尝䌷绎皋陶之两言窃谓安民之道固必
  以知人者先之而后其政行而知人之道尤必以
  安民者核之而后其人得何者天地之大德曰生
  圣主之大德曰仁本天之生行君之仁而致之民
  者则臣也故程子以视民如伤为司牧之要诀王
  旦以民力既竭为救时之名言陆贽以散小储成
  大储为经国之至计诸葛亮以一夫失所皆亮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8b 页 WYG0723-0074b.png
  罪为鞠躬之荩谋彼数子者皆三代以下之英也
  而以能存此意卓然为一时之名臣然则衡人者
  当知所重矣是故有能以固邦本为己忧以培国
  脉为己责而才猷又足以副之者其上也即使才
  猷虽短而仁心为质正道为坊者犹其次也其或
  旅进旅退而以曲谨自将以小谨自效抑又其次
  也若乃心存朘削利析锱铢而不顾大体不思远
  猷必非俊乂之选矣夫唐虞之际其官牧皆圣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59a 页 WYG0723-0074c.png
  之侣而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是以康衢之谣击壤
  之歌熙熙皞皞可谓民安之至矣而皋陶陈谟犹
  谆谆以此为说者良以人存则政举朝廷正则天
  下治为国之道舍此宜无大焉者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0a 页 WYG0723-0075a.png
  书经
 在知人在安民
           监察御史(臣/)王兴吾
  疏人君在于知人善恶择善而信任之在于能安
  下民为政以安定之也
  (臣/)谨按皋陶之言乃古今治道之要而在知人在
  安民又一篇之要也盖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
  长原所以治民故安民为立政之本而安民之政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0b 页 WYG0723-0075b.png
  必待人以行故知人又为安民之本及禹闻言而
  叹其事之难美其言之当故皋陶下复言九德以
  为求贤之准以为必得如此之人而后可以行安
  民之政也夫自陶唐以来贤明之君历代恒有其
  治功赫濯可传后世者莫不由于用人之当而人
  才不同或以德闻或以才著顾人主所用何如而
  治功因之亦异(臣/)窃考前事大抵仁主之用人先
  德而后才英主之用人先才而后德先德而后才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1a 页 WYG0723-0075c.png
  如汉文帝之以厚重少文为主而不喜更张喜事
  之人宋仁宗之裁抑侥倖而朝多善类然其弊或
  至安静有馀振兴不足故贾谊有可为叹息之言
  包拯有无肯出身任事之语先才而后德如武帝
  之以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而其弊则急功利
  而后仁义以至四海驿骚民生不安者有之惟圣
  主之用人则重德而必佐之以才取才而必本之
  以德务使相需以成而不使有所偏重夫是以得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1b 页 WYG0723-0075d.png
  人而成三代之盛也然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上以
  实求下以名应苟非实有以考验之而欲其真实
  无伪也难矣故皋陶不曰用人而直曰知人也(臣/)
  以为安民之要在于举贤任能而知人之法则在
  于精详考核试观于书尧之询事考言舜之敷奏
  以言明试以功禹之乃言底可绩皋之乃言载采
  采此即上古之考核也汤之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武之建官惟贤位事惟能书虽不言商汤考核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2a 页 WYG0723-0076a.png
  法而周制司马论官辨材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
  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则其考辨之严可知也至
  三代而下雄才大略之主以信赏必罚驱策群才
  以成大业者史不绝书然亦莫不考其实得其真
  而后用之其中如唐之太宗宋之太祖身致太平
  人材辈出史称太宗之谓魏徵用人弥须慎择宋
  祖之于州郡司牧以下咸躬自引对则其于人亦
  甚审察矣而明之洪武则垂于宝训曰任以职试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2b 页 WYG0723-0076b.png
  以事而其人之贤否自见是舍核实之法而欲知
  人其道无由也然大臣之与小臣其地异而其职
  亦异小臣智效一官能效一职其官理其职修则
  其能也其官旷其职废则其不能也此可以职事
  核之者也大臣则董群有司以宣布德意者也有
  表率之责有举劾之权则当以察吏为职举能其
  官惟尔之能举非其人惟尔不任故大臣之贤否
  当自其所举考之也况乎吏有能而不举则良吏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3a 页 WYG0723-0076c.png
  无由激劝或所举而非贤则不肖得以倖进是大
  臣举劾之当否乃贤才进退之所系而贤才进退
  又治功隆替之所系也可不重欤是以知人必先
  考核而考核必先于大臣之举劾始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4a 页 WYG0723-0077a.png
  书经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编修(臣/)曹秀先
  孔安国曰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
  则民归之
  (臣/)谨按帝王之用心以天下为命者也立于亿兆
  臣民之上而政教布焉赏罚施焉恩威济焉必有
  仁智合一之德而后其权以肃其泽以逮而其治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4b 页 WYG0723-0077b.png
  以彰知人安民所由尚矣大禹之云知人则哲能
  官人者盖人固不易知知人亦自不易也人类至
  繁而人性皆善然而善恶有异习始终有殊趋内
  外有二致如下文皋陶所云九德之目其形迹易
  蒙而真性难掩者皆是也于此而不知则多偏听
  独任之私于此而灼知则广明目达聪之用此所
  谓日月出而物无遗照权衡审而物无遗算也何
  其哲也由是岳牧卿贰任之而称其职用之而尽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5a 页 WYG0723-0077c.png
  其材虽门第有所不拘虽资格有所不限而官得
  其人矣反是而惩责及之而贬斥随之而无匪人
  者即无倖位至若地势疏远爵秩卑微或亦不能
  自达但择所知之人其荐剡而纠罚者知之而宁
  有私意于其间哉大禹之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者岂不以民罔常怀怀于有仁乎天子作民父母
  四海之苍生皆大君之赤子也一人之心受其劳
  则万人之身享其逸也夫帝天之命主于民心如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5b 页 WYG0723-0077d.png
  下文皋陶所云聪明明畏之旨可思矣人君奉天
  以子民一夫不获时予之辜凡如家人妇子日用
  饮食以至疾痛疴痒忧喜悲愉之故悉与圣明怀
  抱息息相关而固结而不可解则所以求尽乎安
  民之事者不一而足在臣工有不能尽喻之渊衷
  在百姓有出于望外之恩泽而如伤者弥殷而痌
  瘝者愈切彼民也尊亲同志极之含哺鼓腹戴高
  履厚而不能一日去诸怀者几至欲歌欲泣也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6a 页 WYG0723-0078a.png
  之时义大矣哉粤若陶唐之后其仁如天其智如
  神于哲惠乎何难禹以为惟帝其难之者论其心
  也非论其事也论其事则亦已至矣孟子曰尧舜
  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
  亲贤也千古帝王之治法洵仁智合一而异世同
  揆者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7a 页 WYG0723-0078c.png
  书经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检讨(臣/)郭肇鐄
  (臣/)谨按国家久安长治克成磐石之宗者固恃乎
  天心之眷佑祖德之灵长而尤恃乎人心之蟠结
  圣王知其然也六合为家一物兴念兢兢焉务使
  匹夫匹妇无不各得其所而后即安是以恩从祥
  风翱德与和气游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咸喁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7b 页 WYG0723-0078d.png
  然而致其尊亲之戴此邦基之所以巩固而洪化
  之所以郅隆也今夫人情莫不欲安也审矣丰穰
  听之于天衍沃凭之于地和甘俟之于时至若召
  好而去恶图易而思艰则唯属之于君是知君人
  者天下依以托命者也于此而求所以安之或暑
  雨祁寒之不无怨咨也或金穰木饥之不无偏值
  也彼氓庶之延颈举踵者方不胜廉远堂高之虑
  而圣人已切切计之其大焉者则财成天地之道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8a 页 WYG0723-0079a.png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次之则兴井牧慎封圻
  阜财求利器用凡自发号施令以及分职任官擘
  画经营莫不与小民之身家隐然关注求之极其
  诚施之得其当行之欲其永远而可遵洎乎闿泽
  㴻濡人有充然之乐而圣人之求宁求莫者尚殷
  殷而不去于怀也以此言惠惠莫大矣若是者盖
  仰体乎上天生民立君之意以副作民父母之心
  使之免于阽危而登诸衽席非谓其望恩倖泽者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8b 页 WYG0723-0079b.png
  可以干誉而市名也然民之身被而生其感者又
  奚烦召致哉沐浴膏泽咏歌勤苦则百世之仁也
  化溢四表横被无穷则覆露之德也万物熙熙怀
  而慕思则颂声之所以作也其在礼记缁衣之篇
  曰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易卦益之九五有
  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
  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上下感应之机其不然
  乎其不然乎由此观之群黎不难遍德体仁斯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69a 页 WYG0723-0079c.png
  长人是以圣王之在上也勤恤民隐顾畏民碞登
  以春台而荷以帡幪迨至仁洽道丰六合殷昌自
  别声被色之伦以及跂行喙息之属罔不涵濡圣
  泽而优游太平一时之蹈德咏仁者方且采入风
  诗而被之琴管岂非大化之极轨也哉然则禹之
  所云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者亦可以识致治之枢
  纽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0a 页 WYG0723-0080a.png
  书经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
 廉刚而塞彊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监察御史(臣/)赵青藜
  (臣/)谨按人受天地之中无不善也无不全也无稍
  间隙而与生俱生也乃拘于气禀染于习俗遂不
  能无毗阴毗阳之异此南方含忍为强北方果敢
  为强易所谓仁者见仁知者见知百姓日用而不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0b 页 WYG0723-0080b.png
  知者也圣人知其然为之建学立师阳以舒之阴
  以敛之柔克刚克以长养而造就之使矫其偏归
  于大中则范围曲成之道不苟矣蔡沈集传以皋
  陶列九德之目故谓九者皆指其成德之自然非
  以彼济此之谓而要其成德伊始夫岂无所用力
  哉设无所用力而任其质之一偏往而不反则宽
  失之纵柔失之懦愿失之野乱失之过轻扰失之
  无断直失于不能容简失于多所略刚失于上气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1a 页 WYG0723-0080c.png
  而好争彊失于执己而不化质之美也适以益厥
  蔽矣其曷克成乃德故朱子语类谓宽而栗柔而
  立便是教人变化气质处盖原始之论与集传殆
  互相发乎然是九德备矣无偏倚矣而或作或辍
  犹未足以为吉也故君子之为学必期之以深造
  而国君之进贤必慎之以如不得已学记一年视
  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
  年视论学取友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深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1b 页 WYG0723-0080d.png
  之谓也不反则有常矣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
  徒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大乐正论造士
  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司马辨论官材论
  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
  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此迟之久而又久
  者何大不得已于斯也而人之缘情饰貌得以侥
  倖而进者亦己寡矣是故九德知人之目而有常
  又知人之要也林氏之奇曰如霍光可谓有济乱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2a 页 WYG0723-0081a.png
  才而其在帝左右小心谨德未尝有过是其能乱
  而敬其出入殿门进止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
  不失尺寸者二十馀年此其乱而敬之有常武帝
  以是知其可用卒能拥昭立宣不负社稷之寄彼
  于九德之一能守有常其成效已如此然则九德
  固不必求其备也但求其有常焉可耳唐虞三载
  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盖九年以观其深矣若夫取
  之俄顷而不次擢之曰吾以御特达士此英主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2b 页 WYG0723-0081b.png
  雄略或然而非古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3a 页 WYG0723-0081c.png
  书经
 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编修(臣/)杭世骏
  (臣/)谨按治道有污隆王化有远近皆决于王心之
  疏密而已易云几者动之微枢机之所以发善恶
  之所以分吉凶之所以兆莫不循是以之乎彰显
  焉故云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
  盖言几也后世言治者昧于其几而第言有万则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3b 页 WYG0723-0081d.png
  万几二字宜若为有天下者之恒言而不知人君
  于此不可不明察其微而慎持其隙也盖几有万
  则其彰显者不止于万可知矣一日二日而有万
  几则期月旬朔之间不止于万几又可知矣一几
  之不慎则一事丛其弊一方受其害猝至杂投其
  忽不及谋者必众待其不及谋而思补救之何如
  先其未及发而豫筹之乎我
皇上秉神圣之资励精图治朝乾夕惕即以之希踪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4a 页 WYG0723-0082a.png
  代盛王岂有不及然(臣/)窃观今日之治理其美者
  仅仅如汉之文景唐之贞观开元宋之淳化嘉祐
  而止甚且尚有不及焉者何也则以仁心仁闻能
  设诚而致行之者之难也夫有仁心仁闻而苦于
  设诚而致行之者之难此其间有几焉盖辨之不
  可不早辨也臣闻天之生圣人之材甚吝而人之
  值圣人之时甚难圣人以天地父母为心愚(臣/)
  以尧舜吾君为责伏愿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4b 页 WYG0723-0082b.png
皇上于深居渊默之时随事审其几微行政或恐未当
  于天心用人或恐未慊于众望谗夫女谒未必有
  内宠近侍恩泽或恐其踰制琼宫璇室未必盛岩
  居川观巡游或恐其过时穷边征戍宜时恤其饥
  寒闾巷茕嫠宜周知其疾苦有一夫不获若已纳
  隍之心有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之念夫然后坐明
  堂而出治风动从欲之休不难再见于今日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5a 页 WYG0723-0082c.png
  书经
 天工人其代之
             检讨(臣/)齐召南
  孔安国曰人代天理官不可以天官私非其人
  王肃曰天不自下治之故人代天居之不可不得
  其人也
  (臣/)谨按自古帝王代天理物未有不奉若天道以
  为兢兢业业者也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凡天之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5b 页 WYG0723-0082d.png
  皆君之事特以事非一端君不能独理也于是立
  百官以司其职选众贤以任其官简之升之命之
  纠之告戒之董正之使人无旷官官无旷事以共
  收其功如天之积三十日而成月积三月而成时
  积四时十有二月而成岁夫然后可以于天无负
  粤稽上古建云龙火鸟之名颛帝立重黎南北之
  正莫不直以四时之吏五行之佐目其群臣此帝
  尧咨羲和以熙庶绩帝舜命二十二人以亮天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6a 页 WYG0723-0083a.png
  所为谆谆致意者也后世言天官者自垣阶将相
  左右丞辅以及中外布列皆直以人官上名星辰
  而史策所传如郎官上应列宿尚书为天北斗宰
  相取象三台亦皆实有其理而不可诬然则上古
  之世水官修而龙可以扰火官修而凤凰可以致
  极于五行顺序万物遂长人气和平风雨时节灾
  沴不作休祥凝集皆自然之验必至之符岂虚语
  乎哉周官以阴阳归三公以天地春夏秋冬配六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6b 页 WYG0723-0083b.png
  卿洪范以岁月日分属之王及卿士师尹君者代
  天而总百工之臣者也臣者代天而分百工之事
  者也臣之爵禄虽诏于君而位曰天位职曰天职
  明位与职皆出于天非帝王之所得私故所用者
  必皆其足以代之之人所图者必皆其有以代之
  之实人非俊乂虽亲近不以授官人果贤才虽疏
  远必以任职凡其为官择人以实朝廷以亲百姓
  至公至严至重至慎求不拂乎天之聪明而已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7a 页 WYG0723-0083c.png
  陶告禹曰天工人代而先之以无旷庶官旨哉言
  乎夫庶官之旷非官之不备其数也亦非庶官之
  尽纵欲败度置其职于不问也惟是人非六德三
  德之选德非彰厥有常之吉容身持禄小大相师
  以趋承唯诺为协恭以引嫌推避为和衷官有人
  而如无人人在职而且废职此皋陶之所为深戒
  者也伊尹有言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傅说有
  言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即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7b 页 WYG0723-0083d.png
  旷庶官之说也夫周公言三宅三俊之克宅克俊
  于有夏则曰吁俊尊上帝于成汤则曰陟丕釐上
  帝之耿命于文王武王则曰敬事上帝即天工人
  代之说也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8a 页 WYG0723-0084a.png
  书经
 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
            右中允(臣/)任启运
  司马迁曰九川弱水黑水河汉江沇淮渭洛也
  蔡沈曰九川九州之川也
  孔颖达曰川既入海然后浍得入川
  林之奇曰自畎而之遂自遂而之沟自沟而之洫
  自洫而之浍自浍而之川自川而之海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8b 页 WYG0723-0084b.png
  申时行曰先川而后畎浍除天下之害先大而后
  小也
  王樵曰畎浍田间水道旱则藉其容水潦则欲其
  泄水畎浍以川为脉络川以海为都归旱而川不
  入潦而畎浍不出皆田之患而川不距海则有侵
  畎浍之分犯陵陆之位者矣
  (臣/)谨按振古以来治水之功莫高于禹提治水之
  要亦莫该于禹禹言决九川距海浚畎浍距川莫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9a 页 WYG0723-0084c.png
  细于畎浍莫钜于海畎浍以分而容之海以合而
  泄之此古今治水之大法贯大小而一之者也后
  人之治水止治川而已矣夫天下之大川九而荆
  扬莫大于江冀兖莫大于河荆扬本泽国支流之
  分散者多故屡朝之治水不治江而专治河今之
  河道虽与古异然自黄河决而南注而永定河合
  恒卫诸水犹古之北河也谋治河而不于海谋所
  以泄则河不治不于畎浍谋所以容则河亦不治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79b 页 WYG0723-0084d.png
  今之谋所泄所容者亦有之矣或曰是当浚海口
  以为泄或又尼之曰吾尝视海口未尝不驶行也
  何待浚或曰是当择下地凿一渠以为容或又尼
  之曰所凿之地不过方一二十里何能容是数说
  者徒为道旁之筑而河臣又时去时来不能坚持
  一说以见其效之成(臣/)以为此皆其任未专其见
  未确之故也而求其见之确又莫若任之专唐虞
  之治水不胜任则鲧殛焉胜任则禹兴焉其任专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0a 页 WYG0723-0085a.png
  也禹之治水先以导山身历其地使源流分合之
  故皆瞭然心目之间而后导川从之其见确也今
  考之禹贡冀兖接壤而冀之赋上上兖之赋下下
  若是悬殊者盖兖为河之下流海口之泄在此则
  多虚其地以与水故出赋者少冀为帝都之域畎
  浍之尽力皆在此故田治而民之出赋者多此所
  泄者广而所容者多之明验也要其治水之法所
  为曲折而详备者则莫如浚畎浍距川之一言盖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0b 页 WYG0723-0085b.png
  畎浍之必浚有定理而畎浍之因地无定形后儒
  泥古者不明地势画为沟洫之图整如棋局曰此
  古沟洫法也然天下必无千里正方之地是沟洫
  非特今不可行即古亦不可行矣徇今者曰今之
  北地土松易圮而沙晦易湮必不可为沟洫也审
  如是则冀州为唐虞夏殷王畿之地禹之尽力于
  沟洫莫备于此而曰不可沟洫岂古圣之书尽为
  妄说乎臣窃以为论水之所泄所受皆当量川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1a 页 WYG0723-0085c.png
  长短大小而为之谋川之所受者积数千里则非
  百里之口不足以泄所受者积数百里亦非数十
  里之口不足以泄今之海口果足以泄乎平居无
  事而往过之诚驶流也水潦骤至百川沸腾则不
  足泄而内溃矣知区区海口之不足以泄则凿一
  二十里之渠之不可容亦断可知矣古人畎浍之
  制大率略于南而详于北非略南也南为泽国无
  地不足以容故无大溃决即今江南之围田四周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1b 页 WYG0723-0085d.png
  之外皆大川田本与水平农民筑土为之埂其址
  广五六丈其高可六七尺小水至其埂足以禦而
  年丰大水至其埂不足以禦而破者或半非常大
  水驾高于埂田乃尽没然犹有没田无溺民为其
  埂犹足以支吾不能一日尽破而迁于高阜以相
  保也其最高之地或数里数十里川泽之灌所不
  及民自以工力凿地为塘夫凿地为塘其粮历年
  赔纳而民甘心为之且费财费力而为之者一亩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2a 页 WYG0723-0086a.png
  之塘足以济五亩之稼亢旱有备而不至全荒则
  所赔者少而所救者多也今宜略仿此制募江南
  之精于农事者听自为之而因以教人其地卑下
  者使仿围田法掘地以为沟渠所掘之土即以为
  四周之埂其地高旱者使如开塘法凡所开之沟
  塘皆永捐其赋即其中有鱼蒲莲芡之利亦听其
  自入而无所取焉凡沟洫之广狭连断埂围之大
  小高庳皆听民自为而不限以成法其所成之田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2b 页 WYG0723-0086b.png
  畀为世业即后有倍入亦但如定赋而无所增加
  人见沟塘之利则从而效之者必渐多而南方治
  田之法渐及于北禹所谓浚畎浍距川者古人治
  川之法亦行于今矣如是则于国帑无大费其可
  行一也民之生计必日饶其可行二也川水永无
  溃决之害其可行三也此谋川之大计而亦谋国
  之大计也然非得实心为民为国不辞谤不避难
  历时久而深知地理者不能总其纲此又存乎朝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3a 页 WYG0723-0086c.png
  廷之专任不摄官不掣肘俾日历其地与农夫野
  老反覆诹咨相度数千万里从横地势皆瞭然于
  心目而后举而措之百年必世之功可立成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4a 页 WYG0723-0087a.png
  书经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
 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给事中(臣/)马宏琦
  蔡沈注曰禹既叹美又特称帝以告之所以起其
  听也慎乃在位者谨其在天子之位也天位惟艰
  一念不谨或以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以致千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4b 页 WYG0723-0087b.png
  百年之患帝深然之而禹又推其所以谨在位之
  意如下文所云也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灵事
  事物物莫不各有至善之所而不可迁者人惟私
  欲之念动摇其中始有昧于理而不得其所止者
  安之云者顺适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
  动静云为各得其当而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
  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
  左右辅弼之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职内外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5a 页 WYG0723-0087c.png
  修无有不至若是则是惟无作作则天下无不丕
  应固有先意而徯我者以是昭受于天天岂不重
  命而用休美乎帝深感禹弼直之语故曰吁臣哉
  邻哉邻哉臣哉反覆叹咏以见弼直之义如此其
  重而不可忽禹即俞而然之也
  (臣/)谨按唐虞之治千古言郅隆者咸首推焉及观
  于书而知当日君臣动色相戒如此其肫诚而切
  直也盖天理人欲之去留心术于以别诚伪而政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5b 页 WYG0723-0087d.png
  事于以分治忽理易亡而难存欲易滋而难遏或
  因循于积习或萌动于隐微或惑乱于听闻或牵
  制于情爱所存所发乖于至善内之不能修身齐
  家外之即无以治国平天下是止不可以不安也
  然止之所在非辨之至明不能折衷于至当非行
  之至健不能确守于不迁又必由勉强以几纯熟
  积仓猝以至从容至于动静云为各当于理而无
  有止而不得其所者而后为安止则安止为最难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6a 页 WYG0723-0088a.png
  故禹未曰安汝止而先之曰慎乃在位是由慎得
  安未有安止而不本于慎者注云一念不谨或以
  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以致千百年之患一念
  至微而关乎四海一日至暂而关乎千百年其发
  明不可不慎之意诚为竦切苟非事无分于大小
  时无分于久暂莫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朽索
  之驭六马曷能事事物物咸顺适乎道心之正而
  不陷于人欲之危皋陶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6b 页 WYG0723-0088b.png
  几正与此意互相发也禹既曰安汝止惟几惟康
  而即继之曰其弼直是有圣君在上端有赖于良
  臣之光辅也盖人君临御六合用人行政机务至
  繁必为臣者本纯懿之修笃公忠之志左右赞襄
  随时启沃以匡其所不逮而人君亦必坦怀以任
  之虚中以听之然后可以釐百工而熙庶绩盖依
  古以来未闻上有敬慎之君下无弼直之臣而可
  以成盛治者孟子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7a 页 WYG0723-0088c.png
  谓之敬观禹之所以陈善而责难于帝者如此帝
  即深感其言而发臣邻之论君臣交儆直言无怫
  是则中天之盛所以敬天勤民之本端在乎此而
  民之丕应徯志天之申命用休岂倖致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8a 页 WYG0723-0089a.png
  书经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
 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检讨(臣/)陈兆崙
  蔡沈曰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灵事事物物莫
  不各有至善之所而不可迁者人惟私欲之念动
  摇其中始有昧于理而不得其所止者安之云者
  顺适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8b 页 WYG0723-0089b.png
  各得其当而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
  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左右辅弼
  之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之道内外交修无有不
  至若是是惟无作作则天下无不丕应固有先意
  而徯我者以是昭受于天岂不重命而用休美乎
  (臣/)谨按此禹陈保治之道至深切也曰止曰安止
  可谓极简约矣而天人之应举在乎此然则一日
  二日万几必得所为极简约者而守之然后可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9a 页 WYG0723-0089c.png
  慎始虑终而登上理也蔡氏解安止谓顺适乎道
  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是矣顾此第学者熟
  闻之语且帝王之道更宜推而衍之以求其大者
  泛作道学常谈恐未得其领要也盖此安止是𦂳
  承慎乃在位而言须𦂳贴在位讲惟在位而后知
  为君之难惟知为君之难而后知安止之难何也
  如平时欲行仁行义见道极确而临事或不无迟
  疑平时欲希尧希舜取法极正而临事或不无迁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89b 页 WYG0723-0089d.png
  就此非其初心之所欲而事势迫之也何谓事势
  迫之盖在位则知时地不同古制有不可行于今
  者而遂谓宜参用功利以济之矣在位则知情伪
  不一古道有不可行于今者而遂谓宜杂用机权
  以驭之矣如是则时务之见扰扰于中而初心之
  所持者不固汉唐以下代有英君谊主而治不登
  于唐虞三代之隆正坐此也岂惟陷于人欲之危
  为足戒哉夫事物之变态古今所恒有也天下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0a 页 WYG0723-0090a.png
  公理帝王所不能易也三代之治递有变通亦递
  相祖述贵持其大端师其美意未有可出此而入
  彼者若乃功利之效较仁义为速而其弊至争民
  施夺机权之用视尧舜为劳而其弊至上下相蒙
  圣人知为君之难而摇惑之易故曰安汝止曰敬
  作所此皆忧惕之辞贞固之意也且夫止者人心
  之不言而同然者也人心之同然即天下之公理
  而天之所以与我者故曰徯志曰申命得乎所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0b 页 WYG0723-0090b.png
  然而天人胥应之矣明乎此止之非迂阔而必有
  其验也明乎此安止之非一切苟且之计而久安
  长治之原也故(臣/)愚以为保治之道惟此为至深
  且切也然而既曰安止又曰其弼直者何也辅弼
  之臣君心所恃以决疑信也直亮之节天下所恃
  以陈疾苦也能坚人主之所信而因以宣上德而
  达下情此禹所以自期也夫天之生圣人非偶然
  也天生圣人而得良弼非偶然也彼君若臣者亦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1a 页 WYG0723-0090c.png
  自知其非偶然也而慎始虑终交相儆勉以成重
  华协帝之治猗欤盛哉明乎安止之义即舜禹可
  学而至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2a 页 WYG0723-0091a.png
  书经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
           监察御史(臣/)张孝挰
  宋蔡沈曰天位惟艰一念不谨或以贻四海之忧
  一日不谨或以致千百年之患帝深然之而禹又
  推其所以谨在位之意曰安汝止也止者心之所
  止也安之云者顺适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
  之危也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2b 页 WYG0723-0091b.png
  之安
  (臣/)谨按此正孜孜保治之事也禹终述孜孜之意
  而叹美之而又推原其所以保守天位者而本之
  于慎也慎也者敬之谓也必敬以直内而后事无
  不宜必敬以静存而后动无不当然则安汝止者
  正慎乃在位之事而惟几惟康者又止之所以能
  安者也几者动之微动者几之著方其静而未动
  也未有几也几既动而事始萌由是渐见于形象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3a 页 WYG0723-0091c.png
  而事成焉苟于几微之初不知所审而欲其事为
  之著得以无过难矣由是言之惟几者又惟康之
  本也人君慎其在位而必欲得其庶事之康非审
  于事几发动之初曷由得之哉(臣/)尝以是反覆于
  圣学相传帝王授受之旨而知言虽不同推求其
  义则同归于敬而已何则所谓几康者谓念必慎
  其所发事必求其所安非主敬而能如是乎即唐
  虞之执中必先辨乎人心道心之介而人心道心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3b 页 WYG0723-0091d.png
  非敬不能定其衡也伊尹所谓一德者心一于善
  而无他念以杂之即朱子所谓不贰以二不参以
  三者也敬故也夫子存诚之说大要即一德之义
  而其功不离乎慎独者亦敬也启之嗣位也能敬
  承继禹之道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其在高宗恭默
  思道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凡此皆敬也所
  以丹书之训首曰敬胜尚书开卷即以钦之一字
  为言易于乾之九三则曰日乾夕惕礼经一书特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4a 页 WYG0723-0092a.png
  冠之以毋不敬甚矣千古圣学未有不同归于敬
  者也然则慎位几康之说禹直上接二帝传心之
  典法而开后世帝王修己治人之要道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5a 页 WYG0723-0092c.png
  书经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
            侍讲学士(臣/)龚渤
  蔡沈曰禹既叹美又特称帝以告之所以起其听
  也慎乃在位者谨其在天子之位也天位惟艰一
  念不谨或以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以致千百
  年之患
  (臣/)谨按天子者受命于天者也受命于天而在位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5b 页 WYG0723-0092d.png
  此位乃天位也当其亶聪明锡智勇圣神文武备
  于一身及其敷政教统臣民治乱安危基于宥密
  故虽极保佑申命之隆而凡位中所当为所当尽
  者天已谢其权于天子而不与是天设此位以待
  人君原非处以至尊听其优游而玩愒盖欲责以
  至重令其惕厉而忧勤在位之不可不慎也明矣
  所以眷命逾厚则劳瘁靡穷笃祜益深则责望弥
  切天虽不言而不啻其明言之者位有攸归政无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6a 页 WYG0723-0093a.png
  旁贷也惟慎而不忽敬聪明亦凛明畏谨明旦尤
  敕时几一念将萌严理欲之介一行未见慎邪正
  之防不敢出位以求敛之又敛惟期当位以处存
  之又存故道心为主而人心退听天理无间而私
  欲?消内重者外自轻源清者流自洁永保天命
  长荷天休居天位而位尊治天事而事治子天民
  而民安其理不介而孚矣(臣/)本庸愚就慎位中敬
  箴十事其敬天曰勿谓天高陟降在兹峻命不易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6b 页 WYG0723-0093b.png
  永言配之钦崇奉若战兢自持曰明曰旦惟几惟
  时君心主敬作圣始基其法古曰尧明峻德舜执
  厥中禹汤文武圣敬皆同载稽典籍垂训无穷匪
  古是则何所折衷君曰念哉责在朕躬其勤政曰
  书陈无逸食亦不遑乾行至健庄敬日强兢兢业
  业犹恐或荒矧敢自暇而为其亡体天之道作极
  惟皇其用贤曰惟贤辅治欲治求贤辟门吁俊典
  册昭然三德六德日严日宣其难其慎无颇无偏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7a 页 WYG0723-0093c.png
  克知灼见审择居先其求言曰天子穆穆高拱深
  宫安危利病匪言弗通在昔古帝明达为公惟耳
  司听惟听思聪广收博采以亮天工其纳谏曰言
  不逆耳不能动听言而逆耳冀纳明廷利行利病
  列于几屏所以禹拜至今为刑岂伊言者昧厥虚
  灵其防欲曰不迩不殖大德懋昭正心诚意私欲
  ?消危从安伏损自满招道在克己持盈戒骄防
  于未萌永绝根苗其戒满曰如彼沧海纳不见盈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7b 页 WYG0723-0093d.png
  如彼天地覆载难名久于其道天下化成岂容满
  假使骄泰生缉熙敬止圣学光明其保治曰粤稽
  帝世喜起明良乃赓载歌交儆无忘元首敕命股
  肱赞襄思日孜孜保治悠长从欲风动亘古弥光
  其谨终曰谨终如始乃克有终至诚无息与天同
  功纯亦不已广运渊衷粹然至善万理流通持之
  又久清明在躬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8a 页 WYG0723-0094a.png
  书经
 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
 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监察御史(臣/)陈高翔
  蔡氏沈曰止者心之所止也安之云者顺适乎道
  心之正而不陷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各得其当
  而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
  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至于左右辅弼之臣又皆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8b 页 WYG0723-0094b.png
  尽其绳愆纠缪之职内外交修无有不至若是则
  是惟无作作则天下无不丕应固有先意而徯我
  者以是昭受于天岂不重命而用休美乎
  (臣/)谨按天道流行而赋于物莫不有其一定而不
  可易者谓之止自古圣贤因物付物事之未来无
  将迎之私事之既往无系累之病故曰艮其止止
  其所也止其所则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动静如一
  而性定是安止之说也顾论其体以主静为功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9a 页 WYG0723-0094c.png
  论其用以慎动为要几者动之微而善恶吉凶之
  先见者也故必谨之于此而由此而精之以至于
  应物之处无少差谬则谓之康康者理得而心安
  盖事适其宜而物协其则也如是则在我者既无
  不尽矣而望道未见之心犹恐或失之故遍咨之
  左右博稽之群工必使各伸己见而后已夫然故
  出务揆几发号施令皆合民心而民无不应且合
  民心即克享天心而自天申之何疑焉独是君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99b 页 WYG0723-0094d.png
  安止矣又何藉乎臣下之弼直而禹必兢兢言之
  者诚见夫中无定体善无常主非审异无以致其
  同非执两无以用其中必合乎人心之同然乃得
  乎天理之本然此圣如尧舜所以咨岳询牧望其
  绳愆纠缪而舍己以从人也三代而后人君非必
  尽能安止而苟虚心善下从谏如流则其时之政
  事必有可观者如汉文帝天资谦让郎从官上书
  疏止辇受言唐太宗嘉魏徵之忠谠马周之鲠亮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0a 页 WYG0723-0095a.png
  孜孜延访常若不及故后之论治者每推汉唐而
  首二君岂非能受谏之故欤又况大有为之君清
  明在躬仁心为质推诚以驭下正己以率物又复
  广开言路奖许正直面䛕之言虽悦耳而必黜苦
  口之箴虽逆志而必纳又何患举事之不下协乎
  舆情而上当乎天心者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1a 页 WYG0723-0095c.png
  书经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
 帝天其申命用休
           监察御史(臣/)周人骥
  林氏之奇曰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人能安其所
  止则意诚心正举天下之物曾不足以动其心如
  是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矣惟几惟康
  其弼直言能安止矣又尽此三者然后有以尽夫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1b 页 WYG0723-0095d.png
  慎乃在位之道也
  陈氏栎曰安汝所当止静也几者动之微动者几
  之著静而知几以图康又得直臣弼之则下应人
  心上当天心矣
  (臣/)谨按人君以一身系天人之重所以下孚民情
  上通帝谓者存乎心而所以经纬万端宰制群动
  者恃乎理凡理之至当恰好无过不及处是之谓
  止顾理散见于事而实以心为枢纽必心纯乎理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2a 页 WYG0723-0096a.png
  当万感俱寂时此心如鉴之空如衡之平浑然惺
  然一无偏倚然后事至物来能灼见其理之所在
  而因物以付油然顺应罔不各得其宜如是者谓
  之曰安然则止之云者即尧舜相传之中也安之
  云者亦即所谓危微精一之旨也安汝止三字固
  合内外贯动静彻始终而言其于圣功王道已总
  括无遗矣而下又言惟几惟康其弼直三层者盖
  天下事理万变无穷未事之前固须时时体认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2b 页 WYG0723-0096b.png
  事之初来必审之而后是非可否不致误于所从
  故曰惟几事之既至必省之而后委婉曲折细密
  周到不留几微之憾故曰惟康而又恐一人所见
  或偏所处未当必有左右之臣纠绳匡救于其际
  政治乃尽善而无弊故曰其弼直凡此皆以申明
  安汝止三字之义也林氏之说与集传意义吻合
  陈氏谓安汝止为静夫圣学动静合一不偏言静
  且静而知几以图康一语于经文界划亦欠分晓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3a 页 WYG0723-0096c.png
  似有不可从者至于丕应昭受之故盖天人上下
  总此一理至理所在民心顺之民心所属天意因
  之上有兢兢业业之主下有孜孜赞赞之臣一德
  一心清和咸理则四海之时雍风动天命之申锡
  无疆其理固信而有徵者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4a 页 WYG0723-0097a.png
  书经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
              编修(臣/)刘慥
  蔡沈曰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灵事事物物莫
  不各有至善之所而不可迁人惟私欲之念动摇
  其中始有昧于理而不得其所止者安之云者顺
  适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各
  得其当也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4b 页 WYG0723-0097b.png
  事之安至于左右辅弼之臣又皆尽其绳愆纠缪
  之职内外文修无有不至
  (臣/)谨按人主君临天下所恃以为出治之原者心
  而已矣纯乎道心则天理中存举凡应事接物莫
  不合于当然之则若杂以人欲则私意纷扰于中
  以之揆几度务必有过与不及之差而不得其止
  者大学言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诚以天德王
  道本有至当不易之准必精以察其几一以致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5a 页 WYG0723-0097c.png
  决而又操存涵养使天理浑然无间则清明在躬
  志气如神自动静云为以及纪纲百度悉皆从容
  中道因应自然顺适乎天命之正无往而非安其
  所止也至于一日万几必审所发易曰几者动之
  微周子谓诚无为几善恶盖以志虑方萌其端至
  微其发甚大一念不谨或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
  或致百年之患古帝王早作夜思朝乾夕惕每出
  一令行一政必兢兢业业先致严于隐微然后于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5b 页 WYG0723-0097d.png
  事物之来洞其利弊悉其源流审张弛之宜权轻
  重之势举而措之天下罔非善俗宜民之政而庶
  事皆得其所安矣独是主治者君辅治者臣一人
  精勤于上必为之臣者左右赞襄一堂交警竭虑
  殚精各尽其绳愆纠缪之职克副乎耳目腹心之
  寄而后上裨君德下资治道有以成泰交之风奏
  郅隆之效故又继之以弼直盖面从后言盛世之
  所示以为戒而责难陈善尤人臣之所奉以为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6a 页 WYG0723-0098a.png
  者也由斯观之治道之得失君与臣交任其责惟
  人君主敬存诚谨几慎独以养夫义理之心而安
  其所止又于临事之际周详审慎出以精明断以
  果决则主德纯粹既有以端治化之原而在廷诸
  臣复能和衷共济效职宣猷将堂廉一德内外交
  修元首明而股肱良几务理而庶事康百姓有不
  丕应徯志上天有不申命用休者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7a 页 WYG0723-0098c.png
  书经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
           监察御史(臣/)廖必琦
  程子曰事事物物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
  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
  惟止之各于其所而已又曰安危之本在于人情
  治乱之几系乎事始又曰为宗社生灵长久之计
  惟是辅养主德而辅养之道非徒涉书史览古今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7b 页 WYG0723-0098d.png
  而已要使跬步不离正人乃可以涵养薰陶成就
  圣德
  (臣/)谨按蔡沈注云安之云者顺适乎道心之正而
  不陷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各得其当而无有止
  而不得其止者盖止即止于至善之谓顺理则裕
  从欲惟危人君心安所止故能为万事之枢纽然
  存之于静或不能不失之于动事之方发者几也
  惟审其合于止而后发事之将成者康也惟省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8a 页 WYG0723-0099a.png
  合于止而后安如是则审于己以修于内矣至于
  左右辅弼之臣又皆尽直言以匡正之以夹辅安
  止之道如是则审于人以修于外矣内外交修而
  慎位之道已尽将见君心惬适之处即民心同然
  之愿民心恬愉之处即上帝引翼之机人心归而
  天命眷保治之道皆基于是要之安止正慎位之
  功几康亦止完得安止工夫弼直即于君止未安
  几康未审者直以夹辅之则君心之所系綦重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8b 页 WYG0723-0099b.png
  真德秀有云惟学可以养此心惟敬可以存此心
  惟亲近君子可以维持此心三者交致其力则圣
  心湛然如日之明如水之清义理为之主而物欲
  不能夺矣此语正与禹意互相发在昔舜之戒禹
  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又
  继之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兹禹之所
  以谆谆告帝者即帝之所以戒禹也主臣一德内
  外交修有虞之治所以亘千古而独隆欤而(臣/)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9a 页 WYG0723-0099c.png
  是又有进焉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则欲安所止
  者其道莫先于致知必其早辨于理欲之微乃能
  适于理而不危于欲安固不摇若性生焉中庸说
  道不可离而静存动察之功均不可以偏废戒惧
  严于睹闻之未起慎独谨于念虑之方萌由是而
  应事之间详审精密自无不得其当又孔子之告
  公曰取人以身人君必能修德于上臣下乃能尽
  其责难陈善之诚殚其绳愆纠缪之职常欲君身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09b 页 WYG0723-0099d.png
  之彊固君德之清明故于天下之事有可否则断
  以公道而勿牵于一己之私于天下之议有从违
  则开以诚心而勿参以二三之见启心沃心皆由
  于此此至德之所以日隆而圣治之所以弥固重
  华风动之休至今存可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0a 页 WYG0723-0100a.png
  书经
 安汝止惟几惟康
             编修(臣/)张九镒
  (臣/)谨按帝王奉若天道所以统壹庶类而纲纪百
  为者其治益隆其道大备然未有不审乎至极之
  地而能随所施而当乎可者盖众善之归得所止
  则为天理失所止则为人欲是非邪正之界出入
  消长之机有操之至密而几微所宜早辨也大禹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0b 页 WYG0723-0100b.png
  告虞帝曰安汝止惟几惟康是诚得慎位之原矣
  今夫人君日有万几倘放焉以自恣夫亦可惟适
  之安而非所语于止者盖在外凛渊默之容而内
  念稍弛或且流于晏安触事致精详之意而一端
  偶间久且入于惰僻晏安之气惰僻之萌私欲之
  所丛集也私有所锢而理愈以疏欲有所乘而道
  日以远如是而欲得其所止是犹防川者决之使
  溢扑火者燎之使然其势将日侵日炽而不可已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1a 页 WYG0723-0100c.png
  夫所谓安止非过为范围也能适乎中而已非别
  为矩矱也惟协乎极而已心有所专矢犹射百步
  者不中乎的不止也意有所必赴如行千里者不
  至其途不止也其始必择所止而不迁其终将得
  所安而甚适大学谓止于至善又曰知止而后有
  定诚有与经义互相发明者然而古之圣人于安
  止中又必再三省察者何也事几之发至微也明
  者审于至微而慎守之义理之宜至顺也智者履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1b 页 WYG0723-0100d.png
  于至顺而详度之盖实见我心不可忘兢业之怀
  而断不以天下起昏渝之渐由是而参之密勿措
  之纲维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固有随所止而
  皆安者然要其端始于存诚其功归于主敬本之
  身心以清其源通之事物以穷其义圣贤之学即
  帝王之学也于是穆然于唐虞三代之治要未有
  不先立其极以为万世法也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2a 页 WYG0723-0101a.png
  书经
 安汝止惟几惟康
             检讨(臣/)陈世烈
  蔡沈曰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灵事事物物莫
  不各有至善之所而不可迁人惟私欲之念动摇
  其中始有昧于理而不得其所止安之云者顺适
  乎道心之正而不陷于人欲之危动静云为各得
  其当无有止而不得其止者惟几所以审其事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2b 页 WYG0723-0101b.png
  发惟康所以省其事之安即下文庶事康哉之义
  (臣/)谨按禹陈保治之道既以慎乃在位言之则其
  所为乾惕兢业者益无不至而兹推慎位之意复
  言安汝止惟几惟康者正欲帝审于理欲之交辨
  诸天人之际而无失乎此心之所当止也盖人君
  御世总在一心心如昧于所止将泛然无归宿之
  地而私意因之淆惑于中嗜欲因之引诱于外既
  无以立事物之主宰则事至物来几未能审又何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3a 页 WYG0723-0101c.png
  能安纷纭憧扰鲜有不失其当者矣夫止者心之
  所止也天下一事一物莫不各有当止之所能止
  其所则意诚心正缘感无从纷引其间斯足以握
  万化之枢纽一如北辰之安其居而为众星之纲
  维也然或勉强操持则涉于意见之偏究违乎至
  当之则要惟此心至虚至灵既廓然而大公亦油
  然以顺应则无时非天理之周流而寂然不动感
  而遂通举凡动静云为俱至当恰好臻于纯粹至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3b 页 WYG0723-0101d.png
  善之地是以顺适其所自然浑协其所当然此安
  汝止之义也虽然安止在心而心见诸事事有其
  几贵审于将发之初事图可安宜省于将成之际
  惟几云者正于将发之初倍加审慎务使措施悉
  得其宜不致有几微未协而后已惟康云者正于
  将成之际倍加省察务使应接悉得其当不致有
  纤毫留憾而后快盖以安止在于平时而几康在
  于临事惟临事不懈于几康则平时之安止非同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4a 页 WYG0723-0102a.png
  寂守而内修益纯矣总之帝王相传不过一心而
  传心之要不过一敬惟敬则有以凛夫道心之微
  自不陷于人心之危此止之所由安也而惟几惟
  康又必惕惕于事几之际者岂非以此心不可一
  时不敬乎试观伊尹言钦厥止文王咏缉熙敬止
  孔门言知止而后有定此止也即此敬也圣学师
  承原无殊旨且敬之至慎之愈至则安汝止惟几
  惟康者正慎乃在位之本而禹言保治之道不于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4b 页 WYG0723-0102b.png
  斯为更切欤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5a 页 WYG0723-0102c.png
  书经
 安汝止惟几惟康
            给事中(臣/)程钟彦
  (臣/)谨按人君继天立极咸熙者在庶绩密持者惟
  一心故养之于夙夜之先而心之寂然不动者不
  失其静虚之体审之于事物之交而心之感而遂
  通者适如其动直之用则内外交修显微无间而
  古帝王养心之要端不易此矣夫本于天而为衷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5b 页 WYG0723-0102d.png
  具于人而有心万理于以毕备万事于以受裁湛
  然中存全体无乎不具大用无所不周天下之大
  事物之繁何一不待治于人主之一心必也不以
  纷华而动不以嗜好而驰天理浑然人欲退听则
  操持有主而天君常泰此禹所云安汝止之旨也
  由是至静而涵至动之机至虚而妙至实之用事
  至能揆物来能应审于念虑方动之时惟几而有
  以善其发省于事为将成之际惟康而有以善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6a 页 WYG0723-0103a.png
  成则处事之道得而安止之功密夫人心道心传
  自虞廷而大禹陈谟又以安止为养心之要诚哉
  上以接虞帝之心传而下即以开历圣之心法矣
  彼仲虺之告汤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则执持有
  要而物欲不扰傅说之告高宗曰惟厥攸居政事
  惟醇则宅衷有本而措施咸宜若文王之缉熙敬
  止武王之敬胜义胜总以治心为兢兢而圣经以
  正心为修身之要者岂无本哉在宋程子之对君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6b 页 WYG0723-0103b.png
  曰先圣后圣传道传心人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
  欲传圣人之道不过扩充此心胡安定之入奏曰
  圣学以正心为要心者事物之宗正心者揆事宰
  物之权也朱子具封事曰古先圣王持守此心兢
  兢业业精一克复如对神明可见君心为治化之
  原而遏欲存理人臣所本此以为赞襄者乎要之
  至灵者心易纵者亦心涵养少疏而主宰无权故
  必主敬存诚以毖其修戒慎恐惧以谨其独防其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7a 页 WYG0723-0103c.png
  外诱密其内存则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皇衷无忒
  而四方有不从欲以治也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8a 页 WYG0723-0104a.png
  书经
 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
 申命用休
              检讨(臣/)吴泰
  朱子曰惟几所以审万事之几惟康当求个安稳
  处弼直以直道辅之应之非惟人应之天亦应之
  (臣/)谨按人君受天明命为天下臣民主天之眷顾
  亦孔厚矣惟是天所寄以视听者民也民所仰为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8b 页 WYG0723-0104b.png
  父母者君也而君所恃以上凝承下咸和者心也
  是故德惟善政心为之枢为政在人心立之宰天
  下之治忽天人之应违系焉盖不可不慎也顾心
  当动发有猝不及检之防心方静存又寂无用力
  之处谨而持之其在几乎精吾心之几以与万事
  之几相际而审之又审庶乎无毫釐之差矣由是
  而发焉可以康矣而正不敢也君子以作事谋始
  一念以为康而事反不得其安一念不敢康而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9a 页 WYG0723-0104c.png
  乃徐得其安禹之告舜曰惟几惟康斯盖精一执
  中顺适乎道心之正而不从乎人心之危所由以
  履帝位而不疚者哉严之在深宫凛之惟夙夜不
  独天下之民无能窥洗心之密即在廷诸臣亦难
  喻基命之微而禹则又曰其弼直何也盖臣之事
  君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以责难陈善为敬说命
  曰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孟子曰惟大人
  为能格君心之非贾谊曰主尔忘身国尔忘家公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19b 页 WYG0723-0104d.png
  尔忘私故仲虺美成汤不曰无过而曰改过吉甫
  颂周宣不曰无阙而曰补阙盛明之朝其君固兢
  兢业业以自强而其臣尤孜孜赞赞惟恐其君之
  一念未纯一事未当以为大德累者凡以尽辅弼
  之义云尔况舜大圣人也岂尚有未审之几乖于
  至当以待百尔之纠绳而一堂如是其咨儆者慎
  之至也为君盖若斯之难也然而能如是人心悦
  焉人心悦而天意从焉矣积忧勤惕厉之衷以毕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0a 页 WYG0723-0105a.png
  注于闾阎故亿兆人之悲愉欣戚悉入宵旰图维
  萃远近感孚之诚以潜通于帝谓故冥漠中之诰
  诫丁宁悉自王心昭格是惟无动动则丕应徯志
  矣由是俾弥尔性茀禄尔康纯嘏尔常休之至也
  诗曰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其昭受之谓欤知天之
  宠绥在君则天怒天渝宜敬也知天之付托在民
  则民事民依宜勤也知天与民之贯通在心则瞬
  存息养宜密也尧舜禹汤文武历圣相承未有不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0b 页 WYG0723-0105b.png
  以心法为治法者故曰王道本于天德又曰王道
  本于慎独嗣后唐太宗曰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
  者甚众可谓能体人心惟危之训而又得魏徵王
  圭诸臣之弼直此贞观之治所以几于三代也治
  天下者而欲媲隆三代继美唐虞治心固其本哉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1a 页 WYG0723-0105c.png
  书经
 惟几惟康
            监察御史(臣/)李㥳
  蔡沈集注云惟几所以审其事之发惟康所以省
  其事之安
  (臣/)谨按君人之德惟在一心心不可以纵且怠也
  则乘时图治尚矣顾其间有要焉执其要而图之
  则纵者敛怠者励万几之来随事致详而至理之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1b 页 WYG0723-0105d.png
  在我者自无不各止其所而不可易谨稽益稷篇
  禹之所以告帝者既曰安汝止复曰惟几惟康夫
  止者道体之无为康者至理之灿著而几则天倪
  之微见者也前此之未兆则冲漠无端欲致力而
  无由后此之己形则物感纷乘将补救而莫及而
  惟此由寂而感由微而著邪正于是乎分是非于
  是乎判庶务之得失于是而别其途即国家之治
  忽亦于是而异其向由此而致谨焉澄虑于宸居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2a 页 WYG0723-0106a.png
  渊默之中慎审于万感兆朕之际无待云为而内
  之肆应者已烱然其不昧虽未措施而外之猝投
  者已秩然而有条几既得矣从容而顺适焉危者
  去而安者存偏者易而全者举平康正直之理有
  不在于极深研几之中乎故人以为几康者安止
  之本而臣以为惟几者尤惟康之源也易曰几者
  动之微周子曰几善恶诚以几之所关甚重固圣
  功之本而万化之所由基乎夫以帝之浚哲文明
御览经史讲义 卷十 第 122b 页 WYG0723-0106b.png
  炳烛几先事几之投无难坐照而大禹之入告曰
  惟几惟康兢兢乎慎之又慎其谨小辨微之惕厉
  若较倍于恒人即异日帝之戒臣亦曰敕天之命
  惟时惟几克艰厥后克艰厥臣帝治之所由光昭
  而天命用凝与
 
 
御览经史讲义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