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第 1a 页
孙子集注序
欧阳文忠公撰四库书目言孙子注二十
馀家予所见仅此汉有曹操唐有杜牧
李筌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有张预梅
尧臣王晢何氏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
则见之行事者也操尝 为新书诸将
征伐即以新书授之㴀者胜违者负今新
欧阳文忠公撰四库书目言孙子注二十
馀家予所见仅此汉有曹操唐有杜牧
李筌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有张预梅
尧臣王晢何氏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
则见之行事者也操尝 为新书诸将
征伐即以新书授之㴀者胜违者负今新
卷首 第 1b 页
书不传而见于李肃公问答者机权应变
寔夲之孙子其注多隐辞引而不发操之
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孙武死后凡千岁
将兵者有成有败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
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予解
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
其必可知者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牧未尝用
寔夲之孙子其注多隐辞引而不发操之
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孙武死后凡千岁
将兵者有成有败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
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予解
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
其必可知者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牧未尝用
卷首 第 2a 页
兵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
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使其言用山东
不足平矣陈皞注多指商杜之谬误人各有
见未必为樊川病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杂
引诸史以證太乙遁甲与今所存书往往不同
意古书散逸久矣孟氏贾林杜佑即唐纪燮
所集者岐公相业足称而文章议论亦炳焕
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使其言用山东
不足平矣陈皞注多指商杜之谬误人各有
见未必为樊川病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杂
引诸史以證太乙遁甲与今所存书往往不同
意古书散逸久矣孟氏贾林杜佑即唐纪燮
所集者岐公相业足称而文章议论亦炳焕
卷首 第 2b 页
杰出其注 里居时撰见通典张预承历代
名将用兵制胜有合于孙子者编次为传于
孙子多所发明梅尧臣注文忠公谓其当与
三家并传晦翁有定论矣孟氏贾林王晢何
氏虽言人人殊而皆于观者有所裨益此注之
所以集也夫兵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
然不素习于承平之时而姑试于有事之日
名将用兵制胜有合于孙子者编次为传于
孙子多所发明梅尧臣注文忠公谓其当与
三家并传晦翁有定论矣孟氏贾林王晢何
氏虽言人人殊而皆于观者有所裨益此注之
所以集也夫兵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
然不素习于承平之时而姑试于有事之日
卷首 第 3a 页
吾不知其可也故生而悬弧长而习射冬而
讲武凡人之所当知者也诗云文武吉甫万邦
为宪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又曰戚战
则克圣人之所以教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
涉猎群书而尤嗜孙子孙子上谋而后攻脩
道而保法论将则曰仁智信勇严与孔子合
至于战守攻围之道批抗捣虚之术山林险
讲武凡人之所当知者也诗云文武吉甫万邦
为宪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又曰戚战
则克圣人之所以教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
涉猎群书而尤嗜孙子孙子上谋而后攻脩
道而保法论将则曰仁智信勇严与孔子合
至于战守攻围之道批抗捣虚之术山林险
卷首 第 3b 页
阻之势料敌用间之谋靡不毕具其他韬钤
机略孰能过之然其言约而该近而远未易
窥测今观诸家所注或本隐以之显或由粗而
识精或援史而證之以事或因言而实之以人
于是孙子之微词奥义彰彰明矣故曰孙子
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攴士亦当尽心焉旨哉
言乎予奉
机略孰能过之然其言约而该近而远未易
窥测今观诸家所注或本隐以之显或由粗而
识精或援史而證之以事或因言而实之以人
于是孙子之微词奥义彰彰明矣故曰孙子
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攴士亦当尽心焉旨哉
言乎予奉
卷首 第 4a 页
命督军虔台进武弁及生儒问之无有知是画
者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嘉靖乙卯春正月榖日锡山谈恺书于虔
台之思归轩
孙子集注序
者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嘉靖乙卯春正月榖日锡山谈恺书于虔
台之思归轩
孙子集注序
卷首 第 4b 页